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英

歡迎來小馨的家

歡迎來小馨的家

讓孩子學做自己的主人

2008年12月22日
來源:《育兒生活》

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說:「如果我不能給孩子財富,那就給他尋找財富的信心;如果我不能給孩子智慧,那就給他獲得智慧的信心;如果我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給他生活的信心。」

  孩子隨時都在玩、隨時都在學

  自從當了母親之後,我常常感謝上天讓自己看到一個生命的開展、茁壯。從幼嫩的嬰兒期到學步期、幼兒期、兒童期,每天在他身上都有新的發現,你也彷彿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你不曾自我發現的陰影而有所驚覺。你充滿愛心的教育他,他也回報你他所需要的,引領著你去挖掘他、滋潤他。現在的我有兩個孩子,老大剛上小一、熱愛科學與所有未知的事物,能閱讀成人書籍,對基因圖譜及化學元素表著迷,每天以做複雜的中年級數學題為樂,隨時嚷嚷「沒書看了很無聊」,儘管他的書已經攻佔了我五十幾坪家裡的每個房間,甚至廚房、洗衣房。

  老二是幼稚園小班最小的寶貝、愛吃愛睡而且從不讓媽媽喂,喜歡跟著哥哥手拿一本書自言自語地念,喜歡拼拼圖,一次拼完十幾片的拼圖是小case,而且拼圖的時候超專心,坐30 分鐘面不改色。許多人會問我,你的孩子很聰明,你是不是從小就逼他們學習呢?其實不然。他們玩的時間比誰都多,且假日從不在家看電視,而是上山下海豐富生活經驗,我從不問他們「學到了什麼」?只問他們「好不好玩」?那麼他們是如何學的呢?我想我只能說:「每個孩子隨時都在學,」如何滿足孩子的學習呢?以下就是我的一點心得跟大家分享:

  滿足0∼3歲孩子的學習方式

  好的母語能力有利於閱讀能力發展

  從孩子牙牙學語時,我就養成隨時跟孩子說話的習慣,也許是廣播主持的胎教關係,我的兩個孩子話都說得不錯,一歲以後就能表達自己的意思。媽媽要從嬰兒期就常對孩子說話,告訴孩子你在做的每一件事,切莫認為孩子一定聽不懂就不說,當你試著把孩子當聽眾時,有一天他的答覆會讓你出乎意料。

  ∼透過讓孩子參與並告訴他你正在做的事情,教孩子說一遍,可以很快地累積孩子的詞彙,也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發展,連帶認識自我與這個世界的關聯。

  讓孩子因為好玩而學,而不是逼他學

  我的孩子從一、兩歲時就愛玩玩具鋼琴,聽過的旋律一次就能背、能唱。我們在他兩歲時就玩邊彈琴,邊唱歌的遊戲,後來買了一台電子琴給他,但從不逼他去彈,直到他三歲時說「他想學鋼琴」。他現在七歲了,學琴的功課越來越重,我們也從不逼他,只告訴他「學音樂是為了好玩,如果你覺得不好玩就不用學」。他的練琴壓力得到了紓解,每當他覺得彈琴倦怠時,就回頭去找找那個好玩的感覺!現在他的弟弟也三歲了,常常跟哥哥搶電子琴,也吵著要媽媽帶他去學琴,他們都熱愛音樂原因無它,就是「好玩」。

  ∼孩子有想得到快樂的心理需求,所以,要讓孩子喜歡上任何事,都要先從遊戲著手。

  讓孩子得到身心全方面的發展

  孩子三歲前,在生理方面,從趴在床上到撐起自己、抬頭挺胸;從走得搖搖晃晃到步伐穩健,每個階段,父.母都要鼓勵孩子多嘗試,不要為了怕髒、怕孩子不行、怕麻煩或對孩子保護過多,就剝奪了孩子自己練習、並在多次失敗後終於獲得成功的成就感。

  我的兩個孩子從一、兩個月開始,就跟著我們到處旅行、到處玩,還在爬的階段就把他放在地上,讓他去感覺草地、沙地、海邊、山上不同的景物,告訴他這裡是哪裡?孩子用爬的爬上溜滑梯,並自己滑下來,過程中我們都不斷地鼓勵他,他也充分享受獨立活動的能力。

  當孩子自己能拿餐具時才一歲多,我就讓他自己用餐,雖然留下滿地的杯盤狼藉,但他覺得自己很棒,「吃飯」這件事在我的鼓勵下成了孩子的強項,自一歲多後他們就不再需要我餵了!

