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芋's m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精學修辭不如讓孩子廣泛閱讀

2009年03月28日
公開
10

2009/03/27  自從小學生考修辭學這個問題出現後,各界對現在國語文教學的不滿像潮水般湧出:有家長說台灣的教育為整人之本,他小四的孩子家庭作業為五十題的成語填空,他們夫妻集二人之智慧,做了一晚才填出,想不到作業發回來後,孩子翹著嘴巴跟他說,「爸,你害慘我了!你錯了二十六題,我永遠不要你幫忙做功課了!」令他們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這對夫妻都是大學教授。 很多人問,教育部的國語文教學政策是什麼?是廣讀還是精讀?因為目前走的是精讀路線,一篇文章拿出來解剖分析,一個字一個字教,但歐美、新加坡和香港走的是廣泛閱讀的路線,讓孩子看很多書,從書中學會詞彙的運用。 從大腦和記憶的研究來看,廣泛閱讀的效果較好,因為記憶是個熟悉度,常用字的神經迴路連接得比較緊密,記憶比較好,同時,因為它反覆在不同情境下出現,這個生字的正確用法可以透過內隱的學習而得之,就不會發生「天黑了,爸爸陸陸續續回來了」這樣的造句。 大腦神經迴路連接的強弱有兩個因素,一是出現的頻率,二是活化的強弱。廣泛閱讀除了讓生字因多次出現,增加它神經迴路活化的頻率,也因每次在不同的情境中出現,增加了活化的強度。一個單獨出現的生字不及在文章中出現時記得牢,因為故事內容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線索。 大腦有自動組織、歸類的功能,實驗發現,在不同字單(list)中出現的同一類別名詞,如傢俱類、職業類,會在總回憶(final recall)時歸類聚集出現。所以廣泛閱讀會使相同類別的字歸在一起,增加孩子對這個字的形、音、義的了解。閱讀最忌一直停下來查生字,它會中斷閱讀、喪失學習的樂趣。 其實學英文也是一樣,不要一直查生字,它會中斷文意的了解,要先看過一段,把書本蓋下,試著把剛剛那一段的大意寫出來,如果寫不出來,就再看一遍,若其中有生字,先猜這個生字可能的意思,寫在一張紙上,再繼續看下去,把這一章看完時,如果某一個字一直出現,這個字就是key word,就需要翻字典查,若是查出來的意思跟紙頭上寫的類似,你就有看懂這段文章,這樣認識的生字也不易忘掉。 香港的學校沒有使用注音符號,他們是一開始便廣泛閱讀,透過閱讀認識生字,變成熟字,更透過閱讀,掌握這個詞的正確用法。 二○○一年香港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PIRLS)排行第十四名,到二○○六年一躍而成為第二名,他們在小學教語文的課堂節數跟我們一樣多,只是用的策略不同而已。他們強調閱讀不是課堂的事,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學期只讀一本課本是絕對不夠的,要將課外閱讀課內化。 我們現在也深切感受到台灣孩子一學期只讀薄薄一本課本是不夠的,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或許不要叫孩子去背映襯的定義,把這時間釋放出來讓他多讀一些書吧!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418期)

用最簡單的方式捍衛孩子的健康

2009年03月24日
公開
27

這幾天 心裡一直有個小感傷 爸爸公司同事的一個小六兒子 一個很讓大家熟悉的小孩 因口渴頻尿在校暈倒 緊急去台大醫院急診就診 沒錯 就如大家心裡所想 就是糖尿病!!!! 公司同事所震撼的是 爸爸媽媽都沒病史??? 為什麼他會罹患呢??? 醫師也不懂 當然現在住院檢查中... 有所感觸的是: 現在的孩子真可憐 小小年紀 承受著天知道莫名其妙的壓力 每天接觸到的食衣住行都有商人精心設計好的"美麗的商品" 殊不知底下隱藏著多大的殺傷力 每個熱賣的商品 經廣告一打趨之若鶩的 看了真是害怕 孩子是我們的至愛 若我們知道它是不健康的 就別再讓他們受到傷害 別讓他們一起床 吃不到充分營養及時間的早餐 就必須去上學 別讓他們一放學 不能回到溫暖的家 必須去和同是天涯淪落人一起擠在小小幾坪的教室 縮小身驅 壓抑寬廣的胸襟 說些盡是超齡的不堪入耳之語 別讓他們以垃圾為主食 還讓他們覺得是爸媽的恩典 別讓他們覺得運動是辛苦的 流汗是對不起洗衣機 別讓他們覺得親近大自然 電視看看就好... 當了媽媽後一直在想怎麼樣才能給孩子最好的 尤其當芋圓1~2歲感染輪狀病毒住院後 給孩子健康的身體 就一直是我做媽媽的目標 書一本一本的翻 網路偏方一定要去試 鄰居的意見也會參考.. 當然現在不用走冤枉路 也不是生病不用看醫生 只是有了結論 以最簡單自然的方式 來呵護孩子的食衣住行及學業 該吃就吃 簡單清淡的吃 該睡就睡 睡得充足 該運動就運動 運動到天翻地覆 該回家就回家 家人一定有在家 該認真做功課就認真做... 就這麼地簡單 曾經有一個芋圓的同學媽媽說 他們全家至台北某一大百貨公司歡慶同學哥哥生日時 同學和他媽媽說 "芋圓他們家很可憐,都不能來百貨公司玩,現在一定又再爬山了!" 我想我們芋圓的身體愈來愈強壯 就不用再多說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