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鋼索上的家庭

2017年01月02日
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陳鴻彬.寶瓶文化

《諮商手札:別讓抱怨一下子,變成抱怨一輩子》
「你可以將自己的生命困境歸咎於你的父母、你的家庭,只是他們無法為你的人生負責。
因為,即使他們再怎麼愧咎,怎麼補償,又如何願意幫你承受一切辛苦,終究無法代你過你的人生。而他們,也有自己無可逃離的生命課題得面對,與你我無異。」

《憂鬱症:你並不孤單,你需要的也不是「加油」》
「生命,真正的強大,不在『無所不能』,而是在『看見自己的無能為力時,有勇氣承認、允許這樣的自己存在』,並與之共處,甚至擁抱他。」
這是我這些年來,越來越深刻的體會。

《讓孩子口中「別人的事」與他的生活產生連結》
【讓孩子學習感受「那不只是別人的事」】
在各種主題的演講、各種場合中,我總不斷不斷地跟家長們分享:一個對生命有溫度、會關懷人、關懷周遭事物與環境的孩子,是教出來的!我們絕不能期待孩子自動長成那樣,而是需要透過很多的對話引導。

生活中無數個「那是別人的事」的微小念頭,堆砌起來就成了「冷漠」,唯有幫助孩子把那些他本來認為「別人的事」與他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連結,才有可能讓孩子對生活、對生命保有溫度。家庭裡的生命教育並不難、也不用多偉大,這就是了!

〈婆媳問題,是丈夫在原生家庭親子問題的延伸──心有不平的孩子〉
1.很多人說:「婆媳問題」,本質上是「親子問題」。大部分的婆媳問題,是因為丈夫與原生家庭父母間的界限原本就過度模糊與糾結不清,以至於婚後母親仍習慣插手干預兒子自組家庭的事務,包含婚姻、經濟、育兒教養……等,忽略了這是兒子的家,而且這個家的女主人是那個叫做媳婦的女性,而非自己。

2.檯面上看似兩個女人之間的戰爭,但骨子裡其實是丈夫在原生家庭裡親子關係議題的延伸。

3.當他看到太太為其發聲,說出他自己長久以來的心聲,當下的反應卻是急忙否認,甚至斥責太太,以掩飾內心的罪惡、擔心與害怕。

4.甚至,當老婆一語中的,說出他內心底層最真實的聲音時,不只連忙否認,還升起防衛,數落老婆一頓,彷彿深怕自己的怒氣被發現。

5.在婚姻裡出現的衝突,如果能經過覺察以辨別其源頭,就不難發現有很多是源自於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

〈反正他們也不在乎我──拒絕接受繼親的孩子〉
1.孩子要的不多,他們需要的是失落能被理解,對「不再被愛」的焦慮能有人接納,以及「有足夠的時間好好從互動中去建立心理連結」,而非「催促」。

2.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與孩子「離婚」或「死亡」。對於原生家庭父母之間的互動與關係,孩子看在眼裡,不是沒感覺,只是還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他們的失落、難過,甚至是憤怒。
刻意迴避談論這件事,他們容易在成長過程裡衍生過多的想像,並影響長大後在親密關係中的安全感。

3.孩子需要更多時間來接納家庭裡的新成員。對孩子而言,由於是被動接受決定,心裡的準備度不若成人來得高,端賴更多的耐心與等待,請避免「催促」、「勉強」。

★我們常常一邊抱怨著父母,一邊保護著父母,但心裡面真正希望被貼近與被理解的,是我們對父母糾結的愛,而非那些抱怨。

〈「如果不是因為妳,我早就離開那個男人。」──目睹施暴的孩子〉
1.那是種既牽掛,又怕再度被捲進情緒漩渦裡的掙扎。

2.又是個玻璃自尊心的男人……自己的尊嚴,為什麼不是自己救?

