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Angel ''Mama

日期

#Tag

紐約最棒的英文老師~「非英文母語教師獎」

2010年03月19日
公開
28

紐約最棒的英文老師~「非英文母語教師獎」首位獲獎華人 引用自聯合報/國際中心/報導2010/3/5 【國際中心/報導】 中央社報導,來自台灣、目前在紐約教授美國新移民英文的教師楊筱薇,獲得紐約時報年度最佳英文教師榮耀,也是首位獲得這個獎項的華人,她將華德福所學運用在英文教學現場。 紐約時報主辦的「年度非英文母語教師」(ESOL techer of the Year Award)已進入第四年,這個獎是頒給大紐約地區較受非以英語為母語新移民英文課程的優良教師。 在非營利組織「大門」(The Door)教課六年的楊筱薇表示,能夠獲獎她很高興,也很開心努力能獲肯定。 在台灣唸金歐商職時,楊筱薇就對英文感興趣,晚上幾乎都耗在補習班學英文。但自嘲腦袋不好的她,對台灣制式教育感到難以吸收。 她自創了不少獨門秘訣,像是利用繪圖、找出字彙間的關係圖…等方式,讓自己能快速記單字,又不會忘記。這套獨創秘訣成為楊筱薇後來教書法寶,特別是在她到英國唸書,接觸到「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後。 所謂華德福教育,是把每個受教者視為獨立個體,並透過對自然的尊重,從藝術角度學習,與楊筱薇的學習態度與教學風格不謀而合。 到紐約後面對來自不同語系、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學生,楊筱薇將教育概念發揚光大。 楊筱薇說,許多新移民到美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餐館,所以她利用餐館會接觸到的食材、器皿等,作為敎英文的起步。她也會讓學生提供家鄉獨門食譜,在課堂內親自烹調,並向其他同學介紹料理方法;透過將食譜中的食材翻譯成為英文,讓字彙在腦子裡活起來。 她說,這些新移民多半是帶著技能到美國,所以她會特別加強某些領域的字彙,像是廚師、電腦、導遊等相關的語彙與知識。 楊筱薇回憶,曾經有一次去學生工作的日本壽司店吃飯,看到已升上廚師的學生用英文指揮其他學徒做壽司,她說:「什麼都是值得的了」。

為了孩子,關掉電視

2009年11月23日
公開
32

《為了孩子,關掉電視》 ◆ 作者:高在學 ◆出版社:YEDAM出版社 曾是電視中毒者的作家直到生養子女以後才深深體會到了電視的害處,於是便開始挑戰不看電視。當家裏最大的孩子上小學5年級時,把原本放在客廳的電視搬到了臥室,並限制看電視的時間和節目內容,每天只准孩子看1個小時的電視,而且只允許看動畫片。但只要父母繼續看電視,即使將電視搬到臥室內仍無濟於事。於是,作者下定決心不再看電視。 結果令人大吃一驚。作者竟然改掉了多年以來在下班後看電視的過程中睡著的壞習慣。不但成為和孩子一起看書、幫孩子完成作業的慈祥的父親,而且現在還是一個經常與妻子散步、促膝談心的模範丈夫。該書在第一部中介紹了電視和電腦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在第二部中則介紹了因放棄看電視找回幸福的故事。相信這本書可以給決心“不看電視”的讀者朋友們帶來幫助。 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 ------------------------------------------------------------------ 看電視不僅妨礙孩子的腦部發展,更會降低思考能力、注意力與想像力……,不管什麼節目,只要打開電視,就可能傷害你的孩子。 節目開始了。恐龍布偶挺著大大的肚子,一跳一跳的出現在電視螢光幕上,與一群小孩唱兒歌、玩遊戲。還不及電視高的孩子,站在螢光幕前仰著頭,不時隨著玩偶搖動身體,哼哼呀呀。也許你心裡想著﹕才開始牙牙學語的孩子,就能跟著電視節目唱歌、甚至學英文,真是愈來愈聰明。這可是大錯特錯。 「只要在電視螢光幕前坐上半個小時,人的新陳代謝與活動力都下降,智商減少五十。」美國《聖路易郵訊報》報導了曼菲斯幾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此外,還有研究顯示,看電視會使人變得被動與焦慮。 真的嗎? 近年針對腦波的研究,讓我們透視電視對腦部的影響。 人腦中有阿法波(alpha waves),與類似催眠效果有關;還有貝塔波(beta waves),顯示意識、理性思考。研究發現,人在閱讀時,腦中產生活躍、快速的貝塔波,一旦轉為看電視,腦中立刻就產生大量的阿法波。看電視的時間愈長,腦中的阿法波愈強,貝塔波愈弱,腦部活動力大減,人就像被催眠一樣,思考力與注意力都下降。 而長時間看電視造成腦部活動力大減,對兒童的影響尤其大。澳洲大學的艾莫瑞夫婦在《空洞的目光》(The Vacuous Vision)一文中指出。 因為幼兒自呱呱落地後的前幾年,是腦部發展與成長特別重要的時期。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還公佈政策,極力主張父母避免讓兩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正是有鑑於幼兒在這段時間看太多電視,對腦部發育有負面影響。 只要看電視就有礙發展 《電視對孩童心靈的傷害》(How Television Poisons Children Minds)一書的作者艾佛略特(Miles Everett)甚至指出,「不論電視播放什麼節目,只要孩子花更多時間坐在電視機前面,對他們就是有害的。」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小兒科行為與發展部助理臨床教授強生(Susan Johnson),深有同感。 強生有個六歲大兒子。雖然強生謹慎挑選電視節目,還是發現電視對兒子造成不良影響。強生的兒子只要一看電視,就對四周環境沒有反應,一關掉電視就變得焦躁。而且看電視後,他的動作變得衝動、不協調,對遊戲內容也不再像過去用木棍與石頭做東西,取而代之的是重複演出電視節目的內容,不再自己創造主題,缺乏自己的想像。 到底,電視如何影響孩子?電視真的會把孩子變笨嗎? 知名兒童教育學者皮爾斯(Joseph Chilton Pearce)在《進化的終點》(Evolution End)一書中指出,幼兒的潛力就像種子,需要培育與滋養,才能正常的成長。 對於快速發育的幼兒頭腦,電視非但不能提供養分,甚至反而剝奪幼兒腦部吸收適當養分的機會,不僅妨礙腦部發展,還傷害未來的學習能力。 特寫音效剝奪孩子思考機會 電視迷人的聲光色彩,是幼兒腦部發展的頭號障礙。 電視節目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閃爍的色彩、特寫的畫面、大分貝的聲音。這些看來豐富的刺激,卻只能刺激腦部較原始的部分,不能幫助幼兒發展思考能力。 新生兒還摸得到急急脈動的小腦袋,就像粉嫩的小身體一樣,在出生後經歷快速的發展階段,建立大量的神經連結。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助理臨床教授強生在一篇論文中指出,幼兒的腦部由掌控動作的最原始核心部分(core brain)開始,發展到包圍在核心周邊掌管情感的區域(limbic brain)。到四歲左右,這兩個部分完成了大約百分之八十的神經連結,然後發展的重點轉向思考區域(thought brain, neocortex)。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腦部需要不同的刺激,才能促使神經快速發展、建立連結網路。 電視聲光與畫面的刺激,讓腦部一直維持在較原始的區域運作,無法刺激思考區域的發展。思考區域至少需要五到十秒來處理刺激,但是大部分的電視節目每五、六秒,有些廣告甚至每兩、三秒就變換畫面,像連發砲一樣,讓思考區域毫無參與機會。 教育心理學家海莉(Jane Healy)在引起廣泛討論的《心靈危機》(Endangered Minds)一書中指出,兒童如果缺乏思考的習慣,電視節目就算提供豐富的資訊,也無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長時間下來,這樣的刺激不僅無助於思考發展,甚至讓人沮喪。 由於分辨真偽是思考區域的工作,腦部掌控行動與情感的區域接收到電視畫面的刺激時,無法分辨真實或虛幻,立刻做出「反擊或逃走」的反應。接著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輸送到四肢肌肉的血液隨之增加。強生在《電視與兒童心靈》報告中指出,由於這一切反應都只發生在體內,四肢並沒有做出配合動作,所以電視節目的確讓觀眾長期處於沮喪或焦慮中。 色彩刺激使左右腦失衡 此外,電視以色彩畫面為主的傳播方式,使左腦與右腦不能均衡發展。 《心靈危機》一書指出,看電視會減少對於左腦的刺激,連帶影響左右兩腦的連結,因而影響孩子未來智力與創意的發展潛力。 人的右腦是直覺區,對於視覺影像、色彩、新奇的經驗特別有反應。 左腦則是處理邏輯推理,負責分析語言的聲音、意義與抽象思考。 電視的色彩刺激,幾乎全由右腦處理,相對減少對左腦的刺激,削弱了左腦的功能。這不僅影響對語言、閱讀、分析能力的培養,也減少聯繫左右兩腦之間的神經發展。 左右兩腦之間的神經聯繫,是腦部最後成熟的區域。各司其職的兩部分,必須透過神經聯繫,學習彼此協調。許多神經心理學家認為,如果聯繫兩邊的神經沒有接受足夠的刺激、不能適當發展,可能會造成注意力與學習困難。 看電視的眼睛懶得看書 電視扼殺了兒童閱讀能力,是影響未來學習的另一個因素。 電視對於兒童閱讀的影響,不僅是搶占了兒童看書的時間,而且破壞了視覺系統的學習。看電視的時候,眼球很少運動,眼睛只要盯著電視螢光幕,既不用擴大瞳孔,也很少、甚至不用來回移動,而且缺乏一般的瀏覽活動。這使得培養閱讀習慣所需要的搜尋、瀏覽、對焦的能力受損。 看書的時候,眼睛必須不斷在書頁上下左右移動,需要眼睛肌肉有活動的能力與力氣。看電視讓眼睛肌肉缺乏運動,對於閱讀所需的能力與精力有負面影響。 電視不僅讓眼睛缺乏運動,也讓我們的心變得懶惰、被動。 真正的學習與解決問題,需要主動與堅持。但是,阿拉巴馬大學教授布萊恩指出,電視降低了主動聚精會神的能力。他觀察孩子看過很多快節奏的電視節目後,再要求他們閱讀或解決複雜的謎題,他們完成的堅持力與意願,都會降低。 因為電視節目用了各種花樣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使得兒童習慣於因外在的刺激而學習,而非自發的主動學習。一旦碰上難一點的問題,心思就飄向他處,等待轉台。 布萊恩並且強調,電視降低主動聚精會神的能力的問題,在三到五歲的幼兒身上! 特別重要,因為這段時間似乎特別容易受到影響。 難怪耶魯大學的電視與兒童專家辛格(Jerome inger)深信,「在學習與閱讀習慣完全培養好之前,最好完全不要看電視。」 孩子畫不出自己的白雪公主 電視傷害了孩童的閱讀能力,改變了孩童的閱讀習慣,也就使得孩童失去想像力。 芝加哥大學生物心理學家勒維(Jerre Levy)指出,兒童看書時,必須自己創造出所有的情節。兒童一面看,一面要想像出人物的形象、揣摩他們的情緒、模擬他們說話的語調,還要創造出人物周遭的環境,想像環境的感覺。這種自我創造很重要,但是電視並沒有為這創造過程留下發揮的空間。 「看電視造成的問題,就是使得孩童習慣於完全不用自己的想像思考能力。」強生指出。 腦部掌管情感的區域,負責對於所學、所記憶的事物賦與價值、意義,與記憶關係密切。由於電視畫面投射到情感區,不僅使得思考區域沒有練習創造畫面的機會,而且畫面會直接進入記憶。進入記憶的畫面,不會被忘記,而成為未來創造的限制。如果看過白雪公主的電影,未來再看白雪公主的書,腦中就浮現記憶畫面,很難創造自己的圖像。 「腦子是被設計來接受認知挑戰的。腦子就像肌肉,如果不運動,腦子就會萎縮。」 勒維指出。想像力的萎縮,是一大損失。如果對同一個故事,你有先看書再看電影的經驗,就會了解這種損失。通常,看完電影後,都會大失所望,這正是因為我們自己在閱讀中的想像,比螢幕能夠呈現的,豐富太多了。 強生並且指出,「創造畫面的想像,不僅是娛樂,也是我們夢想與直覺、激勵等高層思考的基礎。」我們用圖像來夢想、思考、幻想未來的可能性。失去了創造畫面的能力,連夢想的能力都受到影響。 總而言之,「電視影響了人之所以為人的三項特徵」,強生在《電視與兒童心靈》中指出。在人生最初的三年,孩童應該學走路、學說話、學思考。但是電視卻讓幼兒坐著,沒時間進行有意義的談話,而且嚴重傷害思考能力。 思考力結凍 英國兒童文學家達爾(Roald Dahl)在一九六四年寫了《查理與巧克力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被翻譯為西班牙文、挪威文等,流傳世界。他在書中寫道﹕  電視腐蝕了腦中的感官!   它扼殺了想像力!   它阻塞、攪亂了心靈!   它把孩子變成如此遲鈍與盲目。   孩子再也不能了解幻想與夢境!   他們的腦子變得像乳酪一樣鬆軟!   他們的思考力生銹、結凍! 看來貼近兒童、善用創意的兒童文學家,最了解電視對兒童的傷害。 關掉電視,說個故事吧,給孩子的夢想一雙堅強的翅膀。牽起孩子的手,到真實的三度空間世界中探索去,讓孩子有踏踏實實的學習經驗。 才起步的孩子,有太多的發展里程碑要完成,別讓他呆坐在電視前。 (轉載自«天下雜誌»特刊第27期) 問題兒童 手機造成的? 關於手機,醫學發出不少警訊。你記得手機造成癌症的報導嗎?還有手機電池爆炸的危險性?如今,手機的危險又多了一項:研究人員表示,在母親懷孕的時候使用手機,會造成小孩有過動、情緒或行為問題。 超過1萬3千名丹麥母親接受調查--一些人從來沒用過手機、一些人偶爾使用、另一部份常常使用--結果指出在懷孕期間,一天使用手機就算只有2到3次,對小孩會造成健康問題—過動、行為問題、情緒問題,或與人相處困難。更重要的是,如果小孩在7歲之前就開始用手機,有80%機率更可能有行為問題。 這份調查值得關注。首先,高達1萬3千位母親接受調查,樣本數夠大(想想每次看問卷調查最後一段「本次訪問了1000位,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3%」);其次,研究人員去除了可能影響結果的其他因素,發現小孩有行為問題的風險還是增加;其中對結果最訝異的研究人員(對,他們自己也很驚訝),最近還打算寫一篇使用手機很安全的文章。 很嚇人,可不是?雖然目前很多研究關於手機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還沒有一致結論,但審慎一點總是好的。現在連小學生也人手一機,父母也許基於想和小孩「保持聯絡、掌握行蹤」,才買手機給小孩用,但手機沒發明以前,我們不也平安健康地長大了嗎?

年代新聞專訪:王月、李國修..我就是要妳功課爛‏~

2009年11月19日
公開
33

年代新聞專訪:王月、李國修..我就是要妳功課爛‏~ (Youtobe)有人分享給大家參考 ~ Part:1/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q9Wr-nPGi0&feature=related Part:2/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AFP17a51pw&feature=related Part:3/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zY0eVhvrI 節錄整理(當然還是影片好看,只是怕以後youtube影片會被砍掉不見了,整理一些文字下來。): *一個小孩在唸小學的時候,如果有下床氣,功課一定不好。 *李國修的父親在他小六時對他說:你唸多少書我不介意,將來進社會不要當流氓就好。在李國修兒子小三數學只考八分的時候,他告訴兒子一樣的話,我不介意你的成績,只要你人品好就好了。 *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這是一個錯誤觀念,傷害多少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很多都是父母的一個替代和補償作用,很多孩子的所學都是父母自己做不到要孩子去完成他的夢想和願景,以致於孩子背負著壓力。 *我們敎孩子三樣:1.想像力、2.幽默感、 3.學會愛。 *李國修兒子大一申請美國藝術大學的自傳上寫著:我從小成長在一個幽默創意的家庭,我父母從不給我設限;我依照自己的思考成長,我12歲那一年就試著分析我自己,而且我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我父親在他的自傳上提到,我願意死在舞台上;如今我要接續我父親的意念,我要永遠活在舞台上。 *當孩子跟你說「媽媽你看」的時候,一定要回頭看他在做什麼或發現了什麼,現在不看以後就看不到了。 *兒子到12歲當還跟爸媽一起睡,因為怕鬼。李國修說,孩子與父母一起睡得越長,他越愛家,離家越近。 *李國修的女兒說,我們家是以健康快樂最重要,從小我們家都是充滿著歡笑。從小爸爸常跟我們講很多笑話,一起玩;媽媽都說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我很高興我生在這樣的家庭。 *我們家很少講「不」。父母不要壓抑小孩,給小孩設限。讓孩子說不,父母要學會被孩子拒絕。 *生命會自己找到它的出口,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她們會找到自己的出口。父母跟子女之間要建立四信:信心、信用、信任、找到他們彼此的信仰。 *老師工作壓力也很大,很多老師有憂鬱的,你如果一味的否定孩子:「要聽老師的,一定是你的問題,那小孩就不說了。聽聽孩子的聲音」 *憂鬱症很多因為壓抑所有憂鬱症來自我們無法抵抗壓力,我們沒有一個人教我們怎麼紓壓;紓解釋放壓力,從小我就教育我的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13歲的兒子問李國修說,「你怎麼找到自己的?」他回答:「13歲談這還太早,你必須先找到興趣」。 *13~22是人生當中尋找自我的黃金關鍵期,鼓勵孩子從他的興趣去培養;興趣比分數還重要;找到興趣還是可以在人生舞台發光發熱。 *女兒暗戀告白被拒,告白的過程中媽媽陪著順稿怎麼跟對方告白,最後剛女兒被拒絕後,陪著孩子面對後續的一切。告訴孩子:「不屬於你的人或事都會過去,屬於你的必定會降臨」。 ============ 看完整集的節目,最讓我動容的,不是這對父母說了什麼了不起的話。 聽過更多教養專家說得比她們更有系統更精闢,大道理誰都能講,但是問這些教養專家的孩子,他們的爸媽是不是真正能實踐自己的理論,答案不見得是肯定的。 李國修的兒子說:我父母從不給我設限,讓我依照自己的思考成長。 李國修的女兒說:我們家是以健康快樂最重要,從小我們家都是充滿著歡笑。我很高興我生在這樣的家庭。 其實,想要跟孩子之間培養怎樣的親子關係,要當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開始以這樣的模式跟他們相處。 親子關係很多屬於因果論,當年輕時候用盡當父母的權威對孩子,年老的時候再期待孩子能跟你很親密向朋友一樣聊天。 對孩子說什麼都說不,孩子提出什麼都拒絕,最後孩子一定不願意跟你討論。 只會用權威約束孩子的父母,等孩子哪天有行為能力和經濟自主能力的時候,只會想逃的遠遠的。 年輕時候不想花時間陪孩子,當年紀大的時候,孩子跟你不親,也很難要求孩子回來多陪陪老人家。 結論是不管在孩子幾歲,能留住孩子心的,真的只有「愛」啊! 不知道能不能有一天,我的孩子也會說出:我好愛這個家的氛圍,感謝我的父母讓我做我自己。

望子成龍子不成龍

2009年10月29日
公開
31

望子成龍子不成龍 【聯合報╱李家同�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 最近,我們國家發生了一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一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將孩子送進了一家號稱可以幫助孩子心智開發的補習班,這個補習班居然叫孩子吞火,鬧成了社會新聞。除了這則新聞以外,我們又發現很多家長帶孩子去檢測皮紋,在我看來,這等於看手相,可以說是可笑之至,但為什麼有這麼多家長信這些玩意兒?還不又是希望看到自己孩子將來能夠非常地出人頭地。 這種望子成龍的想法,並非只有台灣才有,大陸的孩子一樣可憐,因為一大堆的小孩子被迫去解一些數學上的難題,這些都是奧林匹亞的數學題目,昨天聯合報公布了一個難題,你如果是小學生,你一定不會,但你如果學過代數,又一定會。我看了這個題目以後,利用代數,一下就解出來了。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地折磨孩子呢?為什麼不等孩子學會代數再給他這個題目呢?我們不是希望孩子有信心嗎?給小學生這種題目,有點像叫高中生發明微積分。大陸這種給小孩子難題做的事情終於成了大新聞,也迫使成都政府嚴禁奧數。我們這裡也許情形沒有那麼嚴重,但是我就看到好多小學生完全不會做的數學題目。對於絕大多數的小學生而言,這種題目的唯一作用是使他們害怕數學。 大家不要以為美國家長不會如此地望子成龍,美國人也有很多的家長渴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迪士尼公司因此推出了「小小愛因斯坦」系列的DVD,專門給三歲以下的孩子看,在二○○七年,一位華盛頓大學的教授做了研究,發現太小年紀就看電視,學習能力反而會降低。有一個在波士頓的團體正準備對迪士尼公司提出訴訟,迪士尼公司也宣布對購買這些DVD的家庭退錢。 我們家長和老師,都不該對孩子們期望過高,我們只要孩子們在功課上有基本的能力,就應該心滿意足矣。對孩子有太高的期望,絕對害了孩子,即使他很聰明,也可能因為過高的壓力反而失去了信心。 不知何故,我們對「成功」看得太重了,坊間充滿了如何成功的書,也難怪家長們個個摩拳擦掌,要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下一個比爾蓋玆或下一個郭台銘。要到達這個境界,必須從小就開發他的心智。難怪有的孩子要被迫吞火,有的要被迫做數學難題,更有些小嬰兒從小就被迫讀英文詩。 望子成龍,是不好的事,家長們都應該知道這一點,因為孩子極可能有一種被扭曲的價值觀。我曾經看過一個小學生,因為國文作業(並非考試)得了八十六分而痛哭不止。後來我終於說服了孩子的家長不要太關心孩子的分數。果真,孩子不會因為分數差一點而痛苦不堪。如果孩子的父母一直希望他必須考到九十分的話,他極可能已放棄唸書了。

靈魂擁抱

2008年06月11日
公開
28

http://www.crown.com.tw/epaper/read/298_1_4.htm 靈魂的擁抱朋友! 你覺得人生是孤獨的嗎?你覺得這個生命是扭曲的?你覺得生活是痛苦的嗎?如果你一直有這樣的感覺,也許你可以聽聽最近朋友對我傾訴的一個故事。它可能改變你的看法。 朋友從小一直覺得父親很威嚴,慢慢長大以後,更因為大學選填志願,和父親發生了意見上的衝突。因此,大學畢業之後,他故意搬離父親居住的城市,到別的地方去工作。朋友的父親常常寫信給他。朋友父親的書法很好,可是朋友潛意識裡不喜歡父親的信,覺得信裡面充滿了規訓的意味。朋友認為寫信不過是父親生活中練習書法的例行工作。他很少回信,如果有什麼非處理不可的事,也總是打電話處理。每次提到父子關係,他總是無奈地告訴別人:『我和我父親不熟。』總之,外出工作之後,朋友和父親的感情更冷淡了,有時,就算逢年過節回家,住了沒多久,往往也是以爭吵離家結束。 直到最近,朋友的父親得了癌症。朋友去看父親的次數才變得頻繁起來。出乎朋友意料,生病的父親很少抱怨自己的病情,卻不斷地關心自己的工作情況。朋友的工作並不順利,父親瞭解了他的情況之後,給他加油打氣的信變多了,甚至有時候一天寫兩封信。朋友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時,他已經病得不輕,可是仍然勉力坐在桌前,寫了一封給朋友的信,請對方代為多照顧自己的孩子。朋友的父親把信交給他,對他說:『本來想親自帶你北上拜訪朋友,可是我身體狀況恐怕不允許了。』說完朋友的父親當著他的面前開始哭了起來。從來沒有見父親哭過的朋友簡直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他很想去擁抱父親,可是卻又不敢。 朋友以為他應該還有機會再見到父親。沒想到,過了幾天,家人打電話到公司通知他父親病危,等到他趕到醫院時,已經來不及了。父親過世以後,他整個人變得很奇怪,好像失去了什麼一樣。他不斷地看著父親曾經寫給他的信件,慢慢理解到,信裡面那些他曾經以為是壓力、嘮叨、教訓的內容,現在都化成了父親對他的期待、關心和無止境的愛。父親一直在伸出雙手,是他不斷地在逃避、拒絕父親的擁抱。 朋友決定親自為父親更衣入斂。當他看著父親的身體,不曉得為什麼,明明知道死者是自己的父親,卻覺得這個身體對他竟是這麼的陌生。等他想起來這是他從來沒有擁抱過的身體時,他再也克制不住自己,擁抱著父親的屍體,放聲痛哭了起來。 朋友!你覺得人生是孤獨的嗎?你覺得這個生命是扭曲的?你覺得生活是痛苦的嗎?會不會你的人生所以孤獨,世界所以扭曲,生活所以痛苦,只是因為你一直沒有打開心靈的門扉,看不到那些對你伸出來的雙手? 愛從一個感動開始,經由一個微笑渲染開來,最後在一個擁抱裡完成。只要我們放下內在的偏見和冷漠,勇敢地打開心靈的門扉,你會發現,生命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堪。這個世界缺乏的,很可能只是一個真誠的擁抱──身體對身體,靈魂對靈魂的擁抱。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2008年03月26日
公開
22

