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Angel ''Mama

日期

#Tag

所有知識都在雙手裡/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 第1109期,2009-02-23

2009年06月17日
公開
19

慈心華德福 我的學校有魔法黑板,不用課本上課打毛線、做木工 所有知識都在雙手裡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 第1109期,2009-02-23 撰文者:劉佩修 小男生學打毛線,女生拿鋸子做家具。為什麼一堆家長排隊要進入這所不補習、不參加任何比賽、不教電腦的小學? 這是一所沒有課本的學校,它的秘密藏在如魔法般的黑板中。 慈心華德福的每間教室,都有一個特製黑板,它有著如櫥櫃般的雙門。每天上課前,黑板被關著,小朋友興奮的期待:今天黑板裡藏著什麼驚喜?「哇∼」,當值日生打開木製黑板的兩扇門時,全班不約而同發出驚嘆聲,這是每天上課的情景。 這天,老師教的主題是「西遊記」。黑板上,老師用粉筆手繪的豬八戒、唐三藏等角色,美麗的如同國際童書繪本。上課時,老師以豬八戒角色教古典詞語,並讓學生到黑板前面角色扮演,孩子爭相舉手上台,演得不亦樂乎。西遊記裡的詞語,透過戲劇被記住了。三十分鐘後,孩子取出空白素描本與天然蜜蠟蠟筆,將剛剛所學的故事、場景與詞語,自己描繪出來。 不管是哪一門課,這裡每堂課都有一本素描本,孩子稱為「工作本」。他們不買外頭的教科書,孩子親手繪製的工作本就是課本。「用背誦的,一下子就忘記,當孩子理解後自己畫出來,一輩子不會忘記。」慈心華德福中小學校長郭朝清說。 鏡頭從教室裡的黑板往外拉,每間教室的牆壁色彩不同,粉紅、鵝黃、淡紫……散發著手工漸層美感。每扇窗簾都是手染布,每間教室都有手工木製門牌。這些,都是老師與家長親手完成。 學校也沒有鐘聲。上課了,老師就在門口唱班歌,提醒孩子們。 A-sayaki A-sayaki 一朵小野菊 迎風搖曳 嬌小美麗 使我想起您 輕輕摘下 送給了你 您是否歡喜 A-sayaki A-sayaki 一朵小野菊 另一位老師則唱起: 來風兒吹 雲朵兒飛 孩子們迎風吹 風告訴我 她祝福每個人 永遠健康快樂 和美麗善良的心 嗚咿嗚咿 嗚咿嗚咿 嗚∼∼∼∼∼∼咿 每個班班歌都不同,當老師唱起班歌,孩子逐漸停止玩耍,跟著哼唱,走進教室。 它的課程很另類,費用卻很平民,坐落在蘭陽平原農田中的慈心華德福,是一所以公立標準收費的「公辦民營」小學。也因為在另類背後,它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教育價值體系,這次《商業周刊》在挑選「百大特色小學」時,第一輪就從眾學校中躍出入選。 這裡不「灌輸」知識 但提供大量手工與美感經驗該校理念來自一九一九年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在德國成立的華德福(Waldorf)教育系統。它與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教育齊名,被譽為二十世紀初歐洲的五大教育改革思潮。史代納曾經說:「我們不應該問一個人需要知道什麼才能適應既存的社會。我們應 該問,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在是什麼?在他的內在有什麼可以被發展?」 學校,是什麼?不斷「灌輸」知識的場所嗎?九十年前,華德福就有不同的定義。 他們強調以健康、平衡的方式,追求孩子在意志、情感、思考三個層面的能力,並發展出「三個七年」的循序漸進教學法,以七年為週期,依每個階段孩子的不同需求,給予適合的教法與內容。「教什麼」不是重點,「何時教」、「怎麼教」才是重點。 零至七歲是意志力發展期,孩子需要溫暖、規律與穩定的生活,以及自由運用身體。所以,華德福不贊成在七歲前進行大量讀、寫、算方面的認知學習,認為孩子的生命能量將被大量分散而顯得不足。 七至十四歲是情感發展期,也就是國小與國中初階時期,孩子開始進入認識人與世界的學習。這時教育的重點是藉由大量律動與美好的圖像,形塑孩子對人與世界的態度與學習的熱情,此階段孩子需要身體操作、豐富的圖像經驗與大量的藝術活動。 十四至二十一歲是思考的發展期,孩子發展屬於自己的獨立自主與思考能力,喜歡爭論、推理、渴望獨立,尋求探索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期待人生目標。 這套理念如何被導入台灣?一位公立小學老師出身、其後開設幼兒園的張純淑,民國七十九年參訪位於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的全球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後,大為感動,甚至掉淚:「不知道什麼時候,台灣孩子才能有這樣一所學校啊?」 她回憶那天看到的情景:「早上老師上課時,老師對孩子輕輕的講話,語態優雅有韻律感。中午孩子休息時,老師開始在教室裡的烤箱烤蛋糕,孩子快醒來時,蛋糕也快烤好了,老師輕輕唱著歌喚醒孩子。」當時在台灣還是體罰的時代,老師對孩子大聲吼叫,「但在那裡,老師不必大聲喊,老師是用生命力帶著孩子,孩子就像被春風輕輕的吹拂,那麼的享受。」那時她恍然大悟,以前她四處追求最好的教材教法,其實老師對生命的態度才是關鍵。 學校,是什麼?華德福認為,是可以啟迪生命的態度。 民國九十一年,在張純淑與宜蘭教育界和家長的努力下,慈心華德福以公辦民營方式成立,初期招收國小生,其後成立國中部。目前全世界有六十個國家、九百六十四所華德福學校,台灣有兩所,慈心華德福是華人世界中唯一一所以公立標準收費的學校。(編按:台灣另一所經華德福教育瑞士總部認證的華德福小學,位於台中,磊川華德福實驗小學。) 慈心華德福提供大量的手工與美感經驗,滿足孩子探索的渴望,塑造性格。「這個階段,我們盡可能讓老師有足夠的自由呈現有趣又有創意的教學,讓孩子生活在有豐富圖像想像的世界裡。」郭朝清說。 低年級就學會編織 九年級畢業前全都會做衣服 這些學習是通過大量強調手、心、腦並用的實作體驗,而非只透過課本學習。 例如,教光線原理,老師將孩子先帶到一個完全不透光的教室,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環境中,老師玩起光柱遊戲,讓孩子感受到光的微妙。 當我們參觀一年級國語教學時,發現老師教每個中文字,竟然是從圖案、象形開始出發,孩子興高采烈的用蠟筆畫出動物圖像、象形文字,再到現行繁體字的演變過程。「我們認為象形才是中文演變的基礎,也是孩子最能理解的,所以我們倒過來教,先教象形,後教注音。」郭朝清說。 也因為強調美感與實作,慈心華德福的課表與一般國小大不相同。不知所以的家長看到課表,可能會嚇一大跳。 該校將課程分為主課程與副課程,上午一、二節為主課程,包括國語、數學、自然、社會、英語等。特別的是,下午為副課程,低年級有烘焙、編織、濕水彩課;中年級有建築、農耕、手工;高年級有木工、園藝、裁縫、泥塑課。小學生上建築原理?別吃驚,精彩在後頭。 這裡畢業的學生,不分男生、女生都會踩縫紉機做衣服,都會製作卡榫家具,也都會親手種稻和烘焙香噴噴的餅乾與麵包。儘管如此,當我們看到這樣的畫面,十三歲男生在踩裁縫車、二年級的小男生用棒針打一頂毛線帽,仍吃驚不已。 小男生把上數學課、國語課的時間挪來打毛線,家長沒疑慮嗎? 家長廖伶潔的兒子冼祖名,上了四年的編織課。她看到兒子的改變,在編織的過程很專注,配色主張也隨年齡變化。「低年級時,他會做五彩繽紛的作品。他現在用棒針製作的七音笛笛袋,則是用深淺不同的藍色所組成,顯然他的美感經驗在改變。」 郭朝清說:「西洋有一句諺語:靈巧的雙手,才有靈巧的思考。人類在年紀越小時,神經元互相之間的連結建構越發達,所以我們在越低的年級,越重視以手工協助他們的神經元建立多元連結。」 「就編織課來說,裡面有三種元素——次第感的練習、意志力的鍛鍊、創造力的發揮。在成人世界裡,事情有一定的先後順序,有邏輯性,孩子可以藉由編織去熟悉一種秩序感,這對他往後慢慢進入成人世界是有幫助的,是『潛移默化』的過程。」 因此,他們將編織與裁縫課,按照年齡有不同的重點。一年級是纏繞,二至三年級開始使用棒針,四至六年級使用勾針,七年級以上就開始學習打版、裁縫。一年級製作笛袋與手工袋,二年級製作桌墊與毛帽,三年級編織人偶,四年級編織動物偶,並開始學習十字繡,五年級製作襪套與鞋子,六年級練習縫工,七、八年級學習使用裁縫車、打版,九年級畢業前男女都會製作衣服。 另外有一大間的木工教室,斧頭、鋸子、雕刻刀、槌子一應俱全;泥塑教室裡頭泥製半成品包括希臘式建築、羅馬圓形劇場、人類骨骼、台灣島地形……。甚至後院裡,還有一大間的陶窯供孩子燒陶。 不考試、不比賽、不補習 下課回到家還不能看電視、學電腦這裡不僅沒有課本,三年級以前,也沒有任何考試,三年級以後,雖考試但沒有是非與選擇題,而是開放式問題。也不打分數,五年級後開始打分數,但滿分不是一百分,也可以是一百二十分。 最另類的是,這個學校不鼓勵學生參加對外競賽,不選班長,更不選舉模範生。他們甚至不鼓勵老師用點數、獎品鼓勵學生。 「學習應該來自於對世界的好奇與熱愛,而不是分數與獎品。」郭朝清說。 這個學校非常特別,所以無法認同學校理念的老師或家長,可能比孩子更不容易適應。 從一般國小轉至該校的教師鄭旭真回憶他當初的調適心情:「許多學校用分數要求孩子,用班長掌管秩序,但這裡都不能用。」 家長也一樣。鄭旭真最常碰到家長問題包括:「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二年級了,看起來好像文盲?(編按:因為慈心華德福在低年級不強調讓孩子要認識很多國字。)」「為什麼我的孩子三年級還不會背九九乘法?」「我的孩子上一般國中有沒有問題?」許多家長忍不住打聽:「老師,我的孩子在班上到底程度如何?排名第幾?」 她觀察,家長往往比孩子更需要「心理治療」,因為注重分數的是家長,而非孩子。而且家長四周的親友聲音也會讓家長很焦慮,「因為每個家長背後都有一大群人要求成績。放假時,堂兄弟、表姊妹在一起,比來比去,家長就會受不了。所以家長要對學校認同才能繼續下去。」鄭旭真說。 為避免家長帶著憧憬來到華德福,卻又抵擋不了分數與排名壓力而離開,學校在家長面談時,會將華德福精神、教學、評量方式,詳細解釋。學校也要求家長不要讓孩子在校外補習學科,因為,「當孩子被要求寫考卷、比分數,孩子會習慣直接要答案,喪失從體驗中學習的耐心。」 郭朝清說,若家長堅持補習,學校甚至會勸家長,不如讓孩子轉學離開這裡! 而且,在該校的「入學資料說明書」中,明載「不要讓孩子看電視」、「十四歲以前的孩子不要使用電腦」。前者原因是「觀賞電視本身是一種單向、被動的 呆板行為,會強烈阻礙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發展」、「過度使用電腦會劇烈干擾孩子的感官發展,……降低專注的能力及正常的人際互動能力。」 縱使這所學校的教學主張很另類,學生卻是滿額,大量家長慕名而來,目前須入籍(在冬山國小學區內)滿兩年以上的孩子,才有可能排入新生就學名單。外地來的家長想讓孩子就讀這所學校,也被要求父母至少要有一個人搬到學校附近居住。 大量家長慕名而來 從香港、高雄各地紛紛「移居」宜蘭。林笠倫、廖伶潔、楊志凰、陳俊安,都是「移居」而來的家長。 楊志凰原本在高雄擔任學校教官,三年前女兒進入高雄某小學,「中午吃午餐時,為了讓孩子安靜,居然讓他們看電視。」而且,功課多到寫不完,「我們想帶孩子露營都很難。」後經朋友介紹慈心華德福,他與太太生平第一次搬家,就搬到五百公里外的宜蘭。 空服員出身的林笠倫,原本將女兒送至桃園明星小學,但該校的考試與競爭風氣,讓孩子很快失去笑容。他們原考慮為孩子移民到澳洲,後來,住在德國的親戚推薦他們華德福教育,現場觀察後他們決定:「那就移居宜蘭吧!」 轉學後,林笠倫覺得孩子最大的轉變是:「能夠不假外求,就很快樂。」兩個孩子喜歡自己編歌、編舞,喜歡自己在家烹煮;沒有功課、不必寫測驗卷,孩子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全宜蘭的圖書館我們都去過,一次借二十本,不到三天就看兩遍,不看電視了,她們就一直看書。」 廖伶潔原本隨先生定居香港,其後先生赴紐約工作,她則帶兩個孩子回台灣。她透過網路挑學校,回台後第十天,大女兒就進入慈心華德福。不認識半個宜蘭人的她,從找房子、找車子從頭開始。 慈心華德福教育與孩子的香港教育,天差地別。「老大念香港小學一年級,一天八堂課,中間休息兩次,從早到晚念書,學校很小,沒地方跑,走到哪裡都是冷氣房。」尤其她至今記得「老師用擴音器罵人,公開羞辱孩子」的場景。 陳俊安則是土生土長的宜蘭人,長大後在台北工作、定居。兒子進入全美語幼稚園,一年學費三十幾萬元,孩子英文雖好,卻害怕大自然,一看到昆蟲就尖叫。 其後他去菲律賓出差,因緣巧合參觀菲律賓的華德福學校,他心想:「這種教育在全世界都驗證過,應該不會太差吧?」後來他把孩子轉入慈心,每天在自然中打滾,一天帶四套衣服到學校還不夠換,不怕昆蟲了,而且很少用過健保卡。 不過,孩子的爺爺卻擔心:「你孩子有在念書嗎?」因為小學二年級了,卻不會ㄅㄆㄇㄈ。朋友也質疑:「別人都把孩子往都市裡送,你怎麼把孩子往鄉下送?」他心裡卻篤定:「別人的孩子活在競爭裡,但我的孩子不斷充實自己,他知道自己每天都有進步。」 競爭力重新被定義 有人繼續升學,也有人選擇拜師學畫 一世紀前,史代納在德國寫下對人的想像:「在心中編織情感,在腦海裡點亮思想,在手足間運用意志,這就是人。」一世紀後,宜蘭的這群教育工作者與家長,努力讓孩子變成如史代納所述,擁有豐沛情感、思想與與意志力的新世代。 但是,在嚴酷的社會中,他們有競爭力嗎?答案看你從哪個角度看。 去年,該校第一批二十二位國中生畢業,選擇非常多元,有人上了宜蘭第一志願羅東高中與宜蘭高中,有人就讀花蓮台灣觀光學院、淡江中學音樂班、景文高中優人表演藝術實驗班……,還有人不選擇升學,自行拜師學畫。 「所謂的競爭力,不應該是懂得多少,而是有沒有生命能量,能不能平衡發展。」郭朝清說:「或許,我們的孩子去參加基測,成績不會特別突出,但是,我們的孩子,絕對不會爬上高樓,然後跳下去(指自殺)。他們是對世界有熱情、對自己有期待的孩子!」 *不用國語課本,可以學到什麼? 華德福的特殊教育理念,也讓他們課程的設計有獨特之處。以語言課為例,就強調透過大量的故事,提供豐富情境與鮮活的圖像。學校認為語文教育不只是基本能力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人類圖像的了解、對人性的體驗、對生命的探索。所以從一年級到九年級,他們不用國語課本,而是學以下的內容: 一年級,童話故事 二年級,聖者的故事、寓言故事 三年級,盤古開天闢地、舊約、原住民神話 四年級,西遊記、北歐神話 五年級,封神榜、四大古文明英雄史詩 六年級,春秋戰國、秦漢帝國、羅馬神話 七年級,諸子百家、亞瑟王、三國演義、水滸傳 八年級,台灣文學經典、莎士比亞戲劇文學 九年級,現代文學 小檔案 _慈心華德福 地點:宜蘭縣冬山鄉 學生人數(國小部):314人  學區:開放學區  校長:郭朝清 特色:引進德國華德福教育系統,是台灣唯一的公立華德福學校 全球成長最快速的獨立教育體系─華德福 2009/03/01 【文�周慧菁】 在全球學校多元化的浪潮下,為改革公立學校,許多非主流的教育理念與方法被引進,作為改革參考。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就像慢食、慢活,帶領我們重新思索生活意義。而主張「慢學」的華德福教育,也刺激主流教育界重新思索教育的意義與方式。 與現今社會學得越多,學得越早越好的想法相比,華德福走的是一條很不一樣的道路。走進華德福的幼稚園,只見小朋友在色調柔美、由自然素材佈 置的教室裡,歌唱、畫圖遊戲、聽故事、作律動,不學電腦、不學寫字、也不學算數。華德福要求家長不要讓小孩看電視,學校也到中學階段才介紹電腦。 這個看似「很跟不上時代」的教育方式,卻是全球成長最快的獨立教育體系。目前全世界約有一千所華德福學校及一千四百所華德福幼稚園分布在 83個國家,並持續增加中。亞洲第一所華德福小學,就位於宜蘭冬山鄉的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學校,屬於公辦民營。連比爾蓋茲的基金會最近也捐助美國加州沙加 緬度成立華德福學校。而同時,歐美有愈來愈多的公立學校老師接受華德福教育的在職訓練,希望將華德福特殊的教育方式引進自己的課堂。 英國教育與技能部2005年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其中建議公立學校可向華德福教育學習:及早引進及學習外國語的方法;統整的教學法;重視口語發展;強調節奏,課程步調良好;所有課程設計都依據孩童發展;藝術與創意的教學法。 豐富孩子的美感體驗 華德福教育理念源自於「人智學」(Anthroposophy),人智學強調,每個人都應該身心靈全面發展,成為真正自由的人。1919年 人智學創立者史丹納( Rudolf Steiner)應一位德國工業家之邀,為他在司圖卡特華德福工廠的員工子女創辦一所小學到高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也為社會開啟了一道很不同的教育視野。 點燃每個小孩與生俱有的學習熱情,並終生持續,是華德福老師的一個基本任務。「當學習與小孩的經驗相連結,他們就會產生興趣並變得主動積極,所學的就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華德福學校就是要培養這樣的學習。」北美德福學校聯盟前主席巴那斯表示。 為了豐富孩子的感官體驗,讓他們的手腦心能均衡發展,並培養創造力與想像力。華德福學校有大量的美術、音樂、戲劇、手工藝等藝術課程,而且所有學科如自然、數學、語文、地理、歷史等,都是統整教學,並盡量啟發孩子的美感經驗。 華德福學校沒有考試、不打分數,每個學生自己紀錄下自己的學習過程與成果並與大家分享。這讓孩子了解,學習是要對自己負責,而不是與別人比較。 華德福學校的課程設計,是配合孩子各個發展階段的需要循序漸進,特別注重打好基礎,絕不求孩子學得快。例如華德福小學一年級還沒開始學寫字,只是聽大量故 事並朗誦大量詩歌;學會寫字後,到三年級才開始學閱讀。「我們是在重複人類學習書寫的過程,」資深華德福教師、現在美國加州從事師資培訓工作的史瓦茲解 釋,「先是口語傳述、故事,然後是洞穴圖畫或神廟圖畫,那是圖像。接著是象形或表意文字,最後才是字母的發展。」有許多華德福家長回憶,自己小孩一開始時 似乎落後於他們就讀其他學校的朋友,但到三、四年級時就趕上了,而且變得超愛閱讀。 這是因為在教閱讀之前,華德福老師努力建構讓孩子喜愛語言的基礎。美國約翰摩斯小學老師華倫,兩年前將華德福教學法引進她四年級班上。「一 開始我並沒有讓他們讀的更多,我開始講故事、朗誦詩詞。他們從傾聽而非閱讀中學習。他們變得很會聆聽。」現在她班上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標準的人數從45% 跳升到85%。 避免學生過早接觸電腦 為了避免孩童過早接觸電腦,會被剝奪許多對這世界「活生生」的體驗,華德福學校要到中學階段才有電腦課程。在介紹電腦之前,學生已學了電力與磁力,也學了為什麼在電子環境裡二進位數字系統運作得最好。 此外,他們也認識了那些使電腦成為可能的偉大科學家與數學家,如巴貝其、維納、愛因斯坦、巴斯卡等。之後在課堂上,老師也會跟他們討論電腦帶來的改變與影響。所以電腦課不是教學生如何用電腦而已,是讓學生學習從更深、更廣的角度思考問題,進而培養他們的判斷能力。 不重升學但能力更好 雖然華德福教育完全不以升學為目的,也不注重學業成績。但當學生具有了學習的能力,也熱愛學習,各方面表現都不會是問題。澳洲一項比較大學 生學業表現的研究發現,華德福畢業的學生無論在人文或科學上的表現都優於非華德福畢業生。而美國華德福學生的SAT成績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德國華德福畢業 生通過大學入學測驗比例是公立中學的二至三倍。 培養學生責任感是華德福教育很重視的一環。英國麥克候學校老師羅拉認為,「在華德福教育下,學生認識到自己是整體的一個部分,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個人對群體、對大自然負有責任。」在加拿大一項對學生道德判斷所做的測試裡,華德福學生得分遠高於公立高中與教會學校。 「華德福教育一直激勵我努力做個更好的人,」挪威總理史多騰柏格是華德福校友,兩個小孩也就讀華德福,他的經驗之談正是華德福教育最好的註腳。 【本文選自《親子天下》「如何幫孩子選對學校」】

台灣的愛與寂寞

2008年06月12日
公開
36

http://www.esouth.org/modules/wordpress/?p=81 台灣的愛與寂寞--可能碰觸到我們的內心 此篇文章原刊登於2006年七月一日荷蘭的報紙,網址如下: http://www.trouw.nl/deverdieping/letter- geest/article375747.ece/Liefde_en_eenzaamheid_in_Taiwan), 寫在翻譯前 : 這篇原文Love and Loneliness in Taiwan的作者David Signer是曾在台灣待過兩個星期的一位瑞士人,在歐洲所發表為荷文、德文的文章。筆者知道此文章是一位歐洲友人口述給我聽的。當時我聽到此文章時,對歐洲人以自己文化來看台灣的觀感時震懾住了。 但思之再三卻又時感驚訝又時感戚戚。我請友人為我翻譯為英文,我們也去函詢問TROUW該報轉譯中文發表在網上的可能性等等,接著去函給原作者,原作者應允中文翻譯公開發表後,筆者開始著手,但因為私人因素所以延遲了工作。 作者David Signer ,1964年生,是一位歐洲的人類學家,專研人類學與社會學。走訪過中東、非洲各國,對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其以歐洲人的文化背景與觀點來看台灣,讀者可以得見作者著實下了番工夫去瞭解台灣的歷史背景、政治經濟與教育現況,尤其是其以不偏不倚的人文立場客觀地看台灣的現象。在翻譯過程中,筆者與原作者通過mail。他告訴筆者無意為文使任何人不悅,但是以一個外國文化來看台灣,在某些特定事情上確實讓他吃驚。筆者不是專業翻譯者,且轉譯了兩次不同語言,字字計較地去深入瞭解作者的寫作感情與文化背景是我努力的。 在您讀過這篇文章後,是否也正思索著作者所述的某些點正巧也碰觸到深愛台灣的你我的寂寞與愛呢? T.Y. (Jade) Lee於 Jan. 5, 2007 台灣有什麼樣的脈動?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像台灣一樣,工作時數每年高達2,282小時,30%的人每週工作超過62小時。台灣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只低於孟加拉。雖然台灣面積小於瑞士,卻是20個最成功的工業國家之一。台灣是筆記型電腦製造的領導先驅,有世界第三大外匯存款,也是手機密度最高的地區(平均每人擁有1,14支手機)。 然而,只有三個國家的性生活是少於台灣,且根據「Elle」雜誌研究指出,台灣女性是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台灣同時也是最多戴近視眼鏡的國家。 這些現象之間彼此有何關聯呢? 20年前台灣從獨裁轉型為民主,現代化與自由化同時快速進行。也因此,嚴謹的儒家工作倫理與同志酒吧、刺青商店同時存在。多彩的道家廟宇,就在電子產業的玻璃維幕高樓及24小時營業的超市旁邊。自從毛澤東的對手蔣介石1948年退守到台灣,中國就一直把台灣視為叛逆的一省。如果自由化繼續進行,二十年後的中國可能就像現在的台灣。而連同附近城鄉合計約有800萬人口的台北,就是北京現代化後的願景。 家庭是台灣社會變遷中特別引起注意的生活範疇。在許多家庭中,夫妻兩人不只是長時間工作,甚至在不同城市工作,且保有各自的住處,只在週末見面。由祖父母帶大的小孩,其價值觀也因此來自幾乎是與現實脫節的世界。 對台灣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比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來得重要,因此孩子們常常在晚間也必須承受許多額外的課程。 我在台北時拜訪了一位外科醫生,他六歲的女兒已經在學校學英文,但是在晚間,她除了必須再學英文之外,還有畫畫、舞蹈和鋼琴。她很驕傲地不用樂譜就彈得出古典曲子。八月,他們全家會到美國去,讓女兒參加兩週的暑期營隊,以增進英文能力。我問這個父親,難道他不怕給孩子太多壓力?不是常聽說,日本孩子因考試失敗感到羞恥而自殺嗎? 「是的,有時所有努力會化為烏有。」醫生說,「比如有些鋼琴神童,十四歲就能將琴彈得很完美,但到了25歲時,他們彈琴的技巧則無異於從十歲才學起的水平。」 這父親也提到在他的周遭環境中,父母與父母之間無法避免的競爭,他甚至用了「全副武裝」這樣的字眼。一胎化在中國是政策,在台灣則成了可以自由選擇的目標,和大家庭比起來,當然就會把更多時間和金錢花在提昇唯一的孩子身上。 強調教育與成就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國家的特質,例如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台灣不僅也是如此,更由於歷史背景因素,台灣人希望展現給世界的是一個更好的中國。 從1895年到1945年台灣被日本佔據,接著被中國接收。二次大戰後毛澤東戰勝國民黨的蔣介石,蔣介石帶著150萬人民眾(大多數是有高教育水準的上層階級)、50萬軍人和國家寶藏來到台灣。毛澤東和蔣介石都自視為中國的唯一代表。至今台灣的正式官方名稱為「Republic of China」。 美國高度武裝台灣以對抗共產主義的中國大陸,蔣介石直到1975年過世為止,不曾改變他收復中國的目標。 台灣有2,400萬人口,大陸13億,這個海島有世界超強的經濟,但是在政治上卻是孤立的,台灣甚至沒有聯合國觀察者的身份,只被27個國家所承認,像是帛流、吉里巴斯共和國和史瓦濟蘭等。這是因為大陸拒絕和承認台灣的國家有外交關係,特別是今天,誰承認了台灣就無異與大陸為敵。 在台灣可以感受到中國以一種矛盾的方式存在。中國就像一個大哥,台灣想要和他保持距離,可是這位大哥卻又權威性地不肯離開。台灣尊重人權、沒人苦於饑餓、有言論與媒體自由;台灣進步、民主、自由、國際化、後工業化、後現代化;總之,是一個更好的中國。在台灣可以察覺到一種清醒、一種警覺,這情形讓人想起以色列。這個中東國家除了強調它的合法性之外,也要表現得比敵對的鄰邦更好。可是台灣人民則更像是一架使勁飛翔的噴射客機,只要把速度減慢到某個程度,就會墜落。 Sheena Chang是中國時報的編輯,女兒四歲時已經上英文的課外補習。她希望女兒能讀國立大學。國立比私立大學更好而且更便宜。這導致一個弔詭的現象:特別是受高等教育且較有錢的父母,他們能提供孩子額外的課程學習,讓孩子能進入收費少的「好」大學;而低社會階層的孩子則只好去「壞」的大學。久而久之,自然會加深貧富懸殊與城鄉差距。 Sheena Chang還展示了另一個台灣紀錄:根據她的統計,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孩子睡眠像台灣孩子那麼少。她把自己和與她同樣的人稱為「pm people」。「我從下午兩點開始工作,在晚上十點回家。」大部份資訊科技產業的人在晚間工作,因為這剛好是歐美客戶的白天時間。「pm people」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熬到午夜,一起吃東西、看電視、玩電玩。但是和大人們相反地,孩子又必須在早上七點起床。她這種不帶情感的客觀陳述,讓我小心地問,這樣不會損害孩子的健康嗎?「也許是。」她說,「但這讓孩子有更強的抵抗能力,也能學會處理將來的壓力。最大的問題是,祖母寵壞孩子,她們只餵給食物但不教任何事。」 作家Yen Minju告訴我,她在讀書時,因為家裡還沒有洗衣機,所以必須在洗衣板上搓衣服。為了利用時間,她把寫上英文生字的紙片貼在一旁,可以一邊洗,一邊背。 某晚我和一位精神科醫生一起泡溫泉(就在卡拉ok旁邊。卡拉ok是台灣人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晚上十點時,他說他必須回家去幫女兒複習功課。「在這個時間?」我很驚訝。「當然,明早九點她有化學考試,我得幫她再複習一次。」 一個長時間住在台灣和中國的瑞士女人告訴我:「對這些人來說,重要的是錢和吃,愛與性不重要。如果有人說我愛你,那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如果他給你一塊盤子裡的肉,你就知道,你對他來說很重要。」 台灣人的情慾是不容易瞭解的,人們不善於表現情感。除了台北市中心之外,很難看得到成雙成對的人手牽手或是交換溫柔情感。但另一方面,卻可以看到檳榔西施穿著比基尼泳裝坐在玻璃櫥窗裡。由於有個綠色心形霓虹燈,所以遠遠就可以認得出來。你停下車,她走出來,彎下身軀面對你打開了的車窗,你可以從她深裁的前襟看到裡面。她踩著高跟鞋,扭動臀部,走回去拿你訂的東西,然後帶著誘惑的微笑遞給你檳榔。嚼檳榔後出汗與暈眩的快感則是完全的快樂。 這些檳榔西施以雙倍的價錢賣出檳榔,計程車和卡車司機則視為當然。檳榔西施通常散佈在看不到溫柔的鄉間,自由台北的市長則試著阻止她們在市中心營業。還有,賣傳統中藥的人把情慾當成促銷的工具,同時提供神奇的中藥及「輕裝」的女孩。最讓人驚奇的是,這些「性感女孩」也在婚禮甚至葬禮上出現!那通常是由汽車和卡車組成的車陣,其中一部車上是亡者的棺木,另一部是哭號的女人,在第三部車上,則可以看到跳豔舞的性感女郎。包括孩子們在內的觀眾群,顯然不認為,一場「桌上熱舞」的氣氛與對死者的哀傷有任何衝突。「家屬付許多錢給這樣的表演,才能讓許多人來參加葬禮並懷念亡者。」這是當地人所告訴我的。 因著窄小的空間,情侶或甚至是夫妻要有個獨處的地方,並不容易。直到上學年齡,孩子都還和父母親睡在一起。長久以來,MTV是個深受喜愛的,可以私密約會的地方。在包廂中依自己的喜好選擇要看的電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檢查制度,包廂不再可以關門,檢查人員隨時可以進入,所以情侶改到公園或KTV。KTV是有許多房間的建築,情侶或是親朋好友可在裡面唱卡拉OK,也可以點飲食,但是服務人員依然可以隨時進來。不過每個包廂中又有一個引人注意的,很大,且可以上鎖的洗手間。人們對Motel的需求已有好一段時間,可以相當便宜地在那裡築起愛之巢,三小時約三十歐元。缺點是離市中心較遠,需要自己有車。 相較之下,要找個好的餐廳就容易得多了。在飲食方面,台北有著地理上的優勢。日本、中國、韓國、泰國、美國、歐洲及台灣原住民的菜餚錯綜交織。台北有無數個餐館,甚至於焚化爐煙囪頂端都還有旋轉餐廳,叫做『摘星樓』。 對台灣人而言,食物與性之間顯然有某種緊密的關係。每上兩道菜就可以聽到,「這是特別對男人重要的食物」。這些地方上的珍饈,包括牛眼、幼蜂、燕窩、炸蟋蟀、鹿鞭、魚翅、海參、香菇、胎盤、未孵化的生雞蛋、人蔘、熊掌、鴨舌、海馬、尤其是蛇。週末在華西街夜市可以大開眼界:一條掛在繩子上面活生生的蛇,被人完整地將皮剝下來,滴在杯中的蛇血則提供觀眾品嚐。然後殺蛇人也取出蛇膽,把膽汁擠入杯中,黏黏軟軟的膠狀物據說很健康,能提高性慾;宰蛇的人還用筷子在他兩腿間清楚地示範。在他後面是些老饕就著露營的小桌子,正在喝蛇湯、龜湯。 不過女人並不因此而快樂。 Chang Mei-Ling,三十多歲,單身,讀羅馬語言學系並在法商公司工作。她說,高教育、好職業、高所得等等在男人身上加分的條件,在她卻成了減分;此外她也長得相當高。但是台灣男人要教育程度比太太高,收入比太太高,而且也要比太太高過一個頭。她自己或許也同樣這麼希望。而能夠符合這些條件的少數人往往有許多工作,所以沒時間去找另一半。 Chang Mei-Ling曾有過一次婚姻,她要小孩,但他不想要。他說要先賺到一百萬美金。他們很難得見到面,當她發現,他和女同事有曖昧的關係時,她便離婚了。「這裡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事業。」她說,「大部份的台灣男人都如此,一些人為了女人試圖改變他們自己,但一段時間以後他們便放棄了,因為他們覺得,女人從他們身上帶走了一些東西。」當她還在孩提時,她的父母總是力圖打拼事業,家裡通常是長女負責照顧弟弟妹妹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麼伶俐和獨立。」她說,「因為我們是在沒有父母照應下長大的。」 下週Chang Mei-Ling會參加一個「驅動旅行」。她的公司請最好的十二個員工去夏威夷。她還和家人住在一起,外出的活動就只是和客戶吃飯或去卡拉OK。她不像大部份坐辦公室的女人去逛街或買高價的名牌衣服,而是把薪水花在小豬毛絨玩具的收集及旅行上。去年她和母親到一個太平洋上的小島去渡假,住在五星飯店裡。有一次她說:「你以為我們的社會是如此多彩多姿與自由?其實它只是看似如此,因為我們沒有根。我們的父母移民來台灣,卻沒有家的感覺,今天他們不再試圖去瞭解來由。我們都是孤兒,我們的孩子也會一樣。」她也說:「許多人工作到晚上十點,他們必須如此,是因為內心空虛,他們夢想在五十歲時存夠錢以便退休,然後死於無聊。」 台灣社會的差距與不同時代面貌並存的情形令人感到困惑。一種超現代,而讓歐洲顯得老態龍鍾的情形是,台北一半面積都已是無線區域網路的範圍,甚至在捷運裡也能收發電子郵件。台北市長要建造世界上第一個無線網路城市。許多人的手機有GPS系統,即使迷路了也可以從手機中找到方位。過馬路時,綠燈裡一開始有個小小的人閒適地走著,在他上面是倒數計時器,然後那小小人越走越快,直到最後像發瘋似地狂奔。 在許多計程車裡,你還可以在前座椅的頭靠上看電視,所以才不會浪費時間,就是講求效率。一個台灣人告訴我,她曾在德國參加婚禮。「妳覺得怎麼樣呢?」「真可怕。好像永遠不會完!」對她來說,甚至連婚禮都要講求快速。有些餐廳中的桌子有電視螢幕,可以邊吃邊看百種節目。許多飯店房間裡的臥房和浴室用玻璃分隔。是要讓人從床上就可以看到美女入浴?不,正相反,你甚至可以從浴室或廁所裡看電視! 另一個驚奇科技是508公尺高的台北101,它擁有每小時60公里,世界上最快的電梯,在幾秒內就可以抵達80層樓高,你卻沒什麼感覺。電梯內有壓力平衡的裝置。「我們必須一直是最好的」,Chang Ming-Lei簡單明瞭地做評論。台北101是依照風水理論建築而成的,那是以傳統原理避免無形沖煞的知識。根據這樣的知識,入口和出口處不可相對,否則就會有訪客進入大樓後又立刻出門的風險。根據風水理論,居住在路沖的大樓中是很不好的,可是對一樓的商店卻有好處。轉化負面的影響是把八卦鏡掛在窗上。台灣人很小心,儘量避免生活上不好的事情發生。街上到處是監視器和緊急紐,大部份的陽台裝設鐵欄杆,不過有個居民對我說,發生火災時,這些鐵欄杆卻讓人無法逃走。這人還說,八卦鏡的作用就像光線,可以轉移不好的東西或反射回去。台北101由每節八層樓的節段所構成。八是中國人的吉祥數字,四是不吉祥的,所以沒有四樓。台北101看起來像是一節節垂直重疊內插的竹子,中空而有彈性,卻仍然堅固,象徵堅毅與進步。內部有個660噸重的鋼球,地震時會晃動卻不斷裂。就像在風中佇立的竹子。 我不斷聽人說:「只有懶惰和孩子多的是窮人。」這個超資本主義社會裡,在店前燒錢的那些人也是個驚奇點。這種錢不是真正的鈔票,而是看起來像錢的紙鈔。他們在商店前的鐵桶裡燒紙錢,祈求好財運。不久之前出現所謂的「環保紙錢」,較少,但賣價也就更貴。 在資訊科技產業大本營的台北,有許多孔廟、道宮和廟宇,這些往往也是取得神諭的地方。和瑞士教堂不同的是,年輕人也來廟宇。例如週六中午,許\\\多帶著Gucci或LV皮包的年輕女人在購物前到廟裡來,供上鮮花和訂婚餅。這裡也有管姻緣的神,女人就在那裡求籤求問她們的未來。有一晚我到一個廟裡,在廟前有一種可以行駛的神龕。「神過生日的時候,把神放進車裡,到處開著走。」有人這麼告訴我,「現在神在大陸,明天回來,到時候會有遊行。」 第二天的遊行是個盛大的熱鬧場面,有鞭炮、紅色孟加拉火把、可行駛的、裝飾燈光的電子琴、閃爍不停的強光、煙火、鈸、鼓、吵雜的擴音器。神是彩色的木雕,坐在左右晃動的長轎子裡,被抬著到處走。轎子有刺眼的霓虹燈管,電源是由一個在後面推著的,發出難以忍受噠噠聲的發電機所提供。范、謝兩人通常是廟裡的守護神,在遊行隊伍裡卻成了主角。謝,有張黑臉。范,有長長外吐的舌頭,而且身體高得讓打扮成他的人只能從衣服上的洞向外看,並且要挺胸,以頭來保持平衡。這兩人的外表可由民間傳說來解釋:范、謝曾約好在橋上相見,謝早到了,在等候時,因看橋下的水身體失去平衡而跌入水中。當范抵達時,發現他的朋友早已死去。痛苦之餘,范用雙手勒死自己。這是為何他的舌頭吐出這麼長來,而謝的臉在水中成了黑色。台北人說,這兩人夜裡帶著鐵鍊在艋舺附近巡邏,看到了小偷就把他們吞掉。艋舺一帶的犯罪率的確比其他地區低。 台北有好些紀念國家英雄的地方,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也在其中。這兩個建築物內有巨大的廳堂和大於常人的塑像,塑像前面站有衛兵,塑像四周空曠,彷彿讓不朽者和平常人的生活有了適當的距離。令人驚訝的是,居民如何對待這種強烈要求展現崇敬的地方! 只要在整個城市還相當安靜的清晨五點去到紀念館,會突然看到某種型態的嘉年華會。從許多不同的擴音器傳出進行曲、嘻哈、國樂、鄉村、探戈等等不和諧的刺耳聲音。有的團體練太極拳,有的練劍,有的就在晨曦中跳社交舞。一對銀髮夫婦互丟粉紅色飛盤。這裡有幾百個人。有人穿和服,有人穿得像啦啦隊,也有人穿像唱饒舌歌的人,有特大的褲子和鴨舌帽,背後還印著「Gung Fu New Fashion very good」。好多人都已經上了年紀,他們對我說:「你猜猜我幾歲?」大多數人的年齡看起來比實際年輕一半。也有年輕人練習目前最流行的薩爾薩舞。這些熱鬧場面都發生在台北101底下。上班族穿西裝打領帶,急行穿梭在練習功夫和太極拳的人群中。沒有人去組織這些活動,有的人雖規律地來參加,團體卻也常有異動。七點,衛兵踢著正步出現。他們在國歌聲中升旗。霎那間每個人都停下來,做敬禮姿勢。幾分鐘後,紙傘舞、有氧舞蹈、搖滾、氣功等又再度開始。石雕的、青銅的孫逸仙(也就是「國父」)正坐在公園四處,恬淡地看著這一切。 在忠烈祠每天都有十五分鐘守衛換崗的精彩節目。結尾部份,他們像機器人一樣僵直而機械化地把槍支互?好幾次,每一個接手都是精準而完美,是種穿制服的水上花式表演。然後他們站在平台上一個小時,像雕像一樣完全不動,連眼也不許眨。有時助手幫他們擦汗或拉正肩飾。這些守衛都是軍人。有個士兵告訴我,台灣有兩年的兵役期,只有成績好的會被選出來,訓練半年,每天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然後在這裡站四個月,換另外一個地方,再站四個月。練習的時候常常出事,特別是槍的動作。不久前有人傷了前額。最危險的是刺刀,兩個月前有個新手甚至削掉了一隻耳朵!有了疤痕,就不可以站在台上了。做錯了,怎麼辦?「如果是小錯誤,必須面壁一小時。如果沒接到槍,假期就會被取消。」必須在太陽下一動也不動地站好幾個鐘頭的時候,都想些什麼呢?「儘量想些美好的事情。」 在一個下雨的午後,我去拜訪了Peng Wu Chih,他是台灣著名的太極和中國功夫教鍊之一。Andy Hug也曾經是他的學生。他原本是醫生,後來改學中醫,最後專注於亞洲各種武術。他是功夫大師Liu Yun-Qiao(蔣介石的首席護衛)的最後一個學生,在Liu Yun-Qiao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照顧他,而Liu Yun-Qiao在最虛弱時也只能用筷子教他。 快速太極是Peng Wu Chih的一個專長,他強調,原始太極並不像現在的龜速慢移,而是快速的。在餐廳中主菜和點心之間的空檔,他在桌子旁邊示範給我看。整套拳只花了幾秒鐘就完成。Dr.Peng喜歡速度,也因此而成名。在我們上車之前,他說:「扣緊安全帶,我開車像007」。這當然是有那麼點誇張。他談到「氣」– 生命的力量,說:「冥想不是從世界撤回,而是留在那裡。對手需要兩秒,你必須在半秒內便完成。再忙,也不可失去中心點。」有次他握住我的手腕,不緊實,但我感到那無窮的力量,就像是踩下法拉利的油門:只要願意,他可以在瞬間殺了我。一個他的學生說:「在第一堂課他告訴我說:我要殺了你!他也做到了!在這堂課裡,我的內在死了,他毀了我的價值觀。武術最重要的是謹慎專注,所以你必須擺脫你的過去。」 Peng Wu Chih 以一個小故事結束談話:「兩個人死了,上帝問他們,希望來世有什麼?第一個說:我要有許多錢!第二個說:我要給許多錢!第一位轉世成為一個乞丐,第二個成了百萬富翁。」 我在五月一日尋找示威的群眾,卻徒勞無功,這裡沒有工人示威這回事。台灣是新自由主義者的夢想,不久前都還沒有失業保險(因為幾乎沒有失業人口–至少官方是這麼說)、沒有健康保險、沒有退休保險、沒有社會福利。每件事都由家人自己安排。有些人甚至把一部份休假「送」給公司。建築法規似乎也不太明確。對於建築師而言,台北既是夢想也是惡夢,因為什麼都可能(女人手提包形態的建築。業界的高潮!)。雖沒有工人示威,卻恰巧是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華盛頓期間,所以台北法輪功有個遊行活動。這個亞洲最大的精神性組織,在中國是被禁止的。最近有個醫生公開說,他曾在中國的一個集中營裡工作,數萬名法輪功成員不但必須做苦役,有些還被活生生地把器官取出來賣掉。是反中國的宣傳嗎?無論如何,這樣的新聞嚇壞台灣人,也讓他們記得,自己的富裕生活不時遭受威脅,就像是站立在懸岩上的小花園。直到十年前台灣仍有比中國還高的國防費用,但今天中國卻有台灣三倍之多。600枚飛彈指向台灣,每年還要再加上75枚。只要台北在「正式獨立」的禁忌議題上有一個政治上錯誤的用字,或許在北京就會有人按下紅色按鈕。 最近中國付給太平洋的小島諾魯一億五千萬美元,讓他們放棄台北而和北京建交。台灣很難跟得上,只能試著在正式關係之外,讓自己(特別在經濟上)無可取代。這就要花更多的精力並且也是寂寞的工作。 最後一天我們開車去「兒童育樂中心」,那是種亞洲華德迪士奈樂園,是一個美麗的、花了相當多錢建造的地方,卻看不到遊玩的兒童。一個都沒有!「現在的小孩喜歡在家玩電腦」,一個管理員告訴我們。另一個則說:「大部份的孩子晚上都還有課。」門口守衛說:「父母沒時間帶孩子來。」在回程的路上我捕捉到一個景象:無人的遊樂場中,一個穿著西裝的男人坐在鞦韆上打著手機,而雨滴也開始落下。

