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婉婷 Am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好沮喪

2010年12月30日
公開
5

昨天提到的那個小男生,今天再與媽咪聊 因為昨晚我查了許久的資料,我確定孩子沒有亞斯柏格症 但...媽咪還是認為有~ 而且決定讀到一月底就要離開,要去他公司旁的早療上課 我沒有強力去慰留,因為也希望孩子多留在媽媽身邊 這樣可以減少阿公施暴的機會 不過...內心很不捨,畢竟剩半年就要畢業了 而這不是最沮喪.難過的~ 今中午因跟媽咪及園長聊,所以沒休息 結果看到班上一個小女生全身抽蓄搖晃不停 覺得不對勁,悄悄走過去瞬間掀開睡袋 她...在玩生殖器官~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 當下利用許多誘因引導他説出為何會這樣玩 結果...竟然是他的親舅舅曾經如此對她 我整個人都傻眼及發抖~萬萬想不到 怕孩子說的不是事實或天馬行空想像出來 所以又請主任帶去空教室利用娃娃引導 結果...孩子還是說相同的答案 而且說出許多許多讓我們驚嚇的事情 與園長討論暫且不告知家長~ 但..明天會打113請社工人員來輔導再做最後的確認 天ㄚ~~~我今天的眼淚一直在眼框打轉~我一直ㄍㄧㄥ住不敢落下 我不捨~我也不想接受這事實~~ 雖然這孩子的行為不是第一次了~ 原本以為她是過敏及媽咪清洗不當~才會造成他會去碰觸那兒 結果...錯了!! 現在一切就等社工的評估了~~現在的我感覺等待是煎熬ㄚ 這個班我付出許多許多的心思~ 結果...問題卻一一浮現~從小班到大班~都有這種特殊事件 我心疼孩子~體會家長~ 但..自己卻最無助

教育失敗

2010年12月14日
公開
49

今天的一則新聞讓我火氣直升~ 還一直破口大罵~ 那就是:拾獲貧婦2萬元 不理哀求 女堅索3成 台北縣一名獨自扶養子女的婦人昨領取2萬1千元生活費,卻不慎將裝有手機、金錢的包包遺失,她趕緊撥打自己手機,一名女子接電話後表示會送到警局;婦人原想包紅包答謝對方,未料對方自稱是法律系畢業,要求十分之三報酬、6300元,婦人雖苦苦哀求「能不能拿少一點?」但對方堅持拿6千元,在旁協調的警察看了不禁搖頭:「現在的人眼中只有錢嗎?」 遺失包包的李姓女子(44歲)昨向《蘋果》投訴,她從事會計工作,幾乎是她獨力扶養念大學一年級的女兒及高中的兒子,為方便照顧子女,選擇在家接案、擔任SOHO族,平均月收入3萬多元。她昨天傍晚騎乘機車去接兒子放學,並領取2萬1千元準備支付水電等雜支,在行經土城市裕民路、捷運海山站附近,掛機車前座吊掛勾的包包突然掉落,遭國立高雄大學財經法律系畢業的潘姓女子(28歲)拾獲。 撿錢者稱法律系畢業 李婦指出,由於遺失的包包裡,除2萬1千元生活費,還有證件、手機、住家鑰匙等財物,立刻以兒子手機撥打自己手機門號,潘女接聽後指稱拾獲其包包,約她於廣福派出所交付,她原本慶幸包包失而復得,欲包紅包答謝,未料潘女自稱是法律系畢業,主動要求6300元、十分之三報酬。 李婦不懂法律,以為自己聽錯了,雙方在警局碰面後,她向潘女求情,說自己一個人撫養小孩,「能不能不要拿3成?」未料潘女堅持一毛不能少,警員聽了也幫忙求情說:「一定要要求這麼多嗎?不要這樣啦!」但潘女卻冷漠地回說:「我去問學校老師可不可以這麼做。」警員聽了也不敢再幫腔,李婦聽了也十分心酸。警方指出,《民法》如此規定,他們只能道德勸說,無權干涉。 教育到底是怎麼了」 經半個多小時談判,因李婦沒百元鈔,最後潘女才願妥協只拿6千元,李婦心想,「一個孩子每月生活費是6千元,但『遺失』6千元,總比遺失2萬1千元好」,於是給了潘女6千元並致謝,潘女拿了錢頭也不回就離開,讓一旁協調的警察也直搖頭嘆氣。 李婦感嘆說,她一直教導自己小孩要拾金不昧,潘女自稱是法律系畢業,卻沒顧及情理,「現在的教育到底是怎麼了?」她認為法律系教授除教導法律,也應該教導一些道德觀念。 對此,教育專家吳娟瑜感慨地說:「懂得物歸原主代表有良知,但主動說出口要錢,這態度就有失敦厚。」她表示,在人際關係裡,相互扶持、相互關心、善良友愛,才是正確價值觀,但接連發生大學生撿到錢向失主索報酬事件,顯示社會越來越功利、太以錢為重,她給年輕人建議:「不管失主有沒有給酬賞,都不應該主動開口,才是禮貌的表現。」 留置權不應用於弱勢 台大社工系副教授王雲東表示,隨著社會變遷,不可諱言功利比率上升、道德下降,學生容易著眼功利色彩,只問行使留置權違法與否,而忽略此舉是否「道德」。他說,社會功利色彩濃厚當下,若是留置權不再,可能拾獲者更不願意把錢交出來,因此,他認為是否有可能在法律設計上能夠周詳,如留置權是否不要用在弱勢人身上等。 律師廖芳萱表示,只要撿到錢的人有通知失主,或向警察機關報案,就不算侵占,可向失主主張取得一定報酬及留置權,根據《民法》第805條規定,拾得人要在6個月內請求報酬十分之三,若對方未給報酬,拾得人就對遺失物有留置權。 *這就是台灣的教育~大學生的想法嗎?? 其實現在有許多有關於學生的新聞都讓我看了傻眼 國中生凌虐同學.老師上課時嗆聲.做出違法行為又po上網..等 現在的學生心態上都病了~老師也無法管了 這就是教育界一直推崇的{愛的教育} 難道這樣是好的嗎??我超極不認同~~ 因為適時.適當的體罰才能讓孩子記取教訓 再寵下去~哪天就被自己的孩子害死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