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Angel ''Mama

日期

#Tag

哈佛大學推薦20個快樂的習慣

2015年10月12日
公開
78

哈佛大學推薦20個快樂的習慣   1. Be grateful. 要學會感恩。   Slow down, look around you,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little details in your life – the delicate purple flower on the sidewalk, the beautiful sunset, the hot shower that washes away your long day, and the smile in your partner』s eyes…讓自己變慢腳步,看看你的四周,關注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人行道上淡紫色的花,美麗的日落,洗去你一天疲憊的淋浴,伴侶眼中的笑容。   When you have a grateful heart that is appreciative of life』s beautify, wonder and blessings, you』re automatically filled with happiness。當你的感恩之心能夠欣賞生活的美,思考和祝福,你自然就充滿了幸福感。   2. Choose your friends wisely。明智的選擇自己的朋友。   According to Harvard, the most important ex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individual happiness are human relationships. So if you want to be happy, choose to be around people who are optimistic, who appreciate you as you are, and who can make your life richer, bigger, more fun, and more meaningful。根據哈佛,影響個人幸福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人際關係。所以如果你想變得開心的話,要選擇和樂觀的朋友在一起,他們能欣賞你真實的自己,讓你的生活變得更豐富,快樂,有意義。   3. Cultivate compassion。培養同情心。   When we try to step into other people』s shoes and understand a situation from another』s perspective, we』re more likely to handle the situation with compassion, objectivity and effectiveness. There will be less conflicts and more happiness。當我們代替別人,站在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們更能用同情心,客觀和有效的處理問題。生活中就會少一些衝突,多一點快樂。   4. Keep learning。不斷學習。   Learning keeps us young and dreams keep us alive. When we engage our brains and put them toward productive uses, we』re less likely to dwell on unhappy thoughts and much more likely to feel happy and fulfilled。學習讓我們保持年輕,夢想讓我們充滿活力。我們運用大腦,進行運作的時候,我們就不大會想不開心心的事情,我們會變得更開心和滿足。   5. Become a problem solver。學會解決問題。   Happy people are problem solvers. When they encounter a challenge in life, they don』t beat themselves up and fall into a depressive state. Instead, they face up to the challenge and channel their energies toward finding creative a solution. By becoming a problem solver, you』ll build up your self-confidence and your ability to accomplish whatever it is you set your mind to – and whatever challenges life throws your way。開心的人是會解決問題的人。在生活中遇到挑戰的時候,他們不會自虐,然後變得很消沉。他們會直面挑戰,調動全身力量尋找解決辦法。通過變成一個解決問題的人,你會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和下決心要的事情和直面挑戰的能力。 哈佛大學推薦20個快樂的習慣   6. Do what you love。做你想做的事情。   Since we spend over one-third of our adult life working, loving what we do has a huge impact on our overall happiness. If this is not possible at the moment, then try to find enjoyment and meaning in your current work, or cultivate a hobby that involves doing something you love。既然我們成人生活的三分之一時間都在工作,那麼做我們想做的事對我們的整體辛福感就有很大的影響。如果現在不能做你想做的事情,那就試著在你現在的工作中尋找快樂和意義,或者培養一個你喜愛的興趣。   7. Live in the present。活在當下。   When you feel depressed, you』re living in the past. When you feel worried or anxious, you』re living in the future. But when you feel content, happy and peaceful, you』re living in the present。你感到沮喪,是因為你活在過去。你會感到擔憂和焦慮,是因為你活在未來。但是當你感到滿足,開心和平和時,你才是活在當下。   8. Laugh often。要經常笑。   Laughter is the most powerful anecdote   to anger or depression.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simple act of curving the corners of your mouth can increase your feeling of happiness. So don』t take life too seriously. Try to find humor and laughter in life』s everyday struggles。笑是對抗生氣或沮喪最有力的的東西。研究表明簡單的嘴巴上揚也可以增加你的幸福感。不要把生活看的太嚴肅。要學會在每日的奮鬥中尋找幽默感和笑聲。   9. Practice forgiveness。學會原諒。   Resentment and anger are forms of self-punishment. When you forgive, you』re actually practicing kindness to yourself. And most importantly, learn to forgive yourself.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It』s through our mistakes that we learn and grow to become a bigger and better person。憎恨和生氣是對自我的懲罰。當你釋懷的時候,事實上你是在對自己施以善意。最重要的是,學會原諒自己。每個人都犯錯。只有通過我們的錯誤,我們才慢慢學會如何成為一個更強大,更好的人。   10. Say thanks often. 要經常說謝謝。   Always be appreciative of the blessings in your life. And it』s equally important to express your appreciation to those who』ve made your life better in some way, big or small。對生活中的祝福要學會欣賞。向那些讓你生活變好的人,無論或大或小,表達出你的欣賞之情也同樣重要。   11. Create deeper connections. 學會深交。   Our happiness multiplies when we connect and bond with another human being on a deeper level. And being fully present and listening are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s to strengthening that bond and bringing happiness to ourselves, and to others。我們的幸福感會在和另一個人的深交中不斷猛增。專註聆聽是加強這種關係紐帶和把幸福感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兩個最重要的方面。   12. Keep your agreement。守承諾。   Our self-esteem is built on the agreements we』ve made with ourselves. And high self-esteem has a direct correlation to happiness. So keep your agreements with others and with yourself。我們的自尊是建立在我們對自己守承諾的情況下。高度的自尊和幸福感有直接關聯。所以要對自己和別人遵守承諾。   13. Meditate。冥想。   According to Harvard, people who take 8 sessions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raining are, on average, 20% happier than a control group. Such training can lead to structural brain changes including increased grey-matter density in the hippocampus, known to be important for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in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self-awareness, compassion and introspection。根據哈佛,平均上,上過8次冥想訓練的人要比控制狂多開心20%。這樣的訓練可以導致大腦結構變化,包括海馬體黑色物質的密度,其對學習和記憶很重要,在結構上和自我意識,同情心和反省。   14. Focus on what you』re doing。關注你在做的事情。   When you put your mind, heart and soul into what you』re doing, you』re creating a happiness state – called the 「flow。」 When you』re living in the flow, you』re less likely to care about what others may think of you, and less bothered by things that are not that important. The result? More happiness, of course!當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時候,你就會處於一個開心的狀態。當我們處於這種狀態,你就不大會關心別人對你怎麼看,不大會被不大重要的事情干擾。結果呢?更幸福,當然啦!   15. Be optimistic. 要樂觀。   For happy people, the glass is always half-full. If your tendency is to imagine the very worst-case scenario every time you face a challenge, then train yourself to reverse that tendency. Ask yourself what good can come out of the situation or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it. Optimism surely fuels success and happiness。對於開心的人來說,玻璃都一直是半滿的。每當你面對一個挑戰時,如果你傾向於想像最壞的想法,那就自我轉換這種情況。告訴你自己一個狀況中的好處或者你從中學到的東西。樂觀肯定能驅動成功和幸福感。   16. Love unconditionally。無條件的愛。   No one is perfect. Accept yourself for all of your imperfections. And do so for others. Loving someone unconditionally does not mean that you need to spend all your time with them or help them figure out their problems. Unconditional love means accepting people as they are, and allowing them to find their own ways, at their own pace。沒人是完美的。接受你自己所有的不完美。也要這樣對待別人。無條件的愛一個人並不意味著你要花所有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或者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無條件的愛意味著接受真實的他們,以他們自己的步伐,讓他們自己摸索。   17. Don』t give up。不要放棄。   Unfinished projects and repeated defeats inevitably dampen one』s self-esteem. If you』ve made up your mind to do something, see it through. Don』t give up until you succeed. Remember, failure is temporary but defeat is permanent. And defeat only occurs when you give up。沒有完成的方案和不斷的失敗不可避免的會削弱你的自尊。如果你決定做某事,做完它。在成功之前都不要放棄。要記住,失敗是暫時的,打敗的永存的。只有當你放棄的時候,你才會被打敗。   18. Do your best and then let go。做最好的自己,然後放手。   Everyone has limitations, and things don』t always turn out to be what we』d like them to be – despite our efforts. So always give your best, and then let go. Let events run their course. When you』ve done your best, you』ll have no regrets。每個人都有局限性。而且有時候儘管我們很努力做一件事情,但是總會事與願違。所以做最好的自己,然後放手。當你盡了全力,你就沒有遺憾了。   19. Take care of yourself. 好好照顧自己。   A healthy body is the key to happiness. If you have poor health, it』s very difficult to be happy no matter how hard you try. So make sure you eat well, exercise and find time to rest. Take good care of your body, your mind and your spirit。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幸福的關鍵。如果你身體不好,你無論如何努力,都很難快樂。確信自己吃得好,做鍛煉,找點時間休息。好好照顧你的身體,大腦和精神。   20. Give back. 學會給予。   Doing good is one of the surest ways to feel good. According to Harvard, when people do good, their brains becomes active in the very same reward center that is stimulated when they experience other rewards. So it』s not a surprise that people who care more about others are happier than those who care less about others。做好事是最能確保你心情好的方法之一。根據哈佛,人們做好事,他們的大腦變得活躍,就好像當你經歷別的獎勵時,大腦所受的刺激。所以,那些關心別人的人要比不大關心別人的人更開心。 (來源:滬江英語) 詳全文 雙語:哈佛大學推薦20個快樂的習慣-生活消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317/13996502.html