11教育藝術的七種品德

2008年01月17日
公開
39

在史代納藉由「人的研究」、教學法以及教學內容系列演講以闡明靈性教育藝術在其倫理與專業方面的理由時,特別要大家注意教師職業上的七種品德。現今大 家常常談到品質特色、品質發展、專業能力的運用,因此在這裡我們要以能力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史代納所提的七種品德。 他如此描述這些品德的特色: 「想像的需求、對真理的意識、責任感是教育脈絡的三種力量。而且想承接教育工作的人,耍將這樣的教育當成座右銘: 以想像能力貫穿自己 鼓起勇氣面對真理 增強對心靈責任庶的敏銳度....」(人的研究第14講,1919年5日) 「今天我將結束對這方面的研究,但我要再一次地提醒您們心中耍特別注意的一些事,我希望您們堅持四件事情:..., 第一件:在大或小的整體中老師都是一個主動開創的人。… 第二件:老師應該是一個對所有世俗與人類存在都感興趣的人。.... 第三件:老師應該是一個內心從不對非真理妥協的人。… 還有一點是說的比做的容易,但卻也是教師工作的一個黃金定律: 老師不能消沈、枯萎。要有生氣蓬勃,不枯萎的心靈!」(教肓藝術,教學法,結論1919年9月6日)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分類。我們可能覺得迷惑不解,因為上面只先提到三種力 量,而在人的研究演講最後才提起第四種力量。這「三」與「四」又說明甚麼?研究人類時什麼狀況下耍以三為原則來出發,何時以四為原則呢? 每當與心靈能力有關時就會出現.三合一」的現象,那就是我們的思想、情感與意志三種基礎力量。如果談論到與身體、身體結構相關的問題時,就會以「四合 一的基礎觀點為考量,以符合自然界的四方、四種元素以及人類的生命四體。 「以想像能力貫穿自己」、「鼓起勇氣面對真理」以及「增強對心靈責任感的敏銳度」這三種能力,與想像一感覺、真理一思想、責任感一意志和諧一致。若我們以歌德的「童話」為依據而思考其中所出現的三種品德時,這三種品德與心靈力 量的關聯就更貝有說服力。它們展現出人類在維護自身發展的過程當中重要的元素:智慧、美、力量。而在「人的研究」中所列的順序應該是:美、智慧、力量。 在「貫穿」、「鼓起勇氣」、「增強敏威」這三個動詞中所強調的是意志的部分。這裡不說「讓白己朝那個方向發展」,其明顯的出發點是:我們甚一個人都有這方面的才智與能力,只是我們必須有意識地運用它們,讓它們發揮作用。如果我們能夠運用這三方面的能力,心靈就能培養出智慧、美與力量。然後我們就能夠不斷地發展進步。這正是孩子們,這些發展中的人,真正對老師感興趣,而且也能在老師身上感受到的東西:他在發展自我。孩子們會加以模仿,把他當成學習的榜樣。 我們嘗試以另外的方式來理解這三種能力。我們可以思考在教育方面這三種能 力是否真的關係著老師專業能力的有無。我們試著將這三合一的能力與新約聖經中基督所說的三合一相比對:「我就是道路、真理與生命」 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有找尋正確、有效且令入感興趣的教育方式的經驗。這是個與教學方法、上課過程能否發揮想像力有關的問題。每個人都知道在教育中方法也 就是要如何來教,非常重要。只有當我自己內心對所要傳授的題材非常在乎的話才能找到好方法。只有當老師愛這教材、,只有當他尊重這教材時,才能找到方法。這就是使上課方式不斷創新之所在,就算每次所傳授的是一樣的題材也能夠如此。這是老師與學生內在不斷創新的力量。 真理對老師來說是什麼?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心中的真理?我們有勇氣面對真正的自己嗎?我能夠做甚麼我沒有能力做甚麼?在甚麼狀況下我會在學生面前表現出一個與真正的我不一樣的人?與學生相處時.,在什麼情形下認知的渴望會驅使我去真正理解與幫助學生?還是我在幫助他人時,仍然完全被自己應該或不應該這樣做的想法所箝制?這方面是我在努力追求理解人類學,過程中所獲得的而能夠真正發揮效用的地方。 教師這種工作不是一個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一點,或(如史代納所說)不是「在智慧方面輕鬆的」,而是一種靈性的道德的工作,也就是要接受與承擔工作所帶來的一切責任。也就是與生命本身有關的工作-孩子們的生命以及與他們命運相關的 事物。道路、真理、生活是展現這三方面能力的地方。在道路上我需要想像力,真理已經擺在眼前,而對生命的責任感是這方面最主要的責任。 人會預想到這三種能力和品德淵源深遠。如果智慧、.美與力量這三個概念源自於一個純為心靈而發展的神秘傳統,我們可以在藝術、科學與宗教等文化領域中 感受到它們入世的光輝。藝術,科學與前兩種美德之間相近的關係亦是不難感受得到的。想想看,「增強對心靈責任感的銳度」是否涵蓋著宗教意義。什麼是心靈責任感?真正存在的事實是:我不會對同胞(學生)漠不關心。認識同胞以及〈盡可能)替他承擔心靈責任,不也是一種宗教態度嗎? 如果有人真的關心他,與他一起承擔一切,每一個學生都會因而(無意識地)擁有安全慼。 我們現在來討論之前提過的四種品德。在一場演請上史代納回顧了他以神智學 (Theosophie)為依據的寫作特殊過程: 「當我寫「神智學」這本書時,無法直接將這些概念排列在一起:物質體、乙太體、星芒體以及自我體。如果些已然存在,如果你內心已看透這些,要怎麼整理它們才好。我必須以3為單位來排列:物質體、.乙太體、感受體(星芒體)是第一個三合一。然後是與它們交織在一起的三合一:感受心魂、理智心魂、意識心魂。接著是與這些心魂交織的三合一:靈性本身、生命靈性、靈性人。3個3彼此交織在一起,得出的結果是7。但這個7是3個3交織在一起的結果。只有當我們面對現代對人類發展的研究時才會出現4這個基本上是次要的數字。」 這樣的描述不僅讓我們理解史代納創作中靈活的思維過程,也使我們明瞭這些 三合一的質素在創造原則中,還有在一步步建構的過程中如何發揮作用:這是各領域成就的過程。相對的,4是已經組織完成的東西。凡是所有已經存在、已被創造出來,已被看透的東西都會出現4這個基本上是次要的數字,像是2x2。 四種氣質的分類也是如此。它們是由四種已經完成的結構所產生的結果,而且需要由自我出出發來加以發揮。它們必須被「提昇」,我們才能有適切客觀而任意地運用。它們可以成為一種工具,一種可運用的能力。我們看看以下的排列,就能感受這種轉化: 急躁激進(cholerik) :專斷 --主動開創 活潑樂天(sanguinik) :不專心--興趣 冷靜被動(Ph1egma) :懶散 --忠誠(不妥協) 憂鬱悲憫(Melancholisch) :消沈 -消沈 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改變固著於我們結構上的東西。 接著我們再回到四種美德。我們可以將這七樣東西連貫在一起嗎?它們還能夠以其他的力式相互連貫嗎?還是只是二與四的連結而已?這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繫嗎?如果我們真的把這3和4當成7來看,就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我們將這些能力配對就會顯現出: 1←→7:沒有想像力就會消沈。 2←→6:對真理的義是促進我們內心的不妥協。 3←→5:責任感喚起興趣,興趣喚起責任感。 4:中心是自我的力量,主動開創的力量。所有的一切以此為出發,它讓我們成為人,成為不斷成長為人的人.。 主動開創的人能夠為自已或為某件事主動積極努力。愈能夠成功地以某件事為 目的而有所做為,就愈能夠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福祉。我們已接近著時代聖靈(又譯時代精神)作用的方式。依據史代納的研究,我們這個世代是在晉升為時代聖靈的大天使米迦勒(Michael)的統治之下。 「如果人類尋求自由而不帶著自私的心態,如果他使自由成為對貫徹某種行為 純粹的愛,那他就有機會靠近米迦勒。」(史代納:人智學重要原則,在米迦勒和 阿力曼影響中的世界思想,l924年1l月l6曰) 每一個人都要將出於自私心態的行為拋得遠遠的。我們要在意識中以事物為出發自然無私地生活與做事。世俗的我們生活在表象(Schein)與實質(Sein)之間.我們要一步一步地掙脫最先意識到的表象。要花很長的時間,也需要累積許多生活經驗,才能讓我們所意識到的與事實相符合,才能讓我們意識到人真正的樣貌,意識到他們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

以太體與生命歷程 Horst Hellmann

2007年10月29日
公開
41

以太體與生命歷程 文/開詩婷 資料來源:Horst Hellmann演講講詞 一個孩子的出生,同時代表的是這個孩子的「物質身體出生」,另外還有三個「體」,分別要再花大約七年的時間順序孕育、出生,然後成長 就史代納的人智學,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以他所提的「四位一體」的理論,完整的人包含四個部分:物質身體(physical body)、以太體(etheric body)亦稱生命體(life body)、星芒體(astral body)以及自我體(body of the ego)。「物質身體」接近我們平常所指的「身體」,當母親懷孕時,即是孩子的物質身體在母親的子宮內孕育,一個孩子的出生,同時代表的是這個孩子的「物質身體出生」,另外還有三個「體」,以太體、星芒體以及自我體都還在孕育,而每個「體」分別需要約七年、十四年、廿一年的時間順序孕育、出生,然後成長。 以太體造就生命現象 仔細觀察零到七歲的孩子,我們可以看到物質身體明顯地在成長,孩子的身體不斷長大、長高,體重也不斷增加,這物質身體的成長便是由以太體造就出的生命現象,以太體是史代納在人智學中對這造就生命現象的能量體所取的名詞,和一般物理學中所談的以太或化學中的醚不同,由於以太體和生命現象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又稱生命體,其中又再細分為溫暖以太(warm ether)、聲音以太(sound ether)、光以太(light ether)、生命以太(life ether)等四種以太。中國人講針炙,說針炙可以促進人體內生命力的和諧,若使用史代納的理論來解釋,即是中國人運用針灸的方法幫助以太體和諧運作。 「換牙」是以太體「出生」的表徵,這時孩子才真正具備了學習認知的能力 在生命的頭七年中,以太體正忙碌地在孩子體內進行器官建構的工作,一方面為使身體器官逐步趨於成熟,另一方面則為發展物質身體靈活運動的能力。在生命的頭七年中,以太體完成大部分的器官建構,但以太體仍需繼續建構物質身體中的某些器官,例如:頭腦的發展要到21歲才會完全,眼球的成長則要到30歲才會成長完全。「換牙」是以太體「出生」的表徵,它代表以太體已經從身體中釋放出來。在以太體出生前,它做體內器官建構的工作;以太體出生後,則形成認知、思考的能力,這時孩子才真正具備了學習認知的能力。換句話說,以太體有兩個重要功能:一是建構器官,二是學習認知,而建構器官又必須先於學習認知,這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然而現代的教育有一種說法,認為提早學習是好的,幾乎各種認知學習越早開始越好,讀書、寫字、算術、外語、樂器…但是我們若在孩子的頭七年要求他們做這些認知學習,等於是在消弱以太體建構器官的工作,同時也在強迫以太體早產,這對孩子一生的身體健康與學習認知都將造成影響。 健康、規律的生活節奏是以太體的養生之道 以太體的工作呈現一定的節奏,我們每2天胃的出口處細胞會完全更新一次,每8天肺泡細胞會完全更新一次,每9天胃的入口處細胞會完全更新一次,每30天皮膚細胞會完全更新一次,每47~48天支氣管細胞會完全更新一次,每7年全身的細胞會完全更新一次……節奏是以太體和諧運作的關鍵,一旦以太體的節奏錯亂,建構器官與學習認知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過動兒(ADHD)從身體節奏到生活節奏上,常呈現混亂的現象,在治療的過程中,整頓生活節奏對他們很有幫助。即使對一般人而言,健康、規律的生活節奏仍是以太體的養生之道;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健康、規律的生活節奏更是良好的建構器官、學習認知能力的基礎。 以太體建構的順序是由頭部開始,由上而下,逐漸到達四肢 以太體建構的順序是由頭部開始,由上而下,逐漸到達四肢。就人的一生而言,以太體總司生命現象,除了在第一個七年完成主要的器官建構工作,又分別有三個重點發展期: 一、零到七歲:以太體專注地建構頭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幼兒時期是腦部發展最旺盛的時期,眼球和視覺能力也旺盛地成長著。以太體除了使頭內的腦部健康旺盛的成長,使頭骨長到相當的硬度也是此階段重要的任務,剛出生的嬰兒,頭骨還是軟的,以太體會幫助頭骨長得堅硬。 二、七到十四歲:以太體專注地建構心肺及心肺功能,孩子大約在9至10歲時,呼吸與心跳達到和成人相同的比例1:4。 三、十四到二十一歲:以太體專注地建構腹部和四肢,性器官在這個階段成熟,四肢也旺盛成長。 生命現象中有兩股相對的生命作用,一是硬化作用,一是軟化作用 讓我們再更仔細地觀察以太體所造就的生命現象,其中有兩股相對的生命作用,一是硬化作用,一是軟化作用。硬化功能主要作用在頭部最重要的硬化就是使嬰兒軟軟的頭骨長得堅硬;軟化的功能主要作用在腹部,透過消化系統,人將所攝取的各種食物軟化、分解到可被吸收的程度。然而發展的法則是「硬化的要發展開放的功能,軟化的要發展閉鎖功能」。 七歲前的孩子接受過多固化思考的認知學習時,將使得硬化作用過度發展 在孩子七歲以前,我們若給太多僵化的記憶訓練,一方面會削弱以太體建構器官的工作,使得孩子的雙頰瘦弱、蒼白,另一方面則帶來「過度硬化」的危機。大部分的認知性的學習都是一種「固化思考」的過程,例如我們必須學會認定「1」就是「1」不是「2」,認定「apple」就是「apple」就是拼作「a p p l e」不是「banana」,「圓形」就是「圓形」不是「三角形」……當七歲前的孩子接受過多這種固化思考的認知學習時,將使得硬化作用過度發展,這過度的硬化作用會隨著以太體在物質身體上作用,當硬化作用影響到心肺時,心肺變得僵硬頑固,無法彈性的收縮、舒張,孩子就產生氣喘。另外一種和過度硬化有關的疾病叫柏金森症,柏金森症的患者全身會慢慢僵化,四肢無法靈活運動,直到全身僵硬、無法動彈,有一部電影叫「睡人」,談的就是柏金森症。一般人較熟悉和硬化作用有關的疾病還有關結炎。 唱歌能使「軟化作用」活潑,同時也是一種「呼吸的鍛鍊」,這對氣喘的「少呼出」是對症下藥的自我治療 通常患有氣喘的孩子,有兩次自我復癒的機會。一次發生在9到10歲間,也就是以太體專注建構心肺與心肺功能的重點時期,以太體使僵化心肺回復彈性,氣喘的問題自動消失。12歲青春期之後,以太體專注建構四肢與腹部,腹部提供相對的「軟化作用」,與硬化作用形成反制,互相抵消的結果,氣喘也會康復。氣喘的人在呼吸上呈現「吸入多而少呼出」,父母和老師可以運用歌唱幫助氣喘的孩子,一方面因為歌唱是一種「全身的運動」,像游泳一樣,唱歌的時候全身的細胞活絡起來,能使「軟化作用」活潑,另一方面因為歌唱是一種「呼吸的鍛鍊」,尤其是對於「呼出的鍛鍊」,這對氣喘的「少呼出」是對症下藥的自我治療。 然而在軟化過程中,體內要發展的卻是一個「閉鎖系統」即是人體所發展出的「免疫系統」 接著我們來談「軟化作用」。軟化的功能主要作用在腹部,透過消化系統,人將所攝取的各種食物軟化、分解到可被吸收的程度,然而在此軟化過程中,體內要發展的卻是一個「閉鎖系統」即是人體所發展出的「免疫系統」。當食物進入我們的身體時,會受到免疫系統的控制、檢驗及分解,免疫系統提供閉鎖功能,它篩選所有進入體內的物質,受到免疫系統抗拒的物質便無法進入身體中。 對等於腹部處理的是外來的食物,頭部要處理的便是外來的資訊,並發展出「開放的思想功能」 相對於腹部的軟化作用發展閉鎖功能,頭部的硬化作用卻是要發展「開放的功能」。這種「硬化的要發展開放的功能,軟化的要發展閉鎖功能」的發展法則和中國醫學的思想是相通的。那麼對等於腹部處理的是外來的食物,頭部要處理的便是外來的資訊,並發展出「開放的思想功能」,人需要發展開放的思想能力,來接納各種不同的想法,以獲得對這個世界真正的認識。 「閉鎖的思想」將在頭部形成「免疫系統」,造就成「死腦筋、老頑固」 現在我們回頭看看教育,剛剛我們提過,我們要避免孩子在七歲以前接受僵化的認知學習,以免硬化作用過度發展,七歲以後,孩子的以太體出生,可以開始認知的學習,但是我們必須依循一個原則-「發展開放的思想功能」,我們很容易掉進閉鎖的陷阱。比方說:「你『一定』要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和文憑,將來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只有』能經過科學驗證的才是『真的』」……類似這樣的觀念都是「閉鎖的思想」而非「開放的思想」,長久累積,人將在頭部形成「免疫系統」,造就成「死腦筋、老頑固」,個人變得自我中心,與別人的思想及社會隔離。當自我中心太強時會削弱自我(ego),造成社會問題,彼此競爭、推擠,最後甚至會對社會產生恐懼,因為全世界都不能相信! 軀幹及四肢會被迫呈現出向外開放的狀態,失去免疫系統 照發展的法則,思想是讓別人的想法進入自己的想法中,所以負責思想的頭部要呈現向外開放的狀態,亦即頭部的想法是沒有免疫系統的;而軀幹及四肢呈現的是向內閉鎖的狀態,是免疫系統的所在之處。根據人是一個整體的原則,若人負責思想的頭部呈現向內閉鎖的狀態,在頭部形成「免疫系統」,則軀幹及四肢會被迫呈現出向外開放的狀態,失去免疫系統。 藝術是去除恐懼的好方法,能解除「頭部的免疫系統」  今天全世界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癌症、AIDS都屬於免疫系統的疾病,兒童的免疫力也在下降中,然而「頭部的免疫系統」卻蓬勃發展!連鎖的效應是我們對社會恐懼、失去安全感的情況與日遽增。藝術是去除恐懼的好方法,各種型式的藝術都可以使人對世界保持開放,解除「頭部的免疫系統」。由魯道夫.史代納首創的優律思美(Eurythmy,結合音樂、語言的律動)對人有很好、很強烈的治療作用,使我們能樂觀、熱情、無私、開放,同時也學習靈性的規範,亦即學習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及行動的偏見,如果能去除這些偏見,我們將學習了解自我及自我與世界的關係。 如果你希望對「零到七歲的孩子」及「生命體」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介紹你兩本好書: ◎我來了,Joan Salter著,光佑出版社。 ◎幼教課程模式,簡楚英編,第六章,娃得福幼教課程模式之理論與實踐,林玉珠著,心理出版社。

