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善言德行冉伯牛

2008年03月27日
《孔門高弟》善言德行冉伯牛
2008/3/26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江逸子

冉耕,字伯牛,魯國人。只比孔子小七歲,是孔子最早期的弟子之一。

《孟子•公孫丑》上說:「冉牛、閔子、顏淵,善言德行。」德行是得之於心而見之於行事的,一個人,身體力行,談論起來是他個人的本地風光,自然親切有味了。

從《祀名賢傳》上記載,說他曾經在陳蔡之間,與孔子共患難,那次災難,甚至連糧食都斷絕了,許多人餓病了,打不起精神來,而孔子照樣講他的學,朗誦他的詩,彈他的琴,唱他的歌。這當中與孔子一樣彈詠不輟的,就是冉伯牛了。孟子說他具有聖人的全體,只是規模未廣大而已,這叫「具體而微」。

他的言行,少見於《論語》與其他典籍,可能是患惡疾早世的緣故。什麼惡疾呢?《淮南子精神訓》上說是「厲」,也就是「癩」,那就是近世所謂的痲瘋了。

孔子去探病時,他家人因為恭敬,把他遷到南窗下,好讓孔子進門來可以坐北朝南,可孔子不敢當,就不進屋去了,只從窗口握著他的手,感歎的說:「他沒有生這種病的道理呀!這是命中註定的嗎?這樣的人,而有這樣的病!這樣的人,而有這樣的病!」辭意之中,充滿了深深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