媽媽:想念嗎?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71

媽媽:想念嗎? Angel:當然想念呀! 可是我還是要往前,我要往前飛,飛很高很遠很高很遠! 一天裡情緒可以從天上降到地底下,angel覺得好奇怪,她問我:我有做錯甚麼嗎? 孩子呀!人不可能完美,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妳。 妳說:這是教會呀!家呀!大家是家人人呀! 傻孩子! 妳說:我只有一次聽聖歌哭,媽媽我只有十四歲,真的還沒有那麼多的經驗可以感動! 是呀!妳只有十四歲,無憂的年紀,世界塌下來,還有爸爸寬闊的肩膀,妳的世界很小很小。 今天爸爸和媽媽一起參加妳的班親會,妳的老師很認真,別的班級早早結束,妳的老師卻仍仔細的說每個父母掛心的分數計算(超額比序),這可是我跟爸爸第一次聽到的東西,非常非常陌生,我們原本滿心期待參加,以為跟在海聲一樣,結果我們有些失落。 老師很認真,很仔細,分享如何讓孩子的學習跟上,媽媽心裡一點都不上心,我的心停在那個十四號,我記起妳一開始跟我說的話,妳說:那孩子像極了以前班上的轉學生,他需要幫助,需要大家一起幫助!可是,媽媽~我不行!因為我沒有能力。如果他在以前的學校,老師會很有愛心耐心理解並想辦法的。 我看出你的無助,我也感到自己的無助。 世界有著各式各樣的人,有著各式各樣的考驗,有著各式各樣的痛苦、煩惱。十四歲就有像天會塌下來的煩惱,也是可能的,妳剛過世的舅舅就是一例。舅舅沒有朋友,沒有活下去的目標,沒有快樂的理由,所以他選擇放棄自己,放棄一切存在的意義,拋棄自己的夢想,拋棄自己的自尊心,拋棄一切的可能。直到最後,他仍選擇背離神的道路,結束自己存在的價值。 當我聽老師說,對那孩子他盡力了,只能這樣。我的心好痛。一個只有十四歲的生命,就看見絕望的未來,我不知道該說些甚麼。 媽媽很慶幸,我們一起經歷華德福教育的美好,給我們勇氣往前飛,世界很冷漠,我們需要一直靠緊 天父,需要緊緊抱住 天父的愛。不要抱怨世界,我們可以換換腦袋,我們可以一起努力讓那些人的心融化,或許媽媽還想不出來方法,但是,我會試著想試著做,試著讓它有轉機。 今晚,早回家有好處的,我們很久沒有三個人逛逛我們家那個很小很小的夜市。看妳每一樣都玩,每一樣都看,我們彷彿回到小時候,這樣就很滿足很幸福!孩子!

生日快樂

2015年10月02日
公開
60

我愛你-生日快樂短文 十四歲 今年妳說生日禮物希望我們寫卡片給妳,因為現在開始沒有同學寫卡片了,所以最想要的禮物是生日卡片。 媽媽很久沒有為妳寫生日短文了,從學校不讓家長去學校幫妳慶生後,媽媽就停筆了,現在媽媽再次提筆,祝妳生日快樂! 親愛的孩子妳又長大一歲了,身量和智慧都也相對長大很多,妳知道的,我跟爸爸對妳的愛也是只增無減。 出門吃飯時,我們剛好收到以前最要好的同學寄來的生日卡片,妳好高興的說:好開心,卡片是今天收到,跟生日同一天。好朋友總是令人感到窩心和溫暖的。 媽媽每天都很珍惜跟妳在一起的時間,雖然有時候會覺得有妳在,總是感覺無法專心好好工作,那似乎變成一種習慣,媽媽需要試著給妳更大的空間,放下對妳的注意力,這並不容易,但是我會努力。 最近妳會想,長大後自己想做甚麼?不過妳的小腦袋還裝不進成人複雜的世界,妳會有些擔憂問:如果我想讀大學,媽媽~您不能像別人的媽媽那樣,一樣供我讀書嗎? 或許,妳無法理解,媽媽為什麼會認為讀大學應該要自己想辦法。媽媽覺得現在跟妳談這個還太早,等到妳讀高中之後妳就會自然而然明白了,媽媽曾經經歷過的真正長大是甚麼感受。媽媽讀高中的時候,就告訴自己,我要讓這城市變更漂亮,也告訴自己要努力不讓我的爸爸更加辛苦,所以我選擇了建築系,而且開始半工半讀,讀書對我而言並不很有能力,但是我喜歡,非常喜歡,我用認真取代天份,不過妳似乎不能認同媽媽的工作,就像妳說的:我絕對不要當設計師,因為永遠有接不完的電話,畫不完的圖,半夜都不能睡覺。孩子呀,等到高中妳一定會比現在更清楚自己的方向,媽媽一點都不急,因為,妳的固執完全像我,那時候妳就會為這一點感覺到滿足,那是非常非常有價值的感動,它會成為妳一輩子的目標和成就。妳知道嗎?媽媽非常喜歡這工作,如果一天都沒有做這這件事或是想想設計,媽媽渾身會不舒服,會覺得生命很浪費,更會感到很焦慮。 不過最讓我感到焦慮的,是妳陰晴不定的情緒,超恐怖的,媽媽隨時等著妳出招,考驗自己的耐心和應變能力。妳的出現完全崩潰我所有的理智,妳的出現讓我更加感到卑微,原來我是非常渺小無知的,不過,妳的出現讓我明白,愛原來是犧牲,我需要更加謙卑。 一整年裡,媽媽一直等待所謂外星人國中生的日子到來,不說話、面無表情、拒絕往來、孤獨過日、凡事抱怨、無力感、起伏不定的不安全感…,我無法相信,天父竟然沒有讓妳成為那樣的孩子,反而讓妳成為一個很嘮叨很吵很體貼很會幫忙的孩子。睡前我們一樣牽手,一樣抱抱,感謝主! 妳讓我們感受到妳非常愛我們! 親愛的孩子,生日快樂!我們約定好一起長大,一起面對所有的困境,一起快樂生活! 我愛妳! 媽媽筆 2015/10/02

今天很快樂!

2015年09月21日
公開
66

謝謝安潔和皓婷提前幫紫媜過生日,angel今天超開心的,臉上一直有笑容。 一般我們是不能接受臨時的邀約,尤其是星期日下午,因為我們需要為星期一上課做預備。可是面對好朋友,還是讓我們很心動。 下午紫媜跟孩子有兩三個小時相處,我則得空有自己一點私人時間,原本要去溪頭走路,覺得太遠還是取消了。 出門前她問:要穿長褲還是短褲? 我說:都可以,你自己決定。 她說:不行,長褲還是短褲您得選擇一個。 這是甚麼道理?最後我在心裡選一個她最不會做的選擇說:短褲。 然後,她穿長褲出門了。 我搖搖頭說:那你幹嘛問我。 她說:因為我希望聽聽你的意見參考呀! 是沒主見還是有主見? Angel很喜歡問我的想法,每天都會問今天穿甚麼好,每天都會問吃甚麼好,頭髮怎麼梳,鞋子穿哪一雙,其實她心中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她就是想聽聽我給她的一些建議。 剛開始,我以為我教出一個沒主見不會思考的小孩,後來發現,其實她是聽別人意見參考後,跟自己的看法比較,然後再做決定,所以除非我的想法跟她一致,不然她仍然我行我素,做自己心裡決定的事。 有時候我會很不平衡,那幹嘛多此一舉問我?反正橫豎妳都會自己做決定呀!可是現在我就會和她唱反調,這樣也很好玩,日子也有趣多了。 她很懂得自己的身體狀況,她怕冷,所以隨時地都會為自己預備外套,她知道自己的腳特殊,穿上漂亮的皮鞋時,車上一定帶上布鞋或是跑步鞋。看過郝廣才今天裡所敘述的礦泉水和寶特瓶的故事後,現在她出門會隨身帶著一瓶水出門。 她一直都是很有主見的孩子,雖然她隨時在問我:配藍色的好還是配白色的好? 不過我也不是省油的燈,我說:看來妳的衣服太多了,要少買一點,這樣就不會太難做決定。或是以後只買運動鞋,好穿又實用,也不用太費心。 這時她就會抗議了:我的衣服很少耶!每天幾乎都穿一樣的,所以才傷腦筋,要想辦法才能配出不一樣的效果,很難的。 是嗎?比起很多小孩,妳幸福多了!(奶奶看不下去了) 早上帶奶奶一起去幫她買衣服,她又選了牛仔褲,奶奶說:怎麼還是買一樣的! 她說:奶奶這次的比較好穿跟上次的不一樣,看板上說,這是進階版很軟很好穿。 奶奶看她穿起來極好看,很滿意的說:真的好穿是吧! 另一方面,婆婆問我:現在小孩都是穿緊身褲子是嗎?好看是好看,可是真的好穿嗎? ㄜ!這個我也不清楚。

