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棋聯妙趣

2008年03月13日
《天南地北》 棋聯妙趣
2008/3/6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趙存

弈棋是一項高雅的文化活動。君不見近來稱霸日本的男女棋王多是中國人也,不愧弈棋古國。當然古往今來,有不少文人學士都曾撰聯抒感。這些棋聯不但內容深邃,寓意巧妙,而且情趣高雅,耐人尋味。以下試舉數例,供君賞吟: 一、:唐開元十六年,朝廷召試天下神童。年僅七歲的李泌應試,恰遇玄宗觀棋興濃,就命宰相張說以棋作聯:「方若棋盤,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語畢,李泌即對:「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聘材,靜若得志。」

上聯蘊含棋道,下聯包含哲理。李泌一聯悅聖顏,遂入仕途。

二、相傳宋代蘇東坡見松子落在棋盤上,便脫口道:「松下弈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聽後,即以應對: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此聯天然工穩,情景交融,令人拍案叫絕。

三、南京莫愁湖有一「勝棋樓」。相傳朱元璋和大臣徐達在這裡下棋,徐達勝了,朱元璋便把莫愁湖賜給了他,並在此建了這座勝棋樓。後人為此寫下了難以數計的棋樓聯,其中一聯:「世事如棋,一局爭來千秋業;柔情似水,幾時流盡六朝春。」又一聯:「鍾山東峙,長江西來,地勢壯金陵,登斯樓也,喜政局揪抨,一著棋高憑國手;雨花南屏,清涼北倚,天安懸紫塞,憶彼美兮,注波光雲影,千秋旨勝重華封。」

這兩副棋聯,皆以棋局喻世事。在人生的旅途上,須一步一步謹慎,時而奮起拚殺,才不枉此一生。

四、從前,有姓高、姓伍的兩位學者,坐在古槐之下對弈。姓高的學者提議說,下完棋做一副對聯如何?姓伍的學者略加思索,就先出了上聯:「一堂古屋,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芬芳魚不躍,哭煞蓬頭劉海。」

姓高的學者聽了左思右想也沒有對出下聯。直到一盤棋下完了,才被殘局觸動了靈感,立即對曰:「半局殘棋,車無輪,馬無足,卒無兵器炮無聲,猛攻徒手將軍。」這下聯抓住了特定的環境和事物的本質,以遊戲之筆作理趣之論,可謂是巧妙絕倫。

五、據說有位清代詩人曾用象棋子作一上聯:「大帥用兵,士卒效命,車轔轔,馬蕭蕭,氣象巍巍,祝此去,一炮成功,方不愧出將入相。」

時值八國聯軍入侵,西太后逃往熱河。於是有人嵌入牌九名作出下聯:「至尊在野,長短休論,文泄泄,武沐沐,議和疊疊,到後來,萬人失望,直落得搶天呼地。」以牌九物件棋子,集民憤於聯語之中,讀來真是妙不可言!

六、明代大臣洪承疇投降清朝以後,有一天和朋友下棋,這天正好是「穀雨」節,他隨口說出半聯徵對:「一局妙棋,今日幾乎忘穀雨。」

其友對洪承疇降清,早懷有憤恨的心情,但平時敢怒而不敢言,現在借此機會,續出下聯:「兩朝領袖,他年何以別清明。」文章妙似天成。其友的對句,一語雙關,清明指「清明節」,又指明、清兩個朝代。它不但切對,而且深藏諷意,使人不禁為之拍案叫絕。

七、晚清的著名哲學家魏源,也以善對著稱。一次,他看一學館先生與一來客飲酒下棋,先生動一著棋,酌一口酒,恰然自得地吟出一上聯:「下棋飲酒,一著一酌。」魏源見來客苦思不得其對,就隨口一句下聯幫他解了圍:「彈琴賦詩,七弦七言。」

下聯以「七」對上聯的「一」,而「七弦」、「七言」正是琴、詩的基本結構,先生和來客不由得交口稱讚。

八、清代左宗棠西征阿古柏,勢如破竹,威震中外。有書生撰一棋聯的上聯:「大帥用兵,士卒效命,車轔轔,馬蕭蕭,氣象巍巍,視此去,一炮成功,方不愧出將入相。」以征下聯,幾年未得。

後值庚子年,學士丁亮有感時勢,以八國聯軍入京,清室出逃之事,用牌九名稱巧對:「至尊在野,長短休論,文泄泄,武沐沐,議和疊疊,到後來,萬人失望,直落得呼地搶天。」

九、在眾多的聯語中,有一副堪稱典雅而佳妙的棋聯:「萬機分子路,一局笑顏回。」上聯道出了對弈者走棋時的思索,下聯則有弈罷興盡而歸的感覺。同時,還把孔子的兩名弟子「子路、顏回」的名字也嵌了上去。

十、為了謹防觀棋者隨意評論,有些人在棋盤兩邊寫有一副戲謔性的聯語:「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

上世紀七○年代,華羅庚在江蘇推廣他創立的「統籌法」和「優選法」。有一次,他在一張圖表的兩邊寫下了一副對聯,巧妙地把上面講到的棋聯改動了一下,成為:「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落子有悔大丈夫,修正錯誤。」

有人問這樣改是何意,華羅庚笑著回答說:「這兩句話說明了『統籌』和『優選』兩種科學態度。上聯講的是推廣科學方法要集思廣益,下聯講的是要精益求精。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把事情辦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