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牟媽

網路文章--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2008年03月08日
過去報章上報導過一個女人控訴婚姻不幸,她說:「她的丈夫沒什麼不好的,但一回家就像個木乃伊一樣,好像這個家和他漠不相關。」
家中一切大小事事都是她決定的,包括繳水電費、生不生孩子、買不買房子……
他總是很民主的說:「妳決定就好。」每一句話都有一個剛硬的句點,好像在拜託她不要再說下去。
她是實質上的一家之主。
比起別人家,看來她擁有無限大的空間,老公不會限制東限制西,她可以在職進修,和朋友聊天逛街,不過前提是,她自己需先把一切打理妥當,才能無後顧之憂。

好友羨慕她的自由,她卻感到家庭的氣氛靜肅得令人難受,每一次對另一半說話, 狀況比面壁思過還糟。
當時我不明究理,覺得她在鑽牛角,個性不夠獨立,人家什麼事都不管,是尊重妳的自由,不是很好嗎?

後來我才發現,我是錯的,只因未曾被冷漠制裁過。
不了解冷漠也是一種酷刑,冷漠和尊重,是兩回事。
後來,有個個性活潑的大學生也曾發生一件事。
他說,有一次他和爸媽起了衝突,爸媽不准他半夜到PUB去,他偏要,結果爸媽聯合起來一個星期不跟他說話,連罵都不罵他。
餐桌上,爸媽只顧咀嚼嘴裡的食物,每一次他開了話頭,都好像把石頭丟進在萬丈高崖中,一點回音也聽不到。
過了五天,他跪地求饒,「你們打我罵我都可以,拜託不要再不跟我說話了!」
原來,冷漠是如此傷人。
對大多數人來說,「情感關係人」可以罵他,但別對他施以冷戰制裁。
所以,曾有個作家安慰男人說:「當一個女人不再罵你時,她也就不再愛你了。」
當她不再希望你改正任何缺點,想必是哀莫大於心死。
所以你必須了解:當你冷漠待人時,你正在傷人!
記得德雷莎修女曾經說過:"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人與人相處在一起,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情愫產生。可能成為好朋友、親密愛人。
相處久了,變成一種習慣之後,卻又漸漸的變調,開始猜忌、仇恨、產生嫌隙。
最後終致到了漠視不理,冷漠以對的地步。
我們都只是凡人,我也曾經這樣對待人,也曾經被人這樣對待。
那時候,我迷失、我迷惑,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來製造仇恨、製造對立的,我不會愛,也不懂愛。
冷漠以對、哀莫大於心死,這樣的對待,使人受傷。
受過傷的人記得這個記憶,也同樣的對待身旁的人,如此,無窮無盡。
不斷有人受傷,愛不斷的在消逝,就只因為曾經被 冷漠以對。
互相爭辯最兇的最後可能變成好朋友,互相打鬧最烈的卻變成好兄弟、親密愛人。
為甚麼?
爭論、對立背後反而是有愛、友情的,最終都會言歸與好,再度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
每個人都有愛的,也唯有懂得愛自己,照顧好自己的人,才有滿溢出來的愛可以分享。
盲目、不顧自己一切的分享,只是一個愚蠢的行為。
要分享、愛之前,請先愛自己,讓自己很幸福、很快樂。
自然愛就會源源不斷滿溢出來,讓需要的人感受到愛與分享,才得以不斷的延續下去。
自己要先愛自己,愛才會真正的發生。
讓我想起一句英國諺語

"如果只想幸福一天,最好上理髮店;
如果只想幸福一週,就去結婚;
如果只想幸福一個月,可以去買一匹馬;
如果想幸福一年,就蓋一棟新房;
如果想獲得終生的幸福,就必須當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

我愛我自己,也愛妳喔∼
同時也了解自己過往愚蠢的行為,曾經冷漠以對的人,我也不在是那時候的我,同樣的,妳也不是。
逝者已矣,來者還不知道在哪裡,我所知道的就只有現在這個當下,放掉所有過往愚蠢的一切。
就讓我們一起讓自己充滿著愛,順應生命的河流,傳遞幸福、傳遞愛吧。


這首歌不錯聽,可以聽看看。
分享愛
作詞:伍思凱 作曲:伍思凱 編曲:伍思凱
分享希望 分享關懷 分享夢想 分享愛
分享希望 分享關懷 分享夢想 分享愛
一個笑容 冰雪化作春風 再多困難也能變得從容
真心關懷 讓人感受到愛 才能一直努力到現在
只要日子 過得實實在在 我要帶著夢想 改變未來
你我之間 並非那麼遙遠 真情全世界都看得見
別等待 幸福不會自己來 總要有人 先把心打開
一朵朵 都是可愛的花朵 要珍惜 要用心灌溉
圓你的夢 也是圓了我的夢
我們來 分享這份愛 我們來 分享這份愛
這個世界就算變化再快 赤子情懷我們不會更改
活得愉快 心情自由自在 我要給你更好的未來
別等待 幸福不會自己來 總要有人 先把心打開
一朵朵 都是可愛的花朵 要珍惜 要用心灌溉
圓你的夢 也是圓了我的夢
我們來 分享這份愛 我們來 分享這份愛
分享希望 (分享希望) 分享關懷 (分享關懷)
分享夢想 (分享夢想) 分享愛 (分享愛)
分享希望 (啦啦啦~~) 分享關懷 (啦啦啦~~)
分享夢想 (啦啦啦~~) 分享愛 (啦啦啦~~)
分享希望 啦啦啦~~ (分享希望) 分享關懷 (啦啦啦~~~)
分享夢想 (啦啦啦~~~) 分享愛 (分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