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橫渡橫琴

2008年05月11日
《清淳齋》橫渡橫琴
2008/5/12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林清玄

由珠海要轉澳門回台灣,朋友建議我由橫琴通關,橫琴是新開的的關口,離市區較遠,通關的人少,尤其是出了海關,不必像拱北要走過長長的通道。

我從善如流,就從橫琴出關,果然比拱北關快速得多。

出了關口,有三種車到澳門 ,一種是到機場的快捷巴士,一種是到澳門市區的普通巴士,還有一種是賭場威巴斯人的免費巴士。

我歸心似箭,就買了直通機場的票,正在等巴士的時候,突然聽見了非常熟悉的台灣話,轉向聲音的來處,看見五位中年婦人正以流利的台語交談。看穿著,既不向觀光客,也不像台商,倒像是我母親一樣,典型的台灣農婦,皮膚曬的黝黑,手掌也因大量的勞作,顯得粗大。

「借問,咱是叨位人?」我忍不住好奇。

「阮嘉義來的!」

「來大陸迌嗎?」

「不是!不是!阮是來大陸做顧問的!」

婦人的回答使我大吃一驚:

「做什麼顧問?」

「我們是在中山市做農業顧問。」

「都做些什麼事呢?」

「指導大陸的工人種作,種一些台灣的作物呀!」

婦人告訴我,她們原來是嘉義的農婦,因為家鄉收成不好,正好有同鄉到大陸從事農業,一個牽一個,就大家一起到大陸種作,因為是與市府合作,就通通被聘為「顧問」,領公家的薪水,還有固定的休假,他們正要回台灣度假呢!

原來,我在中山市的大飯店吃的水果「台灣木瓜」、「台灣芭樂」、「台灣蓮霧」,都被冠以「台灣」之名,並非台灣進口,而是台灣農民在當地種植成功的。

這使我想到從前在內地遇到的台灣同胞,在江蘇飼養甲魚的,在福建東山種果樹的,在福建安溪種茶的,在海南島種檳榔和椰子的,……,他們和一般的台商不同,他們悄悄的離開家鄉,默默的在內地種作,為了生活,漂泊到異鄉。

當我們還為著政治、歷史、經濟在分著大陸和台灣的時候,有很多界線早就跨越了,甚至連最底層的人民都跨過界線了。

我和那批「台灣的農業顧問」,一起橫過橫琴,轉過澳門,同一班機回台灣她們滿佈風霜的臉孔和憨直天真的笑容,我想起了我的媽媽。

(本專欄每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