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Enju

那些時刻是如此難得,所以如此珍貴。

那些時刻是如此難得,所以如此珍貴。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撫平神經系統(重工作的好處)

2008年09月01日
公開
28

甚麼東西可以讓孩子的神經系統運作良好? 答案是粗重的活動. 這篇文章將簡述並解釋我們身體基本的感覺系統, 並提供一些能夠幫助孩子"更身在活動裡"的應對方法, 包括更能好好玩耍, 或在家裡生活自理的技能. 我們的身體, 藉由七個感覺系統接收訊息, 這裡面有五個系統是大家時常聽到的: 包括了視覺, 聽覺, 觸覺, 味覺與嗅覺. 另外兩個感覺系統是: 本體覺(我們肌肉, 關節 肌腱感覺到並傳來的訊息), 以及前庭覺(我們內耳感覺到並傳來的訊息). 當一個人在"做著什麼"的時候, 幾個感覺系統會同時運作, 匯整資訊, 傳入身體裡, 並使身體做出適宜的反應, 而"粗重的活動"可以使神經系統規律的運作, 並幫助加強我們的專注力及行為能力. 觸覺系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非常有影響力的系統, 它幫助我們認識世界, 並將其接收及辨識出的訊息與其他系統相整合. 觸覺的辨識, 在於分辨出是我們的哪一部位皮膚, 以及是哪一種皮膚的受器被活化; 我們的身體必須處理兩種觸覺訊息: 保護防禦的訊息, 以及辨識知會的訊息. 保護防禦系統的目的在於"警示我們有危險", 比如說冷的時候皮膚會起雞皮疙瘩; 當感覺到危險時, 我們會汗毛豎立; 皮膚碰到過燙的表面時, 很自動的, 手會縮回來. 而辨識知會系統會依觸碰到物件的大小, 形狀, 及材質辨認出"它是什麼", 觸覺的這個功能可以幫助我們不用視覺也能找到東西(比如晚上黑暗的停車場中在皮包裡摸車鑰匙), 此外, 這個系統也能讓我們知道被觸碰到的是身體的哪一部分. 本體系統由身體的內部, 接收來自於肌肉, 關節, 肌腱等受器傳來的訊息, 這個系統可以讓我們的腦部知道我們身體每一個部位所在處, 以及關節的位置. 活化本體覺最有效的方法是讓身體去做有阻力的活動, 而粗重的工作, 因為具有"推, 拉, 舉, 提"等要件, 屬於有阻力的活動. 前庭系統由內耳的受器接收訊息, 並與其他感覺系統(比如視覺, 聽覺, 以及本體覺)並肩工作; 前庭覺負責的, 是身體的平衡感, 任何頭部, 頸子, 以及眼睛位置的改變, 前庭覺都會幫助身體適當的做姿勢及位置上的調整, 並在身體移動對應地心引力的拉引時, 讓我們維持住平穩及平衡. 正如同A. J. Ayres在"感覺統合與孩童(Sensory Integration and the Child)"一書中所說明的, 前庭系統告訴腦部: "相較於地心引力, 我們在空間的哪個地方, 我們是在"移動中"或是"靜止的", 我們是朝哪個方向, 以什麼速度在移動?(p.36)", 換言之, 前庭系統讓我們能跑, 能跳, 能玩耍, 並且在跌倒時, 能維持捕捉住我們的平衡. 除了處理收到的感覺訊息之外, 我們的腦部還要匯合整理這些訊息, 而身體要做怎樣的反應, 端看腦部如何整合收入的訊息, 重要的是要記住---每個人都各自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大腦, 而且, 腦部在處理它自己的活動上也有其複雜精細的系統. 腦部處理及規化訊息的程序, 我們稱之為"感覺調節(sensory modulation)", 在判斷要做出什麼行為時, 我們的腦部必須決定: 對匯整出的訊息, 它是要"促使反應"或"進行抑止". 而這個促進或抑制的過程, 會影響我們的注意力及行為, 當這個過程有瑕疵時, 孩子可能會在調節他的感覺上有困難, 因而無法對情況做出適當的反應, 如果他不能抑止收入的訊息, 那麼, 結果是他會對觸摸, 聲音, 眼視之物, 口嘗鼻嗅之味過度敏感; 而另一方面, 一個無法對訊息做出反應的孩子, 可能表現出無聊及漠不關心的行為, 當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無法發揮全效時, 經常性的, 孩子會在許多發展範疇中經驗到遲滯, 或者是大家常說的"質不好", 這些範疇包括有粗動作, 精細動作, 視覺整合, 注意力, 情緒成熟度, 行為, 睡眠, 飲食, 排泄, 語言, 及認知. 還好, 我們有方法可以影響腦部對感覺訊息處理調節的能力, 在增強學習時所需要的注意力及行為上, 職能治療師, 特別是有感覺統合背景的治療師, 對增強學習能力時能夠提升感覺調節程度的活動及策略, 都應該會有更完整的認識. 下面這個給父母參考的粗重活動表, 是許多職能治療師認為可以幫助孩子的事項, 父母們可以參考這些建議開始設計"促進孩子感覺調節"的活動, 雖然在幫助感覺調節上有許多不同的方向, 但是, 這份活動表主要是針對"本體覺收入"所做的建議, 此外, 這些活動也都可以很容易的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居家環境. Deanna Sava and Elizabeth Harber, 2003