3.家有施暴父母的孩子,對於愛的感受,往往是匱乏與扭曲的。無論是直接受到暴力傷害,或是目睹施暴,皆然。

4.是真的「沒得選擇」嗎?還是,其實是成人不想面對「選擇後的結果與責任」,而急於轉移到他人身上,以讓自己好過些?而我們,只是因為與他們最靠近,最愛他們而無設限,所以最受傷,而且因著年幼,還不懂拒絕,也還沒能力分辨,照單全收,如此而已。

5.漸漸找回生命的主控權,重新擁抱不同選擇,而非像我們的父母所說:我沒得選擇。

6.如果在成年以後,依然常問自己「我一定是做錯了什麼,否則為什麼害大人這麼難過?」「我一定是做錯了什麼,要不然爸媽當時為什麼這樣對我?」很多時候,是感受到來自大人的責備或情緒勒索,而讓你感到自責卻不自覺。

7.而你需要做的,是開始練習為自己所做的選擇負責,以避免在未經覺察的情況下,複製他們對你所做的「那些令你辛苦的作為」,再度加諸在我們所摯愛的孩子身上。

〈嫁人後,連原本的家都失去了──浮萍般的女兒〉
1.其實他們最愛的不是兒子,而是他們自己。

2.出嫁之後,遭逢婚姻中的種種委屈,想回家討個安撫與支持,卻總換來「妳要多忍耐」的回應。

3.為什麼嫁人後,卻連原本的家都失去了?

4.初為人媳,被壓迫時需要合理化自己的處境,以降低焦慮,所以容易不自覺扭曲自己的認同,內化成「我會被這樣對待,是因為這才是對的、好的媳婦形象,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以後我也要這樣要求我的媳婦」,等到有一天媳婦終於熬成婆,真的上演「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的劇碼,但這劇碼背後的導演與編劇,其實不是女性,而是父權文化。

5.療心練習的第一步,就是洞察「藏身於我們身後的文化」。

6.建立「支持系統」。對抗文化,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都需要有人願意理解、傾聽、討論,絕非孤伶伶地一個人走在這條路上。

★長大後的我們,其實有能力,把自己愛回來
〈既渴望父母關心,又擔心他們太憂慮──報喜不報憂的孩子〉
1.「我只要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就好,不一定要讓他們知道。」是這一類孩子最常出現的信念。

2.透過這歷程,孩子雖然間接照顧了父母的「心理需求」,卻在無形中把父母排拒在自己的生活之外。

3.告訴孩子:「雖然我會擔心,但我的擔心毋須你來照顧!你不用為了怕我擔心而不去做,只要確實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即可。」

〈無論我怎麼努力,媽媽就是不看我一眼──追求卓越的孩子〉
1.若幼時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在心理與情緒上並非是個夠成熟、夠穩定的成人,或是吝於給予孩子肯定,那麼,許多孩子會形成混淆的認同或是愛的匱乏。

2.「愛的匱乏」要用愛來填補,而非用「成就」,因為那永遠沒有填滿的一天。
更令人心疼的是,有些人就像本篇故事中的母親,未經覺察與療癒,在自己成為父母以後,將生命腳本複製、貼在孩子身上,也將「匱乏與不足」的焦慮,投射在孩子的生命裡。

3.「老母倒,後頭(娘家之意)遠;老父倒,後頭斷。」
對閩南家庭裡出嫁的女兒來說,母親的過世,往往會讓自己與娘家變得疏遠;如果連父親都過世了,女兒與娘家的連結通常也跟著斷了!
然而,決定女兒與娘家關係是否疏遠與斷裂的關鍵,豈只是父母親?當長輩終隨歲月凋零,或許,娘家大門敞開與否,端看坐守基業的手足胸襟有多開闊。

★我們時常忘記自己已經長大,也許二十六歲,或是三十六歲,不再只是過去那個只能默默承受、照單全收的年幼孩子。我們有能力與權力決定收下什麼,不收什麼。
讓我們漸漸找回生命的主控權,重新擁抱不同選擇,而非像我們的父母所說:我沒得選擇。

〈完全接受父母的安排,就是孝順?──不違抗的孩子〉
1.潛藏著兩個華人家庭常見的重要議題:第一個是父權文化下「重男輕女」的現象;第二個則是親代與子代間的「界限」過於模糊。

2.伴侶不聞不問,不挺、不支持的態度,成了「二度創傷」。

3.真正讓妻子心寒與失望的,是丈夫的軟弱與漠視,讓她在這個家裡看不見希望及未來。

4.高控制的父母時常打著「孝順」的旗幟且無限上綱,讓孩子以為「無條件接受一切安排,就是服膺孝道」,卻忽略了從「原生家庭」到「自組家庭」,孝順需得有適度的界限。

5.很多人自小習慣將「孝順」與「凡事依從父母」劃上等號,在做決定時,也以父母的意見為依歸,以為這就是孝順。
當自己進入婚姻,組成家庭之後,卻沒有覺察並隨之調整與修正,忽略了自己新組成的家庭也需要被考量、伴侶的聲音需要被聽見,導致失衡,引起伴侶與家人的不平。
如果因為「擔心讓父母不開心」,以至於連自組家庭裡的各種大小決定(例如:買車、買房、小孩的就學選擇、週末時間規劃)都優先考量原生家庭父母的感受,罔顧自己伴侶的意見,這樣的「孝順」是值得被挑戰的。

