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誰把文字弄髒了

2008年05月06日
《新聞趣談》 誰把文字弄髒了
2008/5/6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平濤

有人指文人常利用其文字長才,寫文章罵人不帶髒字,媒體人也沾染這項「壞習慣」,寫新聞、作標題也將文字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早年,各家媒體搶攻社會新聞這塊地盤,編輯更是發揮長才,又準又狠的一針見血下題,其中還為人印象深刻的例子;罵妓女稱「一點朱唇萬人嘗」,夠缺德吧!

田徑名將姚麗麗當年做變性手術,由男變女,一家媒體的三版編輯,下的題是「肥了櫻桃瘦了芭蕉」,這種題有一點黃,但十分寫實,以道德眼光看題,確實「不太好」。不過,確實發揮「罵人不帶髒字」本領。

中國字是一種很美又深具含意的文字,每一個字都有其意義,例如「好」,「女」與「子」組合才美妙,不「好」也難;「臭」,因人「自大」才會被排斥,不「臭」也難;「男」,因男人要有「力」量頂田,才能稱男人;少女才「妙」等等。

文字的出現,形象就出現。不過自作「聰明」的人,就利用文字的特色,給予巧妙的組合,其中將之發揮淋漓盡致的,首推媒體人。

文學造詣好的人,用的字眼「酸」得入骨,讓別人恨得「牙癢癢」。例如,把壞透了的人稱「罄竹難書」,把漂亮的小姐稱「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把人稱讚得樂不可支。但是不學無術的人喜歡賣弄,常牛頭不對馬嘴,低俗不堪,真的把文字弄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