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詩中之舞

2008年03月25日
《閒讀擷秀》詩中之舞
2008/3/24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 ◎菲爾

在詩裡描寫舞蹈的其實不少,比如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李賀的〈公莫舞歌〉、白居易的〈胡旋女〉等等。由於古代文人的宴會,時常有歌女伴酒、起舞助興,所以詩人在席上即席吟詩,描述宴會狀況,常是普通之事。

顧況的〈王郎中妓席五詠舞〉:「汗浥新裝畫不成,絲催急節舞衣輕。落花繞樹疑無影,回雪從風暗有情」,寫到了舞蹈動作的快速,讀過此詩,不禁讓人想起了岑參的〈田使君美人如蓮花舞北旋歌〉。

它是一首欣賞胡旋舞曲的詩歌,描繪詩人自己的對舞蹈和音樂美的讚歎,甚至連舞蹈者的美貌和舞衣上的花紋,也做了描寫:「如蓮花,舞北旋,世人有眼應未見。高堂滿地紅氍毹,試舞一曲天下無。此曲胡人傳入漢,諸客見之驚且歎。曼臉嬌娥纖復穠,輕羅金縷花蔥籠。回裾轉袖若飛雪,左旋右旋生旋風。琵琶橫笛和末匝,花門山頭黃雲合。忽作出塞入塞聲,白草胡沙寒颯颯。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見後見回回新。始知諸曲不可比,〈採蓮〉、〈落梅〉徒聒耳!世人學舞只是舞,姿態豈能得如此!」

唐代之前雖也有描寫舞蹈的詩,但描寫急速旋轉的舞姿,卻十分罕見。當時唐人對西域舞蹈,尤其是那別具一格的快速旋轉技巧非常喜愛。它曾經風行一時,白居易的〈胡旋女〉寫:「臣妾人人學圈轉」,就是一例。

西域舞蹈在唐代民間大受歡迎,不過,唐代歷史學家杜佑卻對這種現象不滿。他在自己所著的《通典.樂》中,對西域的舞姿樂曲有生動的描寫:「胡舞鏗鏘鏜鎝,洪心駭耳,撫箏新靡絕麗」,「初聲頗複閒緩,度曲轉急躁……感其聲者莫不奢淫躁竟、舉止輕飆,或踴或躍,乍動乍息,蹺腳彈指,撼頭弄目……」甚至讓杜佑發出「胡聲足敗華俗」的警告。

但大概就是太過於反對而作出的細膩描述,反而讓今人在千年後還能想像出當時「胡舞」的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