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ngel ''Mama

日期

#Tag

15.6 Is a playgroup right for my child?

2008年01月13日
公開
42

Mothers of only children often wonder how to overcome their own isolation and help their toddlers learn to hold their own in a group. Cooperative play groups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can offer real help by providing the children with playmates and their mothers with opportunities for socializing, mutual support, and free time. Playgroup meetings create a stimulating, sociable atmosphere for young children if their parents work on group projects such as baking, weaving, singing, or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It’s less stimulating for the little folks if the adults just talk, knit, or drink coffee as they supervise in the background. Developing social skills, however, requires other circumstances not provided by playgroups. Learning to enter into and cultiva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requires models that other babies and toddlers cannot supply, since the ability to establish consistent I-you relationships develops only around age three, when children begin to say “I” to themselves. Before this point in their development, daily life with a few consistent, familiar caregivers (or only one) is the best to support children’s ability to make appropriate social connections,In this respect, consistent housemates can accomplish more than a playgroup An additional problem is that the need for parental guidance and/or child care is snowballing because increasing numbers of couples or single parents face the task of raising a toddler with a sense of helplessness or even estrangement. In view of the rapidly declining birch rates and aging populations of many developed nations and the fact that many children grow up with few relationships, there is great cause for concern about how children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social skills that they need later in life. With this problem in mind, many Waldorf kindergartens now sponsor parent-child programs to provide parents with suggestions and guidance about how to meet their toddlers’ developmental needs. Young children reed an educational approach that allows them to experience loving interest stimulating activities, and dependab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o the greatest possible extent. Perhaps the task of children who might other wise be marginalized is to break down family barriers by soliciting the attention of other loving adults who can provide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later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溝通分析理論 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2007年11月22日
公開
40

http://www.enpo.org.tw/www/ttaa/edu.htm 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內在小孩治療法簡介 本文刊登於:楊明磊(2002.09.05)內在小孩治療法。諮商與輔導。201期。第28-34頁 內在小孩治療法(Inner Child Therapy)是近年來頗為引人注目的心理治療方法,Swain (1995)甚至將之稱為內在小孩運動(inner child movement)。其主要治療目標在於提昇案主自尊與自我價值感、減少自憐自恨、增進自愛與自我撫慰的能力。根據文獻,許多學者曾融合內在小孩治療法於其治療過程中,並得到良好的效果。例如Benton(1990)以內在小孩治療法協助酗酒者重建自我認同、練習自我照顧、並以更健康的方式看待過去;Cameron(1991)協助曾經驗父母自殺的成人度過哀傷;Grammer & Shannon (1992)針對五位曾遭到性虐待少女(8-12歲,皆住在寄養中心)進行團體治療,其中以內在小孩治療法協助案主穩定情緒、增進自我肯定及練習自我保護技巧。Picucci(1992)在以男女同性戀者為對象的一個經驗性週末工作坊中,以心理劇及團體動力技巧提供男女同性戀者一個受到支持的機會,學習自我撫慰的概念,治療並照顧個人受創的內在小孩。Schatz(1992)認為對於在上癮家庭中長大的小孩,內在小孩治療法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工作方法。Gayol(1995)在墨西哥針對28位青少女受刑人,進行交流分析技巧中的自我撫育(self-reparenting)訓練,以增強他們的父母自我狀態。認識自己的內在小孩是課程中的一部分,訓練結果顯示青少女的行為有明顯改變。Guyer(1995)曾在針對亂倫犯罪者的催眠取向治療中,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技巧對案主進行自我再教育。國內學者洪素珍(民86)在治療童年遭到性虐待的個案時,採用溝通分析取向的內在小孩治療法,處理個案的受創經驗。除了針對個案的受創經驗外,筆者進行個別諮商或團體諮商以及心理劇時,也發現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可以無須探討當事人的成長歷史,甚至不需要當事人說出任何具體事件,就能進行治療工作。 依筆者的實務經驗,以下幾種情形的當事人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的效果特別好:(1)沒有具體的原因,卻覺得生活無聊、不愉快、缺乏活力;(2)只是有一種模糊的難受的感覺,卻找不到任何與此感受有關的記憶;(3)隱約覺得和人有距離,無法親密,難以體會被愛或感動;(4)覺得心理疲倦、對現在的生活及未來感到缺乏意義;(5)因為個人禁忌,不便或不願說出事件的經過,但仍然因為感到痛苦而需要被幫助;(6)在團體中因擔心洩秘或被批評而拒絕陳述問題內容的成員﹔(7)目前生活的困難牽涉層面甚廣,一時難以解決,需要學習在困難中生活。 不過,內在小孩治療法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理論或方法,不同的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往往從不同的角度宣稱並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以下僅作一初步的整理與介紹。 代表人物或理論 在心理治療領域最早討論內在小孩概念的是容格(Carl Gustav Jung),他於1940年首次出版「兒童原型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中,以「在裡面的小孩」(child within)指稱兒童原型;而第一位正式使用「內在小孩」(inner child)這個詞彙的則是 Missildine(Corrin,1994),他在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書(中譯書名為「探索你內心的往日幼童」,彭海陽等譯,雅歌出版),以整本書討論內在小孩概念及治療方法[user10]。柯林(Corrin, 1994)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整理出七位與內在小孩概念有關的人物或理論: 一、 米西迪(W. Hugh Missildine): 1、 於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書,是第一位正式使用inner child一詞並以整本著作討論內在小孩概念的人。 2、 基於佛洛依德的理論太過繁瑣及不實用,故以較容易為患者所瞭解的語言提出一種對解決情緒困擾有實效的方法及知識(Missildine, 1963)。即其內在小孩的概念為對精神分析理論及用詞的修正。 3、 內在小孩概念較類似所謂的赤子之心,而隨著社會化的過程,人們隱含認為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氣,因此逐漸與內在小孩分離造成情緒的問題,因此應找尋一個適當的情境,重新創造我們在孩提時所曾有過的感受(尤其是與父母相處有關的好壞感受),以便能有回家的感覺。 二、 交流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 1、 為1950、1960年代精神分析師Eric Berne所創,目前共分為古典學派(Classical TA)、貫注學派(The Cathexis School)及再決定學派(The Redecision School)三大派別(黃珮瑛,民85)。 2、 認為人有三種自我狀態(Ego state):父母、成人、兒童,其中兒童自我約在六歲時便已固定。 3、 三個TA學派對成功治療的觀點不盡相同,古典學派強調成人自我的發展;貫注學派重視新的父母自我狀態,再決定學派則強調兒童自我的再決定,認為人的問題來自受傷的兒童自我狀態,由於早年的生活的限制與傷害使早年的兒童自我狀態做出有害個人的決定,因此應學習讓現在的兒童自我狀態對現今的困難生活再決定,以脫出舊有的腳本。 4、 TA並未說明兒童自我狀態與內在小孩的關連,但其意義卻與內在小孩的概念接近。 三、 容格(Carl Gustav Jung): 1、 於1940年首次出版「兒童原型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稱兒童原型為「在裡面的小孩」(child within),這裡的兒童原型是一種集體潛意識,因此並不來自單一個人,即個人的生活經驗並無法完全決定其內在小孩的全貌,因此容格提醒,吾人應留意兒童原型的象徵特性及個人特定的童年時期的銘印經驗。 2、 除了強調其是活在內心的小孩(child within),容格更以聖童(divine child)來說明內在小孩在人的心靈意識中的地位,容格認為內在小孩是從潛意識,人類本性的深處所誕生,而意識對他一無所知,他代表的是所有存在中最強大的衝動,努力地想了解自己,而這種想要自我了解的力量是一種自然律,因此具有無可比擬的力量Hull(1968)。對容格而言,聖童象徵著未來的希望、幼小的心靈、生命的潛力以及自我的新生,但同時也很輕浮妄動,樂天頑皮,以及永遠不以長大成熟為目標,換句話說,所謂回歸內在的赤子之心,可以是變得更自由、開創、有活力,但也可能變得撒野、忽視他人與逃避責任,而讓聖童往好或往壞的方向,變化,其關鍵就在母親原型,若能處理好聖童原型與母親原型間的依賴與獨立議題,才能發展聖童的正向靈性經驗。如果過度認同聖童原型又忽略了與母親原型的關係,可能導致個人拒絕長大,逃避成人世界的現實與責任,而落入所謂的小飛俠情結(蔣韜民86)。 四、 懷菲得(Charles Whitfield): 1、 從治療化學藥物依賴病人的經驗中發展其內在小孩的概念。 2、 認為自我(self)有兩個部份,內在小孩(Child Within,同時也交互用幾個概念相似的字眼如Real Self, True Self, Authentic self, Deepest Self, Inner Child, Inner core, 及Divine Child)及共依存自我(co-dependent self,又稱假我False Self, Unauthentic Self, Public Self, Impaired or Defensive Self)。 3、 對內在小孩的描述為永續存活的、具能量的、及創造性的,自發的、肯定的等等;共依存自我為抑制的、害怕的、退縮的、自私的、批評的、過度理想化的、羞恥的、過度順從的,容易隱藏及拒絕感受,有條件的愛與給予,不當攻擊及被動。共依存自我來自於內在小孩的防衛性反應,由於持續內化父母的傷害訊息(尤其是羞恥感),而以此種羞恥感為基礎形成的錯誤自我的形象,也因此與內在小孩分離。 4、 另外還提到了看顧自我(Observing Self),負責看顧真我與假我,是內在小孩的核心經驗,存於內在小孩的高層自我之內,是治癒的關鍵元素。 五、 葛羅夫(David Grove): 1、 將治療內在小孩的焦點放於治療師與個案的關係,及改變治療師與個案的溝通。將內在小孩的概念應用於有童年創傷經驗的成人身上,解除症狀的關鍵在於治療師是否有能力透過仔細而有結構的詢問,並善用內在小孩作為個案內心傷痛的隱喻,以評估個案的內在小孩狀況。 2、 為了避免個案從經驗過去事件引起二度創傷,他會以一種無須宣洩或引發特定情緒事件的方式,幫助個案回到並且渡過曾有的創傷時刻;他努力以精確的語言加入並仔細跟隨內在小孩,讓內在小孩感受到持續的安全與保護。 3、 視內在小孩(child within)為自我(self)的一部份,是兒童人格(persona)的一個片段(fragment),創傷經驗存於其中,並凍著(frozen)於那一時刻,內在小孩以防衛(解離)的姿態面對創傷,以確保心靈(psyche)短期的生存,但也因而導致長期的症狀。 4、 內在小孩將創傷記憶儲存於身體,形成身體與情緒的症狀,這些症狀象徵內在小孩試圖與成人(即個案)或治療師表達被治療的需要。 5、 Grove曾說:「如果你受傷的像個小孩,那你就需要像個小孩般的被醫治」,因此為了接觸受傷的小孩,治療師必須回到過去工作,盡量用內在小孩的語言,治療師應努力找尋內在小孩自己的隱喻語言,尤其是造成阻礙(stuckness)的隱喻,以便轉化這些隱喻通過傷痛。 6、 受傷小孩的隱喻並非成人的隱喻,它是廣闊的、是一種原型的,屬於個案生命中某一特定時刻的,是能影響身體與心智的,治療師應透過此種隱喻為個案增強力量(empower)。 六、 布雷蕭(John Bradshaw): 1、 1933年出生於美國德州的一個酗酒家庭,為著名的心理諮商師,其許多著作已有中譯本,如家庭會傷人(Bradshaw On: The Family)、你真得懂得愛嗎?(Creating Love)及回歸內在(Homecoming: Reclaiming and Championing Your Inner Child)等。 2、 其內在小孩的概念受到多人的影響,如Eric Berne、Milton Erikson、Ron Kurtz、Alice Miller、Virginia Satir及Murray Bowen等。(Bordan, 1994) 3、 內在小孩為一隱喻,目的在讓人方便理解。最終的目的在讓人更愛自己與提昇自我價值。 4、 內在小孩是不成熟的,自我中心的,有著如孩童般的害怕與焦慮的。因此我們須要成為自己的父母以照顧內在小孩。 5、 內在小孩是一過程、成長的過程、是一生的工作。重要的是能去感受那個像小孩的感受,而非是否能找到兒時記憶,童年記憶並非必需。 6、 內在小孩的核心為「我是感」(sense of I Amness),家庭中的毒性教條(toxic shame)會剝奪我是感並造成受傷小孩。 7、 父母不是神,而是受傷的人,是孩子把父母美化為神,童年是可能不快樂的,我們需要為自己快樂負責,要成為自己的父母,一個能撫慰的父母。 七、 心理綜合學派(Psychosynthesis): 1、 由阿沙鳩里(Robert Assagioli)所發展,他也曾是Freud, Jung及Maslow的同僚。其主要的努力是在整合所謂的次人格(subpersonalities)。 2、 次人格指基於生存的需要而在生命中某一時刻留存的行為、感受或想法的整體(constellation)。次人格數量無限多,有些來自集體潛意識的原型,但大部份代表的是現實已知對事物的態度,有時候,人們會過度認同某一次人格,同時過度對某次人格缺乏認同,於是讓某一次人格成為支配者而讓其他的缺乏發展或不存在。這些過度認同或缺乏認同都是在潛意識中運作,並在外成為情緒反應。 3、 心裡綜合治療的一個目標是深化個案對次人格的察覺、察覺個人與各次人格間的關係,使意識能有決定的可能,並尋得意志(Will)。 4、 另一目標是強化對看顧自我(Observing Self) 或見證者(Witness)的認同,看顧自我是自我(self)的一部份,他能無評價的掌握自我的其他部份,無偏見地傾聽各部份的聲音,同理各部份的感受,平衡各部份的需要。見證者是與所謂高層自我(Higher Self)或靈性來源(spiritual source)的連結。經由減少對次人格的過度認同,及強化見證者與中道(Center),人們可獲得內在智慧及得到更高的個人潛能。 5、 內在小孩是一次人格,要治癒內在小孩應給予一安全的環境,以視覺化的方式讓內在小孩感受到有一照顧者或父母次人格樂於提供安全的呵護與保護,重複如此的過程,可強化具養育性的父母次人格的發展。 6、 即心理綜合對內在小孩的重點在發展父母次人格。 內在小孩的類型 不同的學者或理論對內在小孩的詮釋並不一致,精神分析(包括晚近發展的客體關係理論)及心理綜合學派是兩大主流,不過「內在小孩」基本上是一種隱喻,不同學者間的主要差異在於所隱喻的對象不同,依隱喻對象的不同,內在小孩大致有五種類型,不同的類型引申出不同的治療方向: 第一種類型是將內在小孩隱喻為過去的創傷記憶,持此看法的以布雷蕭及古典溝通分析為主,視內在小孩為過去創傷記憶的投射,是防衛機轉的起源。不過古典溝通分析並沒有再將創傷記憶依時間前後細分,而以一個整體的兒童自我狀態來代表所有的創傷記憶。布雷蕭的概念則有些混淆,在「回歸內在」一書中,他將內在小孩依時間前後分為嬰兒期、幼兒期、學前期及學齡期四階段,並且以一系列問卷協助讀者辨認個人發生創傷的可能時間;但在接受電台訪問時又表示內在兒童只是一個過程,童年記憶並不重要(Bordan, 1994),不過二者皆認為由於內在小孩代表的是一種創傷記憶,因此內在小孩是不成熟的、容易害怕與焦慮的,需要加以照顧及撫慰,幫助內在小孩長大。 治療目標為找出重要的創傷記憶,這個記憶可以是對事件的記憶,或單只是情緒的記憶(覺得痛苦,但不記得發生過什麼事),以成熟的成人自我或內在父母來撫慰受創的內在小孩,讓內在小孩從不成熟變為成熟,不再容易擔心害怕,幫助內在小孩長大。 第二種類型以內在小孩隱喻為童年期未受傷的自我狀態,持此概念的以米西迪為代表,認為內在小孩概念較類似所謂的赤子之心,是未受傷的童年期自我狀態,隨著社會化的過程,人們隱含認為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氣,因此開始嫌棄內在小孩,隱藏心中那種自發的、愛玩的、天真的心情,逐漸與內在小孩分離最後造成情緒問題,學者諾其司(Noschis,1992)甚至認為大都市中疏離的人際關係與混亂的交通,都是人們疏離了自己的內在小孩的結果。 因此治療目標即在「找回童心」,治療師應幫助案主找尋一個適當的情境,重新創造案主在孩提時所曾有過的感受(尤其是與父母相處有關的好壞感受),讓案主感受到歸屬與回家的感覺。 第三種類型為以內在小孩隱喻為一種超越的存在狀態,以容格為代表。他除了用「在裡面的小孩」來描述兒童原型,也用「神聖小孩」(divine child)來形容人的超越意識。認為神聖小孩是「一切光上的光(light above all lights),是治癒的引領者(bringer of healing)。」神聖小孩一方面面對外界非常無助,一方面又擁有超越一般人性的力量。(Hull, 1968)[user17]和前面兩種敘述不同之處在於,容格的內在小孩兼具痛苦與超越兩種特性,在面對現實的挑戰與生活的折磨時是痛苦的,在反觀內心沈靜面對內在時,又能感受存在本身的超越力量。 因此,所謂治療,並非只是撫慰痛苦的過去記憶,或是恢復童稚時的天真,而是避免依著心中的恐懼及欲望,或潛意識中的衝突生活,同時更要回歸內在本心,遵從神聖小孩的引領與期望,感受自身存在經驗的超越力量。在這裡,內在小孩就不是個需要被照顧的對象,而是具有純潔靈性的存在,能做為當事人人生的指引者的,當事人是反被內在小孩所引領的,和前兩類型相當不同。 上述三種類型其實已包含了三個重要的心理治療目標:治療過去創傷、恢復自發與純真本性、及學習紀律與接受指引。一個成熟健康的人,在這三方面都需要有所成長,對於曾有過的心理創傷應能適當治療﹔對於過渡壓抑的自我應能逐漸放鬆﹔對於身處於社會情境中卻缺乏自律與體貼他人的人,也需要給予基本及適當程度的社會化訓練。 第四種類型視內在小孩為次人格的一種:次人格指基於生存的需要,而在生命中某一時刻留存的行為、感受或想法的整體。次人格的數量無限多,通常治療師會鼓勵案主以一種象徵性的名詞來稱呼其各種次人格,如「受害者」、「超人」、「小公主」、「受傷的小孩」、「關愛的父母」等等,所有的次人格皆應統合於一超越次人格的自我(Self)之下,人會有問題,是因為過於認同或過於忽視某一或某些次人格,同時缺乏整合各種次人格的能力。 視內在小孩為次人格的一種,即意味著內在小孩的數目很多(前三類都認為內在小孩只有一個),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受傷的內在小孩」、「渴望父愛的內在小孩」、「追求自由的內在小孩」、「暴燥沒耐性的內在小孩」,眾多的內在小孩在個人心中不斷衝突爭執,缺乏彼此對話,造成了心理上的困擾。所謂治療,即是協助案主的內在小孩們彼此真誠對話,讓案主在超越自我(Self)的心理位置上,整合所有內在小孩的需要。 第五種類型則認為內在小孩指一種從受傷到康復的療癒過程:此處的內在小孩指的是一種關係的改變,包括個案與治療師、個案與過去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個案和現在生活中的各種相處對象,以及個案和自己的關係。極像是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的概念,個案在與他人互動的過往經驗中,可能學習到關係是緊張、敵對、有壓力、被批評的,迫使他必須以防衛、衝突、掙扎、挑戰的態度面對外在世界,甚至以此嚴苛的態度面對自己,整個治療過程,是透過個案與治療師的互動,從與治療師的關係中感受到關係可以是自由、對等、開放與接納的,並由此良好關係中練習以正向的態度面對自己與他人。 和其他類型最大的不同是這個類型極為重視經驗,在這個類型中,最重要的不只是案主學習如何善待自己與他人,而是經驗關係轉變的過程,案主能否持續經驗到與他人及自己的關係正在轉變,由緊張到輕鬆,由嚴苛到安適,是轉變本身所帶來的好感受產生了治療效果。 由於內在小孩是一種隱喻,筆者認為,對治療師而言,重要的不是要拿內在小孩來隱喻什麼,而是個案的什麼需要用內在小孩來作隱喻,以及為什麼是用內在小孩作為隱喻的名稱,而不是用其他的稱呼如傷口、天使、智慧老人等。放棄直接的指稱而以間接的隱喻進行治療,自然是想藉由人們對該隱喻的特殊感受或態度來對比原本的問題,期望因此產生新的領悟,例如以「愛情上癮症」來隱喻一個不斷追求新戀情的個案,就是期望藉由「上癮」二字所帶來的不良印象(如失控的、病態的、逃避問題的),幫助個案反省自身的問題。同樣的,「內在小孩」這個稱呼是否具有什麼特別意義?米西迪和布雷蕭最初的動機是為了讓個案易於理解,而選用一個比較生活化的字眼來替代治療的專業術語,柯林認為會產生內在小孩的概念,是因為如夢想、希望、情緒的自由表達、活力、喜悅等這些基本人性概念,對大多數人而言,在童年時期比較有機會經驗到。 筆者認為還有其他的原因:首先,人在受傷時總是比較脆弱及需要照顧,把這種需要照顧的脆弱心情比喻作小孩,對個案而言,就像是一重同理心的表達。其次,心理的傷害不同於身體的傷害那般清楚可見,於是照顧心理的傷害也就變得比較抽象且較難以進行,若以一個具象化的方式將傷害經驗比擬成一個人,而且是一個小孩,整個照顧的過程就變得比較容易瞭解及具體可行。第三,有些人面對心中痛苦時的反應,是自責、忽視、想辦法忘記、歸罪他人等等,而把痛苦比喻作一個受傷的小孩時,比較能引發人們想要照顧的心情。最後,自我對話是許多治療學派所採用的技術,同時也是人們建立自我概念的重要方式,不過跟自己講話總不如跟別人講話感覺起來那麼自然,就好比許多人在小時候都有對洋娃娃或小熊說話的經驗,因此以內在小孩來象徵個人內在的某種心理狀態後再與之對話,會比要求個案直接進行自我對話來得容易操作,也較容易讓案主接受。 重要概念 雖然對於內在小孩的看法不盡相同,但仍有其共通之處,包括: 一、 內在小孩治療法的主要治療目標在於,提昇案主自尊與自我價值感、減少自憐自恨、增進自愛與自我撫慰的能力。以E. Mcgough (1991)的話說,是幫助個人與其自我建立正向的治療性關係。 二、 內在小孩治療法並沒有統一的治療步驟和技巧,因而只要基本理念一致,不同理論取向的治療師可以依其擅長的技術與步驟達成目標。如Swain(1995)使用意象法,Benton(1990)採用心理劇方法協助酗酒者及其家庭,Cameron(1991)使用個人哀傷儀式,Picucci, (1992)用角色扮演法,Guyer(1995)使用催眠加上意象法,Mcgough (1991)則透過鼓勵個案寫日記等。 三、 雖然自尊與自我價值是許多個案問題的核心議題,但時常問題的複雜性卻不是只提昇了自我價值就能立刻改變的,因此仍然需要合併使用其他治療方法。或者換個角度來說,一個個案的問題可以採用不同的理論及不同的治療方法來解決,但在處理有關個案的自尊及自我價值方面的問題時,內在小孩治療法是相當有效且好用的方法。 四、 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時,不論內在小孩所指涉的是過去創傷、童年記憶、次人格、赤子之心或內在超越力量,重要的關鍵在個案能確實指認或感受其內在小孩的存在。 五、 除了內在小孩外,治療師還需要協助案主找到內在父母(inner parents or inner adult) 六、 內在小孩治療法處理的是個人與自己的關係,重要的不是現在或過去發生了什麼事,而是當事件發生後,個人與自己的關係是否改變,以及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果一個人與自己的關係親近,則生活將是有活力、充滿創意與能量的;若關係是疏離的,則容易感到對生活厭倦、無力及無意義。 結論 由於內在小孩有一致的治療目標,但並沒有統一的治療步驟與技術,甚至沒有一致的治療焦點,因此,到底是一種「治療法」或是一種「治療觀」,都仍有對話的空間。不過,從實務工作的角度來看,「內在小孩」卻絕對是深具「友善性」的詞彙,如同「心理分析」「潛意識」等詞彙能在社會大眾口中普遍流傳使用,「內在小孩」一詞也具有相同優勢,容易為人們接受,減少大眾對心理治療的畏懼感,相當有助於治療關係的推展。 另外,也由於「內在小孩」所指涉的概念有別,增加了在心理治療領域內誤解彼此對話意義的機會,因此致力統一內在小孩的意義或在對話時澄清自身使用內在小孩時所指涉的概念,是未來相當值得注意的事。 參考文獻:略

