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雅

【親子之間】反觀自己

2009年03月25日
【親子之間】反觀自己

2009/3/24 | 作者:哈哈

朋友第一次住我們家,回去時跟我說:「妳兒子跟妳好像。」我很納悶地說:「別人都說他像爸爸。」朋友解釋:「是他的一舉一動,他的個性像妳」。

結婚後,跟兩個小孩的互動最頻繁,一路走來,喜怒哀樂點滴在心頭。

記得有一陣子,面對青少年時期叛逆的女兒,常常被她氣到暴跳如雷,常想,以前我們那敢這樣對待父母,她是那來的膽量和脾氣?直到有一次,先生看我氣到不吃飯,笑說:「她的個性很像我年輕的時候。」原來,嫁一個脾氣拗的,可能得忍受兩個或更多人的氣,我終於破涕為笑地跟先生說:「幸好我上輩子還修了一點,還有福氣讓兒子個性像我,不然被你們兩個早早氣死。」

直到女兒年紀漸長,開始可以控制自己的壞脾氣時,也漸漸展現她的聰明才智和工作能力,於是我回敬老公:「她的聰明應該是得自你的遺傳。」讓他樂不可支。

回顧一下,每次碰到孩子有特殊的行為舉止,開始總會為之一愣,事後仔細檢討,卻發現小孩會有這些行為舉止,幾乎都有脈絡可循,不是學來的,就是遺傳基因作祟。記得有幾次,小孩口中突然冒出一句唐突的話語,正想開罵,卻覺得那句話有點熟悉,問他們,大部分時候他們根本說不清楚是那學的,往往隔一段時間,我心中就有了答案,不是從電視上、學校裡、親戚朋友或鄰居家學的,就是從家裡的大人口中得來的。令人覺得,對待孩子,真不可忽視「潛移默化」的效用啊!

有人說「人生是平等的,有時你要蹲下,向下一代學習。親子之間年紀和知識不同,你要從孩子那裡了解他們。」《幸福密碼》裡也寫道:「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的確,大人跟小孩一樣,都需要成長,當我們對小孩開罵之前,實在應該想想,他們的行為跟遺傳有關嗎?是不是我們做了不良的示範?「言教不如身教」,培養優質的下一代,應該從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