http://sm21.net/jing/1001/ 很久以前,在波斯國的某城市里住著兄弟倆,哥哥叫戈西母,弟弟叫阿里巴巴。父親去世后,他倆各自分得了有限的一點財產,分家自立,各謀生路。不久銀財便花光了,生活日益艱難。為了解決吃穿,糊口度日,兄弟倆不得不日夜奔波,吃苦耐勞。   后來戈西母幸運地与一個富商的女儿結了婚,他繼承了岳父的產業,開始走上做生意的道路。由于生意興隆,發展迅速,戈西母很快就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富商了。   阿里巴巴娶了一個窮苦人家的女儿,夫妻倆過著貧苦的生活。全部家當除了一間破屋外,就只有三匹毛驢。阿里巴巴靠賣柴禾為生,每天赶著毛驢去叢林中砍柴,再馱到集市去賣,以此維持生活。   有一天,阿里巴巴赶著三匹毛驢,上山砍柴。他將砍下的枯樹和干木柴收集起來,捆綁成馱子,讓毛驢馱著。砍好柴准備下山的時候,遠處突然出現一股煙塵,彌漫著直向上空飛揚,朝他這儿卷過來,而且越來越近。靠近以后,他才看清原來是一支馬隊,正急速向這個方向衝來。   阿里巴巴心里害怕,因為若是碰到一伙歹徒,那么毛驢會被搶走,而且自身也性命難保。他心里充滿恐懼,想拔腳逃跑,但是由于那幫人馬越來越近,要想逃出森林,已是不可能的了,他只得把馱著柴禾的毛驢赶到叢林的小道里,自己爬到一棵大樹上躲避起來。   那棵大樹生長在一個巨大險峭的石頭旁邊。他把身体藏在茂密的枝葉間,從上面可以看清楚下面的一切,而下面的人卻看不見他。   這時候,那幫人馬已經跑到那棵樹旁,勒馬停步,在大石頭前站定。他們共有四十人,一個個年輕力壯,行動敏捷。阿里巴巴仔細打量,看起來,這是一伙攔路搶劫的強盜,顯然是剛剛搶劫了滿載貨物的商隊,到這里來分贓的,或者准備將搶來之物隱藏起來。   阿里巴巴心里這樣想著,決心探個究竟。   匪徒們在樹下拴好馬,取下沉甸甸的鞍袋,里面顯然裝著金銀珠寶。   這時,一個首領模樣的人背負沉重的鞍袋,從叢林中一直來到那個大石頭跟前,喃喃地說道:“芝麻,開門吧!”隨著那個頭目的喊聲,大石頭前突然出現一道寬闊的門路,于是強盜們魚貫而入。那個首領走在最后。   首領剛進入洞內,那道大門便自動關上了。   由于洞中有強盜,阿里巴巴躲在樹上窺探,不敢下樹,他怕他們突然從洞中出來,自己落到他們手中,會遭到殺害。最后,他決心偷一匹馬并赶著自己的毛驢溜回城去。就在他剛要下樹的時候,山洞的門突然開了,強盜頭目首先走出洞來,他站在門前,清點他的嘍羅,見人已出來完了,便開始念咒語,說道:   “芝麻,關門吧!”   隨著他的喊聲,洞門自動關了起來。   經過首領的清點、檢查后,沒有發現問題,嘍羅們便各自走到自己的馬前,把空了的鞍袋提上馬鞍,接著一個人個縱身上馬,跟隨首領,揚長而去。   阿里巴巴呆在樹上觀察他們,直到他們走得無影無蹤之后,才從樹上下來。當初他之所以不敢貿然從樹上下來,是害怕強盜當中會有人突然又返回來。   此刻,他暗自道:“我要試驗一下這句咒語的作用,看我能否也將這個洞門打開。”于是他大聲喊道:“芝麻,開門吧!”他的喊聲剛落,洞門立刻打開了。   他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舉目一看,那是一個有穹頂的大洞,從洞頂的通气孔透進的光線,猶如點著一盞燈一樣。開始,他以為既然是一個強盜穴,除了一片陰暗外,不會有其它的東西。可是事實出乎他的意料。洞中堆滿了財物,讓人目瞪口呆。一堆堆的絲綢、錦緞和繡花衣服,一堆堆彩色氈毯,還有多得無法計數的金幣銀幣,有的散堆在地上,有的盛在皮袋中。猛一下看見這么多的金銀財富,阿里巴巴深信這肯定是一個強盜們數代經營、掠奪所積累起來的寶窟。   阿里巴巴進入山洞后,洞門又自動關閉了。   他無所顧慮,滿不在乎,因為他已掌握了這道門的啟動方法,不怕出不了洞。他對洞里的財寶并不感興趣,他迫切需要金錢。因此,考慮到毛驢的運載能力,他想好,只弄几袋金幣,捆在柴火里面,扔上驢子運走。這樣,人們不會看見錢袋,只會仍然將他視作砍柴度日子的樵夫。   想好了這一切,阿里巴巴才大聲說道:“芝麻,開門吧!”   隨著聲音,洞門打開了,阿里巴巴把收來的金幣帶出洞外,隨即說道:“芝麻,關門吧!”   洞門應聲關閉。   阿里巴巴馱著金錢,赶著毛驢很快返回城中。到家后,他急忙卸下馱子,解開柴捆,把裝著金幣的袋子搬進房內,擺在老婆面前。他老婆看見袋中裝的全是金幣,便以為阿里巴巴鋌而走險搶了人,所以開口便罵,責怪他不該見利忘義,不該去做坏事。   “難道我是強盜?你應該知道我的品性。我從不做坏事。”阿里巴巴申辯几句,然后把山中的遭遇和這些金幣的來歷告訴了老婆之后,把金幣倒了出來,一古腦儿堆在她的面前。   阿里巴巴的老婆听了,惊喜万分,光燦燦的金幣使她眼花繚亂。她一屁股坐下來,忙著去數那些金幣。阿里巴巴說:“瞧你!這么數下去,什么時候才數得完呢?若是有人闖進來見到這种情況,那就糟糕了。這樣把,我們先把這些金幣埋藏起來吧。”   “好吧,說干就干。但是我還是要量一量這些金幣到底有多少,心里也好有個數。”   “這件事是值得高興,但你千万要注意,別對任何人說,否則會引來麻煩的。”   阿里巴巴的老婆急忙到戈西母家中借量器。戈西母不在家,她便對他老婆說:“嫂嫂,能把你家的量器借我用一下嗎?”   “行呀,不過你要借什么量器呢?”   “借給我小升就行了。”   “你稍微等一下,我這就去給你拿。”戈西母的老婆答應了。   戈西母的老婆是個好奇心特別重的人,一心想了解阿里巴巴的老婆借升量什么,于是她在升內的底部,刷上一點蜜蜡,因為她相信無論量什么,總會粘一點在蜜蜡上。她想用這樣的方法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阿里巴巴的老婆不懂這种技巧,她拿著升急忙回到家中,立刻開始用升量起金幣來。   阿里巴巴只管挖洞,待她老婆量完金幣,他的地洞也挖好了,他們兩人一起動手,把金幣搬進地洞,小心翼翼地蓋上土,埋藏了起來。   升底的蜜蜡上粘著一枚金幣,他們卻一點也沒有察覺。于是當這個好心腸的女人把升送還她嫂子時,戈西母的老婆馬上就發現了升內竟粘著一枚金幣,頓生羡慕、嫉妒之心,她自言自語說:   “啊呀!原來他們借我的升是去量金幣啊。”   她心想,阿里巴巴這樣一個窮光蛋,怎么會用升去量金幣呢?   這里面一定有什么秘密。   戈西母的老婆左思右想,不得其解。直到日暮,戈西母游罷歸來時,她立即迫不及待地對他說:“你這個人呀!你一向以為自己是富商巨賈,是最有錢的人了。現在你睜眼看一看吧,你兄弟阿里巴巴表面上窮得叮當響,暗地里卻富得如同王公貴族。我敢說他的財富比你多得多,他積蓄的金幣多到需要斗量的程度。而你的金幣,只是過目一看,便知其數目了。”   “你是從哪儿听說的?”戈西母將信將疑地反問一句。   戈西母的老婆立刻把阿里巴巴的老婆前來借升還升的經過,以及自己發現粘在升內的一枚金幣等事,一五一十說了一遍,然后把那枚鑄有古帝王姓名、年號等標識的金幣拿給他看。   戈西母知道這事后,頓覺惊奇,同時也產生了羡慕、猜疑的心情。這一夜,由于貪婪的念頭一直縈繞著他,因而他整夜輾轉不眠,次日天剛亮他就急忙起床,前去找阿里巴巴,說道:   “兄弟啊!你表面裝得很窮,很可怜,其實你真人不露相。我知道你積蓄了無數的金幣,數目之多,已經達到要用斗量才能數清的地步了。”   “你能把放話說清楚些嗎?我一點也不明白你在說些什么。”   “你別裝糊涂!你非常清楚我在說什么。”戈西母怒气衝衝地把那枚金幣拿給他看,“像這樣的金幣,你有成千上万,這不過是你量金幣時,粘在升底被我老婆發現的一枚罷了。”   阿里巴巴恍然大悟,此事已被GMX和他的老婆知道了,暗想:此事已無法再保守秘密了。既然這樣,索性將它全盤托出。雖然明知這會招來不幸和災難,但處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也實在是沒有辦法,只得被迫把發現強盜們在山洞中收藏財寶的事,毫無保留地講給他哥哥听了。   GMX听了,聲色俱厲地說:“你必須把你看見的一切告訴我,尤其是那個儲存金幣的山洞的确切地址,還有開、關洞門的那兩句魔咒暗語。現在我要警告你,如果你不肯把這一切全部告訴我,我就上官府告發你,他們會沒收你的金錢,抓你去坐牢,你會落得人財兩空的。”   阿里巴巴在哥哥的威逼下,只好把山洞的所在地和開、關洞門的暗語,一字不漏地講了一遍。戈西母仔細听著,把一切細節都牢記在心頭。   第二天一大早,戈西母赶著雇來的十匹騾子,來到山中。他按照阿里巴巴的講述,首先找到阿里巴巴藏身的那棵大樹,并順利地找到了那神秘的洞口,眼前的情景和BALL所說的差不多,他相信自己已經到達目的地,于是高聲喊道:“芝麻,開門吧!”   隨著戈西母的喊聲,洞門豁然打開了,戈西母走進山洞,剛站定,洞門便自動關起來。對此,他沒有在意,因為他的注意力完全被堆積如山的財寶吸引住了。面對這么多的金銀財寶,他激動万分,有些不知所措。待鎮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后,才急忙大肆收集金幣,并把它們一一裝在袋中,然后一袋一袋挪到門口,預備搬運出洞外,馱回家去。待一切准備妥當后,他才來到那緊閉的洞門前。但由于先前他興奮過度,竟忘記了那句開門的暗語,卻大喊:“大麥,開門吧!”洞門依然緊閉。   這一來,他慌了神。一口气喊出屬于豆麥谷物的各种名稱,唯獨“芝麻”這個名稱,他怎么樣也想不起來了。他頓感恐懼,坐立不安,不停地在洞中打轉,對擺在門后預備帶走的金幣也失去興趣了。   由于戈西母過度地貪婪和嫉妒,招致了意想不到的災難,致使他已步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絕望境地。如今性命都難保,當然就更不可能圓他的發財夢了。   這天半夜,強盜們搶劫歸來,在月光下,老遠便看見成群的牲口在洞口前,他們感到奇怪:這些牲口是怎么到這里來的?   強盜首領帶著嘍羅來到山洞前,大家從馬上下來,說了那句暗語,洞門便應聲而開。戈西母在洞中早已听到馬啼的得得聲,從遠到近,知道強盜們回來了。他感到性命難保,一下子嚇癱了。但他還抱著僥幸的心理,鼓足勇气,趁洞門開啟的時候,猛衝出去,期望死里逃生。但強盜們的刀劍把他擋了回來。強盜首領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劍把戈西母刺倒,而他身邊的一個嘍羅立刻抽出寶劍,把戈西母攔腰一劍,砍為兩截,結果了他的性命。   強盜們涌入山洞,急忙進行檢查。   他們把戈西母的尸首裝在袋中,把他預備帶走的一袋袋金幣放回老地方,并仔細清點了所有物品。強盜們不在乎被阿里巴巴拿走的金幣,可是對于外人能闖進山洞這件事,他們都感到震惊、迷惑。因為這是個天險絕地,山高路遠,地勢峻峭,人很難越過重重險阻攀援到這里,尤其是若不知道開關洞門那句暗語,誰也休想闖進洞來。   想到這里,他們把怒气都出在戈西母的身上,大家七手八腳地肢解了他的尸体,分別挂在門內左右兩側,以此作為警告,讓敢于來這里的人,知道其下場。   做完了這一切,他們走出洞來,關閉好洞門,跨馬而去。   這天晚上,戈西母沒有回家,他老婆預感到事情有些不妙,焦急万分地跑到阿里巴巴家去詢問:“兄弟,你哥哥從早上出去,到現在還沒有回家來。他的行蹤你是知道的,現在我非常擔心,只怕他發生什么不測,若真是這樣,那我可怎么辦呀?”   阿里巴巴也預感到發生了什么不幸的事,不然,戈西母不可能現在還不回家。他越想越覺不安,但他穩住自己的情緒,仍然平靜地安慰著嫂嫂:“嫂嫂,大概戈西母害怕外人知道他的行蹤,因而繞道回城,以至于到現在還沒有回到家吧。我想等會儿他會回來的。”   戈西母的老婆听了后,才稍感慰藉,抱著一線希望回到了家中,耐心地等待丈夫歸來。   時至夜半三更,仍不見人影。她終于坐臥不安起來,最終由于緊張、恐怖而忍不住失聲痛哭了起來。她悔恨地自語道:“我把阿里巴巴的秘密泄露了給他,引起他的羡慕和嫉妒,這才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呀。”   戈西母的老婆心煩意亂,如坐針氈,好不容易才熬到天亮,便急急忙忙跑到阿里巴巴家中,懇求他立即出去尋找他哥哥。   阿里巴巴安慰了嫂子一番,然后赶著三匹毛驢,前往山洞而去。來到那個洞口附近,一眼就看到了洒在地上的斑斑血跡,他哥哥和十匹騾子卻不見蹤影,顯然凶多吉少,想到此,他不禁不寒而栗。他戰戰兢兢地來到洞口,說道:“芝麻,開門吧!”洞門應聲而開。   他急忙跨進山洞,一進洞門就看見戈西母的尸首被分成几塊,兩塊挂在左側,兩塊挂在右側。阿里巴巴惊恐万狀,但是不得不硬著頭皮收拾哥哥的尸首,并用一匹毛驢來馱運。然后他又裝了几袋金幣,用柴棒小心掩蓋起來,綁成兩個馱子,用另兩匹毛驢馱運。做好這一切后,他念著暗語把洞門關上,赶著毛驢下山了。一路上他拼命克制住緊張的心情,集中精力,把尸首和金幣安全地運了家。   回家后,他把馱著金幣的兩匹毛驢牽到自己家,交給老婆,吩咐她藏好,關于戈西母遇害的事,他卻只字不提。接著他把運載尸首的那匹毛驢牽往戈西母的家。戈西母的使女馬爾基娜前來開門,讓阿里巴巴把毛驢赶進庭院。   阿里巴巴從驢背上卸下戈西母的尸首,然后對使女說:“馬爾基娜,赶快為你的老爺准備善后吧。現在我先去給嫂子報告噩耗,然后就來幫你的忙。”這時,戈西母的老婆從窗戶里看見阿里巴巴,說道:   “阿里巴巴,情況怎么樣?有你哥哥的消息嗎?看你愁眉苦臉的樣子,莫非他遭遇了災難?”   阿里巴巴忙把戈西母的遭遇和怎樣把他的尸首偷運回來的經過,從頭到尾對嫂子說了一遍。   阿里巴巴詳細敘述完事情的經過后,接著對嫂嫂說道:“嫂子,事情已經發生了,要想改變這一切已是不可能的了。這事件固然慘痛,但是我們應該引以為戒,保守秘密,不然我們的身家性命將沒有保障的。”   戈西母的老婆知道丈夫已慘遭殺害,現在埋怨也無濟于事,因此她淚流滿面地對阿里巴巴說:“我丈夫的命是前生注定的,我現在也只好認命了。只是為了你的安全和我的將來,我答應為你嚴格保守秘密,決不向外泄露半點。”   “安拉的懲罰是無法抗拒的,現在你安心休息吧。待喪期一過,我便會娶你為妾,一輩子供養你,你會生活得愉快幸福的。至于我的夫人,她心地善良,決不會嫉妒你,這一點你盡管放心好了。”   “既然你認為這樣做較為妥當,就照你的意思辦吧。”她說著又忍不住痛哭起來。   阿里巴巴因為哥哥的死感到很傷心,他离開嫂嫂,回到女仆馬爾基娜身邊,与她商量哥哥的后事,做完這一切后,才牽著毛驢回家了。   阿里巴巴一走,馬爾基娜立刻來到一家藥店,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跟老板交談起來,打听給垂死的病人吃什么藥才有效。   “是誰病入膏肓,要服這种藥呢?”老板向馬爾基娜反問。   “我家老爺戈西母病得利害,快要死了。這几天,他既不能說話,也不能吃東西,所以我們對他的生死已不報什么希望了。”   說完,她帶著買來的藥回家了。   第二天,馬爾基娜再上藥店去買藥,她裝著憂愁苦悶的樣子,唉聲嘆气地說:“我擔心他連藥都吃不下去了,這會儿怕是已經咽气了。”   就在馬爾基娜買藥的同時,阿里巴巴也做好了一切准備。他呆在家中,耐心地等待著戈西母家發出悲哀、哭泣的聲音,以便裝著悲痛的樣子去幫忙治喪。   第三天一大早,馬爾基娜便戴上面紗,去找高明的老裁縫巴巴穆司塔。她給了裁縫一枚金幣,說道:“你愿意用一塊布蒙住眼睛,然后跟我上我家去一趟嗎?”   巴巴穆司塔不愿這樣做。馬爾基娜又拿出一枚金幣塞在他的手里,并再三懇求他去一趟。   巴巴穆司塔是一個貪圖小恩小惠的財迷鬼,見到金幣,立即答應了這個要求,拿手巾蒙住自己的眼睛,讓馬爾基娜牽著他,走進了戈西母停尸的那間黑房。這時馬爾基娜才解掉蒙在巴巴穆司塔眼睛上的手巾,告訴他:“你把這具尸首按原樣拼在一起,縫合起來,然后再比著死人身材的長短,給他縫一套壽衣。做完這些事后,我會給你一份丰厚的工錢的。”   巴巴穆司塔按照馬爾基娜的吩咐,把尸首縫了起來,壽衣也做成了。馬爾基娜感到很滿意,又給了巴巴穆司塔一枚金幣,再一次蒙住他的眼睛,然后牽著他,把他送回了裁縫鋪。   馬爾基娜很快回到家中,在阿里巴巴的協助下,用熱水洗淨了戈西母的尸体,裝殮起來,擺在干淨的地方,把埋葬前應做的事都准備妥當,然后去清真寺,向教長報喪,說喪者等候他前去送葬,請他給死者禱告。   教長應邀隨馬爾基娜來到戈西母家中,替死者進行禱告,按慣例舉行了儀式,然后由四人抬著裝有戈西母尸首的棺材离開家,送往墳地進行安葬。馬爾基娜走在送葬行列的前面,披頭散發,捶胸頓足,嚎啕痛哭。   阿里巴巴和其他親友跟在后面,一個個面露悲傷。   埋葬完畢后,各自歸去。   戈西母的老婆獨自呆在家中,悲哀哭泣。   阿里巴巴躲在家中,悄悄地為哥哥服喪,以示哀悼。   由于馬爾基娜和阿里巴巴善于應付,考慮周全,所以戈西母死亡的真相,除他二人和戈西母的老婆之外,其余的人都不知底細。   四十天的喪期過了,阿里巴巴拿出部分財產作聘禮,公開娶他的嫂嫂為妾,并要戈西母的大儿子繼承他父親的遺產,把關閉的鋪子重新開了起來。戈西母的大儿子曾跟一個富商經營生意,耳濡目染,練就了一些本領,在生意場上顯得得心應手。   這一天,強盜們照例返回洞中,發現戈西母的尸首已不在洞中,而且洞中又少了許多金幣,這使他們感到非常詫异,不知所措。首領說:“這件事必須認真追查清楚,否則,我們長年累月攢下來的積蓄,就會被一點一點偷光。”   匪徒們听了首領的話后,都感到此事不宜遲延,因為他們知道,除了被他們砍死的那個人知道開關洞門的暗語外,那個搬走尸首并盜竊金幣的人,也勢必懂得這句暗語。所以必須當机立斷地追究這事,只有把那人查出來,才能避免財物繼續被盜。他們經過周密的計划,決定派一個机警的人,偽裝成外地商人,到城中大街小巷去活動,目的在于探听清楚,最近誰家死了人,住在什么地方。這樣就找到了線索,也就能找到他們所要捉拿的人。   “讓我進城去探听消息吧。”一個匪徒自告奮勇地向首領要求說,“我會很快把情況打听清楚的。如果完不成任務,隨你怎樣懲罰我。”   首領同意了這個匪徒的要求。   這個匪徒化好裝,當天夜里就溜到城里去了。第二天清晨他就開始了活動,見街上的鋪子都關閉著,只是裁縫巴巴穆司塔的鋪子例外,他正在作針線活。匪徒怀著好奇心向他問好,并問:   “天才蒙蒙亮,你怎么就開始做起針線活來了?”   “我看你是外鄉人吧。別看我上了年紀,眼力可是好得很呢。昨天,我還在一間漆黑的房里,縫合好了一具尸首呢。”   匪徒听到這里,暗自高興,想:“只需通過他,我就能達到目的。”他不動聲色地對裁縫說:“我想你這是同我開玩笑吧。你的意思是說你給一個死人縫了壽衣吧?”   “你打听此事干啥?這件事跟你有多大關系?”   匪徒忙把一枚金幣塞給裁縫,說道:“我并不想探听什么秘密。我可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我只是想知道,昨天你替誰家做零活?你能把那個地方告訴我,或者帶我上那儿去一趟嗎?”   裁縫接過金幣,不好再拒絕,只好照實向他說:“其實我并不知道那家人的住址,因為當時我是由一個女仆用手帕蒙住雙眼后帶去的,到了地方,她才解掉我眼上的手帕。我按要求將一具砍成几塊的尸首縫合起來,為他做好壽衣后,再由那女仆蒙上我的雙眼,將我送回來。因此,我無法告訴你那儿的确切地址。”   “哦,太遺憾了!不過不要緊,你雖然不能指出那所住宅的具体位置,但我們可以像上次那樣,照你所做的那樣,我們也來演習一遍,這樣,你一定會回憶點什么出來。當然,你若能把這件事辦好了,我這儿還有金幣給你。”說完匪徒又拿出一枚金幣給裁縫。   巴巴穆司塔把兩枚金幣裝在衣袋里,离開鋪子,帶著匪徒來到馬爾基娜給他蒙眼睛的地方,讓匪徒拿手帕蒙住他的眼睛,牽著他走。巴巴穆司塔原是頭腦清楚、感覺靈敏的人,在匪徒的牽引下,一會儿便進入馬爾基娜帶他經過的那條胡同里。他邊走邊揣測,并計算著一步一步向前移動。他走著走著,突然停下腳步,說道:“前次我跟那個女仆好像就走到這儿的。”   這時候巴巴穆司塔和匪徒已經站在戈西母的住宅前,如今這里已是阿里巴巴的住宅了。   匪徒找到戈西母的家后,用白粉筆在大門上畫了一個記號,免得下次來報复時找錯了門。他滿心歡喜,即刻解掉巴巴穆司塔眼上的手帕,說道:“巴巴穆司塔,你幫了我的大忙,我很感激,愿偉大的安拉保佑你。現在請你告訴我,是誰住在這所屋子里?”   “說實在的,我一點也不知道。這一帶我不熟悉。”   匪徒知道無法再從裁縫口中打听到更多的消息,于是再三感謝裁縫,叫他回去。他自己也急急忙忙赶回山洞,報告消息。   裁縫和匪徒走后,馬爾基娜外出辦事,剛跨出大門,便看見了門上的那個白色記號,不禁大吃一惊。她沉思一會,料到這是有人故意做的識別標記,目的何在,尚不清楚,但這樣不聲不響偷偷摸摸的,肯定不怀好意。于是她就用粉筆在所有鄰居的大門上畫上了同樣的記號。她嚴守秘密,對誰也沒有說,連男主人、女主人也不例外。   匪徒回到山中,向匪首和伙伴們報告了尋找線索的經過,首領和其他匪徒听到消息后,便溜到城中,要對盜竊財物的人進行報复。那個在阿里巴巴家的大門上作過記號的匪徒,直接將首領帶到了阿里巴巴的家附近,說:“呶!我們所要尋找的人,就住在這里。”   首領先看了那里的房子,再四下看了看,發現每家的大門上都畫著同樣的記號,覺得奇怪,問道:“這里的房屋,每家的大門上都有同樣的記號,你所說的到底是哪家呢?”   帶路的匪徒頓時糊涂起來,不知所措。他發誓說:“我只是在一間房子的大門上作過記號,不知這些門上的記號是從哪儿來的,現在我也不敢肯定哪個記號是我所畫的了。”   首領沉思了一會,對匪徒們說:“由于他沒有把事情做好,我們要尋找的那所房屋沒找到,使得我們白辛苦一場,現在暫且回山,以后再做打算。”   匪徒們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地返回山洞后,首領便拿那個帶路的匪徒出气,將他痛打一頓后,再命手下把他綁起來,并說:“你們中誰再愿到城中去打探消息?如能把盜竊財物的人抓到,我就加倍賞賜他。”   听了匪首的話,又有一個匪徒自告奮勇道:“我愿前去探听,并相信我能滿足你的要求。”   匪首同意派他去完成這項使命。于是這個匪徒又找到裁縫鋪里的巴巴穆司塔,用金幣買通裁縫,利用他找到了阿里巴巴的家,在阿里巴巴屋子的門柱上,用紅粉筆畫了一個記號,這才赶忙返回山洞,向匪首報告。他得意地說道:“報告首領,我已經找到那所房屋,這次我用紅粉筆在門柱上打了記號。我可以輕易將其分辨出來。”   馬爾基娜出房門時,發現門柱上又有個紅色記號,便又在鄰近人家的門柱上也畫了同樣的記號。   匪首派的第二個匪徒很快完成了任務,但情況卻与第一次一樣。當匪徒們進城去報复時,發現附近每家住宅門柱上都有紅色記號,他們感到又被捉弄了,一個個只得垂頭喪气地返回山洞。匪首怒不可遏,大發雷霆,又把第二個匪徒綁了起來,嘆道:“我的部下都是些酒囊飯袋,看來此事得由我親自出馬,才能解決問題。”   匪首打定主意,單槍匹馬來到了城中,照例找到了裁縫巴巴穆司塔。在他的幫助下,順利地來到阿里巴巴的家門前。他吸取前兩個匪徒的教訓,不再作任何記號,只是把那住宅的座落和四周的景象記在心里,然后他馬上赶回山洞,對匪徒們說:   “那個地點我已銘刻在心里,下次去找就很容易了。現在你們馬上給我買十九匹騾子和一大皮袋菜,以及形狀、体積一致的瓦瓮三十八個。再把這些瓮綁在馱子上,用十九匹騾馬馱著,每騾馱兩瓮。我扮成賣油商人,趁天黑時到那個坏蛋的家門前,求他容我在他家暫住一宿。然后,到晚上我們一起動手,結果他的性命,奪回被盜竊的財物。”   他提出的方案博得了匪徒們的擁護,一個個怀著喜悅的心情,分頭前去購買騾子、皮囊、瓦瓮等物。經過三天的奔波,把所需要的東西全部備齊了,還在瓦瓮的外表涂上一些油膩。他們在匪首的指揮下,拿菜油灌滿一個大瓮,全副武裝的匪徒分別潛伏在三十七個瓮中,用十九匹騾子馱運。匪首扮成商人,赶著騾子,大模大樣地運油進城,趁天黑時赶到阿里巴巴的家門外。   阿里巴巴剛吃過晚飯,還在屋前散步。匪首趁机走近他,向他請安問好,說道:“我是從外地進城來販油的,經常到這里來做生意。今天太晚了,我找不到合适的住處,懇求你發發慈悲,讓我在你院中暫住一夜吧,也好減輕一下牲口的負擔,當然也麻煩你為它們添些飼料充飢。”   阿里巴巴雖然曾見過匪首的面,但由于他偽裝得很巧妙,加之天黑,一時竟沒有分辨出來,因而同意了匪首的請求,為他安排了一間空閑的柴房,作堆放貨物和關牲口之用,并吩咐女仆馬爾基娜:   “家中來了客人,請給他預備些飼料、水,再為客人做點晚飯,鋪好床讓他住一夜。”   匪首卸下馱子,搬到柴房中,給牲口提水拿飼料,他本人也受到主人的殷勤招待。阿里巴巴叫來馬爾基娜,吩咐道:“你要好生招待客人,不要大意,滿足客人的需要。明天一早我上澡堂沐浴,你預備一套干淨的白衣服,以便沐浴后穿用。此外,在我回來前,為我准備一鍋肉湯。”   “明白了,一定按老爺說的去做。”   阿里巴巴說了之后進寢室休息去了。   匪首吃過晚飯,隨即上柴房照料牲口。他趁夜深人靜、阿里巴巴全家安息時,壓低嗓音,告訴躲在瓮中的匪徒們:“今晚半夜,你們當听到我的信號時,就迅速出來。”匪首交代完畢后,走出柴房,由馬爾基娜引著,來到為他准備的寢室里。   馬爾基娜放下手中的油燈,說:“如還需要什么,請吩咐吧。”   “謝謝,不需要什么了。”匪首回答說,待馬爾基娜走后,才滅燈上床休息。   馬爾基娜按主人的吩咐,拿出一套干淨的衣服,交給另一個男仆阿卜杜拉,以便主人沐后穿用。隨后她給主人燒好肉湯。過了一會,她想看一看罐里的肉湯,但油燈已滅,一時又沒油可添,阿卜杜拉看著馬爾基娜為難的樣子,便前來解圍,提醒道:   “不必為難,柴房中有菜油呀!為何不取些來用?”   馬爾基娜拿著油壺去柴房中,見到成排的油瓮。她來到第一個瓦瓮前,這時躲在瓮中的匪徒听到腳步聲,以為是匪首來叫他們,便輕聲問道:“是行動的時候了嗎?”   馬爾基娜突然听見瓦瓮中的說話聲,嚇得倒退一步,但她本是一個机智勇敢的人,當即應道:“還不到時候呢。”她暗想道:“原來這些瓮中裝的不是菜油,而是人。看來這個販油商人存心不良,也許想打什么坏主意,施展陰謀詭計。慈悲的安拉啊!求您保佑,別讓咱們上他的圈套吧。”她挨到第二個瓮前,仍然壓低嗓音,把“現在還不到時候呢”這句話重說了一遍。   她就這樣一個挨一個地順序從頭說到尾。她暗自道:“贊美安拉!我的主人還蒙在鼓里,不知道危險隨時可能降臨。這個自稱賣油的家伙,一定是這伙匪徒的首領,而此時匪徒們正在等待他發出暗號。”此時她已來到最后一個瓮前,發現這個瓮里裝的是菜油,便灌了一壺,拿到廚房,給燈添上油,然后再回到柴房中,從那個瓮中舀了一大鍋油,架起柴火,把油燒開,這才拿到柴房中,依次給每瓮里澆進一瓢沸油。潛伏在瓮中的匪徒還不知是怎么回事,就一個個被燙死了。   馬爾基娜以過人的智慧悄悄做完了這一切,屋里所有的人都還睡得正酣,無人知曉。她自己高興地回到廚房,關起門來,給阿里巴巴熱湯。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匪首從夢中突然醒來,他打開窗戶,見室外一片黑暗,寂靜無聲,便拍手發出了暗號,叫匪徒們立即出來行動。但四周卻毫無動靜。過了一會,他再次拍手,并出聲呼喚,仍無回音。經過第三次拍手、呼喚,還得不到回答后,他才慌了,赶忙走出臥室,奔到柴房中,心想:“大概他們一個個都睡熟了,我必須立刻叫醒他們,赶快行動,否則就來不及了。”   他走到第一個油瓮前,立刻嗅到一股熏鼻的油气味,心里非常吃惊,伸手一摸,覺得燙手。他一個個摸過去,發現全部油瓮的情況都是一樣。這時候,他明白死亡落到他們這一伙人的頭上了,同時對自身的安全也感到擔心。他不敢再回到臥室,只得逾牆跳到后花園,怀著恐怖和絕望的心情,逃之夭夭。   馬爾基娜呆在廚房里,窺探匪首的動靜,但不見他從柴房中出來,想是逾牆逃跑了,因為大門是雙鎖鎖著的。不過想到其余的匪徒還一個個靜靜地躺在瓮中,馬爾基娜便安心地睡覺了。   离天亮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阿里巴巴起床去澡堂沐浴。他對當夜家中發生的危險事一無所知,机智的馬爾基娜沒有惊動他,也沒料到事情如此容易應付。原來她認為如果先向主人報告她的計划,然后動手,就可能失去先下手為強的机會,而吃強盜的虧了。   阿里巴巴從澡堂歸來已是日上三竿,他見油瓮還原封不動地擺在柴房中,感到惊奇,嘀咕道:“這位賣油的客人是怎么搞的!這個時候還不把油馱到市上去賣。”   馬爾基娜說:“老爺啊,万能之神安拉賜福于你,使你昨晚免受了傷害。那個商人企圖干罪惡的勾當,被發現后已逃走,昨晚發生的事情,待一會我會慢慢講給你听。”她引阿里巴巴走進柴房,關了房門,然后指著一個油瓮說“請老爺看吧,到底里面裝的是油呢?還是別的東西?”   阿里巴巴打開瓮蓋一看,里面躺著一個男人,他一下子嚇得回頭就跑。馬爾基娜即刻安慰他:“別害怕!這人已不可能再危害你,他已經死了。”   阿里巴巴听了才安靜下來,說道:“馬爾基娜,咱們遭了大禍,剛安定下來,怎么這個卑鄙的家伙也會來找咱們的麻煩呢?”   “感謝偉大的安拉!事情的經過,我會詳細報告老爺的。可是說話要小聲,免得被鄰居知道,給咱們帶來麻煩。現在請老爺查看這些瓮里的東西,從頭到尾,每一個都看一看吧。”   阿里巴巴果然依次看了一遍,發現每個瓮中都有一個全副武裝的男人,幸虧都被沸油燙死了。這一惊把他嚇得啞巴似的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他逐漸恢复常態,才問道:   “那個販油商人哪儿去了?”   “老爺啊,你還不知道,那個家伙其實并不是生意人,而是個為非作歹的匪首。他滿口甜言蜜語,骨子里卻想要你的命。他的所作所為,我會詳細報告的,不過老爺才從澡堂歸來,先喝些肉湯再說吧。”   她伺候阿里巴巴回到屋里,立刻送上飲食。   阿里巴巴吃喝起來,對馬爾基娜說:“我急于要知道這樁奇案的始末,你說吧,不要讓我始終蒙在鼓里,這樣我才會定下心來。”   馬爾基娜把昨晚發生的事,從煮肉湯、點燈找油起,到發現匪徒,用油燙死匪徒,以及那個匪首逃跑等等,一五一十詳細敘述了一遍。最后她說:   “這便是昨晚發生的事的全部經過。此外,几天以前,我對這件事就已有所感覺。我抑制著自己,不敢報告老爺,怕万一事情傳開,叫鄰居知道,現在不得不讓老爺知道了。情況是這樣的:有一天我回家時,見咱家大門上有個白粉筆畫的記號,當時我雖然不知道是誰畫的,有什么用處,但是我估計到可能是仇人搞的,存心危害老爺,所以我在周圍每家大門上,都畫上一模一樣的記號,使坏人不容易分辨出來。現在看來,畫的記號和昨夜的事,必然有聯系,肯定是這伙人以此作為報复的標記,避免走錯門路。按四十個強盜的數目計算,他們有兩人下落不明,這當中的實際情況,我還不知道,因此不得不提防他們。而其余的匪徒,他們的頭子逃跑了,人還活著。老爺必須格外注意,加倍提防,否則會遭他們的毒手,他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你的。為此,我當全力保護老爺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害,這也是我們奴婢的職責所在。”   阿里巴巴听了非常快慰,說道:“你的這個建議,我很滿意,你勇敢果斷,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告訴我吧:我該怎樣賞賜你?”   “這是我應盡的義務。我看目前最急迫的事是,赶快把那些死人埋了,不要把秘密泄露出去。”   阿里巴巴按馬爾基娜的指點,親自帶仆人阿卜杜拉到后花園,在一棵樹側,挖了一個大坑,卸下尸体上的武器,再把三十七具尸首掩埋起來,把地面弄得跟先前一模一樣,同時還把油瓮和其它什物全都收藏起來。接著阿里巴巴又打發阿卜杜拉每次牽兩匹騾子往集市賣掉。這件大事算是處理妥了,不過阿里巴巴并未因此安心,因為他知道匪首和兩個匪徒還活著,并且一定會再來報仇,所以他格外地小心謹慎,對消滅匪徒的經過和從山洞中獲得財物的情況,他守口如瓶,從不透露。   卻說匪首從阿里巴巴家狼狽地逃跑后,悄悄回到了山洞,想著損失的財物和人馬,以及洞中最終將被盜走的財寶,他就滿腔怒火,异常苦惱。他認為只有殺掉阿里巴巴,才能解除心頭之恨,他決心一個人再進城去,打著經營的幌子,在城里住下,以便尋找机會收拾掉阿里巴巴,然后再另起爐灶,招兵買馬,繼續過劫掠生活,也只有這樣,才能把祖傳下來的殺人越貨的事業代代傳下去。   匪首打定主意后,倒身睡覺了。   次日,天剛亮他便起床,像前次那樣,把自己喬裝打扮一番,然后進城在一家客棧住下。他暗自嘀咕:“毫無疑問,一下子殺了這么多人的案件,一定會轟動全城,而阿里巴巴免不了被捕受審,他的住處也一定被毀了,財產一定查抄了。”于是他向客棧的門房打听消息:“最近城中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嗎?”   門房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全部告訴了匪首。   匪首听了既奇怪又失望,門房所談的,沒有一件与他有關,他這才明白阿里巴巴是個机警聰明的人,他不但拿走了山洞中的錢財,還害了這么多人的性命,而他自己卻安然無恙。由此匪首聯想到自身的安危問題,認為必須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提高警惕,才不至于落在敵人手中,遭到毀滅。因此他在集市上租了間鋪子,從山洞中搬來上好貨物,擺設起來,從此呆在鋪子里,改名蓋勒旺吉•哈桑,裝模作樣做起生意來。   說來湊巧,匪首的鋪子對面,正是已故戈西母的鋪子所在地,現在由他的儿子,也就是阿里巴巴的侄子繼續經營。匪首以蓋勒旺吉•哈桑的名字四處活動,很快就跟附近各商號的老板們混熟了。他待人接物既大方又謙恭,尤其對戈西母的儿子格外親熱,常常与這個漂亮、衣著整齊的小伙子套近乎,經常一起談天,往往一坐就是几個小時。   這天,阿里巴巴到鋪子里去看望侄子,這事被在鋪子對面的匪首看見了,匪首一見阿里巴巴便認出他。于是,匪首向小伙子打听阿里巴巴的情況:“告訴我吧,先前到你鋪子中來的那位客人是誰呀?”   “他是我的叔父。”   這之后,匪首對阿里巴巴的侄子更加熱情,給他許多好處,表面上和藹可親,暗地里實施其陰謀詭計。   又過了一些日子,阿里巴巴的侄子考慮到應禮尚往來,于是想邀請蓋勒旺吉•哈桑吃頓飯,但感到自己的住處狹小,接待客人不太方便,尤其是跟蓋勒旺吉•哈桑那樣考究的排場比起來,未免顯得寒酸。于是他便去請教他的叔父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對侄子說:“你的想法是對的,應該請那位朋友來作客。明天是禮拜五休息日,各商家都停業休息,你去約蓋勒旺吉•哈桑到處走走,呼吸些新鮮空气。等你們回來時,不必告訴蓋勒旺吉•哈桑知道,你可以順便帶他到我這儿來。我會吩咐馬爾基娜預備一桌丰盛的筵席款待你們,你不用操心,一切由我辦理好了。”   第二天,阿里巴巴的侄子按叔父的指示,邀約蓋勒旺吉•哈桑一起上公園玩,回家時,就順便引蓋勒旺吉•哈桑走進他叔父住宅所在的那條胡同,一直來到門前。他一邊敲門,一邊對蓋勒旺吉•哈桑說:“我的朋友,告訴你吧:這是我的另一個住宅。你我之間的交往以及你待人接物所表現出的慷慨大方,我叔父都听說了,因此他非常樂意同你見一面。”   匪首听了暗自歡喜,因為有了這种机會,報仇的愿望就能夠很快實現。但是他表面卻佯裝客气的樣子,一再表示推辭。這時候,仆人已將大門打開,阿里巴巴的侄子拉著蓋勒旺吉•哈桑的手,一起進屋去。主人阿里巴巴謙恭而禮貌地迎接并問候蓋勒旺吉•哈桑道:“歡迎!歡迎!蒙你平時照顧我的侄子,我感激不盡。我知道你像父親一樣地關心他,愛護他。”   “你的侄子為人不錯,他的舉止言談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很喜歡他。他年紀雖小,可是稟賦很好,聰明過人,前途無量。”蓋勒旺吉•哈桑說了這么一些恭維和應酬的話。   這樣,他們賓主就一問一答地攀談起來,顯得既客气又親切,賓主十分投机。過了一會,蓋勒旺吉•哈桑說:“主人啊!現在該向你告辭了。若是安拉的意愿,過些時候,我會抽空再來拜訪你的。”   阿里巴巴起身挽留他說:“我的朋友,你上哪儿去?我存心招待你,留你吃飯呢。吃過飯再回去吧。我們的飯菜即使不像你家里吃的那樣可口,也得請求你接受我的邀請,大家熱鬧熱鬧吧。”   “主人啊!承你厚待,感激不盡。不過我的确有特殊原因,不得不求你原諒。”   “客人啊!你好像心事重重,感到煩躁,這是為什么呢?”   “是這樣,近來我吃藥治病,大夫囑咐我,凡是帶鹽的菜肴都不可以吃。”   “哦,就為這個呀,那不礙事,我可以得到你賞光的。現在廚娘正預備烹調,我吩咐她做無鹽的菜肴招待你好了,請你等一等,我一會儿便來。”阿里巴巴說著去到廚房里,吩咐馬爾基娜做菜不要放鹽。   馬爾基娜正在預備飯菜,突然听到這個吩咐,非常惊奇,問道:“這位要吃無鹽菜肴的客人是誰?”   “你問他干嗎?只管照我的話去做就是了。”   “好的,一切照你的意思去辦。”馬爾基娜對提出這個要求的人,抱著好奇心,很想看他一眼。   菜肴都辦齊了,馬爾基娜協助男仆阿卜杜拉去擺桌椅,以便端出飯菜招待客人,因此有机會看到蓋勒旺吉•哈桑。當她一看到此人時,立刻認出他的本來面目,雖然他的衣著已裝扮成外地商人的模樣。馬爾基娜仔細打量時,發覺他罩袍下面藏著一把短劍,“原來如此啊!”她忍不住暗自嘀咕,“這個惡棍之所以要吃無鹽的菜肴,道理就在這里,目的在尋找机會謀害我的主人,因為主人是他的大仇人。我必須當机立斷,先發制人,在他逞凶之前找机會除掉他。”   馬爾基娜拿出一張白桌布鋪在桌上,端上飯菜,趁主人陪客人吃喝之際,從客廳回到廚房,仔細考慮對付匪首的辦法。   阿里巴巴和蓋勒旺吉•哈桑盡情享受,細嚼慢咽地吃喝完畢,馬爾基娜和阿卜杜拉便忙著收拾杯盤碗盞,并端出點心待客。馬爾基娜還把鮮果、干果盛在盤中,讓阿卜杜拉用托盤端到堂上,她自己拿了一個小三腳茶几放在主人和客人身旁,并把三個酒杯和一瓶醇酒擺在茶几上,供主人和客人自斟自飲。一切布置妥當,馬爾基娜和阿卜杜拉才退下,好像吃飯去了。   這時候,匪首覺得机會到了,頓時高興起來,暗中想道:“這是報仇雪恨的好机會,我只要拿這把短劍狠狠地一刀戳過去,就可以結果這個家伙的性命,然后從后花園溜走。他的侄子是不敢阻止我的,即使他有勇气同我對抗,我只需動一個手指或一個腳趾,就足以致他死命。不過還要稍等一下,等那兩個婢仆吃完飯回到房中休息時,再動手也不遲。”   馬爾基娜沉住气,暗中監視著匪首的舉動,邊猜想他的心意,邊想道:“決不能讓這個惡棍有逞凶的机會。我不僅要挫敗他的陰謀詭計,還要借机會結果他的性命。”忠實可靠的馬爾基娜脫掉衣服,換上一身舞衣似的服裝,頭上纏了一塊鮮艷的頭巾,臉上罩一方昂貴的面紗,腰上束一塊織錦圍腰,圍腰下面挂著一把柄上鑲嵌金銀寶石的匕首。打扮完之后,她吩咐阿卜杜拉:   “帶上手鼓,咱倆一塊上客廳去,為尊敬的老爺和客人表演吧。”   阿卜杜拉听從馬爾基娜的安排,果然帶上手鼓,跟她來到客廳。阿卜杜拉把手鼓一敲,馬爾基娜便翩翩起舞。兩個婢仆表演了一會,便停下休息,准備集中精神,繼續表演。阿里巴巴很感興趣,任他倆隨意發揮,并吩咐道:   “現在你們隨意歌舞吧,最好能表演一些更精彩的節目,讓客人高興愉快。”   “哦,我的東道主啊!承蒙你如此盛情款待,我感到愉快极了。”蓋勒旺吉•哈桑表示衷心感謝。   在主人的鼓勵和客人的贊賞下,婢仆二人興致勃勃,勁頭越來越大。阿卜杜拉把手鼓一敲,馬爾基娜大顯身手,她那輕盈的步子和婀娜舞姿,給主人和客人以歡樂的感受。正當他們看得出神的時候,馬爾基娜突然抽出匕首,捏在手里,從這邊旋轉到另一邊,做出优美的姿勢。這時候,她把銳利的匕首緊貼在胸前,霎時停頓下去,右手把阿卜杜拉的手鼓拿過來,繼續旋轉著,按喜慶場合的慣例,向在座的人乞討賞錢。她首先停在主人阿里巴巴面前,主人便扔了一枚金幣在手鼓中,他的侄子也同樣扔進一枚金幣。蓋勒旺吉•哈桑眼看馬爾基娜舞近時,便掏出錢包,預備給賞錢,這時馬爾基娜鼓足勇气,剎那間,把匕首對准蓋勒旺吉•哈桑的心窩,猛刺進去,立刻結果了他的性命。   阿里巴巴大吃一惊,吼道:“你這是干什么呀?我這一生可叫你毀掉了!”   “不對,”馬爾基娜理直气壯地說,“我的主人啊!我刺死這個家伙,是為了救你的性命。如果你不相信,請解開他的外衣,便可發現他包藏的禍心了。”   阿里巴巴忙上前一看,發現他貼身佩著一把鋒利的短劍,一時嚇得目瞪口呆,啞口無言。   “這個卑鄙的家伙是你的死敵,”馬爾基娜說,“你仔細看看吧,他正是那個所謂的販油商人,也就是那伙強盜的頭子。他說不吃鹽,這說明他賊心不死,存心謀害你。當你說他不吃有鹽的菜肴時,我就起了疑心。而我第一眼看到他時,便知道他不怀好意,是存心要害你的。現在事實証明,我的猜想是正确的。”   阿里巴巴惊奇万分,非常感謝馬爾基娜,重重地賞賜她,說道:“你已先后兩次從匪首手中救了我的命,我應該報答你。”于是他伸手指著馬爾基娜的脖子說:“現在我恢复你的自由,你從此成為自由民。為了對你表示感謝,我愿為你主持婚事,把你配給我的侄子,使你們成為恩愛夫妻。”   阿里巴巴向馬爾基娜表白心愿之后,回頭吩咐侄子道:“馬爾基娜是一個本領高強、聰明机智、誠實可靠的人。如今你看一看躺在地上的這個所謂的蓋勒旺吉•哈桑吧,他自稱是你的朋友,跟你結交往來,其目的不過是借此尋找机會謀害我,而馬爾基娜憑她的智慧和机靈,替我們除了一害,從而使我們轉危為安了。”   阿里巴巴高興地看到侄子接受他的建議,愿与美麗的馬爾基娜結為夫妻,于是阿里巴巴帶領侄子、馬爾基娜和阿卜杜拉,趁著夜色,小心謹慎地把匪首的尸体挪到后花園,挖了個地洞,埋在地下。   此后,他們全都守口如瓶,始終沒讓外人知道這件事情。   阿里巴巴及其家人在經過精心准備后,選擇了吉日,為他的侄子和馬爾基娜舉行隆重的結婚典禮,他們大擺筵席,盛宴賓客,并安排豪華的儀式,跳各式各樣的舞蹈,奏各种流行的樂曲。親戚、朋友、鄰居紛紛前來慶祝,婚禮一片歡樂,熱鬧空前。   阿里巴巴徹底根除了隱患,從此他安心地經營生意,過著富足的生活。   在這以前,由于顧慮匪徒,也為謹慎起見,阿里巴巴自哥哥戈西母死后,再也沒到山洞去過。后來匪首和匪徒一個個伏法被誅,又經過了一段時間,他才在一天清晨,獨自騎馬進山,來到洞口附近,仔細觀察了周圍的情況,在証實确實沒有人跡,心中有了把握后,他才鼓足勇气,走近山洞,把馬拴在樹上,來到洞前,說了暗語:“芝麻,開門吧!”   同過去一樣,洞門隨著暗語聲而開。阿里巴巴進入山洞,見所有的金銀財寶依然存在,原封不動地堆積在那里。由此,他深信所有的強盜都完蛋了。也就是說,現在除了他自己外,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寶窟的秘密了。于是他又裝了一鞍袋金幣,運往家中。   后來阿里巴巴把山中寶庫的秘密告訴了他的儿子和孫子們,并教他們開關和進出山洞的方法,讓他們代代相承,繼續享受寶庫中的無盡財富。就這樣,阿里巴巴及其子孫后代一直過著极其富裕的生活,成為這座城市中最富有的人家。