揭開自閉症與普遍性發育障礙之謎

2007年03月22日
公開
45

一位母親的研究及康復的故事 (上) 陳瀅 一張漂亮白皙的鵝蛋臉,長長的頭髮紮在腦後,乍看之下是個乖巧動人的小女孩,她有什麼問題需要家教?在那個記憶遙遠的從前,只有考高中及大學才需要補習的年代,我這個剛上大學的新生,被高中同學介紹到她親戚家當家教。一戶典型的軍公教家庭,為了小三的女兒,得從當時有限的薪資湊出補習費。爬上三樓的公寓,見到家長及沉默無言的女孩,了解到此行的特別任務,我開始了人生中一段另類的旅程。 沒有任何特殊兒童教育的經驗︵當時台灣的特教才剛起步,師資嚴重缺乏︶,家長是衝著考上醫學院的成績單,給我這個菜鳥一個機會陪陪這特殊的小女生。那個時代,﹁自閉症﹂是從未聽聞的名詞,我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因此也沒有任何偏見,就像平常到小學幫母親帶一群小蘿蔔頭一般,心理沒有負擔。 在平日的功課裏,我發現到她的精神無法集中,眼神與我極少交集;時不時她會走到衣櫃前,打開衣櫃門,開始對著黑暗的衣櫃喃喃說話。耐心等她說上一陣子,我會輕輕喊她回來,或直接走到她身邊,對著黑暗︵中的朋友︶說聲再見,幫她關上門,帶著她回來坐好︵沒有身體接觸︶,回到剛才的課文…。 初寫本文時,上段塵封多年的記憶,忽然一下又回到腦中,鮮明的景象如電影般地播放;在雷博士指導我讀有關自閉症的資料時,這段往事還沒跳出來呢!因為我的腦子裏,全是這幾年與祥兒學校的兩名自閉症同學互動的回憶。也許當年的那段歷程就是此時這篇文章的緣起吧。 華德福的自閉小孩 記得五年前祥兒剛進華德福幼稚園,班上小孩來自不同的國家文化,各色人等皆有,例如有頑皮搗蛋的、活潑可愛的、過動的、害羞的、甜美熱情的等等,還有一位特殊的自閉症同學∣小可妮。一般人要是看到班上有過動兒加自閉症兒的組合,大概會打退堂鼓吧。觀察到老師以輕唱代替點名的方式,溫柔地帶領這群吱吱喳喳的小鳥兒們,我並沒有退失信心。小可妮非常安靜,她總是看別的女孩做事,然後自己再慢慢加入,有時她會突然尖叫。可能對我比較陌生,我們的互動不多。 第二年的幼稚園︵華德福教育有兩年幼稚園︶,小可妮和年齡大的多數同學升上了一年級,六歲的祥兒與其他四名小的留下來迎接新同學,其中包括一名自閉症的小馬。由於有了上一年在班上幫忙的經驗,這一年比較駕輕就熟,對孩子們的個性了解,與他們良性互動及聊天時間增多了。 小馬每回見到我總是問:﹁你是誰的媽?﹂然後眼睛瞪著我看。我總是微笑地說:﹁嗨,小馬,我是祥的媽,名叫桑妮。﹂每週至少一次被他拷問,我總是千篇一律的回答;有時他對我說些前後不著邊際的話,但從不稱呼我的名字。 小馬和小可妮因為他們特殊的行為舉止與溝通困難的問題,並沒有太多小孩理解他們的特殊需求。小可妮看起來症狀比較輕微,有些女孩會和她玩;小馬則是旁觀者,和女生玩得比和男生好,男生們因為比較肢體好動,小馬有時固執異常,言語無法溝通時,常會演出全武行。 祥兒事先不知這些孩子的特別背景,也沒有感覺到他們與平常孩子的不同之處,他一概平等對待。本班的恩潔瑞老師是畢業自蘇格蘭華德福大學的特殊教育系,她的專業技巧及愛心讓家長們折服。家長們的態度也開放,全然地信任老師接受這班小孩,使我覺得祥兒及其他﹁正常﹂的小孩很有福氣,因為史丹勒博士認為班上有特殊教育孩子對﹁正常﹂小孩未來的人生有絕對正面的影響。我看到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完全沒有任何不自然的地方,心中感到十分踏實與欣慰。 第三年,祥兒升上一年級,我仍留在幼稚園繼續幫忙。開學後的第三個月,第一次進班裏值班,距離上次見到小馬已隔了快半年了。看到他,我備好上一年的標準答案,準備接受拷問。然而他逕自走來,對我說:﹁桑妮,我看到…﹂︵他竟然記得我的名字!︶我楞了一下,淚潮湧上了眼眶,礙於自閉兒不喜歡身體的接觸,不然我一定給他一個擁抱。以後的日子,他再也不拷問我了,而是喊我的名字,告訴我從他家到學校有幾條不同的路,然後將每條不同的路段念出來;有時是書上的故事等等。他過目不忘的驚人記憶,像﹃雨人︵Rain Man︶﹄電影裏的患自閉症的哥哥,︵後來知道小可妮的數學程度超過大她兩三年的孩子︶令人印象深刻,而他復原的快速更使人欽佩。2004 年秋天,小馬升上了一年級,小可妮在三年級。在學校看到這兩位特別的小天使正常的發展,我一度想自閉症可以經由華德福的特教治癒。 自閉症流行病 今年五月我參加了一場說明會,聆聽來自香港的一位中醫師發表他治療三十一位自閉症兒童的醫治經驗談。雖然是場說明會,出席的人數超過主辦單位的預期,有的家長甚至帶著自閉症的孩子前來求醫,他們之中有的已長到成年人了,會場中孩子的行為無法得到節制,導致父母或成人得一直看著他們或將他們帶離會場,有些孩子病況之嚴重讓人怵目驚心,而家長疲憊的臉上寫滿憂慮及絕望,也使人望之心疼。曾幾何時,自閉症在中國人的社區已由罕見病成為普遍的疾病了? 如果再到網路上尋找有關自閉症的資料,會有更驚人的發現。比如: 紐約時報報導全美國有至少六百萬智能發展障礙的兒童。 美國疾病防疫中心︵CDC︶統計每166個小孩裡有一個自閉症兒童,十年前的統計是每2500個小孩有一個,亦即自閉症的發生率成長了十五倍。 每 104 個美國男孩就有一個屬於﹃自閉症光譜︵Autism Spectrum︶﹄,為女孩的四倍。 每天有 67 個小孩被診斷出來;每 20 分鐘有一個新病例產生。 今年被診斷出自閉症的小孩人數超過愛滋病加糖尿病及癌症的總合。 自閉症是美國成長最快的嚴重發展障礙。 每年自閉症的花費為九千億元,未來十年還會加倍成長。 自閉症的研究經費只佔其他小兒疾病的 5%,占國家健康署研究經費的 0.3 %。 自閉症的病因尚無法證實,也沒有藥物可以治療。 在我成長的六十年代,從沒有聽過自閉症這個名詞;後來到了七十年代與自閉症孩子有了第一次接觸,但是當時的社會也沒有太多這些病例。而在老大昌兒還是幼稚園的八十年代底,過動兒是新鮮的名詞;難道九十年代之後,自閉症已成為新的流行病?這種突然在近十五年裏狂飆的流行病是打哪來,又要如何對治並尋求康復之道呢? 凱玲奮鬥的故事 凱玲•塞若西︵Karyn Seroussi︶是位年輕的職業婦女,育有一女一子。九十年代中期,她十九個月的兒子被診斷出自閉症。如晴天霹靂的消息,打得凱玲生活亂了套。在她接受這個現實,重新整理思緒、調整心態後,凱玲與她絕頂聰明的科學家先生,決定用盡一切方法救治她的兒子。他們上網尋求援助與答案,遍訪名醫,與許多家庭組成了互助小組。從許多主流、非主流的消息中,仔細查證分析,以科學的精神大膽假設,學習別的家長有用的經驗,小心務實地調整了兒子的飲食,最後治癒了兒子的自閉症。﹃解開自閉症與普遍性發育障礙之謎∣一位母親的研究及康復的故事︵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Autism and 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 - A Mother's Story of Research and Recovery︶﹄就是凱玲自病魔手中拯救兒子的親身經歷。 書評認為本書的前部讀起來像是偵探小說,但是我認為更像是一位勇敢的母親的日記;而後部分則是飲食調理的問題解答、實行及有用的菜單;最後提供相關的組織及互助的資訊。文章是從兒子邁爾斯被診斷罹患自閉症開始,凱玲依著時間傾訴她解謎的心路歷程,其中也引述許多科學資訊及回顧家族的健康史,有時會有不同事件的穿插,然而對整個兒子由正常發展到自閉出現再到康復的過程,以及食物過敏與自閉行為的引發,均有相當詳細的描述,這對有正常孩子的父母,可以啟到警惕作用;對有自閉症及其他行為異常小孩的父母,也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凱玲的故事啟端於凌晨三點的急診室,她十八個月的兒子邁爾斯發燒高達華氏 106 度,伴隨著四肢如抽筋般的發抖。她問醫師這現象是否與孩子前日所打的小兒疫苗DPT︵白喉、百日咳及破傷風︶有關。醫師不知道答案。她回想三個月前同樣也是在施打了MMR︵腮腺炎、麻疹及德國麻疹︶疫苗後就開始發燒的。﹁現在他退燒了,無力的躺在我懷裡,以一種驚奇的眼光注視著我,微啟笑顏。我突然得意起來,輕聲道:﹃是我,我是媽媽!﹄然後沉浸於他的注目中。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幕。這是三個月來他第一次讓我看進他美麗的雙眸,在未來一段很長的日子裡沒有再發生過。﹂ 接著就是正文的開始∣十九個月大的邁爾斯被診斷出自閉症,使凱玲陷於一片驚慌中。身為一個母親,當孩子出現病狀,不管是什麼病,一定是巨細靡遺的述說給醫師聽,並提出問題,渴望醫師的傾聽與解答。然而之前的兩位小兒科醫師似乎不太靈,將孩子的耳朵感染當成氣喘治療;他們沒有細聽他的病史,也對她所提老媽媽看到有關牛奶與小麥對耳朵感染有關的報導毫無興趣。並強調拿不拿掉牛奶也不會有任何差別,有的小孩就是會得中耳炎,等到了春天就好了。三個月內,小邁爾斯得了八次中耳炎,接受了無數次抗生素的治療,夜裡無法入睡,尖叫連連。凱玲與醫師討論時,卻換來醫生的冷眼及懷疑她是否無法勝任母親的職責。 第三位醫師雖然確定了中耳炎,卻在邁爾斯十五個月時為他施打MMR疫苗,即使凱玲提出了疑點,醫師認為不打疫苗就無法上學,而且堅持說疫苗反應很少發生︵祥兒的小兒科醫師也是這麼說︶,不要多想它!接下來就是一連串不幸事故的發生:先是打完疫苗三天後,邁爾斯的中耳炎馬上復發;十天後身體扭來扭去,不太認得自己的祖父母及親戚,哭不停,只堅持喝牛奶,夜裡邁爾斯尖叫不斷,四肢顫抖,突發高燒,又被送進急診。之後的三個星期,邁爾斯開始不說不笑,好像活在另一個空間,並開始不停的喝奶、腹瀉也開始出現,他喝不到奶就尖叫連連,無法停止,卻不再對父母的呼喚有反應。在邁爾斯十六個月時開始,凱玲記錄了兒子最後一次的說話-﹃魚…﹄。一直到邁爾斯十九個月個月大,在凱玲高度懷疑及堅持下,邁爾斯被送至聽力及說話中心測試,而得到﹃自閉症光譜︵autistic spectrum︶﹄的診斷。 醫學界對自閉症的診斷至今沒有統一的檢驗標準,所謂﹃自閉症光譜﹄只是一個籠統的名稱,不是指特定的一種自閉行為,它還包括一些亞型,如: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普遍性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X∣染色體脆弱症︵Fragile X Syndrome︶、藍道∣克里夫納症候群︵Landau-Kleffner Syndrome︶、威廉症候群︵Williams Syndrome︶、雷德症候群︵Rett Syndrome︶乃至注意力缺乏過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ADHD︶等等。因為它所呈現的症狀很複雜,心理的、生理的、社會性的及行為上的異常,經常在亞群裏重複出現,也因此很難以生理的診斷來測驗;因此目前是以行為特質來界定。 早期診斷自閉症不只是醫師的天職,家長也要負起大部分的責任。根據﹁第一徵候機構﹂︵First Sign Inc.︶,某些指標可以幫助醫師和家長了解孩子學習、行為及發育的程度。他們設計出四個月到三歲兒童發育的里程碑供家長參考,若孩子未達到特定的指標時,家長可以在孩子看醫師的時候提出來與醫生討論。比如:四個月的嬰兒應該會被明亮的色彩、東西及聲音吸引,喜歡看人的臉,逗逗就愛笑;六個月的嬰兒更會笑、愛玩,發出唧唧咕咕的聲音,也會表達情緒;九個月的嬰兒會與人有眼光交會,來回拿、給東西等;一歲的嬰兒會玩躲貓貓、會發簡單的﹁媽﹂﹁八﹂﹁搭﹂﹁乃﹂等音,對她的名字有反應;十五個月的嬰兒會指東西、與父母有更多的互動交集,了解﹁拜拜﹂、﹁媽媽﹂、﹁爸爸﹂等詞;十八個月的嬰兒會以字詞或肢體語言吸引注意或牽大人的手來滿足需求,會發﹁ㄆ、ㄇ、ㄉ、ㄊ或ㄣ﹂等聲,懂更多的詞,會玩簡單的扮家家酒。隨著年齡漸長,他們與父母的互動及語言也應更為複雜。 雖然有的小孩某項會發育較晚,但仍應有標的性的發展隨著年齡出現。如果嬰兒過六個月了還不會笑,面無表情,九個月時不會與父母互動,一歲以後還不會唧咕,與父母失去目光的接觸,眼神沒有交集,不愛身體的碰觸,不愛抱抱,失去語言能力及社交能力等,這些就是紅色警訊,父母應該馬上與小兒科醫師聯絡。 每個小孩多多少少會被父母拿來比較,比如:身體發育、體重、學說話、學走路等等。凱玲也比較前後兩子女的發育,她總以為邁爾斯只是慢點講話,就像她先生小時候一樣,等孩子長大會和先生一樣天賦秉異。現在她開始回想雙方家長的對話、比較家庭的病史、兩代小兒疫苗注射的時間、耳朵感染史、抗生素使用次數、飲食的異同改變等等;試圖從中找出合理的解釋∣為什麼一個原來正常發育的嬰兒突然之間語言能力倒退到六個月,社交能力退回到十個月?這個問題也是所有自閉症父母心中第一個疑問。 在等待小兒行為發展專科醫師確定邁爾斯是自閉症之前,凱玲就開始展開行動了。她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有關小兒對牛奶引起的大腦過敏︵Cerebral Allergy︶以及一位雷普︵Doris Rapp︶醫師所寫有關食物過敏引發孩子行為及生理的異常的書∣︽這是你的孩子嗎?︾︵Is This Your Child?︶,提到注意力缺乏症︵ADD︶的孩子改變飲食而康復的例子,以及對牛奶過敏的人易得耳朵感染、易怒、睡眠障礙、對會引起過敏的食物貪渴。一閃希望升上腦海,或許邁爾斯也是牛奶過敏引起的大腦過敏。凱玲決定一試,拿掉邁爾斯的牛奶。這也是邁爾斯康復之路的轉捩點。 凱玲在經過許多的研究、觀察及試驗,為邁爾斯規劃了康復之道,除了加強語言及社交訓練,飲食介入方面就是: 1. 先拿掉所有會引起邁爾斯嚴重過敏的食物∣牛奶及奶類製品、含麵筋的食物,如:小麥、燕麥、大麥及裸麥,上兩類食物會引起邁爾斯瀉肚; 2. 暫時拿掉任何含有酚︵phenol︶及水楊酸︵salicylates︶的食物,如:花生、大豆、玉米、蛋、蕃茄、黑葡萄、蘋果、香蕉、可可等,再慢慢地一個一個少量加入飲食,看是否會引起過敏反應。 3. 補充高單位的維生素B6及礦物質鎂。 光是拿掉牛奶及麵筋兩樣食品,邁爾斯的狀況很快就得到改善,尖叫減少、夜裡可以入睡,三個星期後開始有眼神交集等明顯的變化,一閃希望燃起了康復的火種,凱玲知道她沒有誤入歧途。 自閉症到底只是行為或心理的發展障礙還是有其他的原因?有各式各樣的研究在進行,大多數的主張仍以行為性或腦部受損導致發展障礙為主流,從神經學或精神醫學的理論來著手,當然也是朝發明新的精神藥物來改變腦內化學為主打方向。也有許多科學家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自閉症有生理性的病因,例如:環境的毒素水銀,會引起中樞神經受損;疫苗中的水銀防腐劑,注射到兒童的身體含量超過政府所制定的標準;有的認為食物過敏會引起自閉現象︵大人和小孩皆有︶;有的認為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autoimmune disease︶;也有的歸於基因的影響。不管是哪一種學科的觀點,若僅從自我本位的觀點而不是從全面性地、組織性的探討研究,排斥其他尚未證實的療法,對這個複雜有多種亞群的智能障礙病也不過是瞎子摸象,當然,要做到全面性的探討並不是單一的學界可以做到的。然而家長可以等到科學家都辯論完結病因證實了,新藥發明了,才來試試治療自己的小孩嗎?小孩可以等嗎? 聖地牙哥有一個組織叫﹃自閉症研究組織︵Autism Research Institute︶﹄是由柏納•潤藍︵Bernard Rimland︶博士所創,是以教育及互助方式幫助有自閉症的家庭關於最新的研究與治療方法,其中也包括另類療法在內。他們每年舉辦年會﹃戰勝自閉症!︵Defeat Autism Now!∣DAN!︶﹄邀請世界各地的專家發表研究成果。潤藍博士曾在1972年發表他的研究成果,關於高劑量的維生素 B6的價值,並提出對牛奶及小麥過敏可能是自閉症的原因,呼籲醫師對於學習障礙、過動小孩,甚至成人的偏頭痛等,都應該先想到食物過敏。 這個主張當時沒有引起漣漪,然而三十多年過去,隨著越來越多的自閉症病例、過敏引起的神經受損病例的增加,以及生化學研究的證實,還有家長試行飲食介入︵dietary intervention︶所取得的好結果,這派學說才逐漸得到關注。 探索病源 凱玲不願在遙遙無期的黑暗中等待,她選擇主動出擊,自力救濟。她從網站、社區互助小組獲取有關飲食介入的資訊,在家裏進行一場飲食革命,並從中取得了初步的戰果。當她的兒子越來越進步時,凱玲與她絕頂聰明的化學家先生艾倫︵Alan︶開始步步追擊病況的本源、與正統醫界展開對話或辯論並幫助其他有自閉症孩子的家庭。 首先她注意到自閉症的某些特徵像極了人吃進迷幻藥︵LSD︶或某種會引起迷幻蘑菇的感覺。比如: 非常熱衷於自己的想法、 沒有安全感而強烈需要熟悉的環境、 長時盯著一樣東西、 自我刺激的行為︵如:不停的撞頭、來回走動等︶、 姿勢性或肢體上的不安全感︵postural insecurity∣如:懼高、懼爬樓梯︶、 感官過度刺激︵如:暴力、過動︶、 不當的狂笑及無由來的恐懼、 偏執狂且不與人有目光接觸、 奇怪的偏見或出神、 難以溝通、 對食物有不正常的反應︵如:嗜喝牛奶、瀉肚或便秘︶、 血中異常的血清素︵serotonin︶值等等。 凱玲以此就教於兒童行為發展專家,沒有得到回應,但是她從許多父母的經驗知道拿掉牛奶與麵筋對自閉兒童有幫助,再加上看到自己的兒子迅速的進步,她知道飲食介入對自閉症甚至其他智能發展障礙的小孩的重要。 其實飲食介入和中國人熟悉的食療非常接近,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食療多半指吃進某些有特別作用的食物以達到健康的目的;然而對於現代飲食所引起的慢性病,如果要從飲食中達到體質的改善及康復,我們應該先從飲食中剔除不該吃的東西,比如:加工製造的食品,白米、白麵、白糖、白鹽等精緻的食品,垃圾食物等等,而以天然、有機、新鮮的食物取代,清除身體中的毒素,進而食用能增強體質的食物。這樣的飲食介入或食療方式可能才是正確的做法。 凱玲的疑問得到證實。挪威的凱利•雷謝特︵Kalle Reichelt︶教授發現在自閉症的孩子的尿中有過多像類鴉片︵opioid︶的物質酪嗎啡︵casomorphins︶,這些像鴉片的麻藥物質對中樞神經的影響就像是嗑藥的症狀。傑克•潘克斯︵Jaak Panksepp︶也被自閉症的症狀與鴉片在動物實驗的效果相似的程度嚇了一跳。雷謝特教授認為這些物質可能是一些縮氨酸︵peptides︶,來自於蛋白質未完全消化所產生的中途物質,尤其是牛奶中所含的酪蛋白︵casein︶和麥類及榖類所含的麵筋。 英國桑德蘭大學的研究員保羅•薛陶克︵Paul Shattock︶進一步解釋酪蛋白和麵筋與胃裏的消化

從中文筆順與華德福教育之探討----轉載自 慈心華德福

2007年02月13日
公開
177

轉載自 慈心華德福 --------------------------------------------------- 孩子一進入華德福,就能感受到家長傳統思考的挑戰,但也因這些挑戰,而能更深入探討,源自西方的華德福教育如何落實在東方。 中文筆順是否重要?一直是困擾家長們的問題。以前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為何會發生問題,難道以前所學都是荒誕的嗎?筆順與語文能力有否關聯?看似非常小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就我觀察:中文筆順有一定的順序及概念,就像建築,在搭蓋時,先需要主樑,主樑穩定,才能再裝設其他建材,如此建築物才會穩,也才能成形。中文字體的建構也似建築的搭建,字體的格要先出來,再連帶著附屬的筆觸,而這種結構,會在孩子心中形成圖形,孩子能對字產生美感,並能感受到字體的力量。也曾詢問學校的書法老師,筆順在中文是否重要,書法老師明確的說,筆順在書法中是帶動氣,寫字一氣呵成,氣不順心就亂。哦。筆順是與氣有關,它帶動著氣的流動,如筆順不一樣,氣就不一樣,若筆順不順,氣就塞,心就不能定、靜,當然字體的美感就出不來。而因為中文字一定的順序,孩子容易記憶並舉一反三。而形線畫,是否也與氣有關呢?是否也以筆順來帶動孩子內在的心靈世界?老師在教學中有只拿圖形予孩子臨摹,並表示形線畫起筆落筆的筆順不重要的嗎? 若我們不教筆順或不重視筆順。則有無足夠的時間練習,讓孩子 摸索出自己的筆順,並建構自己對文字形體的整體概念呢?當孩子臨摹一個較困難的字,不知如何切入,當猶豫後,終於完成了。可能相同的字在二、三個禮拜後才再書寫 則孩子心中已然忘記該字的圖像及概念,是否得一切重新來過,有無可能造成孩子學習語文的障礙及挫折。而沒建立對字形的概念及美感,會帶給孩其他好處嗎?或著我們以孩子其他的發,來表示這些挫折是不需要重視的?這值得在教學現場的老師及家長注意。如果華德福教育是不著重筆順的,則筆順與孩子語文能力的觀聯,可以做為對這個教育的觀察重點。 僅提供個人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筆順既帶動氣,而引導出孩子的內心世界,它應該是重要的。傳統的問題出在將對錯的概念直接導入筆順且不容忍個別差異。 一、一年級可以讓孩子自行摸索字形的變化。 二、二年級可漸漸帶入筆順。 三、觀察孩子,若其書寫有自信,下筆流利,對字體有感覺,則筆順的帶入就不急迫,可以繼續觀察;若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下筆猶豫,對字體無感覺,帶入筆順可能是老師及家長的責任,而非放任孩子以不順氣的方式,再繼續與困難的字體博鬥,而造成書寫時的障礙及挫折,並因孩子對字體無感受,無法體會字體的美而逃避學習。 四、以遊戲的方式帶入筆順,如:我們來運氣,我們來蓋字的房子、、、,不要只提對、錯,且包容不影響書寫能力的差異部分。 五、若您的孩子不需要筆順,而能自行建構出自己所有的字形概,要說聲恭禧,因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如此的。 六、在教學現場的老師,在未細心觀察孩子狀況前,請不要孩子以其他的發展──其他的發展不是因為語文能力不佳而衍生的,而是這個教育本質不錯所得到的成果,或以其他孩子的狀況,或以筆順不重要來回應家長。而應以經驗仔細判斷孩子的問題。 在此野人獻曝,並請有心得的老師及家長一同探討。 源自西方的華德福教育,為何認為筆順不是那麼重要? 這與英文字母僅26個,每個的筆畫都很簡單,其字是26個字母所拼出,且草字書寫的落筆方式很容易自行模索氣的走向有關嗎? 而中文字體很多樣,一個字可以是數個字的重壘、組成,在筆順的概念上,是否需用另一種方式思考? --------------------------------------------------- 感謝Ritamay,這是一個有趣而且重要的課題。 而且華德福教育也不會認為筆順或筆劃正確不重要,但如果用相對過去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方式來對比,說來是比較不會採取那麼嚴格的態度。 大概三、四年前,教師團隊就曾經就這個議題討論許久。孩子筆順或筆劃不對,老師們擔心的很早。可以幫助孩子把這一部份的工作做好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我們的討論後來觸碰了些更底層的東西。才會接著演化出在教學實務上的關照與時間分配上的決定。 回顧過去我們這些五0、六0年代的教師或家長們成長的經驗,在小學階段對於寫字正確度的被要求是很高的,很多所謂名師大部分就是在語文、數學這種學科能力上的極度要求性,以嚴格而聞名。再加上國語文競賽的環境氛圍,注音、生字、查字典、演講、朗誦比賽。這樣的環境氛圍創造出整體小學階段國語文教學的的導向對於讀、寫的教學重心。用一種比較俏皮的角度,我們從小經歷這麼嚴格的訓練過程,等到我們出社會工作。這個世界上,除了小學老師以外,誰還這麼在意這件事。 其實筆順、筆劃這種事其實是一種「約定俗成」集體演變,教育部所發佈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每一兩年就要重新修訂再版,甚至還有發行《筆順手冊》這種字字考據的工具書。 但是筆順這種事,到底是怎麼被規定下來的,像是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外而內、先橫後豎、先撇後捺…這些規則如果叫我們來背,大概也像初識法律條文一樣不易下嚥。 中文字之美與饒富意涵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一是造字創字的文字創造過程,一是書寫工具的演化。前者若要論究起來太廣博了,老師們在備課時也常要花時間研考一番。後者比較少人談論,我們先來想想這部分。 文字初發展或刻鑿或鑄刻,甲古文、金文、大小篆,似畫似寫,筆順還不明顯。近漢朝來,以毛筆書寫在簡牘這樣的書寫形式才將文字筆順這件事帶入一個比較穩定發展階段。筆順的形成有個重要的背景:書寫的方式。一直到唐末五代,矮小茶几桌子才逐漸普遍。那麼在唐末以前人們如何書寫?有些大陸學者做了考證研究,判斷基本上是左手持簡牘(後來變成紙),右手持筆,左手肘依靠在茶几上(絕不是將紙平放在桌面)。我們可以說大部分的筆順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創造出來的。因為右手懸腕持筆,因運筆筆勢與轉筆的限制而慢慢決定出筆劃與筆順的使用規則。 我們可以模擬看看,右手拿起一枝筆,以慣用的握筆姿勢懸腕試著寫字。左手持簡牘,感受一種差別,如絕大多數寫字會先左後右(如絲、林、瑾)或是另一種固定的例外,先右後左(如建、過、返)。將慣用的左右關係互調,一樣以懸腕置空的關係書寫看看,去感覺這當中的差異。 再來看看簡牘(竹簡),為什麼中文字直行書寫,是由上而下,由右而左?就書寫的習慣來看,由左至右不是比較容易沾墨嗎?小時候寫書法是不是都有相似的疑問。關鍵就在於簡牘,這個由竹片或木片製作的長條版片,以皮繩加以串編的竹簡。我們可以拿壽司捲試揣摩看看,左手持簡、右手持筆,將捲軸至於左手虎口附近,最右端竹簡平鋪與手上,寫完一直行後,竹簡順勢往右推送待乾,符合人體工學。若想要由左至右,將會七手八腳難以收拾。而且感覺一字寫完接續下一字的筆劃連接關係(這與筆順的規則有很大的影響)。 以上兩件都是在筆順與筆劃被規則化過程中的物理條件,再隨著書體(篆、隸、草、行、楷)的演變而逐漸被調整、固定。近來教育部制訂的所謂「標準字體」主要是從楷書對應而來。但是我們想想,這些過程中影響筆劃筆順的物理條件已經完全不存在,包含書寫的姿勢、筆的構造、握筆的姿勢、書寫素材的改變。剛剛我們揣摩過程中所遇到的限制,其實幾乎均不存在了。 所以想說的是,文字所蘊含的規則其實是相當有趣的,面對這樣的規則其實心裡是覺得很奧妙,而且充滿欣喜的。這樣的感受和小時候老師罰我寫錯所面對的權威規則,或者是國語文競賽的掌握精確完美規則的卓越,前者和後二者的差異是截然相對的。 學校開始研究發展書法藝術課程大約兩年多的時間,發展的目的,並非只是書法的藝術地位,從形線畫的延伸到語文課程的發展,孩子隨著學習內容而引發的感受與反應是我們津津樂道。孩子的書法課程也隨著年紀發展在不同的時期注入小篆、漢隸、魏碑、唐楷等。在這樣的學習安排下,自然會有種和過去強調標準正確、對強調筆順的重要性,有著不同對於重要性的定義。從Ritamay的觀點延伸,來說,這種規則性與秩序感是重要的,但是是經由發現、發展和建構來的,儘量避免感覺上是被規範或規定的,為了這個目的,老師們也都個自嘗試不同的方法來完成它。在課程教學設計的立場上,對於孩子筆順筆劃的掌握度的目標是,能滿足使用工具書(如字典)和電腦輸入法(如倉頡、注音)的有效使用。 以上所說是來慈心工作以來,曾經和不同老師討論,印象所及一些關於筆劃筆順的東西。這部分最近和成都華德福學校來慈心參訪的李澤武校長(五年級導師)聊起,很驚訝有許多不謀而合的觀點,見Ritamay聊起,便忍不住想加入話題。大家分享分享。 奕叡 --------------------------------------------------- 感謝校長的分享: 但提出不同觀點如下: 一、能運用工具係因孩子對文字已有概念、記憶。所以孩子對文字書寫的秩序感及規則性,讓孩子能自行書寫本身才應為教育的目標,而不應以使用工具書為目標。試想孩子對某文字形體均無概念,如何查單字?查注音,則字很多,哪一個才是?而筆順是孩子對文字掌握能力的觀察。孩子對文字書寫的秩序性及規則性會展現在其筆順中,當然每位孩子可能有其筆順,所以──筆順是重要的,也是觀察的孩子語文能力的重點。 二、提出本文分享,在於有書寫困難的孩子,如何看到其問題而予以解決。孩子書寫困難有以下可能: 1閱讀障礙─如湯姆克魯斯。 2孩子時間未到。 3孩子未建立文字書寫的秩序感與規則性。 第3種情形應如何觀察──這能由孩子的筆順中觀察,孩子無法自行流暢的書寫,可能是第3種原因,在排除第3種原因後,才可歸類到第1、2種。 書法的帶入,是對筆順潛移默化的暗示──所以筆順不重要嗎?看過書法──有筆順,但普通文字書寫困難─沒有自己的筆順也沒有傳統筆順的孩子,此時老師如何處理呢? 這個部分,老師如何觀察?有何新的教學方式?傳統筆順可否帶入?還是因為對筆順不置可否,而以工具運用能力的抽象觀念來表達文字書寫能力,而讓父母無所適從?我想這才是觀察重點,也是家長有興趣了解的,也才有討論的實益。 所以筆順是觀察孩子書寫能力的重點,能順暢有自己筆順的孩子,我 們可以放心,而不順暢沒有自己筆順的孩子,書法的筆順、傳統的筆順是可以做為教學的方式,只是需用較正確的方法。 感受到部分家長對孩子書寫能力的焦慮,書法的帶入並不當然解決所有孩子的問題,是否可以馬上歸類為是孩子本身時間未到的範圍,家長只需被動等待?對孩子文字書寫的秩序感及規則性的建立,可否在孩子練習書寫時,帶入傳統筆順,用以解決問題?就這個部分?老師如何觀察有語文書寫障礙的孩子?如何幫助孩子及家長?我試著提出本文讓家長、老師做觀察。

源自西方的華德福教育如何落實在東方?

2007年02月13日
公開
45

"源自西方的華德福教育如何落實在東方?"這句話引起了我的興趣,雖然大家討論的是中文筆劃和筆順的問題,或許問問書法老師會有更深入的答案也說不定,但又或許我們可以用不同角度來看這件事,答案都會很有趣. 孩子是我們的實驗品?當然,再怎麼資深的老師都一樣,教育本身就是有這樣的特質,所以華德福老師們肯定,步步都是如履薄冰,而且愛孩子們至極,所以每件事做來大概都不會用輕鬆的態度來看待,身為家長的我,總是很深切的感受到這一點,當然自己也能體會孩子的學習是不能停頓,只是如何將兩者達到一個平衡點?這真的需要相當的信心和勇氣了,還有就是如何溝通,光是家長與學校如何好好溝通就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呀!雙方都要有很大的遠景和意願才行. 語文能力一直是華德福教育被質疑的一個要點,並不是要否認或忽視,但重點是什麼?若從不同角度來看華德福教育下的孩子,語文能力不一定就是比較差,我常可以看到孩子對事物的解釋總有十個以上的形容詞,有的貼切有的荒謬有的可愛有的可笑甚至有的頭跟尾有些文不對題,但他們從不遲疑也不覺羞恥,總是積極的用他們所認識的每一個文字表達出他們的意境,這樣說辭達意的方式很差嗎?文字的發明讓人類向文明更邁進一大步,甚至好的寓言或神話可以代表當時人們的內在的心靈思維和生活習慣,那意涵是非常深遠的,我不懂文字演化真正是如何而來,但打從心底喜歡,從文字堆裡看到作者敘說的故事,有些文字用的簡單,卻能真正打動人心,甚至影響全人類,文字力量很大,但那個"大"似乎還有更多,若從靈性的角度來看,我們所認定的文字是更深邃的,反過來問自己,我們可以對一隻筆或一張桌子有十個以上的形容詞嗎? 我記得有一回聽一位遠方而來的資深華德福教師來台灣演講,一開始的時候她就請大家收起錄音機,她希望大家用最原始的方式紀錄她所說的內容,什麼是最原始的方式呢?當然是我們的手加上一隻筆和一張紙,說到這兒我還滿自信的,因為我聽大大小小的演講都不用錄音機,很認真的使用紙和筆,所以我總是隨身帶著筆記本和筆;被科技充滿生活的我們是否發現我們對自己的文字開始有退化的現象?是否連較艱難的字都不認得了呢?原來連文字的圖像都開始被漸漸的遺忘了,但這卻是書寫的第一要件,不然我們會連字都寫不出來,甚至寫出來了卻還質疑著寫對了還是寫錯了,華德福不重視文字嗎?其實重視的程度比任何教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切入點不同,而那部份對孩子不難,是對家長比較難.如果我們總是站在一個既定的標準下來看問題,得到的答案會是客觀還是主觀?我們都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盡相同的,那麼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觀照每個孩子呢?傳統的方式並不是不好,它非常好甚至是可被讚賞的,因為它適用大多數的孩子,畢竟現在在談論的每個人都是這樣被教育過來的呀,只是東方遇到西方之後,傳統還能不能適用?這樣的提問方式,到底是在溝通還是在質疑呢?或許有些看不清的壓力還是拋不開,但那可能會讓我們更看不清事實,找不到方向,更找不到答案. 華德福教育課程裡有一門形線畫,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跟著既成的圖形畫出來就可以了,真的很簡單,但卻也因為如此所以很少人願意多次練習,體會不同圖形其實在心靈上會有不同的感受,甚至有時候會在畫某種圖形時特別感受到內心的平衡,又或者倒著畫圖形也是不一樣的感受,而這真的需要很多的練習和嘗試;說到這兒,我想表達的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但也有接近的地方,怎麼說呢?形線畫講求的也是一氣呵成,將圖形刻進內心裡面,繞著路線其實不同的圖案有不同的意涵,可是中國文字本身就具備這些特質之外,它更具備靈性,也是古代中國人即具備的特質,中國古人對萬物除了圖案的了解之外,更能深入感受靈性層面的意念,觀想樹木時自己很容易就可以成為樹木並察覺到樹木內在流動的液體,太極,那是我們對宇宙的最高表徵,坦白說來,其實中國有很多的傳統是很值得保存下來的,尤其是文字,不管筆劃或筆順都有很深的涵意,或許不需要太過拘泥也不需要太過排斥,不是嗎? 學習上出現問題的孩子,有時候不一定是我們能看得見的原因,有時候更複雜,又有時候其實很簡單,開竅而已,當然教育是不能用如此散漫的態度,仔細觀察倒是一定要的,但給孩子時間成長,我想是他們應有的權利才是!

