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芷的媽

日期

#Tag

怎樣教養6~12月大的寶寶

2009年11月30日
公開
15

由於6-12個月是寶寶全面腦部發展的黃金期,為配合這快速的發育需要,必須給予最全面的營養: 智能發展:此期間寶寶的體重約比出生時増加3倍,身高増加約50%,而接近一歲時腦部的重量及腦細胞數目則約有80%發育完全。正因如此,必須讓寶寶攝取足夠的AA、DHA、鋅(Zn)和鐵質(Fe),幫助發展認知、學習能力和視力,為未來成就打好基礎。 最佳成長:寶寶的腸胃依然幼嫩,需要吸收優質的蛋白質。乳清蛋白在胃中形成的凝乳塊細柔,讓寶寶更易消化吸收,幫助迅速成長。 此外,天然胡蘿蔔素、核苷酸和硒亦是寶寶發育不可缺少的。天然胡蘿蔔素可在體內轉化成維他命A有助視力發展,而且其抗氧化作用,亦有助維護身體健康,核苷酸可幫助消化道機能,調整體質,而硒則為構成細胞內抗氧化酵素的營養素,絕對不可缺少。 6-12個月寶寶的成長特徵 這幾個月寶寶能學會的東西非常多,從會坐、翻身、爬行到會走路,每一步都讓您驚喜!這是很重要的一段時光,您將目睹和親身體會這些美妙的轉變,好好把握這些時刻,帶著您的寶寶,一步一步邁向成長之路! 坐直 六個月後,寶寶能坐好了!他的雙手可以空出來進行探索,翻身、敲敲打打等。您可以和寶寶一起翻身,對他說圖片所描繪的物體和名稱,或跟他一起玩些敲打式的玩具。 爬行 七個月,寶寶會爬行了!對寶寶而言,這是自由行動的第一步,然而這也意味著,您要小心注意他的安全了! 抓穩 八個月時,寶寶會用手抓穩物品了!這時候的嬰兒最喜歡手握著東西玩耍,例如玩水:您可以準備一個小水盆,給他一些水殼與膠杯來潑水,他將玩得不亦樂乎!當然要隨時在旁注意他的安全! 攀附物體站立 九至十個月,寶寶可以扶著物體站起來,或扶著走幾步,這時候家中不穩的物體要收好,會碰撞到寶寶的東西也要注意。 爬樓梯 小心了!您的寶寶開始喜歡爬樓梯!為了安全,乾脆教他如何爬樓梯,讓他面向樓梯,看著樓梯往上爬,只是必須裝一道柵欄在樓梯口,以免他自己爬而發生危險。 學走路 每個寶寶學走路的過程都不同,這時候,爸爸媽媽的鼓勵是很重要的,您將帶領小寶寶,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是不要太刻意鼓勵寶寶很快地學走路,因為他必須經過爬行的過程,就順其自然地讓他一步步成長吧! 怎樣為6 - 12個月寶寶選擇玩具? 玩具不但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它還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 根據嬰兒的成長發育歷程,6∼9個月屬於搖籃遊戲期,也就是說從6個月開始,是寶寶遙遙晃晃、非常快樂的時期。"發現性"的玩具最適合這個時期的孩子。例如不倒翁,它能夠滿足這個時期孩子的好奇心。寶寶非常喜歡不倒翁倒下去,又恢復原狀的變化。其他如塑膠玩具可以在洗澡時放進沖涼盆裡,媽媽用手將塑膠玩具鴨子壓入水裡,再試著將手放開,當寶寶看見鴨子浮出水面的時候會非常高興。同時寶寶還可以在這種玩具中學到"物的持久性",即使剎那間看不見,但是仍然有物的存在,因此這是培養寶寶內在語言最適當的玩具。 嬰兒從用整個手掌握物品開始,直到九個月左右,才進展為用手指掌握物品。因此只要搖晃、擠壓便會發出聲響的玩具,可以使這個時期的孩子充分運用他的手指。 讓孩子用手指轉一轉、壓一壓,如果可以動的部分有很多,不但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同時可以鍛煉其手指的靈巧度,是訓練他用大拇指和食指來掌握小物品的好方法。 等寶寶11個月大,能獨自站立,能說不太標準的單字詞,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為寶寶買一些適合的書或帶有簡單故事情節的讀物和圖片,以及組合積木等。