粗重工作表(父母篇)

2008年09月01日
公開
29

下面是孩童在家中可以做的重工作, 這些活動都是可以"自然發生, 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活動. 1. 提重物(一籃積木, 幫媽媽提購物袋). 2. 在寫功課的時候, 允許孩子嚼口香糖, 吃耐嚼或脆脆的食物, 用吸管喝水. 3. 推, 或拉裝了玩具或書的箱子(如果在地毯上拉, 阻力會更大). 4. 把絨毛玩具裝在枕頭套裡讓小孩拖上斜坡或樓梯. 5. 把靠墊搬下沙發, 清理沙發, 再把靠墊放好, 也可以把沙發墊疊放好, 然後爬上去或跳進去. 6. 假裝拉車, 拉上面坐著同伴的毯子或床單. 7. 溜輪鞋上坡. 8. 拉很重的垃圾桶. 9. 做家事, 包括: 吸塵, 提洗衣籃, 擦桌子, 撢灰, 擦地. 晚餐後擦桌子, 刷不平滑的表面. 提水桶去打掃或澆花. 幫忙鋪床. 10. 園藝工作. 11. 拉小車(車上放重物). 12. 推小車(車上坐人). 13. 用吸管喝稠飲料(冰砂, 奶昔), 可以用吸管的粗細及飲料的稠度來調整工作量. 14. 搬很重的墊子. 15. 打枕頭仗. 16. 玩濕濕的沙. 17. 吃完飯後, 讓孩子幫忙把椅子推回原位. 18. 讓孩子幫忙把東西放到低層的架子上, 所以孩子得手撐著跪在地上放. 19. 體操, 騎馬, 摔角, 跆拳道, 游泳. 20. 給狗洗澡. 21. 洗車. 22. 在大管子裡爬. 23. 把背包裝滿書. 讓孩子拖或拉. 24. 旅行的時候, 讓孩子拉行李箱. 25. 讓孩子推購物車. 26. 假裝玩露營遊戲, 讓孩子用厚重的被毯搭在椅子上做帳蓬. 27. 讓孩子幫忙重新安置他房間裡的傢俱. 28. 讓孩子幫忙收大件玩具或器具. 29. 爬高爬低的活動. 30. 盪單槓. 31. 推牆. 32. 在玩具車上放滿積木, 用兩手一起推車去撞東西. 33. 任何可以跑跟跳的運動. 34. 在地板上放大張的紙, 讓小孩畫彩虹(膝蓋跟手著地). 35. 玩推車過山洞的遊戲, 所以孩子得一手撐地, 一手推車, 在地上跪著玩. 36. 爬坡. 37. 做木工, 會用到砂紙跟釘鎚. 38. 角力, 兩個人面對面握著手互推, 也可以用身體其他部位推(記得先訂好規則, 例如: 不能打人, 咬人, 任何一方叫停就要停). 39. 兩個孩子背靠背, 屈膝坐在地板上, 手肘互勾, 試著同時間站起來. 40. 坐在地板上面對面, 配著兒歌彼此推拉. 41. 幫家人開門. 42. 推椅子. 43. 玩跳繩或跳馬背. 44. 跳彈簧床. 45. 跳大球. 46. 丟接重一點的球. 47. 學動物走路(螃蟹走, 黑熊走), 匍匐前進. 48. 疊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