尼可(日本森林保育者)我買下了一座森林

2007年03月29日
公開
27

尼可(日本森林保育者)我買下了一座森林 他喜歡熊,也覺得自己像熊。自從他在黑姬山森林看到熊,就愛上了這裡,決定生時死後,都不離開… 康健雜誌100期(2007/03) 文.楊心怡 圖•陳德信 走在每天必經的路上,你可曾停下腳步,感受行道樹的溫度? 流著威爾斯血液但入籍日本的環保作家尼可(Clive Williams Nicol)卻在日本買下一座森林,現任日本「亞方(AFAN)森林基金會」理事長。二月份他第一次到台北,走在國父紀念館的林蔭間,拉起大家的手,要大家觸摸每棵樹,他說:「每棵樹都是有溫度的!」 又走了幾步,尼可再度停下腳步跟大家說:「現在我們腳下的這片泥土裡,可能正有昆蟲爬過。」 看到樹根冒出地面,他說,這是因為樹喝了太多水,才需要到地面上透透氣。 這位第一次踏上台灣土地的外國人,居然比生長在台北市的人還要懂我們的樹,就連看到小鳥、蝴蝶飛舞,也比我們台北人來得開心。對尼可來說,樹,不僅僅只是一棵樹,它有溫度,有心跳,就像他的「兄弟」一般。 樹兄弟治好我的病 尼可出生在英國的威爾斯,小時候有心臟與關節方面的疾病,醫生禁止他做任何劇烈運動。但奶奶卻對他說:「你到那山谷裡去,找一棵你最喜歡的樹,最好是橡樹,因為橡樹有魔法。然後拜託它當你的兄弟,緊緊地抱住它,感覺它的心跳,跟它分享你的秘密,然後再爬到樹上用力地呼吸。這麼一來,他就會成為你的兄弟,守護你,讓你成為一個身強體壯的孩子。」 從尼可的家到森林有一公里遠的路程。但剛上小學的第一年暑假,為了身體健康,尼可便聽從奶奶的話,每天忍著關節痛,跑去森林,爬到樹頂用力地大口呼吸,森林神奇的療癒功效也真如奶奶所言,慢慢地將他的病治好了。 從那時起,尼可便養成一個人去森林的習慣。其他小孩對神秘的森林都會感到恐懼,但他卻深深著迷。在日本成家、有了孩子後,他更是從小就帶著他們到森林裡散步、唱歌,認識樹木,灌輸他們愛護森林的概念。 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 在尼可眼中,森林是很美妙的,「它是有生命的!在森林裡有許多你看得到,卻可能叫不出名字的生物,牠們的生命或長或短,但那畢竟是生命;當你看到牠們這麼努力地活著,就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因此,尼可喜歡獨自一人前往森林,傾聽樹的聲音,做紀錄,享受片刻的寧靜時光。 但那片曾經賦予尼可愛與力量的威爾斯森林,因為權貴人士的一己私利,已被砍伐殆盡。尼可表示,早期為了支持英格蘭的產業、商業和移民政策,當地的自然資源被徹底地犧牲,威爾斯人為了追求荒野及自然之美而大量移民海外;他也是因此離開威爾斯的眾多人之一。 尼可17歲唸完高中後,從威爾斯出走,隻身到加拿大北極圈,與愛斯基摩人一起生活了8個月,深深愛上了北極。在他看來,用自己的手向大自然爭取食物、衣服,甚至燃料的愛斯基摩人,是非常勇敢的民族,而且他們並不破壞大自然,那便是他的理想──與大自然和平共處。 他在18歲與20歲時,又分別回到北極圈兩次,認定了他這輩子就是要住在北極圈了! 然而,命運似乎替尼可做了不一樣的安排。14歲就開始學柔道的他,為了更加精進武藝,決定來到日本;到了日本後,他又迷上空手道,並立志拿到黑帶7段,他還驕傲地說:「我是第一個拿到黑帶的威爾斯人!」因為家鄉沒有人教空手道,尼可便留在日本;這一待,竟改變了他的一生。 「我從來沒有住過像日本這麼熱鬧的地方。我是個害怕人群、喜歡孤獨的人,就像熊一樣,個頭雖然高大,卻生性害羞、膽小。」尼可非常喜歡熊,甚至笑稱自己會來到日本,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熊:「現在在日本還能看到兩種熊,但英國早在900年前就已經看不到了。」 我看到了4隻熊! 某年春天,他與父母一同去爬長野縣的黑姬山。在那幾小時內,他看到了4隻熊,也發現不少狐狸、栗鼠等其他動物的腳印,老鷹在天上盤旋,小鳥穿梭在樹枝間。從山裡往下看,卻還看得到電車及小轎車經過。那種一邊是熊的世界,一邊是人類世界的對比,讓他非常感動。 從日本最北邊的知床岳,到最南邊的西表島,尼可幾乎走遍了日本所有的森林;這裡豐富多元的自然生態,讓他心嚮往之,「每次回到日本,都有不同的新發現」。 不過,在這些森林當中,他還是最喜歡黑姬的森林。曾有一位空手道的前輩帶他上山習武,那座山就是黑姬山;上山之後,他立刻就喜歡上那裡,也是第一次驚覺,「原來日本也有這麼美的森林」,1980年他下定決心永遠定居日本,把黑姬當做永遠的家。 尼可以為,他找到了一直以來追求的夢想;他開始想像能在黑姬培育出威爾斯的森林,沿著小路是一整片風鈴草、櫻草、忍冬等花毯,後方森林中則種滿茂盛的山林櫸、多節的橡樹古木和野生酸蘋果,「讓森林活起來」。 不幸的是,當他隔年再去那座森林時,樹卻都已被砍掉了。尼可說:「日本是深受上天寵愛的國家,森林面積就佔了全國土地的60%。但日本人卻不珍惜這片天然資源,毫無節制地砍伐。現在,原始林只剩下2%而已。」他甚至看到,在舉辦奧運之前,為了鉅額的經費,日本政府下令屠殺森林,幾百年、幾千年樹齡的老樹、神木一棵棵倒下,改種杉木、檜木等,竟只為了一截30公尺不過賣1萬日幣(約台幣2728元)的木材。 尼可無法忍受這樣的事一再發生。「我不想做一個只是用嘴巴抗議的人」。 為了實現他一直以來追求的夢想,不再讓樹被濫砍,讓森林再一次恢復生命力。1985年開始,尼可用盡自己所有的積蓄:出書、拍電視劇、紀錄片、演講的錢,從企業財團手中陸續買下黑姬山周圍的土地,並以故鄉威爾斯語「AFAN」(意謂森林)將這塊土地命名。並成立「AFAN森林基金會」進行教育、研究、推廣活動,讓森林成為活化生命、療養人們心靈的地方。 希望女兒變老時,古木仍存在 但林野廳的官員卻認為,他們已經改種落葉松及杉木,應該就已足夠。尼可憤怒地表示:「他們都只從人的角度來看森林應該怎樣,卻完全沒有考慮到整個森林的生態,單一植被只會破壞食物鏈,熊活不下去,鹿、狐狸等其他動物也漸漸消失。」他一再強調,復育森林的工作不僅是種樹,還要是多元的樹種,這樣野生動物才有存活的空間,也才能稱得上是一座完整的「森林」。 尼可所擁有的「AFAN森林」,目前約有20公頃的土地,他希望在有生之年,AFAN的佔地能擴大至雙倍,即40公頃。 他也是環保作家,例如在《歸來的狸貓》小說裡,藉一隻會說話的狸貓與老紳士,共同阻止森林被開發成高爾夫球場。 目前在他的故鄉南威爾斯,政府已經在被砍伐殆盡的林地上,重新種植樹木,河川有復甦的跡象,已能看到一些鱒魚的影子了。 尼可滿心期盼,日本的黑姬山未來也能有如此的成績。目前正與日本的林野廳交涉,由AFAN幫忙管理黑姬山的森林,已有初步實現的可能,他透露。 「畢竟我的小女兒是日本人,我期盼當她變成老太太時,日本古老森林中的巨大古木仍然存在,這就是我的希望。」 現在他也與台灣的森林復育人士接觸,傳授他的經驗。 尼可始終認為自己體內流有「古代森林居民」的血液,因此將「重現故鄉的森林」視為他畢生的職志。 他甚至已想好了,要在黑姬山的森林裡找一處地方,在他死後擺上一張椅子代替墓碑,將他的骨灰安置在下面;並且在椅子的旁邊,立一塊牌子,寫著:「請坐!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尼可希望,無論是前來探望他的人,或是純粹到森林裡遊憩的人,都能悠閒地坐在椅子上,啜著威士忌,或是抽著雪茄,跟他一樣享受大自然;如此一來,他對大自然喜愛的那份心情,便能藉此傳遞給其他人,「我想我也就不會寂寞了」。 本文出自於:康健雜誌100期028頁 轉載自 "康健雜誌"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content/100/100028.asp

嬰兒會說話

2006年11月16日
公開
33

嬰兒會說話 作者:蘇珊•古德溫博士,琳達•亞奎多洛博士 譯者:李佩芝 出版社:新手父母 出版日期:2000 年 07 月 20 日 http://db.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16940 「本書提供一個簡單方便、輕鬆有趣,同時又深深地讓人為之著迷的方式,讓爸爸媽媽甚至在小之珼貝開口說話以前,就能彼有效地溝通、進行人際互動,以及分享雙方的內心世界。   您是否留意到您的寶寶是這麼輕而易舉地就學會用揮手來表示「拜拜」、搖頭表示「不要」、點頭表示「要」?這些肢體的動作,也就是所謂的寶寶手語,讓小寶寶在還說不出隻字片語的時期,就能與他人有效地溝通。很可惜,大多數的父母就此停住,因此從來也沒有機會發覺寶寶們有學習更多手勢的潛力--這些手勢讓父母有機會提前開始和小寶寶互動,而不需要一直等候到寶寶開口。 這本書是我所有幼兒教育裡覺得受益很大的一本書,而且非常簡單易懂,倒不是對"天才"有所寄望,而是希望自己的日子好過一點,不然面對天生氣質就很過動的angel有時是很難掌控的,但是,對我和angel而言,我們之間的手語只是讓生活更豐富而已,並沒有教育意義在裡面喔! 我還要! 當九個月大的angel比著"還要"告訴我,她希望再給一個餅乾,真嚇了我一跳,當然除了高興大概什麼也想不起來,不過那段日子真的很不一樣,甚至到angel三歲了他還是很喜歡用手語跟我比畫比畫,就跟好玩的遊戲一樣,她總是很陶醉,不過沒像書本裡那樣神奇;還有就是我還不會用手語玩手指謠,所以我們之間的手語都是很簡單的,反而是angel從學校裡學好多手指謠回來,讓手語變的更美麗,她最喜歡番茄的故事"有一個番茄圓又圓,躺著不睡覺,來了一隻大狼狗,對著番茄咬一口,爸爸看了很生氣,快請狼狗回家去..",她幾乎每天都跟我說好幾遍,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呢! https://bb5.babyhome.com.tw/UPLOAD0/264/296.5347048.60913.wmv

兒童書法 /可觀媽咪

2006年05月25日
公開
32

兒童書法 / 謝謝可觀媽咪 年紀越大, 對於教授兒童書法的體驗也就越不同 過去教學 會較著重細節, 技巧的施展 而忽略了真正學習書法的內函與精神 當然台灣孩子與國外孩子的學習動機與初衷完全不同 台灣孩子的學習態度嚴謹 外國孩子卻輕輕鬆鬆, 盡管他們連文房四寶也不知 若現在再回頭教導台灣孩子 我想我會讓孩子們學習得更愉快 但並不是丟棄技巧 以下列舉目前的教學方式: 既然對象是國外兒童 所以他們對於書法的認識是零! 他們不知文房四寶為何物; 更不知一撇一捺是什麼. 那麼介紹用具是必須的 * 筆: 有大有小; 有羊毫狼毫.... 可多帶些不同大小與毛種的筆, 供小朋友觸摸, 感受. * 墨: 同樣的, 說破了嘴, 孩子們還是無法懂得"墨條"到底是什麼! 所以讓他們見識見識是應該的. 如何挑選好墨條呢? 用食指沾點水, 在墨條上來回搓幾次, 容易發墨者既是好墨.  但我們上課時間有限, 所以可用墨汁代替. * 紙: 在台灣是很容易買得到宣紙的. 在國外可在報社買空白報紙替代. * 硯: 第一次上課, 再怎麼重我都會把寶貝帶到學校. 因為, 硯台..它不只是硯台, 它本身就是件藝術品. 學生們可以一個個上來撫摸它, 把它貼在臉頰上, 體驗它的冰涼和細緻, 體驗它的生命力. 所以每次使用完畢, 都得把它洗得乾乾淨淨(雖然我常忘了洗), 但墨條可不行洗, 越洗越黑! 接下來可講解示範"執筆法" 其實執筆無定法, 但初學總要有個準則. 只要把握住"掌虛指實"的原則: 掌虛可把小時老師常說的"手握雞蛋"的例子拿出來用, 指實就是指頭間勿有空隙. 姿勢放鬆. 我在法國時曾遇見一位教中國書法的法國人. 他要求學生身體與雙腳的角度, 手擺的位置.... 當時心裡是很不贊同的, 我要學生盡量放鬆, 不要彎腰駝背, 手臂自然垂下, 平擺於桌面, 讓肩膀完全無負擔. 否則不用半小時大概就腰酸背痛了! 再來學生們就可自己親自操筆了, 但別著急! 先來感受一下筆毛沾滿了墨汁...滴得到處都是接著親近那白紙的感覺, 直到它的含墨越來越少...成了枯筆. 含墨飽和所表現出的線條與乾枯的墨韻是那麼不相同. 這是個很有趣的試驗. 基本筆法與中國文字: 基本筆法是很重要的, 須要反覆練習. 但是呢, 學生們的興緻勃勃, 我不願見他們累倒在這些枯燥乏味的技法上. 所以練完一個橫畫也可成一個中國文字(一); 若練了"橫"與"豎"兩個筆畫又可讓它們"成親", 結合成更多中國字(十, 士, 王...) 對於學生而言, 這簡直是魔術!!! 所以基本筆畫練得越多, 可以結合而成的字就越多. 他們完全得掉入了這個魔術陷阱!原來認識中國字這麼容易! ............ 這個話題其實很難說得完, 但現在的我, 比較想要的是造就學生們的審美觀. 在學生把他們的成品拿到我面前時, 和他們一起討論他們的優缺點. 時常他們可以把自己自認好的與不好的清楚指出. 當然有時他們對自己嚴苛了點, 認為自己寫出來怎麼跟老師的不一樣啊? 這時最須要的是為他們建立自信心. 我常說:"你們知道嗎? 我小時候就沒你們寫的好, 膽子沒你們大 !" 讓他們了解, 原來老師也經過他們的階段.