親師約法十章/開媽媽

2006年07月16日
公開
40

§幼兒生活規範:親師約法十章(上)    開媽媽 緣起 感謝娃得福托兒所成立六、七年來與我們朝夕相處的孩子!孩子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他們每天不厭其煩的出各種考題考我們、出各種花招挑戰我們。從面對孩子們的考題、拆解孩子們的花招經驗與不斷的學習中,我們越來越能找到與孩子們比對共武、共舞的進退與節拍,漸漸的,我們越來越從困惑中清明…。於是,每隔一陣子,孩子們就會以最直接的情感或行為表達,讓我們明白我們做對了沒有。每當我們作對了,他們就食量大增,笑臉迎人,眼睛專注、炯炯有神,手腳行動敏捷有力…,他們親切的鼓舞著我們再學習、再進步。一路走來,他們肯定、支持我們的努力…,他們導引我們一步步走向專業教師的大道。 在這段向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與家長彼此摸索、學習。史代納/娃得福教育對台灣的家長是一個全新的功課!人們很難確信一個新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感謝也慶幸時間與經驗的幫助,從不斷的對家長釋疑過程中,我們更釐清自己的教育哲學與教學理念,更看清自己在這個世代的任務。我們更傾聽家長的心聲;與家長更親近、密切的合作,更深度的相互提攜成長,進而一同更認真幫助人瞭解什麼是對的、好的教育。 在長期與父母一起工作的經驗中,在諸多幼兒教育的工作事項裡,我發現家長對家居的幼兒行為表現與生活規範最感棘手。家長常常提出類似的疑問: * 我的孩子冷漠、沒有同情心、愛告狀或過度黏人,該如何是好? * 我的孩子行為不禮貌、說不好聽的話或打人、打架怎麼辦? * 我的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起不來、怎麼辦? * 我的孩子退縮、膽怯、沒信心或愛批評、愛管人怎麼辦? * 我的孩子跟兄弟姊妹常吵架,該如何調解? * 家長應如何對幼兒做常規訓練?尺度如何拿捏? * 家長應如何管教兒女?有沒有比較好的處罰方式? * 我的孩子很容易動怒以致於暴力,該如何處理? * 為什麼每次有客人來,或去人家作客,我的孩子特別不聽話? * 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很好,但回到家卻胡鬧、愛哭、偏食、不收玩具…? 期望解決父母的迷思與困擾,更為了大家都能深入了解孩子們的問題所在,我們開始探究一般家庭與園所生活的不同,家庭人際關係與園所人際關係的差別,以及環境差異對孩子的影響…等。我也從國外娃得福教育文獻研讀對幼兒生活規範的教導…。最後,整理得規範十條,我引之為老師與家長間幫助孩子成長的共同約定∼「幼兒生活規範:親師約法十章」。 瞭解幼兒的行為與發展: 孩子犯錯、不守規矩,一方面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正在成長,他的身體、情感與思想都尚未成熟,他無法自控、無法分辨是非…,是他「不能」,不是他「不要」。父母應進一步瞭解需要引導或教導的是什麼,需要幫助的方法是什麼以進行輔導而不是責怪。另一方面,孩子不守規矩,多半都是大人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也許有些父母初聽時有錯愕的感覺,但是,真的「只有問題的父母或師長,沒有問題的孩子」!因為孩子生來是純潔的,沒有所謂的問不問題,孩子是被父母或老師安排著過生活的,孩子從現有的環境中成長、模仿、學習…。因此,面對幼兒違反常規,身為大人的我們,無須在幼兒的意志力戰場上與孩子硬碰硬;大人應儘可能儲備兒童的發展與需求的知識,以便加添自己與孩子相處、共同成長的能力。若陪孩子長大的人越有深厚的育兒知識,越知道如何加強幼兒的主動性;如何如何減少幼兒的周圍摩擦;如何在規範上幫助幼兒…等,就越能提供適合孩子年紀發展所需的遊戲、故事及藝術活動等;那麼,不管是幼兒個人的或幼兒與同儕間的不良行為,通常都不會有太大的困擾,即使有,也都能快速的改善。因此,孩子犯錯,除了要求孩子立即停止不良行為外,大人其實當深自反思!我們應自問自己做了什麼,在環境裡提供了什麼,以致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我們能為他做什麼,以改善問題?唯有我們願意全心力投入幼兒的工作,更深入的瞭解問題的始末,瞭解幼兒的發展與需求,我們才有可能因瞭解而對孩子釋懷,耐心、體諒,甚至慈悲,我們才能真正幫助幼兒成長,才能說我們「教育」了他! 幼兒的行為以意志力、動作、遊戲為工作中心。意志力的本質是本能、衝動、欲求、動力。 幼兒行為發展與規範應視年紀、關係、人格及性情…等而定。譬如:玩具應視年齡的發展與需求提供,收玩具也應視年齡的發展與需求要求。收玩具常常是幼兒、老師或家長的惡夢,其實,最好、最成功的遊戲不一定需要很多玩具,反而以很少又很簡單的玩具,卻能使幼兒玩出很多想像力,最後幼兒還能有力氣自己收玩具的完整的,有始有終的遊戲過程更是孩子需要的經驗。這種遊戲最能滿足幼兒的學習,因為孩子盡了情、盡了興,又有成就感,是最健康的遊戲。日常生活,孩子需要大人,也需要孩子,他需要儘可能與不同年紀的孩子混合相處,與大人和孩子一起相處的經驗,以利多方面學習(Grunelius, 1996, p.31)。此外,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們偶有紛爭,其實也是很自然的事。孩子並非天生就具有與人分享或合作的社會能力,這些社會技能通常需要向周圍人的行為學習,或經驗累積而得之。因此,孩子不能與人分享不是自私,也不是小器,是因為發展,我們千萬不能因此責怪他!例如:三歲的幼兒,「我」的概念才初形成,還沒有反思的能力,所以對他而言,有理說不清的;而五歲的孩子已有足夠的記憶能力和時間距離感,他較能透過模仿學習,較能掌握規範,較有是非對錯感,因此簡單、明白的語言就能與他有目標的溝通了。不過,學習的多寡當然仍須取決於個別孩子的感應、性情和生活的方向感…等。我們應讓每一個孩子自己個別的引導我們,以適合他的方式幫助他。在史代納教育裡,我們強調色彩與性情有很緊密的關連,火相性情的孩子偏愛紅色,土相的孩子偏愛藍色,風相的孩子偏愛黃色,水相的孩子偏愛綠色…。人的眼睛會製造相對的補色色彩,如果定睛於鮮紅色,一會兒之後,立即轉到另一張白紙上,我們會看到紅色的補色∼綠色。周圍環境的顏色對孩子的性情有很重要的影響,對於火相等不能安定的孩子可以紅色圍繞他,例如讓他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補色是綠色,綠色可安定孩子;反之,安靜的孩子則需綠色或藍色以得到活潑的紅色。(Steiner, 1994)。 從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更獲得自我教育,我們真該對兒童心存感激呢!以下即是我們的幼兒生活規範∼親師約法十章綱要: 一. 愛 二. 以身作則 三. 規律的生活 四. 簡單、正向、積極的語言 五. 教他,不要罵他;說故事,不要說教 六. 監控自己的情緒與動作 七. 除了規範三要素(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物品),請給孩子自由 八. 若必要考慮處罰時,處罰必須與所犯的錯相關連 九. 重視此時此刻,重視孩子的感覺 十. 親師合一的幼兒生活規範 幼兒生活規範∼親師約法十章的概念: 一. 愛: 溫柔的對孩子說話;用心、認真的愛孩子,每個孩子一日最少抱三回,行為困擾越多的抱越多…。史代納說:「沒有愛,沒有一件事是可能的;有愛,什麼事都可為。」又說:「愛是創造,是無私,愛使我們進入從未來流向我們的時間洪流(Steiner, 1998, p.10)。」愛使我們有未來!有愛,就有盼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如浮萍相聚,對未來沒有把握;但因著愛,人們發出關係再續的期望,人們期望的意志造就了未來時間洪流,使它向我們奔騰而來;萬物或學問的發明也是一樣,因著興趣與熱愛,人們願意投注時間,全心追求,未來的時間洪流即向我們奔騰而來。 愛是一切學習的根本,特別是生命頭七年,一個刻薄、不信任、缺乏愛心、言行不一的教育環境會使兒童的成長受阻,產生困惑、錯愕、受寒的感覺;甚至導致他往後的生命、身體及道德失調、衰弱。反之,一個對將來人生充滿希望、信心、勇氣十足的孩子,他會在未來熱情肆放生命活力與能量,能組織幸福美滿的家庭,能淋漓發揮與生俱來的相信、模仿、創造及思想等特質能力。他能如此,原因不一定在他有物質豐厚的童年,不在他有金錢富裕的家庭,而在於他是否擁有溫暖、和諧、富愛心的成長環境。幼兒只有一次童年,教導幼兒是非常有求有償的事,幼兒的未來發展決定於我們能否成功的導引他們經驗生命的美好,是否能成功的減少他們對人性、人情上的不安全感與懷疑;(Edmunds, 1992, p.26)。 宇宙天下,幾乎所有的潛在生命都朝向陽光,有陽光,潛在生命就有孵化成真實生命的可能。愛如同溫暖的陽光,教育有愛,就如同潛在生命有了溫暖的陽光,父母、教師的愛可以孵化出兒童的潛能。很可惜的,有一些老師或父母心底非常的愛孩子,但是他們選擇嚴厲、冷酷的方式管教孩子,以致孩子感受到的只是他們的嚴寒,於是孩子害怕人、害怕做事,對人、對事很冷漠、沒有同情心,甚至對環境產生相對的嚴厲敵對態度;或者反過來,過度黏人或愛告狀、愛哭…等都是愛領受不足的結果。 我曾經與一個行為上有困擾的母親會談,她說: 「我的孩子實在太貪心了,我已經愛他很多了,他還是嫌不夠!」 「真的?」我說:「我和你正好相反,我很努力,很用心的愛我的孩子,但我仍然覺得不夠,所以直到現在,我還是很努力的愛他。我的孩子已經大到我完全抱不動了。前幾年,在游泳池裡,我發現在水裡我仍然可以像他兒時般的抱他,搖他,我覺得好快樂!我也謝謝我的孩子願意讓我在游泳池裡抱他搖、搖、搖…。我的孩子常告訴我:『媽媽,謝謝你這麼愛我,你的愛讓我覺得我很有力氣。』」 最近在園所的「家長成長營」中也有一則感人的父親教養兒子的故事: 有一天,小明犯錯,爸爸準備請兒子「站一站,想一想」(這是我們娃得福的唯一處罰方式),但是兒子與老爸討價還價說: 「爸爸,我不要『站一站,想一想』,我下次不再犯錯了!」 「不行,你常常說下次不會,結果還是犯錯!」爸爸說。 「爸爸,我下次一定不會再犯了,請你原諒我。」 「原諒?好!那請你告訴我,什麼是『原諒』?」 小明想了好久,最後回答: 「爸爸,原諒,就是愛我。」 最後,受感動的爸爸選擇了原諒他,愛他。只有飽受愛滋養的孩子才能那麼自在的要求原諒,要求愛!而大人也要清楚孩子的行為規範絕非一次就能成功,那需要時間,唯有時間能幫助人類建立習慣與行為規範模式。 二. 以身作則 我們從自己開始,認真的使自己成為「值得模仿的人」;同時用心以愛,以真誠,以參與,以喜樂工作的態度面對周圍的大人、小孩與環境;努力將抽象的想法與概念轉化成看得見的行為呈現。 幼兒階段最大的學習本能就是模仿,我們可以從幼兒走路、說話、思想的發展觀察幼兒的模仿本能。幼兒看到站立走路的大人,他就站立行走,如果嬰、幼兒在森林裡被動物養大,那麼,這個孩子也就只會在地上爬;說話也是一樣,如果一個孩子由台灣人養大,他就說台灣話,若同一個台灣孩子若交給美國人扶養,那麼,即便他是台灣人,他也只會說美國話,不會說台灣話了;父母或師長如何思想,孩子也就如何思想,如果大人看不慣動作遲緩的孩子,孩子自然就會對慢動作的孩子罵:「笨蛋!」 模仿是幼兒自發意志的行為,是經由意志,展現他對世界訊息的反應。若能好好開發,模仿的意志力可以成為兒童未來自我創造的活動基石。所以,有經驗的教師知道如何善用模仿意志的力量,知道如何在幼兒意識較淺、較夢幻的時候,運用「活動,模仿與示範,規律與反覆」的引導,影響、修正幼兒的行為,以使兒童身心靈發展健康。 有一天,凡凡、平平的媽媽對我說: 「以前孩子的爸爸常對孩子說:『你不乖,我揍你哦!』結果,那一陣子,三、四歲的平平就常說:『我揍你哦!揍你哦!』他每天就這樣「揍來揍去」的說…。另外,有一次,我很生氣,不知怎的氣得就拍了桌子,沒想到隔了兩天,我們凡凡竟然也拍桌子兇他弟弟…。我和他爸嚇壞了,學乖了,從此謹慎言行,再也不敢隨便說話、亂發脾氣了…。」 園所裡打人、打架、沒有禮貌、說不好聽的話、愛批評人,或有情緒困擾的孩子,通常其父母多是傾向以批評、責罵或體罰面對幼兒常規的。大人以為體罰、責罵、批評可以制止幼兒的不當行為,沒想到不但不能制止,反而讓最具模仿能力的孩子學會了對人暴力、批評、說不好聽的話…。若希望幼兒喜於美善,惡於邪惡;大人應先「以身作則」!大人必須是注重美善、注重情意,自愛、愛人的典範,大人必須自然的流露出積極、正向,安靜、穩定的行為模範,孩子行為才能良好而穩定,因為孩子一直都在模仿我們! 兒童的行為反映出我們對他的教育與我們對自己的自我教育!好模範遠比命令或指導重要,孩子通常多注意我們做了什麼,而不是我們說了什麼。一定要記得,真實的舉動對孩子最有價值,在孩子面前,我們的一個每個動作都是很有影響力的(Grunelius, 1996, p. 30)。 三. 規律的生活 良好的人格、性情奠基於兒童時期規律、和諧的日常生活環境。娃得福園所的課程活動以規律與反覆為原則;強調以規律、反覆的生活健康幼兒的身體、培育幼兒清楚的時間感與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建立幼兒堅強的意志力。 以幼教現場言,課程活動安排對幼兒的行為表現有很大的影響,教室內行為規範的問題,也多半來自課程的計畫與經營。一個結構清楚的課程可以使幼兒一方面活動,一方面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幼兒就能因而比較安定,不容易產生焦慮或偏差的問題行為。反過來,如果幼童每天過的生活,進行的活動是不定的,幼兒就會興奮、緊張或不知所措,甚至於無聊,這樣,就容易引起問題。我們的身體需要穩定的呼吸維持健康的生命,幼兒的生活與課程也需要穩定、規律的活動維繫發展。老師若瞭解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重要,懂得滿足幼兒的發展與需求,知道引導幼兒的方法,做他們覺得有趣的事,幼兒就很少會發生問題。例如,課程安排中,一天至少一次規律的,如呼吸般的帶孩子「走出教室」進行戶外活動,那麼,幼兒的思想、情感及意志的能力就能穩定而活潑、有生氣的開展(Wilkinson, 1993, p.68)。我們常看到一些在教室裡很棘手的孩子,一到戶外,他們就成了最健康、最快樂的好孩子。我們應該多提供機會,使他們經常體驗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覺。 在教育工作上,台灣父母最大挑戰之一即是為兒女建立規律的家居生活。有些父母雖然準時下班,但是,回到家後還有事要忙,或者有好電視想看,等忙完或看完電視,已經很晚了,看著孩子還沒睡,就開始生氣或指責孩子吵鬧要父母陪,不肯獨自先睡。其實,一樣的道理,真的不是他「不肯」,是他「不能」!他還小,他是幼兒,他真的需要父母陪伴!而這些抱怨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床的父母也常抱怨孩子不愛吃飯,或吃一頓飯吃好久,或邊吃飯邊看電視…。 父母的角色的確難為!父母必須為孩子改變自己,甚至犧牲自己!尚未準備好作父母的大人總很難捨棄自己的角色,這些父母也許不自知,但他們總是愛自己的自我角色或工作角色勝過愛孩子的父母角色,他們先管自己的事,再理孩子的事。然而,可知道?幼兒的身體器官正在成長,他需要大量的睡眠。再者,史代納說睡眠是幼兒最重要的學習之一,睡眠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情緒好壞;工作、學習以及思想能力靈敏與否…,睡眠深深的影響我們的身心靈成長。當孩子沒睡飽,他的情緒就容易產生吵鬧、過動、愛哭…等困擾。常規訓練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規律的生活!從園所工作中,我們明明白白看見不規律生活加添在幼兒身上的困擾,我們很心疼孩子,因此特別就日常的上學困擾與家長共切磋: 1. 太早或太晚來園或離園,特別是遲到及晚歸的孩子容易在群體中產生疏離感; 2. 遲到的孩子難以進入團體,難以專心學習。就團體動力發展而言,孩子每 天入園都需要有暖身的時間,需要慢慢的開始與同儕交誼,進而形成團體…。當團體形成時,團體自然會形成一股凝聚的力量。這時,想要參與團體的任何一個人就得多花力氣才能擠得進團體;但是,一般遲到的孩子會比平常較沒有力氣,會變得不好意思,若再要他花力氣,實在太難了;然而,不能進入團體的孩子,通常也就很難專心學習,因此,有些國外的娃得福園所直接建議遲到的孩子那一天就不要來園所了。 曾經有一次,為了使家長有機會親身體驗孩子們的活動,我們特意舉辦了一次家長的遊戲課程。首先,我們請家長玩半個小時的娃得福玩具,然後,再與家長們進行經驗分享與討論。沒料到竟然有一位遲到的家長說:「對不起,我因為遲到,我不知道你們要做什麼,所以我沒有辦法參與。」遲到竟然不只使孩子,也會使大人無法施展能力呢!遲到了就真的很難參與遊戲了!可是,幼兒必須透過遊戲學習,沒有遊戲就等於沒有學習了! 3. 陪伴孩子早睡,不過度隨孩子的意願行事,讓孩子知道並學習早起上學、不遲到是父母與兒女共同的職責。 4. 不晚歸是孩子學習「適可而止」的根本:上了一天課,孩子累了需要休息;如果孩子不回家,還想玩,父母、老師要幫助孩子「適可而止」以儲備明天的精力。 5. 儘可能簡單、平凡的生活,不要看電視、玩電動、不要到大賣場、百貨公司;儘可能不要邀一群孩子來家裡,或一群孩子去別人家。孩子的穩定成長需要的是簡單、平凡,不是興奮、刺激的生活。 四. 簡單、正向、積極的語言 對幼兒的違反常規大人應該做的事是:以簡單的語言請他立即停止偏差的行為,並且,同時指引他做對的事。例如孩子走出團體的範圍,只要走到他身邊,也許牽著他的手,以溫柔的聲音,簡單、清楚的告訴他:「不可以超過這裡(或這條界線),請過來這一邊。」說過之後,千萬不可期望一次就成功,而是要一次又一次的告訴,反覆的叮嚀對建立常規是最基本的功夫。 語言(speech)與說話(speaking)在道德教育裡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孩子說話的內容與方式顯示出幼兒的人格,而他如何「被」說則是他人格形成的要素。如果大人經常指責、批評、管教孩子,孩子就容易造成退縮、膽怯、沒信心或愛批評、愛管別人!因此,大人越能將說教、批評轉換成好的指導語,對孩子越有幫助。孩子身邊的大人一定要說適當的、正向、積極的話,除此,還需努力加耐心,加堅持才能建設自己教養的能力,也才能建立自己成為兒童的好模範(Wildinson, 1993, p.64-65)。 五. 教他,不要罵他;說故事,不要說教 幼兒尚未發展「傾聽」的能力。心理輔導員從來不對一個沒有意願坐下來傾聽自己及別人說話的人諮商。如果大人對聽不懂或「不能」聽的孩子說理、說教,會形成「教導」兒童耳朵關閉,使他學習「不專心」!行為困擾的潛在原因多半來自說教,說教甚至還會造成智力早熟的困擾!大人過多的要求注意力、講理、判斷、批評、說教…等,往往使孩子內心經歷不滿,而在智力上提前早熟,以致偏離自然成長的路徑,造成欲蓋彌彰,不良行為的結果。規範的學習,精細的規定或教條很難解決幼兒的問題行為(Grunelius, 1996, p.14)!反而,如果能提供一個自在的,夢幻的環境,使幼兒有空間、時間與機會處於自己的世界裡面的話,能夢幻自處的孩子通常都有很好的安全、安定的感覺。 對一個乖巧安靜、不能自處的孩子,要教他,不要罵他!給予支持、鼓勵,並教導他正向的表達方法及其他社會技能,使他能走向玩伴,進而能主動引發遊戲。如果尚須口頭指導時,應盡量簡短、清楚且直接引導他向該做的事。一旦孩子能進入同儕,大人就要退開,他才能持續學習自我引導。 如果老師或父母對幼兒的問題行為不說教而改以說故事,例如兄弟姊妹的爭吵,大人加些幻想,加些幽默,甚至加些動作,舉出象徵性角色,並呈現出偏差行為特質,再加上孩子聽得懂的說明,編成矯正性的創意故事,對行為偏差的幼兒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一個故事講完後不出幾天,孩子就決定要修正自己的行為了,因為他不經意的發現事情的荒誕無稽,發現自己的問題,他也從故事中學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了(Wilkinson, 1993, p.69)! 六. 監控自己的情緒與動作: 家長應如何對幼兒做常規訓練?尺度如何拿捏?為什麼孩子在學校表現很好,可是回到家就變了個人似的很會找麻煩? 娃得福的全體教職員努力、用心、認真的學習將「情緒的外套脫在園所外」。面對幼兒,我們小心的不做、不說也不想任何不值得人模仿的事(Cusick, 1998, p.34)。 幼兒規範的前提:不忘與幼兒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幼兒的偏差行為,需要的是教導,不是父母跟他一般大小,一樣生氣的! 人的相處,感覺好壞是互動的結果。孩子有暴力或情緒化現象,很多時候是對某些情緒的學習與反彈。我們很難忘記一些我們看過的充滿憤怒的眼神,我們也接觸過全身充滿恨的小小孩,這真是令人心痛!身為師長父母的應謹慎小心,時時提醒自己:規範幼兒,不能忘記與幼兒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Gauci & Hanna, 1997)。 父母情緒能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影響 1. 孩子偶爾帶學校的情緒回家,例新生來臨或建立規矩時;請接納 我們常接納孩子從家裡帶來的情緒,請多愛孩子少對孩子過於嚴厲 2. 不要問他一些對人或對學校懷疑的問題 請相信學校絕不會讓任何一個孩子受委屈 3. 用平凡的心和態度面對:用腳飛翔的女孩的故事 4. 多反省 5. 盡量減少說「不」:當大人越少說不,越少打斷孩子孩子,幼兒即可學習更多、發展更多的能力。然而,有些時候卻必須絕對清楚的說:「不」,以使幼兒瞭解生活中有基本的法規需要遵守,不能任意獨斷獨行。 另外,有一些父母認為上托兒所、幼稚園不過是玩玩而已,去不去無所謂。殊不知孩子一直在瞭解大人如何在宇宙間運作生命如果父母不負責任孩子如何學習負責,如果父母很小看一些生活所示,孩子如何能尊重生命的點滴? 七. 除了規範三要素(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物品),請給孩子自由 規範三要素: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人、不傷害物。 1. 當孩子想做的事會傷害自己,例如天氣很冷,他卻不肯在戶外穿上外套。 2. 當孩子想做的事會傷害別人,例如吵鬧、罵人或打人;所有健康的孩子都喜歡玩,也喜歡和別人一起玩,但孩子需要瞭解,火爆攻擊是不被接受的,絕不可危及他人的健康及安全。任何爭吵,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受到照顧,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苦惱被接受,對於攻擊的孩子,應立即帶開,對於受攻擊的孩子應及時予以呵護、安慰。一個經常攻擊人的孩子,會發現自己不受歡迎,同儕的排擠反而會是幼兒更大的困擾,我們應與家長合作,對他做個別處理,以幫助他適切的轉化內在衝突。輔導之後,老師應引導孩子瞭解重新自我控制、勇於修正自己的能力是值得尊敬的。 3. 當孩子想做的事會傷害物品,例如亂丟玩具或拿蠟筆在牆上塗畫,大人就應該清楚堅定的說「不」(Grunelius, 1996, p. 29)。 幫助孩子,與孩子站在同一邊,大人應儘可能包容孩子,應儘可能使他擁有自我發展的機會與經驗,盡量避免介入。大人不要輕易介入孩子,每一次要介入時,應先停下來想:此時,是否真的有必要介入?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麼?若非得介入,應以遊戲的方式進入孩子的溝通。因為,當孩子越沈浸在遊戲中,就會越抗拒介入;當孩子能安全的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時,大人就不要急於介入,這樣,其他在旁觀看的孩子們,才能學習到正向解決爭吵的方法。孩子必須學習不要老是由大人來教他們如何公平遊戲、如何重整混亂。(Wilkinson, 1993, p.66)。 盡量減少說「不」:當大人越少說不,越少打斷孩子孩子,幼兒即可學習更多、發展更多的能力。然而,有些時候卻必須絕對清楚的說:「不」,以使幼兒瞭解生活中有基本的法規需要遵守,不能任意獨斷獨行。在娃得福幼教行為規範中有三要素: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人、不傷害物。因此,幫助幼兒能在吵架中說「不可以」以表示停止,且一旦出口,必受到尊重! 娃得福給孩子最大的自由,除非他們觸犯規範三要素。 八. 若必要考慮處罰時,處罰必須與所犯的錯相關連: 家長應如何管教兒女?有沒有比較好的處罰方式? 處罰的目的在於修正行為,不在「給你個『苦頭吃吃』,看你下次還敢不敢!」修正行為不一定要『吃苦頭』重要的是修正行為! 規範的目的在於引導兒童健康的情緒、道德、精神與思想發展,引導兒童「正當行為的責任感」,引導兒童成為獨立自由的個體 (Oldfield, 1999, p.3)。如果幼兒不能負起正當行為的責任,處罰就成為手段,但是如果只是處罰,或只是宣佈一個孩子作錯事,這樣,很少能真正幫助孩子。處罰絕不能傷害到孩子的心,處罰必須具有使幼兒『好起來』的特質,處罰的目標應是彌補錯誤、修正行為,比如東西砸壞了,那麼,修理就是方法,如果一個孩子傷了另一個孩子,那麼,一定要幫助他看到自己的錯,然後尋求補救,也許需要向對方道歉,也許需要安慰對方,也許雙方都需要道歉與安慰。 (Wilkinson, 1993, p.70)。 九. 重視此時此刻,重視孩子的感覺 為什麼每次有客人來,或去別人家作客,孩子特別不聽話? 處理幼兒常規切勿在事後幼兒早已忘記時再處理,一定要在發生問題行為的當時作修正或幫助。如果選擇事後處理,只有說故事那一方法可行。有些父母很顧顏面,不在人前責罵孩子,但是回到家就算總帳,給孩子好看,使得孩子總處在莫名的驚恐中,情緒慌亂,時好時壞。也有父母白天不動聲色,到了晚上,孩子要睡覺了,再對孩子「吾日三醒吾身」,告訴孩子他今天的第一錯是…,第二錯是…,第三錯是…,弄得孩子每天都帶著我錯、錯、錯的自我概念進入睡眠。到了第二天,孩子就真成了很會做錯事的錯人了! 教育孩子是何等神聖、重要的工作,與顏無關,如果我們很清楚如何處理幼兒常規,如何幫助孩子修正他的偏差行為,我們根本不需要擔心別人如何想我們或我們的孩子。因為我們並不責罵,也不對我們的孩子做人身攻擊,侮辱孩子的人格;在孩子犯錯的當時,我們只有很簡單的必要的指導語,溫柔而堅定,例如告訴孩子:「請不可以那樣做,或那樣做不禮貌,我希望你…。」 十. 家庭、學校,父母、師長合一的教導 如果我們不尊重學校就是教導孩子不尊重學校。 如果我們與學校對立就是教導孩子與學校與人對立,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合一孩子。將來要進入社會要與人和諧相處進而發展自己,他需要合一的能力與信念。 結語: 幼兒生活規範與教師的道德能力 真教育不應是知識的填塞,而應是「人的學習」的教育。我們幫助孩子,孩子也幫助我們,經驗、領悟助人與被助都是同等重要的學習。只助人,不願被助就不能謝天;只有被助,太依賴就不能自我負責。父母師長唯有覺醒、坦然面對自己與孩子在教育上的相互關係,不自以為是,也不莫衷一是,孩子才能成為自由的人,才能遠離常規的困擾,而真正的教育也才能從而落實。 史代納教育著重道德教育之初應先修三個主要美德:感恩、愛和責任。在需要幫助的幼兒面前,我們應思想真誠,心懷感恩,並且更進一步,時常表達對人、事、物的感恩之情,例如在日常飲食,在欣賞大自然時,對造物者道謝…。當幼兒的周圍環境、大人都是感恩與愛的表達,孩子就會開始模仿,孩子的常規就不致離譜。甚至,孩子成為人的責任就自然的展開了(Wildinson, 1993, pp. 64-66)! 因此,相對於教導或處理幼兒的行為規範,大人應先處理好自己的生活、處事與為人,或者更貼切的說,大人應先處理好個人的道德規範。道德是人類高尚的心靈思想與執行的意志交互而成的作品;道德繫於人心底層深處,沒有行動就沒有人知道,一個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師必須透過身教、榜樣和日常的生活,才能由內而外呈現道德的美。但是,道德的呈現並非自然發生的,而是需要倚靠教育!道德的過程需要學習,如何結合思想及意志的力量需要學習,如何成為富涵道德生命的個體更需要學習(Blunt p.104)。如果教育能真正落實道德,以道德啟發、開展幼兒的生活過程,那麼,很多常規的問題即能自動消彌,現代社會的問題與病兆也會自然消失。 希望成為人類老師的人應是一個願意追求真理、追求靈性成長的老師,同時,他絕對是一個願意無私奉獻自己,為人類服務的人。在教育兒童之先,史代納認為教職的道路即是靈修的道路,每一位教師均應學習靈修,靈修其實也即是道德訓練。 史代納對道德發展要件提出他個人的看法: 1. 放棄對人的論斷和批評,改以成熟、尊重、敬虔及奉獻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 2. 發展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表達自己無懼、勇敢、熱愛工作的態度。 3. 冷靜、耐心、堅持。 4. 克服自誇,發展穩定、有良知的個性。 5. 無論高興與否,均保持鎮定、安靜的臉,且仍對世界懷抱積極、正向的態度(Blunt, 1995, p.48-49)。

如何教孩子背九九乘法表?

2006年05月05日
公開
39

若說背九九乘法表一點都不難,大家一定都同意, 但是如何教孩子背九九乘法表?這可能需要一點勇氣才能說"不難" 我沒什麼實際經驗,但還是提供一下方法給susan參考 希望小哥哥能順利背好且不會再忘記! 背之前需要一點小小的訓練,這反而要花一點時間, 將所學的數學乘法全用說的作答, 而且要孩子想三種以上的回答方式, 記得書裡第43頁末和44頁嗎? 口頭上的練習是學習乘法表的關鍵! 所以我們需要再讓小哥哥多練習這一部分, (詳細原因以後再談) 不用手寫的練習,孩子會讓自己心裡思考出來的圖像來回答問題, 這一點很重要,孩子自己回答出來的答案很重要, 因為那正是我之前談的,帶孩子思考而不要直接給孩子答案, 孩子才會體會出數學真實,進而理解抽象的部分! 乘法表的背誦其實是一種規律性,小哥哥這時候應該還體會不出來, 正常的孩子需要到二年級,所以背誦過程要一點規則的音樂喔! 最近幫angel作沙包,記起小時候常玩的遊戲, "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21,256257282931356357383941.." 就是這樣的律動! 可以手上拿著沙包,左手右手交換,打拍子,然後教孩子一個屬於他的節奏, 開始背誦,記得喔!越大聲越好, 依次背,但不要一次全要背完,一次次的累加,到20 再從20回到1,把它當成一首歌,每天唱一兩遍,相信暑假一點都不會無聊, 還很有收穫呢! 加油!

