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花兔布娃娃

讓孩子從遊戲中發展快樂的人生

2009年05月08日
讓孩子從遊戲中發展快樂的人生


對一個孩子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遊戲』。

剛出生的小寶寶,並不明白『手』、『腳』有什麼不同,也不懂得眼前晃動的光影究竟代表什麼意義,只會憑藉本能的反射去因應環境的變化。隨著年齡增長,器官與肢體逐漸成熟,孩子從各種不同的情境與功能的遊戲中認識自己的身體,看得更清楚了,知道手腳肢體的功用,學會各種靈活的操作技巧,進而認識他所身處的環境,學會怎麼跟周遭的人互動,慢慢的適應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這就是孩子最初的學習。無關也沒有加減乘除。生命中最初的學習,目的是要把爸爸媽媽生給他的身體好好的發展,讓眼睛看得清楚、耳朵聽得明白、手腳靈活、思路清晰、對挑戰充滿興趣,未來要獨立學習的時候,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所以,當孩子還小的時候,除了注意孩子的營養與健康之外,家長最重要的功課,應該是提供孩子安全的刺激環境,讓孩子從安全的遊戲環境中,學習努力與分享,累積成就與自信,這樣才能讓孩子具備足夠的動力與樂觀的態度,迎接未來人生中的每一個挑戰

遊戲對兒童發展的意義

從出生起,孩子在每個不同階段依序發展出不同的動作能力,對孩子而言,這些動作能力的發展,就是各種不同難度的遊戲。六歲之前,孩子的遊戲中,行走跑跳與平衡等感覺運動方面的活動佔了很大的比例。孩子們透過這些遊戲,發展出各種粗動作、精細動作與感覺協調能力。粗動作發展主要的發展順序是『從頭到腳』,然後是『從身體的中心到四肢』,然後是末端的精細操作能力。隨著每個不同動作能力的進步,孩子會自動的將身體的各部份操作連結起來,協調肌肉與骨骼的操作,讓動作從笨拙慢慢進步到流暢、靈巧。

孩子們不斷的在各種遊戲活動中反覆練習過去的經驗,並且將這些舊經驗與各種新的概念融合,發展出新的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聽故事、看影片、辦家家酒等角色扮演活動中,孩子經驗了各種不同的角色情境,促使孩子從中學會自我調整、推理以及各種抽象概念。在遊戲中,他可以創造出各種不同的事件情境,思考與模擬不同的問題解決方式。聰明的爸爸媽媽不難從孩子的遊戲中發現他們驚人的創意,並適時的從參與孩子的遊戲過程中,引導孩子發展出正確的道德觀與價值觀。

從這些角色扮演的遊戲中,孩子們學會了溝通的技巧、如何與別人分享、如何用合理的方式滿足自已及他人的需要。即便是遊戲中有衝突與挫折,孩子也能學會如何在團體中分享、輪流玩、與人合作以及公平的競賽。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社會化過程。

然而時代不斷的進步,孩子們從遊戲中自然學習發展的機會卻漸漸的減少。過早的精細操作能力訓練(例如握筆),打亂了孩子原來的動作發展順序;過度提早強調認知教育,剝奪了孩子用身體學習的樂趣;照顧者嚴密的保護與限制,減少了孩子從跌跌撞撞中試誤學習的機會。漸漸的,當自然的刺激減少,孩子的成長不再依照自然的順序發展,打亂了應有的規則,學習的成效自然大打折扣。

大隻雞晚啼?

聰明的爸爸媽媽,您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發展是否符合自然的標準嗎?

您注意到孩子在每個不同階段中有哪些能力發展是未達平均水準的嗎?

當您發現孩子『怪怪的』,您知道該怎麼用最自然的方式幫孩子做檢測嗎?

如果孩子在日常表現上似乎不如同年齡的小孩,您知道該如何幫助他嗎?

三歲孩子不會玩遊戲的小問題,累積到四歲只會讓問題擴大,到了五歲可能已經成為發展上的障礙。家長應該要有正確的發展評估概念,兒童發展評估並不是『有問題的孩子』才需要做的檢測。發展障礙也不是『長大就會好』的問題,忽略往往是讓問題狀況惡化的主要原因。定期為孩子安排發展評估檢測,早期發現孩子的問題,及時的給予適當的遊戲刺激,才能讓孩子順利的度過發展的難關,進入下一個更具挑戰性的人生階段。

轉載自敦南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