批判《達•文西密碼》文 / 梁燕城

2006年04月22日
公開
43

批判《達•文西密碼》 文 / 梁燕城 隨意炒作的「密碼」 最近美國暢銷小說《達.芬奇密碼》(The Da Vinci Code,又譯《達.文西密碼》),用非常緊湊的情節,去傳揚一個對耶穌基督的解釋,引起很多爭論。該書的觀點,有點像中國的《水滸傳》之後,有人作《水滸後傳》,如今這位作者但.布朗(Dan Brown)在新約聖經四福音記載的耶穌傳之後,另寫一本《耶穌八卦外傳》。 但.布朗全盤接受及採用一九八二年米.貝根特(Michael Baigent)的著作《聖血,聖杯》(Holy Blood, Holy Grail)[注一]一書的觀點,將之改頭換面,用小說傳揚。我在十多年前已買來一讀,發覺此書表面像做學術研究,實質卻是隨意假設和隨意推論。此書對不懂文化學術的人有影響,但卻過不了內行人的學術檢証,故已公認為學術劣作。 其基本觀點認為,耶穌基督娶了抹大拉馬利亞(Mary Magdalene)為妻,且生了後代在法國,抹大拉馬利亞就是傳說中的聖杯,其後代則為其聖血傳統。天主教會運用政治勢力,在第四世紀壓制了抹大拉馬利亞的傳統,掩蓋了這觀點。在《達.芬奇密碼》一書中,更謂義大利名畫家達.芬奇,是耶穌的後代,利用其畫作《最後的晚餐》,隱藏了這故事的密碼在其符號中。認為畫中的使徒約翰,其實是抹大拉馬利亞,其構圖形成一聖血的秘密符號。 我們也可作一《光緒密碼》的小說 有關《達.芬奇密碼》一書的這種推論方式,假如成立的話,我們也可以用同樣方式製造一個「光緒皇統密碼」傳說: 話說滿清未年,戍戊維新失敗後,光緒皇帝被迫與心愛的珍妃分離,但當八國聯軍入北京前夕,慈禧太后勢力解體,光緒偷偷與珍妃再會面,同住幾天,之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外逃,命人投珍妃於井中,但為珍妃的忠心宮女代其死去,珍妃自己在太監陪同下,乘亂逃出北京,沿途獲開明派巡撫張之洞與李鴻章秘密保護,送到廣東新會,投奔忠於光緒的梁啟超家族。 此時珍妃已懷有光緒後代,在新會梁家的保護下,嬰孩出生後改姓梁,從血統上可說是清朝嫡系皇統。慈禧得知此事,派滿清大內高手要刺殺他,但被廣東俠客黃飛鴻保護得存生命。其後辛亥革命爆發,民國成立,袁世凱怕他復辟,派特務找尋這皇統後代,但這後代得到孫中山在南方的勢力保護。日本在九一八事變侵佔東北後,建立偽滿清國,也派特務尋找此人,帶到東北作溥儀的繼任人,而蔣介石派則剌客追殺之。於是,這光緒後代即逃去香港,為英國政府保護。一九四九年解放軍快到香港時,英國與周恩來代表談判,答應以不公開這皇統秘密,交換不取回香港。 改革開放後,有人研究出光緒皇統有兩位後裔匿藏在香港,一位是堅決革命派,要推翻任何建制,他的裝飾有一密碼,就是留長頭髮,即是光緒中「緒」字的意思,這位人物人稱「長毛」,名梁國雄,真名是愛新覺羅國雄。另一位後裔成為學者,寫了一些書,提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體悟靈性的澄淨光輝,是「光」字的密碼,這人名字叫梁燕城,燕子有各種緒毛,是「緒」字的密碼,且飛翔的燕子是古代的玄鳥,代表皇室,也是追求自由的象徵,為珍妃求自由的一個密碼。梁燕城原來是滿清的皇統。 以上這故事你信嗎?不外電視劇式的製造故事而已,只有笨蛋才信是真的。《達.芬奇密碼》一書,就是同樣製造的故事,但又大言不慚地自稱為歷史可靠。 耶穌與抹大拉馬利亞 《達.芬奇密碼》一書,所全盤借用《聖血,聖杯》一書的觀點,原來的根據十分薄弱,除了新約聖經外,還有十多萬份早期基督教書信與文獻中,就只有兩份可能涉及耶穌與抹大拉馬利亞的關係。這兩份引文來自諾斯底派(Gnostic)所偽作的《腓力福音》(Gospel of Philip)六十三章三十二節至六十四章十節,及《馬利福音》(Gospel of Mary)十七章十節至十八章二十一節。 諾斯底派的偽福音書的多份文獻,主要來自一九四五年在埃及的咸美底(Nag Hammadi)沙漠的發現。歷史考據確定均是耶穌之後二百至三百年的著作,全屬後期偽作。根據當代學者所編譯的《諾斯底聖經》(The Gnostic Bible)[注二],Boston and London, Shambhala, 2003),在其每卷書導論中,鑑定《腓力福音》寫於第三世紀,可能在敘利亞[注三],《馬利福音》則寫於第二世紀[注四]。故不可能是目擊証人之証言,卻為後來人冒用第一世紀門徒名字的偽作。 《達.芬奇密碼》一書,借小說虛構的教授人物泰賓(Teabing),引用這些公認的偽作,作為其新的耶穌生平理論之依據,自起始的方法論就建基於浮沙之上,純屬虛假。 況且再查這兩段諾斯底偽經的文字,原來也証明不了甚麼。《腓力福音》一段原文,其古卷紙書殘缺不全,其正確翻譯如下:「抹大拉馬利亞□□的伙伴,□□□她多於□□門徒,□□□吻她的□□」。 這殘卷根本沒說明甚麼,不過主張馬利亞是耶穌妻子的人,在殘缺部份加上其主觀願望的名與語辭,變成「抹大拉馬利亞,耶穌的伙伴,耶穌愛她多於所有門徒,他常要吻她的嘴唇」。 通過這後來強加上去的補充,而後論証說「伙伴」一辭可以指妻子,吻嘴唇表明是夫婦關係。然而「伙伴」的原文是Koinonos,可以指妻子,也可指「姊妹」,「同伴」等,而希臘文專指妻子的是另一字:gyne。 至於「吻」的表現,在《腓力福音》五十八章三十四節到五十九章四章曾說明:「通過吻,可以產生完美的接納,基於這原因,我們都彼此親吻」。原來吻是中東人的禮儀,代表接納,在聖經中也有描述,並無表示與夫婦關係必然聯繫。我本人在中東就多次被朋友擁抱和吻(都是滿面鬍子的大男人)。 另一段《馬利福音》的文獻,利維(Levi)對彼得說:「救主認識她(馬利亞)很深,所以他愛她多於我們」。這段講的「愛」字,是及於眾門徒的愛,顯明指對門徒的那種愛,而對馬利亞的這種愛更多。完全不暗示有夫婦關係。 總結來說,這些偽書本身已無準確歷史性,而所引的兩段也無任何指示馬利亞是耶穌妻子,要由之去建立達.芬奇密碼那種觀點,可說只能靠幻想與製造歷史來虛構出來。 古代文件與新約的可靠性 《達.芬奇密碼》一書,借虛構的學者泰賓,論說早期教會有八十本福音書,只有四本被選為正典,並且是君士但丁大帝用政治勢力壓迫而除去其他福音書。這可說是公然欺騙。 根據一九七七年出版的The Nag Hammadi Library[注五],共有四十五卷書,只有五本稱為福音書,就是「真理福音」,「多馬福音」,「腓力福音」,「埃及福音」及「馬利福音」。這幾本早已被鑑定為偽作。將之加上新約聖的四福音,加起來才九本,那來八十本之多呢?小說家不過用虛構的人物講欺騙的話吧了。 小說中的泰賓又論說,新約四福音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時,開尼西亞會議(公元三二五年),才寫成正典,用政治力量消滅其他典籍,並投票決定了耶穌的神性,這講法亦是一隨意亂講的理論。 新約的四福音,早在尼西亞大會之前已存在,公元七十年安提阿的伊那迪亞斯(Ignatius of Antioch)及羅馬主教革利免,他們的著作中均已引述了不少新約及福音書著作。 根達伯林普爵士(Sir David Dabrymple)的研究,歷史上已搜集了十萬份以上的基督教抄卷和書信,年份為第一至第二世紀,其中引述了三萬二千多節新約,顯明四福音書早於尼西亞會議之前已寫成。 單是第二世紀大神學家俄利根(Origen),個人的著作就引述了一萬七千節經文[注六]。 據達柏林普的研究結論,是整本新約聖經,除了十一節之外,都被古文件引述過,且可追溯到耶穌之後四十年的第一世紀時代。 一七四零年,義大利歷史學家麥列多里(Ludorico Antonio Muratori)發現一份八世紀的正典抄本,今名為麥列多里抄本(Muratorian Canon)。其中提到「隱士的牧者」(Shepherd of Hermes)一文件剛寫好,及皮爾士一世(Pius I)剛當上主教,顯示這抄本的原寫作時期是第一世紀,比尼西亞會議早一百五十年以上。 在這抄本中,有部份殘缺,殘缺部份後記載:「第三本福音書是由路加所寫」,又云:「第四本福音書是約翰所寫,他是門徒之一」[注七]。 這第一世紀文獻顯示四福音書早已存在,並非君士但丁大帝在第四世紀為了政治原因而作出來。福音書作一份歷史文件,當是由目擊者寫下來,《達.芬奇密碼》一書所用的諾斯底福音,不可同日而語。 約瑟夫的歷史記載 《達.芬奇密碼》一書,嚐試通過耶穌之後二百至三百年的諾斯底派偽經,來否定新約聖經福音書的記載。這講法完全違背了已發現的歷史資料,特別是第一世紀至第三世紀的文件引述,顯明新約是遠早於諾斯底偽經之時代寫成。 劍橋大學著名學者羅賓遜(John A. T. Robinson),其成名是因為主張新約是寫於耶穌之後一百年,沒有歷史可靠性。不料後來經深入研究,改變了看法,主張新約寫於公元三十二年到六十四年,為歷史上極可靠的文件。他在一九七七年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指出學術界過去認為新約寫於較後期,只是基於「未考驗過的獨斷假設」[注八]。 有關新約四福音書對耶穌的記載,有一同期重要的非基督教歷史文件為外証,就是公認為寫下正史的歷史學家約瑟夫(Flavis Josephus),他於公元93年印刷其名著《猶太古史》(Antiquities of the Jews, Grand Rapids: Kregal Pub. 1960),其中的Book 18, Ch 3, Sect 3,描述了一段有關耶穌的記載,指出耶穌超乎一般的人,做了很多奇特的事,他是救主基督(彌賽亞),羅馬總督彼拉多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但第三天向那些愛他的人再顯現,如今信他的人均叫基督徒。 這段記載在學界稱為著名的Testimonium Flavianum,與新約四福音的記載完全吻合,似乎是這位在第一世紀目擊基督教興起的歷史家,根據當時所掌握的文獻,及目擊者的証言而寫成。 但約瑟夫是排斥基督教的猶太人,為何會記載耶穌的神蹟和復活呢?故此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一些學者如Schurer, Nrese, Norder, Zeitlin, Lewy, Juster及Eisler等,均認為此段可能是基督徒篡改和偽加上去的文字。這觀點漸成一個流行學說,成為後來以諾斯底偽經才是正本的觀點。 有關這流行觀點,原本是虛假,首先發現了阿拉作文版的《猶太古史》也有同一段引述,顯明這段不會是西方基督徒偽加的。 更重要的証據為一九九五年,著名學者G. J. Goldberg在The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Pseudepigrapha[注九],發表用最新的電腦資料庫Thesaurus Lingua Graecae(希臘文寶庫)研究,這是由Irvine 加州大學出版,將公元六百年之前所有希臘文資料搜集,共七千三百萬字。將約瑟夫有關耶穌這記載的希臘文本,在這資料庫中尋找與之相對應的文本,如用字及字根形式,用辭的次序,用辭的位置,其意義與發音的特色,其信念與作者意向等。結果驚訝地發現,竟與新約路加福音二十四章19-27節相應一致,且只有這段能吻合。 可見路加所掌握的第一手目擊者資料,與約瑟夫一樣,來自原始的見証人。而奇怪的,這一段正是兩個人見到耶穌復活的目擊記載。資料傳寫者相信就是路加所記載的革流巴,他親自與復活的耶穌同行談話一段時間。其對話中綜述了耶穌一生的事蹟,而這段正是與約瑟夫的記載平行相通。路加在通過當時的材料寫下這段資料,約瑟夫則在歷史家的考據下,確認而重述這段資料。這正可以肯定,路加福音是從第一手目擊証人的資料寫成,絕非待君士坦丁時代才作。 從《達芬奇密碼》一書看,作者個人或對傳統文化與宗教正統有不同解釋,這原可以客觀在學術界研究討論。但將已公認的資料扭曲,改用小說虛構方式推廣這看法,一面自稱是基於學術有據,一面又備用小說而避開學術標準的批判,這是完全違背寫作及學術專業道德的做法。 [注一]Michael Baigent, Richard Leigh & Henry Lincoln, Holy Blood, Holy Grail, N.Y. Dell Doubleday 1982. [注二]Wills Barnstone & Marvin Meyer, The Gnostic Bible, Boston & London, Shambhala,2003. [注三]同上,頁二五九。 [注四]同上[注二],頁四七八。 [注五]James M.Robinson ed. The Nag Hammadi Library, San Francis on, Harper, 1977. [注六]參考Norman Geisler and William E. Nix,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Chicago: Moody Press, 1968. [注七]參考Darrell L. Bock, Breaking the Da Vinci Code, Tennessee, Nashville, 2004, p.111-112. [注八]參考Time 21 May, 1977, 及Reading the New Testament,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76. [注九]參考該Journal, 13(1995), p.59-77.

達文西密碼值得看嗎?李家同

2006年04月22日
公開
37

達文西密碼值得看嗎?   李家同 耶穌的後代 至少有二的七十次方 《達文西密碼》恐怕可以算是近年來最受人重視的小說,在我沒有看這本書以前,我就知道這本小說的主題是有關耶穌結婚生子的故事,我當時就驚訝不已,因為要證明任何古人曾經結婚生子,都是高難度的事,耶穌如果確有其人,他也是兩千年前的古人,當時羅馬帝國的正史並沒有記載耶穌的生平,要用非常確切的科學方法來證明耶穌曾經存在,已經非常困難,要證明耶穌曾經結婚生子,豈非難上加難? 這本小說的主軸說世界上有一個祕密的團體,一直在保謢耶穌的後代。我的資訊系學生看到這點,個個搖頭嘆氣。耶穌是二千年前的人。如果每三十年有下一代出生,二千年過去了,起碼有了七十代,如果平均一個人生兩個孩子,至今耶穌的後代一定至少有二的七十次方,這是天文數字,一個小小的團體如何能夠做到這件事?即使我們只保謢後代中的長子,也極有困難,因為某位長子如果沒有兒子,我們必須去找他的弟弟。萬一他沒有弟弟,就必須去找他們的堂兄弟。堂兄弟們住在哪裡?難道這個團體有非常好的機制?可以追蹤大批的人,也有大型電腦,可以儲存這些資料。當然囉,這本書對此毫無交代。 最令我失望的是:書上說,他們知道證明耶穌結婚的證據在哪裡,可是雷聲大,雨點小,書裡的英雄們沒有去找這個歷史上的最大祕密,真可以說是虎頭蛇尾。我們該原諒作者,他再厲害,也不可能想出一種令人信服的耶穌結婚的證據。一張羊皮紙上的結婚證書嗎?即使上面有耶穌的名字,我們也無法證明這個耶穌是我們心目中的耶穌。當時的猶太人並沒有姓氏,我們當然不可能因此而相信《聖經》裡的耶穌結過婚。說實話,如果有人說他有證據耶穌沒有結過婚,也一樣的不可能。 可以列為懸疑小說, 沒有資格被列為偵探小說 這本小說可以被列為懸疑小說,沒有資格被列為偵探小說。懸疑小說有些小漏洞,乃是經常發生的事,但總不能有如此嚴重的邏輯問題,更不能如此的虎頭蛇尾?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有人寫了一本書,說某大國的某將軍祕密地偷了一枚原子彈,而且準備發射了,但是這位將軍聰明過人,任何要抓到他的行動全部失敗。所幸原子彈仍未爆炸。什麼原因呢?並不是因為別人想出了一個打敗他的妙計,而是因為他心臟病暴發。這種虎頭蛇尾的故事使我想起一部偵探小說。這部小說中的嫌疑犯很多,但是我們就是沒有什麼具體的證據。大偵探如何破案呢?容易得很,凶手天良發現,出來自首。這種偵探小說,誰不會寫呢? 《達文西密碼》令我想起一部威爾史密斯演的電影:《星際終結者》(ID4)。電影中,外星人大舉入侵,而且地球上的人類無還手之力,美國總統也愴惶逃離華府,美國空軍用盡了所有的精良武器,都無法摧毀那些邪惡外星人的大型太空船。所幸有人發現這些太空船的防禦網是由電腦連結的。所以威爾史密斯就在空中將電腦病毒用電磁波送進了外星人太空船上的電腦。對方電腦癱瘓。他們的防禦網也垮掉了。 這部電影也是典型的虎頭蛇尾,事情會如此簡單嗎?難道外星人用的是我們人類同樣的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寫這種劇本的人,顯然沒有一點電腦的知識。令我始終大惑不解的是美國的影評都沒有談到這一點。我當時就有一種想法:世人是很容易唬的,至少我們可以說,大多數的人弄不清楚電腦病毒和操作系統有關。因此他們看不出這部電影不合邏輯的地方。他們紛紛走進電影院,使得這部電影大賣。 大多數人 似乎不喜歡講邏輯 雖然《星際終結者》有點虎頭蛇尾,但至少還有個尾。《達文西密碼》根本無尾。因為一開始就說有證據,最後卻提不出證據來。 《星際終結者》是一部娛樂電影,並沒有什麼人嚴肅地討論這部電影,《達文西密碼》就不同了。CNN還製作了一個特別節目,慎重其事地討論這本書,好像這本書極具學術價值。這是我極為擔心的事。如果大家將這本小說看成有趣的小說,也就罷了。大家如此看重這本書,使我感到大多數人似乎不喜歡講邏輯。最糟糕的是連天主教會都強烈地反對這部電影。顯然天主教會感到很多人看了這部電影以後,會從此以後相信耶穌的確結過婚。 一部小說不合邏輯,無傷大雅。很多小說都是如此。只要讀者知道哪些地方有問題,就無所謂了。如果大家看不出有嚴重的邏輯漏洞,我們就應該擔心了。如果眾多的人根本不會邏輯思考,我們真該替人類憂心了。 我還是要強調,懸疑小說是不能在結束的地方胡亂了事的,因為懸疑小說最重要的地方一定是在結尾。胡亂結尾的懸疑小說,毫無價值,人人會寫也。《達文西密碼》如果出自一位亞洲國家作者之手,不可能如此轟動。我們只好承認西方國家不僅船堅炮利,在文化上,也是無往不利的。怎麼辦呢?   【2006-05-26/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孩子的成功99%靠媽媽的努力/作者: 張炳惠/著

2006年04月21日
公開
49

孩子的成功99%靠媽媽的努力 作者: 張炳惠/著 出版社:核心文化 張炳惠女士,是三個孩子的媽媽。   三個孩子皆畢業於哈佛及耶魯等名門大學,目前兩個女兒都在擔任國際律師;曾被認定有學習障礙的老二彼得,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之後更在紐約曼哈頓嶄露頭角,成為數一數二的企業家。   因為三個小孩都擁有不錯的成就,所以很多人都會詢問她有什麼特殊的教育祕訣。   然而,此書,張炳惠博士並未提出任何的教育理論,僅僅描述出與三個孩子平日生活的點點滴滴,但從中,可以清楚看出一個母親如何用心去觀察孩子所需,從旁輔佐孩子成長,以及在面對問題時的種種矛盾掙扎,最後,如何去選擇對孩子最有利的解決方法……   整本書所透露出的是,一個媽媽做一切事情皆以孩子為出發點的「用心」! 作者簡介 張炳惠   高中時,因為英文優越受到肯定,十九歲時,便前往美國留學。她身為名門之後,卻拒絕接受家裡的支援。留學期間,她在餐廳洗碗、在工廠當作業員,或做做家庭手工等等,靠自己解決生活費,而學費則全部以獎學金來支付。   她在取得歷史學博士之後,在夏威夷大學教歷史學。   她注意到美國境內韓國移民的現況,開始以移民家庭的青少年為對象,設置了一套異種教育的系統(異種語言教育是美國境內,給移民子女在學校中,一起接受英文和母語的教育)。   在ABCD中心製作以英文和韓文所編的教科書,在全美境內完成測試,現今在美國許多小學和中學,都以她所編纂的教科書,教育移民子女。

這些書可以讓你的孩子變第一名

2006年04月21日
公開
44

這些書可以讓你的孩子變第一名 作者:奧林文化&大穎文化 總編輯 謝淑美(Carol 謝)   這本書是由奧林文化&大穎文化總編輯謝淑美(Carol 謝)在〈PChome電子報──Carol的魔法圖文書 〉裡所刊載的文章集結而成。 像傳教士一樣的 六年多前,我幫台東基督教醫院出書幕款、蓋醫院,認識了醫院裡的很多外國醫生,聽說他們都是從年輕時就來窩在台東,一輩子待在這個很多台灣人都不願待的偏遠地方,過著克勤克簡的生活,為台東的醫療努力。我很敬佩,但是無法想像他們哪來的熱情,可以這樣義無反顧的投注一輩子。 他們都是基督徒,但是不會勉強所有人一定要像他們一樣的信上帝。我最常聽他們說的一句話是──相信上帝自有祂的安排。 當時,我懷孕,荳芽即將出生。一位跟我一樣也叫Carol的醫師阿嬤跟我特別有緣,她為荳芽取了「Alvita」這個很有意義的英文名字。 我要生產的前一天,Carol打電話問我:「怕不怕?」 我說:「怕。可是還是要生呀…」 Carol說她會請大家一起幫我祈禱。後來我台東的朋友果真跟我說,我生產那天,全醫院的人都聚在一起幫我禱告,祈求我們母女平安。 從那時起,我就相信荳芽一定會是個很幸福的孩子。因為她是在這麼多的祝福下,來到這個世界的。 後來Carol要退休了。醫院的朋友邀我去參加義賣,他們要幫Carol籌措回加拿大的機票錢,我才知道這些外國醫生從基督教醫院退休是沒有退休金的。辛苦奉獻了一輩子的青春年華,服務的對象還是跟自己連「同胞」都稱不上的外國人,臨老歸鄉,還一點點基本的旅費都沒有。 我不禁很擔心的問Carol:「這樣可以嗎?」 Carol還是笑笑的回我:「我把一切交給上帝。我相信上帝自有祂的安排。」 而我知道她還有一個老媽媽要她照顧。 幾年光陰過去了,Carol依然過得平安喜樂。我終於也花了這麼多年的時間,真正體會了Carol他們那樣的傳教士精神──透過童書的出版。 ※ ※ ※ 出版,是我這輩子唯一做過的工作。在我單身時,我做的是成人書,幾年的出版經驗讓我累積了某些聲名與財富。這個工作是我的興趣,我從來不曾懷疑過。可是,也僅止於此而已。我不知道這看來平順的工作少了什麼。 熱情,我也有呀;專業,我也夠呀;成就感,也有得到呀……到底缺什麼? 後來因為有了荳芽,我陪她看童書,看來看去就是覺得這些童書不夠。有一天,像被雷打到一樣,我決定要做童書。一頭跳進一個我不熟悉的領域…… 我開始了大穎文化的童書出版工作。 大穎文化的「穎」字取自荳芽的學名,公司的英文名Alvita更是直接從她的英文名字來的。這個出版公司剛開始只是一個母親的心意而已。 漸漸的,在出版童書與帶荳芽長大、又生了蝴蝶妹妹的過程中,我自己也慢慢的改變了…… 沒生小孩之前,我想比較多的是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我開始想我應該要更努力成為一個更美好的人,也應該讓我們這個世界更美好,令我的孩子學習到一切做為人所應該具備的美好特質。於是,這影響了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及我所做的一切。我想得愈多,就變得愈貪心──我不只要我自己的荳芽、蝴蝶好而已,我還想要所有我見得到的孩子都好,最後,連那些我看不到的、不認識的孩子,我都覺得不能不管,我想要每個孩子都過得很好。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平安地成長,所有的家庭都可以給予孩子應得的自由、快樂與尊重。所有的孩子都像我的孩子一樣。 在這樣的期許下,我定位大穎的童書要討論到孩子內在的、心靈的、情緒的、價值觀的層面。所以我選了討論生死、情緒的「好好哭吧」;講單親的「你還愛我嗎?」;講戰爭的「炸彈娃娃」;講環保的「娜莉塔的眼淚」;講人性的「米諾貓上街去買魚」…… 我的童書不盡然全是歡樂的。我想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我們大人更看重他的理解能力。所以,我不認為只能為孩子出版甜美的童話故事。孩子,值得知道更多世界的多樣面貌。 大穎剛開始的前半年,很慘!退書率很高,那是我做書這麼多年來最痛苦的一段時期。我看盡冷眼、夜夜失眠,身邊親近的人都勸我不要做童書了。他們都說──妳還有妳擅長的成人書呀、不必這樣為難自己…… 我有我的理想,我從來也不認為理想跟現實一定要站在兩頭拉扯。但是,我也無法天真的不顧現實。 我困惑時,會到行天宮拜拜,莊嚴的氣氛可以令我安定。但是我不問卜。我去那裡靜靜的聞裊裊的香氣,跟自己對話。 我問自己:我最初的理想是什麼?我的堅持是什麼?我期望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在哪裡?我期待大穎文化帶給讀者的是什麼? 我回答自己的答案就是我的原則,我最後賴以為判斷的依據。 總是要時時這樣提醒自己吧──不論多久、不論經歷多少事、不論景氣好或不好、不論順利或困頓,一定要有一些自己很相信的理念,一直要堅持下去的。 我堅信我選的書是好的、我做的事是對的,所以我需要的是想:我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做到我想做的? 之後,我的企畫行銷經理幫我做了很多童書市場的調整,她們說要我自己講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書,所以,我就開始了在Pchome名為「Carol的魔法圖文書」的電子報文章,為我出版的每一本書說一些故事…… 一陣子以後,我周圍的人常常跟我說他們收到朋友轉寄的文章,一看,就是我寫的這些。然後,一些讀者寫mail給我,告訴我他們因為看了我的文章,因而重新思考對待孩子的方式。一些學校、基金會請我去講演,他們說因為看到我寫的這些文章很感動…… 漸漸的,很多人說大穎是出“不一樣的繪本”的出版社。我們不再是票房毒藥。我的公司多了一個講親子課程的「父母學習成長教室」和「孕媽媽學習成長教室」,來聽我上課的人多了起來。今年下半年,我即將受邀在士林社區大學開課…… 我們的網站時常有讀者留言問──有一個媽媽、姊姊是荳芽、妹妹是蝴蝶,這些文章有出書嗎? 所以,我們就決定了把這些文章集結成書。名為【這些書可以讓你的孩子變第一名】。當然,我講的第一名不是功課第一名,而是我平常一再說的那些美好的人格特質──溫柔第一名、善良第一名、自我肯定第一名、負責第一名、善體人意第一名、自我照顧第一名、自我成長第一名、不必別人操心第一名、不必別人逼著讀書第一名、悲天憫人第一名…… ※ ※ ※ 我像傳教士一樣的,書寫、講演。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得到適當的對待。 藉由這樣的經歷,我明白了我一直不知道的那個「工作缺憾是什麼」──你要知道你的工作除了可以賺錢、滿足你自己的成就感之外,還可以為別人帶來什麼好的影響及意義。原來,工作不只是要熱情、專業、成就感,還需要找到像傳教士一樣的那種義無反顧的極至奉獻精神。 我不像東基醫院的Carol醫生一樣先天就具慧根,早早就發現工作對她的意義。我要透過荳芽、蝴蝶的啟發,經歷很多困頓、折磨、苦思,才能把我明白的、感動的事,一點點透過出版、書寫及講演,成全自己的成長,也傳遞出來給大家。 如果你看了我的書,也有一點感動,請一定要時時練習著以最適當的、溫柔的,不那麼威權的方式對待你身邊的孩子。我說「練習著」,是因為這些跟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太一樣,是一種我們不太熟悉的對待孩子的方式。不過,真的值得我們練習。 祝福所有的孩子,跟很努力練習著對待孩子的大人。