與恩同行/徐文怡家長

2006年04月28日
公開
37

各位娃爸娃媽各位老師大家晚安: 稍早在玫瑰班裡聽老師分享了元宵慶典的點滴 讓我的心升起了一陣陣的溫暖趁著這溫暖的當下 我很想要唸一首詩這是紀伯倫先知裡的其中一首孩子 在我高中的時候就深受這首詩的感動 原來啊人的一生該是像自己而不是像父母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s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 Kahlil Gibran, "The Prophet" 你的孩子並非真正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對自己的渴望他們透過你而來但非從你而來 雖然他們和你共同生活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的房裡可以住著他們的身體 卻住不了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即使在夢中你也無法拜訪 你大可以讓自己像他們但別設法讓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昨日 你就像是一具弓你的子女好比有生命的箭藉你而送向前方 那射手瞄準無限之路上的目標用力將你拉彎 以使他的箭快速遠颺 就讓自己欣然地在射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如他既愛飛馳的箭同樣的也愛那穩健的弓 很榮幸夠藉今天這個家長會的時間跟大家分享陪伴孩子成長的心得點滴 當文慧老師通知我今晚將要有這樣的一個分享時間時 我的第一個新情是感謝 說真的若不是家中有一位特殊兒童今天的我一定是另一種人生態度 但那種人生態度卻不一定是我所要的 感謝上天賜給我禹恩這個寶貝讓我的人生出現了大轉折 讓我認識到娃得福讓我遇見開媽媽和文慧老師還有這麼多有愛心的老師 因為禹恩他的弟弟紹昀成了最直接的受惠者 我們這個家庭得以因為華德福教育帶給我們改變成長 而逐漸跳脫原生家庭不良的影響 所以我真的很感謝很感謝 禹恩在兩歲三個月之前一直是讓外婆帶的 只有在假日的時候才有機會跟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 他一直是一個很可愛的孩子我們怎麼也不會去想他會是個自閉症的孩子 兩歲三個月之候我因懷了紹昀加上自覺跟禹恩相處的時間太少而心生愧疚之感 遂辭去了工作放棄了追逐唾手可得卻可能瞬間消失的物質生活 轉而將心力放在孩子身上 在跟禹恩重新過生活的過程中發現很難與他有共享式的注意力 他總是對我若即若離的母子間的情感聯繫似乎很脆弱 直到三歲七個月的時候被診斷出自閉症亞型(亞斯伯格症) 我們才恍然大悟 之後我們花了一年的時間找托兒所 之所以選擇娃得福的原因是因為受網路電子報感動 認為這是一所很不同的托兒所一定能夠豐富孩子的生命經驗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填鴨 因著這樣的想法我和禹恩的爸爸決定放棄台中醫院通知我們早療的機會 選擇了需要換兩班公車才能到達的娃得福 進了娃得福從禹恩的進步讓我感受到老師的努力 那時才感覺到我從來不懂得怎麼當禹恩的媽媽 我只是把上一代的教育模式拿來拷貝給孩子這是錯誤的! 於是我看見了自己今後應該努力改進的方向 就拿跟孩子最直接接觸的玩具來說 我們很聽話的把價值四五萬元的塑膠玩具收起來 換成拿起來有份量的自然材質的木頭石頭貝殼 為了讓自閉症的他情緒穩定我們開始不帶他進大賣場百貨公司 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公園沙地 回想高美濕地禹恩用泥巴塗滿了全身就像個自然之子 很是快樂彷彿讓我也從溫了童年 所有的專家都告訴我們孩子是在睡眠中長大的 我們要求自己在九點鍾熄燈所有大人的工作等孩子睡著了再進行 我發現這樣一來孩子的情緒穩定成長也健康快速禹恩和紹昀的個頭都算同年齡孩子中的高個兒 剛才在玫瑰班裡有家長分享了對孩子的看法都覺得為什麼老師口中的小天使 回家會變成小惡魔?我發現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 我們用正向的眼光來看孩子用正向積極的話語來孩子對談 比總是挑他們的毛病要有效然後我們就發現孩子不知不覺之中正朝著我們所說的在改進 我們更把很容易混淆價值觀的電視節目戒掉 把電視機的電源拔掉拒絕這些聲光誘惑來聳動孩子和大人的心智這很不容易做到 我和禹恩的爸爸都曾經是電視兒童適應了很久一點一點的漸進式的改 這樣一來我們更發現多了許多 (未完)

讓孩子與數學真實相遇導讀一

2006年04月24日
公開
41

今天我想丟一個思考題為上次提的"讓孩子與數學真實相遇"這本書做為開始, "達文西在解剖完三十具人體之後,在他的手稿中寫下這樣的句子:我都解剖完了,「靈魂」究竟在哪裡?" 資料可參考蔣勳破解達文西密碼 但是,我也不是要問靈魂這件事,只是給大家一個思考方向, 為什麼"讓孩子與數學真實相遇"的開始是以類似哲學的方式探討呢? 為什麼對數學真義追求者反而是40歲以上才開始醒覺數學領域裡存在生命的另一層面呢?這一點留給大家想一想!因為我也還沒40歳或許到那時,我才能知道答案也說不定呢! 人多早開始對數有觀念,其實並不需要很認真,但人是以真實感官的完整數開始思考數學, 這一點卻總是被大家給遺忘了,所以在開始教育孩子理解數學時,卻是以成人的思想為始, 這是非常糟糕的,其實只要注意到這一點,那麼這本書的開始到第三章,其實不會那麼難以理解 為什麼說以真實感官的完整數為開始呢?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我開始形成時,任何事物都是以"我的"為第一思考方式, 例如:餵育母乳的媽媽一定知道,孩子未斷奶前,一定認定母親的奶頭是屬於他個人的,其實這時期的孩子看待世界也是如此,而這個我其實就是感官上的,這就是出生前幾年的孩子所獨有的特質, 那與數學有任何關聯嗎? 當然有,孩子透過與事物的直接接觸或看或摸或當下體驗, 轉換出對抽象數學感官上的真實理解力,那是無法用任何語言說明的, 但孩子就是這樣學習到數學基本概念的, 所以一開始給與實際的數就顯得非常重要,書本裡才會一直強調,算數的第一階段需要讓孩子透過真實可見的事物來學習,理解了這一點就能知道為什麼 書中還強調,要以(感官)7=4+3的方式開始教,而不應該是4+3=7 (合成)! 第二階段想像力,其實就是理解一個隱藏數的概念, 坦白說,這一點我們的教師非常缺乏,可能是大環境所使然, 尤其是追求物質的社會,我們總是很努力教孩子學習已知的知識, 卻不能看待六歲以前的孩子,假想遊戲的重要, 有足夠能力做假想遊戲的孩子,對隱藏數的概念是非常能去感覺到"它"的存在位置!(來不及的趕快多說故事給孩子聽吧!) 或許有人會質疑說,想像總是與事實不符不是嗎? 教孩子多想像不是讓孩子更缺乏理解事實的能力嗎? 如果這些人指的是卡通電視,我完全同意, 常常看卡通電視的孩子根本無法理解虛假與真實的, 她們的心是與世界脫節的, 但若是讓孩子經過內心思考後說出的那一種想像,則是創造力, 除了本質上不同之外,孩子保有創造性的想像反而更能不質疑的理解事實與想像的不同,這一點真的一點都不奇怪的,想像本來就是有無限可能存在的真相呀! 因此,若發現孩子對隱藏數有學習上的困難,唯一幫助他的辦法就只有多說故事, 是多說不是多看喔!引導他進入編說故事的能力,那自然他就能理解隱藏數的概念,比您說上一百遍您解讀數學的方式,還要有效率呢 第三階段計算階段,我們可以看見,經過第一與第二階段後,孩子對數學理解力, 會有一個大跳躍,可以跨過真實的門檻,開始使用抽象的數字來做練習題, 所以從這裡開始大家會看到,書本上有許許多多的數字練習題,("魔術方塊"真的是很好的練習題)但是別被嚇到喔! 這時,大家可以用更輕鬆的方式思考一次,所有的問題, 有一點我必須特別強調,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有自己的時間表, 常常有時快有時慢,這一點一定要耐心的等待,就像我們等待孩子第一次能站起來一樣,當孩子自己能喚醒沉睡的天賦能力時,這樣的能力才會永遠陪伴他, 而我們父母,這時一定要盡量給與正面的鼓勵和耐心的等待不要急! 註:第35頁的三個表,其實是互有關聯性,不過這點就看個人的認知了! 再來就是認真思考"心算"是該怎麼算? 我說的心算是靈性的思考能力不是彷間的心算喔! 做做看,試著在心裡想像一下當我們說3+4,為什麼能思考出7呢? 可是再大一些數目時,就比較難直接有答案浮現呢? 想清楚這一點,我們再來探討下一章節喔!

1+1=2?

2006年04月13日
公開
36

1.Arthur Cayley 教授談到現代數學的範圍時,說: 範圍廣大的現代數學很難用一個概念表達清楚,有如行過遠方看起來美麗鄉村的曠野,卻需要承受行軍似的搜索,研究山邊深谷河流岩石樹林和花的每一個細節 2.Louis Locher-Ernst 教授在他著作的投影幾何學有這樣的結論(也可應用在數學裡):數學原始的現象可能是簡單的,這些現象的結果也是透明的,然而, 意識裡的圖象卻帶有一些神秘,我們很難瞭解實際所想的意思是什麼, 可是每次再想到時有新鮮如初. 面對華德福提出的,數學是看不見的本質,很多人是懷疑的或是不解的, 我想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知道並了解1+1=2, 但再仔細想,1+1真的等於2嗎? 一顆蘋果和一顆葡萄能說等於2?我們當然會說一顆蘋果和一顆葡萄, 再想一想,一個蛋糕加一個蛋糕,等於兩個蛋糕, 那兩個被切一半的蛋糕,加起來能等於? 我們可以說,一半加一半等於一個,也可以說兩個1/2的蛋糕, 仔細再想想若蛋糕不一樣大小呢? 事實上,任何一個清楚的數學問題都會只有一個正確解! 數學就是這樣,經過思考後,可以有很多的方式驗證答案! 這就是數學看不見的本質,需要透過思考,數學才會真實存在! 另外這一點可以說明,為什麼學數學一定要用整體的觀念來學,才正確! 我覺得現在我們教育孩子教學,需要很大的反省自己, 孩子對世界的本質觀,是一體的,這樣的本質與數學是一致的, 而我們卻都忽略了這一點,一味的拆散這樣的本質, 孩子會更難體會數學存在的真實意義的, 因為單純的數字是不能有任何意義,他必須透過圖象的思考,才具意義

教育的藝術-老師和教學

2006年04月08日
公開
34

教育的藝術 Roy Wilkinson著 余振民譯 光佑文化出版。 (這本書我非常非常喜歡,喜歡的原因卻是難過的,並對孩子未來感到憂慮,台灣對老師的資格實在過於寬鬆,甚至是溺愛,就算是被大家認同的好老師,其實都不夠格的,為什麼我會如此失望的說呢? 我只能說台灣這些老師幾乎是與世隔絕的,眼光幾乎高的可悲,站在高頂其實是要懂得底下的風,那麼虛懷若谷,對生命要有一份尊敬的心態,並對教育要有使命感,才是能成為好老師的資格,可惜的是,通常要求到這一點的時候,這些老師會把自己當成平凡人,推掉應承擔的責任,有各式各樣的藉口甚至變本加厲,與這樣心態的老師溝通,是非常令人失望的,真是難為無法逃避的孩子們了) 教育的藝術-老師和教學 無論我們對於教育有什麼好的想法,若沒有人來執實行它們則是毫無用處的.老師的品質決定了教育的品質,並且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也決定了孩子的發展,教育是一個很大的責任. 有一些老師是見風轉舵的人,也有一些老師,就我個人所知,自願在一些美國的貧民黑人區教學.有一些老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很好的技術人員(他們很有能力幫助學生通過考試),一些老師能勝任教學.肯負責,把自己奉獻給學生.但也有一些老師,根本上最好把他們的秉賦運用在教育以外的工作. 就一個老師而言並不是去學習某些東西再照樣去教給學生就好了,這種作法是錯誤的也已經過時了,以往我們認為大學的畢業生可以不需要任何的教育訓練就能勝任教學,現在至少已經做了些矯正,但是不管是大學或學院的訓練都是不夠的,因為老師不只是獲得某些特定的知識,及一些心理學理論,再加上一些實務經驗就夠了.我們也不應該藉由這麼多的考試來測試老師的知識,因為藉此是否能讓他們獲得能力耐心堅持,以及能和孩子建立兩好關係的氣質?教學需要成熟的特質,但是這並不一定是藉由歲月的累積就能達到,對於老師而言,他應該隨時問自己,他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責任(站在一群隨時需要他的孩子面前), 同樣的在年輕人離開學校後就進入一些教育訓練學院,得到了資格後立刻投入教育的工作,這也是一種錯誤的方式,這樣一來他們幾乎沒有離開學校,他們只懂得和他的工作有關的有限知識以及對於外在世界的少許知識,他們懵懵懂懂地就成為老師,並沒有任何使命感.小孩子應該讓一些有實務生活經驗的人來教育,現在有些學校讓一些教成熟的學生進入教育學院就考慮到了這一點,讓老師每隔一段時間離開教育環境去從事一些實際的工作也相當好,像是做一年的農藝工業或經商,將可以幫助他們和現實保持接觸, 同樣的,偶爾讓一些學校外的工作者來參與學校的課程也相當有教化作用,有一些學校的作法式定期舉辦一些交通安全或其他方面的講座,這個作法可以更加擴充農人救火員律師醫生家都能夠有一些貢獻,他們之中許多人也喜歡作這樣的演講,當然如果要讓這些專業人士來學校參與教學,必須要確定他有一些教學能力, 現今的整個教育訓練仍然相當不足,累積知識練習藝術研究兒童本質再加上一些實習訓練,需要的就不只三年的時間. 那麼什麼才是作為一個老師所需要的條件呢?(或許我們說教育者更恰當)首先他要能熟悉教學材料,並且能夠消化他們,但這只是必要條件之一而已,知道一些東西和能夠把它們交給學生完全是兩回事,老師需要關於實務的知識,同時也需要關於孩子本質的知識,教育的理論和方法或教育系統可能有很多種,但是最終我們需要的仍是能夠適當地掌握對待學生的老師,一個好的教學不論是教學的開始教學的過程一直到教學的結束都是一種對於小孩的研究,所有其他的知識都能在書本上找到,許多書本中也有關於兒童的知識或是關於兒童本質的知識,但是像是這樣如何處理學生知識可能就不曾被寫出來,關於老師應該如何處理每個擁有獨特氣質的孩子,這樣的知識就必須藉由每天的觀察了,甚至我們可以說需要徹夜沉思,因為要了解小孩子光是觀察是不夠的,一個盡責的老師不會把孩子拋在腦後的,就算是孩子不在他的身邊,讓老師好好替孩子們想一想也是很好的習慣 就像在其他的領域,我們常常反省一些問題或事件,在教育中也可以這樣做,但是要做到這點得在我們談過的教育安排下才有可能,換句話說,像目前一些專任老師交許多班級的學生,每個學生都只和他接觸很短的時間這樣的狀況下他就沒辦法做到常常好好地替學生想了,因為他可能連孩子的名字都記不住. 顯然的,好的老師需要特別的栽培,我們要的不是見風轉舵的人,也不是技術師,而是擁有必要知識和責任感,並且對人有興趣的人,這樣的老師必須有相當的社交敏感度,才能同時考慮到各類的學生並將他們整合起來,甚至顧及到特定的學生,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一群老師常討論一些關於孩子的特定問題,就算他們並沒有找出明確的解決之道,孩子也會漸漸改善,這個效果可能除了來自各個老師所提供的觀點而產生的領悟,還有他真正地花了心思在他所負責的學生身上,像這樣的討論應該作為基本教學練習的一部分. 最後教育對孩子又如何呢?我們這裡的討論是全面性的,觸及到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並喚起人類所有的天賦,努力去闡明知識陶冶情感強化意志,它是為了小孩,遲緩的中庸的靈敏的學子,最後有些人可能達到重要的地位,而有一些人擁有較低的職位,不管他們是內閣委員或勞工經理或小職員,都沒關係,這些不是衡量教育必要標準,真正應該用來作為衡量教育的標準是每個人.(教育所處理的"人",最後的素質)

讓孩子與數學真實相遇-華德福數學課程

2006年04月07日
公開
40

讓孩子與數學真實相遇 作 者 Ron Jarman 譯 者 李心儀、劉雲英、謝叔樺 出版者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要介紹這本書給朋友們,真的是很巧, 因為我本來是要說數學筆記的,才發現這本書的出版, 趕緊去買來看,內容與上課的原則是一致的, 很高興我不用將講義翻譯成中文,因為我的英文中文都不好, 看講義發呆了好些個星期,還是翻譯不出個所以然來, 有這本書,真的什麼都省下來了! 我必須強調,別看他們老師一副什麼都沒教的樣子喔!小孩子連家庭作業都沒有喔!華德福的小孩數學都非常強,但是或許是不與人惡性競爭的關係, 很少人了解這一點. 如果您正為學數學的孩子頭疼,那一定要看這本書, 就算不認同"人類智慧學",還是可以從裡面的方式,讓孩子了解數學, 並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數學本來就是經過思考得到的答案, 學會數學,等於懂得思考,這對九歲以後的孩子是非常重大的一件事! 真的很感謝老師們還花很多時間翻譯書本,這對不懂英文不懂數學的父母真是很大的福音呢! --------------參考資料 http://www.hungyeh.com.tw/book/H5100.htm 多數學生認為數學只是一堆繁瑣的計算,和實際生活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甚至把數學看成一隻大「怪獸」因而心生恐懼。事實上,數學學習並不像小朋友想的,只是作一堆加減乘除的計算。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才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 「讓孩子與數學真實相遇」是一本具有整體觀的數學教學用書,本書的主旨並非只在提供一個更有效率的教材教法,而是藉由老師富有創意而主動的教學歷程,點燃孩子內在的學習火苗。作者全盤探討了孩子的成長過程,更提出:「真正的教育,是在孩子低年級時點亮學習的火炬,讓孩子為高年級需要學習的課程預作準備」;作者也闡釋數學起源的靈性(spiritual)內涵。數字間的相互關係,就像生命中的許多事物,源自於人類的心靈;作者從靈性出發,整體配合華德福的課程,同時也說明數學觀念發展的歷史背景。 本書提供了許多有趣的實例,並且搭配完整的活動流程解說,以及教學活動設計,讓老師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隆·賈曼(Ron Jaman),一位人智學的數學教育老師,談到: 回頭來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羅斯小孩:因為在教育過程太偏重培養他們的合成能力(synthesis)以至於天生的、原始的分析力(analysis 從整體到部分)未被開發,想擁有分析能力的慾望也未被滿足。如果孩子沒有經驗過把整個手錶分解成小零見的樂趣,她如何能享受把齒輪、發條、指針試著組裝起來的喜悅?結果這些俄羅斯小孩長大後,急切想要在經驗早期未竟的過程。之所以如此論斷,可以從他們接受布爾什維克主義(Bolshevism) 的表現可以看的出來,布爾什維克主義是以高度分析的方法來治療俄羅斯當時可怕的社會疾病。因此,至少從某方面看來,產生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後繼者-也就是隨附罪惡、集權的共產主義,也可以追溯為數學教育帶來的問題,因為沒有教孩子認知眼前看不見存在的事實,但事實上它一點也不減少整體的真實性。近來更有些人,主要來自skinner 學派,他們的教育理念也很有效率的跟隨康德的腳步,結果就如同1900年代蘇維埃的教育一樣,正承受康德這些人的哲學思想苦果,也未能滿足解析的心理慾望 ~讓孩子與數學真實相遇∼ 洪葉出版 http://blog.yam.com/iyiu/archives/502611.html

愛永遠不嫌多?

2006年03月22日
公開
32

每次老師們總是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們家長,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孩子最好, 什麼樣的東西給孩子最棒,什麼樣的語言說給孩子聽最美, 她們總是最用心的老師, 老實說自己真的很有壓力,老師的用心與孩子需求總是與自己忙碌的工作與家人相抗衡著,人在黃金時期真的有很多義務需要花時間去做, 要克服每個人的需求還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愛永遠不嫌多? 每天早上angel快樂的進入學校,我可以很放心的去認真的工作, 下了課,我會盡量放下手邊的工作,專心的陪她, 而假日就比較傷腦筋了, 三代同堂的我們總有許多難處, 我覺得我們給angel真的很足夠,可是給婆婆卻是永遠都不會夠, 雖然這一點是很難有所增加或改變, 老人家有許多習慣與喜好,甚至連我們想付出的她都不一定喜歡, 最近看她為了土地煩心,我知道人真的是迷戀過去, 她喜歡先生和小叔圍繞著她做家事, 整理田園,整理房子,總是對家有很大的愛, 可是孩子大了,就不會再回到過去的生活步調, 就像每個晚上去大姑姑家,我也會煩一樣, 可是這是她最喜歡的事, 她愛自己的孩子永遠不嫌多, 每個人一出生就須獨自過人生旅程,最近總是不斷想這件事, 去一個朋友家,她保留著孩子的點點滴滴,每一件作品,學舞的小芭蕾舞鞋, 連學步鞋都有,健達出奇蛋一整箱,保留的真好, 我想:這些孩子會珍惜嗎? 如果只期待孩子回來一天的快樂,就是一整年的快樂來源, 那會是未來的我嗎? 想到我自己的母親,她更是可愛,她愛自己多一些, 所以我們孩子有沒有回去,不是很需要,一通電話, 她就夠了,每個星期六,她會打電會給我們, 有沒有事?沒事她就要出門去玩了,不等我們! 打開angel的寶貝箱,她最喜歡的是什麼? 不是我做的圍巾不是我做的貓咪而是最新買的護脣膏, 心裡有點失望 ,但是我知道"現在angel很愛我" 需要我的時候,一定找媽媽! "媽媽您在哪裡?來陪我"angel早上的第一句話一定是這樣, 我知道孩子現在很需要我,而且總是要求很多很多的愛, 老師的話深深的打動我的心,很難相信,怎麼有這樣的老師? 努力督促著家長愛孩子?最愛孩子的不應該是父母嗎? 我反覆的想著,不知該回答些什麼! 從小每天睜開眼,就看到不停忙碌的父親母親, 他們真的很忙,永遠比我們早起,也永遠比我們晚睡, 甚至連假日都是,其實一點都不怪他們, 四個孩子的學費生活費是很大很大的開銷, 他們從沒有讓我們感到生活困苦,這就是他們愛我們的方式, 我也常想"別人隨便養孩子不也一樣長大了,我需要如此認真嗎?" 有時真的很累,很想給自己一些藉口,這樣的話我也問過老師, 說著說著,我又想哭了,我想我是個得不足夠愛的小孩,所以對愛如此渴望, 身為老大,我必須努力愛弟妹,努力的做好榜樣,並努力學習照顧孩子, 雖然那時我自己也還是孩子,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 忙碌的父母親,把照顧比較小的孩子的責任放在大孩子身上, 這是不得已的方式,看著最小的妹妹終於畢業,最高興的竟然是自己, 原來我已經經歷過當父母的旅程, 我很肯定"隨便養的孩子不會長大",或許身體長大了, 但心靈絕對長不大,反而面對困境會是高風險的族群, 所以很多傷心的父母,為什麼傷心? 其實他們後悔,如果當時多給孩子愛與關照, 或許就不會有悲劇

