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台時通知刊文

2017年05月18日
您的大作 會在五月二十一日 星期日 刊登 謝謝《論語》有意思
2017/5/18(四) 下午11:39

寄件者: "台灣時報副刊"
收件者: "Jenny"

您的大作 會在五月二十一日 星期日 刊登 謝謝


姓名:林如意
學校:陽光國小

《論語》有意思

老師在六下的詩詞本減少詩詞比例,新增《論語》,讀來更貼近生活,也讀出自己的
想法。

孔子說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在生活中有時會因為和媽媽各自都不了
解對方的意思,彼此生氣而吵起來,所以這句話讓我很有感覺。我要學著不因別人不了
解我而抱怨,這才是君子風度。

孔子說的「無友不如己者」,老師說不與會做出壞行為的同學做朋友,否則自己也會
學壞。如果做錯事,就要勇敢改正,不要害怕別人的目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我想曾子常會想些哲學問題,因為我平時對替人謀劃、交朋友、溫習功課的事不會多
想,除非有人過問。但是我會身體力行,溫習功課是平常就要做的,否則到考試前才抱
佛腳,為時已晚也。

我要加強的是孝順父母,往往父母講一些我不愛聽的話,我就不高興,擺臭臉給他們
看。有時我答應媽媽要先寫完功課,卻禁不起書或電視的誘惑。

我從不知道原來不改變父親的原則也算是盡孝道,我一直以為只有在父母生前照顧他
們才是「孝」,原來父母親去世後也可以盡孝。不違背父母的意思就是孝,生死祭祀以
禮行事,也就不違背孝道。

班上有很多女生「敏於事而慎於言」,是我可以學習的。她們做事勤敏而說話謹慎,
是我這個反應慢的人要多加效倣的對象。

《論語》真的很有意思,把書中對話與生活映照,其實能讀出自己的心得,誰說《論
語》是過時的玩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