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yagisu

親情不夠用 努力賺回來

2009年06月22日
〈親子36計〉親情不夠用 努力賺回來
文�呂政達2009.6.22自由家庭親子

面對奉養父母的問題,台灣人其實算是傳統的。10年前彭駕騂調查一群受過高等教育的公教人員意見,肯定奉養父母是子女職責的占91%。現在的新問題卻是,你以為老年父母一定要跟觀念性格相差這麼大的孫子女住在一起嗎?這份調查發現,三代間相處大致良好的有76%,覺得不夠好的有17%。我相信如果重做調查,數字還會更多。

當你開始捲進內心風暴,覺得自己的父母和子女都這麼難搞,請記得心理學家瑪莉.派佛的這席話:「我們的父母不是十全十美的父母,而我們也非十全十美的兒女,沒有人因為年紀愈大而變成完美的人。」

有位夾在三代風暴的媽媽,形容得非常貼切,她說,這叫做「親情不夠用」。

其實,數字顯現的是一種「通則」,隨著年輕世代的自主意識提高、少子化和人愈活愈老的事實,年輕世代已有將來不願單獨承擔照顧老年父母的意願和能力。然而,這就像「離婚率愈來愈高」的通則,也不可能用來準確預測某樁婚姻的「個案」,將來會不會離婚。最後的準則在於親子感情。

如果你還處於年輕父母階段,卻由於投入事業、追求自己的興趣或其他因素,忽略與孩子建立關係。當你年紀老邁,而孩子已長大到要選擇是否負起奉養責任時,從前的關係可能就扮演著關鍵角色。從另一方面講,年邁的父母也可能因此選擇不跟成年的子女家庭住在一起。

數日前,我和一位國中同學見面,他是台商,一年跟孩子見不到幾次面。回台灣這幾天,他每日接送兒子,帶兒子去玩。同學說:「趁這時候努力盡爸爸的責任,免得將來孩子的記憶裡沒有我。」

我說,對啊,如果將來親情會不夠用,記得年輕時努力把親情「賺」回來。


【獻計】
建議年輕的父母讓孩子知道你的興趣,知道你平常喜歡去哪裡打發時間、玩些什麼。這點很重要。

很有可能,將來你老了以後性情丕變,興味索然,做什麼都不感興趣。子女還會想起「爸爸媽媽以前都帶我去哪裡玩,我們去過哪裡那裡,留下美好回憶。」那時候,子女將憑著記憶的線索,反過來鼓勵、帶動你。例如,如果子女記得你喜歡做木工,敲敲釘釘,說不定就會鼓勵你幫孫子釘一套木頭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