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豬弟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兒童樂園

2009年03月29日
公開
22

圓山兒童樂園4月份就要搬家了 媽咪回憶起小時候 那時動物園跟兒童樂園都還在圓山 外公外婆常常會帶媽咪還有舅舅去那裡玩 那裡可是有很多我們童年的回憶呢 只是隨著年紀漸長,也有十幾年沒去了 今天姑姑說要趁搬家前帶水水去玩 我和把拔當然說好! 同行的還有小舅舅、萱姑姑跟信雄叔叔喔~ 今天天公不作美,下著小雨 所以水水最愛的溜滑梯都不能玩 不然依樂園裡這麼多溜滑梯來看 水水可以玩上一整天喔~ 在兒童樂園裡玩也不便宜 把拔媽咪記得以前一張遊樂券2~4元 依設施不同收取不同張數的遊樂券 現在是一張遊樂券就要20元 玩一次一個人一張,嬰幼兒也算人頭 所以~真的很貴~ 坐個小火車繞一圈,6大1小就要7張140元 搶錢搶太兇了啦! 我們玩沒幾樣設施就花了五六百元 還好久久才來一次,不然很快就破產了 水水最有興趣的一樣設施是「碰碰車」 但礙於規定100公分以下小孩不能玩 水水只能在場邊乾瞪眼 媽咪還必須一直跟他說話轉移注意力 不然水水可是一直想爬過欄杆衝進去呢~ 在場邊的水水也沒閒著 一直做實況轉播: 「把拔撞到了~舅舅撞到了~碰!~叔叔在那邊啦!...」 實在是很可愛ㄋㄟ~^^ 晚上睡覺水水還處在興奮狀況 睡前還一直說「碰碰車好玩~碰!碰!」 跟當初看煙火、放鞭炮時一樣 HIGH的咧~

