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gel ''Mama

青春期的探討(邁向自由的教育)

2006年06月29日
青春期時,由於生理方面的重大轉變比心理方面較早被人察覺,因此容易使人認為心理方面的改變是次要的.許多心理學家也持相同的意見,史代納卻不認為如此.史代納指出天生可愛的兒童約在十二歲以前,男孩就會變的較遲鈍而且有稜有角,女孩則顯得心情沉重而疲倦.史代納強調這種轉變,和那種表現出"四肢韻律感"的能力,是出於相同的內在力量.這種力量正在蛻變,它將以另一種形式展現.將在情感和想法上表現出新的能力.在"以人文科學的觀點來談兒童教育"這本書中,史代納敘述到,當這股力量從身體釋放出來,化作前所未有過的心靈能力,而逐漸甦醒時,生理上的改變也會跟著出現.

史代納看來,青春期的心靈改變是最重要的.身體方面重新"再生產"的能力,反映了心靈方面想去經歷和了解整個人類文化與生活的內在能力.那純生理方面對異性的興趣,只有限地表達了,涵蓋很廣的"愛"的力量.如果能充分地發展這份愛,孩子未來將會對世界一切的事物有很濃厚的興趣,倘若孩子缺乏這種興趣,就可能是因為生理的慾望占了上風,而心靈的發展停滯的結果.

史代納認為"性成熟"(Geschlechtsreif)這個名詞太狹隘,而以"世俗成熟"(Erdereif)來代替.

在上這個年齡學生的課時,老師必須面對這股內在的力量,而這股力量在身心健康的學生身上,有時會表現得意想不到的強烈.倘若真誠地和一個十六,十七歳的青少年相處,會發現他比以前成熟許多,幾年前他的思維方式仍像小孩,現在幾乎沒有任何科學藝術或人類方面的人生大問題,不吸引這個年輕人.
尤其是那些非常有天份的年輕人表現得特別明顯.對時代特性和需求的關注,以及敏銳的思考和表達能力都一再地展現出這些年輕人的自我意識與內心的成熟,而且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這些青少年在另一方面也表現的很特別,在人際關係上,尤其是感情(情慾)方面,他們常表現得很紛亂,由於強烈的自我意識,再加上多數人都認為性成熟就代表已長大成人,常會誤導他們,讓他們高估自己的成熟度,而做出一些使生活變得困難的舉動.

伊爾莎就是一典型的例子,身體加速成長所可能導致的暫時性不平衡,在心靈方面也可能發生.心靈方面的成熟常明顯的表現在思維上,但情感和旺盛的意志力卻常不能和思維步調一致,這三方面的能力各走各路,這種分歧要等到以後才能(有時甚至再也無法)結合在一起.這種分歧的狀況可能表現為:思維上能夠敏銳地思慮許多問題,但實際生活中表現得完全不同,只有在故意的"關掉"理智時,才會有情趕上的波動,青少年所經驗的一切,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


每次回顧自己過往的生命史,總有幾分感慨,常常認為自己有好多時間被遺失了,自己是家中最會讀書的孩子,可想而知我的生命幾乎都是黑白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假設我閉上眼睛,我是看不見顏色看不清週遭人的面孔的,我的夢都是黑白的世界,不曾有過彩色,以往的學習過程裡,我是沒有音樂沒有藝術沒有繪畫的,除了學校的書本我大概不曾接觸其他書籍,若勉強說有就是每天省下吃飯錢買"勵志小品"慰藉貧乏的內心,直到上高中內心才出現真正的苦難,那時生命根本一文不值,甚至"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我甚至覺得活著反而比死還可憐!是我唯一對世界的認知.父親大概意識到了,那個貼心乖巧的大女兒已經消失了,他清楚意識到他幾乎失去這個女兒,也因為這樣,他竟然也有所領悟,他不在干涉我們孩子的一切,甚至反而是他的話語變的更少,考哪一所學校讀什麼科系他連問都沒有,當我決定了我才告訴他,甚至註冊都不用陪我了,我知道他的放心是他自認唸很多佛經,他將我們的未來交給不知名的神明,對我來說這是好事,但也是壓力,我清楚知道我的生命是我自己在掌控的時候反而要很小心,因為後果得自己負責!

