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庭庭媽咪

日期

#Tag

老舊遊樂設施、大骨湯藏危機

2008年06月30日
公開
5

老舊遊樂設施、大骨湯藏危機 鉛入體內易傷兒童智力 更新日期:2008/06/29 14:07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醫學界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國內學齡前孩童,超過8成小朋友頭髮鉛跟汞含量過高,醫師提出警告,可能是許多玩具,或是公園的老舊遊樂設施,重金屬鉛容易隨著油漆脫落,另外鉛容易累積在骨頭中,6歲以下的小朋友,也不適合喝太多大骨湯,否則孩童血鉛過高,會造成智力受損。 公園裡的遊樂設施,小妹妹玩沒多久,雙手已經沾滿脫落油漆,如果接著沒洗手就吃東西,重金屬鉛就會跟著吃進肚子。最新研究發現,國內有8成3的學齡前孩童頭髮鉛跟汞含量過高,醫師分析,大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小朋友常常接觸老舊遊樂設施,或是不良玩具的結果。 林口長庚毒物科醫師林杰樑說,「鉛含量對智力的影響是沒有安全範圍的,每上升1微克的鉛,就會造成7分智力受損。」 血液中鉛含量過高,智力一旦受損就無法恢復,腎臟功能也會被影響,除了要慎選玩具,6歲以下的小朋友排毒器官還沒健全,最好不要亂吃中藥,連媽媽最愛熬的大骨湯也不能喝太多。 林杰樑說,「動物血液中如果含鉛,9成都累積在骨頭,如果小朋友真的要補充鈣質,可以多喝牛奶或吃鈣片,家長要熬大骨湯,也盡量不要選擇脊椎部分,否則恐怕營養沒吸收到,反而讓小孩攝取到過量重金屬鉛。」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腸病毒拉警報,【大人】你更該常洗手

2008年06月25日
公開
20

腸病毒拉警報,【大人】你更該常洗手! 潮濕氣候適合病毒滋生 腸病毒疫情創十年來新高,台南市、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5個縣市,已列為腸病毒紅色警戒區域。疾管局預測,今(97)年8月底,全台腸病毒重症可能攀升到340例,到年底可能有450例,讓不少家長聞之色變! 台灣一年四季皆有腸病毒的發生,流行的高峰期是春夏季。各種年齡層皆可能感染,但以2-5歲的嬰幼兒為高危險群,併發症發生率亦較高。但今年疫情較往長不同,重症者年齡層有往上推廣的趨勢,新竹市甚至出現14歲併發重症案例。目前正進入梅雨季節,潮濕的氣候最適合腸病毒滋生,注意個人及居家環境衛生,就是遠離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在衛生單位宣導下,大、小朋友都知道勤洗手,是遠離腸病毒第一步,但是你洗的方式正確嗎?用肥皂洗手才算真乾淨。 正確洗手方式: 乾淨的水搭配傳統肥皂,仔細的「搓」洗,再用大量清水沖淨,才能有效的將病菌清除。在許多公共場所皆提供酒精洗手,但是腸病毒的結構,不容易被酒精所破壞,防疫效果沒有用傳統的肥皂洗手佳,卻是一般民眾缺乏的知識。 日前部份電視媒體報導,室內遊樂場業者響應防疫措施,要求入場者都要用酒精洗手消毒,其實是錯誤誘導。 酒精無法破壞腸病毒結構 標榜免用水的乾洗手商品、消毒溼紙巾等,絕大部份都聲明含有酒精成份可殺菌,但是對腸病毒卻無法構成威脅,而且過份使用酒精性商品,反而容易傷害嬰、幼童細嫩的肌膚。 八成重症者,感染來自家人 今年腸病毒案例中,將近八成的重症患者,感染源都來自家人!以高雄縣為例,重症患者多為兩歲以下的幼兒,根本都還沒有就學。成人們只要求孩子要勤洗手,卻忘了自己也要注意衛生。 回家換衣並清洗雙手 由於大人或大孩子感染腸病毒症狀通常不明顯,一半以上大人感染無症狀,但接觸傳染家中嬰幼兒,則會造成明顯病情!所以大人或大孩子從外面返家,務必先更換乾淨衣物,抹上肥皂正確洗手之後,才能摟抱或餵食、或與幼童玩耍,接觸家中嬰幼兒。建議不妨讓外出返家後的較大兒童,先行沐浴,再進行其他活動。 孩子出現昏睡、嘔吐、抽搐速就醫 當孩子出現腸病毒類似症狀時,父母親要提高警覺,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孩童送醫就治,不宜延誤。當孩童出現昏睡、嘔吐、抽搐,重症腸病毒的三大症狀時,更應儘速送往醫學中心治療。 腸病毒重症的表徵,包括嚴重吞嚥困難或拒食、持續高燒三天以上、嚴重嘔吐、呼吸喘或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病童退燒後仍嗜睡、感覺倦怠,或是出現類似手腳抽筋、肢體無力等症狀,也要特別留意。 家中小孩要隔離 如果家裡有小孩染上腸病毒,為了安全起見,最好將其他子女送至親友家暫住一個星期,一定要隔離,以免相互傳染;通常家中第二個小孩受到感染,症狀會較嚴重,因接受較多的腸病毒之故。 感染病童宜在家休息 患童於痊癒過程中病毒仍會從糞便中排出持續約1-2個月,故在餵食前、解便後、準備食物前應洗淨雙手。 本文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 編輯部】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