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yagisu

讀書只為了考試?

2008年02月19日
《收放之間Q&A》讀書只為了考試?
2008/2/14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功文奶奶

情境

曉梅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領悟力很高,學什麼都很快。為了好好栽培曉梅,曉梅的媽媽除了工作加班以外的時間,都用來陪伴曉梅寫功課,考試前也總是會幫曉梅一一複習。不過,媽媽發現,曉梅的考試成績不是很穩定,有時候考得很好,有時候又考得很差。如果考試前,媽媽因為工作因素無法幫曉梅複習,曉梅那一次的考試就會考得特別糟。

所以,媽媽在曉梅每次考試的前後,總是格外焦慮,努力撥出時間幫曉梅複習。

可是,這次期末考試時,曉梅的媽媽因為工作太過繁忙而沒空幫曉梅複習功課,結果曉梅的考試又考不好了。看到考卷,曉梅的媽媽嘆了口氣,對於曉梅的功課老是時好時壞,實在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答:孩子功課時好時壞的原因,依個人情況,各有不同。但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讀書習慣尚未確立,導致想念書時就念,不想念時就隨便它,而若碰到來不及臨時抱佛腳時難免就考得不好。

另外,也可能是因為父母在平常考試時即替子女固定複習,造成子女過度依賴父母,若偶爾父母沒空幫子女複習,孩子考試成績就變糟了。所以,最重要 的應該是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這是最實際的做法。

1.首先,對孩子表明讀書不只是為了考試:很多家長會像上述的曉梅媽媽一樣,視學校考試成績為衡量小孩學習最適切的標準,而誤導了孩子,讓孩子努力念書只為提高成績,而忽略了日常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聰明的小孩, 更容易造成功課時好時壞的狀況;因為聰明嘛!只要考前稍微念一下就可以應付考試,其他時間就矇混過去,但若遇到不可控制的因素就慘了。所以,父母若能讓小孩知道他們重視的不只是月考或考試而已,或許會好一點。

2.建立孩子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訂出自己的作息表,父母審慎查核後,讓孩子實施,這樣可以讓孩子培養自我約束的習慣,同時父母必須處在一種監督的立場,幫助孩子持續去做,這是非常重要的。要孩子改變習慣需要很長的時間,父母絕不可要求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對孩子及父母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