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o小乖&小壞DD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8年08月05日
公開
5

餵養寶寶的18個糊塗之舉

餵養寶寶的18個糊塗之舉 來源:搜狐母嬰社區 媽咪都想把寶貝餵得聰明又結實,但有時卻不一定知道自己做得不恰當,結果是事與願違。 以下十八種做法,就是媽咪經常發生的糊塗之舉: ●糊塗之舉1:吃雞蛋多多益善 有家長以為,雞蛋富有寶貝生長發育最需要的高蛋白,所以給寶貝吃再多雞蛋都不怕。 明智之舉:以6個月前的寶寶為例,他們的消化系統還未發育成熟,雞蛋中的白蛋白經過腸壁直接進入到血液中,刺激體內產生抗體,引發濕疹、過敏性腸炎、喘息性支氣管炎等不良反應。 另外,過多吃雞蛋會增加消化道負擔,使體內蛋白質含量過高,引起血氨升高,同時加重腎負擔,容易引起蛋白質中毒綜合徵,發生腹部脹悶、四肢無力等不適。 營養專家認為,1歲至1歲半的寶貝最好只吃蛋黃,每天不能超過1個;1歲半至2歲的寶寶隔日吃1個整雞蛋,待2歲以後才可每天吃1個整雞蛋。 ●糊塗之舉2:多吃魚鬆營養好 也有家長認為,魚鬆營養豐富,口味又很適合寶貝,應該多多給寶貝吃。 明智之舉:研究表明,魚鬆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 寶貝如果每天吃10-20克魚鬆,就會從魚鬆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 加之從飲水和其他食物中攝入的氟化物,每天攝入量可能達到20毫克左右。然而,人體每天攝入氟的安全值只有3至4.5毫克。 如果超過了這個安全範圍,氟化物就會在體內蓄積,時間一久可能會導致氟中毒,嚴重影響牙齒和骨骼的生長發育。 平時可把魚鬆作為一種調味品給寶貝吃一些,但不要作為一種營養品長期大量給寶寶食用。 ●糊塗之舉3:多吃肝臟補維A 有父母覺得,動物肝很有營養,又含有很多維生素A,給寶貝吃得越多越好。 明智之舉:研究表明,肝臟具有通透性高的特點,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質都會進入到肝臟,因此動物肝中的有毒物質含量要比肌肉中多出好幾倍。 除此之外,動物肝中還含有特殊的結合蛋白質,與毒物的親和力較高,能夠把血液中已與蛋白質結合的毒物奪過來,使它們長期儲存在肝細胞裡,對健康有很大影響。其實,動物肝只吃上很少的量,就可獲得大量的維生素A並儲存於肝臟。 一般來講,未滿1歲的寶貝每天需要13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1-5歲每天需要1500國際單位,相當於每天吃動物肝時吃12至15克左右。 ●糊塗之舉4:雞湯比雞肉有營養 更有父母認為,給寶貝吃雞時,要多喝湯少吃肉,雞湯的營養比雞肉好。 明智之舉:營養學家指出,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雞湯雖然味道十分鮮美,但雞湯中所含的蛋白質僅是雞肉的10%,脂肪和礦物質的含量也不多。 但是,雞湯中的營養雖然比不上雞肉,可湯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慾,幫助消化。 因此,最適宜的做法是湯和雞肉一起吃。 ●糊塗之舉5: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越多越好 有父母認為,給寶貝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越多越好,比如多補充維生素A、D。 明智之舉:雖然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嬰幼兒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給寶寶過量地攝入或濫用,否則會對寶寶身體產生不利影響,造成的危害比如會有維生素A、D中毒等。 維生素C對人體有許多益處,但長期大量服用,血漿中維生素C的濃度一直處於飽和狀態,幼兒容易產生草酸鹽尿。 