轉貼~教養倔強孩子有法寶

2009年03月27日
公開
11

~~親子學苑 教養倔強孩子有法寶 文 / 王曉燕  專家 / 杜亞松 兒童心理學教授 常常聽到家長有這樣的抱怨:「我的孩子很活潑,也很聰明,就是脾氣太倔強了,真拿他沒辦法。」相信為數不少的父母都有同感。其實,倔強的孩子往往有他獨立的見解和個人的意志,你若是以強硬的態度去對待孩子,他就會「頂撞」你;但是,如果你任由他去,則更容易助長他的倔強。因此,教育倔強的孩子不僅要多動腦筋,還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才是。 講道理 父母立場:孩子往往只知道他「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而無法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和「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的道理。因此,隨著孩子智力的發展,逐漸有了自主意識,家長應該提出正當及充分的理由告訴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有了判斷是非的標準,孩子便能自己處理事情。 孩子立場:很多父母往往剝奪了孩子知的權利,只會無來由地命令孩子:「我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一味強迫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只會讓孩子覺得莫名奇妙,結果反而更加固執己見。例如,一個一歲的孩子,雖然走不穩,但是他可能推開你的手,堅持要自己走路;此時就不算是倔強,你應該支持他,即使摔倒也沒關係。 態度必須明確 父母立場:想要孩子接受意見,你的態度必須要明確堅決,如此孩子就會知道,無論自己再怎麼任性吵鬧也不會被接受。千萬不能說「求求你,聽媽媽的話吧!」這類的話,這樣只會突顯父母的無能;若父母採取軟弱的態度向子女哀求,只會讓孩子更任性。 孩子立場:不過,有時候家長也應避免高姿態,把自己的意見當聖旨,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接受,而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和需求。有一些超出家長允許範圍的事,可能只是孩子的好奇心作祟;例如,一個兩歲的孩子,看見外頭下小雨了,可能會想到雨中去玩耍,然而卻得不到家長的允許。其實,孩子的原始動機只是好奇而已,這時你不該硬性阻止,而應有條件地軟性限制,陪孩子出去看看雨、聽聽雨的聲音等。 訂定紀律 父母立場:給孩子訂立一些明確的行為準則,例如,晚上幾點鐘一到,必須關掉電視上床睡覺,以及不許吃零食等規定。同時,你應該讓孩子明白,你對他的一些規定是出自於愛心和關心。 孩子立場:家長應該明白孩子不斷地在長大及成熟,過分的教條主義,可能會限制孩子想像和發展的空間。例如,一個三歲的孩子,家長可能會硬性規定他學鋼琴或小提琴,但是孩子可能偏偏喜歡畫畫或劍道;這時你應該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而不是強求他學什麼或做什麼。只要你認為孩子有道理,就應該及時更改紀律。 管教要有原則 父母立場:要使教育發揮作用,就得確立一個管教的原則,而且要幫助孩子遵守。當孩子違反了規定,你不能有時責備,有時原諒,否則久了以後,規定就會變得沒有意義。 孩子立場:父母經常是很隨性的,依據自己的標準來制定原則,而且說制定就制定,說執行就執行,但是對於一些規律性很差的孩子,卻不容易做到。例如,一個四歲的孩子,他之前已經養成了睡前吃點心的習慣,無法馬上改掉,這時候,家長應該讓孩子有一個緩衝期,慢慢地改正習慣,因為習慣的改變不是一蹴可幾的。 採取強制手段 父母立場:有時候,矯正孩子的任性行為必須要採取強制手段。有位兒童心理學家主張,糾正孩子偏食的方法是──在正餐的時間內,給孩子吃足夠分量的食物,如果孩子不吃就收回,到下頓飯之前,即使孩子哭叫吵鬧,也不要給他吃任何東西;如此不到三天,孩子就會接受父母所給的食物,不再偏食。類似這種情形,不遷就孩子的任性便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立場:父母有時會很難拿捏尺度,高興時放孩子一馬,不高興了又把孩子逼得要死,這樣對孩子是很不公平的。例如,一個五歲的孩子,也許他看卡通片看得正高興,當你叫他吃晚飯時,他便聽而不聞;這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堅持他立刻吃飯,而是讓他在規定看電視的時間後再吃飯,這樣孩子就可能接受,習慣也養成了。 給予適當懲罰 父母立場:當孩子故意搗亂而不聽勸,有時也可以採取適當的處罰,但是要小心,千萬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完全不採取懲罰,可能會助長孩子的任性,讓他以為父母在鼓勵他,而重複犯下同樣的錯誤。 孩子立場:父母對於孩子的懲罰要適度,既不能傷害他們的人格,更不能損害他們的身體,以免發生意外。另外,父母也應注意以理服人,以免孩子表面接受,心裡面卻不服。例如,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如果他不高興而故意打翻了果汁,除了要他自己收拾殘局外,你還可以取消當天他看卡通的時間,而不是對他大聲斥責,借題發揮,發洩自己的不快情緒。同時必須注意,有懲罰就應該有獎勵。 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還是受到傳統思想影響,過分要求孩子聽話順從,認為聽話的孩子就好,不聽話的就是倔,就是不好。其實,父母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現代社會需要的是有個性、富挑戰的新人,而不是唯唯諾諾的乖寶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應該有意識地保留孩子的個性。此外,人際關係是互動的,教育孩子不能只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問題,也不應完全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是要盡可能地尊重孩子,也要盡可能地對其要求。

