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ngel ''Mama

誠實是一種能力

2012年04月21日
誠實是一種能力

◎黃俐雅/人本南部聯合辦公室工作委員

我女兒跟她的表妹是就讀於美東的中學生,有時會帶考卷回家寫,那考卷不是家庭作業,是會登錄到成績冊的平常考。有次我不知道她的表妹『正在考試中』, 一靠近書桌,她趕忙揮手要我離開,她嚴肅急亂的表情把我嚇一跳,我只是由廚房路過想打個招呼而已,那對我真是個震撼教育。

我女兒首次在家考試是在開學三週後,她帶回老師發的一份切結書,上面寫:我會誠實寫考卷,不問家人,不翻書,不透過電話、手機、 網路、電算機與同學溝通或查資料〈可以用電算機計算的會註明〉。有誠實做到就在切結書上簽名,隔天與考卷一起交出,後續的在家考試就不用簽切結書了!

學校的期中與期末考,同班同學考的科目不太一樣,考前同學們見面的問候語常是『你明天考什麼?』。同班同學,Home room,只有上課前的十幾分鐘聚在一起談話,第一堂課開始各自跑班,每人選的課不一樣,部分還有降級或跳級學習,所以相互的稱呼是Home room同學或某科目同學。大考一天只考兩科,由校方在考前抽籤並公告順序,這樣的安排很有舞弊空間喔!亞洲的國際學生都驚呼不可思議;如果第一天考的是上課課表上的的第三與四堂,第二天考的是第一與五堂,若有人課表的數學排在第一堂,就可以問數學課排第三堂的人,因為考卷一樣,而有人早一天先考了。

女兒說國際學生中部分中國的會作弊,他們不只公開談自己動的手腳,還覺得美國人笨笨的。儘管老師有抓到部分舞弊的,也頭痛於如何讓學生誠實考試,卻沒有取消在家考或考試時禁止國際學生用翻譯機(理由是:如果考物理就不是考英文,是要考懂不懂物理,擔心國際學生因部分單字不懂損及應考的表現。我聯想到的是我們的學生考造句或寫作時,老師可以訂正錯字,但有必要扣分數嗎?)

女兒曾分享一段對話:有中國的同學問已考過歷史的美國同學『難嗎?』『 還好!』『考些什麼?』『嗯、、、內容有點難,但你慢慢想就可以想出一些來!』『喔?』 『是真的有些難,但我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接著他信心滿滿的說『應該可以及格!』幾位亞裔的噗嗤的笑出來,他了然於心的說『及格對你們來說是不夠好啦!雖然我實在搞不懂這明明是我們的歷史!你們卻總得高分。』我真心欣賞這位學生不協助舞弊的能力與自信。

若說很多大人認為『分數高於一切』,或許有人不服氣,但如果問『面對一個學業不佳的孩子,有多少家長還覺得有面子並對他將來有信心」?這就很心知肚明了!去參加班親會時我們會因孩子學科差但善解人意而意興風發嗎?我們當中在乎分數高於好行為的大有人在,這態度也深深影響了孩子。

聽女兒轉述時,我不禁在想,為何中國學生的作弊這麼嚴重 ?我猜想專制體制中,『人』一直被家國工具化,以致當人成了分數的工具,也沒啥覺察了。這當中還包括集體主義,個人行為成了家族與國家之榮辱,最妙的是,因為分攤出去了,就是說個人依附於團體了,一些會帶來個人羞恥感的行為(如作弊),反倒可以沖淡了,依附進團體的榮耀裡無需特別在意了。另一個因素還可能是:當多數國民還有溫飽問題時,依馬斯洛的五大需求來看,要自尊當然還得先有安全感(註: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低級需求到高級需求分別是:生理、安全感、愛與歸屬、自尊、自我實現)

我還想著一個問題:為何校方不取消會舞弊的空間與工具(在家進行與使用翻譯機或電算機)?校方在捍衛什麼價值?在我們的教育環境裡,常看見的,是如果學生沒有能力自律,作弊了,那麼會有人說,他沒有資格被信任、被尊重,於是,用其他外在控制方式,恐嚇限制他,無法作弊。流行的說法是:會作弊,代表學生還不懂得尊重,為什麼還要尊重他?說起來,我們連孩子尊重頭髮的能力,都不信任呢。

我猜在家考試與大考的排法能行之有年,是學校不把學生當賊防,學生彼此間絕多數也不舞弊,除了是誠實教育,也是法治教育。更重要的是學校從不公佈分數與排名,就沒有優劣問題,因為成績是很個人的學習狀態,非證明人有沒有用的量尺,或者說一個學校認為能維持這樣的制度,比起分數更貼近教育吧!

唉!寫本篇還要不逃避美牛的瘦肉精問題,確有情緒與理智的扒梳過程,尊重的教育下還不是有押霸的美國人?但霸氣得沒有遮掩,反觀我們的總統與官員們,不只押霸還不誠實!只差沒有扼殺新聞自由與鎮壓人民,不然,跟專制的中國將更近了。

除了校規、國家政策與媒體訊息在影響孩子,他身邊的大人能敏感於人類演化中的進化與退化因子,將啟發孩子有限時空中的心智能力,而能誠實、而能客觀、而能更趨近於教育吧。

◎本文原載于【PNN公視議題中心】




看見天使專欄----陪著長大 有錢買不到

◎朱台翔 / 森林小學校長

剛結婚時,他在一家資訊公司上班;兒子出生後,每天還是得工作十二、三個小時。回到家,只想休息,看到孩子固然高興,但互動時,只想維持在「我主動」的局面;我想陪你,就陪你一下,我不想陪你,你就不要來煩我。

自從兒子會站、學走之後,就讓他很緊張,擔心小傢伙摔跤、撞到、受傷,他會遠遠地叫著:「危險!」「小心!」小傢伙果然如他所料地摔倒了,就特別讓人生氣, 他心裡想的是:「之前,我就跟你講過了!」嘴巴還會大叫:「天才啊!」「活該!」在吼的那一瞬間,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發洩,工作實在太累了。

雖然,當時兒子沒有什麼反應,只是傻愣愣地看著他,但幾個月之後,就已經有「效果」了:每一次摔跤,小傢伙都不准爸爸靠近;令人心疼的是,那時候小孩才一歲多,還不太會走,摔跤應該是常事。

幾年過去了,儘管平常父子關係非常好,但不管是撞到東西或摔倒,小傢伙都是:「媽媽——」每當他很心疼地問兒子:「有沒有怎麼樣?」得到的回應都是:「走開!你不要來!」「不要看!」

他想:「當初,我明明就是非常關心他,卻讓他覺得受傷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會挨爸爸的罵。那時候我讓他害怕、我傷了他的心;後來他受傷時從不讓我靠近,也一次一次地傷了我的心。」

於是,他決定離開那家公司,寧願收入少一些、花費少一些,也要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可以用金錢買得到的東西,買的時候狀況最好,但會隨著時間衰退;但金錢買不到的那些,只要努力,則會慢慢地增值,越來越好。

◎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 / 家庭親子版 2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