現在市場上有許多專為兒童配製的口服營養補劑,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脂肪、蛋白質及醣類,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也不能長期多量服用,否則會造成消化不良,發生腹脹、腹瀉等症狀,反而阻礙了小兒的生長發育。 ●糊塗之舉6:母乳不如奶粉有營養 以牛奶替代母乳有父母覺得,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沒有奶粉衝出來的牛奶那樣濃,所以放棄母乳喂養,以牛奶替代母乳 明智之舉:母乳喂養對寶寶有很多好處,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種疾病的抗體,實踐證明用母乳喂養的寶寶少生病;母乳與牛奶相比,所含營養較全面、充分,母乳喂養的寶寶較健康;母乳對於寶寶來說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 對媽媽來說,母乳喂養更方便、更省錢,不用消毒,且溫度適宜;母乳喂養的媽媽身體恢復較快,並不易患上乳腺疾病。 ●糊塗之舉7:初生兒吸奶嘴比吸乳頭好 有父母覺得:在寶寶未習慣吮吸母乳前用奶嘴餵寶寶比較好。 明智之舉:用奶嘴吃奶,比吮吸母乳省力。 但是如果寶寶習慣了奶嘴,就會拒絕吸媽媽的乳頭,媽媽的母乳量就是會減少。因此,在寶寶未習慣吮吸母乳前,不要隨意用奶嘴餵寶寶,更不該使用安慰奶嘴。 ●糊塗之舉8:鮮奶比配方奶粉好 有父母認為:用鮮奶代替配方奶粉餵養2歲以內的寶寶。 明智之舉:對寶寶來說,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如牛乳、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牛乳蛋白質中的酪蛋白太高,不利於寶寶消化;牛乳中蛋白質、鈣、鈉、鉀等的高含量與寶寶未成熟的腎臟能力不相適應。因此,2歲以內的寶寶最好選用配方奶粉,盡量不用鮮奶。 ●糊塗之舉9:輔食添加比母乳喂養更重要 有父母認為:從寶寶4個月開始,輔食添加對寶寶的發育來說更重要,此時的母乳已經沒有什麼營養了! 明智之舉:在寶寶4——6個月內,一直給其喝流質食品。 4——6個月後,寶寶需要補充一些非乳類的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體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狀食物以及軟飯、爛面、小塊水果、蔬菜等固體食物。 此时补充食物与母乳喂养同样重要。此時補充食物與母乳喂養同樣重要。 添加可掌握以下原則:逐漸由1種食物添加到多種,不能在1——2天內加2——3種,以免寶寶消化不良或對食物過敏; 添加過程中,如果出現消化不良或過敏症狀,應停止餵這種食物,待恢復正常後,再從少量重新開始。 如果仍出現過敏,應暫不使用並向醫護人員諮詢;寶寶患病或天氣炎熱時,應暫緩添加新品種,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糊塗之舉10:寶寶肚子痛是因為食物不易消化 有父母认为:宝宝腹痛是因为进食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有父母認為:寶寶腹痛是因為進食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 明智之举:婴儿腹痛,也称为婴儿肠绞痛,常见于3个月内的宝宝,多发生在夜里,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哭闹,烦闷不安,两腿屈曲,喂奶或抱起仍啼哭不止。 明智之舉:嬰兒腹痛,也稱為嬰兒腸絞痛,常見於3個月內的寶寶,多發生在夜裡,表現為嬰兒突然大聲哭鬧,煩悶不安,兩腿屈曲,餵奶或抱起仍啼哭不止。 常见的原因有:奶嘴的孔过小或过大,或者奶嘴未充满乳汁,宝宝吸奶时就会吞入大量空气,气泡在宝宝肠里移动会引起腹痛;吃得过饱,胃胀不适,易引起腹痛;宝宝剧烈哭闹时,也会吸入空气,引起腹痛。常見的原因有:奶嘴的孔過小或過大,或者奶嘴未充滿乳汁,寶寶吸奶時就會吞入大量空氣,氣泡在寶寶腸裡移動會引起腹痛;吃得過飽,胃脹不適,易引起腹痛;寶寶劇烈哭鬧時,也會吸入空氣,引起腹痛。 ●糊塗之舉11: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有父母認為: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寶寶就不容易得病。 明智之舉:給寶寶多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否提高嬰幼兒免疫力尚無定論,不能用它替代母乳喂養寶寶。 蛋白粉的蛋白質純度太高,食用時容易加重肝腎負擔,父母不應該給寶寶吃蛋白粉,更不能用它代替乳品。 ●糊塗之舉12:牛奶+雞蛋是最好的營養早餐 有父母認為:牛奶+雞蛋是最好的營養早餐,光吃這兩種就可以補充所需的營養。 明智之舉:營養質量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4個部分:穀物、動物性食品、奶類、蔬菜或水果。 包含其中三部分的早餐質量為一般,只包含一二部分的屬於質量差的早餐。 穀類食品,如饅頭、麵條、稀飯等,對孩子的身高發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蔬菜和水果提供了一上午的維生素供給。 ●糊塗之舉13:多給孩子吃鈣片補鈣 有父母認為:如果想要長高個子,就必須經常補鈣。 明智之舉:嬰幼兒如果保證了奶製品的攝入,那麼他們的體內就並不缺鈣,而是缺乏促使鈣吸收的維生素D。 與其給孩子吃鈣片,還不如給孩子補充一些魚肝油,或者多做戶外活動曬曬太陽。 ●糊塗之舉14:豆製品是蔬菜 有父母認為:讓寶寶多吃蔬菜好,豆製品就是蔬菜。 明智之舉:實際上,豆製品可看作葷菜,裡面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而並沒有蔬菜所富含的維生素和粗纖維。 所以平時不要把豆製品當成蔬菜,吃了豆製品還是需要食用一些蔬菜。 ●糊塗之舉15:孩子大便乾燥需吃香蕉、麻油 有父母認為:如果遇到寶寶便秘,最好是吃些香蕉、麻油可以幫助消化。 明智之舉:吃這些並不管用,最重要的是養成孩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要固定。 因為食物消化到達大腸的時候,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水—造血;蠕動—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如果能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把食物殘渣及時排出體外,那麼大便乾燥就能得到緩解。 如果食物殘渣滯留在大腸中的時間越長,那麼水分就被吸收的越徹底。 ●糊塗之舉16:孩子不能曬太陽 有父母認為:如果曬太陽,孩子很容易被曬傷,最好是不曬得好! 明智之舉:曬太陽可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和免疫功能,特別是在防治兒童佝僂病或成人骨質疏鬆症方面,有著特殊的療效。   可有些父母在孩子曬太陽時,給孩子蒙上紗巾、戴上帽子,還隔著玻璃曬。 專家指出,這樣曬並沒有效果。 曬太陽要盡量使皮膚直接與陽光接觸,給孩子曬頭後部、手腕、腳腕、屁股,防止生病。 如果擔心陽光強烈刺激皮膚,父母可利用清晨或傍晚的陽光,或在樹蔭、屋簷下,或開著窗利用折射光,使寶寶受益。 ●糊塗之舉17:吃零食有害健康 有父母認為:零食有害健康,孩子吃了這些垃圾食品,會影響生長發育。 明智之舉:零食不等同於垃圾食品。高熱量低營養的食品才是垃圾食品。 而對於一些有營養的零食,專家建議在不影響正餐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適量攝入,補充體內營養成分。 特別是身材瘦小的孩子,最好晚飯後就給他吃零食,一直吃到睡覺前為止。 上上了小學的孩子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增強發育。 ●糊塗之舉18:蔬菜,水果削皮吃衛生 很多父母都認為,蔬菜瓜果的皮是不衛生的,總想去掉皮食用。 明智之舉:殊不知在你去掉皮的同時,也去掉了很多營養物質。 其實蔬菜連皮煮湯很有營養,菜葉比菜梗有營養,而蘋果皮中含有大量鐵質。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充分清潔蔬菜水果表皮以後,連皮一起吃。

