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yagisu

人生的悲劇從當個「乖孩子」開始

2018年12月02日
人生的悲劇從當個「乖孩子」開始�加藤諦三.遠流

從小,被大人教導的我們都深信:「乖巧」就有理、「聽從」便無罪;
  大人總說:「聽我的才對!」、「不要這樣或那樣做」……
  但當你問「為什麼」時,他們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回答:「你就是要聽話才乖!」
  然而,其實在我們學會「順從」的那刻起,真正的自我便被扼殺了。
  人生走到這,你從來都不是你,早已死在過去的某個當下。

  而「乖孩子」這道魔咒,緊緊箝制了我們一輩子的思考與行動,因為──
  ◎不做自己,因為那不夠好。
  ◎不敢拒絕他人或害怕被他人拒絕,因為會給人「添麻煩」。
  ◎無法信任自己,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你:「你做得到!」
  ◎不相信任何人,因為與他人交心,可能會被傷害或被利用。
  ◎不敢表露真實情緒,因為別人一旦知道真實的你是什麼模樣,就再也不會靠近你、愛你。
  

 請告訴自己,我們有機會與權利將這齣悲劇扭轉成皆大歡喜的結局,做自己生命的主角,而非他者人生的配角!  
  當我們學會接受真實的自己,便能夠修補傷痕、淡化苦楚,並且領悟到:
  不管怎樣,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專屬的幸福!

第二章 過剩的愛與支配欲
1.當自我完整了,就不會因為他人的一舉一動,動搖不安。
2.當一個人把他人的不愉快當作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在待人接物上便會失去自信。
3.一個對自我存在抱持著罪惡感的人,也對人生懷著恐懼。
4.羅洛•梅說的:「為人父母若內心經常缺乏自信,潛意識裡對自身力量缺乏信賴,那麼他們會傾向於刻意要求孩子擁有勇氣、獨立自主,甚至要孩子具有攻擊性。」這就是父母自我壓抑、內心投射下形成的機制。
5.「乖孩子」在孩提時期總是被周遭的人們要求、強迫扮演虛假的自己,因此長大成人後,遇到挫折,還是會為了獲得認同而接受一切,並且牢牢抓住這個「假象自我」活下去。但這個策略卻出了紕漏──越是依賴扮演「假的自己」,那內心深處「真的自己」就會越蔑視自身,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希爾逖說過,幼年時期的快樂回憶,美麗餘暉能映照一生且不會消失;然而,痛苦的不快感也會牽絆一輩子。所以,孩提時代的快樂是人生的財產,可這時期的憂傷卻會成為人生的負債。

第3章 不安所引發的心理疾病
1.比起被遺棄的恐懼,寧願選擇服從。
2.假如身邊沒有人願意相挺,全世界都與自己為敵,那麼幼童所感受到的恐懼之深,是成人無法預想的。
3.這份恐懼恐怕就在記憶深處,並透過夢境等方式呈現出來。
4.當人們做了惡夢,若試著追憶夢境裡的人物與過去經驗之間的連結,通常腦海中會浮現意想不到的、過往的體驗,結果令人驚訝。這些體驗對當事人來說,也泰半是恐怖的經歷。
5.人類會因屈服於恐懼,而背叛自身的情感。
6.有些人無法承受悲傷,那個滋味實在太令人難受,所以他們寧願相信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即使在心底對那個人滿是憎惡與恐懼,也無法有所察覺。
7.幼年時期未能與母親建構起良好關係者,這輩子將無法觸及自己真實的情感,也害怕與人發生情感上的衝撞與糾葛。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必須嚐到各種酸甜苦辣的滋味。如果逃避這一切,便無法獲得成長。
8.完全不觸碰悲傷、憤怒、慚愧、悲慘、憎恨等等負面情緒,其實是一種防衛行為。會逃避的人,內心沒有強大到足以去品嚐這些滋味。由於無法忍受如此痛苦的情緒,人們只好選擇逃避或者合理化,甚至用別的東西來取代,加以解釋、自我說服。
9.「甜檸檬」與「酸葡萄」同屬於防衛心理。一旦自我武裝起來,這類人天荒地老都無法與他人有心靈上的交流。

第4章 表面上的「適應」
1.要是無法宣洩內心的不快,要失去的便會更多。
2.大多數的人卻害怕與人對立,擔心傷害對方,因為他們在與別人針鋒相對的過程中遍體鱗傷,所以認為對方也會受傷。於是,對與他人對立懷有罪惡感,凡事言聽計從,結果付出的代價更大:喪失對自己的信任與自信。
3.有憂鬱症傾向者,無法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人善意。憂鬱型的人只要從他人身上獲得些什麼,就覺得必須加倍奉還,不然就會感到惶恐不安。
4.有精神官能症傾向的人,無論大小事都會擔憂令周遭的人困擾。他們覺得,與其增添別人的麻煩,不如別接受他人好意。
5.美國心理學家大衛•希伯里的書中寫到:「樹葉飄落在樹下腐爛,這只不過是樹木成長的過程,與自己無關。」不過精神官能症者卻不這麼想,他們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寧願停止自我成長,也不想成為他人的包袱 。