父母的犧牲是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2013年02月28日
公開
65

父母的犧牲是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放手 使孩子生命更豐富 演講者:林覺隆 整理:黃瓊文 父母的犧牲是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輩子,照顧他到老,所以身為父母的我們,要懂得適時的放手; 放手是為了幫助孩子成長,讓他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並且能夠為自己負責,這樣的愛才深具意義。 什麼是不能放手的 隨著孩子逐漸成長,我們要漸漸地放手,讓孩子有機會學習與成長;但父母和孩子的關 係 就像血溶於水,是一輩子都無法切割的,而父母對孩子的愛與教導也是無法放手的。 以前有某位立法委員,他的小孩子犯下持槍綁架案,震驚當時的社會,這位立委在報上 刊登聲明: 「多年來我因為忙於公務,對孩子疏於管教,在此向社會大眾致歉;從此以後我和兒子 切斷父子的 關係」請問,當他聲明脫離父子關係時,是否從此就和孩子沒有任何的關連?這是不可 能的! 因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不是你說要斷就可以斷的。況且,他應該切段的是永不停止的 應酬, 和想再選立委的念頭,而不是切斷他和孩子的親情。 追逐名利常常使人選錯了方向,不知道該捨棄的是什麼,不能輕言放棄的又是什麼? 為什麼那麼困難放手 我們害怕放手,因為放手之後有一些後果要收拾。孩子小的時候會想要幫忙,但經常是 越幫越忙, 有一次我的孩子說要幫我打蛋,卻打得滿地都是,我們可能會說:你很煩耶,還是我自 己來吧! 我們為了怕收拾那個殘局,所以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學習,尤其當你是個節奏快、重效率 的父母時。 有些孩子只要一離開父母,他會感到焦慮不安,我們稱他為焦慮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 長大後 會很容易焦慮,比較不允許別人離開他,因為他的依附關係曾經失落過,所以會有很深 的不安全感。有些先生回到家裡,看太太不在家,會很生氣,去到哪裡都希望太太跟他 一起去;我曾經也是這樣! 我太太就說:你不能偶爾自己去看電影嗎?後來我就找我兒子陪我去看,這時換我太太 說: 你們去看電影,都沒找我一起去,我覺得很失落,我們對家人的依賴有時會讓人很難放 手。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單親家庭,帶著孩子改嫁, 在新的家庭中,孩子感到很不快樂,媽媽不斷的彌補孩子, 這個孩子不但不知道感恩,還一直活在「恨」裡面,認為他的不快樂都是媽媽改嫁造成 的! 他常用自殺來控制媽媽對他的愛。父母親有時為了彌補孩子,過度的溺愛而不敢深入管 教, 沒有表達應有的立場,使得放手變得很困難。 我弟弟小時候常被父親打,媽媽為了彌補,非常溺愛他,弟弟長大後生意上一發生問 題, 都是家人幫忙解決。有一次他要去服一天的國民役,臨走前,還要媽媽幫他籌錢。 那次我終於鐵了心,奉勸媽媽,如果,她不想老了還很「歹命」的話,千萬別再幫弟弟 承擔一切! 媽媽說:你這個哥哥怎麼這麼狠心!但又抱怨弟弟不守信用,常借錢不還,媽媽處於矛 盾之中, 後來,終於決定放手。弟弟回來後罵我和媽媽很殘忍,他這樣的指責好像是我們很不應 該, 但是是誰讓他跳票的?他跳票卻要我們去借錢讓他來還債,是他不對還是我們不對? 有時我們為了挽回親人的偏差行為,那種不理性的愛是很難理解的;我們希望用愛來挽 回對方, 再給他一次機會,讓他知道我們沒有放棄他,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很難放手。 為什麼我們必需要放手 我輔導過一對夫妻,先生因經營不善而信用破產,都由太太出面借錢, 借錢的過程中常要看別人的臉色 .請問是誰讓公司倒閉的?是先生! 但是是誰在看別人的臉色?借錢的責任將由誰來承擔? 我們經常害怕親人無法承擔,一再地幫他,其實那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我並非要你與家人撇清關係,但是記得對家人的愛是要有界限的, 否則你會有收拾不完的後果。 我們為什麼必需放手,有幾個很重要的理由。 1.放手才是真正的愛他 當我媽媽開始放手之後,她的晚年過得很好,不用擔心孩子的負債問題, 媽媽一放手,弟弟就變得比較節制,家人不放手,他就沒有機會去啟動自我負責的那個 部分。 管教的意義是訓練孩子將來自己有生活的能力,所必需採取的一些手段;你必須訓練 他,將來 即使你不在他身邊,他一樣可以過得很好,這樣的愛才能久遠。當他必需承擔自己,卻 又希望 你伸出手來時,你最好不要馬上去幫忙,他可能會覺得你很殘酷,但無論如何你都要忍 住, 他才能學會對挫折的忍受力,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樣的學習是必要的。 生命線有一次辦青少年成長營,輔導長告訴我,有一個孩子不吃便當,想吃漢堡,他告 訴那個孩子:這裡每個人都吃便當,沒有漢堡,那個孩子要求輔導員幫他買,輔導員不 肯,他躺在地上打滾! 我問輔導員:後來你如何處理?他回答:我拗不過他,只好去幫他買了!我奉勸各位家 長! 如果遇到這種狀況,你要忍住,讓他繼續「滾」,直到他不再耍脾氣為止,設定界限就 在這裡! 2.為了自己要懂得放手 我們為什麼放手?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自己, 聖經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如果你好好管教子女,晚年必得安息! 我有一個學生她已經40歲了,媽媽還經常唸她鍋子沒洗乾淨,請問這樣的媽媽晚年能不 能「安息」?女兒都已經40歲了,你還在擔心她的鍋子沒洗乾淨?這突顯出幾個意義, 第一:這代表你的教育失敗,教了這麼久她還是沒把鍋子洗乾淨, 再來就是你對別人的能力沒有信心,你要相信一個40歲的的人是有能力把鍋子洗乾淨 的, 第二:你要放手,不要太介入一個已經長大成人孩子的生活。 她要用什麼樣的鍋子煮東西,那是她的事,無須為她操心。 我相信一個人可以透過學習把任何事做好,即使是老人家也一樣。我媽媽不識字,去哪 裡都要子女陪。有一次為了讓媽媽學習自己坐車,我告訴她我很累,不能開車載她去長 庚醫院, 她一聽很生氣,靠著自己的詢問,坐公車去了長庚,回來後抱怨我不關心她。 但是嘗試幾次之後她告訴我:自己去醫院其實沒有那麼困難。 我並不是要大家對父母殘忍,而是要讓她感覺到,她自己還有能力去解決生活上的問 題。 媽媽以前非常依賴孩子,現在假日一到,她會跟我們說聲再見,騎著腳踏車,去找朋友 喝下午茶。 如果父母把所有的快樂都建築在你身上,表面上看起來你很孝順,其實你是在折磨他! 因為,你不可能無時無刻都陪著他,尤其是當你有了家庭後,那時他會感到更失落。其 實, 他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創造屬於自己的快樂,當你沒空陪他時,他不會用生氣來控 制親子的關係。 當一個人有能力去解決他自己的問題時,他的自我價值感會比較高。 媽媽擺脫了對子女的依賴後,恢復了對自己的信心,她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充實、快樂許 多, 有時她還會去開導別人,我常笑稱她輔導的個案比我還多。有一次我們請一個心理劇專 家來上課, 媽媽不但和老師互動最好,課程結束時,她站在眾多輔導界學員前分享她的心情, 她本來是很內向的,現在她慢慢地活化、逐漸活出自我。 我蠻鼓勵婦女朋友們,不要一頭栽進先生與孩子的世界,就出不來了,要去發掘並培養 妳的興趣, 否則等孩子大了,面對晚年時你會很痛苦,到時候你要放手和孩子說再見,會更加困 難! 我們不能放手,是因為我們不能實現自我,把自己的需要依附在他人身上, 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你要放手。 3.為了避免關係窒息 親人之間的關係適度親密,會覺得很溫馨,但過度緊密會讓人感到窒息。 這時候要有人先放手,那種窒息感的消失會讓人感到輕鬆自在。 有時候爸爸要學會鬆手,讓媽媽來管教孩子,有時候媽媽要放手,讓孩子和爸爸用他們 的方式相處,有時候父母表面上鬆手了,但還是操控著一切,沒有真正的放手。 孩子也要放開手,讓爸媽能單獨在一起,他們的婚姻才能繼續。 我們看到許多夫妻年輕時為事業、家庭打拼,沒有時間培養感情,等到孩子都大了,便 開始吵架, 使得孩子無法放手去做自己的事。父母在缺乏溝通多年後,他們需要透過不同的方式, 包括爭吵,來重新建立彼此親密的關係,這時候孩子也要懂得放手,讓父母處理他們之 間的問題。 4.放手是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 孩子將來要獨自面對人生,他有他該負的責任,我們要學習放手讓他自己去承擔。 我的孩子以前常丟公車票,我和他討論了許多方法,但仍無法遏止他把公車票遺失,後 來我想出一個方法,只要他再把公車票丟了,就從他零用錢中扣掉。他變得非常小心謹 慎,衣服要洗以前,一定先看看車票有沒有在裡面,從此我也比較輕鬆,不用老是替他 擔心車票遺失的問題。 