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逛小菜場

2007年11月19日
《十一月駐站作家》逛小菜場

摘錄自人間福報 2007/11/19 | 作者:愛亞

好吃,所以愛逛小菜場。

不管愛不愛燒菜,小菜場都充滿了讓人「想吃」的感覺。

菜市場就菜市場嘛,加上個「小」字什麼意思?小菜場的說法並非有別於超級市場的大,這名稱由來已久,是上海話嗎?家常吃的菜叫小菜,要燒飯便得去小菜場買菜,回家才能燒小菜。

我家住的社區大,頂好、松青、全聯、家樂福都有,過了家旁的民權大橋更有大潤發、COSCO,買菜這件事真是好方便好方便!但我習慣了非要去的是出了家門往左走的露天小菜場。

小菜場原先只是有挑擔、小攤隨便在路邊賣點青菜、賣點水果,後來就變成了半條街市場,再後來,賣衣裳的來了,賣文具的來了,糖果、糕點、碗盤、魚蝦全來了,於是年輕警察凸肚警察也都來了,他們其實頗合情理,先是在攤街上漫步巡行,口中小聲嚷嚷:「收了收了,收一收回家了。」

兩巡之後才找那漫不經心不給面子的攤商開單抓違法。小販們呢,有人想出了令人詫訝的法子;一人被開紅單就大家攤份子,一人攤一百元,每一攤都可能被開紅單,罰款少則六百元多則一二千,每一攤也都輪得到付那一百元,我見到負責收垃圾的「市場晃晃」(別誤會,他是很好的人,是「晃晃」不是「混混」)也多了新工作,他一手拿小本子一手拿紅單,挨攤去收前次未曾輪到繳交一百元的攤家,攤家與攤家之間的倫理在這事上看得清楚,大家都相信那清潔工,而孤、老、小設的小小攤是當然不必交清潔費或紅單費的。

這樣的情形或說這樣的智慧,這樣的眾志成城官府沒有想到,這種狀況也幾乎變成台灣露天菜場、夜市、野市的經典模式。因為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昇,愈來愈長的市場街或愈來愈大面積的小吃夜市愈做生意愈旺,加上官府好心設計的一些地下市場或樓房市場設計錯誤無攤能賺到客人,日久都變成「蚊子住家」。而小攤違規做生意也都變成「最牛釘子戶」,說不搬離就不搬離,日裡夜裡的警察來或躲警察。

於是再過了若干年,非法變成合法,像我家附近這小菜場就是這樣,規模不大但名聲大,許多外地人駛了汽車來做「星期採購」,從前還有朋友約了大日子去南門市場或東門市場買菜,現在都說:「去妳家的菜市場」,還真有趣。

我家這邊的「大」小菜場幾乎已是「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我因為比較在意農葯化肥的問題,買菜儘挑有機菜和鄉下阿婆阿桑賣的瘦小黑歪的蔬菜,買肉買魚也注意,這邊全方便,以豆腐來說,一般傳統豆腐、非基因黃豆豆腐、鹽水點滷豆腐、三角錐形深坑豆腐都有,其他的菜也紅橙黃綠藍靛紫都有。

但逛小菜場並非只為吃飯,樂趣兩字占很大比例哩!譬如到菜場想買一斤小土雞蛋,結果買了一揹袋少見的西施柚、彎曲細瘦如女子手指的香蕉、兩顆紅心土芭、一包油茶,手上還提拎了一個室內門搭掛衣臂、十個A4透明塑膠資料夾、一件披巾、一雙人字拖、一隻花鏟、一只貓形鏡。

有次人還未走到菜場,濃濃芝麻香傳來,竟有人把電磨載到市場,馬達一開,噠噠磨起芝麻醬了!除了當街可見濃黏滑腴的香芝麻醬由電磨中緩緩湧出,當街用機器轉筒炒花生米,當街手掌大黑鐵鏟用烏細石炒栗子,當街手擠魚漿成丸入水煮,當街大←烹蒜苗辣椒花枝,不是立刻吃,是裝在塑膠碗裡一碗又一碗賣帶走,還有……我在小菜場買買買,所費不多,但如果不克制,該買的和不該買的都會買了!

我生活其實簡單,只是自己的原則不少,譬如不試飲,那一口飲料就占用一只小紙杯,不環保。譬如太便宜的東西不買,十元一個的蛋糕會使用什麼糖?什麼原料?我不放心。譬如塑膠碗塑膠袋裝的熱燙油炸、湯食我不踫,會釋出毒毒的環境荷爾蒙!譬如沒有加蓋的熟食不敢要,來來回回的買菜人走過帶著的看不見的灰塵、問話的買客答話的小販一次次噴出的口水……那大簍的蜜餞、大缸的醬料、堆成小山的肉鬆……哇咧!

柯羅莎颱風之後,我踏著滿地碎樹葉去小菜場,賣攤不多,電視報了又報說葉菜類大漲,可葉菜是得每天吃的呀,我問青江菜一斤多少?賣菜人告以:一斤三十,我一時愣住,那不是半斤才十五元,我問:那不是沒漲?賣菜人吃過檳榔的唇紅咧咧地,竟答:這是颱風之前進的菜,當然沒漲,颱風之後還沒進菜,明天來就會漲了!會漲很多喔!

這樣的心腸,這樣的人。

小菜場裡有許多這樣的心腸和這樣的善意。

賣醬料、溼菜的攤前突然多了一個老先生,鄉氣地穿著僵硬硬新衫,杵坐在狹窄攤邊,我問忙碌的老闆,他答:「我爸爸。」他說老人家想來幫忙,但一生務農已經八十歲的老爹那裡懂得稱秤找錢的事,在鄉下也從未見過這樣多人,嚇也嚇傻了,但又堅持每日跟兒子出來「做生意」,就這樣呆坐在攤邊,已經快一周了,我看著攤老闆特別為老父在頭頂用鐵柱固定一把撐開的黑傘遮陽,又看到老先生身前別家攤送的水果、花生、飲料、糕餅,老先生的秋季遠足還真讓人羨。

另有一次,我去買了一盆花,打瞌睡的老闆娘老大不願地由夢裡回轉現世,將好看的香香梔子裝袋、遞給我、收我的錢,然後找給我八百五十元,一盆一百五,問題是我給她的不是一千元,她找三百五十元給我就夠了,我跟她講清楚了,她傻傻地與我面對,不理我,不,是還沒有醒過來,我說第二遍:我給妳五百,妳找我三百五就好了,她終於恍然大悟,口中稱謝。我走離小店已遠,忽然看那老闆娘速奔而來,她大概是更醒之後愈想錢事愈嚴重,塑袋裝了兩盆迷你小金盞花非要贈我不可,怎樣推辭都不應,這不打緊,後來每買花必折價,不然就加送。

小菜場儘是些寫著情義的字,在人們臉上看到的或是卑微,但他們的心上許多人都寫了情義的字呢!

我就是這樣,冰箱裡或許有菜,但我仍揹了大環保袋去小菜場,用我的自備筷匙去善女子美鳳的小餐店吃素菜早午餐,用大環保袋將裸著的青蔬水果裝進來,儘量少用塑膠袋,偶時也做點壞事,亂買些碟碗雜物回家,讓自己開心,再自己燒簡單的家常小菜,快樂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