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yagisu

鬼神思想信仰

2012年04月21日
鄭基良老師〈為何會有鬼神思想信仰?〉

鬼神思想和善惡報應,都是生死哲學的範疇,雖然,鬼是回老家的意思。但是,許多人仍然有鬼神的思想信仰,卻不知道為甚麼會有鬼神的思想信仰?我提出十三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先民對自然現象的無知和恐懼
先民因為沒有科學的知識,而且,總是少見多怪,例如深山的動物,深海的魚類,不是本地生產的動、植物,我們都以為是怪物,所以有所謂山怪、水怪、海怪等傳聞。又例如一些少見的疾病,現代醫學稱為罕見疾病,有人認為是鬼神降禍而生的怪病,不找醫生治療,祈求鬼神治療,不僅造成財物的損失,家人的不安,更賠上了寶貴的生命。
因為先民的科學知識非常有限,對一些自然現象,例如:打雷、閃電、洪水、颱風、地震、日蝕、月蝕等原因一無所知,懷疑這些現象是天神發怒,鬼神作怪,害怕對他們降災,於是,滿懷罪過,請求寬恕,並以各種祭拜儀式,祭祀牛羊豬等祭品,表示虔誠,平息鬼神怒氣,達到趨吉避凶,祈求賜福免禍,人生能夠平安幸福,避免自然災害。例如:漢文帝在位第二年,發生日蝕,文帝立即下詔罪己,又要求天下推舉「賢良方正極言極諫」之士,匡正天子的過失。之後,宣帝有〈日蝕詔〉、〈地震詔〉,元帝有〈日蝕求言詔〉、〈因災異改行新政詔〉,成帝有〈日蝕求言大赦詔〉,東漢光武帝有〈憂旱詔〉,明帝有〈禱雨詔〉,章帝有〈地震舉賢良方正詔〉,和帝有〈蝗災罪己詔〉等。歷朝歷代都有類似的詔書。
第二種解釋是:對天地生養萬物的感恩之情
天地生養萬物,陽光、雨水更能造福人群,因此,人類發現各種正常自然現象有利生存,於是有了感恩之情,對天地、日月星辰、高山大河興起敬畏之心,以各種祭祀或慶祝方式表達感謝,並以祂們為崇拜的對象,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年年豐收、六畜興旺。相反的,嚴重的水災或旱災,被視為是上天鬼神的懲罰,因此,董仲舒《春秋繁露》有〈求雨〉和〈止雨〉兩篇旱災求雨和水災求天放晴的詳細內容的記載。此外,臺灣的原住民,如:阿美族、邵族、魯凱族、鄒族等,都有盛大的豐年祭。
第三種解釋是:萬物有靈論的信仰
人類學家泰勒認為宗教的起源,是先民對於「靈的存在」的信仰。所謂靈的存在,表示一種超越自然現象的存在,因為所有自然界的萬物,都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先民相信「靈」是無所不在的,能夠超越有限的時空,並且相信天地萬物都有靈,這種泛靈的信仰,稱為萬物有靈論。先民以萬物有靈論的思想,解釋天地之間各種現象,包括:天災、貴賤、貧富、疾病和生死。
泰勒又認為靈有三類:(1)是存在於活人身上的靈魂;(2)是死後離開身體的鬼魂;(3)是人類以外的精靈,存在於日月山川、草木、鳥獸、風雨、雷電等自然萬物之中。以傳統的宗教信仰來說,就是天神、地祇和人鬼,統稱為鬼神。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民間的宗教行為,就是一種萬物有靈論的信仰,這種多神的民間信仰,可以分為自然崇拜、人鬼崇拜、幽靈崇拜、器物崇拜等四類。
所謂自然崇拜,相信日月星辰和動、植物,都有神靈的存在,認為打雷有雷公,太陽是太陽星君,月亮是太陰娘娘,還有火德星君、土地公、大樹公、石頭公等。臺灣有不少大樹公和石頭公,還有更多的土地公。
所謂人鬼崇拜,相信人死以後,鬼魂是不滅的,可以影響人間的吉凶禍福。此外,受到儒家慎終追遠的孝道影響,子孫祭祀祖先以及崇拜古聖先賢,例如:孔子、關公、媽祖、開漳聖王等。
所謂幽靈崇拜,是祭祀無主的孤魂野鬼,相信那些橫死、冤死或溺死的鬼魂,能對陽間的人作祟,為了安撫這些孤魂野鬼,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渡,相當普遍。