2008年08月04日
公開
7

大便了~

大便了~

2008年07月28日
公開
3

大便了!!!

大便了!!!

2008年07月27日
公開
5

大便了!!

大便了!!

2008年07月22日
公開
2

[寶寶幾種必須糾正的壞習慣]

[寶寶幾種必須糾正的壞習慣] 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如果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因此,專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慣,趕快防患於未然,並尋求迅速制止的辦法。 1.攻擊性行為   為何不容忽視:孩子和小夥伴有小衝突的時候,你可能不一定會去管教,但是你不該忽視那些小小的攻擊性行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問題顧問米歇爾博士認為,如果你不管的話,孩子到了8歲左右,這種不良行為就會積習難改了。放任自流傳遞的信息是傷害別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制止方法:正面應對攻擊性行為。把孩子拉到一邊告訴他,「那樣會傷了妹妹。如果他這樣對你,你會怎樣呢?」要告訴他任何傷害別人的舉動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魯霸道,幫他練習生氣時該說些什麼。也可以給他一點小小的懲罰,如果他再犯的話,不讓他出去玩。 2.打斷談話   為何不容忽視:你的孩子也許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你什麼或問你某些問題,但是如果縱容他打斷你的談話,卻不會有助於教會孩子為他人著想,更不會讓他學會在你忙碌的時候如何自己打發時光。結果將會是他認為自己有權吸引別人的注意,並不能忍受任何挫敗。   制止方法:下一次在你要打電話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訴孩子他要保持安靜、不能打擾你。給他安排點活動或者讓他玩一個他平時沒玩過的玩具。如果你在談話時,他纏著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讓他安靜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談完。之後告訴他干擾別人並不會得到他想要的。 3.假裝聽不見你說話   為何不容忽視: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當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愛做的事,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沒聽見一樣,這時你不能忽視了。因為這樣下來傳遞的信息是漠視大人的指令無所謂。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於是在訓練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縱容孩子繼續這種行為,你的孩子很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並極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不要在房子的另一側跟孩子說話,走到她面前,告訴他該做什麼。談話時,讓他看著你,並且回答「好的,媽媽。」輕撫她的肩膀,呼喚她的名字,關掉電視都會有助於吸引她的注意。如果他不聽話的話,告訴他後果是什麼。當五歲的傑克開始「選擇性聽取」時,他的父母決定採取措施。他們告訴孩子,如果他非要父母反覆要求他做事的話,比如說來吃飯或洗澡,那麼那一天他只能看一個動畫片,(通常他可以看兩個)或者那一周他將損失一個外出遊玩的機會。如果他們不得不提醒他兩次的話,一個動畫片也不讓看了,或兩天不能出去玩。媽媽們該努力做到不讓步,否則的話,他會繼續這種壞習慣的。 4.使小性子   為何不容忽視:你或許以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會跟你翻白眼,或說話傲慢無理,但是傲慢的舉止通常在兒童模仿大孩子以試探父母的反應時就開始了。一些家長以為這只是階段性的,於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應對這一問題,你會發現孩子大概上三年級的時候會沒有朋友,並無法與老師和其他成人融洽相處。   制止方法:讓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為。