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漂寶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0-3歲幼兒的遊戲特質

2010年09月30日
公開
34

0-3歲幼兒的遊戲特質 玩遍天下無敵手 作者:楊婷舒 瞭解小小孩 當一群孩子聚精會神盯著電視看時,小小孩自顧自個兒在旁拖著小汽車來來回回。偶爾被廣告聲音吸引住,盯了營幕一分鐘,又回頭拉車去了。 當一群孩子正玩得如火如荼時,小小孩也高興得奔來奔去,不過總是被大孩子埋怨他礙手礙腳,只會攪和,但他照樣自己玩得高興!誰管你紅燈停、綠燈行的。 準備大展身手的媽媽,才要說故事呢──書才翻兩頁,小小孩跑了;自己做玩具,想好好陪孩子玩──才教兩下呢,小小孩便把它給扔了;邀爸爸一起來玩捉迷藏,還沒睜眼開始找呢,小小孩就跑出來,高興地抱著你說:「我在這裡!」 家裡的益智玩具小小孩從來不按「玩法」玩,姐姐說他笨死了,每次都亂放、亂敲,通通搞錯了。可是小小孩拿個小鼓槌,敲敲門、敲敲桌、敲敲地,啊!還敲小姐姐的頭。「小姐姐,你別生氣,我敲了這麼多的東西,才敲一下你的頭呀!媽媽說我是個最能自得其樂的好奇寶寶呢!我只不過是好奇你這個大頭敲起來會怎樣?」……。 筆者曾在一個收托一歲到一歲半孩子的班級,和一位正在修博士的老師共事過,她有三、四年實際帶5-6歲孩子班的經驗。很有耐心,也愛孩子,但做不到三個月,她就告訴我:她覺得好挫折,覺得自己不像個老師而像個褓姆,像孩子學校的媽,整日只做些保育的工作。我告訴她:「像個媽媽,就是個稱職的老師啦!」對小小孩的接受與瞭解,確實很難從理論上學到。首先必須要瞭解,小小孩要的是你像爸爸、媽媽一樣的愛他、抱他、餵他、陪他、看他;而不是「教」他、「考」他、出功課給他……所以和小小孩玩遊戲,不需「教」他怎麼玩,只要看他玩、陪他玩,那就有媽媽的味道了。蒙特梭利博士曾說過:「3-6歲的孩子是有意識的吸收;而0-3歲的孩子則是無意識的吸收,我們稱之為吸收的心智。」既然是無意識地進行吸收學習,那成人如何具象地教呢? 我喜歡和小小孩相處,樂於當個「媽媽老師」,雖然我們的關係更像是皇帝與臣子──我是言聽計從的臣子,孩子則是事事要主控的皇帝。這些小皇帝都很自我,只想到自己,要吃就有得吃,想要抱就纏著你的大腿不放。當你滿足他的需要抱起他來,卻覺得背痛得很,才皺起眉呢,他便會摸摸你的前額。你說:「媽媽太累了,背好痛。」他會自動下來,並要你躺躺,他要陪你睡覺。 孩子雖然不會遵守遊戲規則,但爸媽做過的事,他可是過目不忘。他比誰都堅持鞋子要放鞋櫃,爸爸放第一層,他的在最下層;他的杯子應該放架子的左邊;洗澡也要有一定順序,否則絕不依……。 他從來不知道愛惜物品,看到什麼也都亂玩一通。但仔細觀察,其實小人兒自有章法。他小鼓槌到處敲是因為他正練習手臂操作的動作,像正在爬的小螞蟻,被他一敲就昏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精、準、快!你說他不識顏色,但衣服被染色或退色了,他第一個發現;玩起拼圖,不必按圖按色索驥,就能完全依形狀配對找到正確的。 你以為他是資優,想好好造就一番,卻發覺他連好好聽老師說話都不肯;但當老師拿出壓箱寶的教具,他卻又操作得有模有樣。總之,他自有定見,任人也別想「操縱」他。 這就是你家的小小孩嗎? 0-3歲小小孩的遊戲特質 在二十世紀末,幼兒教育往前推進,專家們發現嬰兒的學習能力驚人,到三、四歲才進行「教育」,恐為時已晚,錯過了腦部發展的黃金時期。