好好笑

2009年03月26日
公開
10

昨晚睡前媽咪為了怎麼讓水水喝下藥水而傷腦筋 最後決定讓她用吸管,看會不會當成飲料給喝下去 當媽咪將吸管拿到房間後 水水一直說要用水杯的吸管(指著水杯說「這個吸管~」) 但是放不進藥水瓶啊~ 媽咪一直說用一般吸管,但水水就是堅持要用水杯吸管 當媽咪說「這個放不進去啦~」時, 還一臉懷疑者的望著媽咪和把拔 搞了老半天,水水最後把水杯放在媽咪手上說「打開~」 媽咪開了之後水水又蓋起來,再說「打開~」 這次指著水杯蓋~ 喔~~原來不是水杯上面的吸管蓋喔~ 開好了之後水水馬上把她手上的吸管放在水杯裡 很開心的說「放進去啦!!」,然後開心地喝起水來 ㄜ...哇哈哈... 把拔跟媽咪笑出來了!原來水水說的「這個吸管」 不是指要用那個吸管吃藥 而是「這個水杯要用一般吸管」的意思啦 難怪媽咪說放不進去時她會一臉懷疑 搞了半天~我們會錯意了... 後來媽咪趁水水不注意偷偷將藥水加在水杯裡(無色~看不出來) 結果水水喝了一口之後 忽然皺起眉頭,說「不是喔~~~」 嚇!把拔跟媽咪嚇了一跳,以為水水喝到藥味 知道這是「有加料」的開水會拒喝 結果...水水皺著眉頭把把拔手上的水杯蓋子拿去旁邊放好 又說了一次「這個吸管~」,然後繼續喝杯子裡的水... ㄜ...把拔跟媽咪真的笑出來了~ 原來水水皺眉頭是以為把拔又要把水杯蓋蓋上 剝奪她用一般吸管喝水的樂趣 才會趕緊說「不是」,又將水杯蓋拿走 從頭到尾她似乎都不知道開水裡有加料... 這小孩真的很好笑ㄋㄟ 這樣雞同鴨講、溝通出問題的狀況還真有趣

