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Carys 琦琦

內心戲

2016年09月02日
老師說昨天蠻乖的。哈哈

[生命教育]
老師說昨天講一個故事:小朋友急著想把繭剪破幫助讓毛毛蟲出來...結果..它出來以後就不動了..

小子突然站起來激動地說:你不要講了!不要講了...)(內心戲時間來了)
老師安慰他:把故事聽完,不是每個故事都是不好的結局,然後請他坐老師身邊。
他還是說:不要講了∼我想睡覺了(想逃避)
但老師還是把故事講完...
最後結論:有時候我們很想要幫忙時,不能過度幫忙。要讓毛毛蟲自己經過一番努力成長蛻變,人類生小寶寶時也是要讓小寶寶自己從子宮裡出來,只有人類才會在某些時候需要醫生幫忙,醫生一樣不能過度幫忙。
聽完故事以後,他才比較平復心情。

*我告訴老師六月時家裡貓咪走了,他時常想念.....*
老師說,一般要到四五歲才會發展到認知死亡就是不會再回來。他有比較早經驗到這件事....
可以建議他,想念時可以看照片。
也跟我說可以買一隻絨毛玩具貓給他。


[我還小]
昨天睡醒後抱著寢具排隊,小子想要插隊,被哥哥制止:你不可以插隊。
小子:可是這個很重,我還小,抱不動啊
哥哥:那邊也有其他也很小的小朋友,大家都要排隊。
小子只好排隊,但是哭著要討抱。
她也知道兩位老師對於排隊會有所堅持,轉而去找廚房阿姨討抱。
老師跟阿姨說:要問他為什麼哭?等他要說完才決定要不要抱他秀秀
廚房阿姨就跟小謙說:你先說完為什麼哭?
小謙:你怎麼也跟她們說的一樣?!
但還是說完,讓阿姨抱抱秀秀。


[目標]
接著,老師希望小子的學習目標
前幾天聽到吹哨或拍手集合,小子以為要離開公園回學校,就開始哭(怕走路)
老師跟他說:要先觀察是不是要回去了。
昨天,第一次吹哨時,他就自己說:要先觀察∼發現並不是以後,就真的沒哭。
但第二次吹哨時,他立刻說:這次一定是要回去了,就開始哭鬧。
老師說,就算是要回去,我們也要想辦法讓自己不用哭的來解決。
我說,要鼓勵自己走
老師的目標是要改變他(拍手或吹哨=哭)的這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