孩子上課遲到、或功課沒做好卻一直在看電視,做父母的都會很緊張,一直在一旁催 促, 因為擔心孩子將要承擔的後果。有時父母接到孩子從學校打來的電話,說他忘了帶東 西, 要你趕快送去,否則老師會處罰,這時你會怎麼辦?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會趕快送 去。 有位家長說他不會幫孩子送,因為只要孩子忘了帶東西,每次都幫他送去的話,他不會 記住, 自己忘了帶東西所帶來的後果,為了讓孩子對自己有責任感, 他寧可讓孩子被老師處罰,幾次以後,孩子就不敢再犯了。 這個家長顯然是明智的, 因為當你替他把東西送到學校時,你已經進入了因果律,管教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界限! 就是;你要讓他為自己所種下的因,去承擔那個果,否則他將永遠學不會對自己負責! 怎樣放手 我們都知道應該要放手,但如何才能真正的放手? 1.我們要承認自己有限 我記得剛結婚不久,我和太太一起去散步,沒帶媽媽去,媽媽覺得很難過,哭了3個小 時; 我不是有意讓她傷心,但是當我在經營我的婚姻時,難免會忽略了媽媽。 我發現我要擁有良好的婚姻,又不讓她感到失落,我實在是很有限。 我儘量讓她由哭3個小時,慢慢變成只哭1小時, 到後來,我們小家庭可以單獨去旅行,她可以選擇跟我們去,也可以選擇做自己的事。 我們不是上帝,所以很有限,千萬不要想成為別人的上帝,把所有的事都往自己身上 攬。 如果你是公司的主管,你要懂得放手栽培一些人,並把事情交託給他,不要什麼事都自 己來, 因為每個人都是有限的。後來我經常為媽媽禱告,希望上帝成為她的上帝, 當我感到有限時,我會放手讓她自己去尋求上帝的安慰。 2.即使帶著害怕也要鬆手 我有一個個案,常鬧自殺,有一天,他事先沒跟我約,就臨時打電話要和我談,我表明 有事, 問他可不可以另外約個時間再談,他堅持要當天談,我找別的義工和他談,他不但不 肯,並且說: 如果今天不和他談,他會自殺,叫我明天看報! 根據我對他諮商的經驗裡,我觀察到他經常會用自殺來控制關係,讓對方覺得他的自殺 是因你而起!我對他說:對不起!我有我的困難,無法配合你的要求,你要懂得尊重! 當我們開始尊重自己的需要時,我們才會允許別人也有他的需要; 我們允許別人說「不」時,我們才有能力對別人不合理的期待說「不」! 如果我今天沒跟他談,他明天自殺了,難道是我的錯嗎? 他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問題,要學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當我決定拒絕他,挑戰他的威脅,要不要冒點險?當然要! 當你設定好界限,即使是帶著害怕,你也要鬆手, 因為不可能在沒有任何的擔心與害怕下才放手,放手是需要帶有一點勇氣的! 為什麼害怕放手,因為在放手的過程中,要面對一些不好的反應,我們害怕那個不愉快 的感覺。 譬如說:我帶太太去散步,沒帶媽媽去,媽媽很難過,我要面對的是媽媽的眼淚和抱 怨。但是我和太太去散步,並沒有要傷害媽媽的意思,因此我們要建立一種「沒有羞愧 感的離開」。 有時我們雖然放手了,但內心在自我控訴,而顯得不平靜,因為我們心理上有不健康的 羞愧感。 我有一個學生,鄰居常把小孩託她看管,跑出去逛街,後來變成了一種習慣。 她覺得生活受干擾,卻不好意思拒絕,上課時她問我:該如何拒絕,而不會讓她感到難 過? 我說:你應該讓她難過,你並沒有義務幫她帶孩子,因為那是她的責任; 要學習不要害怕面對別人的難過,只要你沒有要傷害她的意思。 3.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學習放手 餵嬰兒吃奶時,你會發現他把手伸過來想握住奶瓶;你可以試著鬆手,剛開始時他會握 不穩, 慢慢地,他就可以自己握住奶瓶了,這就是你要準備放手的時候了!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要不停地嘗試放手,尤其到了國中,有許多事是他可以自己做 的, 不要幫他把生活上的每一件事,都打理得好好的。 孩子吃完飯,把碗筷擺在桌上,你千萬不可以幫他收了、甚至洗了….. 要「溫柔而堅定」地說:請你把碗筷收去洗! 許多的媽媽都是一邊罵一邊收,這樣等於是告訴他「你要長大,但我不允許你長大」這 叫做雙重訊息,如果你是真的希望孩子長大,一定要放手讓他自己做。 如果孩子輪到洗碗,他卻告訴你:我累了!我想睡覺;你千萬別說:你讀書很辛苦,去 睡吧! 而是給他兩個選擇,你要洗完碗盤再睡,還是明天一大早起來洗? 如果他選擇明天洗,請他把鬧鐘調好擺在他自己的床頭,而不是由你負責叫他起床。 一大早鬧鐘叫了,他卻賴床不肯起來,你要忍住不要去叫他起床,讓鬧鐘一直響到他起 床為止。 這樣看起來似乎有一點嚴苛,但是你要學習放手,因為你是在幫助他自立。剛開時你會 發現有些艱難,他可能會擺給個臭臉給你看,你一定要堅持,漸漸地你會發現,他開始 學會對自己負責。 4.看重自我實現與需求 我們要學習愛自己,重視自我的需求,這樣我們才可以坦然地放手,追求自我的實現。 有一位輔導界的朋友,她兒子和媳婦想到美國進修,希望她辭去工作到美國幫忙他們照 顧孩子, 她期待兒女有所成就,但她也很喜歡目前的工作,而且擔心幾年後回國,不一定能回到 原來的崗位,她雖然覺得有些為難,後來她還是決定不跟兒子去美國。 我很佩服她的抉擇,她不需要為了替孩子承擔責任,而放棄自己的需求。 父母把我們養大,他們已經盡了該盡的義務,照顧孩子本來就是我們自己的責任, 如果他們肯幫我們照顧孩子,我們要懂得感恩,不要覺得理所當然,她有權利選擇要不 要幫你帶小孩。 5.允許孩子嘗試及失敗 放手的過程中,你要允許孩子嘗試錯誤,並接受失敗。 我聽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外國傳教士和一群年輕人去傳教,回來時有個年輕人說:走這條路比較近, 另一個說:走那條比較快,還有一個很堅持地說:不,應該是這條才對! 結果他們就在那些路繞來繞去,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找到正確的路,而這條路傳教士已經 走過無數次,卻從頭到尾都沒有講過一句話。他允許孩子去探索那個過程,我覺得他實 在很了不起。 < BR>我有個朋友,兒子考上清華大學,兒子告訴他,他想先當完兵再回來唸書,朋友 和孩子談完後, 還是尊重孩子的決定,畢竟是孩子要為他自己的人生負責! 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尊重孩子的決定。即使小到買鞋子這種事,你也要尊重他的選 擇, 你可以給他意見,但最後的決定還是在他自己,因為鞋子是穿在他的腳上,他的感覺最 重要。 6.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 我們要放掉一種迷思,不是孩子想要的東西,做父母的都要滿足; 在設定界限中,延遲滿足很重要,我們要區分孩子的「想要」和「需要」。 什麼是「需要」? 就是沒有這樣東西,會嚴重影響他的生活,活不下去,像衣服、食物……這些我們應該 給他。 什麼是「想要」? 舉個例子來說:現在學生人手一隻大哥大,車站、捷運. 隨時講個不停,好像打電話不 用錢似的。 請問一個國中生需不需要大哥大? 有些家長會說:沒有大哥大比較不好聯絡,難道與孩子連絡只能靠大哥大嗎? 一個犯罪心理學家說:有一種人偷竊不是因為匱乏,而是已經擁有很多; 父母經常立即滿足他的需求,養成他看到什麼東西馬上就要的習慣, 他無法延遲滿足,當一切來的太容易時,他只想尋求一種刺激感。 孩子要求某樣東西時,不要有求必應;你可以等到他生日時送他,或鼓勵他自己存錢 買。 西方很多父母,都會鼓勵孩子去幫鄰居鋤草賺取零用錢,來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因為透過自己努力,辛苦得來的東西,他們會比較懂得珍惜。 我們要欣賞「放手」的價值 放手有什麼價值?放手的價值除了幫助孩子成長,讓他對自己該負的責任有感覺之外, 還有一個更崇高的價值,就是化小愛為大愛。 台灣清泉部落有位神父叫丁松青,為了把原住民文化透過藝術來呈現,他回西班牙學藝 術課程, 課業完成後,他捨不得離開故鄉和媽媽,媽媽也捨不得他,但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台灣清 泉, 有許多原住民更需要他,最後他還是決定捨棄小愛,帶著媽媽的祝福,回到台灣繼續服 務。 有時候放手會比你把他留在身旁更具有價值,你要祝福他,讓他帶著你的愛去成就更多 的愛。 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彭蒙惠,年輕時差點就結婚了,當時男友要求結婚後要回美國, 但她對台灣有份特殊的情感,沒有答應男友。有一年,她以前的男友來台灣演講,她坐 在下面聽講,男友的太太坐在他身旁,她一時觸景傷情,跑到洗手間哭,她想:當時若 答應跟男友回美國, 那個位子上坐的人應該是她,她依然眷念那段感情,可見當年她做了多麼困難的抉擇, 有時候為了愛更多的人,必需放手捨棄愛情。 我們要學習放手,祝福孩子去追求他的人生; 我們也要對父母放手,因為即使是老人家也有無限的潛力。 當你開始放手時,你會發現,原來生命有無限寬廣的空間。 以美好的心 欣賞週遭的事務 以真誠的心 對待一切人事物