轉貼- 如何幫寶寶渡過第一個反抗期

2009年03月25日
公開
8

反抗是孩子順利成長的標誌   自發性順利發展的孩子,在兩歲前後便開始動不動就說:“不。”這意味著孩子即將進入第一反抗期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存在三個比較明顯的反抗期,它們是:兩三歲時的第一反抗期、小學二三年級時的中間反抗期、青春期時的第二反抗期。   反抗是孩子正在順利成長的標誌。所以,若被孩子反抗,做父母的應該感到高興。   當孩子出現反抗言行時,做父母的就可放下心來了:我們的孩子也在順利成長呢。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父母一遇到孩子反抗,馬上就發起火來:“怎麼能對父母這樣。真是不聽話的壞孩子。”   反抗,是與自我的成長同步出現的自然表現,對於意欲的發展來說也是不可欠缺的重要一環。所以,歐美等國非常重視說“NO(不)”。“我們家的孩子能夠說NO了”———很多媽媽會為孩子的這一成長感到高興。在反抗期裏不會反抗的孩子才是令人擔心的孩子。   對於孩子的反抗,父母不要與之對抗,而要巧妙地應付過去。   到了第一反抗期,孩子想自己來做事情的願望變得強烈起來,無論是吃飯還是穿衣都想要自己一個人來完成,常常拒絕媽媽的幫助,動不動就說:“不。”   這時,媽媽會覺得孩子變得非常難對付起來,甚至會想,這孩子真是變得任性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正體現了孩子想自己獨立行事的意欲。因此,在這種時候不要訓斥他,而是要好好地保護孩子的熱情。   想向媽媽撒嬌,或者是自己想做又做不好的時候,孩子會過來向媽媽求教。這時可以稍微幫他一下,然後說“下面的就自己試試看吧”,引導著他向困難挑戰。成功了之後,再表揚他一下:“瞧,自己一個人會做了吧。”這樣一來,孩子的熱情會更加高漲起來。   第一反抗期,是孩子什麼都想通過自己的手來做的時期,因此,無論是穿衣服,還是穿鞋子,都要花很長時間。所以,媽媽若是要帶孩子外出的話,對此要有思想準備,最好提前二三十分鐘就開始讓孩子做準備。並且在打算幫他時,如果他說“不”,那就放手讓他獨自去做就是了。   抱著這種寬鬆的心態來對待孩子,孩子會自然地從第一反抗期中畢業的。   但是在這個時期裏,如果完全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那麼孩子就會變成一個只顧自己的人。因此,父母必須區別清楚:孩子的要求究竟是建立在自發性基礎上的自我主張,還是出自任性的欲望。   當孩子吵著想要自己吃飯、穿衣、大小便等等時,這是建立在自發性基礎上的自我主張,只需放手讓他做就行了;而對於“想要買玩具”、“還想要吃點心”這樣的物質要求,就必須加以限制了。若是無止境地滿足這種物質上的要求,那他就會變成一個任性的孩子。 寶寶在3∼4歲時,對周圍的環境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希望去探察一切。但由於自己還不能圓滿應付問題,或父母怕出意外,因此經常限制他的活動,這會使獨立個性正在形成,獨立自由需求增加的寶寶大為惱火,常常表現出不服從,與父母違抗;常常因情緒激動而大發脾氣,也常常與小朋友發生衝突。這些特徵表明寶寶正處在反抗期,父母無須為此煩惱,只要你巧妙而妥善的處理,寶寶會順利度過這一必然階段。   發脾氣時   可以允許寶寶儘量地喊叫,來發洩氣憤。若住在郊外,還可讓他到屋外面去叫,讓他把胸中的悶氣吐出來,他很快就好了。   說些傻話,做些奇怪的舉止,或者突然把電燈關掉又打開,以此來轉移寶寶的脾氣便發不起來了。   如果寶寶哭鬧太久,你擔心他會哭得發紺(一種腦部缺氧現象),可以輕輕吹寶寶的臉頰,在他臉上拍一些冷水,或用冰毛巾擦臉。   帶寶寶外出時,如果他突然發脾氣吵鬧,你就靜靜的把他帶到車子裏或洗手間去,等吵鬧平息後,再帶回原處,   當寶寶因你未讓他隨自己的意願行動而發脾氣時,你可按他的方式給他一個機會,比如你給他一個協議,什麼事你來做,什麼事歸他做,然後鼓勵他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完成,即使成果不佳,也要讚揚他。由此寶寶會興致大激,不再和你對著幹了。   有些事你告訴寶寶做不成但他不信,結果真的是不行,寶寶對此會動肝火,比如沒有大小概念的他,硬要把一個玩具塞進一個沒有可能裝進的小盒子裏,在他因裝不進而發脾氣時,你可試著往裏裝,結果當然會與他一樣,你馬上對他說:“媽媽也放不進去嘛!”寶寶會因此而平息怒氣,因為他在把自己和大人做比較。   胡鬧過度時   孩子做出了你不喜歡的舉動時,先要看他做的程度如何?如果只是無理取鬧,或者不會傷害到身體四肢,就不要理他,等他自然平息。你若想控制自己對孩子吼叫,可以和他面對面的站著,就叫不出來了。   孩子太吵的時候,你壓低聲音和他說悄悄話,他就會停下來聽。   規定一個最後期限,用計時器來計算,時間一到就不准再吵;或者宣佈等你數到幾的時候,就不能再鬧,然後大聲的從一開始數。在期限到了以後,你要說到做到,開始一些新的行為,如取消他喜歡做的事情,光是頭威脅是沒有用的。   對寶寶令人討厭的表現乾脆不理他,也不做出任何反應,既不看他也不理他,裝作正在幹自已的事情,一副什麼都沒看見的樣子,這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當寶寶在你拒絕了你的要求後糾纏不休時,你不要沒完沒了地說服他,你可堅持用一句簡單的話重複回答他,直到他聽話為止。   