總裁獅子心-嚴長壽

2006年04月16日
公開
39

City-Countr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NCU 不瞞各位,我其實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連大學都沒讀上,實在沒什麼了不起。但是我在很早的時候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有一個機緣認識自己的優點、了解自己的個性,在工作上證明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建立信心。 我這輩子從來沒想到自己會出書,《總裁獅子心》這本書是因為當時應對一群青年朋友演講,獲得很大的迴響,才決定要出的。這個書名也不是我自己取的,而是出版社編輯跟我接觸,覺得我相當符合獅子座的個性,才取了這個名字。我本來覺得這個標題有點太囂張了,編輯卻說:「給年輕人看的書就是要取這種名字!」我就讓他們決定了。 認清自己的侷限 我想跟各位談一談自己人生的「巧遇」。我不是很優秀的學生,功課平平,對讀書總是沒什麼信心。不過我在學校還蠻活躍的,當過樂隊隊長、民謠社社長、童軍團團長,就是考試不太行,死記的能力很差。在台灣這個環境,讀書考試都是很重要的,當時考不好,倒也不算意料之外。 畢業之後,我本來想當樂隊指揮,但是真正接觸了專業的指揮之後,才發現學生時代我被人家稱讚是很好的指揮,充其量只能算是「雙手隨著音樂起舞」罷了。真正的指揮要能對音樂全盤控制,無論在聽力、節奏感和對音樂的反應能力,都要從小打基礎。所以我認識到自己不是這塊料,覺得這輩子或許只適合欣賞音樂,而不是製造音樂。但是那個時候才決定要考大學,也已經來不及了。既然沒考上大學、家境又不是很好,我就決定先去當兵。 在空軍防炮部隊當了三年兵,給我的人生帶來很大的衝擊。起初從學校到新兵訓練中心,接觸的差不多都是高中畢業的同學,沒有什麼調適的困難。但是當我被調到部隊裡去的時候,發現自己很難跟那些老兵溝通。三十年前,部隊裡很多老兵都是從大陸撤退到台灣來的,他們的生活習慣跟我非常不一樣,我們卻睡在同一個大通鋪,和他們就只隔著一層蚊帳。有的老兵生活習慣很粗糙,不洗澡的啦、滿嘴酒氣的啦,開口講的都是賭博、喝酒、找女人。當時我還是一個清純的學生,突然來到這樣的環境,真的會有無法調適的感覺。 軍旅生涯的衝擊 被這樣的環境包圍,我自然而然就有了「自我保護」的動作。當我該出操、當班的時候,還是規規矩矩做該做的事,但是當我有自己的空閒的時候,就到花蓮海邊去聽音樂。那時候我們的部隊在花蓮的機場附近守備,我帶了一個裝乾電池的留聲機,有空就到海邊去,躺在沙灘上,望著藍天大海,聽自己的音樂。沒想到這樣的舉動讓那些老兵覺得我很高傲、孤僻、不合群,對我的印象非常壞,我卻完全不曉得。我覺得我已經把該做的事情做好了,剩下的時間當然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有一次,部隊緊急集合,我在海邊聽音樂,其實離部隊只不過兩三百公尺的距離,誰來叫一下就可以了,卻沒有一個人來叫我回去,大家都等著看我出糗,於是我就被罰關禁閉。各位想想看:一個從來沒犯過錯、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忽然被抓去「關起來」,那個感覺真的很難受。當我被押到禁閉室,褲帶鞋帶被拿掉,人被推進去之後,鐵門在我身後砰一聲關起來,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個好殘酷的聲音。忽然間,你變成一個「犯人」,跟外界阻絕了,我坐到地上,望著那堵牆壁,不禁問自己:「我怎麼會變成這樣?像我這樣一個從來不想冒犯任何人的人,這樣一個循規蹈矩的人,居然會被別人誤會到這種地步?」 在禁閉室裡,我望著牆上許多以前關禁閉的人寫的塗鴉,告訴自己:「我不能再這樣,我不能再把自己關在自以為是的、自我保護的封閉空間裡,我一定要走出來。」眼光放遠,克服逆境我相信許多年輕人碰到這樣的情況,很可能就消沈下去了,我很高興當時選擇了另一條路。我從禁閉室出來之後,剩下兩年八個月的役期,和那些老兵都還是要天天見面,於是我開始去認識他們、瞭解他們。從這樣的過程,我發現:假如把眼光放遠一點再去看,你會覺得這些人蠻可憐的:他們在台灣沒有家庭,人生所有的成就感都是在軍中。他的階級比你高,是唯一能贏過你的地方,其他什麼都沒有。他知道他的學識沒有你高、見識沒有你廣,只有權力比你大一點點。這種對權勢、權力的展現,在每個環境都會發生,事實上那只是另外一種從自卑所產生的自我保護,他必須從這裡來肯定自己,因為他全部的世界,就是這個軍中生活。甚至在過年休假的時候,他們都不知道該去誰的家,因為他們都沒有親戚。所以仔細去瞭解,你會發現這些本來看起來很討厭的人,都有一段值得同情的過去。 於是我開始跟那些老兵聊天,談他們的過去、他們的家鄉,有的人談著談著就流下淚了。我發現自己很容易就能幫助他們:比方他們不識字,我可以幫他們寫信,休假回來也常常帶一些家鄉口味的小吃,稍微安慰他們的鄉愁,我還跟他們學家鄉話。漸漸地,他們對我不再有任何敵意,反而打從心底把我看成很重要的、可以溝通的一個 partner。透過這樣的經驗,我重新恢復了信心。後來在軍中看到許多數饅頭、混日子的新兵,有木匠、有泥水工,他們的生活經驗比較膚淺,當兵純粹是過一天算一天,我也慢慢開始去瞭解他們,帶他們聽古典音樂,一起欣賞舒曼的夢幻曲,和他們談樂理、談樂器,漸漸得到了一群知音,而且他們還把我當成生活上的老師。後來我變成了老兵與新兵之間溝通的橋樑,也和他們都變成了很好的朋友。 還記得有一個兵是做泥水匠的,退伍之後我去工地看他,一下子就找到他了,因為工人做工的時候習慣把音樂開得很大聲,我遠遠就聽到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馬上知道我的朋友在那裡,這件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在軍中,從一個被大家誤會成孤僻、不合群的男孩,轉變成大家的好朋友。記得退伍的時候,部隊裡的老兵和士官長,總共五十幾個人一起請我吃飯,他們說:「阿兵哥退伍,能讓五十幾個老傢伙合起來請客的人,你嚴老大是第一個!」大家都說我出社會之後一定前途無量,我也就抱著這樣的期待,走到了社會上。 第一份工作:送貨小弟 原本我也以為自己應該還可以吧,沒想到出社會之後,整整六個月找不到工作,果然是前途無「亮」,覺得未來黯淡極了。剛退伍的時候,我分析自己的狀況,覺得不大可能繼續讀大學,就算考上大學,家裡的環境也讓我必須半工半讀,所以我決定還是應該直接去做事。沒想到一直找不到工作,最後還是靠朋友幫忙,才找到一個工作。那位朋友是我的鄰居,在學校裡高我一班。我當兵的這段時間,她在念大學,我退伍的時候,她也畢業了,在美國運通做電腦終端機操作員──二十幾年前,電腦在台灣還是非常罕見的東西,這在當時是不得了的工作。她跟我說:「我們公司規模還很小,現在就缺一位送貨的傳達,偶爾也要打掃打掃辦公室,不知道你要不要?」簡單地說,就是要找個「小弟」。我想了想,既然找不到事,什麼都可以,總得有個開始吧,於是我就去了。 沒想到這個工作真難做!難的倒不是送貨、打掃這些基層的工作,真正難的是:每天你都要在你以前的同學面前,替她清理字紙簍、收拾桌子上的茶杯、還得替她洗杯子。當時我不禁問自己:怎麼讀過大學跟沒讀過大學,會有這麼大的差距?我在學校的時候也不覺得自己比人家差呀!為什麼現在我得伺候她?現在回想起來,她真的是我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貴人。因為她讓我體會到:真的已經沒有退路了。這樣的刺激跟對比,讓我必須努力突破現在的狀況,而當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工作當成學習」。 別讓自己看不起自己 我決定不要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一般的小弟都是穿T恤牛仔褲加球鞋就到處跑,我卻決定穿西裝褲、皮鞋、打領帶,最起碼讓自己看起來是一個端莊的年輕人。白天工作沒有時間唸書,我就利用晚上勤學英文,重新去讀以前沒有讀好的書。但即使有這樣的學習熱忱,讀書還是不簡單,於是我就跑去找那位同事,請她教我。她說她沒空,我很失望:你是我的同學,為什麼不肯教我?我又去找另外一位同事,問他說:「這個終端機很不錯,你可不可以教我打?」他卻回我:「這個東西很貴的,你弄壞了怎麼辦?」於是我才發現,即使在職場,要學習專業的技能也不是那麼簡單。 有一天,我終於覺悟了。下午五點鐘,我照例要去收拾同事的字紙簍,就在收垃圾的時候,我想到:「假如必須要從人家喜歡的、正在做的事情去學習,我大概沒有機會。也許對我最好的學習,就是從人家不喜歡做的事情學起。」也許我就是做一個收垃圾的,也能從這些垃圾學到一些東西。所以我所謂的「垃圾桶哲學」,就是寧願像一個收垃圾的人一樣,去做一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我知道只要「有機會去做」,就是一種學習。不放過每次學習機會思考轉了個彎之後,真是豁然開朗。我能夠完全接受那些原來不想做的事情,別人叫我做事,我都非常高興,因為又有了一次學習的機會。 到了五點半,有的人趕著下班,手上的事情做不完,我就說:「你教我,我幫你做,你可以早點下班。」我曾經替同事撥過一支兩三個小時都打不通的電話、也曾經替一大疊五百張傳票蓋章,不久便漸漸發現我很受歡迎,因為同事都覺得我「很好欺負」,什麼事情丟過來,我都願意做。但是我把它當成一個學習的環境,而且當你真的去做的時候,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從這樣的哲學出發,我的學習領域變得非常開闊。我每天都要在辦公室待到晚上十點、十點半左右,但是我很樂意,因為它給我一個真正學習的環境。也因為這樣,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無意間被我的老闆發現公司裡有這樣一個認真的員工,也無意間被隔壁辦公室的老闆發現我在用功。 當時辦公室的隔壁是環球航空,他們的總經理經常也留到很晚,我常常會在盥洗室遇到他。有一天他就問我是做什麼的,我說我是傳達。他又問:「每天看你留到很晚,你都在學什麼?」我說:「我在學航空公司票務。」他馬上說:「我們現在需要一個junior ticketing clerk,要到夏威夷或倫敦的票務中心去受訓,你有沒有興趣?」他說受訓回來可以有六千塊的月薪,而我當時的月薪只有兩千塊。在那個出國還很困難的年代,對一個年輕人來講,可以出國受訓、又有這麼高的薪水,許多人大概都會被吸引,決定要去吧。我跟他說:「你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想一想。」那天回家,整夜睡不著,覺得忽然要面臨一個好大的抉擇。但是我很仔細地檢討自己,發現那位總經理雖然認為我的英文還可以,我卻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此外,我也覺得現在這份工作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最後我還是跟他說:「我並不覺得自己可以勝任這樣的工作。」,婉轉拒絕了。 懂得判斷每次「機會」 重複這段故事,主要是想跟各位說:在生命過程中,你會被給予很多機會,但是有的時候,「機會」會變成一條不歸路。當你做到超越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要再回頭,往往已經回不來、下不來了,反而創造出更多的失望。所以我必須要讓自己的每一步都踏得更扎實,而回絕了那個機會,回到原來的工作。很幸運地,半年後我的老闆就派我去當機場代表,接待國外來的團體,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外界的事物。當時我看到許多領隊帶團到世界各地旅遊,非常嚮往,於是我又有了新的目標,就是做一個tourescort(導遊)。在這樣的過程裡,我始終都有一個努力的目標,這是我非常幸運的地方。在人生的際遇中,你隨時會碰到各種機會,有很好的工作等你去做,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你必須先真正地認識自己。我是在無意間發掘了自己的缺點與優點,也瞭解到我很喜歡「服務」這個行業,很喜歡跟人接觸,所以我選擇留在這個行業繼續成長、繼續發展。 接下來,我在美國運通歷練了許多職務,從機場代表做到總務。在做總務的時候,有一次公司要採購一批非常昂貴的計算機,當時講好要全新品,因為有許多公司會拿整理過的二手機來湊數。機器還沒來的時候,廠商塞給我一個信封,說:「你辛苦了,去買杯咖啡喝!」然後人就跑了,我打開一看,裡面是八千塊!要再去追,廠商已經不見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把信封交給總經理,跟他說了這件事。過了幾天機器送來,發現裡面還是有二手貨,我堅持要廠商換新貨,他很不高興,後來透過別的管道跟總經理說:「你們公司有個姓嚴的,不但主動跟廠商要佣金,還找廠商的麻煩!」各位想想,我要是拿了那筆錢,豈不是就踏入了陷阱?現在的我恐怕也不會是這個樣子了。 提防生命中的陷阱 這些及時給我的警惕,更加讓我相信:人生中的許多「機會」都不足以影響你的意願,因為它們隨時可能變成「不歸路」。人不可能不受到誘惑,我比較幸運的是,在還很年輕清純的時候,就接受了這麼一個考驗。要是再過幾年,接觸的人事更複雜、更世故,事情或許就會有變化了。正因為很早就碰到了這樣的事情,讓我對這類的陷阱與危機更加提防,也讓我在接下來的工作表現得更認真。 我在美國運通待了八年半,在前面的四五年,幾乎每半年就被升遷到新的工作。但是我必須特別強調:當時的背景跟現在不一樣,那個不必讀大學也可以突飛猛進的機會,在今天這個環境已經不太可能出現了,現在的環境競爭遠比當時激烈。二十幾年前,台灣還是一個急速成長的環境,美國運通這麼大的組織,在我加入的時候只有七個人,在我升到總經理的時候是二十幾個人,到我離開的時候也才四十幾個人,而現在美國運通已經是五百人的公司了。假如過去的那個我踏入現在這個公司,我不覺得會出現同樣的結果。在一個五百人的組織裡,無論你的表現有多麼突出,都不可能像在七個人的組織那樣很快被肯定。尤其當公司迅速成長的時候,也會創造出許多機會。假如公司對你有信心,與其找外面的人,當然不如優先用自己人。所以總歸一句話,當時真的是「時勢造英雄」。 「英雄造時勢」的時代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一個「英雄造時勢」的時代。在這樣高度競爭的環境,所有的企業都在縮減、裁員、效率化,而企業吸收資訊的學習方式又是那麼寬廣、多樣,一個年輕人要靠自己摸索學習,已經不容易成功了。現在必須要靠很多有經驗的人,無論是學校老師或者社會人士,幫你整理出所有學習的內容,才有可能創造出學習的捷徑。在這個環境下,「讀書」絕對是最快的學習捷徑。後來,我已經在美國運通主管許多業務,當時美國運通在台灣的業績已經有四五年都沒有突破,主要是因為他們沿用美國的那一套做法,比台灣市場所能接受的程度早了太多。 我在公司接受了四五年的訓練,又是本土出身,所以瞭解問題所在,於是向公司提出建議,認為應該做一些大幅度的改變。那時候我的老外主管還很猶豫,我就威脅他說:「你不讓我這樣做,我就要辭職了!」他深怕我離開,就答應了我的提議。沒想到那些做法真的讓公司轉虧為盈,美國總公司就把我的老外主管調走,讓我接他的位置,成為美國運通有史以來第一個亞洲本地出身的總經理,那時候我才二十八歲。 預測十三個月 當時整個公司只有二十幾個人,我這麼年輕就當上總經理,最大的意義既不是升遷到哪個位子、也不是待遇有多好,而是我有機會到世界各地去開會、必須對總公司提出許多計畫,美國運通對主管的要求是「遠見」,他不要你去操心下一個月的營運,他要你思考的是十三個月到五年以內會發生什麼事、你又有哪些因應計畫。當時有一個「預測十三個月」的要求:假使現在是五月,你必須預測明年六月的業務。這樣的訓練使主管在面對變化的時候,不會手足無措,這才是我真正獲得的機會和歷練。我後來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不會只看眼前,而會看得更寬、更廣,就是在這段時間學到的。 在美國運通的八年半,是我學習的過程;到了亞都飯店之後,則讓我有了實現理念的機會。亞都飯店當年是美國運通的房東,那時候台灣還沒有很多旅館,亞都的董事長想建旅館,就來請教我。我看了他建飯店的計畫,覺得不大好,就建議他找國際的管理人才。沒想到當時政府鼓勵興建旅館,有十幾家飯店同時都在興建,許多國際管理人才看了亞都的地點和環境,都覺得比不上別人,就回絕了他的邀請。發生這種狀況,我也很過意不去,因為當初是我建議他找人的。於是幾乎在他半強迫的情況下,答應過去幫忙管理這個旅館。 沒想到我這麼一個從來沒管過旅館的人,也把亞都管得還不錯,不僅替台灣旅館業創造出新的方向,也讓亞都在後來的十幾年,都是台灣旅館業的領導者。這要感謝我在美國運通受的訓練,讓我能夠從顧客的期待中,找到他們需要的服務。 爭取明天的客戶 我到了亞都飯店之後,發現它和十幾家競爭對手比起來,地點和環境都不好。我該怎麼讓這家條件並不理想的旅館,變成成功的產品?當時台灣大部分產品的規劃和包裝,都是模仿以前成功的例子,我卻用了一個從美國運通領悟到的新觀念:「不要只看今天的客戶,要看明天的客戶。」那時候到台灣住旅館的客戶大概有八○%是觀光,只有二○%是商務。但是我研判台灣經濟會持續成長,商務客戶二○%的比例一定還有成長的空間。換句話說,未來會有更多做生意的人到台灣來,然而當時卻沒有專為生意人準備的旅館。 有了這樣的觀察,我決定把亞都包裝成「專為商務人士服務」的飯店。當時許多人看到做旅館很好,就蓋一間想要爭取所有顧客的旅館;我卻剛好相反,只專心經營一種特定的客人,並且仔細研究他們期待的是什麼。我發現來觀光的客人和做生意的客人,對旅館的期待是不一樣的:觀光的客人往往是一整個團一起,心情很高興,他們多半會期待一個又大又熱鬧的地方,最好有得吃也有得玩。可是商務的客人卻不是這樣:他可能已經來過台灣三十次,每次都是來驗貨,即使不想也還是得來,他的表情可能是愁眉苦臉的。加上遠離家鄉,他的心情往往也很寂寞。 讓旅館不像旅館 所以我分析出商務客戶需要兩項東西:首先是一個「離開家的家」,因為他們離家很寂寞,我必須創造一個像「家」的環境;其次是一個「離開辦公室的辦公室」,比方說他在公司有幫忙打字、接電話的秘書,到了旅館卻必須一切自己動手,我必須創造一個像辦公室的環境。我相信,假如能滿足這兩項需求,就可以推出一項成功的產品。當時我做的第一個包裝,就是找一位從來沒設計過旅館的人,把亞都全部做成「非旅館」的設計。 比方我認為旅館的櫃檯是個非常「冷」的東西,會讓飯店員工覺得「你需要服務就得過來找我,我被鎖在這堵矮牆後面,沒法過去。」這是一項負面的服務訊息。要創造像「家」一樣的環境,就得要有「主動去關懷」的心情。於是我把櫃檯拿掉,改成兩副桌椅,客人來的時候,你可以先迎上前去握手,再請他坐下來辦報到手續。我認為要讓客人感到「被重視」,最重要的就是記住他的名字。 於是我設計了一套流程,當飯店代表去機場接了客人、送他們上車之後,馬上打電話回飯店通報:「現在二號車要回飯店,坐左邊的是Mr. Smith、坐右邊的是Mr. Johnson。」我們的守門人就會把名字背下來,車子來的時候,他就會說:「歡迎光臨,Mr. Johnson!歡迎回來,Mr. Smith!」雖然只是短短的幾步路,客人在門口就被叫出自己的名字,和進了旅館才被員工「發現」自己的名字,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 我也把這一套方法運用在接電話的工作。總機把每個房間的客人名字都寫在白板上,電話轉接過去的時候,只要看一眼,就叫得出每一位客人的名字。如此一來,他們都覺得很親切,這就跨越了一個服務上的心理障礙。你不要以為叫一聲短短的名字沒什麼了不起,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會讓客人覺得「我在乎你」,這個訊息是非常重要的。 提前滿足顧客的期待 所以「人性化」的服務是非常重要的。各位一定要記住:無論你有多大的本事,都還是得透過別人來完成。在工作的過程中,你一定會與人接觸,所以「溝通」是非常要緊的事。我在要求員工叫顧客的名字之後,獲得出乎意料的迴響,於是再進一步鼓勵他們去發掘客戶的需求。員工到每個樓層去記錄顧客有哪些特殊需求,下一次他再來的時候,桌子喜歡擺的位置、衣架的種類,這些細節我們都可以幫他做到。於是顧客就會覺得,除了每個人都有的服務之外,他還享受了額外的、專門為了他而做的服務,他覺得你不僅「知道我是誰」,也知道「我要什麼」。所以我們這個行業最重要的服務理念,簡單地說,就是「如何更體貼地把顧客的期待表現出來」。在這個行業,我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也獲得一些成就。 在這個過程裡,我體會到:自己或許仍然是一個不大會讀書、考試的人,但是我卻因為無意間發現了可以發揮的長處,而掌握了人生的方向。所以我還是要強調,「認識自己」比什麼都重要。只有在認識自己之後,做分析、跟別人交談,最後所下的判斷才會正確。 「認識自己」最重要 在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中,我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人的個性是很難被改變的。有的人天生適合做服務業,有的人個性就是不適合。經過努力,他或許可以做得比現在好一點,但是個性終究還是不合。如果這個社會的每個人都只懂單向思考,那會是很大的危機,因為這個社會需要各種正反個性的人來平衡,隨時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找出問題。一個國家假如只有執政黨、沒有反對黨,這個政府一定會有危險。所以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每個人也都應該認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一個服務性的人,要能懂得體貼、關懷別人,甚至遷就別人。而慣於反向思考的人,可能會是一個很好的挑剔者、批評者,卻不見得是一個適合的服務者。比方說一個傾向於服務性的人,要是做了財務稽查,他可能會覺得每個人都很好,對所有人都絕對相信,最後不見得會把工作做好。而一個慣於負面思考的人,看到每個人都先預設有問題,或許反而最適合這份工作。每個工作都有可以發揮的空間,但是在投入這項工作之前,你一定要先認識自己的能力,並且了解自己的瓶頸,才能充分開發自己的潛能。 服務業和生產事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不同。拿裕隆汽車來講,一個裝配線上的工人,它在裝配的時候心情好不好,對這輛車的品質影響不大。可是在旅館裡,好幾百個員工,每一個人都是你的「產品」。如果有哪一個員工用晚娘面孔對你,就會害你今天吃不下飯。所以服務這個行業,每一個 process都非常重要,每一個人都代表著非常重要的力量。要是一個組織裡面「負面成份」的人居多,就會無法突破,所以服務業找人的時候,一定要在性格和個性上選對對象。各位若能瞭解自己的個性、也瞭解不同行業的需求,在安排未來工作的時候,自然會有比較正確的體認。 在我的同學之中,有很多人念大學是「選校不選系」,結果在自己不喜歡的科系浪費了很長的時間,充滿挫折。我在協助籌備高雄餐旅學校之後,發現有許多念完了大學的人又來讀餐旅學校,我認為這不僅是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個人的浪費。花了這麼多年,才發現你念的不是自己真正要的東西,這是多大的遺憾!所以如何及早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實在非常重要。 當導遊的體認 我這輩子做過很多事情,其中成就感最大的,都跟賺錢沒什麼關係。我曾經當過旅行團的領隊,帶一群群的歐吉桑和歐巴桑去歐洲玩。在去之前,我都會先研讀當地的歷史、地理和人文資料,然後在遊覽車上跟他們講故事。像到薩爾茲堡我就講莫扎特的音樂,到羅馬我就講凱撒大帝遇刺的傳奇。在西班牙的戈雅美術館,我一幅幅畫講解,原本逛五分鐘就想走的歐吉桑,竟然跟著我看了一個半鐘頭。此外我也教他們幾句簡單的英文,那些歐巴桑後來都敢自己開口向旅館的服務員拿鑰匙,這些都讓我有莫大的成就感。 當時很多當領隊的人都會帶團去買鑽戒、手錶,拿回扣賺錢;我卻教我的團員買東西記得貨比三家,結果在回國的時候,我的同事都口袋鼓鼓,只有我什麼也沒賺到,可是我的團員都叫我「嚴老師」──我變成一個沒上過大學的老師,其他的領隊卻永遠被叫「眼鏡仔」,整天幫大家拎箱子,沒有人尊敬他。 靠「內涵」受到尊敬 在美國運通工作的時候,我去參加他們的世界經理會議,是全場唯一的黃種人。當時我的壓力很大,深怕被別人看不起。在那個場合我有很強的自卑感,因為所有人個頭都比我高、英文都比我好。後來大家坐下來聊天的時候,我沒有什麼話題可講,因為我的英文只能談工作的事情,他們講的藝術、戲劇,我都不懂。這時候我才發現:要讓人家看得起你,關鍵不在膚色、體型、或者你口袋裡有多少錢,而是「內涵」。於是我去瞭解藝術領域的種種,慢慢發現我也蠻受歡迎的,大家對中國的文化、藝術、美食都很有興趣。只要有內涵,別人自然就會尊敬你。 當亞都的業務漸漸穩定下來,我就很急切地開始進行海外推廣的工作。我一直覺得,做旅館不應該只是等客人來、然後賺他們的錢而已;做旅館有個更大的使命,就是接待國際上的客人、並且讓他們認識台灣、肯定在台灣的中國人。我配合觀光局的活動,帶著廚師、藝術家、還有故宮的工作人員,參加世界各地的旅展,從柏林、倫敦到澳洲,有時候甚至把本職都擱在一旁,這也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設法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 當然我也瞭解,假如只會在國際上宣傳、自己卻做不好,還是沒有用的,所以我後來也開始在國內進行類似的工作,鼓吹台灣辦國際會議,邀請更多國家的朋友到台灣來開會。十幾年前,台北剛剛成立國際會議中心的時候,既沒有推廣的預算、也沒有規劃的團隊,變成僅僅是一個設施的提供者,每年只有二三十個國際會議在這裡舉行,即使到現在,每年也只有四十幾個。 新加坡的國際會議中心成立時間比台北還晚一年,但是他們成立了「國際會議推廣局」,極力爭取各式各樣的會議到新加坡召開,提供機票優惠、甚至免費場地,讓世界上各領域最頂尖的人才都到新加坡來,這對新加坡的國際地位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現在,每年平均有六百多場國際會議在新加坡舉行,還成立了第二個國際會議中心,而台灣還停滯在每年不到一百場的規模。各位想想看,先不要講加入聯合國,要是每年能舉辦這麼多場非政治性的國際會議,就可以讓更多人認識我們的國家、瞭解我們的環境。所以我始終覺得,要突破現狀,一定可以透過別的管道達到相同的效果。我一直在想的,就是怎樣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更多的發揮,尋求更多人的肯定。 從根本改變對工作的看法 我常常要從「心靈」的層面,去改變員工對自己工作的看法。餐廳裡最不起眼的通常有兩種工作:端盤子的服務生和廚房裡的廚師。他們始終都不覺得自己的工作有多高尚,所以廚師往往穿得很邋遢、態度很兇,他不覺得自己需要包裝、需要禮貌。端菜的同仁則是覺得自己做這份工作很委屈,總是沒有笑臉。我跟端菜的同仁說:「如果你只是把自己看成一個端菜員、一個點菜員,你不會看得起自己;可是如果你把自己看成顧客的『餐飲顧問』,對廚房菜色的特點、顧客的習性與品味都能有充分的掌握,替每桌客人都能設計一份獨一無二的菜單,不僅你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顧客也會對你刮目相看,並且很依賴你的決定,因為你比他更瞭解這個餐廳的特色。」假如一個薪水微薄的服務生能用這樣的心情面對自己,他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廚師也是一樣。廚師最常見的觀念就是:「師父怎麼教,我就怎麼做。」所以他們通常不接受客人的挑剔,比方有人抱怨太鹹、或者魚不新鮮,他就會說:「這個人懂不懂啊,我吃都好得很!哪裡不好?」他們的直接反應就是自衛,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所謂「專業」就是「標準化」,是不能被改變的。但事實上,各地吃東西習慣的濃淡輕重,本來就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吃的習慣」是因應顧客的需求而不斷在改變的。一個好廚師要學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知道「每個人的味覺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工作不是要給他一個標準模式,而是設法迎合每位顧客個人的飲食習慣。 從這個角度去看,就豁然開朗了。我很鼓勵廚師去和客人打招呼,這在傳統的廚師是做不到的,萬一被客人嫌,他會覺得面子掛不住。然而一旦能跨出這一步,接受客人的意見,就是學習與成長的開始。逆境更能獲得成長所以無論在什麼樣的就業環境裡,當身邊一切都一帆風順的時候,你也沒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許多工作者其中的一個罷了,沒什麼特色。反之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反而能學習更多。所以不一定要堅持「最好的環境,才是最能發揮的環境」──克服挑戰、同時考慮許多正面與負面的因素,往往能讓自己進步更快、學到更多。 我相信年輕的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優點在哪裡,但更重要的是,你也要知道自己的缺點何在。當你面對挑戰、碰到困難,問問自己值不值得付出這些代價?假如值得,那就設法讓自己通過這道挑戰。我相信天下沒有哪一個服務業的員工,從面對第一個客人直到最後一個客人,情緒都能保持一致。克服這樣的情緒起伏,就是對自己的挑戰,我相信在其他行業,也是如此。 服務業四大準則 我在亞都的時候,曾經列舉四項服務業最重要的準則,是每位員工都要打從心底去體認的基本理念: 一、每個員工都是主人。 也就是說,要讓客人在接觸第一線員工的時候,就像受到主人親自接待一樣。服務業的組織就像一座倒金字塔,最先接觸到顧客的往往不是真正的老闆,而是許許多多的一般員工,一定要讓他們能以「做主人」的心情,去接觸、服務顧客。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也要同時充分授權給第一線。 二、尊重每個顧客的獨特性。 以剛剛我舉廚師的例子而言,顧客的要求不一定是「對」的,但是他一定會有自己的偏好(preference)。你要去迎合他的偏好,才是成功的服務。假如你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去跟客人爭輸贏,即使你爭贏了,最後輸的還是自己。 三、「好」的服務是「有求必應」的服務,但「卓越」的服務,是能夠「想在顧客前面」的服務。真正體貼的服務,是在顧客還沒有提出要求之前,就預先替他設想周到。 四、絕不輕易說「不」。 在這個行業裡,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能斷然拒絕,而要婉轉地讓客人設法體認。有時候客人提出的要求實在難以實現,你千萬不能說:「公司規定不可以」或者「我做不到」,而要讓對方感受到你願意幫忙的誠意,顧客才能比較容易地接受這個事實。其中需要許多技巧和耐性,都要自己慢慢體會。 接受挫折,邁向成熟 我的一生非常幸運,有許多機會接受挑戰。直到現在,我仍然願意接受人生中的挑戰,儘管我知道並不是每件事都做得到,仍然願意去嘗試。因為每一次嘗試的過程,都是最好的學習。各位一定要讓自己有「不斷接受挫折」的勇氣,它往往就是讓你邁向成熟的關鍵。當然在「事不可為」的時候要知道急流勇退,免得無法招架;但是面對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有「沒有任何事情會一帆風順」的心理準備。 我一直都以「服務」作為我的人生觀,儘管聽起來像一句口號,我卻相信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發光體」,不需要太多的「反光體」。台灣在短短數十年就從貧窮走向富裕,回顧歷史,近百年來,兩岸的中國人一直沒有過什麼好日子,台灣在這麼短的時間就創造出這麼富裕的環境,是很明顯的成就。但是物質上的成就是不是就代表一切呢?相信不是。 在經濟起飛的過程中,大家因為窮怕了,一開始累積的一定是物質的成就,有機會就要存錢、買房子,這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當物質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種慾望就變成了「貪婪」,最後大家都要靠滿天星、鑽戒之類的有形物質來證明自己的成就,這和政治人物一定要靠扯斷麥克風來表示自己的權力一樣,都是另一種形式的擴張,是「暴發戶」式的行為。我們在政治、經濟、甚至宗教的層面上,都看到許多這樣的現象。 自許當「發光體」 不管我們有多少成就,擁有多少鑽戒、汽車、保鑣、聚光燈 & hellip,都只能算是「反光體」,必須靠外在的光源來證明自己。我認為這個社會應該鼓勵更多的「發光體」,也就是能讓自己照亮別人的人。他可以是一個獻身山地教育的小學老師,也可以是一個熱心公益的社會工作者,或者一個數十年來默默收容棄嬰的外國傳教士。我認識一群廚師,他們每星期輪流到桃園少年看守所去教年輕人燒菜,把自己最珍貴的絕活貢獻給這群孩子,讓他們以後有謀生的技能。其中一位廚師的鄰居剛好是計程車司機,知道了這樣的事情,非常感動,主動答應每星期免費載他到桃園。 各位想想看:這樣的心意不僅影響了許多接受幫助的少年,也影響了他身邊的人,讓愈來愈多的人願意投身這樣的服務,他們都是「發光體」。我們需要的,就是更多這樣的人,願意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付出、貢獻給這個社會。 撿海星的小女孩 最後,我想講個自己一直很喜歡的故事。 一天黃昏,在澳洲的海灘,有位老先生拄著拐杖散步,遇到一位小女孩。他看到這位小女孩不斷撿起沙灘上的東西往海裡扔,不禁好奇地問道:「小妹妹,妳在打水漂嗎?」小女孩說:「不是,我看到沙灘上有好多海星,明天一早太陽出來,它們都會被晒死,我覺得那樣太可憐,所以把它們送回海裡去。」這位老人已經看盡人生百態,不禁莞爾。他說:「小妹妹妳別傻了,這條海岸有多長、海星有多少,憑妳一個人,怎麼可能救活所有的海星呢?」 小女孩又默默撿起一隻海星,丟向海中,然後說:「老公公,我知道我不可能救活所有的海星,但是我知道當我撿起這一隻海星、丟進海裡的時候,我已經改變了『牠』的命運。」 各位朋友,讓我們都來做這個社會的「發光體」吧!

