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古人檄蚊詩

2008年06月09日
《詩聯趣話》 古人檄蚊詩
2008/6/9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天畬

唐代詩人劉禹錫,就因難忍蚊咬之苦憤而作〈怒蚊謠〉詩一首 :「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嘈然響起初駭聽,殷殷若有南山來。露花滴瀝月上天,利嘴迎人著不得。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眾能我傷。」沉沉夏夜,蚊聲嘈響竟然如雷,可見蚊蟲之多,如此的「敵眾我寡」,難怪詩人生出「能我傷」的擔憂了。

同是唐代詩人的孟郊也寫過一首「檄蚊詩」〈斥蚊〉:「五月中夜息,飢蚊尚營營。但該膏血求,豈覺性命輕。顧已寧自愧,飲人以偷生。」蚊蟲營營,飲人膏血以偷其生,詩人怎能不厭之、斥之呢。

宋代范仲淹的〈蚊〉詩檄蚊又是不同,他僅以短短的二十個字就活靈活現地道出了蚊害之重,以及詩人對蚊蟲的憤慨,而又無奈之情:「飽似櫻桃重,飢如柳絮輕。但知求旦暮,休要問前程。」

明代陳大成的〈蚊〉詩,則充滿著對蚊蟲的詛咒之意:「白鳥向炎時,營營應苦飢。進身因暮夜,得志入簾帷。噓吸吾方困,飛揚汝自嬉。西風一朝至,蕭索意安之?」白鳥即蚊子,詩的意思是說,蚊子趁人之困,吸人之血,一旦得志便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豈不知好夢不長,一俟秋涼,牠就死到臨頭了。

而與陳大成同代的一名未留姓名的詞人寫的〈檄蚊〉詞,在詼諧地討伐蚊蟲的同時,還是一個絕佳的蚊蟲謎面:「名賤且身輕,遇炎涼,起惡憎,尖尖小口如鋒刃。嬌聲夜擺迷魂陣,好無情,吮精血,猶自假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