所以嬰幼兒學校或教中心相繼而起,父母也熱中於如何和小小孩玩「益智遊戲」,無非是希望孩子從遊戲中開發腦力,幫助其正常或更好的發展。不過,成人們帶一兩歲娃兒玩遊戲卻有更大的挫折感,因為他們似懂非懂,從不按牌理出牌,不遵守遊戲規則,怎麼玩遊戲呢? 所以,我們必須先釐清「遊戲」的定義。一般而言,遊戲是兩個人以上在一起做一件有趣的事,這兩個以上的人彼此有合作或競爭的行為,需要先訂出「規則」,才能進行遊戲。而這樣的「遊戲」,小小孩是玩不來的。小小孩的遊戲也是兩個以上的人一起進行一件有趣的事,但這兩個以上的人彼此間可能不會有合作或競爭的行為,最主要是因為他們很難瞭解並遵守「規則」。他們自有章法,玩具到他們手上,就有他自己的玩法。而好的玩具設計,就是要能接受孩子不同的玩法,這才是激發小小孩腦力的最好學習。 任何一種遊戲,玩法只是提供一個方向,重要的是父母的準備,並接受孩子自己創造或衍生不同的玩法。遊戲的進行著重在與孩子自然的互動,玩的方法、目標的達成與否都不重要,孩子才是遊戲的主宰者。在下文中,依照孩子不同年齡各舉一例供讀者參考。 在此必須提醒父母的是:遊戲的設計是提供親子互動的方式參考,玩法或步驟都是可以自創的,親子雙方依當時狀況的再創造才是最好的玩法。許多遊戲父母只需要準備環境、材料和欣賞孩兒的好心情就行啦!當然,口頭和肢體語言的表達是必要的,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和他在一起的,更重要的意義是:使孩子從父母的語言和行動當中學習事物進行的方式,進而能夠慢慢地自己掌握身邊之事物。人類就是這樣慢慢學會掌握世界的,您說是嗎?! 遊戲之舉例 @東躲西藏@ 年齡:0-1個月 準備:安靜的環境 玩法: 1.孩子睡醒時,先不要讓他看到你,蹲在嬰兒床的任一方輕喚他的名字,看看寶寶會不會將頭轉向聲源。 2.過30秒鐘,再換個位置叫喚,然後站起來和寶寶揮揮手,打個招呼再蹲下去,再站起來,反覆地做數次,當孩子不想再玩的時候,就停下來。 目標: 1.尋找聲源。 2.和照顧者建立初步的依附關係。 分享:當孩子沒有尋找聲源的反應時,便是彈性疲乏不想玩了。此時應該抱起孩子,搖搖他,和他說說話。 @叮叮鐺@ 年齡:1-4個月 準備:一串鈴鐺 玩法一: 1.把鈴鐺戴在寶寶手上,故意給他一個奶嘴或玩具,引導他用戴鈴鐺的手來拿,觀察他會不會注意到鈴鐺的響聲。 2.把鈴鐺換到另一隻手,同樣引導他伸手取物,觀察他有沒有注意到鈴鐺換位置了。 玩法二:大人手上拿著鈴鐺,搖動數聲,引起寶寶注意,再把鈴鐺綁在寶寶的腳踝上,動動他的腳,讓鈴鐺發出聲響。看寶寶會不會也跟著自己「動手動腳」! 目標:思考動作和聲音間的關係。 分享:在玩遊戲時才幫寶寶戴鈴鐺,不玩時就拿掉,否則會打擾孩子的休息。再者,鈴鐺聲音揮之不去也是件煩人的事啊! @抓到了!@ 年齡:4-6個月 準備:幾個常見顏色的球或物品(例如紅、黃、藍、綠等顏色)也可以 1.大人先拿任一個顏色的球,在孩子眼前晃動,也可以繞過他的頭部一圈(孩子或坐或躺皆可) ,當孩子伸手來抓時,要讓他成功抓到一次。 2.讓孩子把玩球一會兒,然後再拿另一個顏色球,重覆前述動作,球移動的速度要慢一點,讓孩子可以清楚看到,也可以動幾下就停一會兒。 3.所有顏色的球都玩過後,將球全部拿起,讓孩子看看如何用兩手抓起全部的球。 目標: 1.手眼協調。 2.練習伸長手臂抓物。 @戴帽子@ 年齡:6-9個月 準備:樣式不同的帽子數頂 玩法: 1.讓孩子坐在鏡子前面,大人坐在孩子的後方,帽子擺兩旁。大人先拿一頂帽子幫孩子戴上,對他說:「寶寶戴帽子。」再選一頂自己戴,說:「媽媽也戴帽子」。 2.大人脫下帽子,也幫孩子脫帽子,然後問他:「你要戴哪一頂帽子啊?」