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yagisu

女兒咬同學的鼻子

2008年02月18日
《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女兒咬同學的鼻子
2008/2/19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沒有辦法用語言或是比較理性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當下的情感,於是情急之下,他們就可能會訴諸於肢體動作。面對自己的孩子成為「施暴」者時,任何一個父母都會覺得難堪。
但是,我們應先同理孩子的情緒,了解孩子使用暴力的原因,再教會孩子處理的方式,才能避免孩子下一次又發生同樣的情形。

在辦公室裡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原來是女兒學校老師打來的,說是女兒在學校咬了同學的鼻子,要我馬上到學校去一趟。不管桌上待辦的公文有多少,我拿起包包就往學校衝去。一路上,我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懂女兒怎麼會去咬同學的鼻子呢?

向孩子的母親道歉

到了學校,我沒有一看到女兒就責備她。我先帶著女兒一起看看同學的傷勢。幸好,那孩子沒有任何的皮外傷,但的確受到了驚嚇。我們一起跟那孩子道歉,再向孩子的母親道歉,並平靜的接受老師的處理。

回到家後,我也沒有責罵女兒,我只是靜靜的坐在女兒身邊聽她解釋。她告訴我,當時,她正跟另一個要好的同學在擁抱,這個孩子跑過來想要加入她們。可是,女兒並不想讓她加入。因為這孩子比較高,她的鼻子正好和女兒的嘴巴一般的高度,因此,當這孩子靠過來的時候,女兒因為雙手還抱著另一個同學,就用嘴巴往人家的鼻子咬上去了!

我一邊聽,一邊想像當時的畫面,實在是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拿禮物送同學

可是不管怎麼說,女兒的行為總是不對的。於是,我開始對女兒說明她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包括同學的鼻子可能留下疤痕,以及傷口、血液、細菌可能會對兩人所造成的傷害。然後,我當然也告訴女兒,同學想要加入她們的擁抱,是因為她很喜歡她們兩個人,想要和她們兩個人成為好朋友。

接著,我向女兒解釋,她不想要別人加入擁抱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她應該告訴對方就好,而不是採用咬人的方式。最後,我問了女兒,她在學校有哪些好朋友。我仔細的聽女兒一一唱名,很高興的是,女兒最後念出了那個被她咬鼻子的女孩的名字。那天晚上,女兒拿了一件小東西,說是隔天要帶去學校的禮物,她想送給那個被她咬了鼻子的女孩,並再次向她道歉。

運用肢體語言

這件事情發生過後不久,我和基金會裡一位優秀的親職教育志工分享經驗時她也提到,在她的輔導室裡有一個小男孩,因為不希望正在跟他玩耍的另一個孩子先回家,就用他的指甲劃破了對方手臂上的皮膚。所幸只有傷到表皮,紅色的爪印沒多久就消退了。

這兩個例子讓我想到,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沒有辦法用語言或是比較理性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當下的情感,於是情急之下,他們就可能會訴諸於肢體動作。

但是,傷害別人並不是孩子的本意,他們在當時根本沒有想到他們的行為會對對方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如果這時父母親的做法是責怪孩子,而沒有教孩子比較好的、理性的處理方式的話,也許下一次面對類似的情形時,孩子還是只會運用他的肢體語言。面對自己的孩子成為「施暴」者時,任何一個父母都會覺得難堪。但是,我們應先同

理孩子的情緒,了解孩子使用暴力的原因,再教會孩子處理的方式,才能避免孩子下一次又發生同樣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