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yagisu

身後事不怕生前談

2007年12月22日
《黛媽咪新視界》身後事不怕生前談

人間福報 2007/12/19 | 作者:汪詠黛

歲末冬寒,一位朋友的年邁外婆在睡夢中往生,原本相處尚稱和樂的舅舅、阿姨們,為了如何處理老人家的喪事,各有各的意見,吵得不可開交;長輩們感情因此出現嚴重裂痕,讓晚輩看傻了眼。

朋友和我們談起這樁憾事時,鄭重提醒道:「我們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千萬不要避談生死事,遺囑是一定要事先準備的,還千萬別忘了要事先交代好,想要怎樣處理自己的喪葬事宜,免得讓自己和兒孫都受罪!」

原來,她的外婆雖然罹病甚久,但非常忌諱談到身後事,從來不肯主動告訴子女她希望如何處理後事,晚輩也就不好開口問。一旦真要面對此事,十個人有十一個意見,各自堅持的結果,居然是同時舉辦三種不同形式的喪禮,把所有人搞得人仰馬翻,不僅花了不少冤枉錢,還賠上了親戚感情,真的很不划算。還好,老太太早已將遺產做了處理,不然更不得了。

很慶幸我的長輩都是開明的佛教徒,並不恐懼死亡,也勇於交代身後事,不但自己放心,也讓做子女的安心。而外子和我,也早告知兩個孩子,我們屬意回歸大地的自然葬法,也就是俗稱的樹葬。

日前,聖嚴法師捐贈法鼓山園區的一塊土地給台北縣政府,由縣府依法成立並啟用為縣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園區內不立碑、不記名,將骨灰分散植存,完全打破傳統「據地為親」的觀念;既不會破壞自然景觀,也沒有任何宗教信仰限制,家屬可以自行擇日植存……如此瀟灑、自在又環保,真是令我心嚮往之哪!

中國人的傳統喪葬儀式實在太繁複了,再加上深信風水,有一大堆的禁忌要注意,想要改善傳統殯葬文化絕非易事,若想推動簡單又環保的自然葬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但想想,我們能因為落實節葬、簡葬、潔葬,讓生命回歸大自然的懷抱,不置墓塚、不立墓碑,保持生態環境的平衡,永續土地資源,沒有增加地球的負擔,不是可以走得更安心嗎?

如果往生之前,還能捐出大體,一具臭皮囊還能發揮最後的利用價值,那就更理想了!

除了對身後喪事的處理已有一些想法,我和外子也常討論所謂追悼會、告別式的意義。我總是很賴皮的跟他說:「我喜歡聽『好話』,如果親朋好友想說喜歡我、愛我等好話,為什麼不在我聽得見的時候說給我聽?為什麼一定要等我到另一個世界去了,才哭哭啼啼對著我的照片說給空氣聽?」

他被我纏煩了,不得不答應:「好好好,我會和兒子說好,讓妳在『走』之前,請來所有愛妳的家人、好朋友,唱歌、跳舞、說好話給妳聽!」

嗯,這種輕鬆、溫馨的「生前告別式」,我喜歡。

想我每年去祭拜台灣古蹟仙林衡道教授時,都和林老師的家人、朋友、學生一起對著老師的骨灰罈,說笑話給他聽,這時就不免遺憾:他老人家生前若能多聽一些趣事,常常開懷大笑,應該會長命百歲吧?

所以囉,人要珍惜生命,活在當下,好好把握現在;至於身後事,就先交代好家人,用最簡單、最環保的方式處理,大家都沒有負擔,多麼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