保護自己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80期

2012年10月27日
公開
58

保護自己 ◎江思妤(人本教育基金會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來三重青少年基地上課的孩子,有男有女,又都是十多歲的年紀,一開始男生女生難免會打打鬧鬧,不是互相追打,就是一群人講話音量越來越高。高漲的情緒總是要經過好幾個星期,大家彼此認識熟悉後,才會慢慢平息。 有一年,基地來了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不但人漂亮,個性也活潑好玩。女孩和一個男孩連續打鬧一個多月,大人們試著分頭問女孩與男孩,是否彼此之間有好感?兩人都說沒有;要不要跟別人一起玩?兩人都搖頭;玩得有點過頭,吵到別人了,怎麼辦?孩子們說,會改進。但孩子們對於自己的感覺都還懵懵懂懂,哪能真的改進? 我們也就只好一邊等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一邊想,還可以怎麼辦。 那天下課時,兩個人從二樓衝到一樓,男孩喊著:「她捏了葡萄乾!…」我想了想,就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女孩動手捏了男孩的乳頭。 兩小無猜情竇初開,打打玩玩本來沒什麼,但侵犯到身體的隱私部位實在不太妥當,我只好請兩個人在一樓坐下來談,男孩一方面有點不好意思,一方面又有些害怕,動手的女孩則還多了些不高興。孩子們會不好意思,表示他們知道這次的打鬧和以往不太一樣,但他們怕被罵就有點麻煩,孩子們不知道我真正擔心的是:他們不懂得保護自己。 為了打破僵局,我直接說動手捏別人的乳頭不是一件錯的事,但不太妥當。聽到我直接講出「捏乳頭」三個字,孩子們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然後我們才有機會往下談。我們談身體自主權,談基地的大人反對體罰,談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而且不可以侵犯別人的身體。以及身體被衣服包起來的部份,需要經過我們同意,別人才可以碰觸。男孩表情鬆軟了,且同意以後不會再隨意讓別人這樣對待自己,也不會這樣對待別人。 然後我請女孩留下來再談一下,女孩沒想到還有下一場,更不高興了,雖然不高興,她還是回答了我的問題。女孩說,班上有一些同學都在玩捏乳頭的遊戲,大部份是女生捏男生,學校老師應該不清楚這件事。我問:「為什要捏?」女孩說:「好玩。」「捏乳頭和捏其它地方有什麼不一樣?」女孩說:「比較痛,所以比較好玩。」「為什麼男生不捏女生的?」女孩說:「他們不敢,這樣很色。」「為什麼女生捏男生就不色?」女孩:「女生又沒有那個意思。」我可以明白女孩需要這樣防衛自己,我也相信她動手的當下真的沒有想那麼多。 一邊和女孩談,我一邊想起曾經聽過的故事。一位基地的義工說,小學高年級時有一陣子班上流行男生摸女生胸部:男生們互相較量,比誰敢去摸女生的胸部,敢摸的人就成了英雄;而女生們在莫名其妙的氣氛下,也要去選擇自己是敢被摸還是不敢被摸。義工說,事後回想起來,實在很不可思議,全班沒有人拒絕玩這個遊戲,或許是因為真的很刺激吧。但是不論男生或女生,都在遊戲裡失去自己真實的感受以及對自己的評價,不但把侵犯別人當成勇氣的表現,也把敢被別人侵犯當成有勇氣的表現,整個人都錯亂了。 我把那位義工的故事說給女孩聽,並告訴她:「對異性的身體有好奇,是很正常的生理發展,但捏乳頭這樣的遊戲藏有對人的侵犯—侵犯人的身體、侵犯人的隱私。還有很多複雜說不清楚的東西…有的人在這樣的遊戲裡,得到性的刺激;有的人借機親近自己喜愛的人;有的人在這樣的遊戲裡,因為可以控制別人而得到滿足感。最重要的是,把這件事當成遊戲,就表示你也同意別人可以這樣對你。但我一點都不覺得你會想要被別人這樣對待。講這麼多,最希望你知道的是,你的身體需要你的保護。」 談完後,女孩沒有了不高興的神情。我本來擔心,講得太重,壞了兩小無猜的發展,還好女孩和男孩還是玩在一起,並少了許多的打鬧。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但孩子們有能力玩,且不會玩過頭,總是好事一樁。 學期末時,基地掛出讚美牆,大人小孩互相寫讚美卡。出乎意料之外,我收到一張女孩寫給我的讚美卡,上面寫著:「謝謝妳那天對我說的那些話,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女孩和我對望,彼此心照不宣,我知道她未來一定有能力保護自己。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80期

正負絕對值 (福智文教基金會提供)

2012年10月23日
公開
44

正負絕對值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同意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能力、興趣為考量,而不是以老師設定的標準,要求全部學生達到此一標準。   舉例來說:邏輯思考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老師引導他加強數理方面,他長大以後可能變成一個科學家;對於音樂或者文學很有天分的學生,我們大概不會強迫他去做科學家,而會引導他去當音樂家或者文學家,他也會過得比較快樂一點,成就也會比較高。但是這個因勢利導,以學生做中心來培養,是不是同時也要加上老師設定好的方向呢?   還是完全不要?當然違法、惡劣的行為,我們是不會去鼓勵的,但是有一些行為其實是滿中性的,我們要不要引導他們呢?舉例來講,有一個人的專長,雖不會傷害到別人,但可能對別人也不會有很大的利益。例如,有一個學生跑得很快、跳得很高,我們是不是就鼓勵他跑快一點、跳高一點?也許這一生,他因為跑得很快、跳得很高,就變成一個體育界金牌得主,一樣可以名利雙收,過得很愉快。可是他的未來怎麼辦?這個學生不會其他的,只會跑、會跳,所以他的專長就是跑得快、跳得高,我們一直鼓勵他再跑得更快一點、跳得更高一點,到底我們要叫這個學生跑到哪裡去、跳到哪裡去?是不是在此同時,我們可以幫這個學生去思考怎麼樣利用他的專長,加上一些比較有積極性的內涵進去?   用一個比喻來說,我們可以把一把刀子磨得非常非常地銳利,無堅不摧,如果這把刀子在一個外科醫師的手中,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這把刀子就變得非常有用;如果這把刀子放在廚師的手裡,他切切割割會很方便,讓飲食更容易;可是這一把刀子如果放在一個強盜的手中,那麼就會很危險了。所以刀子本身沒有善惡可言,真正的善惡在於用這把刀子的那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知識、能力,用在一個好人的身上,可以利益全體人類;用在一個沒有公德心的人身上,就會造成很大的禍害。那麼,身為一個老師,所指引的就很有價值了。如果培養出一個科學家,他非常聰明,能夠發明很多的東西,但是如果他想到的只是怎麼申請專利,怎麼為自己得到很多的財富,而不是很慎重地去考慮發明出來的這些東西,會不會對後代子孫留下很多的汙染和禍害?那麼,我們寧願不要有這樣的科學家!   自古以來能夠領導整個人類度過難關的,大概都是讀書人。同樣的,也有不少的亂臣賊子是讀書人。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其實品德跟能力兩者都需要,但是它們的關係卻不一樣。例如數字帶有正負符號,若是正號,這個數值是越大越好,如果前面是負號的話,後面的數值是越小越好。品德就像前面那個到底是正號還是負號,能力才是後面那個絕對值。   在這樣的考量下,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其實絕大多數的老師在學校都是非常用心的,把所有的時間、精力全部付給了學生,努力去教他們。所以我們不妨停下腳步好好想想:我們花了這麼多的心力跟體力、這麼多精神,我們到底是用在後面這個數值部分,還是用在決定前面的符號到底是正的還是負的這個部分?   因材施教很重要,問題是:「教些什麼?」身為教師者,值得深思!(作者為福智文教基金會總幹事)  (福智文教基金會提供)

嚴苛的考驗

2012年10月21日
公開
58

親愛的上帝:祢給我們的數學難題,一定是有意義的,我們會更加努力來通過這嚴苛的考驗。 這一個月,我們說了漢聲數學叢書裡的前三本書(數是怎麼來的、奇數和偶數、零不只是零),又看了數學想想一年級上1~3。還有自己看"讓孩子與數學真實相"遇這本書後自己設計的題目,每天我都讓自己和紫媜保持至少一個章節的進度。我發現紫媜有很大的挫折感,來自她對數的疑惑,累積下來,她退回最初的原點了,原來,當孩子有問題時,父母更須要花越多時間陪伴她,了解她的問題並找到方法幫助她跨越,而不是單單的等待,等她自己找到答案。 當我說9比8多1。紫媜問:為甚麼?他不懂9是甚麼?8是甚麼? 他會算9-8=1,但他不知道為甚麼? 我有些沮喪,但我不能讓自己氣餒,於是我又仔細看一次"數學想想手冊"和"讓孩子與數學真實相",我發現我得再次回到理解她內心想法的立場並重新思考我的用詞和算法。 8顆橘子,不管用甚麼順序數,得到的答案都是8。 等於不是等於。應該說變成。 減法是人伸長手臂,將自己的所有分給別人。15=12+?(必須改成,自己有15個石頭,送給媽媽12個,自己手上還有幾個?減與加的關係需要再清楚舉例) 乘法就像忙著播種玉米的農夫,手和腳都得伸得長長,所以豐收是乘倍數增加的。 除法則是平均分配給大家。 數學必須實用且精確。 附上這些天的紫媜做的題目和深度思考一文給老師當參考。