如果孩子沒有反應,就幫他拿一頂:「這頂好嗎?」然後交給他。孩子接了帽子可能還不會戴,媽媽可以抓著帽子的另外一邊,幫他戴上(媽媽若直接抓孩子的手,孩子比較不能體會手腕應如何運用,也失去了自己完成的成就感)。 3.可以每一次戴好帽子,都照一張相(假裝做個照相動作亦可),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目標:練習手腕運作。 @坐魔毯@ 年齡:9-14個月 準備:一條厚的大毛巾 玩法: 1.先在地板鋪上軟墊,讓孩子坐在大毛巾的尾端,大人拉起另一端,面對孩子,倒退拉著毛巾往後走。 2.可以一邊走一邊唱兒歌,例如「火車快飛」,增加孩子玩的興致。唱一個段落後就停下來,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害怕不敢坐,就抱他起來;如果他玩得很高興就可以繼續,並可以變化速度。 目標:身體平衡控制。 @猜一猜@ 年齡:14-18個月 準備:三個形狀顏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杯子 玩法: 1.把奶嘴放在小杯子內,三個杯子都倒扣在孩子面前,讓孩子猜奶嘴在哪裡。孩子每猜一個,便把杯子翻起來給他看,再倒扣回去。 2.當孩子找到時,將三個杯子調換位置但奶嘴依然擺在小杯子內。如此重覆若干次,直到孩子能直接翻起小杯子,拿出奶嘴為止。 3.在孩子面前把奶嘴換至大杯子內,並告訴他:「媽媽現在把奶嘴放在大杯子囉!」重覆前述步驟。 目標: 1.認識大中小概念。 2.培養觀察力。 3.增強記憶力。 分享:本階段暫不把奶嘴放至中杯內,因為中的概念對孩子稍難,孩子只要能分辨出大小即可,若不會,大人可先在小杯子上貼貼紙。下一步可找出不同顏色的三個杯子做類似活動,幫助孩子認識顏色。 @小手轉一轉@ 年齡:1.5-2歲 準備:有不同旋轉蓋的空罐,如洗髮精、化妝水、香水等。 玩法: 1.大人把各空罐子一個一個拿起來,轉開瓶蓋,湊近鼻子聞一聞:「嗯!好香啊!,是媽媽的香水。」給孩子也聞聞看,然後將瓶蓋旋緊。再拿另一罐,同樣打開:「嗯!是寶寶的洗髮精,哪!你也聞聞看。」 2.「哪一罐呢?寶寶打開讓媽媽聞聞看。」指另一罐,引導孩子試著自己旋開蓋子,然後再讓他自己旋緊蓋子。 3.鼓勵孩子重覆練習:「你要不要也打開給爸爸聞聞看,不過現在先關起來,不然味道會散掉,到爸爸那兒再打開。」 目標: 1.手指轉的技巧。 2.手指及手腕的運用。 分享: 1.請選擇不易打破的瓶罐,另外空瓶子放久了,味道會散去,可換新空瓶,增加吸引力。 2.轉的技巧對孩子稍難,有些孩子做不好,不必勉強,但空瓶擺久了失去新鮮感,孩子便不想再玩,此時可換掉不同的瓶子吸引他注意。 @數數樂@年齡:2.5-3歲 準備:吸管數根,5個透明玻璃瓶(牛奶瓶等瓶口較小的),但瓶身都要較吸管短。 玩法: 1.在小瓶子各貼上1、2、3、4、5的數字標籤,然後引導孩子先拿一根吸管,然後大人指貼有“1”的瓶子,告訴孩子:「1根吸管放進寫1的瓶子。」依序再一次拿兩根抓在手上,一起放進數字瓶內,接著三根、四根、五根依此類推,讓孩子感受到抓多與抓少的感覺,及放多放少不同的困難度。 2.都放好後,再帶孩子依序數一次:「1,有1根;2,有2根,1、2;3,有3根,1、2、3……。」 目標: 1.數數。 2.數字與數量的結合。 參考網址:http://psn.syinlu.org.tw/archives/000663.html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3163036&bid=4&r=12

