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nju

那些時刻是如此難得,所以如此珍貴。

那些時刻是如此難得,所以如此珍貴。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前庭覺2

2008年04月24日
公開
33

前庭覺是什麼? 前庭覺負責身體對地心引力(gravity), 頭部方向改變(head movement) 以及平衡(balance)的感覺反應 前庭覺有兩個接收器: 1. 地心引力接收器(Utricle, Saccule) -對重力的拉力有反應. -對任何頭部方向改變有反應. -當頭部移動的時候, 維持眼睛的一定位置. 2. 半規管(其中有液體) -每個耳朵裡有三條半規管. -當頭部向任何方向快速移動時, 液體會倒流回半規管. -感覺頭部移動的加速及減速. 由地心引力接收器跟半規管整合出非常精細, 絲毫不差的訊息, 稱為前庭覺, 而這個感覺可以: -告訴我們, 相對於地心引力, 我們身處何處. -我們是正在移動? 還是靜止不動? -如果正在移動, 有多快? -如果正在移動, 是往哪個方向移動? 震動可以刺激我們的地心引力接收器(電梯停了, 但你仍然覺得好像在移動). 對前庭覺來說, 最巨大的動作, 就是頭上腳下的姿勢(吊單槓), 我們有些人沒有辦法忍受這種姿勢, 有些人非常喜歡. 我們的感覺是無法分開作用的, 它們必須像交響樂一樣彼此影響合奏, 特別是前庭覺跟本體覺(they work together). 比如說, 爬梯子很笨拙可能是前庭覺失序, 因為爬梯子時本體覺必須要收到來自前庭覺的回饋訊息, 告訴它腳要抬多高, 如果沒有正確的訊息, 會錯判高度. 前庭覺會影響我們的: -眼睛移動. -姿勢. -平衡. -肌肉張力. -重力安全感. -消化道, 當前庭覺跟視覺接收到的訊息不相符合(mismatch, 感覺到在移動, 但沒有看到移動)時, 會頭暈想吐(暈車). -學習(讀跟寫), 視覺必須跟前庭覺一起作用. 有些孩子喜歡跑個不停, 動個不停, 因為他需要前庭收入, 如果他慢下來, 他會不知道在這個空間中, 他身在哪裡(not knowing where he is in space). Sheri Present, CITG進修課程, April, 2008.

前庭覺1

2008年04月22日
公開
28

前庭覺不夠平衡的特徵: A. 前庭覺反應不夠 一直找動或搖的機會(mover and shaker), 一直在動. 比較起來, 活動的時候(比如轉圈), 他/她比較不會暈. 容易跌倒或絆到東西. 空間感差. 肌肉強度不足. 要鎖好關節來支撐自己, W坐姿. 對左右跟上下的觀念較不明確. 坐的不夠有力, 比較軟, 抱起來感覺比較重. 容易把字母左右搞混(b, d). 過度冒險, 不知道害怕(原因: 他/她沒有收到足夠的腦子送來的訊息). 行動或攀爬的時候, 不太意識到個人安全. 喜歡"墜落"的感覺, 找機會做"落下(fall)"的動作. B. 前庭覺反應過度 前庭覺反應過度分為兩種, 一種是對重力(地心引力)過度反應(重力不安全感), 所以一旦雙腳離地就沒有安全感, 比如小孩盪鞦韆時, 非常緊張身體前傾把繩索抓的非常牢, 就屬於這一類, 多給他一點時間調節. 另一種前庭反應過度是他/她對"動(movement)"這件事的忍耐度比較低. 1. 對重力過度反應(重力不安全感)的特徵 對不習慣的姿勢會害怕, 緊張, 覺得受到干擾. 不喜歡沒有控制力的活動. 不喜歡墜落感. 不喜歡盪鞦韆. 不喜歡很快的, 不在預期內的行動. 不喜歡腳離地. 怕高. 不太改變頭的姿勢, 比如撿東西, 不彎腰撿但蹲下去撿(維持頭的姿勢). 不喜歡頭朝下倒著, 不喜歡翻跟斗, 翻滾. 避免"爬高"的活動. 對空曠空間沒有安全感. 在顛簸的平面上動作慢, 覺得沒有安全感. 喜歡安靜久坐的活動. 2. 對動這件事的忍耐度比較低的特徵 對直上直下的動作可以, 但不喜歡轉(rotational or spinning around)的動作. 通常不會影響對重力的感覺器官. Sheri Present, CITG進修課程, April, 2008.