日記-數學

2012年10月13日
公開
59

連著十幾天,紫媜夜夜都夢遊,終於在10號星期三晚上,我為他讀一段彼得三次不認主的那一段後,才安然睡著。原來這一段剛好與他內心有連結。跟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從小紫媜總是將浴巾亂丟,每次都是我幫他掛好,每次總是告訴自己,是否我的身體力行能感化他,有一天我忍不住了,我輕輕的喚他,並告訴他為甚麼把浴巾掛好,對我來說這麼重要,我說:你知道為甚麼媽媽每次一定要將浴巾掛好嗎?(他搖搖頭)因為浴巾是接觸我們的身體的,每次洗好澡,我們會用它將我們的身體擦乾,而你有沒有發現,我把浴巾好好的掛好,它會乾的很快,可是如果是亂放,它就不會乾,你知道的,不乾時的味道,我們又擦到我們的身體上,那不是將我們的身體越擦越髒嗎? 從那次開始我觀察她,至少浴巾都是掛在掛鉤上的。 媽媽~您能先教我72加多少等於100嗎? 可是~能等等嗎?我們還在10而已。 不行,如果明天我沒有答對,就不能坐下來。 是這樣嗎?那我寫紙條跟老師說,我們數學想想只寫到一上第三本。 不要:紫媜說 (後來,還是沒時間) 隔天他告訴我他怎麼算的。 他用九減7,十減2得28(他說老師會將答案寫上,然後他就會算了)。 為什麼要用9呢? 她搖搖頭說:不知道 這些天陪她寫數學,我大概歸納出她很難突破的幾個點。 1.耐心不夠(做多些題目會不耐煩) 2.無法反推(1+1=2,但1-2=?和2-1=?無法理解) 3.過度執著(看得出1/2與1/4+1/4一樣長,但不理解1/2=1/4+1/4) 4.11-9(他會用1數到9剩2累積的方式,無法用11,10,9減二) 我知道老師帶入直式算法給紫媜,但是,我覺得紫媜還不能帶入此公式,或許會有立即的成效,可是他內心還是無法理解。 數學解答有無限,我想探討紫媜心裡想的真正想法比算對還要重要。這的確得花很多的時間。我不是專家,所以我也得花時間找方法,不過我知道紫媜得回到最基本的觀念重新學習。 我要求紫媜早上跑步到進教室前,不可以跟其他孩子說話,因為他有一天又講了芯維的不是,所以晚上對著我懺悔,希望求得原諒。我們做了這樣的決定。(其實一方面也是給紫媜台階,孩子之間的微妙他總是難以招架會被誘惑,這樣的擋箭牌至少他可以得到一些心安與平靜的時間),當然,我是因為孩子當面問我,我才知道,不過當我說,我們的處罰是得領受家法,孩子特地告訴我,今天紫媜好像有說話喔!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在學校中的相處,因為我們都發現要愛每個人是很困難的,可是我們知道祢愛我們所有的人,不論我們是麼樣的人。然而我卻做不到,所以求祢幫助我。求祢帶領我看見我討厭的人身上的優點,因此能漸漸喜歡他。 這是我昨天為紫媜說的導詞,原來用在我身上也行。

日記-生日卡

2012年10月06日
公開
55

生日卡裡有兩個孩子各自給紫媜的一句話。 「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燈,不是喝斥別人的鞭子。」 「想通了,不怕;想開了,不憂;想好了,不難。」 我覺得這兩句話很貼切現在的狀況,我問紫媜他懂嗎?他說他懂。但很難做到。 我不知道他倒底懂不懂,星期四晚上禱告時,她告訴我她很後悔,她今天又做的同樣傷害別人的語言,因為....。 她好痛苦,我也是,我不明白為何一定要最受歡迎的團體的認同,才能讓她感到快樂,還非得用放大別人缺點的手段,才能成就自己。我請她仔細想想,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嗎?她告訴我:媽媽~沒有。可是大家都在做錯的事,就都沒事呀? 群體的道德意識往往會變成對他人的指責。對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對自己行為的反省才是。 可是這道理真的離她遙不可言。 星期五晚上,她不想做數學,我放她一天假,她在書桌前一直的畫東西,畫好才上床睡。一早起來,我看見自己桌前放了一張卡片。 裡面畫了兩個女孩,長長的藍色頭髮,背面則是一隻小麋鹿,上面寫著「媽咪收」「沒有很好可是人送給你,紫媜」。 親愛的老師我也想送您一句話:成熟的愛是倚靠不是倚賴。 與您共勉之 註: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燈,而不是喝斥別人的鞭子。我們應學習如何不批評別人缺點的雅量,不放大別人的缺點而韃伐。

生日快樂!

2012年10月02日
公開
53

紫媜:生日快樂! 十歲真是神奇,你一下子長到快要接近我的身高,現在你已經可以穿起我的高跟鞋,甚至我的衣服,你已經是個出色的小女孩了。但~你的搞笑功夫也是突飛猛進,當然我已經放棄教養你成為一位高雅的公主,所以我現在可以欣賞你搞笑的那一面,尤其爸爸更是全力配合演出。 爸爸總是喜歡帶著你出門,一遇假日一定找你去釣魚,你總是用你那甜甜的聲音跟我說:媽媽~您工作我不吵您,我跟爸爸去就可以了。於是你跟爸爸開心的去過兩人世界,而我只能羨慕的送走你們後繼續埋頭苦幹,不過,我也是開心的。 這次生日我已經不知道該為你準備甚麼了,每年的禮服今年用日月潭原住民T恤替代,生日會我也不用大費周章的張羅,你自己做好餅乾,奶奶則貢獻出陳年的梅子汁,而我~得去工作。你知道這樣我跟爸爸很不習慣嗎?不過我們尊重老師的決定。 今年你特在意農曆與新曆,你問為什麼會有兩個日曆?你想著是否每年都是差一天?你質疑著為什麼奶奶只知道農曆?而奶奶從不看日曆可是卻都知道正確的日子?人真的一年過兩次生日嗎?這時你的眼睛發亮。孩子呀!今年生日是特別的,媽媽和爸爸都很想告訴你,我們的一百塊公主,你永遠每年只能過一次生日,但每天我們都會像生日一樣的愛你。 有一天~你問我:媽媽~你幹嘛跟他打招呼?(只見那人當我是空氣般的從我們面前走過)。 那時媽媽告訴你:我並不介意他有沒有跟我打招呼,我所做的都是依循著上帝的指引,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我知道天父爸爸是看見的。而我相信我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所以我從不遲疑,不管對方如何待我,該做的我還是會去做,因為我的上帝都知道。 親愛的孩子,你真的很幸福,媽媽很早就將天父爸爸介紹給你,並引導你如何走正確的道路,在對錯與善惡之間,你其實可以清楚看見上帝為你指引的那條路,這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的,社會上有很多父母是帶孩子一起做錯的事。其實你的心可以很容易分辨出你所做的事讓你安心或不安心。 我的孩子呀!天父的愛從沒有設限,他總是允許你做任何事包括犯錯,但~你只要跟著你的心,你就會發現我們該走哪條路,一直以來天父總是看見並眷顧我們。我們要很感恩。 紫媜 我們愛你 生日快樂! 媽媽 慧芬 2012/10/01筆

我們這一班∼五年級

2012年08月25日
公開
57

我們這一班∼五年級 親愛的爸爸媽媽: 收信平安! 開學第一天點名時,看到五年級的孩子們更長大的身量站立在我面前時,我內心著實激動,我沒有想到自己是這麼的想念他們。頭一天他們忍不住地討論暑假趣事,我得費一番勁才能讓他們安靜下來,帶著他們與新同學、新老師、新環境彼此認識,特別強調新的公共打掃區域要如何清潔。也預告他們五年級將會學習的新課程,特別是本季要分享原住民的神話傳說,包括拜訪台東的鸞山布農族部落,他們非常的期待。 另一件可喜的事是今年大部分的副課程老師都沒有變動,只有音樂課將由薛培欣老師來帶領,她是專業的音樂老師也有在華德福學校教音樂的經驗,週四已上了第一堂音樂課,孩子也很快地就適應了新老師。新轉來的兩位學生德馨與以哲,他們的表現也很穩定,孩子們也非常的接納他們,使他們很快地就融入團體。 本季的自然日除了讓他們繼續走竹坑南寮步道健身外,也想帶著他們熟悉台中的大眾交通工具,所以有兩天會帶著他們坐公車去台中火車站然後坐火車回沙鹿車站,預備工作是請他們收集公車與火車的資料,學習如何安排行程。在熟悉大眾交通之後,就是要搭火車去台東進行五日的原住民部落行程,我讓孩子一同來計畫行程,學習與部落主人用信件聯絡工作與費用事宜,當然我會從旁協助,他們也樂於接受這樣的挑戰。

我會看時間了

2012年04月27日
公開
46

前不久,ANGEL認真的告訴我,他想學看時鐘的時間。 對一個已經四年級快升五年級的孩子來說,還看不懂長針短針,的確是有一點很慢,不過若了解ANGEL數學程度後,就會諒解一些,她雖然很不懂數學,可是總是很認真的努力學習。 每次一遇到數學課程,我就得陪她從一數到100,從1乘1到12乘12,而每一次,我都可以發覺她是有進步的,只不過她每次忘記的總比記得的多更多。 整理房子時,她找到一個舊鬧鐘,她把它當個寶貝似的放在枕頭旁。 "為什麼,60不是60而是0?"ANGEL不解的問。 走到有時鐘的地方,他一定認真看看它,然後告訴我,現在是幾點幾分。 她看的速度越來越快了,因為她終於會用5、10、15、20....,去看待每一個數字。他總是用心體會時鐘有多好用。起床要設六點四十分(但她總是六點30分就醒來),算一題數學題,她花了幾分鐘(她希望每一題在1分鐘做完,這樣五題的作業應該只要五分鐘可以完成,那樣他可以有30分鐘的遊戲時間),現在八點五分,離九點的睡覺時間,還有55分鐘。今天一點15分吃午餐,兩點30分離開,所以我們花了一個小時又15分吃飯。衛星導航顯示20分,所以他提醒我跟朋友約20分鐘見。 每天看她沉浸在時間裡,我被動的感受到時間真的存在生活裡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刻鐘都可以為它好好的作準備。