在寶寶改正他的行為後,你應立即注意他,並及時表揚。   鬧得太不像話時,罰他面壁坐幾分鐘,或罰他站一會兒,就可讓他靜下來,停止吵鬧。   安撫怒氣   把寶寶緊緊抱在懷裏,一邊搖晃一邊哼些歌使他平靜,然後打些比方來表示你有多麼喜歡他,例如說:“我好喜歡你哦,我的喜歡有花那麼大……有房子那麼大……有天空那麼大……”你要越說越大,還要孩子一起幫忙想出更大的東西。   對著寶寶的耳朵說悄悄話,通常可使他停止哭叫;若你能想出一些更好的話來,說不定孩子聽了心情會變得很愉快。   告訴寶寶,他肚子裏面裝有一個叫做“笑”的東西,如果讓它跑出來就會轉變成格格的笑。這招通常會使他忘了發怒,真的格格地笑出聲來(這方法是先無視他的怒氣,等他氣消了以後,再和他談談剛才到底為什麼發脾氣)。   幫他發洩怒氣   鼓勵寶寶從事體能上的活動,來發洩憤怒。要他到跑步,捶打一大團玩具油土,或用棍子打一棵樹。   要寶寶用很憤怒的聲音,大聲地從1數到5;或在玩具樂器上奏出一首很生氣的歌;或是跳一生氣的舞。   或是你和寶寶一起大聲叫,讓你的聲音越來越低,越來越小,終於沒有聲音。   讓憤怒中的寶寶畫張圖,來表示他的感受,這是具有創作性的發洩感情方法。   和寶寶討論他為何生氣的原因,若只是因為不能稱心如意而生氣,就要勸他要忍耐,要寬宏大量,肯為別人著想。   在公平的原則下,表示出你很同情他的處境:“我曉得你為什麼生小華的氣。”設法讓寶寶說出使他生氣的事情,並建議他牟一遇到這種情形該怎麼辦。   鼓勵寶寶用語言來表達他的憤怒,譬如教他說一些你認為可以接受的表示憤怒的字眼。   平息爭吵局面   限制打架寶寶最想做的活動,如為看電視蘭目而爭執,那麼就告訴他們,不結束這種局面,這一天就不允許他們看電視。   讓爭吵的寶寶們做深呼吸,並讓每個寶寶心平氣和地說明爭吵理由,然後請他們提出解決方法,他們會很樂於接受這個建議。   孩子們吵個不休時,就找個事情給他們做。   看到大孩子想去欺負小孩子時,設法把他貧開,你可以說:“快來,幫我一個忙。”   讓兩個生氣的寶寶幹一件共同的事,如給每人一塊幹抹布,要他們擦玻璃,一個人擦裏面,一個人擦外面,還沒等玻璃擦乾淨,他們又會笑顏逐開了。   罰兩個打架的寶寶相互擁抱對方。這樣他們再想打架時就會多考慮一下,因為沒有人喜歡去抱住正在跟他嘔氣的人。   寶寶打架時,你可以走出屋子,或到浴室去避開一下,跟處理發脾氣的寶寶一樣。沒有觀眾往往就沒有勁再打下去。   要寶寶自己說說有什麼解決紛爭的辦法,即使他們的辦法行不通,也可以緩和一下局面,讓他們去考慮下一步的行動。   要兩個吵架的寶寶,面對面地坐在房間相對的兩個角落裏,沒有得到對方的允許,就得一直坐下去,誰都不准離開。讓他們互相商量,通常能使他們講和。   或要每個寶寶說出一項他認為對方具有的長處,互相稱讚一番便能結束爭吵。   把引起爭執的東西拿走或把寶寶分開,也能強迫他們和解。 從心理成長的角度來說,人生有兩個關鍵時期:一是3—4歲的第一反抗期,二是12—15歲的第二反抗期。而這兩個重要時期的心理發育狀態,往往又會影響到他們今後的性格和情感的健康形成和發展。因此,幫助孩子安然度過“反抗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在三歲之前,孩子在心理上處於與父母一體的狀態;三歲以後,他們能區分自己與環境的不同,產生了獨立行動的願望。當他感到自己受到限制的時候,就會出現反抗傾向。心理學經驗表明,在三四歲期間表現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而絲毫沒有反抗表現的孩子,則往往在性格上趨於軟弱和寡斷。   日久天長,孩子就會從反抗的不同回饋中變得聰明、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孩子的“第二反抗期”也極為重要。當孩子生長到十來歲時,由於他們對事物認識能力和世界觀都正在初步形成,開始進入被理解、被尊重的“第二反抗期”;因而此時他們總會有一種“我已長大了”的感覺,時時處處都在表現獨立、自強的個性。在這兩個“反抗期”家長應注意以下三點:   其一、尊重孩子,讓孩子有所選擇。處於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歡別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種意見——哪怕這意見和行為是正確的。這時,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做法與其他幾種可能擺在一起讓他選擇。孩子在你規定的範圍行使了自主權,既讓他表現了他的獨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願地順從你的建議,雙方皆大歡喜。   其二、巧搭梯子,讓孩子自然下臺。孩子有時是為了逞能而耍強,這時,你要顧全他的面子,幫他“搭梯子”,讓他體面下臺。如果因故考試成績一落千丈,你不能對他嘲笑諷刺,否則會適得其反,迫使孩子走上“反抗的不歸路”。   其三、因勢利導,不要破壞孩子情緒。孩子玩得高興的時候,父母打斷而要求他做他不願意的事,這正是引起孩子對抗的導火線,甚至還會發展到父母對抗。近年報刊上不時披露的青少年棄家出走,不少說是孩子在感情上與父母疏遠,對抗而採取的極端之舉。   如此種種,巧施用,就可以幫助孩子健康、自信地度過人生的兩段關鍵“黃金時代”。