十二種感官

2007年06月04日
公開
45

人透過身體的感官與外界接觸,在園所裡,我們「聽」老師和孩子們甜美的清唱,快樂的「聞」飯菜香,「看」孩子們專心用手捏塑蜂蠟……。當所聽、所聞、所看進入我們,我們的內心就形成一獨自的心靈情感世界(Salter,1987,p.72)。感官給我們感覺作用,給我們思想內容,是我們營養的供給者,也是我們行動的推動者。史代納說感官是我們生命的泉源,從感官經驗中,人類得到心靈內在生命的滿足。 1. 前言: 頭部 胸腔 四肢 身NSS(神經系統) Nerve Sense System RHS(節奏系統)Rythmical System LMS(代謝系統) Limb Metabolic System 心 Thinking(思想) Felling(情感) Willing(意志) 靈 初階感官 醒/有意識 自己的世界 (內在的感覺) 觸覺、生命覺、自我移動覺、平衡覺 中階感官 夢幻/潛意識 交流區. (內與外社會性) 嗅覺、味覺、溫度覺、視覺 高階感官 睡眠/無意識 外在的世界 (外在的感覺、本能的、屬靈性的或需要有熱度) 自我覺、概念覺、語言覺、聽覺 a.十二種感官全部屬於「意志力」的 b.高階感官有共同的元素---「犧牲」 c.初階形成高階: 觸覺-------------------自我覺 生命覺----------------念覺 自我移動覺----------語言覺 平衡覺----------------聽覺 d.語言幫助孩子真正的覺醒 e.第一個七年教孩子學會「感恩」,0~7 第二個七年教孩子學會「愛」,7~14 第三個七年教孩子學會「負責任」,14~21 f.五音笛(屬天的聲音),2 3 5 6 7 2 3 2. 低階感官: 為了好奇所以頭腦長出眼睛(原本是內在的器官延伸到外面來,所以器官的行程事先有功能的想法然後才發展出器官 自我移動覺: a.身體要很清楚, b.眼睛的自我移動覺非常靈敏,讓我們能清楚的辨識字的形狀,傳到頭腦。 c.剛開始要很清楚,到最後會變成熟悉,之後又會回到夢幻但清晰且穩定的狀態下。 d.大方向到細緻,如字的學習。 自我移動覺會對應到語言覺:如唐氏兒通常肢體力量不夠,如果幫助他鍛鍊四肢,那孩子將獲得很大的力量,打開語言覺,並往高階感官發展 觸覺對應到自我覺:胎兒經過激烈的觸覺而醒過來,孩子也是經由觸覺感覺到身體與世界的界線在哪裡,我們成長的過程需要經驗很多次的跌倒,而體會到自己與外在世界的自我覺,幼兒的手等於她的眼睛,經由手的接觸,而發展高階感官。 聽覺對應到平衡覺,耳朵具有平衡的功能,地球傾斜的角度(23°)與我們人的耳朵傾斜角度一樣。 生命覺對應到概念覺:外顯出來的地方,如生病的人臉色蒼白,有活力的人則臉色泛紅光,醫生看病也是看病人的生命覺,生命覺從小就需要好好被訓練,生命就是需要一點勞苦,痛到能觸動高階感官的發展。 3. 中階感官: 與世界交互呼吸的/情感的/夢幻/潛意識/血液/帶領我們進入世界/情感天真不意妥協/隨時都在做判斷,並建構文化基礎/彷彿是地上的天堂。 a. 嗅覺:本能的東西,所有動物都有的能力,越低等的動物嗅覺越敏銳,並以此建立範圍,動物是單一的發展,而人則可以累積經驗做以後的判斷,可以超越了本能發展。嗅覺具強迫性的,它與世界是沒有界線的;如發生火災時,人大多是被嗆死的比較多;我們的高階感官可以幫助判斷舒服還是不舒服;衛生學因為嗅覺而發展出來的。以感官為師/道德/有些香味可以是聖潔的表徵,如聖堂的地方會放很多有香味的檀香等等/當我們要教育孩子,透過嗅覺建構對世界的印象時,要給予天然的香味才是最好的。 b. 味覺:我們用同一個地方說話和吃東西,道德上它是精神的糧食,也是物質的糧食。味覺像有門一樣,隱密的,發展社會性的時候需要有其他東西幫忙。味覺深入且長期累積的,食物一個月之後會轉換成為自己的身體,所以吃東西本身就是一種犧牲,食物成就自己也成就了別人,所以我們要對食物要有非常感恩的心。 酸:喝醋可以讓人醒覺,所以需要熬夜的人可以喝醋來讓自己保持清醒。 鹹:上小學之後可以吃鹹一點點,鹹可以讓人思想,但它沒有自己。 甜:是幸福的感覺,但會讓人便得遲鈍,七歲之前忌甜食。 苦:是負向經驗,它成就正的果實。良藥苦口;需要很強烈的意志力,當意志力勝利的時候,生命力就更強。 c. 視覺:循著光出來的感官功能,加上自我移動覺就能清楚了解物體的形狀或是文字的意涵。看電視對視覺是不好的,因為眼球是靜止不動的,長期不運動會影響學習。當要進入學習時需要看到非常仔細,才能有好的學習效果;眼睛也可以有很多表情來表達出我們內心的情感;如:愛使得靈魂之光變得明亮 d. 溫度覺:擴展自己的另一面熱度,溫度是可以交換的或是自己餵養自己 4. 高階感官: 自我覺:進入別人的思考;高階發展:衝突才是發現自我與別人的方式,所以不要拒絕衝突;特質是:敏銳的、警覺性高的、對事物都先判斷好壞真假;過度判斷或沒有判斷都是自我覺不清楚;天堂與地獄是同時存在的。 概念覺:思想的 a.讓語言透明化 b.故事用三句話表達,用言語描述。 c.安靜的世界;舉例:很多故事媽媽說故事時,會讓孩子插嘴或提問題,這樣是無法清楚將概念覺表達清楚的。 d.幫助家長形成概念覺是最困難的,家長總是認為「都是因為別的小孩先犯錯,我的小孩才出手」;教育其實是一種自我教育,在哪裡跌倒就從那裡開始站起來! 語言覺:a.把音樂性去除之後,才能真正且有意義的讓耳朵聽見母音和子音。 b.語言是從靈性世界來的。Archangel(大天使,我們自己沒有的)是民族的靈魂,形成了人群深入人類的世界,並與人類一起成長。 c.與自我移動覺有很大的關係 d.美語的學習困擾,外語越早學越好,沒有錯,但,不該是最主要的,學習語言有最大的目的是學習清楚表達情感和表達愛,有時候連用母語都很難表達完整,所以外語課程需要漸進的且越自然越好 聽覺:靈性;在老月亮時期,聽覺是長在外面的,慢慢才內化由外長到身體裡。 耳朵的發展是初到終點,再從終點轉成起始點,再往外發展。胚胎學:耳朵剛開始時是岩骨,有細菌去吃細胞,才形成一個洞,聲音變震動;耳朵有一半是與消化器官相連

