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Angel ''Mama

預防的教育之正向積極的愛

2007年07月26日
我們到底了解自己的孩子多少,或許我們了解很多孩子的習慣興趣嗜好甚至是他的長處與短處,但人不是不變的尤其是心靈,它有很複雜的發展,那是任何學說都無法解釋得完整,我們對心靈變化幾乎是一無所知,就好比感情很好的夫妻,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完全全瞭解對方最深處,所謂的最深處那不是一種行為那幾乎是不會被看見的地方,就像angel與我再怎麼親密,她也有不想被我看見的秘密,也有我無法理解的行為,而她現在六歲,等到她上小一,上國中..我想我們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不會越來越近,想到這兒自己還是會有些難過!可是我們自己不也是這樣從自己父母手中慢慢離開的嗎?

我好喜歡”小美人魚的故事”,最近聽來更有感覺,小美人魚小的時候是父母最喜愛的小孩,美麗善良應該是最得父母喜愛的孩子,可是十五歲之後卻不一樣了,她只想到自己所以顧不了那麼多,任由自己的慾望而行,如果我是她的母親我的眼淚一定會流乾的,可是那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因為孩子一定會用自己的力量往前走,不會回頭的,她幾乎不會有羞恥心就算光溜溜的面對王子,就算王子身體跟她在一起但心卻是在別的女孩身上,她也不會在乎,直到最後一刻才會清醒,她以前的善良才讓她沒有繼續做錯事,當然故事能有好的結局,可是真實的人生常常都是悲慘的結束才止!

面對孩子有可能在青春時期走向錯誤的極端,難道我們一點阻止的辦法都沒有嗎?我只能說:”是的!”可是我們可以多做一些預防的教育,讓死傷降到最低點,或許我說的誇張些,可是若是遇上這樣情況的父母,我想我的話在中肯不過了,我們只能預防無法百分之百的阻止!

...........紀伯倫先知..............
你的孩子並非真正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對自己的渴望他們透過你而來但非從你而來
雖然他們和你共同生活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的房裡可以住著他們的身體
卻住不了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即使在夢中你也無法拜訪
你大可以讓自己像他們但別設法讓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昨日
你就像是一具弓你的子女好比有生命的箭藉你而送向前方
那射手瞄準無限之路上的目標用力將你拉彎
以使他的箭快速遠颺
就讓自己欣然地在射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如他既愛飛馳的箭同樣的也愛那穩健的弓


相信嗎?我們從來都不曾當過好父母,因為要能如"紀伯倫"的方式待自己的孩子好難,真的好難!懷胎十月他真真實實的從我的身體裡分割出來,她是我的一塊肉,從蹣跚走路到健步如飛哪一步不是我們看著長大,如何能接受他的靈魂裡我們無法拜訪?我常常半夜裡醒來,看著身旁的兩個最愛的人,他們怎麼可以不屬於我?我想到前幾天與母親的談話,母親很愛我,她總是希望我們能更好,所以她總是一有機會就四處想辦法希望我們能照著她的方法走,就連工作也是就連吃飯也是就連理財也是,我已經習慣母親的話語,我也習慣的只放在心上,然後隨時間淡忘,可是我現在卻抱持這樣的態度對待我所愛的兩個人?我顯得有點無奈和可笑!

我想angel喜歡小美人魚的故事有大半是對著叛逆的過程而喜愛,就像他問我:"為什麼要用刀刺死王子並用王子的血塗雙腳才能變回人魚?""為什麼美人魚不忍心?善良而犧牲自己是因為這樣做上帝才會喜歡這樣的人嗎?"

常常發現今日的孩子越來越早就開始了所謂的青春期,那是十四歲才開始的,不過在十二歲開始早期的青春期就已經啟動了,被乙太體保護的星芒體已經出鞘,所以在孩子的周圍開始圍繞屬於情感的星芒體,我喜歡與我不喜歡都不再是幼兒時期單純的小我,他們的小我被放大到最大,所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世界開始降臨在此時心靈的世界,這時候的孩子有不顧一切的力量也有無動於衷的力量,很可怕?不!只是他們已經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世界不再完美無缺,他們自己也是!當自己從神的世界被逐放到地球世界,那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面對它,所以這時候的父母真的要能體會孩子這種矛盾力量,然後我們才能夠給予幫助.