好笑的水水

2009年03月25日
公開
8

(一) 昨晚把拔說要到床上和水水一起睡 一上床正在喝ㄋㄋ的水水居然一把推開把拔 還叫把拔「走開啦~」 呵呵...現在水水已經睡習慣只有她和媽咪的大床了 多了一個把拔位置變小很多 難怪她不要跟把拔一起睡 連把拔跟她拜託也沒用 執意叫把拔「睡那邊~」...(水水手指著地板) (二) 現在睡覺會選擇自己想睡的位置 有時後想睡左邊,有時又想睡右邊 所以每天媽咪都先讓水水上床 等到她躺好之後會拍拍旁邊的位置跟媽咪說:「躺這邊~」 媽咪再依照她的「指示」躺好陪睡... 唉~現在陪睡的工作愈來愈難做了 不過水水睡到半夜還是會翻來翻去 翻到最後往往翻回她的老位置~靠牆那一邊 有時半夢半醒間感覺到媽咪擋到她的路 還會把媽咪叫起來「借過」咧~ (三) 今早凌晨四點半媽咪起床上廁所 看水水醒了順便問她要不要喝ㄋㄋ 結果他睡眼惺忪的看了媽咪一眼~ 翻身繼續睡...=.=a 媽咪確定她不想喝ㄋㄋ之後起身走出房間 就在這時從水水的方向傳來一句~「BEAR~」 蛤?~~~bear?熊熊嗎? 去上廁所之前還要先去遊戲床把她的熊熊玩偶找出來 然後送到大小姐面前給她抱著睡覺... 奇怪ㄋㄟ~睡前有跟妳確認過今天不要任何玩具陪睡的啊~ 現在又要...睡糊塗了喔? 水水現在愈來愈有小大人的樣子了 跟她互動真的好好玩~^^~

