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古典小說中的排列組合學

2008年03月24日
《天南地北》古典小說中的排列組合學
2008/3/24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 ◎古傲狂生

一般認為,中國古代社會科學發達,自然科學和數學則相對落後。不過說中國古代數學落後,也不盡然,像數學中的「排列組合學」就發達得很,甚至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

譬如,古人很早就總結出「四象、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二生肖」等等,沒有高明的排列組合知識,怎能將這些東西安排在一起?而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飯局上,「主座、客座、主陪、副陪」等的座位都是不能亂坐一氣的,這些安排,也讓那些習慣了圓桌會議的外國友人頭疼不已。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這種排列組合學便隨處可見。《三國演義》中,這種數學還算不很發達,只說劉備陣營有五虎大將,曹營有四大謀士等等。不過民間倒是對演義裡的戰將武功有一個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許八夏九姜維。」沒辦法,國人就是對這種排列組合異常地著迷。

在許多歷史和公案小說中,這種組合排列到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地步,小說《隋唐演義》在這方面可以說是登峰造極。由於版本眾多,各種說法也是熱鬧紛紜得很,大致有「一王三絕四猛十三傑十八條好漢」這樣一個「超強戰鬥序列」。

除了這樣的武功排名的排列組合,在古典小說中還有其他的樣式。像《封神演義》第九十九回中,姜子牙一下子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計有「三山五嶽、雷火瘟三部、五鬥星惡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四聖元帥、四大天王」等等,將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給安排得恰如其分、井井有條;不過百密必有一疏,獨獨忘了給自己留個位置。

《西遊記》中也有「七十二般變化、三十六般變化、九九八十一難」等,看來吳承恩的乘法表學得不錯,值得表揚;《紅樓夢》裡則有「四大家族、金陵十二釵正、副冊、又副冊」等等,也是洋洋大觀。所以,曹雪芹的數學功底也很扎實!

要說中國古典小說中排列組合的集大成者,還非得《水滸傳》莫屬。在《水滸》中,不僅有「四大奸臣、四大寇」之說,最特別的是有幾次的英雄排座次。

最體現精髓的是第七十一回的「一百零八條好漢」的座次,不光分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還按各人資歷、功勞、技能,畫分了「總參、軍政、間諜、後勤」等部門,連安排筵席、供應酒醋、捧帥字旗這些都有專門的「人才」掌管負責,真個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啊!

像軍政這個大部門裡,又分「馬軍、步軍、水軍」,馬軍裡又有「五虎將、八驃騎、小彪將」,真是五花八門,琳琅滿目。

我們不得不佩服施耐庵老先生的排列組合學功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給人家一個滿分或者甲上,人民群眾會一萬個不答應,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