6.因為不安而順從的人,總是會吸引一群支配欲強的人到他們身邊。因此,即使發現了內心深處的真正情緒,也綁手綁腳無法行動。他們以往被人視為服從的羔羊,一旦擁有自己的意志,或者開始持反對意見、拒絕他人請託,就會被旁人制止。因為,他身邊的這群人原本就是支配欲強的類型,就是看上這個人的「乖巧」才會來往,他們早已習慣看扁這個人,不把他當作一回事。

7.為了不安而順從他人者,旁人理所當然會要他乖乖聽話。不知不覺間,「順服聽從」就如空氣般自然,只要這個人一不服從,就會被視為罪無可赦。

8.慕瑞爾•詹姆斯:「比起他人的認同,更要緊的,是擁有勇氣選擇自己所確信的,並且有勇氣不斷做出選擇。」

9.成人的心理若是「經過適應的小孩」,則會有「企圖在內心消化事情」的問題。
這種人一旦碰上困難或遭到他人誤解,並不會去試著讓別人理解自己。既不會借助他人之力來處理事物,遭到不公平的對待也不願投訴以尋求解決之道。他們不會向他人要求,一切都在內心找尋解套。

10.詹姆斯也舉出了「適應」常見的三種模式:「乖乖順從型」、「悶葫蘆型」、「凡事拖延型」。

第5章 隱藏在「另一個自己」背後的欲望
1.所謂真實的自己,是承認自己以往「絕不會容許的自己」,並且接納這樣的自己。
2.不必「壓抑」就能生存下去的話,任誰都不會「壓抑」。對當事人來說,壓抑住的情感是極端重大的情緒。只要發現到內心潛伏著如此劇烈的情感,就會被這情感支配,而以往意識到的各種情感反而開始遭到壓抑、排擠。

3.刻意壓抑自卑感,外表也不得不虛張聲勢。
4.否認過去的自己,不過是一種逃避的想法。
5.當一個人持續排除某個時期的自己,就算年紀增長,心理層面都無法得到平靜。
6.人類的心理成長過程,必須不斷接納遭到排除的自我。
7.人不但會壓抑恨意,也會壓抑愛意。
為了跟父母的某一方維持關係,於是禁止自己擁有某些感情。但逼迫自己拋棄這些情感,並不表示情感就不存在,只是從意識層面放逐到潛意識。

第6章 自我消滅與愛情渴求
1.所謂表面上的陽光性格,目的是為了吸引他人關注,並透過這個方式隱蔽內心的酸楚。
2.神經質愛情索求者付出親切等同於請款單。
3.只要我們省思自己對他人的感情,就能明白一個道理:想刻意留給對方好印象,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不管怎麼努力讓他人對你留下好印象,全是徒勞無功。這些人完全不懂,與其白費工夫去吹捧他人,還不如把精力用來發展自我,這麼做反而對人際關係有加分效果。

第7章 無私的父母與乖孩子構築的地獄
1.這類以自我為中心的被動型人物,並不是毫不在乎對方的態度,相反地,他們是攀附在別人身上過活。他們無法從自己身上尋得生存的意義,便從與他人建立起的各種關係之中來尋求意義。比方說,會藉由報復給對方一點顏色瞧瞧;或向對方施恩,以得到感謝等等。因為無法在自己身上找到生存的憑藉,所以無論好壞,都想要緊緊抓牢與對方的關係,並且從中尋求活下去的意義。

2.一個人對自我價值越缺乏自信,就會越重視與對方的關係。
3.自我中心者內心缺乏依靠與歸屬。所謂自我中心,其實就是「缺乏自我」。
4.去糾纏別人並不會感到開心,但內心實在太過空虛、缺乏依靠,使他們心情鬱悶。所以,如果不去纏著某人,他們將難以負荷自己的情緒,也會不安到不知所措。
5.認同對方的存在,也就是給予對方安撫。安撫,就是一種帶有認同對方存在意義的行為。
6.安撫能夠透過身體接觸,也能經由話語或態度來給予對方。傾聽對方,也可說是一種安撫。

7.佛洛姆在《自我的追尋》中表示,「無私的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幾乎跟「自私自利的父母」不相上下,甚至更為惡劣。因為這些父母還讓孩子背負了「絕不能讓父母失望的義務」。
8.佛洛姆說,這類人「無私」的背後,潛伏著經過巧妙隱藏的激烈「自我中心癖」。最大問題就出在本人根本沒發現到內心強烈的自我中心性格。
他們表面上看似無私,其實不斷地榨取他人。而清楚意識到自己榨取他人者則罪減一等。可更糟糕的,是那深信自己是無私的父母,其榨取行為難以饒恕,他們一邊專橫榨取,還一邊要求對方感謝,行徑誇張令人難以置信。

第8章 追尋自我確立
父母的接納就是對孩子賦予價值。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