媽媽的錯誤

2010年09月22日
公開
31

媽媽連著幾個星期的加班,加上身體這段期間的疲累,小漂這二天去阿公家住,晚上10點多媽媽回到家, 熱了晚上剩下的一條魚要吃,因著連著一整天沒看到媽媽,小漂興沖沖地跑過來跟媽媽親蜜一下,要媽媽也餵她吃一口魚,媽媽自覺挾了半個指甲般小口的魚餵她,她一吃立即大喊."媽媽我把魚刺吞下去了", 大夥急了,連忙要她吐出來,媽媽用手幫她摳喉嚨,她把剛吞下的魚吐了出來,媽媽才稍稍安心,想說刺應該吐出來了.小漂受到相當大的驚嚇,直抱著媽媽不肯放,一直流眼淚,不像往常那大喇喇的她. 後來哭到睡著. 隔天早上一起床,小漂生龍活虎地跟大夥玩,媽媽看她沒啥異狀,吃早餐時,她只吃了1/3個三明治,不到50cc的牛奶, 就說她吃不下了,繼續跑去玩,到了11點多,她說她要睡覺,媽媽帶她進房間睡,她翻來覆去地遲遲無法入睡(不像往常的她),後來是聽著媽媽的歌聲睡著的, 小漂睡著後,媽媽摸了摸她,覺得不大尋常,她體温比往常高些, 心想難道是昨天那根魚刺還在她喉嚨內,引起發炎,再觀察一下子,到了下午2點多把小漂叫醒,大夥照著既定行程前往桃園阿姨家一起過中秋,一路上摸小漂體温還是略高,並說她想去看醫生叔叔,借了表弟的耳温槍一量,39度,於是直奔醫院急診,醫生一看魚刺還在喉嚨裡,於是叫來二個護士加上阿公,共3人按著她的手腳頭,讓醫生把那可惡的魚刺夾出來,小漂乖的令人心疼地配合著把嘴張開,醫生的夾子一碰到她喉嚨,她大吐了一番,把早上吃的那點東西都吐出來了. 夾出來一看約2公分的魚刺,媽媽在旁看了紅了眼眶. 非常自責.