兒童教學 第一講

2006年03月20日
公開
39

以靈性意識認識兒童 琉璃光 第一講 在知道你們要在英國依照人類智慧學的理念創辦一所學校的消息後,我感到非常的滿足,這也許是教育史上真正重要的一件大事。這樣的話聽起來似乎有欠謙虛,但是,依人類智慧學教育藝術之理念來辦教育確實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我更高興的是,許多教師們在內心深處了解到以人類智慧學教育法的特質而決定要組織一個教師協會。我們並不是因為改革的狂熱才說要賦予教育一個新生命;這背後的力量乃是我們整體的感覺並體會到人類在文化的進化上已經走到了必要改革的階段。 談到教育,我們當然完全了解在十九世紀有許多傑出人士在改良教育上做了非常大的努力,這在過去數十年尤其明顯。然而,這些動機良好、試驗方法完備的教育改良都缺乏一項人類真正的知識,因為這些教育改良之理念都是在物質文明充斥了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時期下產生,而且這種情形可以說自十五世紀就開始了。所以當人們要表達他們對教育改革的理念時,他們可以說是企圖以沙築城,根本不可能穩固;教育的法規都是以「生命應該如何」這類情緒性、評判性的理念來訂立。在這種時代,當然不可能去了解人類的整體性而問道:「在人類由前世投生到今生時,我們如何能夠將他那上天所賜本來具足的自性導向光明?」這種問題就是那種可以問得很抽象,但是唯有真正了解人類身心靈的真象才能實際回答的問題。 今天我們對人類的了解有以下的現象。 人類對身體知識的研究高度發展。經由生物學、生理學,解剖學,我們對人類肉體的知識已非常的先進,但如果談到對人類靈魂(soul)的知識,則是完全一片未開的僵局,每一次與靈魂有關的事件都只有一個名詞,完全不知真象。就連思考、感覺、意願這些事件,今日的心理學也是完全不知其所以然。我們只是使用這些名詞,「思考、感覺、意願」,卻完全不知道這些事件的發生與靈魂的關係何在,今日所謂的心理學家對思考、感覺、意願可以說是完全一知半解。 這種情形就好像一位生理學家完全分不出來一個兒童的肝臟與一個老年人的肝臟有何不同。我們在肉體研究的科學上很先進;今日的生理學家絕對不會分不出一位幼童的肺與老翁的肺,或是幼童的髮與老翁的髮。但是,思考、感覺與意願這些事件卻完全只是名詞,沒有人可以實際的說出它們究竟實際是怎麼一回事。舉例而言,沒有人知道,對靈魂而言,意願是新生的、年輕的,而思考則是古久的、老成的;事實上,在靈魂內,思考是老化的意願,意願是年輕的思考。所以,靈魂之內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有老有少地在人類的靈體內同時存在著。就連一位幼童的靈魂內都有著老成的思考與年輕的意願同時共存著。這是實實在在的真象。 但是在今日,沒有人能夠以說明肉體的真象,一樣的將這些真象說明,所以,身為兒童的教師便處於完全無助的局面。想想,這個情形就像你是一位醫生,但是你完全分不出兒童與老人有何不同!你當然會覺得非常無助。但因為今日沒有所謂靈魂的科學,教師們完全無法像今日的醫生談人類肉體一樣地談論人類的靈魂。至於當我們談到靈性(spirit)時就更別提了!沒有人能說出它是怎麼一回事,連描述它的名詞都找不到,僅僅剩下「靈性」這一個字,沒有描述它的名詞,等於沒有用。 因此,今日我們不敢說我們對人類有何了解。我們自然會覺得這樣的教育是不行的,必須要改進。沒錯,但是如果你完全不了解人類,你要如何去改進呢?所以,這些長久以來有最佳動機的教育改革理念都是在缺乏對人類了解的知識下完成的。 甚至在我們自己的圈子內也有同樣的情形發生,今日,唯有人類智慧學可以讓我們去了解人類。我這樣講並不是因為狂熱的派別之心,而是若要了解人類必須經由人類智慧學方能達到。我們都知道,教師的工作必定要以對人類的了解為基礎,所以教師們自己一定要有這樣的知識,應該很自然的由人類智慧學中求得,所以,如果有人問我們「新式的教育應該以什麼為基礎?」我們要回答說:「一定要以人類智慧學為基礎。」但是,有多少人,就連在我們自己圈內的人都盡量地否認人類智慧學,做教學時也不讓人知道其教法乃是以人類智慧學為根基。 這就好像古日耳曼的諺語——「給我洗個澡,但別把我弄濕了」。許多教學專案都是以這樣的心態推展,這樣是不行的,你們一定要心口合一的講出事實。所以,如果有人問你如何能成為一位好老師,你一定要回答說:「以人類智慧學為你的根基。」你一定不能否認人類智慧學,因為唯有此路你才能真正的了解人類。 在今日的文化下,可以說完全缺乏有關人類真象的知識,不論對生命、對世界,對人類都是許多理論,完全沒有真知灼見。若了知真象才能真正活出「實際」的生活,但在今日,完全沒有這種「實際」的生活。你們知道誰是今日最不實際的人嗎?不是科學家,雖然他們很糟糕,而且對生命完全無知,但是大家都看得出他們的錯。但這些錯在那些最糟的理論家和最不實際的人身上卻看不出來,這些人是誰?就是大家所謂「最實際的人」——企業家、工業家和銀行家,他們以他們的理論、想法統治了今日大家的日常生活。今日的銀行可以說是完全建築在理論性的想法上,完全不實際,但大家都沒注意到這一點。當他們說:「這種事一定要這樣辦,要做實際的人就一定要這樣辦。」所以他們就這樣辦,沒有人覺知到他們對生命所造成的傷害,因為這些方法一點也不「實際」。今日所謂的「實際生活」,不論從那一方面看都不實際。 這種傷害唯有在愈來愈多的毀滅性事件發生,摧毀人類文化時,我們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如果這種情形繼續下去,你將會知道過去發生的世界大戰沒什麼了不起,只是往後更多大傷害的序曲而已。世界大戰就是這種不實際的想法所造成,但這只是一個開端,在今日,我們再也不能沈睡,必須覺醒,尤其要在教學與教育上下工夫,我們的任務是介紹一種教育,對人類的整體——身體、靈魂及靈性——都照顧到,讓大家都能知道,能了解這三大要素。 在這個短期的課程內,我只能講到身體、靈魂及靈性的最重要觀點,以做為教學及教育的指導方針。不過,有一個首要的條件,就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努力去學習如何整體的去觀察人類。 今日一般的教育原則是如何訂立的?人們觀察兒童,然後告訴你,小孩是這樣是那樣,一定要學那些東西……等等。然後大家就想要用什麼最好的方法去教孩子,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這個,學會那個!但事實上呢?孩子還是孩子,至少十二歲以前他不會變成成人,但重點不在這裡。重點是我們一定要想「兒童總有一天會成年」,你要站在生命是一個整體的觀點來看,不能在做兒童教育時就只考慮兒童期,你必定要以他的整個人,整個人生來判斷你該做什麼。 假設班上有一個孩子臉白蒼白,則我們一定要問自己「為什麼?」,要解開這臉色蒼白之謎。當然原因可能很多,但我要講的是下列的可能性。這個孩子來上學時可能臉色紅潤,是我的教學讓他變得臉色蒼白,我必須承認這一點,並且要能夠判別臉色改變的原因;也許是我的教學讓這個孩子要耗費過多心力來學習,可能過度的運用了他的記憶力,如果我不承認這個可能性,如果我是一個短視的老師,認為不論小孩臉色紅潤或蒼白都要實施我的教法,要不計任何後果的使用這種教法,則這個孩子的臉色當然會繼續蒼白下去。 然而,如果我看到了這個孩子五十年後的歲月,我可能會發現他有嚴重的動脈硬化,致病的原因不明!但實際上這就是我在他八、九歲時過分耗損他記憶力所造成的後果!所以你看到了,八歲的孩子與五十年後的這個成人是同一個人。我一定要知道我今日這樣對待這個兒童,四、五十年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因為生命是一個整體,前後相連,不是只了解這個孩子就好,我一定要了解人的整體性。 另外一個易犯的錯,就是我們常常試著去對每一件事下定義,希望孩子能了解每一件事的定義,例如讓每一個小孩都知道這是獅子,那是貓……等等。但他們是不是該保持這個觀念直到他們去世呢?在我們今日這個世界,沒有人覺知到靈魂也必須成長的事實!如果我給了孩子一個所謂「正確」的觀念,並要他一生都保持這個觀念,這就好像我在三歲時給這個孩子買了一雙鞋,而且以後每一年都讓他穿一樣大小的鞋。小孩會穿不下的!大家都知道,如果讓孩子裹小腳,勉強他穿一樣大小的鞋子是很殘酷的!但現在大家要孩子們的觀念不隨著年紀而改變,就等於壓抑靈魂成長,要靈魂裹小腳! 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我們所謂的「考慮人類整體生命」的教育時,你也許就可以如上所說的回答他。我們是考慮一個不斷成長的、有生命的人類,而不是只去實施一個抽象的教育概念。 只有當你將人類的生命視為一個相連的整體時,你才會了解到人生的每一階段都大不相同,兒童在換第一顆牙之前與其後是大不相同的!當然,這並不是說差別大到令人驚訝,但是,若你能觀察到生命中的不同細節,你就會觀察到兒童在換牙前後是大不相同的。 在換牙之前,你可以很明顯的見到兒童生前或前世的習氣,也就是他在靈界時的習氣。兒童的身體此時的動作就好像靈魂一樣,因為在人七歲以前,人的靈體在肉體內還十分活躍。你也許會說:「這個靈魂還真糟糕!」因為他們很吵,很難搞定,笨手笨腳,而且挺沒用又有點笨。難道在投生之前,他們在靈界就是這德性?親愛的朋友們,你要這樣替他們想想,假設在座各位聰明的成人突然間被強迫塞到一間華氏一百一十四度(攝氏六十度)的房間,你絕對會受不了的!而對這個由靈界投生到人間肉體的兒童而言,適應新肉體及在地球的環境比上述的情況還更難過。這個靈魂,突然間被帶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又要帶著一個肉體跑來跑去,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狀況。如果你知道如何去觀察,去注意每天,每週,每月,這個孩子不定的面相漸漸定下來,漸漸不再笨手笨腳,就表示這孩子漸漸的適應了環境,你也就會了悟到是這個靈魂漸漸的與這孩子的身體相互適應,合為一體,能夠運動自如了。如果我們能這樣觀察,我們就會了解兒童為什麼是這個樣子,我們也會了解這是那個投生靈魂在孩子的體內活動。因此,若你知道了這些靈魂的奧秘,觀察孩子的成長就會是歡喜而美好的經驗。因為此時你是在學習天界之事而非人間之事。 所以,那些大家所謂的「乖孩子」,一般而言,他們的身體對他們的靈體而言是過重了,靈體無法支撐肉體。這種孩子通常很安靜,不叫也不亂跑,安靜的坐著,不吵鬧。這表示靈體在肉體內不活躍,因為他們的肉體有很大的排斥力。一般而言,所謂的「乖孩子」都是因為他們的身體有排斥靈體的情形。 而那些比較不守規矩的小孩發出許多健康的吵鬧聲,會大叫,找你不少麻煩,這表示他的靈體很活躍,雖然還是有點笨手笨腳,因為他們是由靈界轉到了人間;但是他們的靈體活躍。他們有試著去適應肉體,你也許會認為孩子們的瘋狂大叫有時簡直有點像是中邪了,其實你只不過是見到了靈體投生於兒童肉體內時所須忍受的痛苦。 (未完待續) 沃道夫教育系統簡介(1924年8月12日,講於英國) 續第一講(第一講前半登於《琉璃光》雜誌1998年5月) 魯道夫.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是的,我親愛的朋友們,如果靈體能直接進入他的成人肉體,那就容易了。我的意思是說,因為成人的肉體已經完全準備好了,不再有排斥現象了,所以做成人容易,做兒童難。 兒童本身則無法覺知到這一點,因為他們的意識尚未甦醒,仍在沈睡。但如果兒童仍然有著投生地球之前的意識,他就會立即地覺知到這項困難:如果兒童仍然保有投生地球前的意識,則他將會認為生命是個大悲劇,大大的悲劇。你可以見到,兒童是降生到地球,在投生之前,他已經習慣了他的靈性生命處於靈性的質體之內。他已適應了他的業,他所有的過去生所得到的果報。他的靈魂完全的包涵於靈體之內。現在,他得降生於地球了。你也許會認為,我怎麼能夠把這些似乎很玄講得像一些很平常的事情,你得原諒我這一點,我之所以能夠這樣講是因為這都是實情。現在,當一個人要降生之前,他一定得選好一個肉身。 當然,這個肉身是由多代遺傳所造出來的,久遠以來,一對父母生了兒女,兒女再結婚生子,如此世代沿續。這個經由遺傳所生的肉體必須有靈魂居住,靈魂必須自己進入並在內發展;但如此一來,他便會突然地面臨這一個完全不同的狀況,因為他將自己侷限於一個經由多代遺傳所生的肉體之中了。 當然,在靈界時,這個靈魂可以盡量地讓肉體較容易適應,但原則上,肉體就是很難完全符合靈魂所需,大部分的情形都是靈魂完全無法輕易地適應於肉體,如果你有一雙手套像肉體這麼不合於靈魂的話,你早就將這雙手套丟掉了,絕對不會想要去戴它。但當你由靈界降生,需要一個肉體的狀況下,你只好接受這個體,一直到你換牙為止。事實上,每七到八年,我們的肉體已經完全更替一次了,雖然不是每一方面,但至少,基本的物質部分都已更換。例如,我們的第一套牙(乳牙)已經替換,當然,我們的第二套牙會跟我們過一生,但我們身體的其他器官可不是如此。許多比牙齒更重要的器官都是每七年完全替換一次。 於是,某些硬的器官保持原狀,軟的器官則不斷更新。在我們生命的七年,我們的肉身是由自然環境、由父母等所賜予;這就像一個模型,靈魂處於肉體內就像畫家看著模特兒依樣塑造。我們在換牙前漸漸地將第一個肉身造成第二個肉身。這個過程需要大約七年才能完成。這個依照父母所生的模型所造出的第二個肉身要在七歲以後才會顯現,今日所有的科學、所謂的人類遺傳學等,都是一知半解與事實不符。事實是我們出生時得到一個做為模型的肉身,這個肉身只跟我們七年,在七年內它漸漸地壞死而被替換,到換牙時我們的第二套肉身已成長完全。 還有一些較弱的靈魂,他們降生地球時十分衰弱。這些人會完全的依照第一個肉身來塑造他們的第二個肉身。大家都說這是遺傳的結果,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只是因為他們完全依照那遺傳的肉身塑造了他們的第二肉身。只有在生命中的前七年,我們的肉身才是由遺傳所得。當然,弱的靈魂會幾乎完全複製他們的第一肉身。也有許多健壯的靈魂降生於地球,在七歲前,他們也由父母處繼承許多特性,這可由他們的牙齒看出來。他們的第一套牙是遺傳脆弱的牙,但若這些健壯的靈魂得到適切的發展,他們的第二套牙將是非常健壯的牙。有的孩子十歲了還像四歲的孩子;這種孩子就是完全只靠模倣塑造肉身的例子。而其他的孩子則不同,他們會將自我的特性大量融入,遺傳的肉身模型雖被使用了,但並非複製,他們會自力創造他們的肉身。 你一定要注意到這一類的事件。如果你不了解實際的情形,所謂的遺傳學是無法給你正確的答案的,今日科學所謂的「遺傳」,事實上只適用於生命中的前七年。七歲以後,要繼承、要遺傳父母何種肉體上的特性,完全是由我們自己來決定的。我們也許可以這麼說,我們以父母的肉身為模倣的對象,但是在換牙時,我們所造遺傳的部分就隨著這一套肉身被丟棄了! 我們由靈界來到人間,有著強烈的靈魂之本性。在最初時會有點笨手笨腳,因為我們必須去適應那外在的自然界。然而,實際上,兒童的每一種本性,甚至連那最糟糕的調皮搗蛋的本性都是非常迷人的。當然,我們還是要依循一些傳統教養的原則,不能完全不責備兒童的調皮搗蛋,但我們可以藉著觀察兒童更清楚明白地看到,在人間,人類的靈魂是怎樣的受著那「老化之魔」的折磨。兒童必須進入這個大部分都不適合他的世界,如果你能覺知到這個過程,你就會了解這情景有多麼悲慘。當你有初步的了解,並能有心地去觀察兒童的肉體將面對的考驗,你就會知道兒童必須想辦法去組成複雜的筋、骨等組織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用悲慘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兒童本身則完全不知道這些過程,業力之神(Guardian of the Threshold)會讓兒童完全無法了知這些事情。但是老師們一定要覺知到這一點,了知到這是一個有著上天本性的靈魂已經降生到地球,並且以最虔誠的心態看待觀察他。最基本要件就是你要了解這一點,你要將這項知識灌注於全心,肩負起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一個人在靈界的情形與他在地球上的情形是大不相同的。教師們應該要能夠看出這些不同點。因為在他們面前的這些孩子還有著靈界的習氣。這時的孩子有一件事很難做到,因為在他們面前的這些孩子還有著靈界的習氣。這時的孩子有一件事很難做到,因為在靈界他們完全沒有這一項特性。 沃道夫教育系統簡介(續第一講) 1924年8月12日•講於英國 一個人在靈界的情形與他在地球上的情形是大不相同的。教師們應該要能夠看出這些不同點。因為在他們面前的這些孩子還有著靈界的習氣。這時的孩子有一件事很難做到,因為在他們面前的這些孩子還有著靈界的習氣。這時的孩子有一件事很難做到,因為在靈界他們完全沒有這一項特性。 在地球上,人類觀察身體內部的能力並不強;只有自然科學家及醫生做這一類的觀察研究,他們知道人類肉體內的各項細節。但是,你會發現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心臟在那裡,通常他們都會指在錯誤的地方,如果你在社交場合隨便找一個人問他左肺葉與右肺葉有何不同,或是問他十二指腸是怎樣的一個器官,那將會有各種詭異的答案出現。在我們降生地球之前,我們對外在的世界可以說是沒什麼興趣,我們大部分的興趣都在於我們內在的靈性生命,而在死後與投生之前這段時間,我們更是完全的集中心力於內在的靈性生命。我們根據過去生的經驗累積了「業」,而今生我們的依據他們的內在靈性生命繼續成長。這種興趣可以說是完全沒有人間的特質的,完全不同於一般人認為的那種對知識的渴望或追根究柢、好問的心。在我們投生地球之前,我們的本性沒有這種渴望知識,好奇心或熱切求知想了解外界生命的;我們完全不知道有這種心念,這也是為什麼很小孩子只有一點點的求知慾。 而我們在此時所體驗的是與所在之處共為一體,在投生前我們可以說是與外在的世界完全融為一體。我們的內在生命就是全世界,沒有內在、外在這種分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外在的世界沒有好奇心,因為它已經完全包容於我們之內。我們沒有好奇,完全包容它,而且認為這一切就是自自然然,本來如此的。 所以在生命中的前七年,兒童就以這樣的靈界心態學習走路、講話與思考。如果你想要引起兒童的好奇心去學一個單字,你將會發現你反而完全將他想學那個字的心願引開了。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用求知慾或好奇心引誘兒童,那你恰巧是反其道而行,引開了他本有的意願。你能用好奇心引誘他,你必須想像自己與兒童融為一體,用你那內在的本性去體會兒童所喜愛的一切,在你做一個姿勢時要讓兒童感受到那就好像是他自己的手所能做到的一模一樣。也可以說你得讓自己成為他的身體所延伸出來的一部分。爾後,當兒童換牙了,進入七歲到十四歲這一階段,你要注意觀察兒童是如何漸漸地顯現出求知慾及好奇心,你要細心地,老練地去注意好奇心是如何漸漸地融入兒童的生命。 幼小的兒童還是小小笨笨的生物,他不會問問題,你要讓他對任何事物有一個印象,你就得讓自己成為那一件事物,兒童此時就像一袋麵粉一樣,不會對周遭環境提出任何問題。但是他也像一袋麵粉一樣,你在它上面印了一個什麼樣子,它就會保留這個印痕,這並不是因為好奇心所造成,而是因為你真正的與兒童共為一體,並造了一個印象,就像你用手在麵粉上做了一個印痕一樣。 而在換牙時,這種情形就完全改觀了。你要去注意兒童現在會開始問問題了。「那是什麼?」「星星有眼睛嗎?」「星星為什麼在天上?」「婆婆,你的鼻子為什麼是彎的?」兒童現在開始問各種問題,並且對周遭事物產生好奇心。你要有一顆細膩的心去感受去注意到換牙時兒童漸漸升起的好奇心及注意力。你要準備好去配合他所新升起的這些特質。你要讓兒童的內在本性來決定你要教他什麼;我的意思是說,你一定要以最敏銳的心去注意兒童在換牙時所升起的這些特質。 許許多多的特質都在此時升起。不過,兒童雖然有了好奇心,但並不是知性(intellectuam)的好奇心,因為此時兒童還沒有推理的能力。任何人在兒童七歲時就想訴諸智力方面的能力,可以說都是搞錯了方向。兒童在此時有幻想,這個幻想的國度要靠你來建造,這項工程其實就是所謂的「靈魂之乳」(milk of the soul)的觀念,我們都知道,其實兒童出生後要餵母乳,這就是他的食物,也包含了有其他必需的物質。而當兒童在換牙期開始上學時,你又得給他另一種乳了,但是這一次,是給靈魂飲用的乳。「乳」的含義是說你所教的內容不能是各個分離的,兒童所受的內容必須是渾然一體的。在換牙後,兒童就必須吸收這種「靈魂之乳」。如果你分開教他們讀和寫,就好像你餵他們奶時先用化學方法將奶分離成為兩樣不同的東西再分別的餵他們。讀與寫一定要以整體性的方式來教他們。你一定要有這種「靈魂之乳」的觀念來教育這些剛入學的孩子。 這個觀念必須靠藝術性的教育法才能達成。這種藝術的氣質必須涵容於每一項教學中。以後我將會講如何由繪畫中發展寫字的技巧,由此將藝術性融入其中,以及你如何再以藝術性的方式教他讀書認字,如何接連這些藝術性的讀寫技巧,以藝術性的方式導入簡單的初級算術,所有的這些教育都必須融為一體。在兒童入學時,你必須漸進地導入這種「靈魂之乳」。 而當兒童進入青春期時,他們將再需要「靈性之乳」(Spiritual milk)。在今日的人間,這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因為在今日這個全然物質化、現實化的年代,靈性幾乎已蕩然無存。造「靈性之乳」是很困難,但若你無法達成任務,這些孩子們在困難的青春期就得完全靠自力度過,因為在今日社會上已完全沒有「靈性之乳」了。 我只想以簡介的方式談一談這些情形,讓你有一些思考的方向;以後我們會繼續這些主題並談到細節。 (第一講完)

兒童教學 第二講

2006年03月20日
公開
33

以靈性意識認識兒童 華德福教育系統簡介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三日講於英國 第二講 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琉璃光 我於昨日提出了兒童的發展,如何在換牙時進入了一個急劇變化期。我們所謂的遺傳性或遺傳的特質只有在生命的第一周期對兒童有直接的影響力,在這生命中的前七年,兒童逐漸的在肉身中依照遺傳的肉身模型建造起第二套生命組織。這第二套組織大約在換牙時建造完成,如果這個來到人間的靈魂很脆弱,則這第二套生命組織會與遺傳的第一套非常相似;如果這是一個強健的靈魂,則在七歲至青春期(大約十四歲),我們會看到他如何的戰勝了遺傳的特性,這些孩子會變得完全不一樣,甚至連外在的肉身體型都大大與前不同。 在這生命的第二周期,觀察這逐漸顯現其特質的靈魂是十分有趣的。在生命的第一周期,孩子可以說是一個全然的「感知器官」,你可以完全的望文生義「全然的感知器官。」 我們舉個例,我們的眼與耳,這些器官的特性是什麼?這些器官敏銳地感知著外在的世界,你如果觀察眼睛就能明白它是如何敏銳地運作。在孩子生命中的前七年,他們整個人就像一個眼睛,現在讓我們看看眼睛是如何運作的。內科醫學告訴我們,當眼在看時,每一個外在的物體都會在眼內產生一個與實物相反的像,也就是說,外在的世界在眼內是以圖像的方式展現。內科醫學所知就到此為止,然而,這個形成圖像的過程只是眼的最初步工作過程,是最外層的運作。 如果內科醫生們能夠更深一層的仔細觀察,他們就會看到這個過程決定了眼內脈絡膜的血液運行途徑,這個在眼內的圖像決定了眼內脈絡膜的血流及其狀態,整個眼睛就是根據這些運作做調整。一般的醫學並未考慮這些較細密的運作過程,但是,若考慮兒童在生命中前七年,全身就像一個大眼睛,則假設在兒童身邊有人非常憤怒,這種爆發的憤怒就會在孩子身內產生一個印象(這像眼內的圖像),這種暴怒的印象於是傳入孩子的全身血液循環系統及新陳代謝系統。 兒童七歲以前就是這樣一個情形,他的全身組織都根據外來的影響而調整,通常,這些過程是微細而漸進的運作著,而非猛烈的運作,但是,若孩子成長中是跟著一位易怒的父親或老師,則孩子全身的脈管系統(如血管、淋巴管等)就會隨著易怒的傾向而成長。這種在生命中早期所種下的傾向便隨著兒童影響著他的一生。 所以,對幼兒而言,以上所說的周遭人物,環境才是真正對他們有深遠影響的因素。因為此時,他們除了會模仿你講話之外,你說的、你教的都還未能對他們造成印象,真正會造成印象的,真正對他們有影響的是「你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如果你是善良的,你自然會散發善良的氣質,如果你是壞脾氣的,這也一樣會顯現在你的氣質中,簡單的說就是,你的個性、你的行為,一點一滴都傳入兒童身上,影響著他們。這是最基本的重點,兒童是全然的感知器官,隨著環繞他們周圍的人所給予的印象而做反應,所以,重點不在於去想像兒童是否會學到善惡是非等等,重點是在於要了解;我們在他們面前所表現的一切,都一點一滴的被轉化融入他們的身、心(靈魂)、靈(靈性)中,你在兒童面前的行為和表現,決定了兒童發展的傾向,以及他們未來一生的健康。 通常,別人告訴你在幼稚園該教孩子的事情,都是一些完全沒有用的事情。目前的幼稚園教育內容通常都十分的「聰明」,你也許會認為在這十九世紀為幼稚園小朋友設計的課程真是太聰明,小朋友們確實學到不少東西,甚至已經學到閱讀,他們的教材中有英文字母字形拼圖。這些都看起來非常的聰明,你會很容易的去相信這些教材與教法都很適合幼稚園的小朋友,但這些其實完全沒有用,完全沒有價值,而且損害了幼童的靈魂,甚至會傷到他們的身體,直接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這些幼兒教育法埋下了兒童在未來身體與靈魂怯懦的遠因。 而換一種方法,如果只是讓小孩到幼稚園來,由你謹言慎行讓他們模仿你的一切,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讓兒童以他們靈魂深處的脈動來模仿,就像他們在投生地球以前已經習慣的這種學習法,則這些小孩一定會變得和你一樣,這時你就得好好看看自己是否值得別人模仿。這就是你在兒童七歲以前該注意的,光用嘴說教、說一些道德觀念是沒有用的。 如果你特意用面部表情讓孩子認為你是一個暴燥易怒的人,這會傷害那孩子一生,這就是為什麼對幼童而言,身為教師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全然專注地觀察人類及人類生命之本質,你的教學計劃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在今日要編一個教學課程表很容易,因為現代的每一個人都很聰明。我這樣講完全沒有諷刺的意思,現代的每一個人確實都很聰明,當幾個人集合起來編教育方案時,其方案必定十分的聰明,我從來沒見過不聰明的教學方案,它們全都十分的聰明。但真正重要的是,在校內必須有教師能做到我以上所述的情形,你一定要有以上的觀念,因為在兒童為全然的感知器官的這段生命期,這樣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換牙期之後,兒童這種全然感知器官的特性就漸漸消失,事實上,這種特性在三、四歲時就已經開始減低,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在這段時間以前,他們有這種特性。一般人吃到甜的或酸的東西時,是否用舌頭與味蕾嘗到這些味道,但小孩喝奶時,全身都嘗到了奶味,因為他們的身體在此時也是味覺器官。兒童是用全身品嘗,有許多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 較大的孩子都模仿成人,因此在十五、十六歲至二十歲時,他們已經嘗夠了,也失去了他們的新鮮感,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某些幼童這種全然感知器官的特性,雖然有這種特性的日子並不好過。我所知的一例是一個小男孩,有人要給他東西吃,他知道他愛吃,於是他口、手、足並用向食物的方向移動以取得食物,因為此時他是一個全然的感知器官。這例子值得一提處是這男孩在九、十歲左右,成為一位極優秀的音語舞者,非常的了解音語舞之精髓,可見他幼時爬向食物的經驗在後期幫助了他的「願力器官」之成長。 我講這個例子,一點也沒有開玩笑的意思,這是給你一個如何去觀察孩子的例子。你也許很少聽到人們將這些事情聯想在一塊,但這些都是時時刻刻在發生的事情,人們多半忽略了這些生命中的特性現象,僅想著要如何去教育兒童,卻忘了觀察生命本身。 生命的每一細節都十分有趣,從早到晚,連最微細的事情都十分有趣,例如,你注意人們如何由水果籃中取水果。每一個人的拿法都不一樣,人們由水果盤中取水果到餐盤中,或放入口中的方式就道出了一個人的本性。 如果人們知道如何去增強自己這一類的觀察力,則現今在學校中發生的許多令人苦惱的事件就可以避免了。今日的孩子拿筆的方法多半都不正確,而原因乃是教師們不知道如何適切的觀察孩子,這件事並不容易辦到,就連在沃道夫學校中也不例外。你得隨時注意才能幫助孩子正確的拿筆,你一定要記住人是一個整體,人的每一部分都要靈巧才能整體完善運作,所以教師必須要能夠仔細地觀察生命的每一個細節。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有原則有公式可以遵循的人,那麼你可以將這一點做為教育藝術化的第一準則——你必須能夠觀察生命演繹的每一個細節。 這一方面的細節是學不完的,例如,你可以從兒童背後觀察他們,有的孩子走路時全腳著地;有的孩子走路是蹎著腳尖,腳板不著地的。在這兩種極端之間可以有千萬種不同的組合。沒錯,要教育一個孩子,你一定得完全知道這個孩子是如何走路的。腳跟完全著地的孩子是前世就對生命有極強的參與性,對地球上的每一件事都有興趣,對這種孩子,你應該儘量挖掘他的天份,因為他有許多隱藏的天份;而那種以腳尖行走的孩子,他們的前世可以說是很表面化的過了一生,所以你沒辦法從他的身上挖出什麼,但當你與他們同處時,你就必須多做一些事情,並表現出其意義讓他們可以模倣學習。 你在兒童的換牙期也要以同樣的觀察心來體驗。原本是全然感知器官的兒童現在要發展他們幻想性與象徵性這一類的天份了,因此你必須隨時考慮到這一特性,就連玩耍、遊戲時也不例外。我們這個物質主義的時代,可以說是完全反其道而行的,舉例來說,大家今日經常買給孩子玩的所謂「美麗的洋娃娃」,這些洋娃娃有極完美的臉龐、粉紅的雙頰、躺下來會自動閉上的眼睛、真的頭髮,真是老天爺講也講不完!但這些都傷害了兒童的幻想力,因為這些產品已經沒有留下任何想像的空間了,兒童完全無法享受那想像的快樂。而如果你的洋娃娃是用手帕或毛巾做的,只點兩個黑點表示眼睛,再點一點表示嘴巴,有兩支也許似是而非的手臂,則兒童便可大大的運用他的想像力加之於這個洋娃娃之上。 琉璃光 因此,我們的教育及教學方法乃是建築在「想像」上的。你一定要清楚明白兒童在九至十歲以前還不知道如何分別「自己」與周遭的環境。兒童雖然出於某些習慣性的本能稱自己為「我」,但事實上,他們真正的感覺是自己與世界渾然一體,因此,有些人就有一種奇特的說法,他們說原始人類覺得全世界都是「活的」,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無生命的物體也有靈魂,是活的;要了解兒童就要想像兒童和原始人類一樣,因為兒童確實會敲敲某些東西,就好像那件東西有生命一樣,但實情並不完全是這樣,兒童並不會認為無生命的東西有靈魂,但他們並不去區分有生命與無生命的東西,對兒童而言,每一件東西都是渾然一體無有分別的,他們自己也處於這渾然一體之中,一直到九至十歲他們都不會分別自己與周遭環境,若要適切地教育孩子,這是你在教學時一定要考慮到的。 因此,在你講到兒童周遭的一切事物時,不論是植物、動物或石頭,你都要講起來好像它們會互相交談、互相動作,就像人類一樣,它們也會講話,也會互相愛或互相恨。你要有創造性地將人類智慧學的理念融入其中,在談到動物或植物時就像談到人類一樣。但你並不是要刻意地,理論性地把它們講成有魂有魄,你只要很自然地以兒童能了解的方式對待它們,讓兒童在未能區分自我與周遭環境以前也能了解你在講些什麼,因為,在此時兒童那裡有理由去認為石頭沒有靈魂而狗卻有靈魂呢?我們大人會馬上分別出來狗會動而石頭不會動,但是兒童並不會將「會動」這個特性與「有靈魂」相連在一起。 沒錯,你可以將所有的東西都當做它們是人一樣,會想、有感情、會互相交談、會討厭或同情對方,所以當兒童在這段年紀時,你要教給孩子的一切都要以神話、傳奇或故事的方式傳給他們,當然,在這些故事中,每一個角色都被賦予了生命,注入了情感。你一定要記著,以這種方式滋養兒童靈魂深處的想像力,就是兒童未來一生心靈生命的最佳基石。 如果你在兒童這段年紀時,塞給他們一大堆智識性的教材(如果你不將要教他們的東西先「轉化」一下,就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則孩子將來就會有血管及循環系統的疾病。 我們必須一再地重覆這一點,你一定要隨時注意到,兒童是肉體、靈魂及靈性合一的一個整體。 肩負教師的責任,在心靈上,你必須有藝術的情感並具備藝術的氣質,教導學生時,不是只將你的思想概念傳達給學生,而是如何在教學中表達自己,這是一種無法衝量的生命品質。不自覺中,老師傳達了許許多多的意念給孩子們。在訴說著充滿感情的神話、傳奇或故事時,老師一定要自覺到這一點,在我們這一個唯物主義的時代,很容易見到老師們在講這些故事時根本不相信這些事情,並認為是幼稚可笑的。人類智慧學在此時便能做為一種真知的嚮導。經由人類智慧學,我們了解到,我們若將一件事情用圖形來表達,會比我們去講一個抽象的概念豐富千萬倍,一個健康的孩子會很自然地感受到他需要以圖形來表達一切事物,並以圖形的方式接受、學習一切事物。 這就是歌德(Goethe)在孩提時學鋼琴的方法。老師教他如何用第一指,第二指……等來彈鋼琴,他不喜歡這種教法,他那炫學派的老師與他的想法自然不和。歌德的父親是炫學派的學究之一,自然會選擇炫學派的老師教自己的孩子,而這些老師也都很不錯,但是這種老師與小歌德的想法不合,因為太過於抽象了!所以小歌德就自己發明了一種方法,給每一個手指一個名字,比如食指就叫做「杜德鈴」(就是指東指西的小傢伙的意思)。 兒童認為自己是一個形象(Image),他們也希望一切的事物都以形象表現,因為如此,我們可以見到孩子們多麼需要老師們能運用想像力,能有藝術的氣質,如此老師才能以一種真正「活躍」的心靈與孩子們相見。這種活躍的特性對兒童的影響是無法衝量的,說它「無法衝量」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經由人類智慧學,你再度學到了要相信傳奇、童話與神話故事,因為它們是以想像性的圖形表達了高層次的真理,於是,經由你,這些童話、傳奇與神話再度有了靈魂與生命。當你在訴說這些故事時,你的一字一句散發著你對這些故事的虔誠、相信之心,便將真理帶入了兒童的心,真理便在你與兒童之間交流。 而一般的教學經常都是非真理在老師與兒童之間交流,只要老師這樣想,「小孩們很笨,我很聰明,因為小孩相信童話故事,所以我得講童話故事給他們聽,這就是適合他們聽的東西。」非真理就會立刻掌控了全局,當老師這樣想時,所講的故事就會立刻有一種知識性的能量注入其中。 但是,兒童們,尤其是在換牙期至青春期之間的兒童們對老師究竟是智識性強還是想像力強特別的敏感,智識性對兒童有毀壞及阻礙性的影響,想像力則給予兒童生命及動力。 讓這些基本觀念融入你的中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在未來幾天我會詳細地講這些細節,但在今天結束前,我希望能再講一件特別的事情做為結論。 在兒童九到十歲間會有一件特別的事情發生。抽象而言可以這樣講,兒童在這段時間學到如何分別了自己與周圍的環境,兒童感覺自己是一個「我」,而周圍環境是外在的,不屬於這個「我」的。但這是一種抽象的講法,實際上是這個年紀的孩子有了一些困難或問題,於是他們來找你,大部份的情形都是這些孩子講不出他們的心靈上的變化所造成的負擔,於是講一些不知所云的東西,在此時,你得了解到這種情形是來自兒童心靈的深處,你得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式、正確的答案來回答他。這對兒童的未來一生有極大的影響。 身為他們的老師,除非你有絕對的權威,否則你沒辦法帶這個年紀的孩子。也就是說,除非你能讓兒童覺得「這是真的,因為你認為這是真的;這是善的,是好的,因為你認為這是善的;這是美的,因為你覺得這是美的。」因此,你指出了什麼是真,是善,是美。為了孩子,你必須就是真、善、美的代言人。於是,向著你的兒童也必定向著真,向著善,向著美! 在九到十歲間,兒童的潛意識中本能地升起一種感覺——「我從我的老師學到一切,但我的老師是從那裡學來的呢?是誰教我的老師?」如果你在此時跟孩子們解釋、說明,只會傷害到孩子。在此時,重點就是用愛心、溫暖的言語,避開傷害他們的危險性,並保留你在孩子心中真善美權威的地位。這種困難期可能會延續數周或數個月,因為此時兒童即是面臨一種所謂的「質疑權威性」的危機,如果你能夠在此時以溫暖的愛心處理這種危機,保留你的權威,如果你能以內在的溫情、誠心、真理心與孩子相見,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時期,則孩子們會獲益良多。孩子們會保留著對你的權威性的信任,無疑的,這對兒童未來的教育有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在九到十歲間,不能讓孩子們對一個真善美的代言人的信心有所動搖。如果這種情形發生了,則帶領孩子過一生的一種內在安全感也同時動搖了。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你們一定要隨時記著這點。在教師手冊中有著許許多多做老師的指南,但是知道一了解孩子們在兒童期何時有何種心靈上的變化,還有你應該如何的應對?比這些手冊中的指南要重要得多!因為如此,你才能經由你的應對將你的光芒照耀兒童的一生。 (第二講完)

兒童教學第三講

2006年03月20日
公開
46

兒童教學 第三講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四日講於英國 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琉璃光 今天我們會講到在換牙期到青春期間教育的一些原則,在下一講則會講到一些特別狀況和特別主題的處理方式。 當兒童成長至九到十歲時,他們便開始會分別自己與周遭的環境了。於是,這是他們的一生中第一次有了主、客的分別,主體就是屬於自已的一切,客體就是其他的人或物,現在你就可以和他們講一般所謂的「外在」的事物了,而在這段期間以前,當你講這些外在的事物時,你得把它們當做是與兒童的身體渾然為一體的。我已經在前面講過,你們可以如何的講動、植物,講得好像它們就像人一樣會互相交談。這樣孩子就可以感受到外在的世界就是他們本身的一種延續。 當兒童到了九至十歲時,你必須向他們介紹某些外在世界的基本事實,也就是動物與植物世界的真象,我還會講到其他的主題,但這個大主題你一定要依據兒童的本性所需、所問的來教導他們。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看教科書,因為,講到動、植物,今日的教科書內容完全沒有我們能用的教材,這些教科書若用來教大人有關動、植物的現象時會是很好的教材,但你若用它們來教孩子,你會毀了孩子的個人特性。在今日,可以說沒有一本書告訴我們在這一方面要如何教孩子。現在我就要講它的重點所在。 如果你拿幾棵植物放在孩子面前,然後講解它的不同處,你這樣做是與現實脫節的!植物本身並不是一種現實。如果你拔一根頭髮來做檢驗,就好像這根頭髮是完全獨立自主的一件東西,這也是與現實不符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所有眼睛所見、有外形的東西都是實際的,都是現實,但是你要知道,當我們講一顆石頭的長短時,這與我們講一根頭髮或一朵玫瑰是不一樣的!因為十年以後,這顆石頭將會與你現在所見完全一樣,而這朵玫瑰兩天後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朵玫瑰必須與整叢玫瑰樹在一起才是一種實際的狀況,而這根頭髮也不是獨立自主的,要當它在頭上,當它與整個人身一起考量時,才是一種實際的狀況。如果你到田裡,拔起一棵植物,這就好像你從頭上拔了一根頭髮一樣,因為植物是屬於地球的一部分,就像頭髮是人身的一部分是一樣的道理。所以,獨立地檢驗一根頭髮就好像它是憑空長出來的,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因此,若我們拿一個花盆,帶一些植物回家去檢驗,也同樣的是件傻事。這與現實完全脫節,這種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了解到正確的自然或人類知識的。 我們現在看看這棵植物(見圖一),但這並不是這株植物的全部,因為其下的土地也是屬於這株植物的,而且也許往四面八方散播得很遠,因為有些植物的根散播得非常遠。當你了解到一小塊附著植物的泥土是屬於它周圍的一大片土地之時,你就會明白令土地肥沃對促進植物健康的生長是多麼重要了! 有其他的東西與這株植物一起生長,這一部分(見圖中橫線以下)