有沒有試過將一天裡從自己口中的話做過紀錄?如果沒有可以試試,因為接下來我想說的就是自己一天說過什麼樣的話:
一早我將窗簾打開,讓陽光照進來,angel顯得不耐煩,通常她這樣我會有兩種反應,一是"請不要用ㄏㄞㄧ的"(這應該是我還在電腦前會說的話),一是"起床了太陽照到小屁股了"然後我將angel全身上下親吻一遍又一遍,然後angel一定會收起脾氣露出微笑,要求我再玩一次.
angel弄倒了果汁,緊張的告訴我,她不是故意的,我忍著痛(因為那是新衣服耶)說:沒關係你不是故意的.
車子裏angel嫌音樂的聲音太小聲,我說"請你拉長耳朵聽就能聽見了"當然她還是會再抱怨,我就會提醒她"我正在很認真的開車,這樣我會撞車",說完我有些心虛但這是最有效的一句話,angel馬上安靜下來.
angel跟我打小報告說,老師對她生氣小朋友說她是最後一個等等,我說了:妳又發脾氣嗎?手和腳都出去了對不對?老師在幫助妳,明天我早一點叫妳起床,你就不會再當最後一個到學校的了好嗎"
angel小氣的不願意將餅乾分享給萱,我也些生氣的說:我不喜歡你這樣!
angel吃飯不認真,我餵她的那一口飯掉下去了,我好生氣說:我不喜歡這樣,不要吃了!(然後angel懇求的語氣說對不起)
睡不著的angel發出好多聲音,我很生氣她還沒睡著,顧慮著明天會沒力氣,所以發脾氣的說:趕快睡好嗎!不准再跟爸爸說話了(我知道她很想跟先生說說話,可是快十點了呀!會影響明天的)

坦白說,一天裡好聽的話很少很少,有意味的語言比較多,我知道,通常我不喜歡說道理的,我認為的真理是沒有道理可言的,可是我們的話裡有很多情緒在裡面,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認定那是威權,可是青春期的孩子那樣的威權會變成挑興意味濃厚的語言,他們會為反對而反對,為捍衛自己的意見而反對,所以到這時候我還能如此為所欲為而為之嗎?人對人的影響其實是多層面的,有正面有負面,有情感有意志有思想的,有良善的有厭惡的,孩子其實會因為經驗許多破壞性的經驗(有時候是大眾媒體或是個人經驗),而產生不當的行為,如果我們的教育方式只是不斷的用壓抑強制的方式,孩子的靈性最後總是會產生極端或雙重的人格,那不會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所以仔細思考,當我們遇到孩子的問題時我們該用何種方式處理才會是最適合孩子的心魂?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裡,父母總是隨時隨地得面對許多困難,最困難的是每個孩子都不同,所產生的問題也不會相同,甚至是雙包胎的孩子也會有完全不同的個性與問題,但,父母只有一個,常常也只有一種脾氣和解決方式,這是很現實的一種情況,其實孩子會犯錯是因為他們需要經驗錯誤才能修正自己的行為,可是父母總是無法容忍這一點,所以任由自己的自我放大,用錯誤的懲罰方式教導孩子,其實所謂的懲罰不該是處罰孩子,應該是給孩子提供協助,處罰的本身一定要與犯錯的事物要有關聯,事實上,認清自己的缺乏並保有接納自己錯誤然後決心去學習,就是最具有價值的教育,可是我們常常忽略這一點,在孩子的心中也會有很多不公平或是不合理的聲音出現.


愛是大方的,是良善的,愛是不忌妒,愛是不吹噓,是不高傲自大,不傷害尊嚴,不貪求別人的,愛是不憤怒,不記恨積仇,愛是不喜歡不義的,只喜歡真理,愛包容一切,是完全信賴的,是全心盼望,是全心容忍,愛是永不衰退,永不止息


愛讓所有的可能性都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可依循.

簡單的剖析孩子的叛逆期,其實有很多種,比較小的兩歲半三歲半,那種半歲是大家熟知的,在大一點就是十歲,又再大一點就是十四歲更大些可能是青年的問題,坦白說孩子成長真的有很多問題要面對,想到這兒,就真的覺得父母的責任重大!青春期的孩子是最具明顯的變化,他們被情感圍繞,人類最原始的本能也會被激發,所以他們會有許多無意識的反射行為,如果仔細探討他們的行為會發現有幾個共通點,就是群體性很明顯和自我意識很高,人類本性中的良善並未被開發,所以會迷失方向,他們的不成熟導致他們會犯很多錯誤的行為,甚至是嘗試犯罪的行為,這真是最危險的時期,陪伴這時期的孩子,父母要準備很強的心臟才行,但是人類愛人的天性本身是以青春期為導向,人一直要到此時才會開始思考命運與自己未來的問題,所以他們會感覺自己在尋找可以學習的榜樣,但是,不論是功課好壞,友誼維護或是正在甦醒中的性經驗,如果不是他們自己內心慾望想要的,他們就不會想去體驗或掌控,所以試著理解青少年的轉變其實需要更多的了解,透過了解我們能不反感的對待他們,透過調整自己的心境,我們就可以更真誠的力量幫助他們,也練習和他們一起度過青春期,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不只是我們的教育方向就在那兒,自己也也能從自己年輕的歲月中體驗到真理與積極正面的愛的涵意!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