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yagisu

愛情劊子手

2017年03月03日
書名:愛情劊子手
出版社:聯經
內容簡介:
愛情劊子手作者是美國知名的存在主義學派心理醫師,紀錄診療室裡的十個心理治療的真實故事,有為情所苦、對死亡的恐懼、或敘述寂寞、自卑、焦慮、抑鬱等困擾的案例。
 
導讀

歐文、耶樂姆醫師的生花妙筆和敏銳的觀察,讓我們在本書中得以窺見治療師的理智和心靈,在治療過程中,作者一再傳遞心理治療是在使病人了解真相、承擔責任、認識自己的潛能、進而借力使力,終能將危機化為轉變與成長的契機的信念。
這本書還包括了心理醫師誠實反省自我的告白,記錄了治療過程中治療師個人的軟弱與不足,並且強調心理醫師幫助病人依靠「愛」和「信賴」的醫病關係。

本書共分十章內容分別是:
第一章 愛情劊子手:一位年過七十的老婦,藉由愛上前任心理醫師的虛幻愛情裡,讓自己不必面對年老與死亡的事實, 歐文、耶樂姆則扮演劊子手企圖斬斷老婦糾結的、自欺欺人的團團迷思。

第二章 如果強暴是合法的:他大大方方的告訴我,他的人生目標是竭盡所能的當個採花大盜。充滿不合邏輯的假想。

第三章 胖姑娘:『胖姑娘』為了維繫別人對她的興趣,不得不當個開心果,但內心空虛焦慮且悲傷,只能不停的以食物來安慰自己和逃避人生。這個章節還包括了心理醫師誠實反省面對本身障礙的告白。

第四章 死錯了人:她對自己的行為深深引以為恥,因而衍生的愧疚感使得她無法接受女兒已死的事實,經歷四年仍無法冰釋心頭的悲傷。

第五章 沒想到會發生在我身上:一位婦人在被搶劫之後,整個世界觀轟然崩潰,跌落現實之後才赫然發現:在自欺的假相之下,自己實際上與常人無異;一樣的孤伶無依。醫師協助她面對真實的人生。

第六章 三十年前的情書:他要求醫師幫他保管這些情書,萬一達夫死了,燒掉是長久之計,但他為什麼不燒?情書是護身符,是否認死亡的法寶,使得光陰不會催人老。

第七章 兩個微笑:『兩個微笑』的故事中,經驗豐富而自信的心理醫生卻全然猜錯病人治療過程中所發出的兩個微笑背後真正的意義。馬莉的兩個微笑意味著事與願違。作者深感心理醫師能夠幫助病人所憑恃的不是了解或考古挖掘,而是與病人彼此休戚與共、同心協力的結果。真正的治療力量是來自於醫師與病人的信任關係。

第八章 三封沒拆開的信:整個故事有如連環噩夢,書中人物不肯拆閱書信內容,預設最慘的可能,讓恐懼充斥,終至動彈不得。

第九章 診療室裹的同命鴛鴦:她低垂的頭顱與兩間在傾吐抑鬱,她巨大的瞳孔和不安的四肢在傾吐焦慮。裹覆著她種種現象,紛紛叫囂前路黯淡。敘述多重人格的故事。

第十章 尋找作夢人:六十四歲的人,和同一個女人度過四十一年正常的性生活,突然間,有生以來頭一遭,因自己的性能力而方寸大亂。盡情描述死亡焦慮的陰影。

這十個故事都是造成我們日常生活中,掙扎不已的困擾代表。寂寞、自卑、不滿、性衝動、恐懼、憂傷、為情而苦而心力憔悴,情緒不穩、憂鬱等。在十個故事當中,歐文大夫直言無人生的四大課題:我們每一個人以及我們所愛的人必然都會面臨死亡;我們必須按自己的意願營生的自由;我們終歸是孑然一身的孤獨;以及人生並無顯而易見的意義可言。不論這些既定事實看來如何冷酷無情,我們都可以運用智慧解脫。
 


作者簡介
醫學博士歐文、耶樂姆Irvin Yalom,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著作有《生命的意義》、《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際》、《存在心理治療學》及《住院病患的團體心理治療》等。

作者簡介:醫學博士歐文、耶樂姆Irvin Yalom,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著作有《生命的意義》、《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際》、《存在心理治療學》及《住院病患的團體心理治療》等。


作者序文
最令我感念肺腑的,是充實本書使之增色的十個病人。他們都讀過自己的故事。
僅有的一個例外是故事未定稿而人已作古-並且同意付梓。他們查核過故事中隱瞞真實情況的部分,皆無異議。提供編輯協助者尚且不在少數,達夫甚至為他自己的故事訂了標題。有的還嫌隱瞞過繁實無必要,一再要我忠於實情。還有兩個病人感到侷促不安,或者由於我在不經意中表露自我,或者由於若干我為了使故事更生動而採取的變造手法,然而想到他們的故事對於心理醫師、其他病人可能有所助益,卻也雙雙同意樂觀其成。

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但是, 免暴露病人的身分,書中不乏變造之處。我經常採用象徵的手法置換病人的身分和生活實況,偶爾也使用移花接木的方式代換病人的身分。對話部分大抵是虛構的,個人的回想則出於事後追憶。偽裝重重,除非是病患本身,外人根本無從指認;如有讀者以為他認識書中的某一個病人,我保證他是指鹿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