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55條班規 教出優等生

2008年05月02日
2008/5/1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陳膺宇

克拉克老師將規範當作偉大的目標,嚴格地執行,因而讓學生在人格成長和學業成績等各方面,都能得到令人驚歎的成就!

隆.克拉克曾獲全美最佳教師獎,也是唯一曾獲美國總統接見三次的小學老師。他先後教過兩所小學,第一所在北卡州偏僻的鄉下,這所學校教學資源缺乏,學生學習狀況與其他學校相比,普遍處於相對弱勢;但他卻把這一班學生教到全國知名,並且讓全班同學在耶誕節前夕,獲邀前往白宮作客。

第二所小學,則是位於紐約市最貧窮的哈林區,這所學校曾讓許多老師避之惟恐不及,而克拉克卻主動前往申請任教。結果兩年後,他班上的學生,跌破許多人的眼鏡,紛紛考上紐約市最難考的明星初中。

他為什麼能教出這麼多優秀的學生?其實他所憑藉的法寶,除了無比的愛心與熱忱,就是那五十五條培養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班規了。這一套班規,不但有效維持班級秩序,更重要的是為孩子們的未來做好準備,建立起生活、學習與事業上的各種優勢態度與能力。

生活中的永恆「班規」

例如班規第一條:「遇到大人要主動問候招呼。大人問你話,你一定要回答清楚,不可以光是點頭搖頭,也不可以含糊回答。」以及第二條:「當別人在講話時,你的眼睛要一直看著他。」這些規定,其實都是為了訓練學生尊重他人。

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落實所有的班規條款,克拉克不但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分組練習,更讓學生在生活中實習演練,如走進學校餐廳,點菜時,一定要看著餐廳員工的眼睛,說:「麻煩您給一點這個。」並且要經常說:「謝謝!」使得員工總是稱讚這群學生:「多麼令人窩心的好學生!」他們很感激能受到這樣的尊重。

後來他們班有十二名學生去報考紐約市的明星初中,這所吸引全紐約各路資優生前往報考的學校,只提供三十位新生入學名額,結果克拉克老師的十二名學生全部被錄取。事後得知,原來是因為口試時,學生們「彬彬有禮」的態度,讓評選委員們大為肯定、讚賞,因而贏得入學的機會。

對不起!沒暴力

又如班規三十七條:「如果有人撞到你,即使不是你的錯,也要說聲對不起。」有一次學生們,從紐約搭飛機前往洛杉磯,因為表現得彬彬有禮,斯文自重,讓機長在機上廣播,稱讚他們:「這班學生這麼守規矩、有教養,我們要向他們的老師致敬!」事後還有位女士,特別找到在機場外等候學生的克拉克,讚美道:「你的學生經過我頭等艙的座位時,不小心碰到我的手臂,都會轉頭說對不起,真的非常有禮貌!」

克拉克曾說:「一個小小的碰撞,常常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條班規就是為了化解這種沒必要的爭端。」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常因不小心的碰撞,而引起暴力事件,這都是因為雙方沒有養成良好禮貌習慣所致。

克拉克表示這五十五條好習慣,幾乎從小被祖母教出來的做人規矩。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沒有祖母的教誨,就不會有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獎的隆.克拉克!

學習來的行為模式

「良好習慣的建立,是一切成功的保證。」克拉克老師的五十五條班規,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規範,然而這些常被我們忽略的基本規範,卻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克拉克老師將這些規範當作偉大的目標,嚴格地執行,因而讓學生在人格成長和學業成績等各方面,都能得到令人驚嘆的成就!

什麼是「習慣」?習慣是一個人後天學習來的穩定行為模式。孩子還小時,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因為這時期的可塑性最高,最不會受自己「習慣領域」所束縛。專家們認為培養孩子的習慣是「宜早不宜遲」,因為人們的很多生活習慣和技能,都在幼年這一關鍵期養成。

甚至有專家說,孩子一出生就要開始培養好習慣,否則「三天孩子娘慣壞」。



親子教養百寶盒

共通性良好習慣

做人:守信用、講禮貌、善溝通,重視良好的人際互動。

做事:不半途而廢、愛動手勞動、運用方法、靈活彈性。

生活:正常作息、愛整潔、守紀律、獨立自主。

學習:喜閱讀、愛思考、擅於獲取資訊、懂得自我學習。

德性:誠實、負責、樂觀、喜樂、忠誠、謙虛。

(本文作者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博士 陳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