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香雞媽媽

目前兼職推廣東森購物APP贈送東森幣500讓媽咪們結帳更省錢

目前兼職推廣東森購物APP贈送東森幣500讓媽咪們結帳更省錢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台北市六歲兒醫療補助

2007年05月07日
公開
75

姊姊上星期看兩次急診都好貴 差點都忘了還有這項福利 七天內補證去退錢~ 以後看病都看急診算了 還都不用付錢咧~哈哈~有點浪費醫療資源喔~ 台北市六歲兒醫療補助 補助項目: (一)第一類兒童: 1.補助急診、住院之掛號費及部分負擔費用。 2.補助九次兒童健康檢查掛號費及健康諮詢費。 (二)第二類兒童: 1.補助門診、急診、住院之掛號費及部分負擔費用。 2.補助九次兒童健康檢查掛號費及健康諮詢費。 3.補助住院醫療費用自付額部分,扣除(或免除)健保部分負擔費用後之其它健保自付醫療費用,補助金額核實給付並以每人每日1,000元、全年14,000元為上限。 註1:以上各類補助於民眾就醫時由特約醫療院所直接扣除補助金額,再由特約醫療院所直接向衛生局申報費用核付。 註2:掛號費及部分負擔給付標準: *掛號費:一般門診,預防注射及健康檢查補助掛號費50元,急診補助掛號費80元。 *部分負擔:補助門、急診及住院部分負擔費用,如附件: 補助對象: (1)第一類:設籍北市六歲以下兒童,且其父母之一(或監護人)設籍並實際居住本市滿2年者。 (2)第二類: 1.設籍本市零歲至六歲兒童具本府社會局認定之低收入戶身分者,或經證明家境清寒確定無力負擔醫療費用。 2.設籍本市零歲至十二歲兒童符合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或領有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卡者。 就醫地點: 張貼「台北市兒童醫療補助特約醫療院所」標誌的醫院或診所。 就醫方式: 持「台北巿兒童醫療補助證」,及「全民健康保險IC卡」,至特約醫療院所就醫。 醫療補助證申請方式: (一)第一類兒童: 1.兒童及父母之一(或監護人)之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正本 2.父母之一(或監護人)私章 3.全民健保險IC卡 (二)第二類兒童: 1.兒童之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正本 2.父母之一(或監護人)私章 3.全民健保險IC卡 4.其他證明文件: 低收入戶─低收入戶證 家境清寒者─切結書 罕見疾病患者─診斷證明書 重大傷病者─重大傷病卡 衛生局諮詢專線:23457715~8 各區健康服務中心洽詢電話: 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 27671757 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 25014612 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 23033092 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 27911164 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 27234598 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 23215158 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 22343501 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 28813039 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 27335831 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 25853227 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 27825201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 28968601

小兒功能性腹痛

2007年05月03日
公開
78

中時電子報 】 康丹琪(署立新竹醫院小兒科醫師) 腹痛是臨床上常見的腸胃症狀,一般而言,小孩突然發生的嚴重腹痛, 多半在診治後可以找出原因加以處理,但是長期性腹痛最令父母煩惱。 這種小孩子經常三不五時喊肚子痛,但是一下子又可以跑去玩耍、吃也 吃得下、帶去看醫師時又不會痛了,檢查起來也沒有異常,這就是所謂 的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腹痛就是有時候腸胃道並無病變,但是其正常功能改變了,例如 :消化不良引起腹脹、蠕動不良引起便秘、或是腸神經過度敏感等等皆 會引起腹痛,此時即使做了詳細的身體檢查也無異常;若不給予藥物治 療,腹痛會持續之外,健康情形多不受影響,且患童仍能正常作息與玩 樂。 對於以上情形,不建議作太多如抽血、胃鏡、腸攝影等侵犯性的檢查, 而是要為孩子建立良好的腸胃道衛生,方法有: 1.多吃青菜、水果,約需佔飯量的一半,有便秘者應少吃蘋果或芭樂。 2.每日解一次便,最好在飯後半小時,約需5∼10分鐘。 3.有過敏體質者少吃鮮奶、優酪乳、奶昔等乳製品。 4.容易上腹痛或有過胃炎者,少吃木瓜或鳳梨,因此類食物較傷胃,也 應避免咖啡、麻辣火鍋、茶葉、冰品等刺激性食物。 5.少喝飲料、果汁及甜食,以免脹氣。 6.三餐定食、勿暴飲暴食。勿熬夜,以免胃酸分泌失調。 另外,有些孩子的腹痛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小孩在腹痛時若沒有 針對原因妥善處理,而只是滿足孩子躲避問題的要求,則反而會助長孩 童以腹痛來面對問題。 能夠養成良好的腸胃道保健習慣,才能讓小朋友的腸胃功能強壯,減少 功能性腹痛,當腹痛沒有改善時,應就醫找出原因,好好治療。 轉貼自http://tw.news.yahoo.com/041110/19/15976.html 中時電子報 版權所有 © 2004 China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雅虎國際資訊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4 Yahoo!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