我不知道現在的我是幸運嗎?
每次與朋友談到青少年,他們總認為我不夠格,他們認為所謂的叛逆是很激烈的,要像太保太妹那樣,我搖搖頭,其實那些太保太妹不是青少年才有的,只要父母是不健康的都會有這樣的小孩,在我家我的父母親是很愛孩子的,他們的愛從來都不曾缺少或遺漏,他們努力陪伴我們的,只是他們的方法或許不很對,但是,他們給我們的愛很足夠,所以我們孩子對人的愛也是很寬廣的,不然現在我不會努力的愛孩子,朋友們不懂其實叛逆還有更激烈的,那種放棄感情的太保太妹其實只是最輕微的那一種,您想我必須要抵抗的是很愛我的父母和十分信任我的父親,而且我還要分一份心愛自己,所以我內心的激盪起伏是非比尋常的,最後我選擇一次比一次離家更遠的方式來解決,一次比一次更久才回家讓父親知道我還活著,或許我的臉上看不出憂傷,但我的心靈是淌著血的,自己在外面流浪很久才體會出自己與家人之間的那條看不見的線,最後我才又回到原點!

很想跟朋友認真的談談青少年時期孩子的自我學習與自我成長很重要,但我發現大家認為"書讀的好不好"比什麼都重要,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才能上好學校,好學校畢業才能有好工作,所以他們聽不進我的想法,甚至鄙視我的想法不符現代需求,所以她們仍然選擇努力幫助孩子"讀好書"想盡辦法讓孩子唸"好學校",我真的為朋友的孩子擔心,他們資質都非常優秀,可是他們卻沒有足夠的"靈性之乳"讓他們安然渡過青春期,甚至能夠有能力看出自己未來的方向.我不知道朋友後悔了嗎?但看起來現在的他,仍認為當時還是不得不這樣做,現在的他也是不得不更努力安排孩子的未來生活,說到這,我心裡也是有所感悟,現代的人的確就是這樣,"別人都這樣呀!",我們竟然比學齡前的模仿力還保留到成年甚至老年,青少年的孩子們也是,這真的是現代的隱憂呀!

註:「靈魂之乳」(milk of the soul)

我們都知道,其實兒童出生後要餵母乳,這就是他的食物,也包含了有其他必需的物質。而當兒童在換牙期開始上學時,你又得給他另一種乳了,但是這一次,是給靈魂飲用的乳。「乳」的含義是說你所教的內容不能是各個分離的,兒童所受的內容必須是渾然一體的。在換牙後,兒童就必須吸收這種「靈魂之乳」。如果你分開教他們讀和寫,就好像你餵他們奶時先用化學方法將奶分離成為兩樣不同的東西再分別的餵他們。讀與寫一定要以整體性的方式來教他們。你一定要有這種「靈魂之乳」的觀念來教育這些剛入學的孩子。

這個觀念必須靠藝術性的教育法才能達成。這種藝術的氣質必須涵容於每一項教學中。如何由繪畫中發展寫字的技巧,由此將藝術性融入其中,以及你如何再以藝術性的方式教他讀書認字,如何接連這些藝術性的讀寫技巧,以藝術性的方式導入簡單的初級算術,所有的這些教育都必須融為一體。在兒童入學時,你必須漸進地導入這種「靈魂之乳」。
而當兒童進入青春期時,他們將再需要「靈性之乳」(Spiritual milk)


每次認真思考孩子的每個時期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的問題如果沒獲得解決,
它就會在孩子下一個成長階段,以更激烈的方式顯現;
也會發現每個階段孩子內再與外在所需要的學習也都是有所關聯的,
有些觀念在孩子心中都會經歷一再而再反覆印證的過程,真的很奇妙,
倘若要我回想過去我的求知過程,其實現在我就是正在展現當時的因果關係了!
所以當我思考「靈性之乳」時,的確有那種感覺,
所有孩童時期的學習都會在青春期時驗證出來,
而青春期的經歷會在成年期顯現出來,當然這是正常且健康的情況下是這樣,
有些人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他們可能一直保留兒童時期惡劣的經歷,
然後反反覆覆的,重複自己痛苦的經驗走不出來,
這些潛藏的錯誤觀念是很危險的,我看到年紀很輕就得憂鬱症躁鬱症,
他們身體長成了思想卻控制不住身體,無法控制的傷害自己,
常常一旁觀看的我是無奈的,因為這些已成人的人是很難被別人治療,
他們很可能會帶著這些苦一直到解脫的那一刻,有時還會延續到下一代,
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