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rthur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愛犬 BOBO 走了

2009年02月26日
公開
11

今天下班回到家後,老婆幫 BOBO 用針筒餵水時,BOBO 還很有精神的舔著,陸續連營養奶水也喝了,寶祿肉塊也可小口嚥下,我慶幸著 BOBO 已漸漸好轉... 晚上我照例去做復健,九點回到家門口,老婆正在幫 BOBO 清理滿地的尿液,我把機車停在門口熄了火,望著 BOBO 和老婆聊著牠,不料 BOBO 咳了一下,我趕緊下車蹲在 BOBO 旁摸牠的頭,BOBO 深呼吸了一下,停了...我跟老婆說:BOBO 停了... 隨後我們將 BOBO 身體擦乾後,我騎機車讓老婆抱著 BOBO 坐在後座,將 BOBO 送到獸醫院,將 BOBO 放在檯子上後,BOBO 又尿了出來,獸醫說,真的是很有靈性...我們邊撫摸著 BOBO 邊向 BOBO 道別,希望牠好好的去,我們的淚水又崩潰了... 最後,我們選擇讓牠團體火化,而不選擇個別火化,因為我不想牠走的孤獨... 想想 15 年前,我和老婆還沒結婚,我們在台北 SOGO 旁的永福樓餐廳樓下的騎樓,發現動物保護協會正在辦理流浪犬領養的活動,好奇的靠過去看,看到了耳朵大大的、精神飽滿的 BOBO,便決定了要帶牠回家,填好表格後,也是老婆抱著牠坐在後座,我騎著機車就這麼從忠孝東路四段,慢慢的、小心翼翼的一路騎回中和保健路的家,沒想到今天,也是這麼騎著機車送牠離開這個家... BOBO 陪了我們 15 年了,自從我們有了孩子後,陪 BOBO 的時間真的很少,去年四月間 BOBO 走失,我請了假瘋狂的到處去找,沒想到卻是到寶雅百貨購物後出來,BOBO 就站在門口的馬路上望著我,也許,牠真的是捨不得我們...這次,BOBO 再也不可能奇蹟似的出現在我們面前了,或許牠要我們把所有的時間留給家人,或許牠怕自己老了,會增加我們的負擔... 牠是我們家的守護神,讓我們每天都能安穩的入眠,也是我們家最盡責的保全,讓我們可以安心出遊不用擔心宵小。平常 BOBO 都會出們到處溜達,晃一圈後自己就會回來,附近巷弄的左鄰右舍,我們很多都不認識,但大家卻都認識 BOBO,附近鄰居和孩子們每每經過我們家,總會親切的叫著:BOBO!BOBO!但過了今晚,就再也聽不到了... BOBO!你在天上,一定要繼續保護我們哦... BOBO!我好想你...

心肌梗塞相關資訊

2009年02月17日
公開
18

最近心肌梗塞有愈來愈年輕的趨勢,教您如何預防心肌梗塞的運動方法 《資料來源:大家健康雜誌》 *為什麼會心肌梗塞? 動脈血管是一具有彈性的組織,隨著年齡的增加,動脈會漸漸地失去原有的彈性,管壁變厚、變硬,內腔逐漸變窄,造成血液不易流通,這種情形稱為動脈硬化。 一般來說,健康的男性從35歲,女性從50歲開始動脈漸漸的硬化,主要原因是膽固醇的累積所造成。一旦硬化的程度變為嚴重,血流受阻礙將引發各種疾病。例如腦動脈的血管受阻會引發中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受阻會引發狹心症或心肌梗塞。 受阻的心肌無法接受到氧氣和養分,將發生缺氧導致心肌的壞死。心肌壞死時會伴隨數十分鐘以上的胸痛、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甚至心臟衰竭或休克等症狀,最後導致死亡。 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動脈硬化的情形,研究指出心肌梗塞以男性居多,以及年紀大、抽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有家族遺傳病史等危險因子者較容易患心肌梗塞。 這些高危險群如從事劇烈運動、搬重物、天氣冷、飽餐後或情緒上的起伏等易引爆心肌梗塞。其中抽菸、高血壓、高血脂症被公認是導致心肌梗塞的「頭號殺手」,此外,肥胖、生活緊張、運動過量,也是導致發病的原因。 *心肌梗塞的症狀 大多數心肌梗塞的人,在發病前幾天或前幾週會出現身體不適,無力感、胸部不舒服、心悸、煩躁或心絞痛等現象。急性發作期則會出現強烈的胸痛、呼吸困難等。胸痛會擴及到左肩、頸部、下顎或後背部等,有痛到「快死了」的感覺。這種疼痛是突然的,持續時間約15∼30分鐘或更久,無法以休息來紓解。 大多數的情況下,患者會臉色蒼白、冒冷汗、噁心、嘔吐、頭暈、嘴唇及指尖發紺發紫,陷入呼吸困難、脈搏變微弱、血壓降低的狀態,在幾小時內意識不清、無力、嚴重者將導致昏厥、休克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心肌梗塞患者平時並無任何症狀,而在激烈運動中,寒冷的天氣或過度勞累之後突然發病。這種情形很容易被一般民眾所輕忽,認為平常自己很健康無所謂,結果一發作後果極為嚴重。 *預防心肌梗塞的運動方法 運動之所以能預防心肌梗塞,主要是運動能使冠狀動脈的血管變粗,口徑變大,變得更有彈性,這樣即使血管壁內出現了一些粥樣斑塊,但由於血管口徑大,發生梗塞的可能性也比較低。 研究顯示,運動能抑制血栓的形成。經常運動的人不但冠狀動脈較粗,且有較多的側枝血管參與循環,提高了血液和氧氣的運送能力,使血栓的形成受到抑制,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性大大的降低,因此可達到預防心肌梗塞的目的。 增加運動量的方法很多,而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走路,研究發現每天走1萬步的人其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較高,可防止動脈硬化。研究發現走6000步對健康已有相當大的幫助。其他的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都是很好的預防心肌梗塞的運動。 有血管硬化的人要避免做閉氣用力的運動,例如交互蹲跳、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重量訓練、舉啞鈴、吊單槓、提重物等,這些運動容會使血壓急速竄升,反而引發心肌梗塞。 如果運動時出現呼吸困難、胸悶、胸痛、臉色變蒼白、流汗過多、過度疲勞時,必須立刻停止,迅速就醫。 *結語 有人說:「老化從血管開始」,只要上了年紀血管都會慢慢硬化,尤其是上班族,勞心又缺乏運動的人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預防動脈硬化應避免攝取過多的高膽固醇食物,勿抽菸,多運動、減低工作壓力等,而這些方法都可以從改善日常的生活習慣做起,預防心肌梗塞應不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