所謂器物崇拜,認為人類製造或使用的器物具有神靈,而加予祭拜,例如門有門神,灶有灶神,尤其是孩童睡的床有「床母」,老一輩的人都把祂當作是孩童的守護神而祭拜。農曆七月七日,祭拜「床母」。又如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神。
第四種解釋是:祭祀有功於國家百姓的人
《禮記.祭法》說:凡是有功於人民,因公務而死亡,有安邦定國的功勞,為人民防災除禍,保護人民避免受苦,凡是這些人死了,都要祭祀。另外,日月星辰是人民賴以見識天文,區分季節,有利農耕,也要祭祀。還有山林川谷丘陵,是人民賴以生活的地方,也都值得感恩祭祀,除此之外,不得祭祀。
值得注意的是,中華文化的傳統,不以祭祀為純粹的宗教行為,而是國家重要的慶典,一直到現在,政府仍然每年舉行祭孔大典,祭祀忠烈等祭禮(因公殉職者入祀忠烈祠),而民間的祭祀更是普遍和盛大。
然而,百姓卻認為祭祀的對象就是神,因此,關公、媽祖、開漳聖王等成為民間信仰重要的神祇。例如:高雄市鳳山區曹公路的曹公廟,奉祀清朝鳳山知縣曹謹,他在任內興修水利,有功於民,而成為百姓祭拜的神。鳳山還有曹公國小和曹公圳,感念曹謹的德澤。
第五種解釋是:上帝創造人類和萬物
西洋的基督宗教認為人類和萬物都是受造物,上帝和受造物存在著一種密切的因果關係。上帝是唯一尊神,祂不僅是人類和萬物的第一因,也是最終目的。因此,信徒要相信、依賴、服從、崇拜、敬仰上帝,人有原罪,祈求上帝寬恕。
第六種解釋是:社會的不公不義
人世間常有善人沒有善報,惡人沒有惡報的現象,正人君子渴望有死後的最後審判,使善人得善報、惡人得惡報,這是社會的黑暗面引發人心對鬼神的信仰。因此,世界各大宗教都強調死後的最後審判,《玉歷至寶鈔》正是一部描寫最後審判的道教勸善書。
《聖經•新約.羅馬書》第二章說:「天主要按照每一個人的行為報應他。有些人恆心行善,追求從天主來的尊貴、榮耀,和不朽的生命,這樣的人,天主將以永恆的生命賜給他們。」因為伸冤在天主,天主一定報應。例如《聖經•舊約.創世記》天主對挪亞說:「我決定要滅絕人類。」結果天主消滅地上一切的生物,包括人類、牲畜、爬蟲、飛鳥,只有挪亞以及跟他在船裏的家人和動物,仍然存活。《聖經•新約.啟示錄》第二十章強調最後審判:「死了的人都是照著他們的行為,根據這些案卷所記錄的,接受審判。」
所以,只有死後的最後審判,代表人心良知,才能彰顯最後的正義,使罪惡得到應有的懲罰,使善行得到應有的善報,善惡分明,沒有隱瞞的罪惡,沒有冤枉(隱藏)的善行 ,並以此教化世俗人心,勸人改過行善,戒除罪惡,改邪歸正,端正社會善良風氣。
第七種解釋是:自然災害,無法避免,造成損害傷亡
自然災害,造成財產和生命的損害傷亡,在無助的苦難困境中,百姓當然會祈求超自然的鬼神保佑,在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神衹,就是媽祖和觀世音,尤其是觀世音的信仰流傳已久,因為據《法華經.普門品》(或稱《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觀音經》)所說: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也就是說,凡有眾生,若在苦難之時,只要專心虔誠地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聲音而同時予以救濟,所以,稱之「觀世音」。觀是觀看,世是人世間,觀看人世間苦難的聲音,即刻人世間的苦難,都得到解脫。
正由於觀世音菩薩的悲願宏深,感應廣大,故從歷代以來的佛教史傳之中,對於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及靈感事蹟,可謂俯拾即是,史不絕書。此外,臺灣各地媽祖廟的各種慶典,更是盛大。因為媽祖是海神,漁民的守護神,過去漁民出海捕魚風險高,祈求媽祖保佑。