  ∼隨時讓孩子嘗試他能力所及的事,就算他失敗,但他仍然在學習,過程中要鼓勵他、讚美他的表現,這是孩子培養自信以及日後是否勇於嘗試新事物的重要關鍵。孩子在三歲前身心獲得全方面的發展,日後對他閱讀能力及理解力有極關鍵的影響!

★滿足4-6歲孩子的學習方式


  說故事&遊戲有助學習

  幼兒喜歡聽故事,也愛說故事給別人聽。爸媽可以自己編故事,也可以唸書中的故事,與孩子玩說故事遊戲時,可以任由孩子發展劇情,愈天馬行空愈好。千萬不要批評孩子說的劇情不合邏輯,但可以對孩子的內容提出疑問。

  ∼透過說故事可以觀察到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組織能力,父母不妨一邊跟孩子玩,一邊擴充孩子的詞彙,也可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滿足4∼6歲孩子的學習方式

  回應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我的兩個孩子從小就是破壞大王,從學走路時就對所有電氣用品感興趣,常愛轉電視、玩音響,把每個買回來的玩具拆掉重組。雖然我們家物品破壞率超高,但我後來發現,在他們努力操作及嘗試每樣東西的時候,他們都在默默的學習。

  曾經發生一個例子:我在老大兩歲時,告訴他電池正負極的原理,原本並不認為他聽得懂,只是認真回答他的問題而已。但當他長大些我再問他,發現他還記得這件事,而且「他當時真的聽得懂」!之後他就對所有科學原理好奇(當然,我就要常常非常仔細而認真的回答他的問題),儘管他才三、四歲。我從未對他的好奇心感到厭煩,我總是認真的面對他的每個疑問,也跟好奇寶寶一般的跟他一起尋找解答。

  ∼不要扼殺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要熱誠的帶著他去探索所有他想知道的答案,這是孩子日後是否喜歡學習的根本。也不要責罵孩子因好奇或創意而產生的舉動,你可能正在扼殺一個科學家的潛能!

  將選書的工作交給孩子

  我是從孩子身上學會如何選書的,孩子還小,剛開始選圖畫書時總不知孩子喜不喜歡,後來在與孩子一同看書的過程中,看到孩子的反應,漸漸瞭解了答案。當孩子還被你抱在懷中唸書給他聽時,他愛的是這種感覺及你唸書時的神情,因此你愛的書他也會喜歡。當孩子漸漸大了,就帶孩子到書店自己選書。先不用考慮書上所分類的年齡限制,孩子自己喜歡最重要!

  ∼當孩子將閱讀視為習慣時,他所累積的閱讀能力及文章理解能力,會相當驚人的。

  從孩子的遊戲習慣,觀察孩子的性向與能力

  我的老大從兩歲時,就對任何路上的交通標示及地圖有興趣,在馬路上對所有交通標示務必問清楚,任何公共場所有地圖,他也一定一一詢問它的內容及每個地點的名稱。我們從未覺得他聽不懂或不用瞭解這些,就不理他的提問,反而是用他能理解的方法,解釋所有他想瞭解的一切。

  ∼觀察孩子喜歡什麼,滿足他的知識需求,他自然會顯現出他的能力!

  永遠不要對孩子絕望

  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一生中寫了不少偉大的作品,儘管他的寫作時間非常寶貴,但他還是十分注重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天必定抽出時間陪孩子,為他們講故事,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今日的許多父母認為讓孩子讀書,就是為了識字。其實,無論讀書還是閱讀,前提都必須建立在孩子真正的喜愛和理解的基礎上。家長陪同孩子,並非只是「形式上」,還要在「時間上」與孩子一起成長,用心對待孩子。

  展望親子教育的大未來,父母能給的不再只是經濟的供應,孩子所需要的也不只是物質的滿足。對家長來說,「教育」絕對比「養育」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