(轉貼) 我十六歲,我沒有手機 (中時電子報)

2006年02月16日
公開
42

我十六歲,我沒有手機 (中時電子報) ---------------------------------------------------------------- 近日看到不少台灣「卡奴」的問題,心理有所感觸,以我一個高三學生的觀點, 我認為問題就出在小孩的零用錢取得,及更進一步手機使用的問題上。 我今年十六歲,即將升上十二年級, 從五歲舉家移民澳洲至今,我沒向父母領過零用錢; 更由於每天由父母接送上下學,所以也沒有使用手機的需要, 至於連我母親在澳洲都申請不到的信用卡,在我,更別提有沒有信用卡的問題了。 我不知道其他亞裔澳洲孩子的情形,但我知道我的澳洲同學不少跟我一樣,沒有手機、沒有零用錢也沒有信用卡。 難道我們這種年級的孩子不需要社交或不缺零用錢嗎? 事實上,我們也需要買朋友間的生日禮物,再加上情人節、聖誕節等等, 彼此間的互相饋贈,禮數也不少。 只是,我們習慣自己去掙錢。 在澳洲只要滿十四歲又十個月就可以開始打工, 事實上學校在學生滿這個歲數後也會安排兩週的工作實習課, 所以澳洲孩子普遍都有自己打工的習慣。 我的不少同學會利用下課到超市或速食店打工, 一小時澳幣七元(一澳幣大約二十五台幣)的基本工資, 一星期做兩天,每天五小時,一週就有七十元的收入,這可能是他們的零用錢,也有的同學還必須按比率分擔家裡的開銷,收入七十元,也許他要上繳家庭信託二十元。 沒到超市或速食店打工的同學,有的會利用假日替人洗車, 一家三兄妹沿著社區挨家挨戶的按門鈴尋找工作機會,洗一輛車五元,一天下來洗個十幾部車的機會不是沒有; 還有就是發傳單或替慈善單位募款,或是像我,利用下課幫其他較小的孩子做伴讀, 一小時澳幣十元左右,一週工作六小時,這就是我的零用錢。 到了十一年級,我也開始幫其他孩子修改作業賺錢,及利用暑假找商機替台灣來的商人做口譯,林林總總的小工作,就是我們的零用錢。弟弟今年十二歲,他則幫鄰居清理游泳池或垃圾桶,賺取自己的零用錢。 談到手機,可能是環境不同,在澳洲一般同學上下學都由父母接送,所以除了通學的同學會用手機外,很少看到同學用手機,甚至像我們學校,根本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有手機的同學幾乎都使用預付卡,父母通常都給一個月十五至三十元(約台幣三五○至七五○)的額度,方便父母連絡我們用。如果不用預付卡,電信公司也有所謂限制通話費措施,手機的申請如是父母為子女申請手機,可要求電信公司做通話額度限制,只要孩子手機額度超過限定就自動斷線。 談到預付卡,電信公司為了方便使用預付卡者,還推出預付卡與預付卡間互打免費的優惠專案,我想這些都是推出給學生的優惠措施吧!手機有通聯需要才能使用,使用有額度上的限制,盡量找免付費的方式通話,至於在家裡孩子使用電話需要通過父母同意等等,這些都是澳洲父母給孩子「省著用錢」的基本花錢觀念。 至於我們家人沒有信用卡可以用的問題,並不是我們沒有用卡的習慣,而是因為媽媽在澳洲是專職的家庭主婦,雖然其名下有存款,但是沒有薪資收入,根本就被發卡銀行拒絕,辦不成一張信用卡。所以我們家只要現金卡,沒有信用卡,至於連讀大學的表哥都沒有的信用卡,更別遑小小年級的我有信用卡了。 所以,「卡奴燒炭 刷掉生命」、「當街搶劫,卡奴鋌而走險」,「百萬卡債、連累爸媽」等等台灣的卡債問題,以我一個小孩的觀點, 認為問題就出在台灣父母給孩子錯誤的零用錢觀念及錯誤的使用手機觀念。 動則數百、數千,甚至上萬的零用錢,拿得何其容易,花錢花的何其容易,用手機聊天聊到上千、上萬何其開心,燒錢又燒得何其容易,當然長大後信用卡也刷的容易多了。 從小沒有掙錢不易的觀念,長大後又怎麼會有正確的金錢觀念呢! 這就是一個十六歲小孩對卡債問題的見解。 (作者為澳洲布里斯本十二年級高中學生)

火星文CU29、AKS 猜猜看?

2005年12月08日
公開
42

記者孫蓉華�台北報導 猜猜看「ball ball you」是什麼意思?答案揭曉,這是取英語的中文意義「求求你」。 重建教育連線、台灣省教育會昨天談到E世代孩子的國語文使用情形,莫不搖頭。與會學者憂心孩子的國語文能力低落,亂用「火星文」,將注音符號、英語混合運用,不中不西,錯誤多。 省教育會總幹事王玲惠舉例說,「一切ㄉ是幻ㄐ,嚇ㄅ倒ㄡㄉ」,其實要說的是「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還有「給窩留言,給他按下7、啾對惹!」,其實是「給我留言,給我按下去就對了! 」,而「CU29」居然是「See you tonight」。 至於英語與國語文混用或亂用的有「Jason loves Jason」,其實要說的是「潔身自愛」;還有「今天morning call的成績出來了,我媽一定會AKS!」,其實是「今天模擬考的成績出來了,我媽一定會氣死 (台語)!」。「ball ball you」其實是「求求你」。 成語殺手、用錯別字的也不少,例如像無遠「佛界」,應是無遠弗屆;近「默則」黑,應是近墨者黑;不自由「母」寧死,應是不自由毋寧死。還有解讀字面,不解本意,例如把過河拆橋,解釋成「為了建更好的橋」等。 王玲惠表示,現代孩子學習的符號圖像多,才會造成電腦火星文字,錯別字也多,閱讀、寫作能力退步,理解能力減弱,需要加強閱讀能力,要有大量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的練習才能改進。 【2005/12/08 聯合報】 @ http://udn.com

搶救中文》求求你 火星文:ball ball you

2005年12月08日
公開
41

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ball ball you!」、「AKS」、「1切斗4幻j」…。這些學生慣用的注音文、火星文,加上「不自由,母寧死」、「無遠佛界」等錯字連篇的成語,不少老師一提到E世代的國語文能力,就搖頭嘆氣,真的是「AKS(台語:會氣死)」。 台灣省教師會總幹事王鈴惠說,很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使用自創的火星文、注音文,甚至把英文當中文使用,如果不特別研究,時下E世代孩子的語文能力實在很難懂。 台灣省教育會收集時下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流行的火星文、注音文,和中學老師批改作文時發現的錯別字,強調學生長久使用這些自創的文字,時間一久很容易就忘記正確的用法,更別提使用優美的國語文。 王鈴惠舉例,愈來愈多學生把英文當中文用,例如,「求求你」寫成「ball ball you!」、「AKS」代表台語發音的「會氣死」。「1切斗4幻j,↓b到挖d」則是數字、符號加上國台語組成的火星文,說的是「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更令老師氣絕的是,很多常見的成語,學生也是錯字連篇。法國大革命中著名的口號「不自由,毋寧死」,在學生筆下變成「不自由,母寧死」。王玲惠無奈的笑說,為什麼得不到自由,要媽媽去死? 另外,「無遠弗屆」,變成「無遠佛界」,誨人不倦寫成「毀」人不倦,連「近墨者黑」在學生筆下,也變成「近默則黑」。 【2005/12/07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學會疼惜/朱台翔/編按:本文刊載於2005年11月號《人本教育札記》197期。

2005年12月02日
公開
36

學會疼惜 ◎朱台翔  最近,有機會先後和兩位太太聊天。  張太太說,她先生是一般人眼中的標準丈夫,會賺錢、按時上下班,但是木訥又不擅於表達溫柔。  有一天,先生幫她洗澡,拿著毛巾,用力地幫她擦背。當時,她只覺得一陣痛楚,但因為那是先生好久以來的第一次,也就忍著。沒想到隔天,那個地方竟然發炎、灌膿,痛了她好幾天。  這讓她想到她的公婆,公公也是很木訥的人,跟她先生不太一樣的是既不會賺錢又很大男人主義。年輕時,是那種一言不合還會打老婆的人。孩子們從來沒有看過爸爸溫柔地為媽媽做過什麼事。  張太太記得婆婆臨終前的某一天,公公竟然當著孩子們的面,輕輕地順著婆婆的手肘往手背、手指方向撫摸。公公才摸了兩下,婆婆就挪過來另一隻手制止公公,婆婆挪過來的動作是緩慢地、無力地但是是明確地、明確地表示不要公公摸她。張太太說,看在做晚輩的眼裡,心裡很疼。公公終其一生都不會溫柔地疼惜婆婆,連最後,終於鼓起勇氣,卻又因為沒有能力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不瞭解太太的需求,而被嫌棄。小小的一件事,卻令人鼻酸。  為什麼會這樣呢?張太太很感慨地說,公公受的是日本教育,從小被打大的,先生又是被公公打大的,父子倆人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但都深深受到體罰的影響。他們碰到不順心、不合意的事會立即地指責、批評,但即使面對最親愛的家人,也沒有辦法如實地、溫柔地表達憐愛與疼惜。  謝太太說,結婚三十年以來,先生不只是疼她,根本就是寵她。  她先生非常愛看書,每看完一本新書,都會抓住機會說給她聽,有的時候在吃飯;有的時候在開車。這讓她在不知不覺中也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  先生經常在睡前說故事給她聽,她說,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她睡不著,先生就說:「來,把眼睛閉起來。閉好了嗎?嗯,有沒有看到黑黑的天上有一顆小星星?看到沒有?很小、很小、很小哦——」  她說,那根本不是故事,但是,當時先生的口氣讓她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很幸福、很幸福的小女孩,聽著、聽著,竟然真的睡著了。  每當她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她總是第一個告訴先生。先生除了接納她的委屈,也會持平地分析整個狀況,同時指出她的不足。她說,看起來,先生並沒有完全站在她這一邊,但卻能協助她真正地解決問題。所以,事後,她都會跟先生說:「你是友直、友諒、友多聞。」  平常,她很會精打細算,但如果碰到花了冤枉錢,懊惱不已,決定短期內不再亂花錢時,先生總會說:「ㄟ′,不怕!有我在。花!誰怕誰啊!」  每一年的生日或是結婚紀念日,先生都會選一個重重的禮物給她。有一次,先生在她生日那天拿了三包禮物,一樣一樣地交給她:     「這是送給妳的項鍊。」  「這是送給妳的電子辭典。」  「這一包呢?是幫妳買的、送給我的禮物。」  原來,那是先生已經想了很久的一個高畫質數位相機。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難道謝太太的先生沒有挨過打嗎?沒錯!謝太太說公公婆婆不但沒有打過兒子,也從來沒有跟孩子大聲說過話,先生從小就是被疼大的。 編按:本文刊載於2005年11月號《人本教育札記》197期。

獨生子女不麻煩/第三篇 成為家庭生活圈的重心

2005年11月30日
公開
57

獨生子女不麻煩-博客來 獨生子女不麻煩---怎樣教養獨生子女 第三篇 成為家庭生活圈的重心 10、過度關照---身為關照焦點的壓力 「有時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在放大鏡下長大的,我的父母非常仔細的觀察我,留意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這讓我覺得很舒服,我知道自己是他們關照的焦點,從不會產生受到忽略或忽視的感覺。但是在他們面前我幾乎無所遁形,只要稍微犯錯,馬上會被提起。他們會問:『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而且通常是真的有問題,他們實在非常了解我。」 父母給予老大和獨生子女的關注,很難再施用在後來出生的孩子身上。 由於迷戀、焦慮,剛為人父母的雙親(這也包括將有小孩的再婚夫妻)會愛上父母這個新身份,會對創造一個家庭和擁有孩子這項奇蹟感到非常興奮,也會對新的責任嚴陣以待。他們非常小心、仔細、敏感,防護心十足,孩子一出現不適的症狀,立刻會帶孩子去看門診。與已經擁有孩子的父母比較,初次為人父母者會非常關切孩子的一舉一動,會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比較容易焦慮,沒法放輕鬆。在多子女的家庭中,越晚出生的孩子越不稀奇,因為父母之前已經有了養育經驗,也比較不會焦慮。 歷史資料也可證明這種差異 父母通常會將老大或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各式各樣的紀錄、照片和工藝品,非常小心的保存下來。這也具體証實了父母所給予的關注,留下這些寶貝顯示了這個孩子的珍貴。所有在家中排行第一的孩子,在老二出生前都可稱為是獨生子女。至於家中其他孩子,他們的生活資料與照片往往就比較不齊全。 「聽我說!」「讓我示範給你看!」「看看我完成了什麼!」「瞧瞧我已經學會了什麼!」對於第一個孩子或獨生子女想要成為關注焦點的這些要求,父母通常會報以真心的喜悅,他們的回應通常是非常正面、顯眼,具有高度支持性。 獨生子女是嘗試狀況下的小孩 獨生子女通常是父母嘗試其為人父母技巧,發展育子策略的實驗品。無論是為了讓孩子覺得舒適,或者是影響孩子讓其聽話、合作,都需要許多嘗試錯誤的經驗。父母對於所做的事都會具有明顯的實驗性,他們會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做而感到焦慮。父母在照顧第一個孩子時,會比照料其他後來出生的孩子,更常閱讀育兒叢書,也比較會接受專家的意見。 獨生子女有時會察覺到父母親的這種焦慮,並且把這種父母害怕犯錯的恐懼,納入他做決定時的參考。「我想我個性這麼謹慎,老害怕搞砸事情的原因,就是因為我的父母一向如此對我。他們非常在意為人父母的方法,結果日後我也用這種方式對待我自己。」 父母會留意那些對獨生子女來說很重要的事物 因為獨生子女對父母非常重要,所以他們會非常關心孩子的一舉一動。 不論在實際上或象徵意義上,這種不斷的關心突顯了獨生子女在父母眼中的重要性,並且為孩子帶來了三種強大的影響: (1)因為父母不斷強調其重要性,獨生子女會養成持續的自我價值感。 (2)因為父母給予的緊密關注,獨生子女也會非常在意自己的表現。 (3)因為父母樂於充當認同的觀眾,獨生子女就懂得讓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至少在家中是如此。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是非常重要的 問一下小學四、五年級的小朋友看看,他們寧可被嘲弄、責罵,還是被忽略、排除在外呢?大多數的孩子會選擇被嘲弄、責罵。為什麼會如此?因為得到不好的關注,總比沒有任何關注好。得到關注意謂著你的存在價值,其他人也會投注心力與你接觸。不論這是好是壞,至少他們發現到自己值得注意的事實。 就算是獨生子女,假如他在想要獲得立即注意的同時發生挫折,他就會採取可能引發負面效應的策略。比如說,當他急著告訴父母在學校發生的事,父母卻忙於講電話,他就有可能拿起隔壁房間的分機,插話表示:「我想要告訴你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這時父母就會因為這種不當行為而大發雷霆,給予孩子負面的關注,但是這對之前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的獨生子女而言,他的目地達到了。(對於某些沉溺在關注中的獨生子女而言,當他遇到想要得到注意,卻發生回應延遲的情況,是很難適應的。) 為了強化父母對獨生子女的關注,父母可以確切的給予孩子多樣化的關注類型。每一種類型象徵著對孩子不同價值的評估,其中較常見的包括: ●聆聽和回應,意謂著孩子的話語值得一聽。(「回應你所說的話,以下是我的看法......」) ●注視和留意,意謂著孩子值得觀察。(「我們樂於看看你的表現。」) ●協助和鼓勵,意謂著值得幫助孩子。(「我將助你一臂之力,再試試看!」) ●表達興趣和好奇,意謂著孩子值得被了解。(「多告訴我一些!」) ●監督和矯正,意謂著孩子值得被照料。(「我們不會袖手旁觀,讓你傷害自己。」) 父母所給予的關注類型越多樣化,孩子建立自我價值的基礎也就會越寬廣。 最後,因為父母的正面關注,獨生子女也能學會正面的照顧自己。他們會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好夥伴,使獨處的時刻變為快樂時光。獨生子女很少會覺得無聊,他們會發展出許多方式來讓自己有事做,並且感到滿足。那些與獨生子女結婚的人們,經常能夠看出這種自我娛樂的能力。身為獨生子女的配偶,通常會喜歡在彼此關係中能保有一定的自我,如此他或她才能夠享受珍貴的獨處時刻。 11、過度關照所產生的風險:過度焦慮 對獨生子女的父母而言,他們把當父母的所有重心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可能會因為注意力太集中,而產生焦慮的情形。害怕為孩子作了錯誤的決定,而無意間傷害了他,或是讓孩子暴露在過度的風險中。害怕孩子成為自己衝動或不智決定的犧牲者。害怕其他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擔心孩子被偶發事件打倒。有太多的事需要擔憂,而所能控制的又太有限,所以很容易陷於恐懼之中:「假如孩子發生意外,我們真不知道要怎麼活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神經質的父母可能會把這種恐懼的心裡傳染給敏感的孩子,導致孩子也心懷恐懼,不敢接受一些成長所必須面臨的正常挑戰。「與其與朋友聚會,我寧可留在家裡。」如果父母防衛過當,孩子就會對反應非常小心。他可能會因為過於憂慮個人的安全,而犧牲了「健康的冒險行為」。雖然父母的肯定、關注會加強他們自我的認同,但父母的焦慮也可能會粉碎孩子的自信、阻礙他獨立成長的機會。 建設性和破壞性的憂慮 區別建設性的憂慮和破壞性的憂慮,是一個調整的好方法。建設性的憂慮是一種主動的為人父母之道。不妨先想想風險是兒童成長必經的一部份,父母可以藉由談話,讓孩子瞭解可能發生危險:「因為我們不想讓你盲目經歷一些你預期不到的新情況,所以你要想一想:萬一發生意外,該怎麼辦?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些可能會發生的情況。然後,你得提出緊急應變的計劃,如果意外真的發生時,就可以派上用場。」 利用建設性的憂慮,父母可以教會孩子「暫停一下,先想一想」。知道孩子會三思而後行 可降低父母的憂慮程度,孩子也可以在父母的支持下領略一些新的經驗,而不會對孩子的恐懼太過憂慮。破壞性的憂慮會造成父母過度防禦的心理,使得他們會不自覺的過度保護子女。父母的連鎖反應也是很驚人的:「假如你這一科被當掉了,那麼別科也可能不及格,如此一來你可能會被退學,最後只好流落街頭!」他們也可能會問一些不理智的問題(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你怎麼知道不會被酒醉的駕駛人撞死?」或是規定孩子:「除非你每半小時打電話向我們報告一次你的行蹤,否則你不准出去玩!」這種過當的行為只會增加父母的恐懼。 假如父母能發現自己已經越過區分建設性和破壞性憂慮的這條界線,那麼他們就能夠減低這種過當行為的可能性。 ●試著只擔心最進發生的事,不要產生連鎖效應,擔心遙不可及的未來。 ●試著不要去想一些不理智的問題,只讓一些合理的答案存在。 也可以要求孩子做到以下三點: (1)、要思前顧後。預期你所想做的事物的複雜性和結果(「在你去參加玩具車競賽之前,請告訴我你需要那些安全行車技巧!」) (2)、讓我知道情況。假如你出門在外,而且改變了行程,務必讓我們知道。(「假如你到朋友家中,決定臨時去拜訪另一個朋友,那就要先問問我們的意見。」) (3)、發生問題,一定要打電話給我們,這樣你才能夠避免麻煩。(「假如你的朋友要惡作劇,而你不想參與,就找個藉口,打電話給我們,我們會立刻來接你,而且不會問你任何問題。」) 12、「獨生子女」的態度:充滿自信的力量 獨生子女所獲得的肯定和父母的關注,使他們變得充滿自信。在父母唯一關愛的焦點下成長,獨生子女傾向於會發展出強烈的自憐感和自重感。由於充滿自信,所以會創造出一種權傾一切的「獨生子女」態度。 充滿自信產生的四大力量 充滿自信而產生的四大力量會讓獨生子女得到好處。 (1)、容易充滿自信也容易自我滿足。許多獨生子女的自我非常強烈,他們往往全心投入他們認為重要的興趣或活動,而且十分肯定自己的參與。「當我從學校回到家中時,我喜歡看書,所以這段時間,父母會讓我獨處!」 (2)、對未來發展充滿自信。許多獨生子女從很小開始,就會開始思考未來數年自己要做什麼。訂出追求的目標考慮未來,也是嚴肅面對自己的一部份。「雖然還要六年我才會進大學,但我已經想過大學要唸什麼了。」 (3)、充滿自信的表達自我。許多獨生子女會尋求有創意的機會來表達他們是誰,能做什麼。之所以會有這種表達自我的動機是因為,他們覺得個人有一些值得表達的東西。「我在跳舞時,就是在表達我自己。」 (4)、因為充滿自信而有獨立的社交方式。許多與父母關係穩固的獨生子女,喜歡朋友但是不會迫切需要朋友,他們樂於獨處,也不擔心與人面對面。他們不在意不被外面世界所認同。他們依照自己認為重要的方式生活,而不會考慮是否應該先取悅他人。「我不是不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只是其他人的想法不像我自己的想法那樣重要。」 父母的四項支持 為了幫助獨生子女建立自信,父母可以支持以下四點。 ●支持孩子自我滿足:假如孩子喜歡,就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經營他自己認為重要的興趣和活動。 ●支持孩子自我的未來:假如孩子有這樣的計畫,就幫助孩子取得關於職業興趣、生涯選擇、特殊才能和準備上大學的相關資料。甚至安排孩子和一些正在從事這些職業的人談談。 ●支持孩子表達自我:假如孩子想要,就為他引導一些會贊賞他這項 「創意表現」的觀眾,給予他鼓勵。 ●支持孩子的社交獨立:儘管可能所使用的方法與同儕格格不入,還是支持他,讓他追求自己的人生道路。 經常讓會孩子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保持「自我吸收、自我認知、自我為伴,以及自我發展」的能力,這些都會讓他長大後,生命變得更加豐富和更豐收。 13、「獨生子女」的態度所可能產生的風險:以自我為中心的繆誤 自我中心 當獨生子女在家中十分以自我為中心,而且父母(不願讓自己的寶貝孩子失望,指責他們 ) 讓這種情況不健康的情況繼續發展時,就可能會發生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的有害效應。這會讓孩子在只關心自己的情況下成長,也會讓孩子養成錯誤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 ●「只能照我的方式做!」 ●「我的需要最重要!」 ●「我的決定最要緊!」 ●「我的意見永遠是對的!」 ●「我的原則決定我們如何行事!」 ●「我的感覺應優先被考慮!」 ●「應該符合我的條件!」 ●「我的需求必須受到認可!」 ●「我的福利比他人的重要!」 ●「我的快樂是最重要的!」 ●「我比我們還要重要!」 被寵壞了 如果父母無法堅持一些原則,而採取、讓步、退縮、順從、不直言、不表明立場、避免衝突的方式,就會變相鼓勵孩子從「唯我獨尊」心態,演變成家中的「專制霸王」。更糟糕的是當孩子進入成人世界時,他可能會認為他的室友、雇傭或相互照顧的關係也應該如此運作。 然而被寵壞的孩子會開始面臨這種情況的真正涵義是:知道這種在童年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會傷害長大後健康的成人關係。現在,獨生子女會發現單向的關係模式在真實的世界難以運用,而且必須藉由不愉快的經驗來學習雙向的關係。 假如父母認清家庭的功用之一,就是為孩子進入現實社會提供一個防護性的經驗,那麼他們就會教導孩子成功獨立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父母調整「獨生子女」態度的方式就是教導獨生子女「互相」的原則。 培養正確的觀念 「互相」意謂著學習同時兼顧雙方需求,而非單顧一方的方式來處理彼此之間的關係。為因應獨生子女的成長需求,父母在教導獨生子女處理「互相」的人際技巧時,需要以下三種基礎: (1)、互惠是指:在所有健康正常的關係中,需要有一種「不僅是從對方那裡得利,也能夠回報對方一些好處」的認知。 如此,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家庭關係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就像父母以覺得對孩子有利的方式來給孩子一樣,他們也希望能夠得到相當的回報。 (2)、敏感性是藉由了解「透過家庭的親暱感,家人知道彼此的弱點」來加以運作。基於這種諒解,各方就不會用「明知會傷害彼此」的方式行事。就像父母遭遇衝突、感到挫折,不會刻意發洩怒氣來傷害孩子一樣,他們也希望孩子能夠學習自制。 (3)、當歧見發生時,需要妥協。家庭成員在「能夠繼續相處」這個大前題下,應該捨棄一些自我利益,以達成能夠部份滿足其他人需求的協議。這種協議在維持彼此關係方面,能夠同時支持雙方的共同利益。妥協意謂著願意滿足不能100%完全符合自己理想的需求。也意謂著別人可以得到一些東西。 就像父母不會要求一定要照他們的方式行事,他們同樣也希望當孩子在看法上與他們有所差異時,會有些彈性。找出彼此可接受的方式來創造一條中央地帶。 當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而且過於自我時,學習「互相體諒」可以調節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 14、自我形象:源自正面感知的力量 獨生子女在家中所獲得的特殊價值感(被當作非常特殊的人)的成因之一,就是深信敬愛父母可以得到真心的回應。結果孩子會因為不斷得到愛的回應而建構出非常正面的自我形象。 父母的反應就像是一面鏡子,從父母正面的反應,獨生子女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而且建構正面的自尊。「魔鏡!魔鏡!在世上,誰是世界上最美麗、最高尚的人?」童話白雪公主中的壞皇后如此問。而當孩子向父母的眼光詢及這個問題時,所得的答案經常是很大聲的說:「你!」。 平等心 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父母在回答孩子時經長得留意措辭:「你表現得很好!」、「你很棒!」「你能夠做任何事!」孩子所不了解的是,這些究竟只是安慰或是期望的講法。在那些誠心相信或堅信孩子的尋常表現是很特別的父母眼裡,孩子的形象可能會被扭曲。沒有其他的孩子可以和他們的孩子比擬,所以父母很難一直保持理性的反應或站在客觀的觀點。 一位父母表示:「擁有獨生子女的父母絕對不會相信自己的孩子很平常。」這個說法可能是正確的。然而少數獨生子女願意開始承認自己很平常的過生活也是對的。 正面對待自己 對每一個孩子(不只是獨生子女)而言,以正面的方式來看待自己,在心理上非常重要。正面的自我形象能夠控制感覺,並強化、肯定孩子的行動。如果不論子女如何努力取悅父母,父母都感到不滿意(因為他們相信批評會激勵成就),如此就會不智地讓孩子自覺一無是處。因為覺得無望,孩子可能會逐漸放棄嘗試,加強了失敗的自我形象,生活在痛苦的深淵中。 相對的,對於孩子的努力和成果有所回應的父母(因為他們認為若沒有努力,就不會有成果),能夠鼓勵孩子堅持下去。因為堅持,所以孩子會一再嘗試面對橫逆,因而強化他深以為傲的韌性。對孩子的自我實現之預言,父母的回應具有一些影響力。 因為父母經常給予正面的回應,而使得獨生子女潔身自愛。孩子會傾向於: ●自覺有能力,並且有信心追求宏遠的目標。 ●認為自己很聰明,不怕捍衛、堅持自己的意見。 ●自覺非常珍貴,而且堅持得被善待。 評價性回應或描述性回應 對父母而言,最好的讓孩子加強自我形像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自己的回應是描述性,而非評價性的,是現實的,而非理想的。藉由評價性回應,父母藉著表達自己的贊同程度,來評斷孩子的表現有多好。他們所傳達的資訊,著重在「感覺」如何(「我們以你為榮!」),而不是他們對孩子的個性或行為的確切反應。對孩子而言,評價性的回應,除了知道父母高不高興之外,其他幾無所知。 相對的,若藉由描述性回應,父母可以明白指出孩子的那些行為引起他們的正面關注。「我很欣賞你運用幽默感使朋友大笑的方式!」這樣的回應,使孩子更能珍視自己的有趣特質。 理想的回應或現實的回應 藉由理想的回應,父母會以自己對孩子的狂熱和愛,使孩子對自己有十分正面的評價。「沒有人可以做得更好!」「繼續保持下去,有一天你一定可以成為名人!」這樣做,會讓孩子養成一種特殊的自我形象,因而建立一種不切實際的自我期望。 相對的,藉由現實的回應,父母能夠用和夥伴之間互動,讓孩子養成在現實世界中對自己的認識。「跟大多數的組員一樣,整場比賽你玩得很辛苦,但是這對你有益!」「得高分表示你比其他80%的同學表現得好,但是還有20%左右的同學表現得比你更好,但你的表現已經不錯了!」父母的肯定回應,使孩子瞭解到「自己在現實世界優於他人的部份」,也很有幫助。 15、自我形象的風險:「相信唯一是特殊的」所造成的概念扭曲 「上幼稚園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震撼。在家裡,沒有比較,沒有競爭。我是第一,沒有人比我更好。然後突然之間,我變成二十幾位小朋友中的一個,我不再是最重要的。更糟的是我根本不像我所想的那樣特別。這是多大的一個打擊啊!」 進入小社會-學校 學校經常是許多孩子在家裡以外所接觸到的第一個社會關係。第一次被當作許多人中的一個,並在同儕的社會裡,重新建立他的社交地位。在家裡所獲得的特殊待遇,多少會讓他們對自己有些不切實際的看法,他們可能帶著一個「過度膨脹」的自我形象進入學校。這種膨脹的自我形象使他難以和其他孩子、老師的反應融合。對獨生子女而言,為了適應學校而自我調整,也有可能變成一種強大的自我激勵的原動力。可能會有一種: ●錯誤的感覺:「我根本一點都不特別。」 ●被背叛的感覺:「我根本不像父母所說的那樣特別。」 ●失望感:「我根本達不到自己的期望。」 ●無用感:「我竭盡全力還是難以像其他同學那樣好,我幹麼要嘗試呢?」 真實認識自己 帶著「我是很特別的」態度去上學的孩子,需要重新認識自己到底有多麼特別和多有能力。父母所能提供的幫助就是,不要把孩子在家中享有的特殊待遇帶到學校,以免使這段難捱的社交調整期變得更糟。 ●不要試圖扭曲規定或利用特例來讓孩子享有特殊待遇。 ●當孩子不願遵行校規、與同學相處不睦、或沒有按時完成被指派的工作時,不要合理化孩子的行為或責怪學校。 有些孩子因為是家中是關注的焦點,所以較難學會上學的三C社交原則──合群(融入並與他人相處)、服從(順服與他人相處)和合作(與他人合作來相處)。假如情況真是如此,父母就應該向孩子解釋學校生活和家中生活的區別,並教導他認清真實情況。 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解釋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孩子很棒,而外面的世界畢竟和家中不同!此外,他們也可以告訴孩子,即使未在學校贏得這樣的認同,他在家中仍可獲得父母的愛和讚許。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當你開始上學時,你就是一大堆小朋友中的一個,對老師來說,你們都是一樣重要的。在功課上,你可能會比一些同學表現得好,但是也有的同學會比你好。這是可以料想得到的。你不必非第一名不可。假如你很用功,按時作功課,而成績仍然只是中等程度----那就已經夠好了。記住,大多數人在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平凡而普通的。」 給孩子這樣的訊息,讓他們有心理準備,這是一個新生活的開始,讓他真正開始過團體生活,以及他們在學校這個複雜的社交世界所面臨的挑戰。