兒童教育第四講

2006年03月20日
公開
45

兒童教育(續)第四講 1924年8月15日 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潘定凱譯 琉璃光 我已經教過你們,在兒童換牙期和九、十歲之間要如何用描述性、想像性的圖形影像來教孩子,因為這樣,孩子們從你身上所學到的將會活在他們的心中和靈魂中,成為他們一生中一種自然發展的方式。 當然,這唯有在你所喚醒兒童的觀念及感受,是鮮明活躍的而非僵化死板的情形下,才有可能,要做到這一點,你自己必須要能夠感受到自己內在的靈魂生命。教學、教育家都必須耐心於自我教育,耐心於喚醒那些必定會發芽、成長的靈魂,而從此以後,也許你便能夠有許多絕妙的發現,但要達到這種境界,你一定要有勇氣努力精進。 點亮你自己的靈魂 你也見到了,每當你做靈性修持時,你都得忍受那初期的難過、笨拙與不順,沒辦法度過初期這些難關的人,永遠也沒辦法在內在生命修持上有所成就,特別是在教育上,你首要的任務就是點亮你自己的靈魂,你因而能持續有所長進,但首要之點就是點亮你的靈魂。如果有這麼一、兩次,你成功地想出了一些心中的圖形影像式的教學表達方式,你也見到了孩子們所受的感動,從此以後,你就會發現自己深藏的天賦,你會發現你愈來愈容易發明這一類的教學方法,你會發現你以前作夢也沒想到你會變得這麼有創造力。但是,你一定要有勇氣去忍受剛開始的不盡完美。 也許你會說,如果你得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如此笨拙,那你根本不該做老師。在這一點上,人類智慧學的觀點也許可以給你一些幫助。你得對自己說,因為業果因緣的帶領,讓我成為這群孩子的老師,雖然我的表現是有些笨拙;而將來,將來見到我表現已不再笨拙的那群孩子,也是「業」的因緣讓我成為他們的老師(在談論到人類在地球上重複投生所造因緣與命運的關係時,史丹勒博士沿用了東方的古字「業」/Karma,見史丹勒博士的《神智學》Theosophy第2章)。因此,教學、教育家一定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一生,因為,教育事實上並不是為了老師,而是為了孩子。 喚起兒童的感受 讓我再給你們一個例子,以說明有些事情可以浸淫到兒童的靈魂中而隨著他們一起成長,這些事情是你們可以在數年之後再度重演以喚起兒童的某些感受,如果有些事情你可以在兒童七、八歲左右教他們,而在他們十四、十五歲左右以某種方式重演。這種教育的效用是無其他方法可以比擬的,為了這個原因,在華德福學校中,我們盡量讓學生維持同一老師,愈久愈好。當孩子們在七歲左右進學校時,當時的那位老師便盡量一直帶著這一班,因為,不成熟的教法或內容便可以一再地改善。 因聽見而欣喜 現在,假設我們向七、八歲的孩子講一個想像的故事,孩子們毋須立刻了解這個故事中所有的圖形影像(我待會兒會講為什麼他們不需要了解),重要的是讓兒童聽了感到欣喜,也許因為故事有點優雅、有點迷人。 假設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在某一個世界,在樹枝間陽光灑落處有一棵紫羅蘭,一棵謙虛的紫羅蘭長在一棵有大大葉子的樹下,紫羅蘭可以經由樹頂的樹枝間看到藍藍的天空,今天早上,是紫羅蘭第一次看到藍天,因為她剛剛才開花。紫羅蘭見到藍天時嚇到了——是的,她現在已經不那麼怕了,但是她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她初見到藍天時那麼怕。然後來了一隻狗,不是一隻好狗,是一隻有點壞有點凶的狗。紫羅蘭就問狗說:「你可不可告訴我,在我上面,那個像我一樣藍的是什麼東西?」因為藍天就像紫羅蘭那麼藍。這隻狗故意要嚇紫羅蘭,他說:「噢!那是一朵非常大的紫羅蘭,她會長得更大,然後壓碎你!」紫羅蘭因此更怕了,因為她相信那天上的紫羅蘭會長得很大,然後壓碎她,紫羅蘭於是收起所有的花瓣,不想再看天空中那巨大的紫羅蘭了,躲在一片剛剛被風吹落的大葉子下面。結果,她整天都躲著,躲在葉子下想著那可怕的大紫羅蘭。 早上了,紫羅蘭一夜都沒睡,她整夜都在想那可能會壓碎她的大紫羅蘭,她一直等著那一刻的到來,結果並沒有任何動靜。於是她偷偷爬了出來,她一點都不累,她整夜都在想,但她一點都不累(紫羅蘭是睡了才累,不睡會不累),她見到的第一件事是升起的太陽和玫瑰色的朝霞。當她看到玫瑰色的朝霞時,她一點都不怕,見到朝霞令她心中很高興、很喜悅。當朝霞褪去,漸漸的,藍天愈來愈藍,小小紫羅蘭又再想起那隻狗說的,那藍色就是一朵大大的紫羅蘭,將會把她壓碎。 這個時候來了一隻小羊,小紫羅蘭覺得她一定要再問一次,天上的藍究竟是什麼。她問說:「那上面是什麼?」小羊就說:「那是一個大大的紫羅蘭,像你一樣藍的紫羅蘭。」然後,小紫羅蘭又怕了,她怕小羊講的會和那隻狗講的一樣。但是,小羊看起來很好、很溫和,因為小羊的眼睛那麼溫柔,所以小紫羅蘭又問說:「親愛的小羊,請告訴我,那個大大的紫羅蘭會不會下來壓碎我?」小羊說:「噢!不會!」「他不會壓碎你,那是一朵大紫羅蘭,他有比你更大更多的愛,就像他比你更藍,他有比那個還要更多的愛。」於是小紫羅蘭知道了,天上是一朵不會壓碎她的大紫羅蘭,那大紫羅蘭更藍的原因是他有更多的愛,而大紫羅蘭會保護小紫羅蘭,不讓任何東西傷到她。小小紫羅蘭覺得太高興了,因為她見到那大大紫羅蘭時就像見到了神聖的愛,這種愛從四面八方湧來,小小紫羅蘭於是一直看著天上,就像她想向紫羅蘭之神祈禱一樣地一直看著天上。 如果你向孩子們講這樣子的故事,他們一定會注意聽,因為他們就是愛聽這一類的事情,但你一定要在他們心情適合聽的時候講,如此,他們聽了之後才會有一個想要溶入這個故事的感受,而將這個故事溶入他們的靈魂。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而這一點完全決定於老師自己感覺是否能夠維持教室內的秩序。 讓孩子自然發出尊敬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講像剛才那種故事時,我們也得考慮到教室秩序的維持。以前華德福學校有一位老師,他會講很好的故事,但他沒辦法讓孩子們自然發出愛心尊敬、仰慕他,結果如何呢?結果是你講完一個很刺激的故事,孩子們馬上要再聽一個,一個接一個,最後是老師沒辦法準備這麼多的故事,我們一定要避免像蒸氣引擎一樣一直灌給兒童故事,一定要有變化(我們等一下就會講),我們要進一步地讓孩子們問問題,我們可以由孩子們的臉色和姿態看出他們想問問題,要給他們時間問問題,然後將故事與問題連起來討論。 於是,一個小孩子也許會問說:「為什麼那隻狗會向紫羅蘭講那麼可怕的答案?」也許你就會以孩子式的答案告訴他,因為狗是負責守望相助的動物,牠要把恐懼帶給人類,牠習慣於讓壞人們怕牠。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狗會講這樣可怕的答案,你也可以向孩子們解釋為什麼小羊會給不一樣的答案。 你在講完故事後便可以向小孩們講這一類的事情,但你會發現,一個問題會引出另一個問題,最後還會發現問題。你的任務就是在全課程中,將教室置於一種毫無疑問的權威之下,(這一點,我們還有許多沒講的),如果你毫無權威性,當你回答一個孩子問題時,另外一個孩子可能會開始惡作劇,如果你轉向這個惡作劇的孩子,責罰他,那你就輸了!你一定要有一種天賦,那就是假裝沒有見到所發生的惡作劇,這一點對較小的孩子們尤其需要。 我非常敬佩我們學校某一個老師處理這種事情的方法。十年前,在他的班上有一個大壞蛋(他現在已經大有改善),當老師和其他學生做別的事時,他就會跳起來打那個同學,這時,如果老師生氣,這個孩子就會更調皮,但這個老師就假裝沒看見。有些狀況你最好假裝沒看見,繼續做你的事。一般而言,小孩故意做壞事時,如果你特別去注意他是很不好的教學法。 如果你沒辦法維持教室秩序,如果你沒有這種絕對的權威性(我等一下會講如何做到這一點),那結果就會如我說的,故事一個接一個的講,孩子們就會一直緊張,不能放鬆,而這時,只要老師轉變主題令他們放鬆了。這遲早要發生,否則孩子們最後會變得緊張、神經兮兮,那你會見到這裡一個小孩跳起來玩,那裡一個小孩子跳起來唱歌,第三個也許起來跳音語舞,第四個會打隔壁的同學,另一個跑出了教室,所以搞得迷迷糊糊,再也不可能把他們全部拉回來聽下一個刺激的故事了! 你對教室秩序狀況好壞的處理能力決定於你自己的靈魂的狀況或心情。你可以在這兩者的關係上體會到奇異的經驗,而其主要重點決定於老師是否有足夠的自信心。 童年王國第四講(續) 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博士主講, 潘定凱 譯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五日 你對教室秩序狀況好壞的處理能力決定於你自己的靈魂的狀況或心情。你可以在這兩者的關係上體會到奇異的經驗,而其主要重點乃決定於老師是否有足夠的自信心。 老師在上課時一定要將心與靈魂處於一種能真正與孩子們的心接觸的狀態。要做到這一點,一定要了解你班上的孩子們。你會發現,就算你的班上有超過五十個學生,你也可以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得到這種能力,你可以了解他們並且在心中有他們每一個人的影像,你會了解每一個人的脾氣、天賦、外觀等。 教師會議可以說是學校生活的重心,在我們的教師會議中,我們會小心地討論個別學生的特性,老師在這個每週一次的會議中學到的,乃是由這一點 學生的個別特性,為第一考慮點。由這種方式,老師可以學會改善自己。 孩子們引出了一連串的謎,在解謎的同時,你會有一種感覺於內心中成長,你必須把這種感覺帶到課程中,當老師與孩子的內心並不相應時 (有時候就是這個樣子),孩子們就會馬上開始惡作劇或打架,則課程就很難開始 (我知道在此地狀況不會這麼糟,不過我講的是在中歐的情形) 。這種狀況很容易發生,於是就演變成這個老師不行,你就得換另外一個老師。結果換了老師,這一班竟然在第一天就好像是模範班。 在你們的教學經驗中也許常見到這種例子。這完全決定於老師每天早上是否願意以一種禪定的狀態面對全班每一位不同性情的學生們。你也許認為這樣做得至少花一小時的時間,沒錯,如果真的得花一小時,那就不可能這樣做了。但是,其實不需要這麼久,大約只要十至十五分鐘就夠了。老師一定要逐漸地培養一種可以覺知每一個孩子的心與魂的接受能力,因為,唯有如此才可能立刻覺知到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要找到適當的氣氛,來講這些充滿圖形影像的故事,你一定要了解孩子們的特質(temperment)。這也是為什麼根據兒童氣質來對待兒童,在教學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會發現,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同種特質的孩子們坐在一起,於是你馬上就可以全面地看到那一群是易怒型(colerrcs),那一群是憂鬱型(melanchollics),那一群是樂觀型(sanguine), 這也會給你一個很有利的地位以了解全班的學生。 當你觀察學生,安排同特質的學生坐在一塊,當你做這件事時,事實上,其意義是幫助你自己維持課堂上你必須有的權威地位。你也許想都沒想到做這種事會得到這樣效果,通常這一類的事情都是如此。因此,所有的教育、教學家都得做自我內心的修持。 當你安排冷漠(phlegmatic)的學生都坐在一塊後,他們會互相糾正對方,於是他們互相厭倦而發展出一種對自己的冷漠特性之反感,然後他們便會不斷地改善;易怒型則互相糾打,最後他們也會打累了。所以同一種特質的孩子坐在一起,在互相折磨銳氣上非常有效,但是當老師向孩子講話時,例如討論剛才講過的故事時,老師一定要發展出一種自然直覺的本領,能夠依照孩子的特質來對待他(她)。假設我有一個屬於冷漠型的孩子,若我和他討論剛才所講的那個故事時,我一定要表現得比他還冷漠,而對樂觀型的孩子而言,他們總是從一個印象飛掠到另一個印象,無法稍作停留,因此我也必須試著要比他還快地由一個印象飛到另一個印象。 對易怒型的孩子你就要以快速而強調的方式來教他們,也就是你自己也成為易怒型,如此你就會見到你的怒容,讓這個有易怒傾向的孩子產生多少憎惡。一定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要你不要變得過於荒唐就可以了。因此你將會漸漸創造出一種氣氛,一個故事便不再僅僅是一個與他們有關的故事,而是一個將來可以再加以討論的故事。 不過,你一定要先討論一個故事才可以叫他們再重講一遍,最糟的教學法就是講完一個故事就馬上說:「艾恩•米勒,你來把這個故事再講一次。」這樣做完全沒有意義,唯有你先討論一次才有意義,不論你表現得很聰明還是很傻 (在課堂上你不必永遠聰明,有時你可能會很傻,通常剛開始你都會表現得很傻)。這樣做才會將故事變成孩子們自己的故事;在這之後,如果你想讓孩子們重講也可以,但這並不重要,是的,孩子們有沒有記住這個故事並不重要;事實上,以我現在所講的年紀,也就是換牙期到九至十歲,記住與否完全不重要。讓孩子們記多少是多少,忘了也沒關係。記憶力的訓練可用其他的方法來達成,我不久就會講到。 現在讓我們想想這個問題--為什麼我要講有這樣一個內容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內的思考影像(thought -pictures)會與兒童一起成長。這樣一個故事有許許多多的內容可以讓你往後教學用得上。小紫羅蘭很害怕,因為她看到天空的大紫羅蘭。你不必向孩子解釋這件事,但未來當你面對較複雜的教學問題時,孩子有恐懼的問題時,你就可以提出來,讓他們回想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中有小的東西,也有大的東西,在我們的生命中,本來就會不斷出現小的和大的東西相互運作影響對方,這一點也是你在未來可以講的。這個故事前半部重點乃在那壞心眼的狗對紫羅蘭恐嚇的話及綿羊對她說的仁慈及愛心的言語,而當孩子們知道寶愛這些故事並長大後,你就會知道你可以多麼容易地由你說過的故事引領兒童進入善、惡觀念的領域,以及認識到這種相對兩極的感受是這麼樣的深深植入於人的靈魂之中,甚至連較大的孩子你都還可以和他們談到往日這些簡單的小孩故事;你可以因此讓他們清楚了解到通常我們面前,這種分離了感受生命的情形,在未來許多教學中你都可以用這個故事做出極好的展示,讓他們參考。 在宗教性的課程中也是如此,這些課程也是在幼兒教育的晚期才會有,這個故事在用來讓兒童經由一種偉大感發展出宗教感也是很好的工具。所謂偉大的藍東西,所以天空是偉大的紫羅蘭之神。 這個故事可以用在不同的層次的宗教課程上。在你闡述人類的心亦有上天(God)的本性時,這個故事也可以讓你做一個很美的譬喻。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看,這個大大天空紫羅蘭,紫羅蘭之神,是全藍色而且向四方延伸。現在你想像從它上面切下一小塊--這就是那小小紫羅蘭。所以上天就好像全世界都是大海那樣偉大。你的靈魂就是這個上天大海中的一小滴海水。但是大海中,雖是一滴,也和大海內其他的水沒有兩樣,所以你的靈魂就和上天一樣偉大,唯一的差別就是你是其中的一滴。」 如果你由故事中找到了適切的圖形影像,你便可以在早期幼教中用這種方式教育兒童,因為你可以在孩子們較成熟時不斷回溯這些影像。但你得要樂於創造這些影像。如此你就會見到由你的創造力、創造了許多故事,它們會時時浮現,你想躲都不掉。因為人類的靈魂就像是無盡的湧泉,只要你激起了它第一次的脈動,它們便會不斷的湧出財寶;但一般人都十分怠惰,不願意花任何力氣去激發他們靈魂中已有的天份。 現在我們要來看看另一種有關圖形類的教育店,我們一定要記住,不要在幼兒身上開發屬於成人的智識性的生命,所有的思考都要以一種圖形及想像的方式來發展。 以上講的練習是連八歲左右的小孩都可以做的,如果他們剛開始做不好也沒關係,例如你畫這個(見圖a),你必須用各種方法讓孩子們覺得這個圖不完整,好像少了什麼東西。你該如何做當然得看你教的這個孩子是什麼樣個性,例如,你可以說:「你看,這個走到這裡(左半邊)?酘?酘,可是這只走到這裡(右半邊,未完成)?酘?酘,這樣子不好看,因為下面走到這裡,而上面只是到這裡。」於是你便漸漸的讓孩子完成這個圖;孩子會感受到這個圖是未完成的,而一定要完成它。最後,孩子就會加上那缺少的部分,我用紅色的筆畫,小孩子用白色的筆當然也一樣,我只是用紅色說明那一部分要加上去而已。剛開始發展出充滿了思考的觀察力及充滿了想像性觀察力的思考方式,孩子的所有思考都會是影像式的了。 兒童教育(續) 第四講(完) 1924年8月15日 魯道夫.史丹勒 (Rudolf Steiner)/潘定凱 譯 而當你成功的讓班上的幾個孩子完成了,這種簡單的圖形後,你可以教更難的。你可以畫以下的圖形(見圖b的左半部),在你讓孩子們覺得這個圖是未完成的之後,你便可以讓他們完成另一半(見圖b右半)。這種教法,你可以讓孩子生起對形狀的感受,這會幫助孩子們體會對稱感和諧調感。 這個教法還可以更深,例如,你可以喚醒孩子們對圖形的內在規則感。(見圖c) 他們可以見到某些地方線會走到一塊,某些地方又都分開,這種聚集一處又分開的情形,是你可以很容易讓他們體會到的。 然後你再畫下一個圖(見圖d),你把彎線弄直,有角度,然後他們得讓那些內部的線對稱外緣的線。這件工作對於8歲的小孩而言當然是難了些。但是,也是在這種年紀,如果你能用各類圖形讓他們完成,那將是一件很大的成就,就算你已經先讓他們看過完成的圖形也沒有關係。你應該讓孩子自己完成內部的線;這些線與前一個圖形有同類的樣子,但是都是有角度的直線。 這就是如何教誨兒童,讓他們對形狀、諧調、對稱 ←→ 線的對應等等有真實的感受。從這點出發,你可以再延伸到物體是如何相對稱的觀念。如果這是水面(見圖e),這是某一樣物體,你一定要激起兒童在心念中升起這個物體在水中是如何對應的。由這種方式,你可以帶領兒童去感知世界上其他具有諧調感的東西。 這種圖形想像式的思考,也可以讓你幫助孩子變得具有技巧性及能力,你可以說〝用你的左手摸右眼!用你的右手摸右眼!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用你的右手從你的後面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肩!用你右手摸你的左耳!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腳大姆指!〞等等。你可以讓孩子做各種奇怪的運動,例如〝用你的右手向左畫一個圓!用你的左手向右畫一個圓!用兩手畫兩個交叉的圓!用兩手畫兩個圓,兩手要向不同的方向。要愈畫愈快!現在快速的動你右手的中指,現在換成大姆指,現在換成小指!〞 因此孩子們可以在一種快速警覺的狀況下做各種運動,這樣會有什麼效果呢?在小孩8歲左右時,這樣做會讓他們〝想〞-為了他們往後的一生去想。如果只學到如何用頭去思考,這種思考是不會維持一生的,這會讓人們後來覺得〝想累了〞。而另一方面,當人們必須用身體做極需警覺心,訓練要先想才做得出的動作時,他的將來處世時就會變得有智慧又細心。在孩子們6或7歲時所做的活動,會在他們35至36歲時的智慧上看出明顯的相關性。所以人們生命中的不同時期是互相有關聯的。 知道了這些關係後,你更得試著盡力教出你該教的東西。類似的,你也可以讓孩子學到顏色的調和感。假設你讓孩子做一個練習,是先塗一些紅色(見圖f),然後讓孩子去感受到在這些紅色旁邊塗上綠色會非常調合。這若用顏料來塗當然會更易看出來。現在你再向孩子解釋你要把以上的過程反過來做。你說〝我要把綠色放在裏面(見圖g),那你要用什麼顏色塗在外面?〞然後孩子就會塗上紅色。這樣做,你就漸漸的帶孩子感受到顏色的調和感。孩子首先看到我有紅色在內,綠色在外圍繞,如果紅的變綠,那麼綠就一定要變紅。這個年紀,大約8歲的年紀,讓兒童去感受這種顏色及形狀的相應是非常重要的。 於是我們的課程,一定要以一種有內在形態的方式來教,如果要成功,有一件事是必要的-讓我們講得不好聽一點,就是要捨棄一般教學的時間安排方式。在華德福學校我們不是用一般的上課時間表,而是用一種〝整段式〞的方式來教。一種主題會延續教4至6週;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內都教同樣的主題,我們不是8點至9點教算術,9至10點教閱讀,10至11點教寫字,而是一種主題持續的在4週內做為早上的主要課程,當孩子學得夠多時我們才換另一種主題。我們從來不會8至9點教算術,9至10點教閱讀這樣替換著上課,而是許多週都一直上算術,然後再換一個主題,看情形而定。不過,也有一些主題需要每週都教的,等一下我會講。但,原則就是,這種所謂的〝主要課〞,一教就教一整段日子,是我們嚴格遵守的一個教法。在一整段日子裡我們只教一種主題,但是這些課程會包含相關性的課程。我們於是讓孩子免於傷害到他們心靈的生命,也就是說不會下一堂課得同時吸收又要消化上一堂課教的東西。要讓他們免於傷害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整段式教學法。 許多人會懷疑這種教法孩子會忘記他們所學的。這是某些特別的課題才會如此,例如算術,而這是可以用重教來解決的問題。對大部份的課程而言,這種忘記,如果與孩子們在整段式教學法中所獲得更多來比較,可以說只是一個很小的問題。

兒童教學 第五講

2006年03月20日
公開
38

兒童教學 第五講 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潘定凱譯 琉璃光 1924年8月16日 對你所教的每一樣主題,需對其精髓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此在教學中你才不會用與生命無關的教材。任何與生命親密相關的東西便容易被理解,我甚至可以說不管是什麼東西,如果你真正的了解它,它必定與生命是息息相關的。而抽象性的東西則沒有這種特性。 而今日我們卻見到許多教師們的觀念,大部份都是抽象的,於是在許多方面,老師的觀念都是與現實生活脫節。這是造成教育與教學,變得非常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只要你想一想以下的情形:假設你想回溯一下,你最初是如何要數東西和你數東西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也許會發現這兩件事連不起來,你當時確實學會了如何數東西,但你並不真的知道,你在數東西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現在我們有各種教數字和算術的理論,依照這些理論教學好像是理所當然。這些教法雖然看似有些效果,但是這些與真實生命無關的教法,完全沒有真的接觸到孩子的身心。所謂現在用算盤和珠子計算器來教學,這已經證明了就是在抽象中過日子。在商業辦公室中,人們可以儘量用各種計數器來計算-這不是我們目前關心的課題-但是若用在數學,這些計算機,完全都是用腦,會讓你完全沒有辦法根據孩子們處理數字的本性來教學。 算術應該是要由生命中演繹出來的,你要知道你不應該期望孩子,了解你所教的每一樣東西,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兒童是十分需要接受權威的領導,但是這一定要是以一種自然而實際的方式達成的。 也許你會發現我即將要講的東西,對孩子們是困難了些。但是沒有關係,在人類的一生中,應該要有一些時刻,是像13或14歲的孩子能回想而說:「現在我了解了,在我8或9歲時或更早,我接受了權威。」這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會喚醒一個人的生命。但若仔看看現在這些物件化的教學法,你就會感到十分失望,因為這些全都瑣碎化了。他們說,目的是為了要讓孩子容易了解。 現在想像你面前有一個小孩子,行動都還不甚靈光的小小孩。你對他說:「你就站在我面前,你看我現在拿一片木頭和一把刀,然後我把這片木頭切成好幾片,我可不可以這樣切你呢?」孩子會說不可以。然後我就可以說:「你看,如果我可以把木頭切成兩片,木頭不像你,而你也不像木頭,因為我不能像對木頭那樣把你切成兩片。所以你和木頭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就在你是一整個單位,是一個1而木頭不是一個1,你是一個整體單位我不能把你切成兩個,所以我就說你是1,一個單位。」 你可以逐漸深入,讓孩子看這個1是用什麼符號來表示的。你畫一條線:I,這樣你就顯不了這是一個單位,這條線就是表示它的。現在你就可以不再用木頭和孩子做比較,你可以說:「你看,這是你的右手,但你還有另外一隻手,你的左手。如果你只有一隻手,你的身體到那裏,你的手當然也就跟到那裡。但是如果你的手,只是跟著你的身體走,你永遠也沒辦法像左右手相握那樣摸到你自己。因為當這隻手動時,另外一隻手也跟著動,這樣它們就可以相握,可以合在一起。這和你只有身體動是不一樣的。當你自己走動時你是一個單位。而這隻手可以摸另一隻手,這樣就不再是一個整體的單位,這是二元體,也就是2,你看你是1,但你有兩隻手。」然後你就把2畫給他們看:II。 以這種方式,你可以由兒童自己身上引申出1和2的觀念。然後你再叫另外一個孩子然後說:「當你們兩個互相走近,你們兩個便可以相碰;你們有兩個人,還有第3個人也可以加入,這種是兩手沒辦法做的事。」所以你就可以講到3:III。 用這種方式你可以由人類本身演繹出數字。因為人是活生生的,不是抽象的。然後你就可以說:「你看,你可以在你身上其他部位找到2這個數字。」孩子最後便會想到他們的兩隻腿和兩隻腳。現在你就說:「你有沒有看過你鄰居的狗?狗是不是也用兩隻腳走路呢?」然後孩子就會明白,4條線IIII就像是鄰居的狗四隻腳撐在地上,因此而漸漸的學到由生命中造出數字。 老師一定要隨時維持一雙警醒的眼睛,並以一種瞭解的心情看每一件事情。你很自然的會用羅馬字母開始教數字,因為孩子們見到了這些字母馬上就會了解,當你講到4以後,如果你用手來表示,你就會很容易的表示5-V。你會很容易的見到,如果你把大拇指藏起來,這4隻手指就可以像狗站在地上一樣!:IIII。現在你把大拇指加進來就變成5-V。 我曾和一位教師,當他教到這裡(解釋羅馬字母)想不出來,為什麼羅馬人沒有用5根線而用V的記號來表示5,然後我就說:「現在讓我們做做看。讓我們把4隻手指分為一邊,大拇指為另外一邊,這樣我們就有了這個V字形。我們的整隻手都用到了來表示這個羅馬字5,而事實上當初這個字就是這樣造出來的,整隻手都在這個字裡面。」 在這樣短的講座裡,我們只能讀到這些大原則,但用這些方法我們便能在真實的生命中演繹出數字,唯有數字是由真實生命中導出之後,你才該試著讓一個數字跟著另一個來介紹算個數。而且兒童應該要動態的參與這件事。在你講現在把數字按次序念出來1、2、3、4、5、6、7、8、9等等之間,你應該以韻律為始;假設我們說是從1算到2,那就是1、2;1、2;1、2;讓孩子們踏步在2上。然後再踏3,一樣是有韻律的;1、2、3;1、2、3。以這種方式,我們將韻律帶入3數字系列中,於是我們也同時照顧了兒童,那種全面性去瞭解一件事情的能力。 這是教兒童數字的自然方法,是以數字實際上是什麼樣的東西的實情來教,一般人通常想到數字,就認為是一個數加到另外一個數上面,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頭腦事實上並未參與計算這回事。在一般生活,人們完全不知道,頭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獨特的器官,它對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是如何的沒有用。它在那兒只是為了好看而已,這是實話,因為我們的臉可以互相取悅對方。它也有許多其他的長處,但是在靈性活動方面,它是沒什麼用途。在靈性特質上,它是一個人的前世。頭都是一個人在地球上的前生以另一種型態出現,當我們知道了一些我們前世的生命時,我們才會開始了解這個頭的意義何在。所有其他的活動都來自其他的地方,完全不是來自頭部。實情是在計算時,我們潛意識用手指來算。實際上我們用手指算1到10,然後11(腳趾加進來),12,13,14(繼續算腳趾),你看不到你自己在這樣做,但你會這樣算到20。當你這樣用你的手指和腳趾算到20時,會反映到頭部。頭部只是旁觀一切發生的事情,頭部實際上只是一個反映身體各種行為工作的器官。身體想,身體算,頭只是一個旁觀者。 講到頭,我們可以講一個很明顯的比喻。如果你有一輛車,有個司機,你很舒服的坐在裡面,什麼也不做。一切都是前面駕車的司機在努力開車,你坐在後面被 帶著各處逛,頭也是這樣,一點力氣也不花,只是坐在你的身體之頂端,靜靜的以旁觀者的身份被帶到各處。所有靈性的生命活動都是由身體去完成的。數學是由身體算的,思考亦是由身體去做的,連感受都是由身體去體會的。珠算器材乃是因錯誤的認為,計算是由頭腦去做而產生的工具。加減於是經由珠算器材教給了兒童,也就是說,孩子的頭被迫工作,然後再把工作轉給身體去做。因為真正能算能認的是身體,身體才是能算的這項事完全沒被考慮進去,但這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讓小孩用手指、腳趾去算是對的,因為這種方式,全在喚醒或訓練兒童的各種技巧天份上是非常有效的。能讓人們在各方面都有技能是最好的一件事。 這是沒有辦法由運動這種方式達成的,因為運動並不會讓人們變得更有技能。用大腳趾和二腳趾夾著筆寫字,才會讓人們有技能,也就是用腳畫圖寫字。這是很 有效用的。因為此時這個人是全身散發著心靈與靈性的光輝。頭是什麼也不做,它只是靜坐於內的旅行者,而身體,身體的每一部份,才是那有為於一切的司機。(待續) 兒童教學 第五講 魯道夫.史丹勒 (Rudolf Steiner) 潘定凱 譯 所以從各方面你都要儘量試著讓孩子學到在計數方面他們必需學到的基礎技巧。當你已經實踐這種教法有一段日子以後,你就該再進一步而不是僅僅認為計算就是一樣東西加另外一樣東西。其實這是最不重要的一部份。此時你應該這樣教孩子「這是(一)整件東西,現在你把它分開,然後你就有(二)件東西。這個(二)並不是把兩個(一)放在一塊變成的,而是由(一)變出了(二)」然後三和四也是這樣變成的,如此你就可以喚醒這種(一)實際上是那包容一切的東西,其中已經包含了(二)、(三)和 (四),如果你是由下圖中的方法學到計算1、2、3、4等等,則孩子們就會有生動的觀念並因此能體會到數字的本質在內心中散發出來。 在過去,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我們現代這種一個珠子接一個珠子或一個豆子接一個豆子的計算觀念。在過去的日子裡,(一)單位是最大的,每一個(二)乃是其中的一半,如此繼續,所以你經由看實際的東西而了解計數的本質。你應該用這些可以實際用到的東西幫助兒童發展他的思考,要儘量避免那些抽象的概念。 兒童於是可以漸漸的學習數字到某一個程度。假設先學到20,然後到100等等。如果你以這種方式進行,你便是以有生命的方式教他們計算,我要強調這種計數方式,這種真真實實的計數方式,應該要在教加法以前教孩子。他們應該要在學算術以前就熟悉於這種計數方式。 算術也一樣應該由生命中演繹出來。活的東西一定是一個整體,所以一定要以整體的方式展現出來。如果該孩子由零件拼成整體就是錯誤的教法。應該要教他們先看到整體然後再由這個整體分散成零件。讓他們先看到整體然後再分再拆;這便是帶他們走向生動觀念的正確途徑。 這個物質化時代對人類一般文化所產生的許多重大影響都被大家忽視了。例如,在今日沒有人認為讓孩子們玩積木和由一塊塊的積木造東西有什麼不對,反而認為是本該如此的。這種遊戲的本質就是帶領他們遠離生動的生命。孩子的天性中沒有任何想要由零件造出整體的傾向,我們得承認孩子們有許多自然的需要及傾向是會增加大人的麻煩的。例如,你若給孩子一支手錶,孩子馬上就會想要把它拆開,就是把整體拆成零件,實際上這是與人類的本性非常相應的∣那就是想看看整體究竟是如何由其他各種元件所組成的。 這就是我們在教算術時一定要考慮到的重點。這對我們的整體文化有極大的影響,你會由下面的例子中看得出來。 在13至14世紀以前,很少有人去強調從零件去組成整體的這種觀念。這是後來才有的現象。偉大的建築師們大多是由整體的觀念來建造(然後再分到零件層次)而不是由零件開始再拼成房子。這種以零件起頭的概念是後來才進入人類的文化的。這種觀念於是帶領人們認為每一件東西都是由很小很小的零件組成的。由這種觀念就生出了物理學中的原子論,其實這都是由錯誤的教育中衍生而出。原子其實是很小很小的魔鬼以諷刺畫的方式示現,那些飽學之士本來是不會頭頭是道的講這些東西的,除非人們都已經由教育中習慣了這些由零件拼成東西的理論。於是原子論因而誕生。 我們今日批評原子論,但是這只是多此一舉,因為人們已經沒辦法由過去四、五百年的錯誤想法中解放出來了;人們的想法已經習慣於由零件至整體而不是由整體至零件了。 這是你在教算術時要特別注意的事情之一。如果你走向遠處的一座森林,你是先看到整個森林,只有當你走近時你才看到它是由一棵一棵的樹所組成的。這就是你教算術應該用的方式。例如在你的皮包中,不是有1、2、3、4、5個銅板,而是有一堆銅板,這5個銅板在一起,是一個整體。這就是最初的狀況。同樣的,當你煮豆子湯時,你並不是先有1、2、3、4、5或30或40個豌豆,你是有一堆豆子。或者說一籃蘋果也不是1、2、3、4、5、6、7個蘋果,而是一堆蘋果在籃子裏,你是有一個整體,在最初時,你有幾個蘋果有什麼關係呢?你不過就是帶一堆蘋果回家罷了!(見圖)假設你有3個孩子,你不會給他們每個人一樣數目的蘋果,因為也許孩子有大有小。你到籃子裡抓一大把給大的孩子,抓一小把給小的孩子;你把你這一堆蘋果分成了3份。 不論在何種狀況下,分配與共享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曾經有一位母親有一塊麵包,她就向她的小男孩說︰﹁亨利!你幫我分麵包,但是你一定要依照基督徒的方式分配。﹂亨利就說︰﹁按基督徒的方式分配是什麼意思?﹂她母親就說︰﹁哦!那就是你要把麵包分成兩片,一片大,一片小,你一定要把大片的給你的姊姊安娜,把小的留給你自己。﹂亨利於是說︰﹁哦!這樣的話,就讓安娜按照基督徒的方式來分麵包好了。﹂ 你還需要一些其他觀念的幫助。我們就這樣來做,假設我們把這一部份給其中一個孩子(見圖中的線),然後這一堆給第二個孩子,然後這一堆給第三個孩子。他們已經學會如何算術,所以我們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我們會先算整堆的個數,總共是18個蘋果。現在我再算每一個孩子各有幾個,第一個孩子拿到幾個?5個,第二個孩子拿到幾個?4個,第三個孩子呢?9個。所以我從整體先開始,從整堆蘋果開始,再把它們分成三部份。 一般人通常都這樣教算術,你有5個,然後再5個,再8個;一起算你就得到18個。這就是從一個一個算到整體,但這會讓孩子學到死板板的觀念。從這種方式孩子是沒辦法學到生動的觀念的。由整體開始,從18個開始,再分成各個被加數,這就是你教加法應該用的方式。 所以在你教時,你不要從單一的被加數開始而要從總和開始,總和就是整體,然後再把它分成各個被加數。接著你可以繼續讓他們看這個總和可以因為不同的被加數而有不同的分配法,但是這個總和是永遠都不會變的,這樣子教加法,不像一般的由被加數開始而得到總和,而是由總和開始再導出被加數,你便能夠讓孩子產生生動有活力的概念,你也看到了當我們只講純粹一個數的時候,其整體是不變的,而各個被加數則可以改變。這個數的特性,也就是它是由不同的被加數組合而成的特性,在這種教法下看得一清二楚。 (未完待續) 兒童教學第五講 (續) 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潘定凱 譯 從這一點出發,你便可以讓孩子們看看若本身並非純粹的數但包含了數的東西。例如,以人類做例子,你便不能把人隨意的分割組合。例如人類的軀幹,有頭,兩手臂和手,兩隻腳連在上面。你不能隨意把這個整體分割,你不能,我現在要把一隻腳像這樣切掉,或把一隻手切掉,等等。因為它已經由大自然安排好了就長成這個樣子。當不是這種情形時,只是純綷的數字計算時,我便可以用各種方式來分割來分配。這些教法讓你能將生命與活力帶到你的教學中。絕對不會再有空談的氣氛,你也會看到孩子的非常需要的一項特質出現在你的教學中,那就是:幽默,並不是那種兒戲式的幽默而是健康的幽默。在教學中一定要有幽默的一席地才行。(註:此時史丹勤博士特別轉向翻譯者說「請確定你適切的翻譯「幽默」,因為大家總是誤解了教學中的幽默!」)於是你的教法一定要是:從整體開始,假設你有一個像下面這樣的,由真實生活中找出的例子。媽媽叫孩子瑪莉去拿蘋果,瑪莉去拿了二十五個。賣蘋果的農婦在一張紙上寫下了這個數目。瑪莉回家時只剩十個蘋果。所以,現在的情形,真實生活中的情形就是瑪莉拿了二十五個蘋果但是只帶回來十個。瑪莉是個誠實的孩子,她在回家的路上並沒吃蘋果,但她回家時只帶回來十個蘋果。然後有個人跑來,一個誠實的人,帶來了所有瑪莉掉在路上的蘋果。現在,問題就是:這個人帶來幾個蘋果?我們知道他是從遠處來,但我們想知道他帶了多少蘋果來。瑪莉帶回來十個,她本來有二十五個,因為那個賣蘋果的女士寫在紙上說是二十五個。現在我們想知道這個人應該要帶多少來,因為我們不知道他是否誠實。瑪莉原有二十五個,她帶回來十個,所以她掉了十五個。現在,你看到了,總和早就在那兒了。通常的教法是你有一項東西,然後你得從中取走一些,於是剩下一些。但在真實生活中∣你應該很容易發現這一點∣通常都是你知道你原來有多少個,然後知道你剩下多少個,於是你得算出究竟少了多少個,由減數和被減數開始,再算出餘數就是一種死板的過程。但如果你由減數及餘數開始,再找出被減數,這樣就是生動的減法教學。這就是你如何將生命帶入教學中的方法。由瑪莉和她媽媽及那個帶來被減數的人的故事,你便能明白這種教法是怎麼一回事;你會見到瑪莉由減數中遺失了被減數,這個差額得由知道那個人帶了多少個蘋果來補足。這就是生命,真實的生命,帶入了你的減法教學。若你的教法是說,總共剩下這麼多,這樣就是將死氣帶入兒童的靈魂。在你教學的每一項細節中,你一定要不斷想到如何將生氣而非死氣帶給兒童。你可以這樣繼續教,你可以這樣教乘法「現在我們有這個總數,也就是乘績。我們如何算出在這個乘積中有幾個某數?」這種想法就有生命在內。想想當你這樣說時有多死板,我們要把一群人分隊,這兒先三個,再三個,這樣繼續,然後你再問:「我們總共乘了幾個三?」這就是死氣,其中毫無生命。如果你用的是剛才說過的另一種方法,以整體為先再問他們某一群東西在這整體中究竟有幾群,這樣你就將生命帶入了教學之中,你可以向孩子們說:「你看,這裡面有好幾個你」,然後再讓他們算;在四十五個中有幾個五?在這兒,再度的,你是考慮整體而非零件。在這裡面還可以找出幾個五?然後發現可以再找出八個五。於是,當你用這種教法,由整體開始,也就是由乘積開始,再找出某個因數在其中究竟發生了幾次,這樣你就將生命帶入了算術的方法中。最重要的是你用了兒童可以見到,可以理解的東西為起頭,重點就是思考絕不要與眼睛所見的分離,與兒童能見到的東西分離,否則智識性(Intellectualism) 與抽象性(Abstraction)就會被帶入兒童的早期生命中,因而毀了他們整個人。兒童於是被絞乾,這樣不但影響他們的心靈生命,也影響到他們的肉體,會造成肉體乾燥與硬化的症狀。(我將必須講到視身體、心靈與靈性為整體的教育方式)。這兒再度的,一個人老年時是否仍然肢體靈活有技巧性乃是相當依賴於我們剛才所講到的算術教學方法,你應該用我講過的方法教孩子用他的身體來算數,先用手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再用腳趾-是的,沒錯,若能讓孩子們習慣於用他們的手指與腳趾(而不是用珠算盤)算到二十是很好的。如果這樣教,你會見到經由這種有點孩子氣的「冥想」(或「靜慮」meditation)你便將生命帶入了孩子的身體;因為當你用指或腳趾算時,你必須想到你的手指與腳趾,這就是一種冥想,一種健康的,對個人身體的冥想。這樣做會讓一個人在老年時仍然保持肢體的靈活技巧性;肢體仍然能夠全然靈活,因為他們學到了如何用全身來做算數。如果一個人只用頭部想,而非肢體與其他的器官組織,則後果就是肢體失去靈活性,凝血及痛風便隨之而至。這個原則,即教學及教育中的每一種方法一定要是從我們可以看見到的東西中衍生而出(但不是從今日那種所謂的「獨立物件課程」中去看) 。我想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原則,這個例子在教學中事實上可以扮演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我是指畢達哥拉斯定理(畢氏定理Theorem of Pythagoras)身為準老師,你一定要充份了解它,也許你已經了解了;但我今天仍然要再講一次。畢氏定理可以當作教幾何的一個教學目標。你可以逐步漸進的累積幾何課程以達到其顛峰,這個頂點就在畢氏定理中,它是說明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之平方是另外兩邊平方的和。如果你有眼光的話你便會覺得這真是一個極偉大的定理。我曾經必須教一位老太太幾何,因為她非常喜愛這次課程;也許現在她都忘光了,我不知道是否如此,但她也許年輕時在那些「專門教年輕女士」的學校沒學到什麼東西。她對幾何可以說是完全不懂,所以我就開始教,一步一步帶向畢氏定理,這個定理令這位女士非常驚異,我們大家都已經對它非常熟悉,所以我們都不再覺得有什麼稀奇。但我們只需要了解,如果有一個直角三角形(見圖)斜邊上的正方形之面積就是另外兩邊上的正方形面積之和。所以如果我在這三塊地上種馬鈴薯,每株間隔相同,則在這塊大地上所種的數目會相當於另外兩塊小地上所種數目之和。這是一個非常偉大,驚人的事實,而當你這樣看這個定理時,你沒辦法了解它究竟是怎麼變出來的。這就是這個定理的奇特處,你沒辦法看出它究竟是怎麼來的,而這正是你要記取的重點,以將生命帶入教學的靈魂深處;你得將教學建在某些不是那麼容易看出來的事情之上;你一定要不斷的了知這一點。我們也許可以說你可以相信畢氏定理,但是你也許又會失去信心。你得一再的重新相信斜邊的平方相等於另外二邊的平方和。當然,這個定理的證明有許多種,但這個證明法一定要是肉眼清楚明白可見的方式。(史丹勒博士接著便用區域重疊法詳細的證明了畢氏定理)。如果你用這種方式證明,也就是一塊區域重疊於另一塊區域的方式,你就會發現原來如此。如果你剪下來重疊而不是用畫的,你會發現很容易了解。不論如何,如果你想過以後,過不久又會忘了,你得每次都要重新溫習才會又清楚。你無法牢記在心裡所以你得一再的溫習。這是件很好的事,真的很好的事情,這就是與畢氏定理的本性相應,你得每次溫習才能再度熟悉,你應該總是忘了你曾了解過。這便是偉大的畢氏定理的特質,因此你便將生命帶入了畢氏定理。你會很快的見到如果你讓學生一再的做它,他們是逐次漸漸學會。他們不會第一次就懂,他們得每次都想一想,但這是與畢氏定理的內在本性相應的。用一種枯燥死板的方式證明去讓他們了解這個定理是很不好的。總是忘記而需不斷的更新記憶才是好的方法,這是來自畢氏定理的奇特本性,也就是那斜邊上的正方形與另外兩邊上的正方形相等。對於十一至十二歲的孩子你可以教他們幾何到畢氏定理這種層次,用比較這幾個正方形區域的方法來教,則當他們了解時便會非常歡喜地享受這種快樂。他們便會有熱切希望再做一次的心,特別是如果你讓他們用剪貼法來做的話,也許會有幾個頗具智識性(但並無甚好處)的孩子會記得很好,每次皆能重做。不過大部份的孩子都會一再剪錯,而必需重新再想再發現怎麼做才對。這正是畢氏定理的令人驚歎之處,你應該不要棄離這個驚異之國,要讓自己留在這個國度之內。(待續)