謝謝帆爸

2008年04月18日
公開
14

頭腦清楚的帆爸, 讓我發現昨天語焉不詳的地方. -------------------------------------------------------------------- 帆爸的留言: 「不要在意他是高功能還是低功能, 把小孩現在每一種能力的不同階段找出來, 你可能有一個語言能力第六階但想像扮演能力第一階的孩子, 找出來, 訂定目標, 然後執行.」 好奇,因為你另一篇日記有提到ABLC的各個階段(A,B,C,D1,D2),可是似乎是以語言能力跟行為能力來做分類(類似action plan),卻沒有提到要怎麼區分想像扮演能力的等級呢? --------------------------------------------------------------------- 我的回覆: 應該這樣寫, "你可能有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在層級D2但想像扮演能力在層級A的孩子". ABLC有一個非常細節化的檢索表, 所以, 你可以自己做答, 然後依據表格找出小孩各項能力的程度, 每一個層級都大致分成三大項, 層級D1, D2是互屬程度/實用語意(engagement/co-regulated reciprocal interactions/pragmatics), 語言接受(receptive language), 語言表達(expressive language), 層級A, B, C再加上另一項模仿能力. 想像扮演能力出現在層級D1D2, 屬於互屬程度/實用語意的第一類扮演及象徵性玩耍. 回答完檢索表後,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混合式的結果, 比如有層級D1的語言接受技巧但無法玩扮演遊戲. 我們可以依照檢索表, 在實用範例裡找到範例, 也可以依據檢索表訂出自己的課程計劃.

筆記摘要2

2008年04月18日
公開
10

確定你的孩子可以做到, 不要讓他失敗(don't let the kids fail ever). 在行動計劃上有困難的孩子, 傾向於有比較強的控制意念. 每個孩子都有某種方式及程度的幽默感. 教導自閉症兒童的態度: 我們希望他有一個比較不屬於這個癥候群的人生. 同儕互動, 大約在發展層級C到D1的時候會開始, 在開始加入同儕互動時, 找能力類似的孩子, 如果你把有發展障礙的孩子跟一般同年齡小孩放在一起, 多數時間這個一般小孩會成為帶領活動成人的幫手, 但是, 我們要的是孩子之間自發性的友誼. 因此, 找能力類似的孩子, 一開始, 先玩屬於感覺(sensory based)方面的遊戲, 同儕互動中, "象徵扮演遊戲"是最具挑戰性的活動. 要跟小孩聊什麼, 聊對他來說他最感興趣的話題. 任何時候, 你跟小孩愉快的, 有來有往的持續互動, 就是floor time, 你們並不一定要在地板上. 給孩子感覺(sensory)上他需要的刺激收入(input), 可以幫助他穩定自己, 開始融入人與人的關係. Floor time是對話開始的基礎. 每個人都會告訴你, 自閉障礙的孩子喜歡行程表, "NO", 我們身為人類, 都喜歡行程表. 為什麼要幫孩子做行程表並讓他看的到, 因為這會讓他比較平穩, 比較冷靜. 當你要教孩子認識身體五官四肢的時候, 先介紹他看的見的, 比如說, 手, 腳, 肚子... 在ABLC, 我們使用的增強物是肢體上的增強暗示. 你什麼時候學習的最好? 當別人給你一個在你能力範圍內具挑戰性的問題讓你身歷其境解決時, 學習的最好. Diane Lewis, ABLC進修課程, April, 2008.

筆記摘要1

2008年04月17日
公開
6

當我們分析"溝通(communication)"這件事的時候, 我們看到的是人們以姿勢, 語言, 圖片, 甚至標示交換訊息; 然而, 就"跟人溝通(communicate)"而言, 一個人必須先有分享訊息的需要及想望. ABLC是將floor time半結構化並規格化的語言課程設計, 讓你有地圖可依循以語言運用為目標操作floor time, 我們稱之為"以情感為基礎的語言課程"(Affect-Based Language Curriculum). 所有的自閉癥候群兒童, 都有感覺處理失序的問題. 情緒感覺(affect), 是人與人關係的心臟, 也是幫助彼此增加穩定性及建立相屬感的重要工具. 我們是人, 人們懂得溝通, 對孩子來說, 溝通應該是一件做起來有趣的事(fun thing to do). 當孩子可以跟對他而言重要的人有持續, 長時間有來有往的互動時, 他才能開始建立"我(me)"與"他人(others)"的觀念, 而這是唯一一個能讓他了解"我(I)"跟"你(you)"差別的途徑. 當孩子可以邏輯性的將不同事件連接起來的時候, 他開始分辨出實際以及想像的不同, 這也是了解"別人也有想法"這個觀念開始萌芽的時候. 我們需要"模仿"來做玩耍跟說話這兩件事. 互動的時候, 不要做"照這樣做"這件事. 要回答"為什麼", "是誰"這些問題, 我們的腦子裡必須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影相才行. 不要在意他是高功能還是低功能, 把小孩現在每一種能力的不同階段找出來, 你可能有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在層級D2但想像扮演能力在層級A的孩子, 找出來, 訂定目標, 然後執行. 如果孩子有任何發展落後, 先專注在核心能力, 也就是建立互屬關係的能力. 重視孩子的自我, 給他主動權, 給他選擇權. Floor time不是"只"跟小孩玩, "只"跟隨小孩的腳步, 不論你做什麼, 你要把孩子"誘哄進"你跟他的關係之中. 在鞦韆上進行語言治療課的目的是: 鞦韆韻律式的搖晃讓語言比較容易產生. 我們的頭顱裡, 對感覺統合最重要的一個地方是上排牙齒後面那一塊. 下顎, 是唇跟舌運作時的基礎支撐, 因此, 你必須要注意這一部分. 語言必需有意義的被我們使用, 在想到語言的意義的時候, 不要想對大人有意義的語言, 要想對小孩有意義的語言. Diane Lewis, ABLC進修課程, April,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