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Carys 琦琦

解惑

2016年04月25日
跟Angela老師與爸爸討論小謙的狀況

其實我又不想要讓小謙如小均一樣進入早療體系,
但是又擔心他多少是有特質的,進不去早療體系,如果想要上坊間體能課改善他的自信與肢體及適應力,課程費用不貲。不上的話,會不會錯失早療黃金期。

要進入早療體系勢必得要去醫院評估
這是爸爸非常不樂意的一件事,他並不相信評估者的觀察。

事實上我也同意,他們的作法看似客觀,實際上一個蘿蔔一個坑,結果就只有兩種:通過與不通過。
小孩在評估過程要是配合度不佳,評估分數就是一個差。
上早療也要能碰到好的老師,不是每個老師都夠聰明,對孩子有真正幫助。

爸爸傾向繼續在吳佑佑醫師之下做追蹤。
吳佑佑醫師會在尊重孩子特質,而非企圖做無謂的改變,她會給予我們中肯的建議。若需要增加其他自費課程,我們可以再做考量。

小謙還小,其實觀察之下也會發現,無論是困難或害怕的事,他其實並沒有完全排斥不做,反而是繼續去嘗試(但是繼續哭著說不要)。
在這一點來說,感覺他也有心想要突破,小均以前就很容易卡關就完全不配合。

至於,後續選擇學校問題,爸爸說其實也不需要急著就想做出最好的決定。
即便去共學教室,也並不需要以一年為單位。
也是喔∼
我只是一直不想讓孩子頻變換環境造成心裡不安,所以沒考慮過可以去試試半年就好。
小謙還沒滿三歲,若在共學教室,會有較熟悉的老師,此外,師生比較少,學生不多相對感冒機率會少一些些。
讓他繼續把身體養得更健康,待上半年後也快要三歲半,屆時再考量換學校也未嘗不可。
若真的不適合,我想小謙會讓我們知道的(一如既往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