舉個例子,告訴他「你這樣翻白眼,好像是不愛聽我說的話。」這並不是要讓孩子感覺難為情,而是讓他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失去朋友的友誼和愛戴。如果他堅持不改的話,你可以不理他並走開。你可以這樣說:「你如果這樣和我說話的話,我聽不見。當你準備好有禮貌地說話時,我才會聽。」 5.誇大事實   為何不容忽視:也許一個還不會疊被子的孩子說自己整理了床鋪,或是一個甚至還沒坐過飛機的小孩告訴同伴他去過迪斯尼,這些誇海口的行為似乎無關緊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誠實。專家認為:「如果孩子瞭解到說謊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讓他做那些他不愛做的事,讓他擺脫闖禍的困境,撒謊就變成很自然的事了。」   制止方法:當孩子說點小謊時,坐在他身旁,直截了當告訴他。「去迪斯尼當然很有意思,說不定我們哪天就會去的,但現在還沒去過,你不該告訴小妹妹說你去過。」告訴他,如果總是扯謊的話,人們就會不相信他的話了。看看他撒謊的動機是什麼,別讓他的小謊話不斷得逞。舉個例子,如果他還沒刷牙就說刷過了,要讓他回去再刷。當5歲的瀟瀟開始撒謊時,她媽媽給她講了『狼來了』的故事,撒謊的孩子在狼真來了的時候,沒人相信,沒人來幫她。講故事可以有助於孩子正確看待問題,孩子會慢慢學會非常坦率。當你不相信他的某些話時,他會很堅決地維護自己。 6.無視規則   為何不容忽視: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當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裡看DVD。專家認為放任孩子不遵循規則做事情絕對不是好辦法。如果你看著一個兩歲的小孩子自己從櫃檯裡拿餅乾很好玩,那就等著瞧吧,看看他到了八歲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麼辦。   制止方法:制定幾項家庭紀律,並經常和你的孩子談論這個話題,比如,告訴孩子:「你得問問可不可以吃糖,因為這是規矩。」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以外的時候就打開電視,告訴他把電視關掉。並且大聲清楚地陳述規則,這將有助於讓孩子銘記在心。當四歲的姍姍未經允許就拿了些圖畫筆玩並把她的一隻胳膊整個都塗成了黃色,他的媽媽告訴她下午不能幫著畫車庫促銷的廣告牌了。雖然她哭了,但只有這樣才不會讓她故伎重演。 [[幾種非糾正不可的生活惡習]] 1.不良擦拭   必糾理由:孩子會自己使用尿壺時,你或許願意讓他自己來處理。但是如果沒有擦拭妥當的話,他的手可能會弄得一團糟。對女孩子來說,不當擦拭可能會導致膀胱炎。   制止方法:要檢查一下,看看他的內褲就知道了,孩子也許還會需要定期的指導。 2.挖鼻孔   必糾理由:儘管看著孩子的手指從鼻子游到嘴裡很噁心,但是吃鼻涕並不會讓孩子生病。但是挖鼻孔卻是感染的一個主要途徑。   制止方法:轉移注意力通常是很有效的。給他本書或玩具,任何能佔著手的東西都行。向孩子解釋挖鼻孔會傳染病菌。隨身攜帶紙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時立刻遞給他。讓鼻孔濕潤會減輕瘙癢感。冬天在他的臥室裡放個加濕器會有助於避免晚上睡覺鼻涕變干。 3.忘記洗手   必糾理由:經常不洗手的孩子可能會接觸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說寄生蟲、排泄類病菌、甚至甲肝。   制止方法:經常,並溫柔地提示。提醒她吃飯前,出去玩之後,更重要的是,上完廁所後一定要洗手。你不防在衣櫥,或包裡備些殺菌濕巾。 4.咬指甲   必糾理由:孩子的指尖可能會流血、感染。咬髒指甲也會傳染細菌。   制止方法:大多數小孩子在無聊時咬指甲,此時不妨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用音樂,書或畫筆和紙,等等。 5.摳瘡痂   必糾理由:骯髒的手指會將感染性細菌帶到傷口上。反覆被揭開的傷口也會結疤。   制止方法:在傷口上敷抗病毒藥膏,然後用創可貼包好以防小手碰到。讓他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卡通創可貼,他就會不願意把它揭掉了。 6.不遮掩地咳嗽、打噴嚏   必糾理由:感冒病毒或其他更嚴重的疾病,像肺炎、腦膜炎都是通過這些顆粒傳播的。   制止方法:做個好榜樣。如果你在咳嗽、打噴嚏時能自己擋住鼻子或嘴,孩子很可能會跟你學。不要怕嘮叨,要經常提醒孩子。為防治病毒傳染,教孩子朝胳膊肘,而不是手上打噴嚏。 http://www.dk101.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106920