誠實是一種能力

2012年04月21日
公開
39

誠實是一種能力 ◎黃俐雅/人本南部聯合辦公室工作委員 我女兒跟她的表妹是就讀於美東的中學生,有時會帶考卷回家寫,那考卷不是家庭作業,是會登錄到成績冊的平常考。有次我不知道她的表妹『正在考試中』, 一靠近書桌,她趕忙揮手要我離開,她嚴肅急亂的表情把我嚇一跳,我只是由廚房路過想打個招呼而已,那對我真是個震撼教育。 我女兒首次在家考試是在開學三週後,她帶回老師發的一份切結書,上面寫:我會誠實寫考卷,不問家人,不翻書,不透過電話、手機、 網路、電算機與同學溝通或查資料〈可以用電算機計算的會註明〉。有誠實做到就在切結書上簽名,隔天與考卷一起交出,後續的在家考試就不用簽切結書了! 學校的期中與期末考,同班同學考的科目不太一樣,考前同學們見面的問候語常是『你明天考什麼?』。同班同學,Home room,只有上課前的十幾分鐘聚在一起談話,第一堂課開始各自跑班,每人選的課不一樣,部分還有降級或跳級學習,所以相互的稱呼是Home room同學或某科目同學。大考一天只考兩科,由校方在考前抽籤並公告順序,這樣的安排很有舞弊空間喔!亞洲的國際學生都驚呼不可思議;如果第一天考的是上課課表上的的第三與四堂,第二天考的是第一與五堂,若有人課表的數學排在第一堂,就可以問數學課排第三堂的人,因為考卷一樣,而有人早一天先考了。 女兒說國際學生中部分中國的會作弊,他們不只公開談自己動的手腳,還覺得美國人笨笨的。儘管老師有抓到部分舞弊的,也頭痛於如何讓學生誠實考試,卻沒有取消在家考或考試時禁止國際學生用翻譯機(理由是:如果考物理就不是考英文,是要考懂不懂物理,擔心國際學生因部分單字不懂損及應考的表現。我聯想到的是我們的學生考造句或寫作時,老師可以訂正錯字,但有必要扣分數嗎?) 女兒曾分享一段對話:有中國的同學問已考過歷史的美國同學『難嗎?』『 還好!』『考些什麼?』『嗯、、、內容有點難,但你慢慢想就可以想出一些來!』『喔?』 『是真的有些難,但我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接著他信心滿滿的說『應該可以及格!』幾位亞裔的噗嗤的笑出來,他了然於心的說『及格對你們來說是不夠好啦!雖然我實在搞不懂這明明是我們的歷史!你們卻總得高分。』我真心欣賞這位學生不協助舞弊的能力與自信。 若說很多大人認為『分數高於一切』,或許有人不服氣,但如果問『面對一個學業不佳的孩子,有多少家長還覺得有面子並對他將來有信心」?這就很心知肚明了!去參加班親會時我們會因孩子學科差但善解人意而意興風發嗎?我們當中在乎分數高於好行為的大有人在,這態度也深深影響了孩子。 聽女兒轉述時,我不禁在想,為何中國學生的作弊這麼嚴重 ?我猜想專制體制中,『人』一直被家國工具化,以致當人成了分數的工具,也沒啥覺察了。這當中還包括集體主義,個人行為成了家族與國家之榮辱,最妙的是,因為分攤出去了,就是說個人依附於團體了,一些會帶來個人羞恥感的行為(如作弊),反倒可以沖淡了,依附進團體的榮耀裡無需特別在意了。另一個因素還可能是:當多數國民還有溫飽問題時,依馬斯洛的五大需求來看,要自尊當然還得先有安全感(註: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低級需求到高級需求分別是:生理、安全感、愛與歸屬、自尊、自我實現) 我還想著一個問題:為何校方不取消會舞弊的空間與工具(在家進行與使用翻譯機或電算機)?校方在捍衛什麼價值?在我們的教育環境裡,常看見的,是如果學生沒有能力自律,作弊了,那麼會有人說,他沒有資格被信任、被尊重,於是,用其他外在控制方式,恐嚇限制他,無法作弊。流行的說法是:會作弊,代表學生還不懂得尊重,為什麼還要尊重他?說起來,我們連孩子尊重頭髮的能力,都不信任呢。 我猜在家考試與大考的排法能行之有年,是學校不把學生當賊防,學生彼此間絕多數也不舞弊,除了是誠實教育,也是法治教育。更重要的是學校從不公佈分數與排名,就沒有優劣問題,因為成績是很個人的學習狀態,非證明人有沒有用的量尺,或者說一個學校認為能維持這樣的制度,比起分數更貼近教育吧! 唉!寫本篇還要不逃避美牛的瘦肉精問題,確有情緒與理智的扒梳過程,尊重的教育下還不是有押霸的美國人?但霸氣得沒有遮掩,反觀我們的總統與官員們,不只押霸還不誠實!只差沒有扼殺新聞自由與鎮壓人民,不然,跟專制的中國將更近了。 除了校規、國家政策與媒體訊息在影響孩子,他身邊的大人能敏感於人類演化中的進化與退化因子,將啟發孩子有限時空中的心智能力,而能誠實、而能客觀、而能更趨近於教育吧。 ◎本文原載于【PNN公視議題中心】 看見天使專欄----陪著長大 有錢買不到 ◎朱台翔 / 森林小學校長 剛結婚時,他在一家資訊公司上班;兒子出生後,每天還是得工作十二、三個小時。回到家,只想休息,看到孩子固然高興,但互動時,只想維持在「我主動」的局面;我想陪你,就陪你一下,我不想陪你,你就不要來煩我。 自從兒子會站、學走之後,就讓他很緊張,擔心小傢伙摔跤、撞到、受傷,他會遠遠地叫著:「危險!」「小心!」小傢伙果然如他所料地摔倒了,就特別讓人生氣, 他心裡想的是:「之前,我就跟你講過了!」嘴巴還會大叫:「天才啊!」「活該!」在吼的那一瞬間,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發洩,工作實在太累了。 雖然,當時兒子沒有什麼反應,只是傻愣愣地看著他,但幾個月之後,就已經有「效果」了:每一次摔跤,小傢伙都不准爸爸靠近;令人心疼的是,那時候小孩才一歲多,還不太會走,摔跤應該是常事。 幾年過去了,儘管平常父子關係非常好,但不管是撞到東西或摔倒,小傢伙都是:「媽媽——」每當他很心疼地問兒子:「有沒有怎麼樣?」得到的回應都是:「走開!你不要來!」「不要看!」 他想:「當初,我明明就是非常關心他,卻讓他覺得受傷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會挨爸爸的罵。那時候我讓他害怕、我傷了他的心;後來他受傷時從不讓我靠近,也一次一次地傷了我的心。」 於是,他決定離開那家公司,寧願收入少一些、花費少一些,也要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可以用金錢買得到的東西,買的時候狀況最好,但會隨著時間衰退;但金錢買不到的那些,只要努力,則會慢慢地增值,越來越好。 ◎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 / 家庭親子版 2012.4.2

祕密通道

2012年04月01日
公開
41

媽媽,您知道嗎?弟弟(小表弟)很笨喔!每次玩躲貓貓,他都會偷看,但是呀~我跟旻靜(小表姊)都會故意躲在他看得到的地方,可是趁他找別的地方時,我們就偷偷的跑到別的地方,他就怎麼找也找不到。 我問:妳們怎麼有辦法跑到別的地方? 她得意的笑著說:旻靜對她家很熟,我對我們家很熟,所以我們會走祕密通道去秘密基地呀! 我驚訝的問:我們家有祕密通道? 這下她更得意了:當然有呀!....... 難怪弟弟每次都找不到她們,而跑來問我:舅媽~您有看到她們嗎? 恩~家裡就這麼點大,怎麼可能找不到? 看著這三個小孩,從小到現在,還是很愛玩躲貓貓,從躲在大人身旁用塊布蓋起來,然後躲到門後,到現在可以有秘密通道,我真的很佩服他們,為什麼?因為他們玩躲貓貓的地方永遠都是在客廳和餐廳的範圍,而這範圍,我們是可以一眼就看完的地方。而這樣的遊戲他們可以每個星期六、日玩,直到現在還是一樣熱衷,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意志力。 早上,我跟紫媜望著掉一半下來的日光燈管搖頭。 昨天晚上先生終於發現日光燈管一半掉下來,不過還有一半掛在天花板上,只見他熱切的說:日光燈再不修,可能會掉下來。 我說:那您的意思是,現在不能修,等它掉下來了再說嗎? 他愣了一下說:恩~我明天就修。 說完,他就急忙跑去看電視。 看樣子電視節目可能正是緊張時刻。 我跟紫媜去參加宴會兩個人都好累,實在不想再跟他計較。 現在,紫媜說話了:媽媽~這電燈會不會砸到我們的頭啊。 我說:應該不會,頂多砸到桌子而已。你覺得,爸爸今天會修好嗎? 紫媜說:不可能~他樓上的燈,到現在都沒修,我都已經十歲了耶!不過,媽媽~沒關係,我們不要開這盞,開另外一盞就好了呀! 唉!也對。