慶典與其在靈性上的意義之感想

2007年05月25日
公開
36

慶典與人類的心靈有很大的關聯?或許就從中國人民間信仰說起吧! 身為中國人對割香一定不陌生,這是廟宇之間的交流,也是民間的一種習俗,廟宇互相交換香灰,神明們順便交流一下。我的家鄉每年五月份也會舉辦一次;我們的廟因為沒有年輕人傳承,所以抬轎的很多都是花錢請來的,或許其他地方也是這樣,一群年輕人嚼著檳榔還刁著煙,然後抬轎打鼓,就是這樣的慶典。曾有新聞探討過這些孩子,他們書讀的不好,對未來根本沒有依循的方向,做這樣的事讓他很有成就感,因為表演當下是被人注目的焦點,所以他們變成一種另類的職業,可是過了節慶的日子呢?現實可就殘酷的摧殘著這些青少年孩子的心靈了! 曾有篇報導,一位媽媽對著鏡頭哭著說孩子車禍死了,是不可能的呀!她明明求符求神明保佑呀!所以躺在地上的一定不會是她的孩子,別以為這是笑話,這是事實更是很多角落媽媽的觀念,只要孩子走偏了腳步,就趕緊去求神問卦,求平安;可是她們卻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都不曾反省過自己,反正所有問題交給了神明一切就都解決了,對呀!三太子的烽火輪一個一百,兩個也只不過兩百,怎麼追得上車子一輪一百四輪四百的時速呢?所以躺在地上的的確是她的孩子! 已經習慣默默的看著中國人對信仰著迷的方式,我身邊就有一個當神明代言者的角色,曾忍不住問過她,神明是明示還是暗示?她說不出來,但她說神明總是叫人向善的,然後說到她自己的時候,她卻說神明讓她看見,這輩子她是為了要來還感情債的,上輩子她欠他現在的情人,所以她無怨無悔的為他付出!說到這兒,我問她:您是不是給自己理由呢?(因為她一直當那個人的第三者,從年輕到前幾年她的情人真的與妻子離婚,現在她可以光明正大的跟他在一起),但她給我的理由是”那是上輩子注定好的”,我們活著難到都是為別人而存在? 坦白說,自己很排斥這些件事,因為我總是看見很多不好的角落,我甚至感受不到這樣的信仰存在的意義?就像廳堂裡的神明,過年過節我們準備祭品,孩子跟著大人有模有樣的拜拜,可是卻說不出自己有什麼感動?我有個小時候的朋友,她結婚之後就很少聯絡,有一回到她婆家看她,她高興的要煮一餐拿手料理給我們吃,她在廚房忙著,我好奇的進去看看,在廚房的門口旁有一張小紙條,裡面密密麻麻的日期,我問:「這是什麼?」,她說:「那是一整年要準備拜拜的時間表」,我愣在那兒了,加起來少說有50次耶?她對我笑一笑說:「大家庭就是這樣呀!,我是唯一的媳婦,婆婆又過逝,何況我還有長輩在,更是不能輕忽這些事,所以全得自己一手包辦囉!列一張表,比較不會忘記!」,我說:「誰誰的忌日,你認識嗎?」,他搖搖頭說:「可是長輩們在乎這樣的儀式呀!」 所以慶典對人的心靈有什麼重大的意義,我著實無法體會呀!直到我的女兒在娃得福過第一次的生日,我才真的深刻體會到生命中的慶典意義不在儀式或是慶祝活動,而是發自內在對宇宙感恩的那一顆心,學會感恩並啟動自己的光與熱,對萬物更敬虔,並將自己生命的果實承傳給下一代! 我還能記得女兒那天生日的情景,我翻出當時寫下來的心得:這是我們一家三口的第一次,我們都非常緊張且慎重,表面上是angel很期待,每天問我生日到了嗎?事實上全家人都是同樣的心情。當假單送出去的時候,才想到應該多請30分鐘,我想去買一件白色的小禮服,給angel一份小小的意外的驚喜,對啊!生日少了驚喜就好像會不夠感動人,而且我們也沒有準備禮物;與先生會合後,急忙跑到百貨公司選了一件純白的小洋裝,並用盒子裝起來,真的像一份裝滿幸福的生日禮物,然後就趕忙去學校了,先生一直一直微笑著不說話;因為還沒佈置好所以我們還不能進去教室,只好請老師將這份禮物拿上去給angel,我們有些遺憾不能看到angel看到小洋裝時的表情,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又一次小angel和老師的秘密了。過了五分鐘,終於可以請我們上去,教室裡的小朋友排成兩排,席地而坐,中間放著兩條代表彩虹橋的繩子;angel已經興奮到沒看到我們,看她已經換上小洋裝,身上披著粉紅色的披肩頭上帶著皇冠,看見我,高興問我:「媽這衣服是給我的嗎?」;看來她好喜歡,我問:「喜歡嗎?」她轉了一圈給我看的說:「喜歡,謝謝媽咪!」;然後典禮開始了,當我看到angel大方且認真的跟每一個小天使握手說再見那一段,我真的有想哭的衝動,一直以來,我們並沒有認真的為她過過生日,好像只要買一個生日蛋糕就可以打發她那時的心情,雖然她也從來沒有埋怨過,但此時此刻,我真的懂了,難怪angel一直認為她從來沒有過過生日,原來學校如此用心讓angel認為這樣才是過生日,以前的根本不算。事後,我跟先生有同感的認為,不再辦親友間的生日大餐,我想angel對這次的生日絕對是永生難忘,因為從過完生日那天候,angel很滿足,也不再提過生日這件事,彷彿一次就很足夠很足夠了。謝謝老師和小朋友們的祝福 ,還有老師們做的蛋糕真的好吃,沒有奶油沒有造型,卻非常非常好吃,這是我們有生以來吃過最好吃的生日蛋糕了。現在回想起來,angel能成為娃得福的孩子真的很幸福,或許沒有很多華麗的硬體設備,但每個老師卻都有世上少有的專業與愛心,像源源不絕的寶藏,每天給孩子成長的動力,angel你真的好幸運呢!自己不僅羨慕起她來。 「當我們帶著孩子預備節慶、過傳統慶典時,孩子學的絕不僅止於外在的形式,那深深的烙印在心版上的心情,敬天畏神、感恩惜福、飲水思源…才是文化傳承的精髓所在。」當我終於體會出這句話的涵義了,是我們自己遺忘了文化傳承的精髓,所以我們應該要努力的找回來才對! 仔細的思考,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佛教裡的禮拜六方的善生:「一婆羅門之子善生童子遵從亡父之命,每朝出至王舍城,向六方禮拜,佛陀乃告之以六方可配於父母、師長、妻婦、親族、僮僕、沙門婆羅門等,並教導在家者過倫理道德之生活。」(《佛光大辭典》p1254);意思很簡單;善生每天早晨起來,都會走到郊外,雙手合十,對著東、西、南、北、上、下等六個方向,敬虔的禮拜;有一天佛陀就問他:「為什麼向六方禮拜呢?」;善生回答說:「因為過世的父親囑咐我,每日必須這樣的禮拜六方。」,於是佛陀告訴善生,六方的真正意義不是一味的對六個方位禮敬,真實的禮敬六方,是將六個方位再配上「父母、師長、夫妻、朋友、僧眾、僕人」等對我們有恩的人,這樣的儀式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所以其實慶典真正具有意義的是靈性的那部份,它可以讓每個人的心打開並再次連接起來,那是無可取代的,無形的力量! 我再次的思考這樣的問題時,我重新審視自己對哪個節慶最有感覺?我心中浮現的就是清明節;或許因為父親很早就過世,所以每到清明節,我都會特別想念他,父親是我最敬愛的家人,每年我也一定帶孩子去上墳,今年也是,就在前幾天,我就開始把我想到的小時候跟父親有關的都告訴我的小孩,比如:我的父親為了教我學會騎腳踏車,所以一早天還沒亮就帶著我到大馬路上,開始學騎車;又父親幫我們用鐵線做的玩具是可以跑很快的;又父親曾大聲的罵我們不好好在餐桌上吃飯乾脆到大馬路上吃算了的話;又父親總是用貨車載著一大群人往海邊去,他用輪胎給我們當泳圈,然後他在前頭拉著我們等等;我發現我可以告訴很多有關父親與我的故事給孩子聽;到了那天,孩子一點都不怕,也跟我們拔草整理墳地,當香拿起來的時候,我聽到我的孩子對墓碑上的相片說:「謝謝阿公!」。 我想任何的慶典都有很多的感謝和智慧在裡面,那是喜悅美好的,只要用心就可以將這份美好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那就會是屬於我們文化的根!

四位一體雜想

2007年05月25日
公開
42

東方與西方的意識進化 一連串的課程裡,有很多心得,但也感到很害怕,面對另類的想法時,言語很難說的清楚,站在真理的角度上,很多事物就算是信仰,都該要用很健康態度且開放的心,如果我們沒有用開放的思想時,是很難理解與自己不同聲音的觀念與想法,那麼,人就會變得難以溝通,甚至產生誤會,我想起老師說過的一段話「當要開始進入不同於以往的觀念或是不被自己認可的看法時,不要說no!;要說oh!」。這樣反而是對知識的一種尊重,也是對認真研究與發表意見的人的一份尊敬,那麼我們才能開始進入知識的交流! 為什麼說上這一段呢?因為談到人的內在時就會談到靈魂是什麼?對於毫無實際或直接的證據的心靈科學,是很具爭議性的,就像「心靈科學」這四個字,也有好多宗教家也使用這樣的名詞!所以很多時候自己的內心就已經產生爭議了,儘管如此,這個課題似乎是遲早要面對的,不斷的探索並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好像也是既定的法則,畢竟我們人類也是宇宙的一部分。 前不久我的女兒動一個小手術,手術後我送給那位整形外科醫師一本人智醫學的書(註一),那是讀書會書目中的其中一本,後來我再遇到那醫生時,醫生很有興趣的想與我討論,他開口的第一句話是:「人智醫學如何延長人的壽命?又如何讓人保持健康?又發表這理論的這些人為什麼都生命都很短暫?又四個身體如何照顧?如果你現在受傷了要怎麼辦?認識這樣的知識對你以後有什麼改變嗎?」;我心裡很沮喪,因為他的問題我一個也無法回答他。孔子三天不說話,才想到答案回答老子;而我凡夫俗子,想破頭也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的確,那醫生是個巧手,他只要一個小小手術如眼袋上動個刀,立刻讓人年輕個十歳。 現代醫學很科學的讓人的壽命延長了些,讓人的外表也美麗了些,如果秦始皇生在這個時代,他一定不用苦苦尋找長生不老藥了,因為科學的進步展現了它的效能,所以就物質身體而言,人類的確進步很多,而且日新月新呢,可是總覺得有哪個地方不對勁呀! 達文西曾在解剖30具屍體後說:「人的靈魂存在哪裡?」毫無疑問的他沒找到,而現代科學也從沒有將人靈性的那部份納進人身體的一部分,因為沒有任何儀器能真實的檢測出數據來,所以當認識到史代納先生將人真實的生命是包含物質身體、生命體、感知體和自我體,四部份時,好像所有的謎團又都有了一個真實且活生生的解答了。人不只是一具完美的機器,更重要的是生命之所以存在,有著更深奧的道理等著我們去開創,雖然那實在超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和所能做太多了,那又如何?我記得最後我回答那位醫生說:「生病還是要看醫生,活多久不重要,心裡健康有時比身體健康還重要,好好的做自己該做的事,明白所做的和所付出的並能對生命感到幸福,直到生命停止,一切就交給上帝」。因為信仰上的不同,所以醫生給了我一本書「雪山聖人」,篤信佛教的他認為人的最高境界是「人能成為神」,對於這一點,很難有共識,有道不同不相為謀之慨!不過也因此,我能更深刻體會我們需要照顧的不是只有一個外在的身體,而是四個身體的和諧以及更寬廣的看待所有的事物。 我想起我以前常跟女兒說的床邊故事,「細小的微粒」那是青蛙的成長故事,(兩棲類是最早登陸的脊椎動物):池塘裡漂著一個細小的微粒外面還包裹著膠質果凍,牠不能游不能跳不能滑只能隨著海水四處飄蕩、睡覺和作夢,它不知道它自己是「什麼」,它四處的問:「你知道我是誰?」,因為它很小所以根本沒有任何昆蟲或魚注意到它,每個人都只是淡淡說:「哎呀!你只是一個小小的”點”呀!外面還包裹著膠質果凍的小孩嘛。」,然後很驕傲的擺動牠的腿或是輕快的搖搖尾巴的離開,細小的微粒?真的很傷心,可是它發現自己的身體一天天變大,有一天往自己的後面看時,發現竟長出了尾巴,所以它輕快的擺動尾巴,快樂的跳舞,對!它能跳舞了,而且它的身體還在不斷的持續的長大;有一天先前取笑過它的那隻魚正要再次的取笑它是「雖然有尾巴,但仍是一個小小的”點”,外面還包裹著膠質果凍的小孩?」時,它驚訝的停下來了,因為牠長出了腳,然後那有著尾巴和腳的「細小的微粒」可以跳出水面上,可以慢慢可以躲藏、可以無拘無束自在的上上、下下,不管是用尾巴、還是用腿;最後蛻變成一隻青蛙! 我好喜歡這故事,它讓我很深刻的體會出自己每一個蛻變的過程,就是這麼一回事,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只是宇宙的一細小微粒,從小到大或是以後的未來,或許本質上自己應該是不變的,但每段過程裡的確總是尋尋覓覓在我是誰?如何立足?未來該往哪裡走?目的地又會是哪裡?過去、現在、未來?我依稀記得自己第一次清楚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是高中的時候,在通車的路上,我看著窗外的景物思索著,為什麼週遭的房子都是如此可怖的景象?殘缺的外觀和任意搭建的違章建築,那些危險的房子對我透露出可憐卻無奈的氣息,我想或許我能做這件事,於是我也朝這個方向開始另一個旅程;不過慚愧的自己能力好小,台灣大環境還是那付老樣子!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我想清楚的時候,內心就不再迷惑,那是一種難已被取代的清晰,道路兩旁彷彿被照耀的非常明亮,就是那種感覺一直陪伴我渡過各種考試壓力以及出社會後所面對的種種變化,感受這些也就感受到物質身體、生命體、感知體和自我體與我生命的連結並得到體認,真的很神奇,那感覺竟是如此美好,如老師們說的:「世界創始之初,是由一群高階靈性的犧牲而創造的,我們都知道,所有的存在都是需要透過犧牲」,體會到宇宙是善的是犧牲的竟是如此重要! 再次的將過往的知識重新整理,我發現自己對歷史的認知一點都不清楚,除了我愛看的西遊記、三國演義之外,我舉不出老子說了什麼?孔、孟又說了什麼?而我一向看不起至聖先師的孔子,我總認為政治野心大過教育,著實稱不上老師,不過聽說最近諾貝爾得主們定期的會議裡,提出二十一世紀人類最需要的哲學是「儒家思想」,我有些訝異,但,好幾個外國老師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中國「儒家思想」,或許我們的教育錯誤方向讓我們忘了根、忘了源頭,也忘記自己的位置在哪裡;於是拿出老子的道德經、翻出孔子的論語,來與外國老師的西方文學、藝術、哲學做比較;我們因為西方的好,所以將很多西方的書翻譯成我們的語言,同樣的,西方也是因為東方的好,所以也將東方的很多書翻譯成他們的語言,像老子與論語就被翻譯成很多的語言,與基督教聖經不分上下,坦白說,智慧不分高底,只是門檻而已,古老的智慧是多麼奧妙,道家觀照到宇宙,儒家觀照到人性,或許重新將這些做連結會是我們往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也說不定。 註一:Anthroposophical Medicine: Treating Body, Soul and Spirit by Dr. Michael Evans and Iain Rodger