有限愛心奉獻館/鄭華娟的歐洲菜籃週記

2005年11月17日
公開
58

鄭華娟的歐洲菜籃週記 她有限的奉獻自己,反而是增加了跟小孩溝通的機會,也讓孩子學會了很人性的感知能力,她的家就像是有限愛心奉獻館,卻也是有效率的成長溝通所在哩! 我很喜歡這位德國女朋友,雖然已經上了年紀,六十開外的她總是精神奕奕: 熱心幫助朋友,常常參加義賣活動,每次一見面總有說不完的新人生經驗可以跟人分享,並且跟老公年年夏天甜蜜地去度假,夫妻感情很好,我在她身上,只看見快樂的活力,不見老態。 一直好奇她的生命為何如此完滿?她的精神為何如此清澈?她雖不是在經濟上富裕之人,但我覺得她的人生比任何有錢人都富有!她整個人所散發出的能量,是讓我很想很想學會的事情。 她教育她唯一的兒子十分成功。長大成人的兒子是物理學者,到美國紐約任職大公司的研究工作、智商高得嚇人;兒子待人有理,總是笑容滿面,最有趣的是,他一遇見小朋友,就會隨手玩起物理遊戲,讓小孩子們非常開心,也引起小孩子們對物理的興趣。 她孝順的兒子為了讓父母看看自己在紐約的工作環境,特別邀請父母到紐約去玩了一陣子。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母親如何跟我形容她的紐約行: 「哇 快把我累昏啦!」她拍拍額頭說。 「怎麼?紐約不好玩?」我問。 「好玩是好玩啦,只是紐約好大呀,走到快走不動;兒子又每天安排去不同的餐廳吃飯,因為太高檔的餐廳,還要回飯店換衣服才能吃晚飯。唉喲!妳說煩不煩呢?」她呼了一口氣說,語氣聽起來好好笑。 「吃了些什麼?」我笑著問。 「忘記啦,因為只記得要正襟危坐呀,吃完只覺得腰很痠!」她搖搖頭。 「哈哈哈!」我聽了又大笑,真是爽快的回答呀! 「這樣妳兒子不是很傷心,花錢請吃飯卻累到老母會腰痠……」我說。 「妳說的沒錯呀,根本沒過過那樣的生活嘛,要認命,不要裝高級!」她搖搖手。 她像想到什麼似的又接著說:「有一回,經過紐約中國城的餐廳,哇!我看見好棒的燒鴨喲!我馬上決定進去吃飯,卻被我老公和兒子抓出來;說晚上訂好了餐廳,不準我吃!」她鼓著眼珠假裝生氣地說。 「要我的話就會堅持吃燒鴨!」我聽完想起好吃的燒鴨味道…… 「沒錯呀,這兩個男人根本不知道如何過生活。死板板的認為馬上要吃晚飯了,所以就要拒絕美味的燒鴨!」她說。 唉呀呀,她的想法讓我快要笑翻過去了! 「還不只這個呢!」她居然要我不要笑太多,她的紐約行還沒講完哩! * * * 「我兒子在有名的大公司工作,薪水高、住的好、吃的好,朋友都是衣冠楚楚之人,但這與我何干?這只會讓我這無拘束慣了的個性覺得手足無措哩!幾天下來真的快讓我不認識自己啦!」她邊講邊笑,惹得我也快笑到流淚。 她的旅行故事真像紅樓夢中的劉佬佬逛大觀園,只不過我們現在聽見的是劉佬佬「回家講述版」,我覺得比大觀園版更精彩! 「要回德國之前,我特別感謝了兒子。他為我們付了所有旅費,而且很盡心的招待老爹老娘,不過……」她的表情突然語重心長起來。 「你要跟妳兒子說啥呀?」我被她講故事的技巧所吸引,目不轉睛地想知道她說了些什麼? 「我跟他說:爸爸和我非常感謝你把你目前工作的環境跟我們分享,你安排得很完美,這真是趟很棒的旅行!我們可能是很幸運的父母,可以受到自己孩子如此的寵愛。不過,你明白我們的成長背景,這樣的生活並不是我們的世界。我們寧願還是回到原來的生活環境,那才讓我們覺得如魚得水……請你也記得你的生長環境,如果你工作累了,需要休息,一定不要忘掉回來看我們!」她用感性的聲調說。 「妳兒子聽了怎麼反應?」我好奇地問。 「他呀?他說他早就算好我會這麼『警告』他啦!」她抿著嘴笑了起來,像個可愛的小女生一樣地問我:「我很囉嗦嗎?」 「不會!」我馬上說:「我覺得很好呀,讓孩子知道你們是他所有努力的精神後盾,無論他是平步青雲或從青天掉到地底,你們都會支持他!」我說。 「正是如此!人要知足,不要有了眼前的,就忘了來時處;這就是我們希望教給他的人生功課。」她微笑著說。 這讓人聽了相當感動!因為這對父母清楚人生的真諦:珍惜自己所有的東西,不卑不亢的做自己,才是最爽快的人生體會。她完全沒有假情假意的掩飾自己的不習慣,也沒有扼阻兒子的人生經驗發展,只對孩子言明了自己的態度,並很有信心的告知兒子,他們不管他的未來是如何,都會在他的家鄉默默支持著他。這是何等的勇氣?我想這大概是父母可以送給子女最棒的心靈財產吧?也或許是這對父母的清楚頭腦,讓兒子從小就能明辨許多學問,開發了腦中最優的學習力,讓她們根本沒有費多少時間關心他的功課,就自動自發的成為物理學方面的專業人士。 * * * 「事實上,我很高興他現在能自力更生,不過我是不會要他的錢的;希望他不要來跟我要錢就好了,呵呵呵!」講完了感性的父母感言,這位聰明的朋友又開始搞笑了:「我在猜他那麼努力找到了好工作跟我有關,是我的錯。」她說。 「什麼意思?」我聽不懂。 「唉呀!我可能是最不會奉獻的老媽!」她又抿抿嘴笑著說。 「真的嗎?那快教教我要怎麼錯才好?」我問。如果能犯個錯,卻讓孩子又會讀書又能找到好工作,那很棒呀!連我這沒養孩子的人都想知道哩! 「雖說我們的環境並不優渥,但我可不是個無私奉獻的母親;故事書中的委屈自己、無私奉獻的事,在我家沒發生過。」她誇張搞笑地說。 「可不可以再說清楚一點?」我聽不懂,或許她說的話實在太衝擊我制式化的腦袋啦,這好像不是慈母會說的話吧? 「孩子若想讀書,做父母的該全力供給。但是呢,他要買什麼東西時,就得顧到我們,也就是說,他想買望遠鏡,我也會提出我們想買的東西,全家就必須一起存錢買各自想買的東西。當然他小時候是我們幫他存,但是我們不可能光為了買他的東西,而忘了我們的需要……」她解釋著。 「喔──我懂了,就是說妳們會衡量自己的需求,不讓孩子變成一家的主角?」我這麼猜。 「大概是這個意思。用這方式可以讓孩子知覺到父母也是和他一起成長的人,他就學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可以練習建立起溝通的管道;如果都是父母主導一切,他的物質感知會變遲鈍,容易變成無理、予取予求的人。」她說。 哇!真有道理呀,我怎麼都沒想過? 「我們努力工作存錢,供他唸最好的學校,但同時也存錢給自己,讓自己不會變成以後全靠小孩的父母──只會坐在家裡等孩子回來和通常把錢完全奉獻給孩子的父母,晚年自怨自哀的機會較多。」她繼續解釋。 看來真是聰明的父母!這就是他們為什麼可以保持活力的原因吧?即使到了晚年,還可以很簡單地享受自己的生活,不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垂垂老矣,懶得溝通。所以,她有限的奉獻自己,反而是增加了跟小孩溝通的機會,也讓孩子學會了很人性的感知能力,她的家就像是有限愛心奉獻館,卻也是有效率的成長溝通所在哩! 「在生命中一直忘了自己的人,終究會被人遺忘。」她笑著說。 「我看你兒子忘不掉妳啦!」我笑著虧她。 「沒錯!」她聽了笑起來:「去年耶誕節,我兒子竟然送我一個好幾百歐元的大玩偶;他說看到那玩偶,就像有跟我們擁抱的感覺。氣壞我了!」她敲著桌子說。 「長大的兒子還能這麼感性的喜歡爸爸媽媽是很好的事呀,妳氣什麼?」我疑惑地問。 「我們普羅旺斯的小房子(他們在法國南部買的度假小農舍)需要一個扶種香料的木架,我正在存幾百歐元要做,他卻不事先告知我,他要花錢買布偶!那個錢剛好夠我做花台呢! 所以今年他可別再送我這種玩偶,要擁抱,回家跟我們擁抱就好啦;把錢給我做香料架不是更好!」她表情裝狠、語氣誇張的說。 我聽了又開始笑翻倒地!這樣的老媽,除了不會對兒女無私奉獻,還很挑剔、又搞笑哩! 不過,我卻開始等待她今年耶誕節過後的故事: 兒子送錢做花架沒有、香料長得如何、她又在義賣會賣出多少條香腸、在旅途上遇見什麼趣事……她的真性情,測試出了我腦中對親情了解的虛矯!讓我把對看重親人和自己間的微妙平衡當成了新的功課。 像她這樣的人,是容易被朋友快樂等待的人,當然她更是幸福的人。她為自己美麗的生活努力著,讓每個人都愛她的故事與存在──這就是富裕的生命,一種誰也搶不走的快樂……

孫越/把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

2005年11月15日
公開
43

文•李瑟  攝影•林麗芳 可以用各種方法形容孫越:我國第一位放下演藝事業的全職義工、熱情有勁的、有愛心的……。不過,在這個三個月後就滿70歲的人身上,看到了「快樂」,出自內心、豁然開朗的快樂。 「我年輕時就希望我會喜歡我的老年生活,即使沒錢、身體不好,還很快樂,」孫越說。現在的他,全職義工,沒有世人所謂的「收入」,身體也有些小毛痛,但他真是開心,用他們基督徒的說法:「平安喜樂」。 他隨手指一本書,你讚美「這本書不錯」,他就說:「送給你,好不好?」就去付錢給出納小姐。 明天要去開刀(因攝護腺肥大),今天還接受《康健》雜誌的訪談,問他為什麼?他回答:「因為想讓更多中老年人知道,如何可以有快樂的老年,像我一樣。」他穿著有很多網狀口袋的背心,寬大的褲子,一直露著大鼻子布偶娃娃似的招牌笑容,哈哈笑著。 只有在被問到終身義工滿10年時,他笑得很應酬、很尷尬,覺得「沒什麼」。 他為什麼會這麼快樂?因為他力行「施比受更有福」。雖然他的回答是:「感謝主,是祂的愛……。」 孫越從小家境不錯,父親在洋行做事,在外面另有女人,不常回家,偶爾回家就帶他去「見世面」,逛妓院與鴉片館。 16歲,母親去世後,孫越覺得家裡再沒什麼值得留戀的,就投身軍旅,19歲開始演舞台劇,以至後來的電影及電視大型綜藝節目主持工作,孫越的演藝才華受肯定。他演舞台劇「樑上君子」,有個小偷跟他說:「你把我們這行演活了。」後來他常演壞蛋、奸匪,曾在「揚子江風雲」飾演情報販子,獲頒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是我國第一個以反派角色得獎的人。 演戲使他成名,也賺了錢,最巔峰的60年代,他一年軋六部戲,曾有兩年內拍200部戲的紀錄,卻自認自己跟機器沒兩樣。別人看他意氣風發,卻沒人知道他內心痛苦。「我並不快樂,曾經有三次動過念頭,想從舞台的高架子上跳下來自殺,」他透露。有一次拍片後回家,情緒壞到極點,甚至想,「最好車子撞上電線桿,死了算了」。 他在內心一直問自己:「這就是我要的人生嗎?這就是我要的自己嗎?」 民國70年陶大偉帶他去教堂做禮拜,受教會人士感召,受洗為基督徒,人生為之丕變。他成為教徒後,就參加《宇宙光》發起的「送炭到泰北」,與義務醫生、護士深入蠻荒落後地區,為同胞服務,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公益活動,過去玩世不恭的孫越深受感動,體會到真善美的境界,「在關愛自己的同時,也應該愛別人」。出發前他突然生病,拿著導尿管上路,走在泰北崎嶇路上,身體卻一天一天好起來。 第一次的經驗如此奇妙,領悟到助人的快樂,孫越回台後決定,每年只花四個月拍兩部戲,其它八個月從事公益活動。不久,他以「搭錯車」奪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拍「兩個油漆匠」時,他顫危危地在台北市立圖書館?層高的大樓頂端三個月,看到對面樓上有個十字架。他想:「如果不掉下去,那我想做一些事。神可能要帶我做很多事。」 民國78年8月22日,他宣佈正式結束40年演藝生涯,有計劃、有規律地把白天捐給社會,勸導捐血、捐贈器官、戒菸戒酒,義賣咖啡,呼籲少年回家,發起饑餓三十,送炭到蘭嶼、送發票給孫越……,不但為國內義工建立形象,更且由於他的形象極佳,各公益團體爭相邀請他加入,成為14個機構的義工。他個人也一再得獎,受社會的肯定,如吳尊賢愛心獎、第一屆社會運動和風獎等等。 孫越常拿自己的故事鼓勵別人。比如他說,他還在接演反派角色時,有一天帶兒女去豆漿攤吃早餐,一位客人問他兒子:「孫越是你爸爸嗎?」兒子說:「我不認識他。」那人又問孫越的女兒,女兒說:「是我叔叔。」孫越體會到,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扮演正面的角色,如果覺得自己的角色不滿意,可以自己當自己人生的編劇,修正過去的錯誤,朝自己喜愛的方向走去。 他有本很精彩的日誌本,寫得滿滿的,每天用不同顏色筆標明,每個禮拜天,用綠筆寫上「主日崇拜」,再分別用藍筆與紅筆寫上每個禮拜二、三、五在《宇宙光》,禮拜一跟更生團契到監獄,禮拜四到台大醫院腫瘤病房與愛滋病房,禮拜六對外演講。 但他也有原則,不能為了自己要做公益的憧憬,而忽略了家人,所以他堅持把晚上留給家人。一直從事社會公益的群我倫理促進會執行長鄧佩瑜說,「每次看到孫媽媽,就忍不住從女人立場在心中為她恭喜,為她祝福,在漸入老年時,上天還她給一個完美的丈夫。」 孫越常說,「這生中最快樂的,就是這10年,我覺得這樣生活真好,很幸福。」這巨大的轉變,雖使他的金錢累積停止,但「簡單、夠用,就好滿足」,從前他在舞台上演別人,現在演的是真心快樂的自己。 美國一所大學去年頒贈他榮譽博士學位,他說很高興發現自己並非孤軍,而是有很多人一起做服務工作,「令我感覺有愛心的人很多。」所以他呼籲中年人要為老年做準備,養好身體,「老年則要享受老年」,享受的意義並非喝老人茶或含飴弄孫,而是走出家門,在能力範圍內為人服務。 訪談要開始時,孫越接到電話,他跟對方說不能參加原住民關懷活動,因為明天要開刀。所以訪談就從孫越放下電話後談起: 1981年我信主成為基督徒,對我有很大的改變,我找到了人生,看到了希望,「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但有個原則,可以做跟不可以做之間,絕不含糊,如果來者不拒,一定會迷失的。 最重要的是,人跟人之間,最好表裡如一、說真話,即便當時得罪了對方,也只是一時得罪。 十幾年前,民國82年「搭錯車」得了金馬獎以後,我就宣佈從此一年有八個月做公益,四個月演戲,而且一年只接兩部戲。可是黑道介入演藝界,他們一直叫我給他們拍戲,可是我明年已接了兩部,後年的兩部也定了,「那你要的話,就是大後年的第一部吧」,坦白對他說,當然不被諒解,他氣呼呼地離開;可是若干年後,他看我還是表裡如一,氣就消了。 我是活在真實與憧憬之中的人,1982年我拍麥斯威爾咖啡廣告說:「生活對我來說,是種享受,我喜歡從不同的角度去嚐試。」這就是我,真實生活中,我有要面對的事,比如我一定要跟我的家人有很好的關係,我不能為了推動公益,告訴別人該怎麼樣時,卻把我的家人失去;我也海闊天空有我的理想,比如在監獄中看到滿身刺青的人、因吸毒而坐監的人,我會將心比心的想,我該用什麼方法 幫助他們?喚醒他們塵封已久的愛?   缺乏父親身影的童年 我在一個不很健康的單親家庭長大,我覺得我的童年缺乏父親的影子。所以,不論白天我去哪裡,即使是在小金門,一定在六點到六點半回到家,跟我的家人在一起。兒子讀小學時,我常利用假期開車去北海一週,跟他聊學校、家裡的事。後來妹妹(女兒)長大了,也是如此。我明天要去開刀,今晚我們家人就會自動、很有默契聚了一起。 我覺得,家與工作,是絕對可以兼顧的,如果有人說他不能兼顧,那是他自己有問題。 我就勸澎湖監獄的工作人員,「你們為社會做了很多事,但是請問你們為自己做了多少呢?你人在澎湖,家在嘉義,你至少可以每天晚上跟孩子通個電話。」 計程車司機說我要多賺錢,工作時間長,但是你把工作時間拉到不能跟家人一起吃個飯,是不對的。你不只是孩子們的父母,也是他們的朋友,你如果能陪他們一起成長,你的孩子日後的回憶裡,會有你的影子的。 (這時《宇宙光》發行部有人進來告訴他,那天他送給基隆監獄的書,應付430元) Q:你去探訪受刑人,還送他們書? A: 我什麼都沒損失,可還都得到了,你看這多愉快!我會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方面是我的性格,更且百分之百是因為對基督的信仰,祂的愛使我更深切的體悟,該如何與人溝通。 在演藝界時,我什麼神都拜,但什麼都找不到,很空虛,我寫過歌詞,邰肇玫唱的:「昨夜夢見我自己,那是一個似曾相識的自己,幽幽的對我說,我不再喜歡你。」憎惡自己,覺得生命有缺失,但那也正是我演藝事業意氣風發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我在找一個比名和利實際的東西。   置於死地而後生 從我們現在所站的宇宙光大樓向前看,就是市立圖書館,我在那個樓頂上拍最後一部電影《兩個油漆匠》,在頂樓牆垣上搭的狹窄木板上面,拍了三個月的戲,我常看到對面大樓有個十字架,我就想,「我可能隨時會掉下來,我的家人可以領六百萬,這是我的落幕;但如果不掉下去,那我想做一些事。神可能要帶我做很多事。」8月22日,我宣佈結束演藝工作。 我從年輕時就盼望過,希望我的老年生活,自己會喜歡。如果一個人既無錢,也無健康,還很快樂,那我覺得很了不起。寫《代馬輸卒記》的作家張拓蕪,你說他健康嗎?他躺在床上。你說他有錢嗎?他蠻缺錢的。你說他快樂嗎?他很快樂。 蘇格拉底說,「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古人說,「知足常樂」。我覺得老年應該擁有這些心境。 我做關懷工作,常被人問到「生活怎麼辦?」我覺得,生活要有知足的心。我以前賺過錢,夠現在用,也許在別人眼裡微不足道,但我很滿足,家人也都接受,我們的生活很簡單。當財富不重要時,就簡單,就太快樂了。   我不過是75分的人 我身體有些小問題,常常進出診所,但這完全不影響我,我把「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過」,在進行每件事時,覺得有在盡心,那就可以了,我覺得我不是100分的人,我也不可能達到90分,也許在世人的標準裡,我不過是75分的人,但我在75分裡盡到了心,我就滿足,覺得對得起這一天,沒有虧欠。 Q:老了以後,身體會不舒服…… A: 我從年輕時就不舒服,氣喘等等疾病,現在反而覺得比以前舒服。我去年在牧師家佈完道,突然有一眼看不見,後來說是「暫時性黑蚊症」,將來可能因為血栓而不能通過。我想,能通過就通過,不能就不能,什麼都可能,什麼我也都接受。 Q:不抱怨嗎? A: 是「方便」或「不方便」。我們有時無權選擇,你如果都選擇方便,請告訴我,你覺得台北無障礙空間做得怎樣?很糟。那些殘障的人要不要生存呢?要。但在那些殘障的人中間,卻仍有快樂的人。「有」,是一個存在的事實。 人生不符規劃,還是要過下去 儘管我們規劃人生,希望天色常藍,但是不見得都會常藍,那你要不要過呢?要不要因此而愁苦呢?如果是的話,那就落入了黑色的詮釋中。我們可以不必那樣,任何事都去面對。 Q: 你去腫瘤病房與愛滋病房探訪時,看病人受病痛折磨,有些人可能也在生命盡頭,你都跟他們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A: 我能做的很有限,但我覺得全能的耶穌祂可以幫助人,可以藉著我去安慰病人與家屬。 看每個人的情況,將心比心,給予關懷,不只是躺在床上的人需要關懷,他身旁的人也需要。所以聖誕節我不是只送禮物給病患,還送給病房裡的醫生、護士與社工師這些背後的人,服務病患的人。 有時我會告訴他們,我看到比我大10歲的周聯華牧師把每一天當最後一天 過,我就思索:「為什麼要把每天當最後一天過?」在思索過這個問題之後,我在病人與人家屬面前就有話題,比方說,我推動安寧療護,我是安寧照顧基金會的董事,我看過很多生死學方面的書籍,也演講生命價值、臨終關懷,這些話題可以跟家屬說。 我覺得很多人因為無謂的忌諱,失去了好多親情在一起、彼此交談的機會,明明自己知道已差不多了,鼓起很大勇氣要跟孩子說最後的話,馬上孩子堵住爸爸的嘴說:「爸爸你長命百歲、身體很好。」明明醫生跟家人說:「你們要有心理準備,病人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家人還去跟病人說:「哎呀,剛剛醫生說了,你這個病愈來愈好了。」 其實病人有「知」的權利,如何在有限的時日裡得到滿足。但是反而大家互相玩捉迷藏,子女跟探病的人說:「他還不知道啊,你不要告訴他。」病人卻告訴訪客:「不要告訴孩子啊,我自己身體我自己清楚,你們不必跟他們談什麼。」 缺憾還諸天地 人在最後的日子時,回顧一生,會發現自己有些遺憾,例如曾經誤解一個同學,或曾被老師誤解,如果等到躺在床上不能動時才想到,那是另一個遺憾。但如果在還能動的時候解決,就能無憾的離開這世界。 我有位朋友,半生前我就演過他寫的劇本,但曾因一個誤解反目成仇,我後來想,如果有一天我猝死了,豈不抱著遺憾結束生命?感謝基督的信仰,祂幫助我明白什麼是愛,在愛裡頭有勇氣敢面對朋友,請他諒解你。 有人曾問耶穌「我饒恕人七次了。」耶穌說,「要饒恕七十個七次。」也就是無限期的饒恕。我不在乎誰對誰錯,但求不要互相傷害下去。我最近拿到朋友寄來兒女的喜帖,我好高興,覺得他接納了我,使過去美好的時光沒有遺憾。 Q:為什麼唐吉訶德是你的偶像? A: 就是那股精神,傻乎乎的,很好玩。 Q: 我剛進來時跟你說到8月22日,你宣佈做終生義工滿10年了,你馬上岔開話題,好像你不覺得這個題值得說? A: 也不就是時間過去了。沒什麼……(尷尬的哈哈兩聲,轉變話題去讚美攝影師的鞋子很漂亮。) 也許沒有明天…… Q:未來有什麼計劃? A: 沒想過太多未來,就是好好的活著,也許有明天,也許沒有明天,但是每天都很愉快。當然還是有規劃,有些工作我會退到後面去,把有限的時間專心地放在幾個項目,目前的工作複雜了點。重點將鎖定在固定到北部的監獄,不再全省走、愛滋與腫瘤病房,以及《宇宙光》。 Q:為什麼? A: 年紀大的時候,一方面想彌補自己還沒滿足的部份,比如有很多書我平常沒時間看;另外我佔了很多的缺,讓出來,可以讓很多年輕朋友多些參與的機會。我想讓職位都消失,比方說去監獄探訪,我就是以義工名義去就好了,沒需要有個職位。 還有,說話的機會與開會要減少,能在義工時間之外,多些時間看書,是我最想做的事。 Q:可能社會已習慣了孫叔叔在義工場合出現呼籲什麼。 A: 你千萬別信這個,我既不是偶像,也不是圖騰,我什麼都不是,我只是出現一個人。我覺得我們的社會有愛心的人不少,像陳淑麗,如果有一個公益活動沒錢拿,另有一個是演藝活動有錢拿,陳淑麗的直覺就是選公益。社會各角落裡有很多人可能沒有「名氣」,但有「心 」,比方說魏火曜(已故台大醫院小兒科主任、台大教授)的夫人魏老太太,還在台大醫院做義工,我覺得要看台灣就要從這點來看,因為我們看到願意付出的那個「心」。 Q:不過社會也還有個現象,蠻依賴名人或演藝人員去募款。 A: 那是不正確的,那等於是人質,跟獨裁國家的人質觀念,沒什麼兩樣。拿「聯合勸募」來說,它就是專業募款機構,靠的就是它那塊牌子,不需要任何名人,我們去那裡只是代表機構接受捐款,響亮的還是那塊牌子。 媒體報導很多不好的事情,其實在我們週遭有很多感人的好事,只是沒被報導。 無掙扎戒菸 Q:你怎麼戒菸成功的? A: 我抽了37年的香菸,掙扎了20年每天戒菸哪。我有氣喘,隨時隨地身上帶著藥(從褲袋裡掏出氣喘噴劑),我根本就知道抽菸不好,醫生警告、家人勸,但為了自己的健康就是戒不掉。 拍「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拍完一個鏡頭休息時,我拿出香菸與打火機,突然想到從來沒想過的事,就是:「孫越,你現在抽菸對別人有害,你能不能不抽?」就這樣,沒什麼道理,我打電話給孫媽媽、《宇宙光》同工,請他們為我禱告。就這樣,沒有痛苦,沒有掙扎。 Q:好神奇。 A: 不神奇。耶穌給我們愛,在愛裡面有管教,叫我們愛人如己,當我抽菸對別人有害,我不敢抽,我抽菸害自己是慢性自殺,也害別人。一旦戒掉了,給自己家人,尤其是子女一個好榜樣,其次對自己有個重新的評估,並且社會減少一支香菸的危害,這是個「三贏」的好辦法,不只是「雙贏」。 Q:還有什麼有益健康的方法嗎? A: 每天早上5點多或晚上7點多,我們夫婦倆在住家後面的民權運動場快走10圈。樓下有個游泳池,不過我很希望能改成溫水的,就可以一年到頭都去游,不過收費不能高,我付不起高級俱樂部的錢。 Q:你現在生活與從前比較…… A: 生活的品質比從前好。當我要結束演藝事業時,我思考所有的事情,不能讓家人感覺因為沒有收入,生活就一落千丈。經過仔細檢點,發現生活其實蠻簡單的,家庭生活就是這些開銷,有錢跟沒錢差不了多少,當這些都不是問題時,我就覺得沒什麼差別。 生活簡單不代表沒情趣 讓生活簡單,是一件好棒的事,但並不代表生活沒有情趣,爬山的人一路上看看花草、說說話,不花很多錢,但生活很有滋味,我就覺得他們很有意思,這些是我年輕時所不能體會的。 談「收入」,我從前是有收入的人,現在是沒收入的人,我唯一的收入,就是如果星期六有演講,收到演講費,就是這個禮拜的計程車錢。我身上有張公車優待票,時間有空餘的話就坐公車。我覺得勞斯萊斯跟公共汽車對我的差別不是太大,不能說沒差別,要等車、會比較慢,但從這個角度看,我可以接近更多人的感受。 Q:你這樣為別人活,會不會很累? A: 我沒有為別人活啊,我為自己活,但不要忘了一件事,在自己活著的時候,還有別人存在。所以當我們活著時,盡我們所能去關懷我們週遭,因為其實我們在無意之中被週遭關懷。那就不累啦!你要為別人一定很累。 Q:你為什麼會在牆上寫保羅的話,「那美好的仗我已打過」? A: 我想我能夠被利用的時間有限。這問題是每個人早就應該想過的。以我為例,不論我的生命是慢慢的或一下子消失掉了,家人子女都知道如何處理我的身後,放在哪裡?穿哪件、什麼顏色、我好喜歡的簡單的衣服?在教會的追思禮拜要唱哪兩首詩歌?說明我的時候,只要簡單說,「從前這是一個不認識耶穌的人,信了耶穌以後,他的生命有所改變。」我只要證明這一件事就行了。我一點也不重要,就只像自來水管的其中某一段,我就只是這樣。 Q:你已經寫好遺囑了? A: 寫遺囑是我們目前正在推動立法院立法的「預立生前遺囑」、「預立醫療代理人書」,這是我們的責任。 Q:到時候你要唱哪兩首歌? A: 到時歡迎你來參加聽聽看。(哈哈大笑) (李瑟採訪、整理)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People/issue012/Sun1.htm