別逼孩子打招呼 作者:李坤珊 親子天下

2010年09月16日
公開
36

別逼孩子打招呼 作者:李坤珊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 趕快說阿姨好呀!」回到台灣三個星期,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他們手中或懷中的幼兒跟我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子,總還順著大人,緬靦的輕聲說「阿姨好。」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一邊往後縮,一邊鉤著眼睛看我,不說就是不說。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覺得尷尬,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忍不住開始以責備的口吻說著:「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之類的話。 個兒小不表示自尊線也很低 每 一回聽見大人這樣說孩子,總覺得好不忍心。我曾經是小孩,現在又天天與幼兒相處,深深了解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是一種羞愧,也是一種挫敗。羞愧的是 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讓成人失望。而這種種的感覺,都得同時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被揪出來。 我常想,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被羞辱,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幼兒)應該承受呢?為什麼我們會毫不猶疑的、高高在上的,在眾目睽睽下,責備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兒呢? 或許這其中的重要關鍵就是,我們不覺得幼兒有自尊心。我們覺得他們那矮矮的身驅裡,沒有太多感覺,沒有太多自尊。所以,我們的話不會讓孩子受傷,就算受傷,也是一點點。此外,成人的話是一種教導,「孩子就是要教!」 更或許,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自尊心也被默視了,所以現在長大了的我們,也看不見幼兒的自尊心?我們看不見那站在巨人叢裡的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我們看不見小小孩的罪惡感,因為連他心愛的爸媽(甚至爺爺奶奶)也覺得他不夠好,在所有大人的注視下數落他。 是的,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教孩子」的責任是盡到了,絕對不會落人口舌。在所有的「目光」下直貼孩子標籤(沒禮貌、太吵、不聽話……),「警惕孩子」的目地達成了,好像離「好孩子」的目標也愈來愈近。但是羞辱有用嗎?以羞辱為手段的幼兒教養,會有什麼問題呢? 一、語言的暴力 在 以羞辱為手段,所遇見的第一個弔詭,是語言的暴力。假如我們的社會體系認為讓一個人羞愧,會很快的收到教養功效,那直接面對面的運用「沒有禮貌、你將來完 蛋了、你這樣沒人會喜歡你、你真麻煩、真倒霉生到你……」等的語言,也就理所當然!這類的語言,直接攻擊個人的自尊,讓人覺得渺小、一無是處,所達成的效 果就是羞愧。孩子生活在這類的語言下,所成就的是大人的願望,所犧牲的,是孩子自身的尊嚴。 傷害孩子的尊嚴,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覺得不應該正視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感覺。傷害孩子的尊嚴,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是,他們日後也不會正視他人的想法、情緒和感覺。這樣的輪迴,所帶來的默視情緒,甚至情緒傷害,永無止境。 二、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 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記得,你的嬰兒在五個月大前,任誰抱都可以。但在六個月大前後,突然間,除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外,好像看誰都不順眼,誰抱他,他就扭頭大哭。我們通常都以「陌生人焦慮」,來形容這個現象。 雖然這個焦慮,會在一歲半後,逐漸淡化,但隨著年紀漸長,在面對陌生人的那一剎那,他們會有一些直覺的警覺。他們會靜靜的看著陌生人,好像是在以自己的感覺,去感受、去觀察「這個人安不安全?」、「他對我好不好?」。 「陌生人焦慮」讓孩子只接近對他成長有利的人,讓自己與那個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和依附,並從那個依附裡發展安全感。而在幼兒階段養成的警戒,又何嘗不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透過那樣的能力,逐漸學會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只 是很遺憾的,許多成人在引領幼兒接觸他第一次遇見的人時,會忽略掉幼兒的這個觀察,這道「安檢」過程。更讓孩子擔心的是,他還來不及反應,這個陌生人,就 會靠他很近,摸他的頭、拍他的臉。雪上加霜的是,在錯愕下,自己心愛的爸媽(主要照顧者)還責備他「小孩子不能沒禮貌、害什麼羞嘛、不聽話、讓大人丟 臉……」。在這幾重因素下,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重要嗎?大人怎麼想,小孩也該立即這麼想;大人認為要有禮貌、見人就得嘴巴甜的叫人、打招呼,那小 孩也該立刻這麼做。孩子會認為不這樣聽話,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嗎? 三、罪惡感的建立 在幼兒的成長旅程裡,他們會碰到一個成長上的難題:罪惡感。它與幼兒「好奇、主動探索」的熱情,緊密相連。 當自己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這鍋裡有什麼?去試探我這樣做,他是不是就會這樣反應?這種種試探的結果,卻也可能打破某樣東西,或惹毛了哪個人,與成人的意願和秩序相左。於是孩子會愧疚自己讓大人生氣,把「自己不好」這樣的罪惡感加諸在自己身上。 同 樣的道理,當幼兒因為需要時間去觀察陌生人,卻得不到認可,又聽見成人一再說自己無禮時,他會產生罪惡感。一則可能孩子覺得憤怒,反而不去做;二則也可能 孩子覺得自己太差勁,就不得已順從了。不管是絕不依從或暫時順服,兩者都忽略了孩子個人的想法和情感,也都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反抗不依,自己不好;依 樣順從,也因為自己的感覺有錯,還是不好。 從尊重中學會禮貌 那要如何做,才能讓幼兒學會和人打招呼?最重要的關鍵,仍是尊重。最有效的辦法是示範和引導。以我在書店看到的場景為例: 有個媽媽手裡牽著四歲大的孩子,在書店裡遇到好友。兩個大人幾句寒暄後: 媽媽對著孩子說:「小涵,這是王阿姨,她是媽媽的好朋友。」 王 阿姨在離孩子有一點點距離的地方,蹲下來,對小涵笑一笑說:「你好,小涵,我是王阿姨。」王阿姨等了一下下,接著說:「你的娃娃好可愛。」王阿姨又斷斷續 續的與媽媽和小涵對話,然後在她離開前,她說:「小涵好可愛,小涵再見。」媽媽說:「跟王阿姨說再見。要不要抱王阿姨一下?」 小涵有點害羞的說再見,然後走到王阿姨跟前,抱了她一下。 在這個例子裡,我看到了王阿姨的尊重:她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去觀察她;她先善意的打招呼,主動關心孩子喜歡的東西;不強迫孩子馬上回應,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 同樣的,我也看到了媽媽的尊重:她不強迫孩子要馬上打招呼;她先介紹大人給孩子認識,親身示範如何與人問候;她等到孩子安心後,再引導她如何做;並詢問孩子的意願。 那 一天離開書店後,我在一家公司的樓下碰見友人。才一見面,他立即對著他那三歲的外甥說:「快叫李阿姨」。靜寂一秒後,他催促說:「快叫人,小孩子不能沒有 禮貌。」而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做法,就是靜靜的對他微笑,慢慢的說:「你好,我是李阿姨。你不認識我,有些害怕,對不對?」我想藉由這樣的說法, 讓小孩安心,也提醒那個大人。但無奈的是,那個看不見小孩心情的大人又繼續說著: 「這麼沒有禮貌……。」眼看著那嘴巴越抿越緊的小孩,心中也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 作者:李坤珊  出處:親子天下

