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新說孝順】 當了婆婆後的心情

2007年12月04日
【新說孝順】 當了婆婆後的心情
摘錄自人間福報2005.05.02

◎張瀞文(快樂婆婆成長班帶領人)

在兒子幼小時,月理就打定主意,以後絕不跟兒子們同住。從小看著媽媽在阿嬤的管轄下痛苦地生活,成長後又目睹著媽媽用同樣的嘴臉對待著大嫂,而自己在婆媳關係上,一直費力地用隱忍與遺忘來度過。在這些經驗之下,她實在沒有把握自己在做婆婆時,能夠完全不跟生命裡年長女人一樣。

現在兩個兒子都已經結婚了,先生兩年前也過世,月理反而很享受獨居的清幽,每個禮拜短暫地享受很有品質的含飴弄孫之趣,沒有日常生活的摩擦,月理與兩個媳婦維繫著和樂、友善的關係。

一個大家庭分成三個小家庭,月理擁有自己的生活,也樂意填補上班族媳婦有時的窘迫,能夠互相支持,又各自有自主的生活空間與決定權,月理很自豪沒有其他朋友經常抱怨的婆媳問題。

以前媳婦生產時,兩個親家母都主動來替女兒作月子,她也樂得扮演探望與感謝的角色;最近二媳婦又生了寶寶,親家母兩年前已過世,月理自然得挑起替媳婦作月子的責任,以她與媳婦的良好關係,這原是件愉快的工作,不料卻讓月理掉入情緒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當天,媳婦一分娩,她就歡喜地到市場挑選新鮮的食材,料理妥當送去醫院。當她看著媳婦吃著她料理的食物,臉上盪漾著滿足,月理的心中卻跳出不搭調的怪異感受,走出醫院時整個人充塞著落寞,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這真是沒有道理的情緒!

媳婦抱著孩子回到家後,月理的心理磨難才真正開始。她總是必須小心壓抑莫名的怒火,不能讓怒氣浮現在臉上,不能讓怒氣一不小心發在媳婦身上;有時候她會故意不照著媳婦的口味煮食,有時候她必須故意沒聽到媳婦說的話,如此做,才能讓怒氣稍有發洩。

月理這樣做並不痛快,反而更加痛苦,因為這不是她一向的樣子。她發現自己必須強忍著某些似乎要脫口而出的話,她並不知道是什麼話想說出口,只知道一定不是什麼好話,一定不能說出來。

就這樣過了半個月,媳婦與兒子都感覺到媽媽的異常,一起詢問是否太累了?或是身體不適?月理一聽,嘴一撇,說沒事,說要出去買東西,轉身出門。其實月理是落荒而逃的,她跑回家,關上門哭個不停,先生過世時也沒流這麼多淚。「我到底怎麼了?老番癲了嗎?」她突然聽到那些一直要出來的聲音:

「為什麼妳可以有這種好命?我為什麼沒有?」

「妳憑什麼叫我煮妳喜歡吃的!我以前哪敢要求,有得吃就偷笑了!」

「真是沒用!連嬰兒都不會抱,讀那麼多書幹什麼?還要叫我兒子幫孩子洗澡,若是我們以前--」

月理吃驚地發現自己竟然忌妒著這個被她善待的媳婦,原來是她內在那個做媳婦時不曾被善待的自己在發怒,幫媳婦作月子的類似情境,竟然喚起多年前被壓制在深處的情緒。

月理突然也了解了自己媽媽為什麼對嫂嫂這般挑剔,對女兒這麼苛刻,因為沒有被善待,所以收藏著雙面的情緒,潛藏的一面,是來自過去在陌生家庭,未被善待而受傷的哀傷無助,隨著年齡增長而宣洩在外的,卻是來自因為不被善待而滋生的怨怒,結集起來就變成母親與婆婆,經常對媳婦與女兒發生的挑剔與苛刻。「我懂了──」月理擦乾眼淚,「原來我需要的是更加去疼愛那個曾經不被善待的自己,是該回去好好疼愛媳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