兒童如何思考?我們如何支持兒童的智能成長?

2007年04月18日
公開
37

兒童如何思考?我們如何支持兒童的智能成長? DR. Renate Breipohl 今天晚上我要從現代生理學來談「頭腦功能」它的份量相當重,可能讓你們有點害怕,但我們也害怕我們的孩子的思想發展可能無法在社會上找到一個適合發展的地方,在教育方面,談到品質的部分,當然國家政府的政策方向及幼兒園所大家都一樣都努力地想要把致能發展提升起來。 我們常常很原始地認為思想的模式就是輸入和輸出,有人認為輸入越多輸出就越多,甚至還有沒有被證實的迷信~越早學越好,其實這些認定只適用於機器的發展,卻不適用於人的發展,人跟孩子都需要先做建立的工作,我們得先有思想才有可能有其他的東西,在沒有思想之前人是沒有思緒的。 今天晚上我要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談頭腦功能,同時也對八十年前Rudolf Steiner所說的「頭腦功能」作再次的肯定,在Rudolf Steiner的時代,他總是說"我現在所說的將來在科學或者醫學上都將一一證實,人們一定會發展到那個時候,現在就是Rudolf Steiner當時所說的將來,現在也真的越來越能證實Rudolf Steiner所說的是對的。 首先我要給大家看一個圖,這圖是一個專門研究學習障礙的英國專家"古德"在研究頭腦時所畫的圖形,你可以在網站上找到這個人,也可以找到他對頭腦的研究,這個圖是一個非常完美能夠呈現我們思想或者說思想發展的圖。 基本上,他說人就像一棵樹,我們的脊椎就像樹幹一樣,我們的頭腦就是樹冠,腦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腦幹再來是中腦,接下來腦葉的部分是皮質,這人所發現的也是我們必須瞭解的,經過一定時間之後人的思想必然會發展。 從工作中我們可以發現有學習或思想障礙的孩子,通常她們最受到干擾的部分是耳朵和平衡系統,就像頭昏一樣,我們知道頭昏時人是沒有辦法思想學習的,平衡的部分是所有腦部發展的基地。 現在我們來看兩件事情,一個是感官的系統一個是姿勢的系統,感官的系統舉個例子即便是一個在子宮裡的嬰兒也早就有聽見的能力了,這個很早就開始的感官能力是為了將來發展思想做預備的。 另一方面我們再來談早期的姿勢系統反射,每一個小兒科醫生都會在嬰兒出生時做檢查他的反射機能,最近幾年來生理學上也談論著當孩子長大時他的一些主要的反射會消失,而且會被姿勢系統取代,他必得有這樣的成長過程,但是有些孩子長大了確保留著他的原始反射;反射與姿勢系統有明顯的區別,舉個例子說,當孩子小的時候,當他怕時他整個身體是張開跳起來的,但長大以後當他害怕之時他反而是要把身體捲曲起來,以上可見,人整個身體動作改變了,打開的反射動作被捲曲的保護動作所取代了! 另一個早期的反射動作是:當小嬰兒一個手伸出去時他的頭會轉過去,而另外一隻腳就會彎過來,有時在國小裡我們會看到一些小朋友在學寫字的時候,右手開始寫頭就跟著歪起來,這就是他尚未長完全的早期的三個原始反射的痕跡,我們也看到反射還沒有長好的孩子學習速度真的就是比較慢,因此,在學校裡,當老師看到孩子身體歪一邊寫字時,老師會說:"請把你的手放好,身體坐好",當他必須把自己挺直起來時,他得花很大的意志力才行,而當他把自己真的挺直起來時,也即是他智能開始發展的時候.姿勢、智能與信心息息相關,當孩子能挺直起身子的時候,他的致能也開始啟動發展.姿勢系統大約是在孩子三歲時發展完成。 Gloeckler 醫生Kolisko 國際研習會議曾來過台中。她說過的一段話是老師們永遠都不應該忘記的。那就是如果有人問妳,華德福教育裡,當你的孩子三歲時,你的目標是什麼?Gloeckler醫生說我們應該回答:我們要孩子能自由地移動,能克服身體的姿勢,能挺直身體說「我在這裡!」 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他們的身體發展和腦部的發展很相近;也和他們的思想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可以容易地瞭解,我們不能從上面的頭腦開始學習,我們應該從最近、最基本的肢體開始學習,整個兒童的發展才能建構得正確。 我們知道Rudolf Steiner 曾經以兩件事情來形容幼兒。第一,他說:「幼兒是感官體」;第二,他說:「幼兒是完全的意志表達」。所以,現在,頭部這邊我寫的是「感官系統」; 相對的另一邊是四肢「意志系統」的部分。意志和動作結構、姿勢息息相關。這兩件事情表達出兒童的發展是建構在這兩大發展上。 Rudolf Steiner同時還說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他說:「當孩子在感官的經驗裡時,孩子是在思想的。幼兒在感官中思想,幼兒的感官和思想是合在一起,沒有分別的。」所以,幼兒在感覺的時候就是在思想; 而這樣的一件事情就可以讓我們想很久了。 我想舉個例子來說明思想和感覺、感官是合在一起的。今天早上,我進入園所,我是一個陌生人。我看到孩子們都在看我,他們以一種感覺看我。我覺得孩子們看我的樣子就好像要把我吸收進去一樣; 孩子們正在感覺我。接下來,他們應該就會感覺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是對的還是不對的。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直覺:你看了,你就知道。難怪有人,第一印象常常是很正確的。這些,說明了感覺和思想的確是合一的。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嬰兒從出生當時起,思想就開始作建構工作了。第二件事情,他說:「我們的運動(movement)和智能息息相關」。現在,有很多孩子做身體的治瘵,有很多這樣的練習中心。 我們接下來要談的是語言的發展,Rudolf Steiner 說我們腦部的活動部分是非常神秘的。在這裡,有些會做協調的過程,有些會做轉換的過程,活動的發展和語言是息息相關的,老師畫的這個地方是很精細的動作,會和腦部的發展連結在一起。 當談到語言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像嬰兒發出的啊、ㄟ、咿、喔、嗚:等聲音,這些都是屬於情感性語言的。每個孩子都是從「情感式的語言」開始成長的。也即是說,在我們思想發展的同時,我們的情感、生命也一起投入發展; 我們會自動的整合思想和情感一起發展。當我們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得到,當孩子以情感與學習的時候モ孩子可以學得比較好。這是很重要的,當渴望學習的時候,我們的確可學得比較好。 兒童的語大約在兩歲到三歲之間發展成形。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非常奇妙的事,我們要談更高階的人類頭腦發展活動。長久以來,我們知道我們的右腦的重要發展期是在三到六歲左右; 而且,左右腦兩邊做不同的工作,他們各有不同的特質與任務,右腦是比較夢幻的,左腦是比較清楚、比較邏輯的。我們可以說右腦是「想像的腦」,是形成圖形、可以創作、可以直覺、可以情感的腦。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感官比較傾向在節奏與空間方向中建立印象。比如說,幼兒學習一首詩或一首歌時,他腦海裡即會自然的浮現這首詩或歌的節奏。換句話說,幼兒不是靠記憶,而是透過節奏來學習。利用節奏形成的記憶可以記得比較久。在幼兒早期,我們可以透過節奏的活動幫助幼兒形成完整的語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園所裡強調「晨頌」(morning circle或稱「晨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在「晨頌」過程中,幼兒可以在空間活動中學習協調自己的身體和空間的方向,同時也在詩、歌、謠的節奏中更精緻化語言的發展,這是一種全身心靈活動的全人學習的方式。此外,我們也透過各種藝術的形式,促使幼兒更多使用及發揮右腦功能的機會; 如果我忽視右腦的功能,早早的在幼兒階段就只使用左邏輯、推理的話,那麼,右腦的能力就會喪失。 最糟糕的事情是把孩子放在電視機或電腦前面,幼兒在電視機或電腦前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因為無「事」可做!電視、電腦全部供應,從一件事情到另一件事情,你不需要記憶,電視、電腦會幫你記意。順便告訴大家,影星在背劇本時,通常都是邊走邊記,因為行走的時候是有節奏的。因此,他們可以記得更好。 我們知道記憶對智力的發展很重要,如果我們可以利用詩、歌、謠等這些很有節奏的教育素材培育兒童的語言,我們即可以為兒童的將來建立很好的思想能力。 Goddard 醫生說:我們的中腦「胼肢體」負責連結左右兩腦的橋樑功能,使得左右兩腦的訊息可以互通,這個功能大概在孩子七歲左右可以完成。這之後,他的學習就會轉向左腦。所以,這之後,老師的教學就需要朝左腦的方向發展。在華德福教育裡,我們強調觀察兒童,而在頭腦的發展上當然一樣要求看得清楚。孩子在七歲以後,思想會有所轉換,他們會突然間對一些問題和分析感到興趣,也會提出一些問題。在西方一個說法,孩子大約七歲左右開始,就會對寫字很有興趣。剛開始的時後,老師只教他們一點點,可是他們自己很喜歡多研究; 另一方面,孩子也變得喜歡數字,喜歡認識數字,他們也很會聽聲音,聽著聲音就想將字拼寫出來。我比較不知道中國字的發展,但我感覺到中國字的原型比較是屬於圖像的,我覺得那是比較困難的圖像。 通常,在英語系國家裡,一年級老師最重要的課題是「努力將文字變成圖像感覺」介紹給孩子。比方說,要教導B這個字,老師可會講一個Big Brown Bear的故事; 老師會在黑板上畫出一隻很像B形狀的大灰熊圖像。孩子看見熊,就看見B,就也同時學會了B這個字。可以想像的,華德福學校的一年級有很多、很多文字的故事。文字本身常常和圖像很接近,以這樣的方式,老師自在教導文字的時候,努力地引導兒童將圖像的頭腦功能連結上分析的頭腦功能,建立起左右腦連結的工作。老師也常引導小學生以想像、夢幻或美好的感覺寫下一些事情。然後,在他閱讀的時候,幫助他學習認出每一字,而且合乎邏輯地去分析那個字。 早在「左右腦功能與發展」的研究之前,史代納就一直、一直地強調孩子小的時候是圖像思考的,他們是在想像的圖像中思想的。因此,為形成思想,他們需要有看得見的實物出現在他們的眼前。這個必須有實物才能思想的階段我們稱之為「與物體連結」的思想階段。在一年級時,如果老師想說一個「鳥與樹」的故事時,老師會先將樹和鳥畫在黑板上,而不是讓孩子自己想像鳥如何飛到樹。 Rudolf Steiner 說:「智能存在兒童的天性裡,在幼兒教育裡,智能沒有位置,我們不應該教導知能。」智能的發展存在於七歲以後的左腦,只有在那個之後,那個地方才有抽象思考的空間。如果我們教導孩子的左腦,那即是智能的教育。Rudolf Steiner一再、再地強調我們不適宜在幼兒的候段作智能的思想,我們要看的是全體,而且是要從孩子在什麼地方,就從什麼地方去建立孩子的思想。 在幼兒教育裡面有三個基本教育領域,第一,感官印象的教育,我們要盡可能的讓幼兒有很多正確、合宜,而且精緻的感官經驗與印象,因為我們希望孩子的感官很精緻。也因此,我們需要創造、保持環境的美感,所給的玩具、東西不能是人造的、假的,而是真實的、天然的材質。第二,我們要給幼兒健康的、足夠的飲食與營養; 第三,幼兒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發展意志力,我們要讓孩子自由、健康的遊戲,讓幼兒有機會以自己的方式教育自己的意志力; 只有「晨頌」的部分,老師稍微做一些些引導,以使幼兒的意志發展更完整一些些。當然,老師們也透過唸的詩、歌、謠,以及充滿想像力的故事啟發孩子流暢的語言;還有水彩畫、捏塑等藝術活動,這些都能更啟發、強化右腦功能的開展。 另外,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三件非常重要的美德:第一個美德是愛,這對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當我們面對孩子非常活躍的時候,我不一定要馬上去停止他,而是要以充滿愛的方式去面對這個充滿精力的孩子。第二個是,我們要在孩子面前說真話。不可以說一半真的,一半假的話,甚或完全不真的話。不真的話或假話,例如,明明很很生氣,還表現得很友善。其實孩子還是會感受得到。第三,Rudolf Steiner特別強調我們不可以說「娃娃話」;我們要以自已的聲音說自然的話,因為孩子知道那不是真正的語言。如果我們自己不說真 正的語言,反而「退化」成「娃娃」,那是敗壞現象。因此,當我們說故事時,我們一定要說自己喜歡的故事,千萬不能說自己不喜歡的故事,孩子會感覺你說的或唸給他聽的是你感覺好,還是不好的。為這時候也是孩子們要開始為自己建構左腦能力的時候。Rudolf Steiner 強調,當我們自己的思想不清楚時,我們的孩子就會不清楚。如果有們做一件事,三分鐘就變了,一會兒又變了,孩子的思想也會變成非常得混淆,我們一定要很清楚自己所要做的,再去做。 現在我再說的清楚一些,左腦的能力不需要在幼年時候教導,教導了不會變得更好,因為等到七歲之後,左腦自己就會建構了!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譬如說,他會拿著杯子倒過來,倒過去。基本上,這不是想,而是一種探索、試驗。他自己進入測量或分析裡,有多高、有多重、有多遠…。這即是左腦自然的開展與建構。 接下來,我想很簡短地談「靈性的發展」。 當選擇這樣的教育時,我們希望孩子能健康地成長,希他們的內在潛能能充分地發展。此外,我們希望他們的靈性生命不會被教育打倒,可以得到好的建構。我們的靈性有可能被教育打倒的!生命中有許多神奇奧妙的事情,我們要把這份神奇奧妙的想法留給孩子。讓他對世界,對生命有一種奇妙的、敬虔的感覺。不要總是對孩子以因果做為現象的解釋,不要讓孩子認為生命再沒有什麼新鮮的事情了。我們一直在尋找這種可以兩者兼具的思想:具有頭腦的功能,也具有屬靈恩賜的思想。因為,屬靈的部分早在我們的身體建構之前就有了。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頭腦的輸出並不多,要大約六個月之後才會慢慢增多。這表示,在他出生之後,有兩件事發生。一件事是,他有思想的「能力」; 另一件事是,他一定「思想」了!思想刺激了腦部。所以,那個還沒結構好的剛出生的頭腦,到了六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變得很複雜了。思想的「能力」和「思想」都是靈性的真實現象。 Rudolf Steiner說,出生時,孩子會帶來出生前的圖像,並進而和地球上的官能做結合。有時候,孩子會說出一些相當智慧的話。我們好奇孩子怎麼能說出那麼有深度,而且有靈性智慧的話?這實在是個大奧秘!有股巨流,一股從靈性世界而來,另一股,從地球世界而來。當這兩個巨流相遇的時候,就形成了兒童靈性的,屬天和屬地的思想。在生命的過程中,孩子有越來越多地球上的思想。因為,我們學會了更多地球上的事,所以產生了很多新的,屬地的思想。當人們年老時,屬地的部分會慢慢地離開。你看到老人常記不住事情,但 他屬靈的思想卻越來越清晰,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Rudolf Steiner 對老師們說:如果我們太早教導孩子智能性的思考,我們就會把孩子屬靈的,或屬天的發展消磨掉。如果這個發展受阻,他將來靈性的發展、人文的發展,就會產生困難。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強化左、右兩邊頭腦的連結。也即是,讓孩子的「想像力」思想發展起來。想像力思想發展得好的話,心靈的發展功能就好。到了青春期之後,他有很多機會需要運用這個想像的能力。如果沒有建構想像的思考,太早發展智能的思考,進入青春期之後,他的心靈很容易就乾枯,他的生命就發生問題。所以,在幼兒園所裡,我們希望每件事情都柔順。不要太急,也不要加添孩子分析的能力。不讓孩子們失去靈性能力的發展,我們要給他們機會。而且,他們有靈性的任務,他們要好好珍惜從靈性世界帶來的珍貴禮物。 現在,我在這兒打住,留下一些時間給大家問問題。 問題一:如果一個成年人回顧童年時發現自己的靈性發展太少,那麼,當他的靈性乾枯的時候,他可以如何排遺那個時間? 回答:有很多成人似乎都覺得我們在靈性上面有一些困難或距離,覺得自己沒辦法進入精神的或靈性的世界,這個時候,我們的孩子就是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跟他們一起生活,如果我們可以陪伴他們、觀察他們,我們就有機會從他們那裡重新獲得這部份能力的開展。 在人的生命裡頭沒有不可能的事青。重要的是,能認出自己現在的狀況是什麼,然後開始去做。我就從我的孩子身上學習到很多、很多。你們可以看出我是個非常思想、非常智力的人,我的非常享受抽象概念的思想。所以,我非常感謝我的兩個孩子。因為他們,我才開始喜歡故事,突然之間,從許多故事裡,我發現了新的世界 問題二: 有時候孩子孤單、害怕,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回答:做為人,我們每個人都有同理心的能力。我們可以運用這樣的能力進入孩子的世界,或進入另一個人的世界。在同理心的過程中,我們彼此溝通,互相瞭解。這時,人就不應該感到孤單。 此外,做為父母,我們有能力以「無私的愛」幫助孩子。我們也許無法像孩子那麼具有想像力,但是,我們的命運目標可以是,讓孩子具更想像力。當孩子具有健康的想像能力。他們就不容易有失落、孤單、害怕的感覺。最好的事情是,在娃得福園所裡,我們可以一起行動,彼此照鏡子,彼此照應。 問題三:如果子的知識系統建構得不夠理想,反應慢,我們能如何幫助? 回答:我們需要先確定,到底所謂的「慢」是什麼。Rudolf Steiner 說,人有四個身體:物質身體、生命體、星芒體、自我體。如果說孩子的知識系統建構出問題的話,我們要問,是物質身體的層面失去功能嗎?還是生命體不夠強、不夠活潑、不夠有力,使得孩子覺得事情太多,負荷太重了呢?或者,是我們星芒體出了問題?星芒體是我們的情感生命,最重要的,孩子的情感是如何脈動的?想動或是不想動?如果人沒有動的意願、感覺,或想法的話,天底下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最後,問題也可能發生在我們的靈性生命~自我體上。自我體需要經歷「入世」的過程,有些孩子能完全的入世:有些孩子卻沒有完全的進入世界,他的「自我體」還飄游在從天而降的半空之外。 所以,我們先探究這四個問題:是物質身體,還是乙太體?或者是星芒體、自我體的問題?如果我們能看出哪個地方不對勁,我們就有可能解決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學習觀察,從觀察中發現不一樣。如果我們能發現不一樣,我們就有可能知道接下來應該朝什麼方向努力或修整。 問題四:是不是在七歲以前完全地發展右腦,將來的靈性發展就比較安全? 回答:在發展的年齡層上完全正確,但並不是只照顧右腦,其他的發展也要照顧。比如感官的部分語言的部分意志的部分,所有的這些都必須要照顧。這樣,才能夠使得基礎的發展堅強厚實,才能夠在往後,與靈性發展有良好的聯結。 在史代納教育裡,我們知道身心靈是同時一起發展的。在美麗的圖畫背後,有重要的身心靈正在發展。我今天晚上談的,原集中在身體的頭腦機能上,可是,我們仍能感受到,在頭腦機能的背後,重要的仍是靈性的閃亮發光。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們談的這四個問題就是身心靈的問題,這是我們要發展完整的全人最需要關注的問題。 問題五:

起始之六 Dr. Bach's Twelve Healers (Soul Types)

2006年12月19日
公開
40

Failing--Herb--Virtue 01.Restraint--Chicory(8菊苣)--Love 02.Fear--Mimulus(20龍頭花)--Sympathy 03.Restlessness--Agrimony(1龍芽草)--Peace 04.Indecision--Scleranthus(28史開蘭)--Steadfastness 05.Indifferece--Clematis(9鐵線蓮)--Gentleness 06.Weakness--Centaury(4矢車菊)--Strength 07.Doubt--Gentian(12龍膽根)--Understanding 08.Over-enthusiasm(31馬鞭草)--Vervain--Tolerance 09.Ignorance--Cerato(5希拉圖)--Wisdom 10.Impatience--Impatiens(18鳳仙花)--Forgiveness 11.Terror--rock Rose(26岩薔薇)--Courage 12.Grief--Water Violet(34水紫)--Joy 1.每一個人降生到人間來各自學習屬於自己靈魂的重大課題.當我們珍視與發展我們的美德,便是朝向生命的光與愛;如果我們決定用負面的方式面對生命的挑戰,便是選擇了生命的黑暗與陰影.也就是說,每一個靈魂類型都有責任將自己所經歷的生命的困難,轉化成正面的特質,進而貢獻如此的美德給予這個世界. 2.人類最終要朝向集體的進化,而每一個靈魂都各自在這個神聖的計畫中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 3.由於我們容易被外境或現實迷惑,因此我們未必清楚我們這一生的使命,同時也看不清我們真正的靈魂特質.這種迷失根源於我們的自我(後天發展的presonality),聽不見較高自我(Higher Self)的聲音. 4.來自大自然的生命能量(花精)可以幫助我們找回自我與較高自我間的連結,讓我們以較純然的方式面對生活與生命. 5.巴哈系統當中,除了上述十二種花精之外,其餘皆屬於幫助我們認出自己靈魂的輔助花精.這個字我認識的過程,個體大多時候會經歷某些(甚至各種)負面情緒,從覺察到面對,我們一步一步地,像是剝洋蔥皮一般,越來越靠近真正的自己(靈魂) 6.由於許多想法與情緒遮掩我們靈魂本質(自性)的顯現,我們未必看得清我們生命的價值與使命,因此我們可以藉助於各種花精來釐清各種浮現的情緒. 7.當我們發現看見自己,我們就能活出自己(就是Free Thyself) 8.如果我們一直找不到這條自我追尋的路徑,那麼Let us find the one thing in life that attracts us that it is as natural as breathing...in it we are happy and at home,and it is only when we are happy (which is obeying the commands of our soul) that we can do our best work (quoted by Barnard,2002)

起始之四 四位一體的人類進化(我們的過去與現在)

2006年12月07日
公開
33

Dr. Renate Breipohl 四位一體的人類進化(我們的過去與現在) 回到沒有時間的那個年代,那是一個無時間與無空間存在的時期,沒有地球沒有人類,只有宇宙存在,能想像嗎? 面對這樣的話題,人從何而來,有些國家是不在乎的,他們並不重視這一點,但如果我們不能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和任務,那麼所有的發展都會變成多餘的,史代納說:"我們沒有辦法了解地球,除非我們能了解靈性",中國對靈性世界的理解是什麼,中國孔子曾被問到"天是什麼?",他回答說:"不知地,何知天?",或許孔子並不否定天的存在,但更在乎現在的存在,我們可以看見,史代納與孔子對靈性世界的觀點是不同的,但當我們尋求心靈的平衡,我們應該要把對靈性世界的認識放在第一位. 透過觀察,我們很容易能發現地球的發展與人類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註一),有相同的四大步驟,最後一步才進入物質世界(現在我們所知的地球),或許對無時間與無空間存在的時期,我們是很難建構這樣的概念出來,仔細觀察孩子的誕生,他們其實已有靈性存在裡面,過往的靈性與地球的物質身體結合,成為一個能夠在往前的動力,人類與地球是一起進化的,我們將進一步了解這部分. 世界創始之初,是由一群高階靈性的犧牲而創造的,我們都知道,所有的存在都是需要透過犧牲(如生與死其實是緊密在一起的),人們是在溫暖與黑暗中被孕育的,當第一個進化過程(Old Saturn古老土星),黑暗裡面存有溫暖,(如人都是有溫度,除非死亡,又很多的治療也都是將人包覆起來讓人感到溫暖),這時人是靈性存在裡面,外面是被神包覆著,此時人類也有了感知,靈性的聽覺. 我們可以先理解,靈性的發展是先有功能,然後才發展器官,如同胎兒的最初,母親是先發展靈性的世界給胎兒,溫暖,水,胎兒才出現(物質身體),現在的科學都能發現,此時胎兒就有聽覺了,所以我們建議前八週不要照超音波. 當進入第二個進化過程(Old Sun古老太陽),光與空氣的進入使得生命出現,此時人類是如泡泡般的性靈存在體存在封閉的空間裡,如胎兒開始發展身體的線體系統,我們的生命體經過太陽的光與空氣,有了如植物的形態注入的生命,此時的生命是沒有痛苦的,直到第三個進化過程(Old Moon古老月亮) 現在我們知道月亮代表著水與韻律,此時的演化正是如此,胎兒的身體水流動在封閉空間的裡裡外外,以太體藉由呼吸供給了生命所需的養分,感知體開始被注入,所以我們開始有了存在的意識心,當然有感覺也就有了快樂與痛苦. 到第四個進化過程(Earth Stage地球時期),這是一個濃縮固化的過程,胎兒身體發展骨骼肌肉神經感知器官,而以太體更有節奏的工作(如心跳會更規律的跳動),感知體由存在的意識演化出人們的意識,那是一種屬於內在領域的意識,此時自我體才從Old Saturn古老土星到來並開始發展,自我意識是現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課題,而那原本就存在的我,一直跟高階的自我(靈性)在一起,直到此時才誕生. 從圖表,我們可以看見我們現在的位置,和未來要發展的方向,要更了解這一點,可以透過文化,因為文化與我們的心性是相當接近的,Soul的成長同時也是戰爭的場地與開端,要由低階的自我成長到高階的自我,是相當不容易的過程! 註一:地球的演化過程,人類會在胎兒時期迅速的在演化一次