angel生日快樂

2011年10月03日
公開
34

紫媜:生日快樂! 九歲是如此美好,相信十歲一定會更好。 一整年,看你如此長大,早上可以自己準時起床,自己穿衣服,自己準備要上課的東西, 然後,自己到一樓等爸爸,凡事都不用媽媽幫忙了,凡事都可以負責任的處理自己的工作和事物,媽媽~好高興。 每天睡前,你總喜歡媽媽給你一個親吻,然後甜甜的入睡,每睡一天腳就長長一吋。 有一天你告訴我你很喜歡作夢,夢裡有很高興的事也有很可怕的鬼怪,可是你說,你不怕,不管好夢惡夢,你都喜歡,因為那一定是要告訴你一些很重要的事,其實每天看你入睡,你總是好夢多過惡夢,常常都是笑聲把我給吵醒,然後媽媽只好羨慕的看著你快樂的睡覺。 有一天,我們看到朋友的孩子,為了一塊蛋糕分給了你和他,他覺得你那一塊比較大塊,他生氣的告訴他媽媽說:媽媽~你比較愛別人,總是對別人比較好,不公平。 啊!這好像是我們常常發生的事,我想起那天姨媽媽為你和萱萱買生日禮物,你就為了萱萱多一樣而生氣很久很久。 媽媽~很想告訴你,在媽媽的眼裡,禮物是最沒有價值的,因為媽媽很愛你,當你生氣媽媽也會跟著你生氣,當你高興媽媽也會跟著你高興,當你傷心流淚媽媽也會跟著你傷心流淚,當你受傷,媽媽的心也會像有傷口一樣的疼,甚至比你更痛.....。 媽媽真的真的很愛你,爸爸也是,希望你永遠記得九歲這一年我們經歷的人事物,我們一起渡過的每一分每一秒,因為那有滿滿爸爸和媽媽的愛在裡面。 最後媽媽要給你最大的祝福,並祈求天父爸爸永遠地看護著你,健康的長大。 媽媽 慧芬 2011/10/03 筆

【看見天使專欄】寫日記 旁人別偷看 文�朱台翔

2011年09月20日
公開
51

【看見天使專欄】寫日記 旁人別偷看 文�朱台翔 一位媽媽說,她翻開兒子的日記本,看到第一頁寫的是:「請不要偷看!」第二頁:「你還在看嗎?」第三頁:「再說一次:不要偷看!」 她不但從頭看到尾,還把她所看到的這些當作笑話說給大家聽。 我也是從小就有寫日記的習慣,剛開始寫流水帳,隨著年齡的增加,也寫心情、感覺和委屈。我從來不躲著誰,也不防著誰,寫完就放在抽屜,我深深地相信,那是我的隱私,沒有人會偷看。 大學二年級時,隱約地覺得班上有兩個男生對我還不錯,因為不確定,每天的心都是吊著的。那一陣子就特別愛寫日記,慢慢的,好像成了一種儀式,無論寫的是什麼,闔上日記本時心情都是平靜的。 有一天,放學回家,翻開日記本,赫然發現,被人偷看了。偷看日記的人,還用紅筆寫了眉批,那是我媽媽那邊的一個長輩。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當時的感覺,沒有憤怒、怨恨,只有訝異、羞愧,覺得自己一絲不掛、纖毫畢現地被人盯著看! 儘管我對那位長輩沒有任何有形的回應,但從那之後,我再也不寫日記;她永遠都不會知道,她那樣的舉動,不但讓我喪失了對她的信任、對人的信任,也讓我少了一個自由自在地、面對真實的自己的管道。 現在的我,每天還是會做一些記錄,但又回到了最早的流水帳的模式,絕不會有任何的私密。 我把我的經驗說給那位偷看兒子日記的媽媽聽,她半天不作聲,然後才說:「我知道了。」我在心裡回答她:「即使是天使,也不會赤身裸體地讓人看見!」但並沒有說出來。 ◎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 / 家庭親子版 2011.08.22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22/today-family3.htm

我們要帶小孩去維也納

2011年04月20日
公開
56

我們要帶小孩去維也納 ◎史英(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這些年來,我們每年都帶小孩去歐洲,各國的文化重鎮幾乎都走第二遍了;而去過的小孩,很多都還想再去,即使是舊地重遊也甘心。然而,漸漸地,就有人在問:那什麼時候去維也納?不是從來都還沒去過嗎? 早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前一輩的音樂家許常惠就寫過留學歐洲的經驗,說是有一天,平時交關的肉舖老闆居然邀約同去拉四重奏,嚇得他差一點收拾包包回國。曾幾何時,我們已經是全世界最多小孩學琴的國家;然而,有誰看過孩子們呼朋引伴以琴會友?且不說隨意演奏,就連開口唱歌,也成了阿公阿媽的專利;值得敬佩的是,在山郊野外五音不全,還敢把伴唱機開到最大! 我猜想,我們的問題是在,大家都太急於弄出聲音,卻不太願意專注地去聽,無論是聽別人還是聽自己:沒有人肯聽,就只能獨自閉門苦練,或用擴音器強行傳播。我常想,教人「聽」一首音樂,和教人一題數學比起來,哪一種更難?教數學,只要讓人理解;教音樂,卻要讓人感動—沒有感動而還得聽下去,絕對是酷刑—那麼,感動這種事情,是可以教的嗎? 學校的音樂課,大概只教曲調和樂理,再加一點歷史;私人的課,大概都集中在演奏的技巧上;如果我們帶小孩去音樂之都,結果也不能讓小孩感動,那又何必多此一舉?這之所以,這些年來愛智的行程從來都不考慮維也納:不是不愛去,只是不敢。 直到去年的某個時候,和一位音樂家討論我練琴的情況,才忽然憬悟,我是如此急於告訴別人這些意見,卻從沒用來檢視自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竟然相信練琴的時候不能動感情:必須「完全冷靜」下來,才能專心克服技術的困難;現在才想到,即使在最枯躁無聊的技巧磨練之中(例如音階),也要「注入」某種感動—即使是一點點音色的變化,或樂句之間的幾次呼吸,都能讓人感覺到是在「演奏音樂」,而不是在做「肢體訓練」。這麼一來,情況就完全改觀了:原先不肯聽我指揮的手指或手臂,或從來不曾注意到的腰身的肌肉,竟然也可以跟著音樂走! 這就表示,我們的許多小孩,或者並不是沒有音樂的感動:他們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把自己的感動封存起來;要不然,就是沒有很好的機會接觸「純粹」的音樂(被強迫練琴當然是最差的「機會」),而只能在和電影情節、歌詞意境、或歌星的動感有所聯結的時候,才能有所感動,而又沒辦法確定那感動是否來自音樂的本身。在這種情況下,他難免會以為自己是屬於「聽不懂」古典音樂的那種人,即使練琴很多年也一樣。 所以,我們並不需要傻傻地去「教」小孩感動,只要幫他們把心打開,讓藏在裡面的東西可以出來,而純粹的音樂也可以進去,「感動」就自在其間。想通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從「教人理解」的領域(例如數學想想),進到「讓人感動」的新境界;這樣,我們就有了新的信心,可以嚐試突破以前裹足不前的事情,例如,帶小孩去維也納。 事實上,去維也納,可能是幫小孩打開心扉最好的方法:首先,從堂皇大廳到街頭巷尾無所不在的音樂活動,那活動中的人的面貌,那面貌所透露的自在、信心、對美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實踐,恰恰好可以取代孩子們既有的音樂經驗:原來,把音符呈現為樂音,是這麼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所謂樂手、歌迷,偶像,也可以不必一定要搖滾;而所謂偉大的音樂,原來也是流行音樂,而且還正在流行。 然後,在維也納森林裡,我們要談論貝多芬:不論曲式,不談掌故,不做一般所謂的「導聆」,而只挑最動人的幾段旋律,甚或只是幾個樂句,讓大家交換靜心聆聽之後的感受;而我們之中最富經驗者,要接受那一無所感的孩子的挑戰:你確定你所謂的感動,不是為了愛現自己的高雅而捏造出來的?但無論如何,談論的要少,聆聽的要多,所以我們要攜帶多樣樂器(鋼琴只好以鍵盤取代,但絕不是電子聲音),當然,最重要的,還要有隨行的音樂家!(正好是和我討論練琴的那一位) 然後,我們才告訴小孩,我們所駐足的,正是當年貝多芬徘徊沉思的小徑:斯人已逝,而身影猶存—就是存在世人(包括著我們遠從台灣而來的這些人)的心裡。同樣地,在那個小酒館旁,我們也要讓小孩充分體會舒伯特在這兒所寫下的樂章;然後,還有馬勒(今年是他逝世一百週年),還有克萊斯勒,還有莫札特…幾乎所有重要的音樂家,都離不開維也納,而多數也就葬在這裡! 現在剩下最後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為什麼非得被音樂感動?難道不能只做一個鐵石心腸的硬漢或硬女嗎?我想,這涉及心靈的「敏銳度」,或心智的「感知力」;如果我們希望小孩將來能對家人、對社會、對土地、對台灣、特別是對他自己,有那麼一份心,那麼,他就需要「練習」,就像所有的能力都需要練習一樣,「心的敏感」也需要練習,那麼,還有什麼會比「讓純粹音樂感動」更好的心的練習呢? 懷抱著這些心思,我們要帶小孩去維也納!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