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姓氏異讀

2008年05月02日
《文化大觀園》 姓氏異讀
2008/5/1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陳建魁

有不少漢字作為姓氏時有它特殊的讀音,這在姓氏學上被稱為「異讀」。

而出現異讀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姓氏中保留了古音,並受方言影響所致。較常見的姓氏用字異讀有:

種(音崇);區(音歐);仇(音求);秘(音閉);洗(音顯);解(音謝);折(音舌);單(音善);翟(音宅);查(音渣);万俟(音莫其);尉遲(音玉遲)等。

同一個作為姓氏的漢字,由於有兩個讀音,就代表兩個不同的姓,如:「樂」姓,北方讀音與「月」字相同,而南方讀音則與「勒」字同音;「召」姓,漢族人讀作「少」,而傣族人則讀作「趙」;原籍在中原一帶的「覃」姓,讀作「談」,而注籍兩廣或壯族的,則讀音與「秦」字同。

同字不同音者表示不同的姓,不是同一姓氏在不同地區、不同族屬就有不同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