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明朝以後才有帝陵

2008年01月25日
《文化大觀園》 明朝以後才有帝陵

2008/1/16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 作者:北耕

遼、金、元、明、清五朝均以北京為都,在位帝王共有數十人。遼代、元代帝王都沒有在北京留下陵墓,而明、清帝陵,則規模浩大,可與生前所居媲美。

 原因何在?這應和歷代對死亡的看法不同有關。

元人來自蒙古高原,是四海為家的游牧人,他們認為人既來自大地,死後自然也要回歸大地,不能帶走什麼東西。因此,元人的葬制簡單而獨特。他們先把一棵粗大楠木剖作兩半,並把中間挖成人形;把屍體放進去後,兩半一合,加以固定;然後再將這個毫無雕飾的「棺材」埋入大草原中;待完全蓋上泥土後,還要縱馬踐踏,等來年青草長出,便無蹤可尋了。但帝王的葬制也如此簡單嗎?元帝埋在哪裡?這些疑問恐怕永無答案了。

與此相反,明朝是來自中原農業社會的漢人,他們的觀念大大不同,認為死後還會有一個世界,還要吃喝玩樂,也分高低貴賤。因此,明朝皇帝都按生前排場修建宮殿式的墓,裡面陪葬品也是帝王日常用品。而後來建立了清朝的滿人也學著明人的樣子廣修陵墓,其根源也在於對死亡觀念的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