14隻老鼠繪本

2009年11月27日
公開
32

《14隻老鼠系列》 全套9本全彩精裝書/團購價:$2500 (19cm*26.7cm) 這是個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10個孩子組成的家庭,每隻老鼠都有自己 的個性喔! -給孩子好的人格、信心以及對生活的美好態度- 作者:岩村和朗 岩村先生1939年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工藝科。他和孩子們結緣得很早,早在大學時期,就參與NHK幼兒節目的動畫製作,日後更展開圖畫書的創作。他說自己喜歡做些和兒童有關的工作,等到成家、有了孩子,當然就更投入在這個領域中了。當時正是日本童書出版界起飛的時候,福音 館書店、岩波書店都介紹了世界著名的圖畫書,也激發了岩村和朗的創作細胞。 《14隻老鼠系列》除了融入岩村和朗和孩子相處的經驗,也涵蓋了許多自己童年時和兄弟姊妹、父母親及親戚等的生活回憶,像是家人共浴、分工合作、一起既忙碌又溫馨地吃晚餐等等。正因為岩村的童年生活充滿尊重、相互扶持、緊密的家庭情感,所以他才能描繪出那麼有味道的圖畫故事。年輕時參與NHK電視公司幼兒節目的製作, 對於孩子們的世界有很深的興趣和瞭解。創作《14隻老鼠系列》時,他的畫室就 在一片樹林裡,整天和各種動物及孩子們一起相處,再融入自己童年家庭生活的 經驗,就創造出這麼動人的作品了! 14隻老鼠系列 為什麼屢次被孩子選為最愛看的圖畫書? 因為─ ● 這是一套將自然之美與家族親情之愛交融無間的作品 ● 它讓孩子一下子結交了十四個親密、溫馨的玩伴 ● 它教導孩子不畏生活艱辛、親愛自己的家庭,給予現代都市兒童最佳的人格教育 資深的兒童美育家 鄭明進老師說- 「整套書的畫風極清新、自然與細膩感。透過視覺上的感受,兒童們很容易 融入那既可愛又溫馨的故事情節裡去呢!這真的是一套充滿幽默又具自然 氣息的好圖畫書。」 (引自《傑出圖畫書插畫家 亞洲篇》,雄獅出版)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您只有十年的機會)

