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入學早晚不是問題

2008年03月25日
《收放之間Q&A》入學早晚不是問題
2008/3/20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功文奶奶

問:我的孩子小鈴目前就讀混齡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她的學習、語言、理解……等各項能力都比同齡的孩子來得好,連幼兒園老師都覺得小鈴是個超齡學習的好孩子。最近聽朋友說,有的小學願意開放讓未足齡的孩子提早入學,請問,提早入學是否對小鈴未來的學習比較有益處呢?

答:我國的義務教育本是從七歲開始,近幾年來提早入學的孩子卻逐漸增加,儼然蔚為潮流,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甚至將入學年齡放寬至五歲八個月,但這樣究竟是利或弊呢?

家長想讓孩子提早入學,多數是看在孩子資質優,學習能力優於同齡孩子,若不早入學可能造成浪費。有些家長替孩子多爭取一年,是為了將來的重考或重讀預留空間。事實上,這些考慮看來很有道理,卻不見得全然正確。

父母愛子心切,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但起步早,卻不見得能先到達目標。根據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在○到八歲的學習力最強,之後則趨於和緩,提早入學對學習效果影響不大。

再者,孩子的智能發展、人格成長、社會性發展、情緒發展有其個別差異,父母要客觀且深入了解後再作決定,避免一廂情願而弄巧成拙。

以下幾點判斷方式提供父母做為參考:

一、孩子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及獨立自主性:良好的習慣是所有學習的基礎。包括專心、持續學習、正常規律的生活、願意分擔家事、對自己負責……等。由於學校老師需同時教導數十名程度、個性不同的學生,不能照顧到所有細節,除了學科能力,孩子還必須有相當的獨立性及適應力。

二、是否有好奇心及認知能力:有好奇心才會主動探索,也能從中體會出學習的樂趣。而認知能力包括持續聽課的耐力、集中力;可以輕鬆握筆、畫圖、寫字,以及跟著老師、同學進行各種課外活動的肢體能力,這些能力都和孩子的人格、學習相關連。

三、社會性發展、情緒發展是否成熟到足以適應小學團體生活: 孩子能否與人快樂相處,如何處理爭執,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等,也是評估條件。

根據了解,在提早入學的案例中,約有六成左右的學童在三年級前都能表現優異,但四年級起,便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成績下滑,家長在考慮是否讓孩子提早入學時,請務必客觀、審慎地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