到極限了

2009年03月21日
公開
11

昨天水水開始流鼻水 於是也爺帶水水去看醫生 也有跟醫生說水水都不吃藥 醫生換了藥方之後也爺把藥加在ㄋㄋ裡面 中午和晚上的藥水水有乖乖吃 晚上媽咪本想去看醫生的 但一回到家被水水一黏~哪兒都不用去了... 這幾天被水水黏習慣、吵習慣了 所以雖然媽咪不舒服,但也能應付 只是生病懷孕又加上受傷的人脾氣不好 晚上媽咪要換床單 手腳沒力連換個枕頭套都很吃力 把拔又不主動幫忙,非要開口才肯幫忙 然後要泡睡前ㄋㄋ給水水喝 請把拔幫忙看一下~ 媽咪不想讓水水看到媽咪在ㄋㄋ裡加藥 結果把拔又把水水弄哭了! 很好~媽咪這下真的生氣了! 為什麼水水比較黏媽咪?因為把拔每次都把她弄哭! 明知道水水脾氣拗,又要跟她硬碰硬 難怪水水會番、會哭....因為她生氣啊~ 哭把拔又嫌她吵、嫌她不乖,結果還不是媽咪來安慰、來收尾 到最後累的是誰?還不是我? 媽咪不是請你來幫倒忙的耶~弄哭了再來嫌你女兒不乖?很好笑ㄋㄟ... 結果媽咪跟把拔吵架了... 把拔說媽咪「妳說的都對啦!這麼厲害女兒妳顧啦!」 是啊~是沒錯啊~我說的沒錯啊~不然為啥女兒比較喜歡我? 不去想想怎麼帶小孩,只會丟給別人 真的快被氣死了!!!討厭鬼!!! 也不想想我跟女兒人都不舒服 稍微體諒一下會怎樣?一定要把她弄哭嗎? 就明知道她不舒服在「番」,順著毛摸一下會死喔? 一個小孩就這樣,那媽咪幹麻再生一個累死自己啊? 在吵架的當時水水也在場 看到把拔媽咪吵架她也哭了~ (媽咪以後一定要記得: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 雖然媽咪整個人都快抓狂 最後媽咪還是得接下安撫水水+哄睡的重責大任... 也爺都在騙人啦!!! 說什麼加在ㄋㄋ裡面她會喝?騙肖A喔~ 奶瓶才剛送進嘴巴,喝一口之後馬上跟媽咪說: 「藥~藥~味~道~...不~要...」 這幾個字有如千噸重石砸在媽咪頭上~ 瞎咪?吃的出來喔?也爺不是説水水會喝嗎? 現在好啦~剛吵完架,女兒又這麼堅持不肯喝有「加料」的ㄋㄋ 媽咪連哄騙都不想了,因為知道沒用 只問了句「真的不喝嗎?真的有藥藥味道嗎?」 水水點了點頭算是回答,跟媽咪說「吃嘴嘴~」然後頭就轉一邊去了... 很好~水水的意思就是不喝ㄋㄋ了,寧可吃嘴嘴睡覺 媽咪只好把那整瓶ㄋ先放一旁,打算晚點她睡著後再偷偷給她喝 到了半夜,奶瓶剛嘟進去水水就醒了... 「藥藥味道~不要~」 這次更慘,因為被吵醒「奇蒙子」不好 水水開始哭了......Orz 哭什麼啦?愛哭鬼ㄋㄟ~媽咪也忍不住罵了她幾句 只是最後媽咪還是得安撫她,然後奉上一瓶沒加料的純ㄋㄋ 水水才又回去繼續睡覺... 昨晚簡直是地獄

寵壞了嗎?

2009年03月20日
公開
9

這個禮拜水水只能用一個「番」字來形容 媽咪一刻都不能離開她的視線的 昨晚連洗個澡都聽到她在外面喊「找媽咪~找媽咪~」 萬一不小心跌個跤、撞到什麼的更慘 一定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趴在媽咪身上哄好久才肯停 媽咪一直在想,到底是這幾天不舒服的關係 還是水水已經被媽咪寵壞了 動不動就要撒嬌、抱抱來得到媽咪的注意? 有時後明明就沒事 她會假裝手痛、腳痛、蚊子咬 然後要媽咪呼呼後問她「還痛不痛?」 她會回答「沒有了~」然後再跟媽咪撒嬌 唉...撒嬌是很好啦~但是這樣下去似乎有點不好... 昨天半夜水水被蚊子咬了一包 (這2天媽咪睡前會幫水水塗奇哥貴死人的天然防蚊液,被叮的次數大幅減少) 媽咪到處都找不到平常用的精油藥膏 想要隨便拿個東西抹,卻被水水認出來,一直搖頭說「不是那個...」 哇哩咧...這麼聰明幹麻? 藥膏昨天被妳不知拿去哪裡玩現在已被列為「失蹤人口」 三更半夜的媽咪要去哪生藥膏給妳啊? 沒有藥膏的水水又哭了...(這幾天真的很愛哭ㄋㄟ) 然後一下子要喝ㄋㄋ,一下子又說不要 然後動不動就大哭(是在「張」、在「番」的那種哭) 媽咪都快瘋了...(很奇怪,這時的媽咪反而超有耐心) 搞到最後終於肯喝ㄋㄋ 但要媽咪抱她去客廳一起泡 當媽咪抱起她時,水水很滿足的趴在媽咪肩上說「ㄙㄞ~ㄋㄞ~」 唉....唉....唉.... 是啦~妳是ㄙㄞ ㄋㄞ啦~撒嬌過頭就不好了知道嗎? 媽咪這孕婦被妳這麼一亂,又損失了將近ㄧ小時的睡眠... 今早起床,一陣頭暈目眩全身無力~ 媽咪感冒了......