第八種解釋是:對父母祖先的感恩和懷念
祭祀的主要意義是孝道的表現。《禮記.祭統》說:祭祀祖先是補充生前未盡孝道的奉養,而延續孝敬父母的行為。祭祀是孝道的表現,在儒家典籍中多處可見。《中庸》認為周武王和周公是天下最盡孝道的人。所謂孝道,是能繼承先人的遺志,完成先人的志業。
《孝經》認為從前賢能的帝王,奉養父親非常孝順,所以,祭天的時候,能夠明白上天庇護萬物的道理。奉養母親也非常孝順,所以,祭拜后土的時候,可以明察大地孕育萬物的道理。知道天地養育萬物的道理,又孝順父母,神明降福,保佑人民。到宗廟祭祀,內心誠敬,表示不忘祖先的恩澤,努力修德,謹言慎行,恐怕自己犯錯,有了過失,會羞辱祖先的名譽。以誠敬祭祀,力行孝道,可以感通神明,光耀天下。
荀子認為祭祀祖先不是純粹宗教的行為,更重要的意義是表示子孫的孝心,對祖先的懷念,是一種人文道德的表現。只有聖人才知道祭祀的人文意義,百姓民眾以祭祀為風俗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荀子分別祭祀的兩個社會層面。對知識份子而言,祭祀是人文精神和孝道的行為,是理所當然的人道表現;對一般百姓而言,祭祀是祭拜鬼神的宗教行為。
子孫對祖先的感恩和懷念,除了定期的祭祖,清明節掃墓外,還有超度、牽亡魂、「觀落陰」、招魂等民間宗教儀式。
第九種解釋是:人類對死亡的恐懼
人類害怕死亡,而使先民產生「靈魂不滅」的信仰。在佛教未傳入中國之前,傳統以陽間和陰間分隔人鬼,陽間是人間,陰間是黃泉、九泉。人死之後,到陰間過著與陽間相同的生活,秦始皇的兵馬俑,最能表現這種思想。子產所謂「鬼有所歸,不為厲。」影響臺灣民間人鬼「冥婚」的習俗,人鬼可以相戀、結婚,鬼有了歸宿或有後代子孫祭祀,就不會危害人間了。
第十種解釋是:圖騰是神格化的象徵
所謂圖騰,就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原形,並被原始族群尊之為神的吉祥物。圖騰(Totem)的解釋是:「原始社會中有假借一種自然物為符號,以表示一團體或一民族之血統,尊其神聖而崇拜之者,稱圖騰。」。常見的吉祥動物圖騰有龍、鳳、麒麟和龜,並列稱為「四靈」。「四靈」是神格化的象徵,代表吉祥、長壽、永生,正是百姓追求的理想。
第十一種解釋是:百姓對因果關係的主觀聯想
自然科學有嚴格的因果關係,科學的因果關係是客觀、絕對而不是主觀、相對,然而,人世間的社會現象,並不是絕對而是相對。可是,一般人常以主觀想像或猜測人事的吉凶禍福,認定成功或失敗,是出於神明保佑或鬼神懲罰,百姓相信鬼神可以禍福於人,因此,造成淫祀求福的現象,也產生宗教詐財騙色的情形。
第十二種解釋是:人類企求永生和不朽
永生和不朽,象徵永遠的幸福和快樂,然而,人世間卻沒有永遠的幸福,不僅生老病死是痛苦,人心的貪、瞋、痴和仇恨敵對,更是痛苦和煩惱。人世間有太多的苦難和不公不義,因此,一般人追求死後的天堂和極樂世界,天堂和極樂世界象徵永生和不朽,可以得到永遠的快樂和幸福,這是鬼神信仰最迷人的思想,也是宗教起源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神仙信仰者更追求不死之藥、不死之民的神仙,葛洪就是著名的神仙道教學者。
另外,儒家追求精神的三不朽。孔子在《論語.衛靈公》說:「君子深怕死後他的道德人格沒有被人讚揚。」俗話說:人死留名。人人希望死後留下不朽的成就,被人稱頌。孔子以此勸人修養道德,以免死後留下惡名。這就是叔孫豹所謂「三不朽」。
根據《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記載:魯襄公派叔孫豹到晉國,范宣子問他:古人所謂死而不朽,是什麼意思?叔孫豹還沒有回答之前,范宣子又說:我的家族,歷代當官,一直到現在,這是不是所謂死而不朽?
