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嘟哥&安弟的幸福媽咪

嘟哥與安弟的專屬天地

嘟哥與安弟的專屬天地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訪花博-初體驗

2011年02月26日
公開
9

希望好天氣!!! 很幸運~真的是晴朗的好天氣~ 早上整理整理出門囉~ 我們先開車到愛買~順便就讓車子洗一洗~ 到劍南站等接駁公車~ 到了大佳園區已是中午時刻~ 輪椅推車都借光光了~ 我們先去買東西填一下肚子~ 因為早上的遊行我們錯過了~ 下一場是下午三點~ 真是很尷尬的時間~ 又去別的園區又怕趕不回來~ 留在大佳又是漫長的兩三小時~ 本來要去搭船~沒想到船票也是要買到3點的~ 遊園車也是長長的排隊人潮~ 後來~就這樣等到了三點~ 因為把拔要照顧阿公阿嬤~ 媽咪帶著寶貝往前衝去!! 人潮真的很多~ 還藉由路人的幫忙才讓寶貝坐到媽咪的肩膀上~ 這時候媽咪真的變成超人了耶!! 從沒想過原來可以讓20公斤的寶貝坐在肩上呢!! 寶貝還跟公主握了握手~ 只是這遊行比媽咪想像中的短了許多! 後來終於借到推車了~ 寶貝應該是累了~加上花博的推車還真不錯~ 算是豪華型的~也很大台~寶貝上去後都不會想下來了!! 接著搭著園區公車到了圓山區~ 大片的花海真的挺美的~ 不過每個館都是排隊排超長的~ 我們順著走到了美術館區~ 偶爾有著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 傍晚涼風吹著~雖然人很多~但是還是很舒服~ 本來還想要逛逛別的~ 只是忍了一天的寶貝來不及走到廁所~就尿下去啦!! 只好趕緊回到賣場買褲子來換~ 就這樣回到家也是晚上九點了呢~ 寶貝還說下次還要去呢~ 其實他是想要坐推車吧!! 晚上還問了幾次~這樣要還給老闆呢!!很不捨呢!!

好文分享--壞孩子是教出來的

2011年02月18日
公開
35

這篇文章真的是要好好記著警惕自己~ 從以前就知道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發脾氣~ 但是要做到真的好難唷!! 所以有時候看到嘟情緒失控~心裡真的覺得都是自己的錯~ 現在如果把拔跟媽咪大聲點~嘟也會大聲的說你們不要吵架~ 真是慚愧~只是有時後情緒真的很難壓的下來~ 不過媽咪真的有盡量在控制了~真的~ 但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阿~把拔你也該跟媽咪一樣時時警惕自己~ 別讓我們的寶貝有壞脾氣!!!加油~共勉之~ ------------------------------------------------------------------- 壞孩子是教出來的 洪淑娟◎著 要讓孩子學會掌控情緒,父母一定要先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易怒、暴躁、難以溝通,全都是自己教出來的,因為我們就是孩子的最佳學習樣板。 有人問我對現今教育的看法。我的想法是,教育應該是要教孩子成為一個圓滿的人,並非只教智育。現在網路這麼發達,任何知識都可搜尋得到,唯有人品、健康與情緒的管控,需要大力培養和維持。由於三個孩子都是好奇寶寶,小時候我便塞給他們中英文版的百科全書,小腦袋瓜裡所有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在書中找尋答案。 孩子的情緒控管能力,是我認為在教育中需要加強的一環。懂得管理情緒的人,將來不論是在職場或是婚姻上,都比較不容易擦槍走火。看看現在荒腔走板的社會新聞,情緒失控的媽媽帶稚子燒炭自殺、孩子要不到錢就砍傷老爸、男子不滿女友要求分手就潑硫酸讓女友毀容……社會版面上種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新聞,其實都和情緒控管能力有關。尤其是整天在家帶孩子的家庭主婦,如果再遇上一個不體諒太太辛苦的老公,不抓狂才怪! 在教養的過程裡,我也曾有被孩子惹惱到抓狂的時候,但每次情緒到臨界點時,我總是會讓自己深吸一口氣、微笑,把即將排山倒海而來的壞情緒壓下。這時候真的得看個人的修養了!因為我深深明白,影響孩子個性最大的因素就是父母的情緒。父母如果是易怒、暴力、挑剔的,孩子就會叛逆、難以控制。所以,要培養孩子的情緒管控能力,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亂發脾氣、動不動破口大罵,孩子只會依樣畫葫蘆,變成一個EQ不夠高的孩子。 可惜,很多父母無法即時領悟這個道理。因此,我認為大學教育應該開辦教育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課程,教他們先愛自己,讓自己可以獨當一面。先豐富自己,才有能力豐富別人。我也提供幾個管控情緒的經驗法則,供大家參考: 一、學會話出口前,先在腦中、口裡反芻一下。 二、孩子的情緒風暴來臨前,先和孩子談談,引導他把壞情緒宣洩出來。 三、少用責罵、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避免衝動說出:「給我閉嘴」這類情緒用語。蘇聯教育思想家馬可連柯說過:「心平氣和、認真和實事求是的指導,才是教育應有的外部表現,而不是專橫、憤怒、叫喊和懇求。」不尊重的溝通方式,只會讓親子關係愈來愈對立,也只會造就孩子用情緒解決問題。 四、父母要培養清淨的力量。父母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對孩子其實有深遠的影響力。以禪的角度來看,父母若在身心靈的修養上有清淨的起心動念,自然也能傳遞給孩子正向的能量。 五、用幽默化解尷尬。當親子關係緊張時,不妨幽默一下,所有的不快都能瞬間化解。 六、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有自信的孩子,在面對他人的惡意攻擊時仍能沉穩以對,而且也會比較有抗壓性。 要讓孩子學會掌控情緒,父母一定要先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易怒、暴躁、難以溝通,全都是自己教出來的,因為我們就是孩子的最佳學習樣板。所以,要讓孩子聽話,自己也要有耐心聽孩子說話,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 更廣義的來看,情緒管理和抗壓性有絕妙的相對性。情緒控管不好的孩子,脾氣自然不好;脾氣不好的孩子一碰到壓力,當然就無法抵擋,遍體鱗傷。因此,親子之間一起建立紓壓的管道,也是提升EQ的好方法。例如:一起打球、慢跑、騎腳踏車,或是一起畫畫、看電影、吃頓大餐等等。附帶收獲是孩子絕對不會「宅」! 就我所知,美國有些中小學會偶爾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老師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二十分鐘。這幾年,我自己從靜坐中得到很大的好處。而最近的實驗證實,靜坐冥想有助降低一個人的焦慮感。我的一位上師,三十多歲的詠給.明就仁波切(《世上最快樂的人》作者)自小有恐慌症,經過長年修行靜坐之後,竟然被哈佛大學腦神經部門,測得有史以來人類最高的快樂腦波指數。至於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更是不在話下。 像這些設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鬆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