轉載《信》李玉屏╱著

2005年10月20日
公開
38

《信》李玉屏╱著 認識秀美,是從一封信開始。她的信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吉蒂媽媽: 妳寄來的錢,收到了。媽媽買了一隻老母雞來進補。媽媽說,謝謝妳。 上星期月考,國語和常識我都會,只有算術考得不好,尤其是雞兔同籠我總是 算不出來。   祝妳健康美麗。                秀美敬上。 信中的吉蒂媽媽,是美國人,透國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的家庭扶助中心,認養 了台灣的秀美。 秀美寫的這封中文信,還沒有寄到美國之前,先到我手上,我是信件的翻譯人。 當時我在高中教英文,利用課餘之暇,做義工,替家扶中心的孩子和他們的國外認養人,做一個溝通的橋樑。也就是說:把孩子們寫的中文信翻譯成英文,再把認養人的英文信譯成中文。 家扶中心的孩子,每年至少要寫兩封信: 一封在聖誕節前,恭祝他們的認養父母身体健康、聖誕快樂,新年如意。另一封則在新年以後,報告他們目前的生活情況或是學業問題等。 一般來說,國外的認養父母都會在收到信後,寫封回信,或是寄份禮物。有些關心孩子的國外認養人,甚至每個月都有來信,家扶中心的規定是:有信必回。! 我們這個縣很大,清寒學子也多。民國七十年初,國外的認養人就有四五千人,來來往往的信件,每年高達兩萬封以上。這些信件經家扶中心登記後,交由我翻譯。因為人數太多,信件複雜,為了整理上的方便,我把雙方的來信和我翻譯的信,都存有底稿,做成檔案。 秀美的信寫去後不久,吉蒂媽媽的回信來了: 親愛的秀美: 隨信附上十元,請妳母親用這個錢去買一隻年輕的小雞,因為母雞已經老了,本身就沒有營養,吃了它,不會增進健康的。 雞和兔子不是同類,習性和取食方式也不相同,把牠們放在同一個籠子裡,一定會打架。妳們做這樣的實驗,真有趣。 很喜歡讀到妳的信。新的一年,祝妳學業進步。                          吉蒂媽媽寫于美國 吉蒂媽媽的信,讓我深深体會到中美兩國在文化間的差異。這種差異,不是一個國小五年級,只有十一歲大的孩子說得清楚的。我想,為了不傷孩子的心,我是這樣翻譯的: 親愛的秀美: 妳的母親身体好些了嗎。希望她身体早日康復。我隨信寄上十元,再買隻老母雞進進補吧! 美國人吃雞,喜歡吃小雞,小雞比較嫩,燒烤煮炸也比較快,吃起來較有口感,至於是否補身体,就不得而知了。中國人的食文化,已經有五千年歷史,以老母雞進補,一定有道理的! 妳說妳算術不好。秀美,算術是很有趣的,想想看,兩隻腳的雞和四隻腳的兔同在一個籠子裡,由腳的數目,算出雞兔的數目,真的很了不起呢!我們這裡的人都知道台灣來的學生,數學最強 ,看了妳? 澈H纔知道,原來妳們是這樣訓練出來的。秀美,妳要認真地學,說不定妳以後會成為算術家哦!                 愛妳的媽媽吉蒂 這封信後,秀美又連續寫了幾封。從秀美的信裡,我知道她住在鄉下。為了生活,她的父親到城裡做建築工人,兩年前在工地挖地基的時候,被大石塊擊中,不幸喪命。 她母親在親友的資助下,每天清晨在家附近的市場賣些小菜,養育三個孩子。秀美是家中的長女,她有兩個弟弟。秀美要做家事,又要照顧弟弟,是個好女孩。 我雖然沒見過秀美,從她的信中,已有感情。最記得她寫元宵節提燈籠的事。她只寫了幾個字,我卻編了一大段。我告訴她的吉蒂媽媽,有關提燈籠的由來。 我寫說:農曆新年,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個感恩的日子,感謝天上的眾神一年來的賜福與照顧。所以過年期間,民間焚香拜神,請天上的眾神和美麗的仙女,來到人間,與民同樂,共度佳節。十五天後,年節結束,一切恢復正常,農人要開始下田,學生要開始上課,工人開始上工。可是,有的仙女會玩得太快樂了,而忘了返回天庭。於是,人們就在晚間,提上各式各樣的燈籠,希望還能找到漂亮的仙女,請她們留下來,留下來做人間的妻子! 藉由翻譯,我把孩子的信加長了,內容豐富了,也把中華文化宣揚了。不久,吉蒂媽媽的回信也寄到了。 她在回信中特別提到元宵節的事。她說:信中提到的元宵佳節,是個多麼美麗的夜晚,我可以想像得出來,一群快樂的人,提著一盞盞的燈籠,在找尋仙女。忽然有人高興地大叫:我找到仙女啦! 她又說,從秀美的信中,她慢慢地了解到,中國文化也有浪漫多情的一面。浪漫可以讓生活變得輕鬆娛悅,多情讓生活變得多采多姿…。 吉蒂媽媽還提到我,她說她喜歡讀我翻譯的信,她覺得我是個悠閒的文化人,希望跟我交個朋友。 從來信中要和我交朋友的不止吉蒂媽媽一人,有好幾位國外認養人都在信中提到,但是我沒有回應。我的工作是把孩子跟認養人之間的溝通盡量做得完美。何況,我在翻譯信件的同時,就是她們的隱形朋友,我應該保持我的隱密性。 她說我悠閒,其實我很忙。我要教書、要管家、要寫文! 章,還有這麼多信件等著我翻譯。雖然辛苦,卻甘之如飴。這份義工,作了將近五年,直到台灣提升經濟開發的國家後,纔停止國外的認養措施。 秀美升到中學後,就失去了音訊。 好多年後,學校新進來一位年輕的英文老師,白白的、高高的,文文靜靜的臉上總帶著笑,? o也叫秀美。我們同在一個辦公室,偶而聊聊天,她告訴我她的父親很早過世了,母親身体不好,經常生病,她還有兩個弟弟…。我想,不會就是那個寫信的秀美吧! 有一天,我們兩帶學生去台北參加全省英文作文比賽。晚上同住一室。聊到英文,她告訴我,她從小學就和一位美國媽媽通信,雖然英文信不是她寫的,可是這些信都留著。上了中學後,她努力學英文,把以前的信一封一封地讀,不懂的單字一個一個地查,她非常感謝那位翻譯她信件的人。她到家扶中心問過幾次,希望能當面謝謝那位翻譯者,家扶中心的工作人員不告訴她,只說,如果妳要感謝她,就把英文唸好! 如果我猜得不錯,她就是那個秀美! 她沉默F一會,突然問我:妳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提燈籠嗎! 我的心一驚,果然是她! 剎那間,我本想告訴她我就是翻譯信件的人。可是,話剛到嘴邊,我停住了,我要保守這個秘密,有些事存在心裡比講出來,更有意義…。我只是看著她,微微地搖搖頭…。 她笑起來,輕柔地說:提著燈籠,去找仙女……

"蛛網" /小野

2005年09月29日
公開
34

"蛛網"   小野在師範大學的最後一年到花蓮的一所偏僻的中學當實習老 師。實習老師的一年生涯中讓他聽到一個現實與理想交戰的愛 情故事。在他當實習老師中受到許多現任老師的照顧與慰勉, 但其中卻有一位60多歲的老師,從來不理任何同事,更不會去和小野講話。 這個老頭是教生物的科目,他的獨來獨往引起了小野的好奇心。 就在有一晚小野拿著手電筒值班巡邏時,發覺有一間教室燈光 還是亮?滿A小野就進去看看,就看見有個身形朐就的老人拿著 粉筆正在黑板上寫著一些小野從來沒看過的數學公式,寫滿了 整個黑板... 這個老頭就是那個從不理人的生物老師,小野鼓 起勇氣問他這是什麼樣的公式呢?這個老頭就滿口酒氣的回答 他說:「這是我研究出來的生物公式,它可以改變蜘蛛的基 因。讓蜘蛛不需要吐絲結網就能生存下去,這樣蜘蛛就不用一 輩子活在自己的網中」 小野就問他為什麼要研究這樣的理論呢?老頭沉默了許久,才 開始說道... 在40多年以前,大陸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有這麼 一對令人羨慕的學生情侶,男的博學多才,女的柔情似水。他 們最喜歡在校園的一個古式涼亭幽會,聊一些天南地北的事。 有那麼一天,這個愛做夢的女子就靠在這名男子的肩膀... 這 個女子突然就看見了牆角上方的蜘蛛網,略有所思的問男子: 「蜘蛛真是可憐,一輩子就依靠自己網來生活... 」男子就回 答說「其實蜘蛛也可以不靠蜘蛛網就能生存,理論上是行的通 的... 」女子直接就反應說:這是不可能的!沒有網的蜘蛛如 何捕獵食物呢?兩個人就為了這個無聊的話題爭論好久... 女 的站在實際的角度辨論,男的就以理論可行提出他的方法... 過了一些日子,民國38年大陸即將淪陷,整個北京一團混亂, 有管道的人都想辦法逃離到國外,這名女子由於家庭富裕所 以有辦法離開大陸,她就找這個男子一起離開。這名男子拒絕 了她的幫助,後來這名女子隨家人到了美國,而這名男子就隨 著國民黨到台灣... 後來女子還是陸續寫信希望他可以到美國去,男子卻以不願寄 人籬下的心態再次的拒絕。他還傻傻的相信反攻大陸,解救苦 難同胞.就這麼的等著等著... 這名女子一封封的來信,這名男 子就不予理采... 等待反攻復國的夢想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信件也越來越少,最後一封信的顏色是 紅色的... 一封來自美國的喜帖... 無謂的堅持造成了這對戀 人的分離。這名男子在傷心之餘來到花蓮的這所中學任教,在 對國民黨漸漸失去信心而心靈又無所寄託的情況下,就突然 想起涼亭上蜘蛛網的小故事?在自尊心的作祟下,就開始研究 起他的另一個夢想... 就是不用結網的蜘蛛! 就這麼研究了幾?年... 直到遇到現在的小野!兩個人一老一 少就在教室喝酒聊起天來。這老頭還一直告訴小野,他的理論 就快成功了! 就這樣兩人成為了好友... 就在小野即將結束實習老師一年的 最後一晚,一老一少就在老頭住的小木屋喝酒深談... 最後道 別的時候小野就祝他的研究早日實現... 老頭只是不發一語的 笑著,第二天早上傳來老頭小木屋火災的不幸消息,小野趕快 跑去看,現場一片灰塵,一具焦黑的屍體... 經由警方的調查確定這名老人是自己點火自殺的,沒有任何的 遺物留下... 只有一個焦黑變形的小鐵箱。箱子裡竟有一封寫 給小野的信!信中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就在小野離開的那一晚,在小野的臨別祝福下,老頭又一個人 喝起酒來,喝著酒,看到酒杯中映上自己滿是皺紋蒼老的臉, 就在那一瞬間,老頭發現他錯了!蜘蛛如果沒有吐絲結網的話, 是不可能生存的,這就是它的宿命... 同樣的他也發現人生不也是一樣嗎?人在一生中有時是必須和 現實妥協的,太多的堅持與執著只會讓自己和周遭的人痛苦 就和蜘蛛要活在網中一樣!沒有吐絲結網的蜘蛛未必會快樂... 老頭的理論實現了,原來他自己就是那隻不願在網裡的蜘蛛。 這樣無謂的堅持換來孤獨與歲月的摧殘,老頭醒悟的太慢... 其實老頭心理應該早就知道自己的錯,再加上看到小野年青的 人生,正要展開... 自己卻已經蒼茫... 無限的感慨及後悔讓 他決定結束自己可笑的一生... 有時候我們也應好好想一想無謂的執著與堅持是為了什麼?或 證明什麼?尤其你我都是受高等教育的小孩,自我的原則與個 性必比一般人多。但常常暮然回首才發現自己是一隻不吐絲的 蜘蛛!想想看你是不是也是一隻不吐絲的蜘蛛?

轉載 [2005-09-25] 米奇你好!迪士尼「糖衣陷阱」

2005年09月27日
公開
37

文:黃卓權  香港迪士尼樂園終於在本月十二日開幕了。笑面迎人的卡通人物、色彩繽紛的氣球、款式多樣的精品,令大人和小孩都目不暇給。然而,在這個璀璨場面的背後,又是一個怎麼樣的景象?它到底是一個充滿童真的夢幻世界,還是帶來消費主義的文化侵略者?它帶給了兒童甚麼訊息?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助理教授司徒薇博士根據一套名為《米奇老鼠王國》(Micky Mouse Monopoly)的影片,為我們解構了迪士尼文化。片中訪問了多位美國學者,他們根據「全球迪士尼觀眾研究計劃」的資料,分析了迪士尼文化對小孩的影響。  該等資料來自18個國家的兒童服務社工者。他們發現,看了迪士尼卡通的小朋友,其價值觀、想像空間及思想均會改變。 鼓吹物質主義  無可否認,影響消費文化的不只是迪士尼。然而,某些形式的消費文化得以廣泛流傳,都是拜迪士尼所賜。他們在樂園建立了「不分類的消費模式」,提供了傳統遊樂場沒有的酒店、餐廳等,實行「一條龍」服務。人們不但可在樂園購物,還可在主題公園裡吃喝玩樂。  他們更提供一系列印著迪士尼卡通圖案的物品:由零歲的學爬用品,至結婚日放在花車前的玩偶,由早上用的牙膏,以至上學用的文具、回家後穿的睡衣,一應俱全。務求令你由小至大,由早至晚,都活在迪士尼的懷抱中。  那種被色彩繽紛卡通人物包圍的快樂,骨子裡全是消費主義。沒有金錢,兒童就很難得到這種快樂了!這等於告訴兒童:「要快樂,就要有金錢。」 局限兒童思想空間  《米奇老鼠王國》一片提及,來自18個國家的老師,觀察小童的遊玩情況,發現看過迪士尼卡通的小朋友,遊玩時會模擬卡通裡的情節,他們創作能力,都不及那些沒有看過迪士尼卡通的小朋友。  迪士尼是全球最大的兒童節目供應商,它對小孩的影響力可想而知,家長不宜掉以輕心。  此外,迪士尼卡通又把男性、女性定型。無形中教授兒童如何為男、如何為女。例如迪士尼卡通裡的白雪公主,永遠安於在家掃地,這就是她一生的快樂。她是被動的,故事的演進,只是因為別人對她做了些事,她本身的言行,從沒有主動地影響故事的發展。  又如迪士尼版的《花木蘭》加插了一段劇情,說到木蘭凱旋而歸後,卻被質問:「你帶一把劍回來有何用?帶一個男子回來才有用嘛?」這就渲染了一種價值觀:一個女子找到一個男子結婚,才算是成就,女子打了勝仗也沒甚麼了不起。  這是迪士尼卡通有性別歧視的一些佐證。 大美國主義篡改歷史  「我們常常說日本篡改歷史,為何不說迪士尼篡改歷史呢?」司徒薇說。她舉了《風中奇緣》為例,說明美國篡改歷史,不尊重別國文化。  該故事說一個十一歲的印第安公主追尋戀愛。事實卻非如此。歷史中的印第安公主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小女孩,是酋長得力助手。她學習外語,充當外交使節,目的是想使歐洲人了解他們的文化,令大家可以和平共處。她是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小女孩,卻又被迪士尼拉到談戀愛的事情上去,這位公主就被大大貶低了吧!至於美國人屠殺印第安人,卻被說成是因不了解對方文化而引起的衝突,就像日本人說因不了解中國文化而入侵中國一樣。 隱含階級種族歧視  從迪士尼卡通的忠奸角色,不難看出當中含有階級歧視,甚至種族歧視的成份。司徒薇說:「卡通中的好人、主角,代表著中上階層,操純正口音;而奸角則語音不純,即使被翻譯成外語時,也會用某種口音表現出來。例如譯成粵語時,奸角、配角的對白會用新移民的口音演繹。好人多是白皮膚的,壞人多是黑皮膚的。」  至於迪士尼版《泰山》,司徒薇指出,它所含的種族歧視色彩比從前的電影版更甚。從前電影版《泰山》已被評為種族歧視。片中的泰山是一名白人,他不單是森林之王,更是唯一有智慧的人類,黑人則充當丑角,只懂打鼓和叫囂。  迪士尼版《泰山》變本加厲,片中沒有非洲人,也沒有黑人,除了泰山之外,就只有動物。也就是說,非洲人和黑人沒有機會擔當正面的角色。  對於思想還未定型的小孩來說,這種族歧視的思想會潛移默化,打進小孩子的腦中。 家長需從旁指導  司徒薇還補充說:「日前我到電台接受訪問,有一位女士來電,說家中的小朋友看完《玩具總動員》、《超人特攻隊》後,覺得發脾氣是合理的。其實家長也表示不想小朋友看,但小朋友喜歡看,家長就只得陪伴,並從旁指導。家長的指導是十分重要的。」  聽了司徒薇的分析後,你還會覺得迪士尼充滿公義和純真嗎?

(轉載)亞都飯店總裁在輔大的演講 嚴長壽 SUNNY提供

2005年09月07日
公開
37

亞都飯店總裁在輔大的演講 嚴長壽 1.永遠要記住一句話:再不努力就沒有機會了。 2.如果找別人喜歡做的事,就無法可學到東西,如果找別人不喜歡做的事,將可學習到更多。 3.你要為自己創造一個良性的循環的機會。 4.人要具有反省的能力及重新思考的思維。 5.要深入一個文化,要先了解他們休閒時閒聊的話題。 6.在遇到困難時要具備有三個自我的能力:自我激勵、自我轉換、自我調節。 7.以前是時事造英雄的時代,現在則是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時代。 8.不保護就是一種保護,過度的保護反而是一種傷害。 9.台灣學生未來最大的競爭者:北大及印度人 10.現在已經是一個無界線的地域了,我們不能只把視野放在小小的台灣。 11.不要再等待了,別以為靠政治人物給的保證就可以改變國內環境,我們不應該總是等待,而是要自己尋找機會。 12.台灣的優勢:華語、美食∼台灣很有優勢,只是沒有被包裝起來。 13.語言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橋樑。 14.台灣學生應多多參加青年旅遊,以體驗人生,開拓視野,因為台灣學生的視野狹隘了。 15.學生實習的目的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我們要如何才能在產業中求生存。 16.早晚都要做的事,晚做不如早做。 17.會發生找錯工作的原因就是因為你不認識自己。 18.既然想當管理者,就要從基層做起。理由:(1)管理者最好要有些基本技術(2)可藉認識工作,尋找自己的喜好。 19.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只談今天及昨天的問題,不談未來的問題。(看新聞就知道了) 20.當你永遠都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時,你是失焦的,永遠看不到真相。(像 金門要發展觀光,因以戰地風光為號召,不應學習台北有KTV、酒店等…) 21.溝通就是從異中求同。 22.溝通是一件很難的事,如果連重視形象的政治人物都做不到,一般人想要做到就更不容易了。 23.如果你想跟別人比大,你永遠是小的那一個,比不完的。 24.溝通是必須承認自己的缺點,佩服別人的優點,要做到的是感動別人,而不是藉機詆毀別人。 25.人處在成功時也就是他失敗的開始。 26.人真正的價值觀是要學習安心,不要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27.人的一生中必須學習二件事:(1)當別人給予協助時要給予感恩(2)增養人文素質。 28.藝術是沒有階級也不需代價的。 29.我們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盡情的體驗人生。 30.曾經有位醫生說過:在台灣學醫科我只學到了技術,當我到國外求學時我才學會了態度。 31.遇到挫折時,要學小妹妹對海星的態度。(在某一個颱風過後,老爺爺看到小妹妹一直在撿東西丟入大海中,喔!原來是海星啊!老爺爺就問了:「小妹妹啊!妳在做什麼呢?」小妹妹就說:「海星因為颱風而漂到岸上了,我要趕快救它,不然它會死。」老爺爺又說了:「小妹妹,地上的海星那麼多,妳是救不完的。小妹妹最後的回答是:「沒關係,因為我只要救了一隻海星,就已經是改變了一隻海星的未來,這對我來說就夠了。」」 32.找工作時是要看人家怎麼看妳的,而不是妳怎麼看公司。 33.就算沒工作也不要讓自己閒在家裡等待,可以去參加義工、充實自己… 34.為什麼要去當義工呢?(1)學習一些自己的技能(2)培養與不同類型的溝通的能力。 35.目前全球面對SRAS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它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36.將來的競爭已經不是學歷的競爭,而是經驗的競爭。所以不要擔心自己學歷的不足,而是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所以實務經驗很重要。 37.台灣的學生缺乏一個深歷其境的感受,缺乏國際性的體驗,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視野的提升,找到自己的特色再著手去包裝。 38.付出最多的人,也是收穫最多的人。  

天使的翅膀!(轉載)

2005年08月17日
公開
32

天使的翅膀! 很久以前,有一個小男孩,他非常的自卑 因為他的背上,有著兩道非常明顯的疤痕 這兩道疤痕,就像是兩道暗紅色的裂痕,從他的頸子一直延伸到腰部, 上面佈滿了扭曲鮮紅的肌肉 所以這個小男孩,非常非常的討厭他自己, 非常害怕換衣服,尤其是體育課, 當全部的小孩子都很高興的脫下又黏又不舒服的制服, 換上輕鬆的體育服裝的時候, 小男孩都會一個人偷偷的躲到角落裡,用背部緊緊的貼住牆壁, 用最快速度換上體育服裝,深怕別人發現了他的背部,有兩條這麼可怕的缺陷 可是,時間久了,他還是被其他小朋友發現了他背上的疤, 「好可怕喔!」「怪物!!」「不跟你玩了!」 「你是怪物!」「你的背上好恐怖..」, 天真的小朋友們,無心的話往往最傷人,小男孩哭著跑出教室以後, 從此再也不敢在教室裡換衣服,再也不上體育課了 這件事發生以後,小男孩的媽媽特地牽著他的手,去找級任老師, 小男孩的級任老師是一個四十歲,很慈祥的女老師, 她仔細的聽著媽媽說起小男孩的故事, 「這小孩在剛出生的時候,就生了重病,當時本來想放棄的, 可是,又不忍心,一個這麼可愛的生命好不容易誕生了, 怎麼可以輕易的結束掉?」 媽媽說著說著,眼睛就紅了, 「所以我跟我老公,決定把小孩給救活, 幸好當時有位很高明的大夫願意嘗試用動手術的方式 挽救這條小生命,經過了幾次的手術好不容易,他的命留下來了, 可是他的背部,也留下這兩條清楚的疤痕...」 媽媽轉頭吩咐小男孩,「來,把背部掀給老師看...」 小男孩遲疑了一下,還是脫下了上衣,讓老師看清楚這兩道恐怖的痕跡, 也曾是他生命奮戰的證明, 老師訝異的看著這兩道疤,有點心疼的問。 「還會痛嗎?」;搖搖頭, 「不會了...」 媽媽雙眼泛紅, 「這個小孩真的很乖,上天讓他生命已經很殘酷了, 現在又給他這兩道疤, 老師,請您多照顧他,好不好?」 老師點點頭,輕輕摸著小男孩的頭, 「我知道,我一定會想辦法的.....」 此時老師心裡不斷的思考,要限制小朋友不准取笑小男孩, 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小男孩一定還會繼續自卑下去的...一定要想個好辦法。 突然,她腦海靈光一閃, 他摸了摸小男孩的頭,對他說, 「明天的體育課,你一定要跟大家一起換衣服喔....」 「可是...他們又會笑我...說...說我是怪物...人家不是怪物..」 小男孩眼睛裡頭,晶瑩的淚水滾來滾去。 「放心,老師有法子,沒有人會笑你。」 「真的?」 「真的!相不相信老師?」 「...相信...」 「那勾勾手。」老師伸出了拇指,小男孩也毫不猶豫的伸出他小小的右手。 「我相信老師...」 第二天的體育課,很快就到了,小男孩怯生生的躲在角落裡, 脫下了他的上衣, 果然不出所料的,所有的小朋友又露出了訝異和厭惡的聲音。 「好噁心喔....」 「他的背上長了兩隻大蟲....」 「好可怕,噁....」 小男孩雙眼睜的大大的,眼淚已經不聽話的流了下來。 「我...我才不...不噁心....」 這時候,教室門卻突然被打開,老師出現了。 幾個同學馬上跑到了老師面前說 「老師妳看....他的背好可怕,好像兩隻超大的蟲...」 老師沒有說話,只是慢慢的走向小男孩,然後露出詫異的表情。 「這不是蟲喔...」老師瞇著眼睛,很專注的看著小男孩的背部。 「老師以前有聽過一個故事,大家想不想聽?」 小朋友最愛聽故事了,連忙圍了過來, 「要聽!老師我要聽!」 老師比著小男孩背上那兩條顯眼的深紅疤痕,說道, 「這是一個傳說,每個小朋友,都是天上的天使變成的, 有的天使變成小孩的時候很快就把她們美麗的翅膀脫下來了, 有的小天使動作比較慢,來不及脫下他們的翅膀。」 「這時候,那些天使變成的小孩子,就會在背上留下這樣兩道痕跡喔。」 「哇....」小朋友發出驚嘆的聲音, 「那這是天使的翅膀囉?」 「對啊,」老師露出神秘的微笑, 「大家要不要檢查一下對方, 所有小朋友聽到了老師這樣說,馬上七手八腳的檢查對方的背, 可是,沒有人像小男孩一樣,有這麼清楚的痕跡。 「老師,我這裡有一點點傷痕,是不是?」一個戴眼鏡的小孩興奮的舉手。 「老師他才不是,我這裡也有紅紅的,我才是天使...」 小朋友們爭相承認自己的背上有疤,完全忘記取笑小男孩的事情。 小男孩也是,他原本哭紅的雙眼,此刻早已停止流淚。 突然,一個小女孩輕輕的說, 「老師,我們可不可以摸摸看,小天使的翅膀?」 「這要問小天使肯不肯囉。」老師微笑的向小男孩眨眨眼睛。 小男孩鼓起勇氣,羞怯的說,「...........好。」 女孩輕輕的摸了他背上的傷痕,高興的叫了起來, 「哇,好軟,我摸到天使的翅膀了」 女孩這麼一喊,所有的小朋友像發瘋似的,每個人都大喊, 「我也要摸!」「我也要摸天使的翅膀!」 一節體育課,一幅奇特的景象, 教室裡幾十個小朋友排成長長的一排隊伍,等著摸小男孩的背。 小男孩背對著大家,聽著每個人的讚嘆聲,羨慕的嘖嘖聲, 還有撫摸時,那種奇異的麻癢感覺。 他的心裡,不再難過了小男孩臉上,淚痕還沒乾,卻已經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一旁的老師,偷偷的對小男孩比出勝利的手勢,小男孩忍不住,格格的笑了起來。 後來,這小男孩漸漸長大,他深深感謝著老師一句「這是天使的翅膀」 讓他重拾信心他高中時還參加了全市的游泳比賽,得到了亞軍, 他勇敢的選擇了游泳 因為他相信,他背上那兩道傷痕,是被老師愛心所祝福的「天使的翅膀」, 其實,我就是那個小男孩, 十幾年了,我依然記得那句話「天使的翅膀」是它帶我走出自卑! 希望你們收到信件後 心情是柔柔、暖暖的,和清爽的. 尤其在這入夏的季節裡 祝福 你們~~~ 願大家都有美好的新的一天 工作、感情、家庭、課業.....都很順利 加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