起始之三 平衡

2006年11月23日
公開
33

什麼是平衡?有人提出來,到底平衡對人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一.向日葵(黃色) 二.野薑花(白色) 三.玫瑰花(紅色) 四.蓮花(紫色) 五.仙人掌(各種顏色的小花,但多刺) 五種花讓大家選,覺得想選什麼花放在讀書會的中間呢?想一想喔! 一.向日葵:充滿付出的心,很勞苦的工作,但身體要好好保重.(向日葵開完之後花會垂下來,總是用盡力量開花和結果). 二.野薑花:內心很深邃,很需要獨處休息,才會重新得到新的能量.(野薑花白色的花朵,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以無限蔓延) 三.玫瑰花:很熱情很感性的個性,但憤怒的時候也是非常強烈的.(它是花中之王,雖然刺像裝飾物) 四.蓮花:不喜歡熱鬧大場面,總是靜靜的學習(屬靈性的花朵,較不適應物質世界). 五.仙人掌:內心有好多澎湃情感,很愛哭(仙人掌的刺雖然很毒,但它的花很美的,果肉非常好吃,鮮嫩多汁) 坦白說,我選的是向日葵!恩~我的確該好好保重身體. 我曾認識一個朋友,她非常喜歡仙人掌,雖然她的理由是,她很懶所以養不太需要澆水的花比較長命,其實,朋友真的像極了仙人掌,她很會哭,聽一個不怎麼需要眼淚的新聞,她已經流一灘淚水了,真正接觸她之後才發現,她情感是很嚇人,浪漫的她連說話內容都是一直構築美麗的夢,可是她極不易表達,或許是這原因,她總是形單影隻,可是她真的很有勇氣,隻身一人辦了貸款找了學校,留學到陌生的國家去,她甚至連語文能力都只是及格邊緣呢,看到仙人掌,我總是會想起她! 大世界裡有很多自然的動植物是可以反映出人的性格,不管是對照還是觀察,人還是一直被世界影響著,人屬動態的情緒,常常觀察自己,一旦出現負面情緒時,是無法往前的,或許不往前並不一定會有多大傷害,因為有些傷害是看不出來的,可是一有危機,恐怕後果是谷底深淵,所以很多人為躁鬱症苦惱為人格分裂苦惱甚至為不健康的感情苦惱,所以為內心情感尋求一個好的動態平衡很重要. 這次我為angel和自己選擇了兩樣花精,(14)石南Heather,(20)龍頭花Mimulus;晚上angel都會要求兩滴,早上則不一定,仔細觀察,或許Mimulus該改成(2)白楊Aspen,或許angel害怕的事物是無形的

Children (by Edward Bach )

2006年11月13日
公開
38

The whole attitude of parents should be to give the little newcomer all the spiritual, mental and physical guidance to the utmost of their ability; ever remembering that the wee one is an individual soul come down to gain his own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in his own way according to the dictates of his Higher Self, and every possible freedom should be given for unhampered development. The office of parenthood is one of divine service, and should be respected as much as, or perhaps even more than, any other duty we may be called upon to undertake. As it is one of sacrifice, it must ever be borne in mind that nothing whatever should be required in return from the child, the whole object being to give,and give alone, gentle love; protection and guidance until the soul takes charge of the young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individuality and freedom , should be taughtfrom the beginning , and the child should be encouraged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life to think and act for himself. All parental control should be relinquished step by step as the ability for self-management is developed , and later on no retraint or false idea of duty to parenthood should hamper the dictates of the child’s soul… Parenthood is a sacred duty, temporary in its character and passi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 It carries with it nothing but service and calls for no obligation in return from the young, since they must be left free to develop in their time. thus the child should have no restrictions, no obligations and no parental hindrances, knowing that parenthood had previously been bestowed on his father and mother and that it may be his duty to perform the same office for another. Heal Thyself (by Edward Bach ) Chapter 5---page 27/28

http://isis.imeifoods.com.tw/spirit/story.htm

2006年11月11日
公開
37

http://isis.imeifoods.com.tw/spirit/story.htm Geb(天神)和Nut(地神)有四個孩子:Osiris、Isis(愛希斯)、Set和Nephthys。 Osiris為長子,自然成為埃及國王,並娶他妹妹Isis為妻。 Osiris夫婦善良、溫和與助人使他們受到眾人擁戴,並且成為人類第一位國王和王后,Set甚為妒忌並使盡詭計,化身邪惡怪獸攻擊Osiris並殺害他,取而代之成為埃及的統治者。 Isis擁有神奇的治癒能力,知道她的丈夫出事後,沿著尼羅河尋覓到Osiris,她將生命之氣吹進丈夫的體內,終於使Osiris復活過來。 Osiris成為掌管死亡和復活的來世之神「幽冥之王」,戴著象徵權力的王冠,握著生命之鑰和權杖。 不久後Isis懷孕產下Horus--法老王,Isis哺育Horus的形象,激發了之後許多聖母與聖嬰的畫像靈感,就像一位充滿愛且堅強的母親。事實上,基督徒將她的一些特質影射於聖母瑪莉亞,愛妻慈母的印象深深影響著西方的女性思維。 Isis總以戴著兀鷹頭飾的服裝出現,在一對角中間鑲嵌著太陽圓盤,有時則以雙手張開的一對羽翼之面貌出現。 主神殿為愛希斯神殿的腓萊神殿(Temple of Philae),原位於埃及腓萊島上,因興建亞斯文水壩沉入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耗資3千萬美金及近20年的時間,才將神殿從水底救出並恢復原貌,現遷至阿奇卡島(Agilka Island),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腓萊神殿素有「古埃及國王寶座上的明珠」之美稱,內部石柱精雕細琢,日後希臘式的廊柱和羅馬式的廣場,都深受此神殿石柱結構的影響,堪稱最浪漫也最美麗的一座神殿。 在埃及史上,Isis一直是最偉大的女神。傳說中Isis是一位偉大的魔法者,以擅長使用法術聞名。她也是萬物創造者,地位相當於大地之母,是諸神之后與嬰孩的守護神,在死王之書中,Isis被視為生命的給予者。 據古埃及的說法,任何深愛丈夫的女子皆是Isis的化身。

起始之一 "no!與oh!"

2006年11月10日
公開
43

一連串的課程裡,有很多心得想分享,但也感到很害怕,總覺得自己實在知識很淺薄! 面對另類的想法時,言語很難說的清楚,幾次經驗下來,很怕會被誤解,畢竟人對自我的探討是很主觀且堅持的,就像與周圍的人溝通孩子的免疫機制需要被大自然啟動,我們不該一開始就用藥物消減掉,這樣切身的想法都會引來很多特殊的眼光和排斥,所以我的內心是很困惑且無奈,站在真理的角度上,很多事物就算是信仰,都該要用很健康態度且開放的心,如果我們沒有用開放的思想時,是很難理解與自己不同聲音的觀念與想法,那麼人就會變得難以溝通,甚至產生誤會,就像今天我所遇到的一位媽媽,我話還沒說完,她就已經急切的告訴我"我們理念不同,所以我不想談",那時我愣住了,我只是想交流知識與經驗談,並沒有想要強迫認同呀!更何況我都還沒開口說話?而且剛剛所發生的事是,她對我的孩子發生的經驗有誤解,而我想釐清!話打住了,但是我提起勇氣再一次確認,還是被拒絕,我有些納悶,難道不是醫護人員,或是老師,我們就不能談孩子的醫療與教育的看法?或許我真的不夠認真,連優碘和碘酒我都會用同樣的詞,雖然我知道我用的是優碘(威碘液,我回家查了一下,與碘酒是不同,碘酒現在已經跟紅藥水一樣沒有被使用了),我納悶好久,無法理解專業人員到底是有多專業,到無法跟家長甚至是一個個人溝通?最後我並不勉強,只是有些無聊的難過! 我想起老師說過的一段話"當要開始進入不同於以往的觀念或是不被自己認可的看法時,不要說no!,要說oh!";那麼反而是對知識的尊重,也是對認真研究與發表意見的人的一份尊敬,那麼我們才能開始進入知識的交流! 隨著心裡的轉換,變成一股動力,很想把自己一些上課和切身的經驗寫下來,這些其實很早以前就想做的一件事,只是沒有很認真的做,也不覺得有必要做,身為家長太過認真反而會遭來很多非議,儘管如此,我還是想做,現實裡不能談的話題,總不能連思想都被限制住吧!我們就來開始吧!希望與我有相同頻率的媽媽,能真的也來一起做一場不可思議的探討! 身體密碼 先來介紹這本書"身體密碼"作者:戴比.沙爾 出版社:采竹文化 大智慧的身體,"任何誇張的表現,勢必左右人類的身體"(Walt Whitman) 現代的醫學成就卓越,不過卻有一項基本概念似乎總是被遺忘,甚至被誤以為不相干,在醫界身心相繫的事實一向擺在第二位,彷彿有意忽略心理之於身體健康,以及自身治癒能力的重要,儘管醫界忽視,身心存在的必然關係仍不容否認,而且的確值得我們重視,真理越辨越明. 書裡這一段話裡,很直接告訴我們,作者的結論,雖然我並不一定認同"真理越辨越明",但隨著時間和更多的研究,的確我們可以證明真理冰山的一角,身體的奧秘,同等於一個大宇宙般,但當我們越深入研究或是理解,不難發現這想法很真也很有趣,甚至能改變我們某些細微的習慣,何不想想呢? angel很喜歡一本書,周大觀的我還有一隻腳,這本書很有能量,透過語言和圖畫,angel總是能感受到很強的生命力量,為什麼我稱之為"能量",在讀的過程裡,我發現有很多"波動",面對病痛我們很容易屈服於疾病,並未發現我們的身體有一種看不見的意志能量,它更能深深的影響病痛,一旦屈服了,真的只能任醫生宰割,但我們也可以讓自己學著用自己身體上的能力讓病痛屈服呀! 或許大觀生命過程很辛苦,可是我們看見的卻是最健康的心靈!

起始之二 "神話的力量"

2006年11月10日
公開
33

神話是為了傳遞知識而刻意選擇的媒介,神話將宇宙法則原理過程關係和作用戲劇化,以一種容易理解的方式表達.神話中的意義和神秘經驗並不限於故釋字面上的解釋,因為神話並沒有歷史學上的價值.當神話內在的真正涵意被發掘出來時,這些神話就成為一篇兼具科學與哲學的佳作.我們越研究其內容,會發現這些神話變的越豐富,越有內涵.此外,由於其中美一小篇的神話皆立基於整體之上,因此,我們亦不會誤解它們在整個神話中的意義,而它功能上的意義也更不會因此被遺忘或扭曲(註一) 全世界,埃及人是最快樂最健康的,而且是最有宗教信仰的民族 (Herodotus), 很久很久以前的古埃及,Geb(天神)和Nut(地神)有四個孩子:Osiris、Isis、Set和Nephthys; Osiris和Isis這對兄妹結婚,之後成為埃及的國王與王后,他們教導人民農業和灌溉的技術,並告訴人們如何建造房子,教育他們法律和文字,他們讓埃及的尼羅河有了生命,非常受埃及人的愛戴. 但是,他們那有著邪惡心的弟弟Set,憎恨並忌妒著他們如此受人民喜愛,所以利用一場宴會,設計Osiris,將他謀殺,並將Osiris的身體截成十四塊,分開埋在埃及的各地. 傷痛的Isis沿著尼羅河四處尋找Osiris的屍體,在全找回來的時候,她用針線將Osiris的身體縫合,並做出埃及第一個木乃伊,Isis用她的愛將生命注入再次喚醒Osiris,讓Osiris的木乃伊復活,之後Isis懷了一個兒子Horus,Horus成人之後打敗了Set,Horus成為以後法老王的表徵. 這是西方一個很具影響力的故事,而且很普遍,儘管這個故事並沒有單一而完整的被紀錄下來,但,從故事裡我們可以探索到埃及人對宇宙的概念,人性與神性之間是不衝突的,隨著故事的增長,我們可以發現故事裡有很多訊息,比方說,Osiris和Isis之間的關係,他們可以是雙胞胎兄妹可以是夫與妻甚至可以是形式存在的關係,如果仔細觀察隨著Osiris的死亡與Horus的出生,之間關係更是表達了生命最偉大的循環,永恆的靈魂和會死朽的身體,對了解埃及來說是一個關鍵點,再來是太陽月亮和星星以及數字代表的含意,金字塔總是完美的向著三度空間軸線很對稱的建築,每個埃及人的臉部與身體也都是直直朝向前方,那麼是否也表示當時埃及人其實是很清楚知道宇宙的韻律呢?這很可能是我們現在沒有覺醒的那部份? 古埃及人有很多深涵智慧的格言教導著人民,而人民也以此法則管理自己數千年,若非古埃及人對這些真理和和諧有著超乎現代人的覺知,實在很難能站在現在的角度了解他們看待這些法則是很理所當然平常的一見事般. "給你耳朵,讓你聽到所說的話,給你頭腦來詮釋聽到的話,將這些話放在心上是對你有幫助的", "要快樂要滿足" "正確的傳遞訊息 "不要一再的中傷詆毀" "當有另外一個人在身邊時不要吃麵包,除非你把麵包分給他吃" "不要以物質財產或富有為傲,因為它們是在沒有你的協助下從上帝那兒來到你身邊" "要有尊敬心,當身邊有人年紀比你大或更高階的官員站著,你不要坐著" "尊敬智著,但他抱有錯誤的看法時,則視之為同輩並予以指正" "不要以你的學識為傲,而是要向所有人請教,因為從每個人身上都可有所學習" (註一) (未完) 註一:Egyptian Cosmology 埃及宇宙學 作者:莫斯塔伐.葛達拉/著譯者:奕蘭 出版社:人本自然