2008年07月22日
公開
2

解開認生寶寶的密碼

解開認生寶寶的密碼(上)   認生,是寶寶發育和發展過程中,一種社會化的表現,與先天的因素有很大關係。對性格先天內向的寶寶,媽媽要給予更多關注,並創造環境,來幫助寶寶逐步擺脫認生。   最近我們請來一位9個月大的混血寶寶來雜誌社拍照。這個寶寶有著粉粉嫰嫰的皮膚,一雙如水般清澈的藍眼睛,真的是說有多可愛,就有多可愛。這麼可愛的寶寶,「人氣」 自然旺得不得了,大人、小孩都想逗逗他。可是,沒想到,這個小傢伙很認生,一看到陌生的臉孔,就趴在媽媽的肩膀上,很委屈地哭了起來。他一直躲在媽媽的懷裏,很多人都無緣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 ■寶寶 6個月開始認生   「認生」是寶寶在6個月大以後,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這類寶寶表現的方式,就是對自己親密的人特別依戀,而拒絕與陌生人接觸。有科學研究發現,4個月大的寶寶就會認識媽媽,6個月的時候開始認生; 8∼12 個月,則是寶寶「認生」行為,表現最為強烈的時候。認生的程度,與寶寶的個性有很大關係。一般來說,內向寶寶認生的程度較為嚴重;而性格外向的寶寶,認生程度相對較輕。 ★6個月 第一階段認生的開始   6個月前的寶寶,對於周遭人、事、物,沒有明顯認知,只有感受環境中的顔色、溫度及味道的能力。這時候的寶寶,是透過大人的照料,完成對環境的適應。但從第6個月開始,寶寶便逐漸有了認生反應。因爲他不再只是依靠體溫、味道和聲音,來區分媽媽和其他親人的不同;他還逐漸學會分辨每張臉孔的不同。所以,6個月以後,寶寶就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力。   認生,是寶寶發育和發展過程的一種社會化表現。媽媽(或照顧者)的照料,是他與外界的聯繫,這種關係,無形中會讓他産生對媽媽(或照顧者)的依戀之情,只有媽媽(或照顧者)在身旁,寶寶才會覺得安全。而生人的出現,會打破了寶寶原本已適應的環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因此,寶寶就會出現焦慮,甚至恐懼的情緒。   1歲以內寶寶的認生,基本上還是一種生理上的認生。要消除或減少這種感覺,需要大人平時刻意的訓練。 《改造策略》   1歲寶寶對人的臉孔,已能分辨出「好惡」、「美醜」等不同面貌。有些寶寶看到漂亮的小女生,就會眉開眼笑;看到滿臉皺紋的老太太,就會嚇得大哭。要消除寶寶這種怕生的感覺,媽媽可以增加寶寶的視覺刺激,多選擇一些不同的臉孔,讓他熟悉、認識,或是讓他適應不同的人,不論是男的、女的、老的、小的……,讓寶寶逐漸學會與不同的人打交道。 ☉策略1   天氣好的時候,媽媽最好能帶著寶寶外出活動,因為這是讓孩子熟悉生人的大好機會。 ☉策略2   看到自己的熟人時,媽媽可以將寶寶介紹給對方,同時,也要告訴寶寶這個人是誰。再多幾次見面,寶寶對這個人就不會覺得陌生了。 ☉策略3   寶寶會說話以後,碰到熟人時,媽媽可以先向這個人打招呼問好,然後再提醒寶寶:「來,寶寶向奶奶問好!」離開時,也要提醒寶寶和對方說再見。 ☉策略4   家裏若有陌生人來訪,爸媽要記得,務必等寶寶和這個陌生人熟悉以後,再讓寶寶與他親近。 ※聰明提示   媽媽一定不要強迫寶寶熟悉各種人的臉孔,因爲,認生的程度與寶寶的先天個性有很大關係。媽媽應根據寶寶不同的個性,逐漸訓練。  (待續) 解開認生寶寶的密碼(下) ■22∼30個月 第二階段的認生   2∼3歲的孩子,隨著認知的發展,有關孩子的認生,則會從原先的生理階段,慢慢發展到心理認生階段。這個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知道「我」與別人的不同,「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又有不同。 因此,這個時期,無論是陌生人,還是陌生環境,對孩子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在陌生的環境裡,他可能會變得很害羞,總是喜歡躲到大人的身後;若媽媽堅決地要求,孩子甚至還會以哭鬧來表示抗拒。   雖然,認生算不上兒童心理發展的大問題,卻有可能引起某些連鎖反應,例如:入園焦慮症。爸媽假使處理不好,就有可能妨礙孩子人際智慧的發展。時間長了,有些孩子還會形成內向、沈默、膽小、缺乏自信、沒有主見等性格上的弱點。   在這個時期,爸媽有必要爲孩子製造與別人接觸的場合和機會,幫助他擺脫認生,提升人際交往的機會。對孩子認生的行爲,爸媽千萬不要輕易斥責他們,否則,會加重孩子的緊張與恐懼感。 《改造策略》 ☉策略1   有意識地帶孩子走入各種環境,並與環境産生互動。由於「玩」是所有孩子的特性,所以,爸媽盡可能地帶孩子到各種有趣的環境中,讓他盡情享受各種新鮮的遊戲和玩具。一開始,他或許會有些不適應,這時大人要在言語上鼓勵,還要親身帶動孩子,與環境和人展開互動。 ☉策略2   引導孩子與各種人打交道。外出時,孩子難免會提出各種要求,若他想要買什麽,就鼓勵孩子自己與商家打交道,比如:他想要吃冰淇淋,就讓孩子去問賣冰淇淋的老闆,這樣也可讓孩子變得較為獨立。 ☉策略3   爸媽可在休假日,請朋友、同事帶孩子來家中做客,順便教導孩子做一個稱職的小主人。你也可帶孩子到朋友家,教孩子學習做一位小客人。一旦孩子出入這樣的場合多了,就比較不會怕生了。 ☉策略4   榜樣的力量,能讓內向寶寶多與外向孩子在一起,所以,孩子之間的相互影響,可以讓認生寶寶暫時忘掉自己的拘謹。 ◆結語   專家認爲,認生心理明顯的孩子,一般來說,內省的智慧也較強,他們會在乎「我在別人心中是怎樣的小孩」。針對這類寶寶,媽媽最好能以鼓勵和安撫的方式爲主,再創造適合的環境,孩子認生的情況自然會慢慢轉好。  (完)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asp?Pageto=15&kw=

2008年07月21日
公開
1

大便了~

大便了~

2008年07月17日
公開
7

小乖長牙囉~~

有一點白白的唷~

2008年07月06日
公開
5

大便了~

禮拜天大便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