〈她永遠都是那個等不到母愛的小女孩──不被期待到來的孩子〉
1.那孩子值得更多的愛,更好的父母,那妳自己呢?妳願意當妳內心深處那個受傷小女孩的「好父母」,好好地愛她嗎?

2.我們,都沒法選擇我們的父母;可以做的,是重新找回愛的能力,好好地當自己內在小孩的父母,然後愛回自己。

3.身體上的暴力,容易受到關注。但有一種痛,不會留下任何身體上的傷疤,沒有明顯可見的傷口,難以被看見與覺察。
它叫「拒絕」、「冷漠」與「忽略」。

4.這些來自父母對自己或伴侶的負向情緒,在孩子降臨家庭以後,也順勢移轉成對孩子的情緒。

5.我想告訴你「那不是你的錯」,那是父母的不成熟,與你無關。

親愛的孩子,辛苦了!(抱)謝謝你這些年來的堅持,沒有放棄自己,現在的我,才得以有機會回過頭去把這一切給看清楚,並開始有力量回頭去愛你、陪伴你。
最後,我想讓你知道:
你不孤單,因為有我在,不會離開。

〈他的懂事,卻成為對父母矛盾情緒的來源──感到羞恥的孩子〉
與自己和好:無論是與父母或與過去的好友和解,看似皆為「向外尋求」和解的可能,但是其實真正療癒的,卻是我們自己。



之一 面對父母,我們都曾經傷痕累累……
28父母愛我?還是愛我的成績?──生涯被決定的孩子
38媽媽過世後,我很難過,卻又「鬆了一口氣」……──被情緒勒索的孩子
50一個月都不開口說話──捍衛生命主權的孩子
59我不值得被愛,不然父母為什麼丟下我?──不惜一切討愛的孩子
67媽媽對我說:「妳再不聽話,我就不要妳了!」──逃避親密承諾的孩子
75情緒崩潰時,母親伸出手臂,讓她咬──繭居的孩子
85一心想讓名醫爸爸難堪──報復的孩子
94總是生病,只為不讓爸媽離婚──代罪羔羊的孩子
101乖孩子受的傷,最重──正直乖巧的孩子
110許多父母,不自覺地把孩子當成「情緒伴侶」──陷溺仇恨情緒的孩子

之二 原生家庭的傷害,像生命裡的黑洞……
122懂事的孩子≠不需要愛──影子般存在的孩子
131父母辛苦大半輩子,我怎麼可以如此自私?──被剝奪選擇權的孩子
138是爸媽對不起我,害我變這樣?──失能的孩子
145他始終用「那個男人」稱呼爸爸──守護家人的孩子
153尋求父親肯定,卻不斷失落、受傷──渴求認同的孩子
160婆媳問題,是丈夫在原生家庭親子問題的延伸──心有不平的孩子
169反正他們也不在乎我──拒絕接受繼親的孩子
180「如果不是因為妳,我早就離開那個男人。」──目睹施暴的孩子
189嫁人後,連原本的家都失去了──浮萍般的女兒

之三 長大後的我們,其實有能力,把自己愛回來
200既渴望父母關心,又擔心他們太憂慮──報喜不報憂的孩子
208無論我怎麼努力,媽媽就是不看我一眼──追求卓越的孩子
217那麼年輕就步入婚姻,只因想逃離家人──「我不重要」的女兒
226因為我不乖,才會遇到這種事──二度受傷的孩子
236完全接受父母的安排,就是孝順?──不違抗的孩子
245她永遠都是那個等不到母愛的小女孩──不被期待的孩子
254他的懂事,卻成為對父母矛盾情緒的來源──感到羞恥的孩子
262沒說出口的傷痛,成了「家庭禁忌」──對死亡焦慮的孩子
270孩子取代父母在家庭的功能──不得不強悍的孩子
278深陷「悲傷的生命腳本」,無法抽身──抱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