廿世紀最偉大之數理邏輯學家-Godel

2006年10月17日
公開
31

Godel(1906∼1978)生於現捷克之 Brno,卒於普林斯頓。Godel 是廿世紀最偉大之數理邏輯學家,其不完備定理是廿世紀最具啟發性的思想發現之一。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15_4_11/index.html 戈德爾不完備定理 董世平 背景 敘述與證明 對數學的影響 對電腦的影響 對哲學的影響 戈德爾 (Kurt Gödel) 於1931年發表了他的「不完備定理」(Incompleteness Theorem),至今正好六十年。為此,在戈德爾的求學地維也納,特別召開了一個會議,討論戈德爾這個定理所帶來的影響。的確,這六十年來,常在不同的領域內,發現到這個定理的影響,而這個定理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甚至引起了相當的爭議。 哈佛大學於1952年授與戈德爾榮譽科學博士學位,稱他為「本世紀最重要數學真理的發現者」 註1 ,這裡所指的數學真理即為「不完備定理」。雖然當時是1952年,但已宣稱此定理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數學真理,可見此定理的重要性,不僅可說是空前,亦可稱為絕後了。「不完備定理」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定理?本文將簡介此定理的背景、證明及它對數學、計算機和哲學的影響,盼望大家對這個定理能有較深入的認識與體會。 背景 自第十九世紀後期,「集合」的觀念被提出後,數學家們逐漸的感到,各個不同的數學領域,似乎皆可建立在同一個根基上,就是「集合論」,但是不幸的,過不久邏輯學家們即發現以「集合」這麼簡單,而且直覺上認為「真」的概念,卻會產生「反論」(antinomy),即「集合」的概念會產生矛盾,這使得數學家們重新思考數學的基礎到底是什麼?數學會不會出錯?如何面對一個直覺上為真,卻會導致矛盾的概念?是放棄「集合」的概念呢?或是如當時頂尖的數學家希伯特 (Hilbert) 所宣稱的:「沒有人能將我們逐出集合論的樂園!」。若是如此,又將如何面對矛盾呢? 以總共不到17頁的三篇論文,一個年輕的荷蘭數學家布饒兒 (Brouwer) 對以往古典邏輯的確實性提出挑戰,特別是對所謂的排中律 (Law of the excluded middle),即對任一命題「A」,A或A之否定命題必有一為真,他認為我們不可無條件的接受,布饒兒堅持有其他的可能性,因此也就有了數學哲學中的直觀主義 (Intuitionism) 學派,若接受了此一說法,連帶的,數學中許多的證明將不再被接受,特別是所謂存在性的證明。例如,要證明某一微分方程式有解,則必須給出一個方法,把這個解找出來,而不可僅證明「若無解會導致矛盾」,而這卻是一般數學家們所常用的方法。希伯特不贊成布饒兒的看法,他認為若是如此數學的犧牲實在太大了,那麼要如何使數學能立在一個堅固的基礎上呢?為此他提出所謂的「希伯特計劃」(Hilbert program),即以有限性 (finitary)、組合式 (combinatorial) 的方法,由簡單的理論開始,先證明「數論」有一致性 (consistency),即「數論」中不包含矛盾,再以「數論」為基礎證明「分析」有一致性,再一步步往前推,至終證明數學中不包含矛盾,只要能證明即使使用排中律也不會產生矛盾,那麼儘可放心大膽的去使用排中律,不必像布饒兒那樣束手束腳。 「希伯特計劃」是一個很好的計劃-如果能成功的話。在討論此計劃的成敗之前,我們先介紹另一個觀念,上文我們說明了一致性。的確,一致性可說是對任一公設系統,最基本的要求,若一個系統內包含矛盾,其他的也就不用再談了,對公設系統我們另一個希望有的性質就是完備性 (Completeness)。我們用自然數 1,2,3,……來說明這個觀念。我們要證明有關自然數的定理,如「質數有無窮多個」,我們若要將證明整個一步步寫下來,我們必須從某一個公設系統出發,其實任一個證明,都必須從某一個公設系統出發。對於自然數我們最常用的公設系統就是皮亞諾公設 (Peano Axioms),這些公設中最複雜而且困難的,(不僅對一般的高中,大學生如此,對邏輯學家亦如此),就是大名鼎鼎的「數學歸納法」。藉著數學歸納法及其他的公設,我們可證明「質數有無窮多個」,問題是「是否所有有關自然數的敘述,只要是對的,就可由皮亞諾公設出發,而得到證明呢?」也就是「皮亞諾公設是否完備?」若皮亞諾公設具有完備性,那麼所有有關自然數的敘述,若是對的,就可由皮亞諾公設證明。 由戈德爾不完備定理而得的一個結論,就是「皮亞諾公設是不完備的!」有些關於自然數的敘述是對的,但皮亞諾公設無法證明它,戈德爾的證明也的確告訴我們如何找到這個敘述。事實上,由戈德爾的證明,我們可得一個算則,給我們一個公設系統,我們就可按此算則,而得到一個算術句型,再經過適當的編譯 (compile),即可成為此系統內的一個句型,而此句型在此系統內為真,卻無法在此系統內被證明,所以也許我們會覺得皮亞諾公設不具有完備性,這是它的缺點,我們應當找另一個具有完備性的公設系統來代替它,但不完備定理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具有一致性的公設化系統皆是不完備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雖然大家明知皮亞諾公設是不完備的,但這個公設系統仍是被普遍的使用,因為任何其他系統,也都是不完備的。也許我們再退一步,皮亞諾公設固然不具有完備性,我們至少可要求它具有一致性吧!也就是皮亞諾公設所證明的,一定是真的,可惜,這一點也做不到,由不完備定理可得另一個結論就是「在皮亞諾公設系統內將無法證明它的一致性!」從某一方面來說,你須要假設比「皮亞諾公設是一致的」更強或相等的假設,你才能證明皮亞諾公設的一致性,當然我們若須要更強的假設,也就須要更大的信心去相信它是對的。同樣的,皮亞諾公設也沒那麼特殊,就像不完備性的結果一樣,由戈德爾不完備定理,任一個足夠強的公設系統,皆無法證明它本身的一致性,所以要證明數學具有一致性,即數學中不會產生矛盾,你將無法由數學中得到,你必須靠數學以外的東西,也許是你個人的哲學或神學,來相信數學是有意義的,這可說是粉碎了「希伯特計劃」,難怪當希伯特由他的學生伯內 (P. Bernay) 處聽到戈德爾的這個定理時,他對這一個定理感到生氣 註2 ,因為他將無法回應布饒兒的挑戰了,但在真理面前,人人都須低頭。 戈德爾不完備定理 (第 2 頁) 董世平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數學傳播第十五卷第四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中原大學數學系 •註釋 •對外搜尋關鍵字 敘述與證明 以上簡述了不完備定理的背景,現在我們來敘述不完備定理,一般所謂的不完備定理,分為兩個部份: 第一不完備定理 任何一個足夠強的一致公設系統,必定是不完備的。 即除非這個系統很簡單,(所以能敘述的不多),或是包含矛盾的,否則必有一真的敘述不能被證明。 第二不完備定理 任何一個足夠強的一致公設系統,必無法證明本身的一致性。 所以除非這個系統很簡單,否則你若在此系統性,證明了本身的一致性,反而已顯出它是不一致的。 戈德爾的證明過程相當複雜,而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古典希臘哲學中一個有名的詭論 (paradox):說謊者詭論。紀元前6世紀希臘時代的一個詩人哲學家 Epimenides 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所有的克里特島人都是說謊的。」這句話有名倒不是因為它是真理,正好相反,因為它一定是錯的,為什麼是錯的呢?因為說這句話的人 Epimenides 就是克里特島人,同樣一句話,別人說也可能是對的,(希望不致冒犯了克里特島人),但是由克里特島人來說,就一定是錯的,為什麼呢?若這句話是真的,則 Epimenides 沒有說謊,和這句話矛盾,所以這句話是假的。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詭論。 A:B這句話是真的。 B:A這句話是假的。 我們可能會認為A(或B)這句話非真即假,且讓我們來看看是否如此,假設A這句話是真的,即表示B這句話是真的,故「A這句話是假的」是真的,故A這句話是假的,和假設矛盾。我們現在假設A這句話是假的,則「B這句話是真的」是假的,故B這句話是假的,所以「A這句話是假的」是假的,即A這句話是真的,這又和我們的假設矛盾,結論是,A不論是真是假都得到矛盾,大家若有興趣,不妨從B句開始,亦得到相同的結果,這就是它之所以被稱為詭論的緣由。 戈德爾是如何利用這個概念呢?若說:「這句話是假的。」那麼利用前面的論證,這句話是矛盾的,所以任何一個一致的公設系統都無法說出這句話來,而戈德爾將上面的這句話改為「這句話不能被證明。」 注意,「真」和「能被證明」並不相等,同樣「假」和「不能被證明」亦不相等。戈德爾證明了在皮亞諾公設內,(其實不需要用到這麼強的公設)可以說出「這句話不能被證明」,若願意接受這件事,我們即可證明不完備定理了,為證明方便,我們稱「這句話不能被證明」為A,若在此系統內A被證明了,則由A的意義,即A不能被證明,知道「A」是假的,而在此系統內證明了一個假的敘述,表示此系統是不一致的,故若此系統是一致的,則A不能被證明,則由A的意義得知A是真的,因它說它不能被證明,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一個敘述,即為A,它是真的,卻無法被證明。任何一個公設系統若能說出「這句話不能被證明」則此系統若非不一致,就是不完備。為了確知是否清楚了這個概念,讀者不妨作一個測驗,「沒有真理!」是真的嗎? 戈德爾不完備定理 (第 3 頁) 董世平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數學傳播第十五卷第四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中原大學數學系 •註釋 •對外搜尋關鍵字 對數學的影響 何謂數學?對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很不同的答案,但是每一個數學家所努力的,都是要找到「證明」,從大家所接受的公理或公設出發,找出對某一個題目的證明。從希臘時代,就留下了許多的問題,有許多的問題,經過了數學家們的努力,我們已知道了答案,也就是我們找到了「證明」,如所謂的幾何三大難題,而有些至今尚未解決,如「雙生質數是否無限多?」任何一個問題,我們總是盼望找到「證明」,不論是證明它是真的,或是證明它是假的都可以,不論是證明「雙生質數是無限多」,或是證明「雙生質數是有限的」,都將是一個非常轟動的結果。若是找不到證明,則認為也許是自己才智不夠,或是時間尚末成熟,真的是如此嗎? 1930年希伯特接受 Konigsberg 贈予榮譽市民時,發表了一個著名的演說,演說辭的最後兩句話為 「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將會知道」(Wir mu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當年希伯特的演講所灌製的唱片,現在仍然保存著,我們若仔細聽,仍依悉可聽到希伯特講完這句話時,得意的笑聲 註3 。對著數學抱著如此的信心,相信是極大部份的數學家所共有的,希伯特清楚且有力的表達出來,只可惜這個信心是沒有根據的,而且沒有多久,就被證明如此樂觀的信心是錯的,因為1930年11月17日,《Monatshefte fur Mathematik und Physik》這個期刊接受了當年25歲的戈德爾所投的稿,證明了不完備定理,有些命題是真的,但無法被證明,數學家也許有信心(事實上由不完備定理可知這個信心是無法證實的)說:「被證明的就是真的」,但再也無法說:「真的一定會被證明。」 自戈德爾證明了不完備定理之後,許多數理邏輯學家們即努力去找一個數論中為真,但無法用皮亞諾公設證明的敘述,花了將近半個世紀都沒有找到,因此也就有人說戈德爾所指的「為真但無法證明」的命題,可能和真正的數學無關,即一個真正研究數學,而非研究邏輯的數學家,將永遠不會遇到這樣的命題,不完備定理是邏輯上的一個有趣的定理,但對數學沒有影響,所有的數學問題,如「雙生質數是否無限多?」,我們仍遲早會知道答案。 1978年 Paris 和 Harrington 終於找到了組合學 Ramsey 理論中的一個命題,它是真的,但無法用皮亞諾公設證明,後來其他的學者又陸續發現了許多這樣的命題,(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筆者〈數學歸納法〉一文)。對任何一個數學命題,我們當然要想法子證明它是真的,或找反例證明它是錯的,若是都不成功的話,也許該聽聽不完備定理所給的建議,嘗試去證明「此命題無法被證為真」,或「此命題無法被證明為假」,以往數學家只有兩條路可走,證明是真的,或證明是假的,如今又多了兩條路,不能被證明是真的,和不能被證明是假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第三條和第四條路彼此並不相斥,集合論中有名的「連續統假說」(Continuum Hypothesis),即被證明以現有的集合論公設,無法證明它為假(戈德爾1936年的結果),亦無法證明它為真(Paul Cohen 1963年的結果)。 戈德爾不完備定理 (第 4 頁) 董世平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數學傳播第十五卷第四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中原大學數學系 •註釋 •對外搜尋關鍵字 對電腦的影響 戈德爾於193l年發表了不完備定理時,還沒有現今所謂的電腦,對於電腦如何發明的,至今仍眾說紛紜,我們引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1978-1979年度報告中所摘錄曾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副院長的 Mac Lane 的一段話:「戈德爾偉大而抽象的邏輯工作,有個令人驚異的結果。在分析戈德爾所描述的何者可被一步步程序所得的正式方法中,年輕而聰明的英國邏輯家圖林 (Alan Turing) 定出了這程序所得的結果,即一般遞歸函數 (general recursive functions),這也正是一台機器所可能計算的,藉著這個分析,及其在 John Von Neumann 等人身上的作用,以致現代計算機的理論觀念及分析得以開展,直至今日,對於何者可被計算的理論描述,及至更深入的分析,我們可正確的說,仍然根植於戈德爾於1931年所發表的數理邏輯論文中。」 註4 我們再舉兩個較近的例子:電腦病毒與人工智慧。對於電腦病毒,幾乎所有使用電腦的人都遇到過,人人聞之色變,因為感覺防不勝防,事實上,的確如此。我們不時看到警告,又有某種新的病毒出現了,然後解毒專家們再設計一個新的解毒程式來破解它,在廣告中常看到說某種解毒程式如何如何有效,可解多少多少種病毒,腦筋動的快的人,也許會想,為什麼不設計一種萬靈丹?可解所有已知及未知的毒,別的不說,錢肯定是可賺得不少,當然也可能有些人會想設計出一種病毒是殺不死的,戈德爾不完備定理告訴我們的是,「沒有萬靈丹」,也「沒有殺不死的病毒」,對任何解毒程式,我們皆可設計出一種病毒,使得這個解毒程式殺不死它,同樣對任何病毒,我們都可設計出一個解毒程式,把這個病毒殺死。總之,不論是放毒或解毒的人,都不會沒事幹,我想這是個壞消息,也是個好消息 註5 。 電腦能不能跟人腦一樣?電腦和人腦的差別在那裡?這是常被提出的問題。使電腦跟人腦一樣,這是人工智慧學家努力的目標。英國劍橋大學的數學物理學家,亦為皇家學會的院士 Roger Penrose 對這個問題,寫了一本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暢銷的書《皇帝新腦》(The Emperor's New Mind)。1990年7月2日的時代雜誌也報導了這本書,而時代雜誌用了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標題〈那些電腦都是笨蛋!〉 (Those computers are dummies)。的確,此書一出又引起了正反雙方的論戰, Penrose 當然提出許多論證來支持他的論點,即人工智慧是有其限度,他最重要的論證即根據戈德爾不完備定理,事實上,這個論證早就被提出過,另外一本使戈德爾較為人所知的書,即為得1979年普立茲獎 (Pulitzer Prize) 的書《戈德爾,艾叟,巴哈》(Godel, Escher, Bach),作者 Hofstadter 分別以艾叟的畫,巴哈的音樂來闡述戈德爾的定理,就像 Penrose 的書,這本書也是介紹人工智慧,夾議科學哲學的書,Hofstadter 同樣以不完備定理說明人工智慧所會受到的限制,但 Hofstadter 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是樂觀的。 戈德爾不完備定理 (第 5 頁) 董世平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數學傳播第十五卷第四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中原大學數學系 •註釋 •對外搜尋關鍵字 對哲學的影響 現今人類發現似乎有太多的問題無法解決,有各式各樣的「危機」,如能源危機、道德危機、人口爆炸危機等等,而常有「無力感」,但在本世紀初期,人類展望二十世紀是充滿了盼望與信心,當然當時也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但面對未來大家都是樂觀的,特別是對「理智」的信心非常強,相信憑著理智所有的問題都可解決,數學不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嗎?十八、十九世紀數學的成就是驚人的,如從希臘時代就留下來的所謂「幾何三大難題」,竟然一次就都被解決了,也難怪希伯特對科學說:「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將會知道」,自然須交出它所有的問題,而人類必將所有的問題一一克服,所以當不完備定理一出來,對許多人來說彷如晴天霹靂,Kline 寫了一本書,書名為《數學:確定性的失落》(Mathematics: The Loss of Cerntainty) 很能描繪出這個心情,人們認為找到了數學的基礎,卻發現這個基礎是海市蜃樓,而且不完備定理似乎告訴人們,我們將永遠無法找到這個基礎,連數學這號稱最精確的科學尚且如此,其他所有的知識又如何立足呢?不完備定理告訴我們,有些事情是真的,但我們無法證明它,若是如此,人要如何面對沒有被證明的事?既無法全部接受,亦不該全部否決,如何決定取捨呢?這似乎是人人都可以也應當思考的問題,而不僅僅是哲學家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不完備定理的發現至今已超過六十年了,這個定理的重要性,不僅未隨時間、歷史背景的改變而減退,人們在不同的領域中,正逐漸發現它的意義與影響,只可惜由於國內對邏輯的研究者不多,至今尚沒有一本合適的中文書證明或闡明此定理,對此定理證明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 H.B. Enderton 所著的《A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Logic》。 今年亦為國內的數理邏輯的前輩劉世超博士的七十歲生日,謹以此文敬賀劉教授七十歲,亦盼望邏輯此一領域在大家繼續的努力下,在國內能生根,開花,結果。