兒童教學第六講

2006年03月20日
公開
34

兒童教學第六講 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潘定凱 譯 琉璃光 第六講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八日講於英國 我們現在要繼續講一些方法,而在此我想該在這麼短的幾個講座內,我們只能講到一些大原則。你也可以研讀華德福學校的講座課程(Waldorf School Seminar Courses),加上你在此處所學你應該能夠得到充分的了解,我們一定要清楚明白兒童換牙至青春期間的情形;我們必需知道在換牙前遺傳的特性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孩子們由父母處得到的「模型」身體在換牙時就完全被捨棄了。因為在生命中第一個七年這個身體便漸漸的被一個新的身體所取代。當然,換牙只是這個換身體完成的外顯表示法,此時靈魂與靈性開始對這個新身體產生作用。 我已經講過如果這個靈魂本性堅強則在換牙至青春期,對他們原有的身體而言,孩子們也許會經歷很大的變化,如果這個孩子本性很弱,則這個新身體就會與原來遺傳的非常相似。所以在上學這段時期我們得考慮到由祖父及父母處深植的相似性仍然影響著兒童。 我們一定要明白,生命體的獨立活動是在換牙時才開始的。在頭七年,生命體得將它的所有獨立活動都放在建立第二套肉體這件工作上,因此,在兒童生命中頭七年,生命體就是兒童內部的藝術家,它就是雕塑師、模型師。這種由生命體用於肉體的模型力,在第七年或換牙時便能自行解脫出來,得到自由。此時,它便能成為靈魂(或心靈)的一項活動。 這便是為什麼兒童心中有一種想要造作形狀或繪畫形狀的動力。因為在生命中前七年,生命體一直在肉體內執行造複畫型的工作,現在它對肉體已經無事可做,或至少不像以前有那麼多事要做,所以它想要在身體之外做活動了,如果因此身為老師的你,對人體及器官的形狀有廣泛的知識,並且由此知道兒童喜歡用可塑性的材料及顏料來塑成或畫那些形,你便能夠正確的指導他們了。所以老師要試做一些塑模是很重要的,因為今日的教師訓練完全沒有這一類的訓練。你將會發現不論你學了多少有關肺或肝的資料或是全身脈管系統複雜的支管系統,都比不上你用腊或雕塑用黏土複製一次這些器官。因為實際的塑造突然間讓你對器官有一種全新的認識,以肺為例,你會發現塑左肺與右肺葉是完全不同的,二肺葉不是對稱的。其中一葉是明顯的分為兩部份另一葉則分為三部份,在你實塑以前,你總是忘記究竟那一個是左肺葉那一個是右肺葉,當你實際用塑材做出這些不對稱的形狀時,你便會感覺到從此再也不會搞錯那一邊是左那一邊是右,就像你不會搞錯人的心是在身體的左邊或右邊。你也會感覺到全身組織上,肺這種特有的形狀及其所在的位置乃是恰如其份的,如果你塑得對你還會感覺到人肺在站及走時肺是直立的乃是必定要發生的事情,如果你塑動物的肺,你會見到或經由觸摸感覺到動物的肺是橫躺著的。對所有其他的器官你應該都會有類似的感受。 因此你應該真的去試試看由塑造器官來學解剖學,如此你便能夠讓孩子們在畫或塑時不會僅止於表面的模作人類身體的某些像貌形狀,因為在塑造中你會發現孩子有一種希望塑造人類人臟的傾向,你也許會在這些課程中得到許多不尋常的體態。 我們在學校裡有一些生理學課程,特別是在四、五、六及七年級,很明顯的,這是華德福學校,整體教育的一部份,我們學校的孩子一開始就有繪畫課,到了某些年紀也有雕刻課程,如果你讓孩子們自由塑造當你向他們解釋了人類的構造後,(例如肺),你會很有趣的看到孩子們自己會開始塑造這些形狀,看孩子們塑造自己的身體及器官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你要使用這種塑造的教法,也要找到方法及工具來好好的仿製人類器官,這是很根本的一項要求,你可以用蠟,用塑像黏土,甚至用泥巴,孩子們常用它,如果你沒有其他塑材,這也是很好的材料。 這是生命體一種內在的鼓舞,內在的渴望塑造及繪畫的力量在運作,所以你可以很容易的將這種傾向及渴望引導為讓兒童由塑及畫畫中衍生出字母的形狀。如此你的教學便是由對人類本質了解的真知所衍生出來的。在這段時期這種教法乃是必要的。 再往下講。人類並不是只有肉體和生命體,後者在七歲時得自由解脫,人類還有星芒體和自我意識體。在兒童七至十四歲之間星芒體怎麼樣了呢?直到青春期之前,它都未全然的運作。只有到了青春期,它才會全然活躍運作於人類的官能組織內。當我們說由出生到換牙,生命體就像是由肉體漸漸被釋放出來而獨立,則由七歲到十四歲,我們可以說星芒體就像是漸漸的被拉入肉體之內。當它完全的被拉入,與肉體和生命體不再是鬆鬆的連在一塊而是完全的煥發出這兩者的本性時,便是青春期的到來,也就是性方面的功能成熟期的到來。 在男孩子身上你可以看到他們的聲音變了,因為星芒體已經進入聲帶之內,在女孩子身上你可以看到其他器官的發展,例如胸部等等,也是因為星芒體已經完全進入身體,星芒體是從各方面慢慢的與身體合而為一的。 它進入的方向乃是遵循我們肉體的神經纖維。星芒體由外沿著神經纖維進入肉體。它乃是由體外開始漸漸填滿全身,由皮膚,然後漸漸進入體內整合,在整合前乃是一團鬆鬆的雲狀體,圍繞在孩子身上。然後它會漸漸與所有的器官緊緊相合,講得明白一點,可以說它乃是像以一種化學的方式與肉體,生命體的官能組織化為一體。 但是在這時有個奇特的現象,當星芒體由肉體外進入體內,它沿著神經,各處的神經最後是在脊髓會合。 在其上是頭部。它也慢慢的強迫進入頭部的神經,沿著神經向體中部的器官,向脊髓,一點一點地進入頭部,漸漸的進入而後填滿整個頭部。 我們在這段連繫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要考慮到呼吸是如何的與整個神經系統互相運作的。這種吸呼與神經系統的共同運作確實是一項非常特殊的人類官能。身為教學或教育家,你應該要對這種情形有著最微細的感受,唯有如此你才能正確的教育孩子。在這兒空氣進入身體,分散到各處往上進入脊髓,在腦部分散開來,接觸到每一根神經,再往下找到出路以二氧化碳的形態排出,所以我們發現神經系統乃是不斷的受到吸入空氣的運作,空氣會自我分散往上至脊髓,再分散,變成充滿著碳,再回來後被呼出體外。 唯有在學校中的第一段時期,也就是換牙至青春期,星芒體才有這種與整個呼吸系統運作的情形,沿著神經纖維,進入體內。所以在這段時期,當星芒體靠著呼吸系統的幫助漸漸的找到它進入肉體的路線時,它就好像是在彈奏著一件有著許多弦穿過肉體中間(脊髓)的樂器。我們的神經事實上就是一種樂器像七弦琴,是一種內在的,迴響上至頭內部的樂器。 這個過程當然在換牙前就已經開始了,但在那時,星芒體與肉體只是鬆鬆的相連著,是在換牙期至青春期星芒體才真正的開始依著呼吸彈奏著每一根神經纖維,就像小提琴弓一樣的拉著每一根弦。 如果你讓孩子們多多唱歌,便是一種很大的幫助,你一定要有一種感覺!當孩子的唱歌時,他們本身就是一件樂器,當你站在教室內,孩子面前教他們音樂或唱歌時你一定要有這種清明的感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件樂器,他們在歌聲中會內在的領受到一種幸福的感覺。 你可以看到,聲音事實上是當呼吸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流動時產生的。這就是內在的音樂。在最初時,孩子們的第一個七年期,他們由模倣而學習一切,但現在孩子們應該學習以唱歌來表達他們造作旋律與韻律時所體會到的愉悅與歡喜,為了讓你了解在你站在孩子面前上歌唱課時心中應該有一種什麼樣子的景象,我想用一個也許過於露骨但是便於你明白我的意思的例子來說明,我不知道多少人見過,但我希望大部份都見過一群母牛吃完草躺在草原上消化食物的情形。 這種一群母牛在消化的過程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在母牛身上有一種類似全世界的影象,當母牛消化食物時,消化後的物質進入血管及淋巴管,在這整個消化及營養吸取的過程中,母牛會有一種幸福的感受,這種感受也同時是一種知識,在消化過程中,每一隻母牛都發出一種非常美麗的光彩,在其中有著整個世界的影象。這是我們能見到的最美的景象之一,一群母牛躺在草原上消化食物,在這種消化過程的同時也了解到全世界。而我們人類在這一方面則早已全部沈入了潛意識中,因此頭部才能夠反映身體所做的事而能見到它們以知識的方式展現出來。 我們人類在這一方面是很糟糕的,因為我們的頭不讓我們體驗像母牛們可以體會到的這一類美麗的事情。我們如果能夠體會消化的過程則我們便會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果真如此我們便能以知識感的方式來體會而不是像人類一樣必需以隱藏於潛意識內的感受來體會。這個例子只是要讓你明白我想講的意思,我並不是要暗示我們得在教學時將消化過程提升到意識的層面,我是想表示在孩童心內應該要有更高層次的一種感受,也就是這種內部聲音流動所帶來的一種幸福的感受,想像一下如果小提琴可以感受到它被彈奏的話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形!我們都只是聽小提琴,聽它為我們的身外之物,我們全不見於聲音的來源,只聽到了它以外在感官能領受的影象。但是如果小提琴能夠感受到每一根弦是如何的與另一根弦震盪著,那將是一種大樂的體驗,當然,那音樂得要好聽才行,所以你一定要讓孩子們體會一下這種心醉神迷的狀態,如此你才是真正的喚起兒童整個官能對音樂的感受,而你自己也一定要在其中找到歡喜才行。 當然你也要對音樂有些了解。不過最基本的乃是我在前面所講的這種藝術的特質。 因為這個原因,在這段由換牙至青春期,為了這種內在的生命過程之需要,在這段時期之一開始就給兒童音樂教育乃是必要的。在最初不要任何理論,完全體驗性的儘量讓他們習慣於唱一些歌:就是簡單的唱一些歌,但一定要好好唱!然後你就可以用簡單的歌讓孩子漸漸學到旋律,韻律和拍子等等。但首先你一定要讓孩子習慣於唱一些歌,如果可能的話最好也能彈奏或吹奏一些樂器。除非環境不許可,否則華德福學校的孩子一進學校就會學一些樂器:如我們說的,只要環境許可,每個孩子都應該學一種樂器,孩子若愈早能感受到他們內在的音樂生命流入所學樂器的意義何在是愈好的,因為學樂器的目的在此,則像鋼琴,這種記憶性樂器對孩子而言便是最糟糕的樂器。應該要選擇其它的樂器,如果可能的話選擇吹奏樂器。在此時你得要極好的藝術薰習,還得要有極好的權威性。如果可能,你應該選一個風奏樂器,如此孩子能學到最多也會因此漸漸了解音樂。我得承認,當孩子剛開始學吹奏時也許會令人頭毛直豎,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在孩子生命中,這整體氣息的運作,本是關閉固守於神經纖維上,現在能夠因此被引導伸展,實在是很美妙的一件事。吹奏時會感覺整個人的官能都膨脹了。本來在體內官能的運作現在被帶到了外在的世界,在孩子學小提琴時也會有類似的情形,當彈奏及呼吸時,內在的音樂被直接帶引出來,孩子便感受到內在的音樂是如何的經由琴弓傳入琴弦。 但是要記住,你應該儘早的開始給予這些音樂及歌唱課程,因為其重要處乃在於你不止是讓你的教育藝術化,在其同時你也開始教這些特定的藝術課題:如繪畫、塑造及音樂,在兒童一入學時就開始教。你便會見到兒童真正的能擁其所學成為其內在的寶藏。︵待續︶ 圖說:星芒體靠著呼吸系統進入肉體, 路線及互動過程像彈奏著七弦琴。 兒童教學第六講(續) 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潘定凱 譯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八日講於英國 在孩子一生中,九至十歲這段時間你要特別記住在教語言這方面的重點,我已經特別講過在九至十歲這段時間是孩子初次學到去分別他們自己及週遭環境的一個轉捩點。在這以前他們是與環境為一體的。我已經提出了在孩子入學時正確的教學法,但是他們在換牙前是不該入學的;我們可以說基本上在這以前給予任何方式的學校式教學都是錯誤的;如果法律強迫執行我們當然得做,但以藝術化教育的觀點來看這是不對的。在教育的藝術本質上,孩子們在換牙前是不該入學的,我們在入學時第一件工作,如我所說的,就是要以藝術性課題為始,並經由藝術的形態方式教導字母的形狀,你應該以一些我講過的那些獨立的形狀為啟始,還有對一切與自然有關的事物都以我描述過的,用童話,傳奇和神話的心態及方式來面對。反正在教導語言這一方面,九至十歲這段時期是很重要的。 在這段時間以前教語言一定不可以有智識性的內涵滲雜其中,也就是說不能講任何文法或語法。在九歲至十歲前,孩子若學外國語言就要以讓他們養成一種習慣的方式來學習,只有當他們學到去分別自己與環境的不同之時,他們才能夠觀察能了解自己究竟是如何講話的。只有此時你才可以開始講名詞、形容詞、動詞等等,在這之前不要講,在這之前孩子們應該只需要單純的講話。 在華德福學校我們有很好的環境可以實踐這一點,因為從一入學開始孩子們除了母語之外還學兩種外國語言。 孩子上學,就像我講過的,先上主題課程一段時期;主題課程是早上前半段時間,接著小傢伙們就上外國語,德國孩子是上英文或法文。在這些語言課中,我們試著不要去考慮它們之間的關係。在這個九至十歲前期,我們不會去管例如英文的桌子叫︵table︶而德文的桌子叫︵tisch︶,吃的英文是︵eat︶,德文是︵essch︶;我們不是用文字將兩種語言相連貫,而是將語言直接與所講的東西相連起來。孩子學到直接去講天花板,燈,桌子等名稱,不管是法文或英文,所以在七歲至九歲之間,我們不應該去強調翻譯語言,也就是不要去轉換這個語言的某個字為另一個語言的某個字,我們要讓孩子直接將語言與所講的物體或事情相連貫,要以這樣的方式來讓他們學語言。因此,孩子們不需要知道,甚至不需要想當他們說英文中的︵table︶時,在德文中是叫︵tisch︶等等;他們完全不用管這些。孩子們便完全不會想到這樣的事,因為沒有人教他們去比較這兩種語言。 在這種教法之下,兒童經由產生語言的物體學到該種語言,也就是說從對該物體的感覺上學到語言,語言當然包含了聲音,這些聲音其一是表達靈魂內在的感受,這就是母音。其二是表達外在的東西,這就是子音。但你一定要自己先感受到這種差別,你不要就是把我講的傳給兒童,在你的課程中,他們應該要能實際的體會到母音與他們內在的感受相連,子音則是複製外在世界的某些東西。這種情形會自然的發生,因為這是人類本性的一部份,我們要順著這種本性引導他們而不要將他們帶離了這種內在的傾向。 讓我們想一想,母音A(ah啊)究竟是什麼?(註:講到A和E時應該想的是Ah(啊)和Eh (欸)的音,而不是字母)(這不是我在課程中要講的,而是你應該要知道的!)A是什麼?當太陽昇起時我站在太陽前讚歎、驚訝!啊!(Ah)A一直都是讚歎驚訝,驚異的表現。另一方面,有一隻蒼蠅停在我的額頭上;我會說E(欸Eh),欸是表達趕走,遠離的聲音。英文的音與我們的感受之連接方式有點不一樣,但是每一種語言,包括英文,母音A都是表達,驚異,驚訝,讚歎的音。 現在讓我們選一個有特性的字:滾動(ROLL)——例如,球的滾動。你見到R這個字母,你是不是可以感覺到當R和L在一起時,這個球就滾起來了(見圖a),如果只有R的話,就是像這個樣子(見圖b): RL會一直走。L是暗示有一種流動。這是一種外界的運作過程經由這個子音模倣出來。(見圖C) 所以整個語言的建立是由內在驚歎,驚異,自我防衛,自我宣告等等感受的母音,或是由模倣外界現象感受的子音所組成。我們絕對不要將這些感受由兒童身上趕走了!孩子學語言的聲音,應該是由他們內在的感受及外界物體與自己相關相連處來學。語言中的每一樣東西都應該是由感受衍生出來的。在︵滾動︶這個字中,孩子應該要真的感覺到R,O,L,L,每一個字都要是這樣的情形。 現代文化教育下的人已經完全失去了這種感受。他們認為文字就是寫出來的東西或是抽象的描述東西。人們不再由語言感受到任何東西。看看所有的原始語言都還有感受在其中;最進化的語言講話已經是一種抽象的事情。看看你們的英文,許多字後半已經被丟棄,有的字則跳過了真正有感受的發音部份。但是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浸淫在這種對語言的感受之中。︵待續︶ 經由研究一些具有特殊感受的字,才能讓我們好好思量,今日德文中我們把這個叫做頭(Kopf),在英文中叫做“head”,在意大利文中是“testa”。在人們今日對語言只有抽象的關係之情形下,人們會怎樣說:他們會說,在德文中,頭這個字是“kopf”,在意大利文中是“testa”,在英文中是“head” 但這些全都不是真實的,完全沒有意義。 讓我們想想,“kopf”是什麼東西?“kopf”是成個形狀的東西,是一種圓形狀的東西。當你說“kopf”時是表達了“形狀”。當你說“testa”這個字是“遺囑”(testaument)和“作證”(gestify) 的一部份-你是表達了頭建立或確認了某些事情。這時你表達了相當不同的意義,你說這個器官是建立者,是立遺囑者。而在英文中的觀念是“頭”是人類身上最重要的器官(雖然你現在知道了這個觀念並不怎麼正確)。所以在英文中你說“頭”,也就是,那個最重要的東西,所有事情的目標所在,所有事情的標的及聚會之處。 所以不同的語言表達了不一樣的東西。如果人們是要表達同樣一件東西,則不論是英國人還是意大利人都會說“kopf”但他們是講不一樣的東西。在原始語言中,同樣的東西在各處都同樣的表達,所以原始語言都一樣。然後人們分離,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同樣的東,這就是不同的字之源起。當你把所表達的不同的東西視為同樣時,你便不再能夠感受到它們的內涵了。所以不要將孩子驅離了這種對語言的感受是很重要的,你要讓這種感受活躍於兒童中心,因此你絕對不要在九至十歲以前對語言作分析。 只有在九至十歲後,你才可以教什麼是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等等;在九至十歲前不要做這樣的教學。否則你講的就是兒童還無法了解的東西,這些東西與兒童還緊緊相連,因為他們還無法分別自身與週圍的環境有何不同。最重要的是要記住不要在九至十歲以前講到文法或是比較不同的語言,如此兒童在講話時就能得到如同他們在唱歌時所能得到的利益及感受。 我已經試著用牛在草原上消化食物時,它們的消化器官所升起的內在的快樂來描述孩子們唱歌時所能得到的內在的喜悅,孩子們心中一定有一種像這樣的內在的喜悅的感覺,或至少感受到一個字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到這種內在的“滾動”,語言一定要是內在去體會的,而不是用頭腦去思考的。今日你看到人們大多都是用頭腦去思考語言。所以當他們翻譯語言時要找一個正確的字來翻譯,他們就用字典。而字典中的字是這樣的被放在一起,所以你找到“testa”或“kopf”於是人們認為這些字是一樣的意思。但他們並不一樣。每一個字都表達一個不同的意義,這只能用感受來表達的,我們在教語言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在此處還有另外一個要件,是屬於靈性的部份,例如,當人們死去以後,或是在他們再投生於地球以前,他們沒辦法了解所謂的名詞。那些被我們稱作死去的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名詞,完全不知道為物體命名這回事;但他們對品質或特質還有一些了解,所以可以和死去的人溝通有關品質特質方面的事。但是這不久即結束的死後生命之路繼續往下走時,維持最久的就是對動詞,既有關動作的字,主動其動的表達,而在其中維持最久的就是感受方面的:噢(Oh!)啊(Ah!)噫(I,ee)欸(E,eh);這些感歎詞乃是死去的人憶持最久的。 由此你可以見到若人類不要變成完全沒有靈性,則讓人類靈魂去實際體會感歎詞是多麼重要的事。所有的感歎詞其實都是母音。而子音,這些複製外在世界的字,在死後很快就忘記了,在投生地球前也早已不在了,這是我們真的應該要用情感去體會,更要注意到孩子們的這種特質,不要太早教他們名詞,形容詞等等而驅走了這種特質,要等到九至十歲才教這些東西。 在華德福學校的第一堂課起我們就介紹了音語舞,這種眼睛可見的語言,在其中經由個人或群體的移動,人們展現了自我,就像使用語言一樣表達了自我。如果語言課程教得對,也就是說老師有珍@兒童對語言的感受,沒有毀掉這種感受,則孩子應該會覺得轉用音語舞表達語言是很自然的,就像孩子會覺得學語言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一樣。你在教他們音語舞時應該不會有任何困難。如果他們是健康地發展成兒童,他們會自然的想要學。你會發現不想跳音語舞的孩子通常都有一些病。他們會當然的想學,就像他們小的時候想學講話一樣,如果他們的器官都健康的話,這是因為孩子會有一種很強的動力想要以體內意志力(願力)的活動來表達他內在情感的體驗。我們可以在幼兒早期開始笑與哭還有許多表達了感情的面部表情上看到這一點。 如果我們說狗或其他動物也會笑,則也許沒有人能夠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不論如何,他們不會像人一樣笑。也不會像人一樣哭。動物在將內在體驗以意願力用姿勢與動作表達上確實與人類不一樣。人類與動物在這一方面是大大不同的。 音語舞所表達的東西,其背後的法則是與語言完全一樣的,言語並非隨意發生的事情,例如水這個字“water”你不能隨意說成像“vunter”這樣的字,言語有其法則,音語舞也有其法則。在一般身體的動件中,人類可以說是在一種自由的狀態下,雖然許多動作是直覺的反應,當我思考某些事情時,我就把手指放在前額上,當我想表示某事不是真的時候,我搖手,搖頭,就好像我要把它擦掉一樣。但是音語舞則將外在與內在的體驗導入有秩序的動作。就像言語是將內在之體驗導入聲音中:這就是音語舞,所以孩子想學。因此,現代教育尚未教音語舞就證明了沒有人思考到要由人類的本質導出人類的本能,因為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你便會很自然的來到音語舞的領域。 這個意思並不是說我們不要教體操或體育(gymnastics, physical exercise)體育與音語舞是十分不同的。教師一定要了解到它們的不同,今日所教的體育及各種不同的運動與音語舞是十分不同的。兩種一起教可以配合的很好,因為一般人對空間的觀念多是抽象的,人們不認為空間其實是很實在的。因為人們已經習慣於認為地球是圓的,當地球這一邊的某人跳一下,他說是跳“上來”。但當某人是在地球上相對的另一邊時,我們想像他的腳在下,頭在上,他跳“下去”了。但這種情形並非我們可以親身體驗的。我曾讀過一本有關自然哲學的書,作者試著嘲諷天空一定是在下方的這個觀念。但是宇宙的實像比這個觀念還要豐富得多。我想不要將自己完全與空間脫離,認為空間是抽象的,然後對世界,對空間作評判。某些哲學家就是這樣-例如休姆(Hume)米爾(Mill)和康德(Kant)。但這些都不真實完全沒有意義。空間是人類@知得到的實在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在空間中,並且感覺到需要在其中找到一席立身之地。當我們在空間中得到平衡,當我們在空間中不同的狀態之下找到自己立身之地,這就是體育與運動之起源,這些活動乃是人類努力試著在空間中發展出個人與空間的關係。 如果你做這樣的體操動作(手臂伸展開來),你會有一種你將兩手臂帶到一個水平方向的感受。如果你跳起來,你會感覺到你以身體的力量將身體向上移動。這些都是體操活動,但若你感覺到你是擁著一種你內在體會的感受(噫“EE”這個音)做出反應,則你做的也許只是一個類似的動作,但在這種情形下,內在的靈魂本質經由這個動作表達出來了,一個人的內在的自我展現出來了,這就是跳音語舞時所生的現象,也就是展現了內在的自我。音語舞表達了人類對呼吸和血液循環有心靈這個領域之內的體驗,而在體操及運動時,我們則好像是一個充滿了各種線條及方向的架構去感受空間,在空間中我們跳躍,隨順而行,我們的器官也跟著一起行動,我們爬上一個樓梯或是拉著一條繩子往上爬。此時我們是依著外在的空間活動。 這就是體育與音語舞之不同。音語舞讓心靈性命流放出來,因此是真是表達了一個人,就像語言一樣;音語舞是可見的言語。 體操和運動是人類隨適空間的一種方式,看看如何與這個世界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