叔孫豹說:依我所知,這只能稱為「官位福祿」,並不是不朽。魯國的先大夫,名叫臧文仲,死之後,他的言論和事跡,仍然留傳在人間,這才是死而不朽。死而不朽最好的榜樣是樹立道德人格的典範,例如:黃帝、堯、舜等。其次是建立事功,譬如:夏禹、后稷等。再其次是樹立說話的典範,例如:臧文仲等。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這三種人可以死而精神不朽。
第十三種解釋是:聖人以神道設教,托鬼神以勸善教化
人死曰鬼,墨子的天志明鬼,具有勸善教化的意義,誠如《淮南子.氾論訓》認為世界上的事物太多了,不可能每一種現象都明白其道理,因此,聖人利用鬼神賞善罰惡之說,制定各種禁戒。比如說:世俗百姓以為祭祀鬼神或祖先,以豬肉為上等的供品;埋葬死者,不能把皮裘埋葬在墳墓裏;拿利刃相互嬉戲,祖先會推開他的胳膊;枕著門檻睡覺,鬼神會踩在他的腦袋等等,都有真正的用意。
認為豬肉是最好的祭品,並不是豬肉會比其他肉品好,而是豬乃家畜,百姓容易得到豬肉,所以,依照它的方便而認為豬肉是最好的供品。皮裘不能埋在墳墓裏的原因,是因為皮裘是難得而價格昂貴的衣物,當成陪葬物對死者沒有益處,而對生者可用來保暖身體,因此,按照實際用處而禁忌陪葬。用利刃互相嬉戲,祖先會推開他的胳膊,是因為擔心失手傷人,而有刑罰之災。枕著門檻睡覺,將受風寒,容易得病,因此,假借鬼神來告誡世人。
所以,〈氾論訓〉認為對於天下的奇怪異物,只有聖人能夠明察;對於人事吉凶禍福,行善是否得福?行惡是否得禍?只有智者能夠通達禍福之理,而一般人對於自然界的少見現象,以及人事的吉凶禍福卻深感迷惑。
凡是以上種種,為的是愚蠢的人,不知道它的危險性,於是,依托鬼神的威勢,強調其教化,由來已久,而一般人認為是吉凶禍福的禁忌,只有智者才能明白真正的意義。因此,以神道設教,托鬼神以為勸善教化,例如《尚書》和《詩經》的「天命靡常」思想,就具有道德勸善的意義。
〈氾論訓〉認為百姓祭祀門、戶、井、灶等,不是因為灶神、門神、井神等能享用祭品,而是因為百姓經年累月都要使用它們,祭祀是表示不忘記它們的功勞。
只有泰山的的雲雨,能在短時間內澤及廣大土地。也只有長江、黃河在大旱三年後,還能潤澤滋生草木,這就是天子感恩它們而祭祀的原因。所以,牛、馬在患難中能使主人免於一死的,死後都要好好安葬,何況那些曾為百姓建立大功勞的人呢?這就是聖人祭祀報功,永懷德澤,神道設教的原因。
〈氾論訓〉認為炎帝以火治天下,死後被尊為灶神,因為炎帝教人用火;后稷教人種植五穀,死後被尊奉為穀神;羿為天下除害,死後被尊為禳除災害之神,凡此種種,對社會人民有功勞的人,死後都被尊奉為神,受人祭拜,這就是鬼神思想所以產生的原因。。
可知,〈氾論訓〉認為聖人為了伸誡教化和感恩報功,以神道設教,借鬼神之威以聲其教。所以說:百姓以為鬼神可以主宰人間的吉凶禍福,而只有智者才能明白鬼神的教化意義。
鬼神思想是人類對生死問題的終極關懷。所謂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是對社會、道德、宇宙存在、善惡報應等生命價值與意義的體悟,最後臻於超越生死的永恆。換句話說,鬼神的思想和信仰,有勸善教化、感恩報功、安頓人心、安定社會的道德功用及超克生死的終極意義。

註1:范縝和王充是哲學思想家,基本上他們反對宗教,崇尚儒學。
註2:為甚麼會有鬼神的思想信仰?我提出十三種解釋,其中以第一、三、六、七、九、十一、十二、十三等八點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