把媽咪氣哭

2009年03月14日
公開
11

媽咪一定要把這件事記錄下來 以後讓水水知道她到底有多番... 晚上媽咪問水水要吃飯還是喝ㄋㄋ,水水說要吃飯 於是媽咪微波了幼兒食品準備餵水水 好~邊吃邊玩媽咪沒辦法 因為在內湖沒有餐椅可以關起來 為了騙她吃飯還要跟她商量 吃完等把拔回來帶她去走走散步 一開始還很規矩的吃飯 吃到剩1/3左右把拔回來了 看到把拔水水滿腦子只剩下「散步、出去玩~」 再也不肯好好吃飯 就剩那麼幾口飯!又是盧又是番的 不吃就是不吃!一定要馬上出去玩就是了! 媽咪耐著性子好說歹說 說到最後水水爬到我頭上來了! 趴在背後開始玩媽咪頭髮 結果一不小心滑倒 連帶把媽咪頭髮整把抓...... 當場痛到快流淚的媽咪抓狂了!!! 一轉身就是打兩下屁股還開罵 水水嚇哭,把拔也嚇到 趕緊過來抱走水水還罵媽咪「妳幹麻打她啦!」 厚!!!是啦!你女兒不能打啦! 那我在哄她吃飯她在番的時候你怎麼不來幫忙? 現在還來怪我??? 我是只是下1.5隻手行動不便的孕婦耶~(傷還沒好哩...) 媽咪氣到碗一放~回房間生氣去了! 在房間試圖冷靜的媽咪還是掉下眼淚 是被水水又番又盧的態度氣哭 也覺得自己很委屈 一個水水就這麼皮了 等到老二生下來 媽咪怎招架的住? 當媽媽真的很可憐耶...嗚嗚嗚... 不過媽咪哭一下就好了,當做是孕婦莫名的情緒 有發洩就好,而且說實話~ 不過就是水水不乖~沒啥大不了的 反正她每天都嘛不乖...... 但媽咪還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連把拔叫媽咪吃飯都不出去 這是要讓水水跟把拔知道:媽咪真的生氣了!! 過了一下子,水水來敲媽咪的房門 媽咪聽到她在外面說「sorry~」 媽咪回答「妳才不是真的要道歉,是把拔教妳說的對不對?」 接著又聽到她說「吃光光了~」 「哼!妳早該把飯吃光光的,不要現在拿來獻寶!」 看媽咪似乎還在生氣,把拔也想不出辦法讓媽咪息怒 只好說「開門啦~」 呵~其實媽咪也沒那麼生氣了,最後還是開了門 但還是擺了一副臭臉給水水看 水水一進門馬上高舉手中的碗急於獻寶「媽咪~吃光光了耶~」 哼!媽咪坐回床上不理她 (其實開了門之後媽咪就沒在生氣,但為了不讓水水覺得太容易過關,還是擺出一副生氣的模樣) 「媽咪~sorry~」 哇哩咧~改用哀兵政策啊?輕輕靠在媽咪腿上,拍拍大腿說「sorry」啊? 「走開啦!!妳不吃飯不聽話,我幹麻原諒妳?去客廳找妳把拔啦!」 (沒錯!把拔一見媽咪開門放水水進來後就跑掉了) 「媽咪~吃光光了耶~」 「去客廳啦!我還在生氣!妳碗不要一直晃啦!」 (這下子~媽咪都有點覺得是自己在「張」了) 在房裡撒嬌沒用,水水很落寞的走回客廳找把拔... 水水出去沒多久,媽咪認為這次應該有讓水水體認到媽咪生氣 所以決定去客廳吃飯了 一進客廳,嗯...水水窩在把拔懷裡看電視 一見到媽咪來了 立刻~非常有誠意~用她小小的聲音... 「媽咪~sorry~~~」 厚!這次可沒人教她喔~ 看她這樣~怎麼還生的下氣呢? 學會撒嬌道歉了厚... 媽咪坐到水水身邊 再次告誡她「不準不吃飯、不可以不聽話...」 得到水水「知道~好」的回答後(天知道她哪一次真的有聽話~) 給水水一個擁抱 結束這次的「媽咪生氣事件」 P.S.生女兒也麻煩,一撒嬌氣就生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