Goethe's 主觀的客觀研究法,得到客觀的結果

2006年09月12日
公開
40

Goethe's 主觀的客觀研究法 1.EXACT SENSORY PERCEPTION (精準的感官知覺):不多不少的感官之感覺,Note What your see,要能準確的紀錄眼睛所看見的實際事物,只有一個方法能做到,就是用"畫"的來描述,雖然永遠有看不完的細節,觀察的愈仔細就愈詳盡且正確 2.EXACT SENSORY IMAGINATION(精準的感官想像力OR FANTASY):這些真理或現象都是生活在時間裡,如植物,每個時期都會有不同形態的轉變,就算是石頭也會隨時間改變,只是它需要很長時間,觀察的第二步驟,就是需要加進此一要素 3.SEEING BEHOLDING ():結合1與2步驟之後,試著更深入看見內在的本質 4.BEING ONE WITH (統合上述三點,再思考成為一個觀念): being-概念有時會被設定住,用此字能讓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變得不一樣,因為思想其實是活生生存在於宇宙裡的) 總結: 1). OBJECTIVE (客觀) 2). SUBJECTIVE (主觀) 20~21世紀的科學家,做研究或觀察都必須用所謂客觀性科學的方式,也就是抽離了人的存在,而Goethe在第一階段如同科學家們的方式,可是第二階段以後,就認為需要加入人的知覺想像力,這是非常主觀卻科學方式,但倘若我的和你的看到的都是一樣的結果,那代表著什麼意義呢?不就是,等於客觀的結論嗎? 我們觀看的方式是被現代科學給規劃出來,這樣的方式真的很成功,而且影響了每一個人,所以我們也用這樣的方式思想週遭的一切,雖然這方法也很好,可是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法來使用,讓自己成為主人是經驗過時間考驗,好的科學方法,它是可以與現代科學相比的,甚至,我們可以用新舊的方式來看待世界,使我們與世界合而為一!

青春期的探討(邁向自由的教育)

2006年06月29日
公開
31

青春期時,由於生理方面的重大轉變比心理方面較早被人察覺,因此容易使人認為心理方面的改變是次要的.許多心理學家也持相同的意見,史代納卻不認為如此.史代納指出天生可愛的兒童約在十二歲以前,男孩就會變的較遲鈍而且有稜有角,女孩則顯得心情沉重而疲倦.史代納強調這種轉變,和那種表現出"四肢韻律感"的能力,是出於相同的內在力量.這種力量正在蛻變,它將以另一種形式展現.將在情感和想法上表現出新的能力.在"以人文科學的觀點來談兒童教育"這本書中,史代納敘述到,當這股力量從身體釋放出來,化作前所未有過的心靈能力,而逐漸甦醒時,生理上的改變也會跟著出現. 史代納看來,青春期的心靈改變是最重要的.身體方面重新"再生產"的能力,反映了心靈方面想去經歷和了解整個人類文化與生活的內在能力.那純生理方面對異性的興趣,只有限地表達了,涵蓋很廣的"愛"的力量.如果能充分地發展這份愛,孩子未來將會對世界一切的事物有很濃厚的興趣,倘若孩子缺乏這種興趣,就可能是因為生理的慾望占了上風,而心靈的發展停滯的結果. 史代納認為"性成熟"(Geschlechtsreif)這個名詞太狹隘,而以"世俗成熟"(Erdereif)來代替. 在上這個年齡學生的課時,老師必須面對這股內在的力量,而這股力量在身心健康的學生身上,有時會表現得意想不到的強烈.倘若真誠地和一個十六,十七歳的青少年相處,會發現他比以前成熟許多,幾年前他的思維方式仍像小孩,現在幾乎沒有任何科學藝術或人類方面的人生大問題,不吸引這個年輕人. 尤其是那些非常有天份的年輕人表現得特別明顯.對時代特性和需求的關注,以及敏銳的思考和表達能力都一再地展現出這些年輕人的自我意識與內心的成熟,而且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這些青少年在另一方面也表現的很特別,在人際關係上,尤其是感情(情慾)方面,他們常表現得很紛亂,由於強烈的自我意識,再加上多數人都認為性成熟就代表已長大成人,常會誤導他們,讓他們高估自己的成熟度,而做出一些使生活變得困難的舉動. 伊爾莎就是一典型的例子,身體加速成長所可能導致的暫時性不平衡,在心靈方面也可能發生.心靈方面的成熟常明顯的表現在思維上,但情感和旺盛的意志力卻常不能和思維步調一致,這三方面的能力各走各路,這種分歧要等到以後才能(有時甚至再也無法)結合在一起.這種分歧的狀況可能表現為:思維上能夠敏銳地思慮許多問題,但實際生活中表現得完全不同,只有在故意的"關掉"理智時,才會有情趕上的波動,青少年所經驗的一切,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 每次回顧自己過往的生命史,總有幾分感慨,常常認為自己有好多時間被遺失了,自己是家中最會讀書的孩子,可想而知我的生命幾乎都是黑白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假設我閉上眼睛,我是看不見顏色看不清週遭人的面孔的,我的夢都是黑白的世界,不曾有過彩色,以往的學習過程裡,我是沒有音樂沒有藝術沒有繪畫的,除了學校的書本我大概不曾接觸其他書籍,若勉強說有就是每天省下吃飯錢買"勵志小品"慰藉貧乏的內心,直到上高中內心才出現真正的苦難,那時生命根本一文不值,甚至"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我甚至覺得活著反而比死還可憐!是我唯一對世界的認知.父親大概意識到了,那個貼心乖巧的大女兒已經消失了,他清楚意識到他幾乎失去這個女兒,也因為這樣,他竟然也有所領悟,他不在干涉我們孩子的一切,甚至反而是他的話語變的更少,考哪一所學校讀什麼科系他連問都沒有,當我決定了我才告訴他,甚至註冊都不用陪我了,我知道他的放心是他自認唸很多佛經,他將我們的未來交給不知名的神明,對我來說這是好事,但也是壓力,我清楚知道我的生命是我自己在掌控的時候反而要很小心,因為後果得自己負責! 我不知道現在的我是幸運嗎? 每次與朋友談到青少年,他們總認為我不夠格,他們認為所謂的叛逆是很激烈的,要像太保太妹那樣,我搖搖頭,其實那些太保太妹不是青少年才有的,只要父母是不健康的都會有這樣的小孩,在我家我的父母親是很愛孩子的,他們的愛從來都不曾缺少或遺漏,他們努力陪伴我們的,只是他們的方法或許不很對,但是,他們給我們的愛很足夠,所以我們孩子對人的愛也是很寬廣的,不然現在我不會努力的愛孩子,朋友們不懂其實叛逆還有更激烈的,那種放棄感情的太保太妹其實只是最輕微的那一種,您想我必須要抵抗的是很愛我的父母和十分信任我的父親,而且我還要分一份心愛自己,所以我內心的激盪起伏是非比尋常的,最後我選擇一次比一次離家更遠的方式來解決,一次比一次更久才回家讓父親知道我還活著,或許我的臉上看不出憂傷,但我的心靈是淌著血的,自己在外面流浪很久才體會出自己與家人之間的那條看不見的線,最後我才又回到原點! 很想跟朋友認真的談談青少年時期孩子的自我學習與自我成長很重要,但我發現大家認為"書讀的好不好"比什麼都重要,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才能上好學校,好學校畢業才能有好工作,所以他們聽不進我的想法,甚至鄙視我的想法不符現代需求,所以她們仍然選擇努力幫助孩子"讀好書"想盡辦法讓孩子唸"好學校",我真的為朋友的孩子擔心,他們資質都非常優秀,可是他們卻沒有足夠的"靈性之乳"讓他們安然渡過青春期,甚至能夠有能力看出自己未來的方向.我不知道朋友後悔了嗎?但看起來現在的他,仍認為當時還是不得不這樣做,現在的他也是不得不更努力安排孩子的未來生活,說到這,我心裡也是有所感悟,現代的人的確就是這樣,"別人都這樣呀!",我們竟然比學齡前的模仿力還保留到成年甚至老年,青少年的孩子們也是,這真的是現代的隱憂呀! 註:「靈魂之乳」(milk of the soul) 我們都知道,其實兒童出生後要餵母乳,這就是他的食物,也包含了有其他必需的物質。而當兒童在換牙期開始上學時,你又得給他另一種乳了,但是這一次,是給靈魂飲用的乳。「乳」的含義是說你所教的內容不能是各個分離的,兒童所受的內容必須是渾然一體的。在換牙後,兒童就必須吸收這種「靈魂之乳」。如果你分開教他們讀和寫,就好像你餵他們奶時先用化學方法將奶分離成為兩樣不同的東西再分別的餵他們。讀與寫一定要以整體性的方式來教他們。你一定要有這種「靈魂之乳」的觀念來教育這些剛入學的孩子。 這個觀念必須靠藝術性的教育法才能達成。這種藝術的氣質必須涵容於每一項教學中。如何由繪畫中發展寫字的技巧,由此將藝術性融入其中,以及你如何再以藝術性的方式教他讀書認字,如何接連這些藝術性的讀寫技巧,以藝術性的方式導入簡單的初級算術,所有的這些教育都必須融為一體。在兒童入學時,你必須漸進地導入這種「靈魂之乳」。 而當兒童進入青春期時,他們將再需要「靈性之乳」(Spiritual milk) 每次認真思考孩子的每個時期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的問題如果沒獲得解決, 它就會在孩子下一個成長階段,以更激烈的方式顯現; 也會發現每個階段孩子內再與外在所需要的學習也都是有所關聯的, 有些觀念在孩子心中都會經歷一再而再反覆印證的過程,真的很奇妙, 倘若要我回想過去我的求知過程,其實現在我就是正在展現當時的因果關係了! 所以當我思考「靈性之乳」時,的確有那種感覺, 所有孩童時期的學習都會在青春期時驗證出來, 而青春期的經歷會在成年期顯現出來,當然這是正常且健康的情況下是這樣, 有些人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他們可能一直保留兒童時期惡劣的經歷, 然後反反覆覆的,重複自己痛苦的經驗走不出來, 這些潛藏的錯誤觀念是很危險的,我看到年紀很輕就得憂鬱症躁鬱症, 他們身體長成了思想卻控制不住身體,無法控制的傷害自己, 常常一旁觀看的我是無奈的,因為這些已成人的人是很難被別人治療, 他們很可能會帶著這些苦一直到解脫的那一刻,有時還會延續到下一代, 一代又一代!

一棵謙虛的紫羅蘭--魯道夫•史丹勒(轉載)

2006年06月27日
公開
24

從前,在某一個世界,在樹枝間陽光灑落處有一棵紫羅蘭,一棵謙虛的紫羅蘭長在一棵有大大葉子的樹下,紫羅蘭可以經由樹頂的樹枝間看到藍藍的天空,今天早上,是紫羅蘭第一次看到藍天,因為她剛剛才開花。紫羅蘭見到藍天時嚇到了——是的,她現在已經不那麼怕了,但是她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她初見到藍天時那麼怕。然後來了一隻狗,不是一隻好狗,是一隻有點壞有點凶的狗。紫羅蘭就問狗說:「你可不可告訴我,在我上面,那個像我一樣藍的是什麼東西?」因為藍天就像紫羅蘭那麼藍。這隻狗故意要嚇紫羅蘭,他說:「噢!那是一朵非常大的紫羅蘭,她會長得更大,然後壓碎你!」紫羅蘭因此更怕了,因為她相信那天上的紫羅蘭會長得很大,然後壓碎她,紫羅蘭於是收起所有的花瓣,不想再看天空中那巨大的紫羅蘭了,躲在一片剛剛被風吹落的大葉子下面。結果,她整天都躲著,躲在葉子下想著那可怕的大紫羅蘭。 早上了,紫羅蘭一夜都沒睡,她整夜都在想那可能會壓碎她的大紫羅蘭,她一直等著那一刻的到來,結果並沒有任何動靜。於是她偷偷爬了出來,她一點都不累,她整夜都在想,但她一點都不累(紫羅蘭是睡了才累,不睡會不累),她見到的第一件事是升起的太陽和玫瑰色的朝霞。當她看到玫瑰色的朝霞時,她一點都不怕,見到朝霞令她心中很高興、很喜悅。當朝霞褪去,漸漸的,藍天愈來愈藍,小小紫羅蘭又再想起那隻狗說的,那藍色就是一朵大大的紫羅蘭,將會把她壓碎。 這個時候來了一隻小羊,小紫羅蘭覺得她一定要再問一次,天上的藍究竟是什麼。她問說:「那上面是什麼?」小羊就說:「那是一個大大的紫羅蘭,像你一樣藍的紫羅蘭。」然後,小紫羅蘭又怕了,她怕小羊講的會和那隻狗講的一樣。但是,小羊看起來很好、很溫和,因為小羊的眼睛那麼溫柔,所以小紫羅蘭又問說:「親愛的小羊,請告訴我,那個大大的紫羅蘭會不會下來壓碎我?」小羊說:「噢!不會!」「他不會壓碎你,那是一朵大紫羅蘭,他有比你更大更多的愛,就像他比你更藍,他有比那個還要更多的愛。」於是小紫羅蘭知道了,天上是一朵不會壓碎她的大紫羅蘭,那大紫羅蘭更藍的原因是他有更多的愛,而大紫羅蘭會保護小紫羅蘭,不讓任何東西傷到她。小小紫羅蘭覺得太高興了,因為她見到那大大紫羅蘭時就像見到了神聖的愛,這種愛從四面八方湧來,小小紫羅蘭於是一直看著天上,就像她想向紫羅蘭之神祈禱一樣地一直看著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