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梅桃李杏

2008年07月03日
2008/7/2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愛亞

春三月就在傳統小菜場看見了梅,大塑膠袋裝著青玲瓏黃玲瓏,我懂,青梅可以做脆梅、紫蘇梅,黃梅可以製梅醬、製酒,每一項都使人想望著便要酸醉。我日日看,周周看,每看必心動一回,不難呢,洗、晾乾、有的再搓搓揉揉……可我念頭香酸醉著,過後,卻也就罷了,知道手邊的事著實多,心情不對。

春五月,水果攤上盡是展顏的桃李。

做小小孩的時候居住的山鄉十分僻遠,甚至全鄉的買賣行為都還不普遍,更無人有吃零食、水果的習慣,但鄉人多是佃農,種桃種李多得是,五月時節我們常跟著同學入得果園樹下痛吃,母親就教了:「桃、李、杏傷人」,無非是讓我們少吃桃李免得鬧胃腸。但果子成熟必須苦心等待,入果園機會也不是天天有,小孩才不管它傷不傷人!而且這樣吃那樣吃從來都是舒爽事,哪有傷著什麼。倒是杏,杏是個什麼東西?

「嫩黃嫩黃,圓圓的。」母親說。「梅、桃、李、杏各有各的味。」,母親一言一語,但很快斷了我的希望:「杏台灣沒有」,又補一句:「要冷地方才產」。杏從此變成心中,不,舌間的一個想望。至今只吃過杏脯,味道還真不錯,一種異香及特殊的嚼感,最好的是只要想到「杏脯」二字唾液便汨汨而湧,比李鹹、話梅、化核應子都靈,十分奇妙。

不知新鮮杏什麼滋味?

沒資格說杏,來說李。

李既使成熟,果皮含的「單寧」也澀得人下巴頦猛抖,便有人把紅皮黃肉的水李打扁變破碎,摻了粗砂糖漬,隔一小段時間便將裝李的大碗上下顛晃地移動,喀囉、喀囉、喀囉,水李在大碗裡發出誘人的聲響,糖便溶了,李便甜了,喀囉讓李和糖做最貼身的粘合,破碎的李肉更使唇、齒、舌製造出許多許多唾液來,吃得嘖嘖啜啜。也有不打碎,水李先加鹽「殺青」,會不那麼酸澀嚇人,再加甘草粉或加薑末、糖來醃,明明紅皮的李卻染成了黃身,和所有加了甘草粉、薑末的水果相同,這種李有特別的香甜味。破碎李和甘草李我少時每吃必半斤一斤,老來,吃三、五個便罷,有時還得配平胃散,不過吮手指的毛病是沒得改的。

有人端午拜拜案上必得有紅肉李,典故不知何來?清朝時四川成都人端午時在成都城東南角的城樓,有樓上樓下對擲李子的習俗,或許和西班牙番茄節相似?人們互擲番茄來祝豐年?端午擲李說是觀者動輒數萬,清朝呢!

紅肉李許多人拿它沒辦法,吃兩個便投降,小時小孩們都像老鼠般用門齒啃囓果皮再吐掉,吃那剩下少少的紅李肉也樂在其中,吃時小心與不小心都能將紅彩汁流淌臉上衣服上,真悲劇也,因為回家會在小屁股上得母親一巴掌。婚後有了孩子,「兒童料理」必須廉而營養,「春末李湯」成為要角,吾家一向以大鍋加水煮三、兩斤紅肉李,煮到果肉軟爛,用大匙瓢壓成泥,加粗砂糖溶攪,熱吃香甜,冰飲歡暢,還不待吃「傷人」一鍋便了,待休兵數日再煮,傷不了誰。若真鍋底有餘,放得果皮單寧和湯中糖份混得醱酵,就成了帶酒味的甜湯,或說甜湯已像甜酒,吃喝了還真有醺醺之意,那就變為成人飲品,偶時不擅酒的丈夫和我一人一玻杯像紅酒的非紅酒,相對笑飲,快意非常,似乎也醉了。吾家全家每年五、六月便指望這一大鍋又一大鍋的快樂。

桃,幼時吃的就是硬不啦嘰的嘛,以為桃的甜度也就是五十分永遠不及格的嘛,後來一日一日一年一年的做菜場採買,所見的桃都挑動不起我的興,頂多買幾個甘草水漬的小桃滿足一下孩子,尤其避免孩子去買藏在小塑膠袋裡什麼化學顏料塗浸混染成橘紅色的可怕桃子乾,據說加上芒果乾、橄欖乾這橘紅色三乾是六○七○年代人共通的回憶與鄉愁。

但真正的桃不是這樣的。

第一次聽父親談水蜜桃覺得父親又開始為故鄉說大話,像以前說的生吃的辣得心會疼的蘿蔔在故鄉會「蘿蔔賽梨」而「心裏美」,小孩子的手拿蘋果雙手各別使勁就把蘋果掰成兩半了,(父親說「兩半ㄌㄚˇ)現在又說那水蜜桃只消咬一個小口子,然後吸吮美汁就行,最後只剩一張裹著桃核的桃皮,呀!真是,真是………

我第一次吃到好桃是在洛杉磯吃玫瑰桃,入口嫩軟香甜的衝激讓我很吃一驚,超市裡一大網袋才幾塊錢美金,有一天忍著忍著早晨上午中午下午黃昏晚上臨睡,硬是各吃一、二個,我彆扭的胃竟也欣然接受,但我少見的怨惱並不屑自己的毫無毅力又全沒志氣。

我愛上的玫瑰桃後來大批進口台灣,先叫加州桃,然後有了油桃的名,乘船漂洋過海也只減了三分味而已,而且還曾有過一百元十二個的廉身價,真樂死我了,有一陣子將桃放置白色大盤,乳黃色的桃身暈染著薔薇頰一樣的紅在桃尖,每日功課之一是逐顆美桃捏捏,捏到哪顆夠軟便吃哪顆,若得兩顆夠軟便吃兩顆。等到拉拉山的水蜜桃普遍得價格沒那樣嚇人時我才算了解愛桃還是「有錢比較好」。拉拉山以及尖石以及福壽山以及花蓮台東……那些水蜜桃雖都不能「最後只剩一張裹著桃核的桃皮」但桃形的美桃色的誘人桃質的水潤蜜香及口舌說也說不明白的清清柔甜,都「夠了」,是至極的享受,是極至的慰安,是「有了妳我什麼都不要」的滿足。

食物滋味至此,還有什麼可說,只可惜價格真不是寫字人負荷得起。

但,我仍愛桃。

經過了一年、多年、年年,是變成大人之後才開始吃這個也常鬧胃腸吃那個也常鬧胃腸,也漸漸了然,健康的人愛怎樣吃便怎樣吃,一旦吃過了頭真的能被食物傷著了,傷人的也不止桃李杏。

就不要吃過頭,就少吃些嘛,我現在吃東西比較懂節制了,但只是節制,愛吃的絕不戒治,因此,我依然年年桃李,桃李年年,春月啖桃啖李,那是美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