新聞

2010年09月08日
公開
43

子女同時溺水 英婦捨大救小 更新日期:2010/09/08 20:06 (中央社台北8日電)當你的兩個子女溺水時,你要救兒子還是女兒?英國一名母親親身經歷過這種抉擇,她描述在車子沉沒時,被迫在兩個小孩中作選擇的痛心過程。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愛德華絲(Rachel Edwards)開車載著16歲兒子傑克(Jack)和2歲女兒伊莎貝拉(Isabella)出遊時,車子輪胎卡到坑洞,翻覆落入河堤。 河水不斷灌進來,車子正在下沉,懷著6個月身孕的愛德華絲,從狹窄的窗戶逃出,游到水面上。 她吸了一大口氣,又立刻潛入水中,抓住了女兒伊莎貝拉。 愛德華絲沒有辦法一次救兩個,也沒辦法放開伊莎貝拉,所以先把女兒帶到安全地方。 不過,傑克還被困在緊閉的車門內,悲慘的是,在愛德華絲能游回去救他時,他已經溺斃了。 昨天,39歲的愛德華絲坦承,在8月19日發生這件意外後,無法救兒子的這個事實,讓她一直飽受折磨。 愛德華絲說:「自此之後,只要醒著,我都在想應該要怎麼救出我的兩個小孩。」 「我拉上伊莎貝拉,知道她還活著。」 「我試圖游回去找傑克,但我知道,如果放開伊莎貝拉,我就不能把她救回來。我只能一直大叫。」 愛德華絲又說,她對兒子最後一個回憶是,當車子開始下沉時,為了保護她,他抓住她的手臂。 類似電影「蘇菲的抉擇」(Sophie's Choice)情節,一名母親被迫作出抉擇,決定那個小孩可生存,那個小孩必須死亡,但愛德華絲只有幾秒鐘可以決定,要同時救傑克與伊莎貝拉,還是先救伊莎貝拉,再游回去救他。 她害怕如果一直待在水中,她可能就會失去女兒,所以她決定先救伊莎貝拉。 當她要去救兒子時,被抵達現場的醫護人員攔住。醫護人員把傑克從車內拉出來,但送醫後宣告死亡。 愛德華絲每天都被兒子困在前座的回憶纏繞。 她曾告訴傑克,要他把窗戶關起來,以免外面的風打擾到伊莎貝拉的睡眠,也就是因為窗戶緊閉,傑客很難從迅速下沉的車子中逃脫。(譯者:中央社張曉雯)990908

肚子不舒服

2010年08月24日
公開
47

原訂今晚是爸爸去接小漂回家,小漂一看到媽媽直問:媽媽,爸爸要來接我. 原來昨天爸爸媽媽在討論時被她聽到了,接著她一直問,要等爸爸來接我,媽媽只得耐著性子跟她解釋,爸爸本來要來接你的,因為臨時要開會,所以媽媽先來接你,重複好幾次,只得跟她說,那我們先回家等爸爸, 她才肯離開. 一回到家,小漂就跟媽媽說:你不可以先去洗澡,要讓爸爸先洗,還真是爸爸的好女兒啊. 一晚上只見她不如往常地玩耍活力四射,有點疲倦地陪媽媽坐在沙發,吃了水果後,她跟媽媽說:我肚子不舒服,摸了摸她肚子,鼓的好大,硬硬的, 難不成是吃太飽了. 幫她撫摸肚子,看看會不會舒服點.她也不時地躺著趴著.. 到了睡覺前,餵她吃藥,以往很愛吃藥的她,突然說,她不要吃藥...好說歹說,她才願意張開口,一餵下去,馬上吐了滿地,同時哭了起來,她也被自己嚇到,爸爸立即把她抱到浴室,她一直跟媽媽說:我吐了,趕快把那些沖走,還要洗澡.洗完後,臉上掛著淚痕的她,要擦眼淚. 看來小漂舒服多了, 在媽媽幫她清理浴室後要走出浴室,發現浴室門外有一滴沒被爸爸擦到,小漂過來一看,跟媽媽說'你從旁邊繞過來,不要踩到,我扶你' 媽媽要假裝柔弱地讓小漂扶過去. 到了半夜,小漂一直翻來覆去,睡的不大安穩,早上起床聞到一股臭味,小漂突然講了一句,我剛剛大便了,便繼續睡著. 遂讓她多睡一會兒,再叫她起床洗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