2009年11月25日
公開
8

內容簡介 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您只有十年的機會 望著孩子背著背包的小小身影,我知道,我總有一天要面對孩子離開身邊的人生。 但我一點也不沮喪,因為,我已經將孩子的每一份笑容、眼淚、體貼和愛意留存起來了, 到那一天,我只要再從心裡拿出來解凍就好—— 絲絲甜蜜的回憶,就是父母度過老年時,所需的全部養分。 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孩子還小,等我們什麼什麼的時候,再怎樣怎樣。 三歲小嗎?八歲如何?八歲還是太小了,十二歲如何? 而機會,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 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唯有這黃金的十年, 您可以前一秒鐘跟他像好朋友般說話; 後一秒鐘,他卻可以帶著天使般的臉龐依偎在您的懷裡睡著。 如此美妙的特別感覺,您只有十年可以享受,一旦錯過,機會將永遠不回頭。 我知道,旅行只是一個概念,只是父母活在當下的一種實現。 我知道,不是每個爸媽的保存期限都是十年——放心,只會更少,不會更多。 然而,父母能陪孩子多少年、到幾歲,都只是一個提醒: 我們不是上一代只求溫飽的父母, 我們還要好好享受,養育下一代時,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 ——汪培珽 趁著兩週的春假,媽媽汪培珽決定帶著姊姊弟弟,展開英國旅行大探險。 一路上從巴斯、劍橋到倫敦,有時衝鋒陷陣趕火車搭地鐵,有時輕鬆悠閒逛公園看博物館; 不小心被黃牛坑了戲票錢,卻也碰到更多熱心幫忙的陌生人; 別以為媽媽邊玩邊照顧小孩很辛苦,有時姊姊弟弟帶路可能還比媽媽牢靠些…… 這一大兩小的英倫遊歷溫馨而風趣,沿途見到的每一處人生風景, 對孩子都是理想的教養素材,讓他們小小的心靈獲得新鮮的啟迪; 最重要的是,這親子相偎依的美妙感覺,都是媽媽人生中最美的吉光片羽。 汪培珽更想提醒每個爸媽的是:孩子願意膩在你身邊,讓你寵愛、給你擁抱, 把你當成唯一依靠的黃金歲月,稍縱即逝,也許十年、也許更短; 此時此刻,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當下, 都是你擁抱人間至樂的絕佳時機,也才是人生中最不該錯過的大事。 【把握每一段幸福,隨孩子樂在當下】   ◎媽媽早有心理準備,要用「停下來等等孩子」的心態養育著孩子。所以,旅行沒有什麼非看不可的景點、沒有什麼非去不可的地方,父母需要放輕鬆,好好享受養兒育女的樂趣。孩子恣意追玩的身影、盈盈的笑聲,都是媽媽人生中的吉光片羽。   ◎「姊姊,這隻鴿子很像巴斯的國王呢,可能飛到這裡來嗎?」「可能哪,沒聽過飛鴿傳書嗎?」姊姊說。飛鴿傳書?我還靈犬萊西哩。孩子可愛的話語,是媽媽生活中最美妙的音樂。   ◎小小身影,爬起來,跳下床,再鑽進媽媽暖暖的被窩裡,不論是多冷的天氣,孩子總是樂此不疲。我不是袋鼠,但每一次孩子鑽進媽媽被窩的時候,我總有一種強烈的感受:孩子就像小袋鼠鑽進袋鼠媽媽暖暖的育兒袋裡——身體暖和了,心也暖和了。   ◎面對孩子的困惑,不論是三歲還是十三歲的孩子,我們都是用什麼態度在面對呢?敷衍,並不能了事。孩子的困惑,不會自己憑空消失。當最親愛的父母都沒有時間幫忙孩子釐清,我們又怎能祈求養出什麼樣明理的孩子呢?   ◎「你們對著天空,張開嘴巴,幹嘛啊?」「我們想吃吃看,雪是什麼味道?」孩子的想法,總是這麼出乎大人意料的有創意。興奮的眼神、滿足的臉龐、盈盈的笑語,孩子的活在當下——就是父母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   ◎望著長椅上留下的背包和行李,我知道,父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給自己一個獨立而快樂的老年。養孩子不是為了將來回報我們什麼。「獨立」是個中性詞,對父母和孩子都適用。

卡爾.威特的教育

2009年11月25日
公開
6

早期教育與天才素質的培養! 培養全方位天才兒童的教育奇書! 原書為十九世紀德國出版, 全美唯一原版珍本,現藏於哈佛大學圖書館內! 天才兒子是我教育的結果   卡爾.威特是十九世紀德國的著名天才。但卡爾威特的成就並不是由於天生天賦的高超,而是有賴其父親老卡爾的教育。老卡爾堅信 天才的天賦是後天培養的,因此以自己獨創的教育方法教育兒子,並獲得成功。本書即是小卡爾十四歲以前的成長過程及老卡爾的教育心得和教育方法。   本書寫於一八一八年,為世界上最早論述早期教育的文獻,因不受重視而保存不全,至今唯一孤本珍藏於哈佛大學圖書館內。其教育理論散見於其它受他啟發的一些教育論述中,諸如《俗物與天才》《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 《早期教育和天才》等書中。   然而,藉由本書 早期教育的觀念,卻已培養出無數古今中外世界級知名天才及優秀典範。而現在,哈佛女孩劉亦婷 的母親亦感嘆道…我根本想不到,由哈佛圖書館內的孤本藏書所傳播的教育思想,最終會把劉亦婷引向哈佛。 生下來時都一樣,日後的成功取決於環境   老卡爾相信,不管是誰使用他的教育方法,都能取得良好效果,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也能成為一個不平凡的天才,並強調家庭教育相輔相成的重要性。 抓住孩子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機   只要家有幼兒且關心孩子教育的父母,一定要把握住發展孩子智力的最佳時機,要知道教育開始得越晚,兒童的能力實現就越少,這就是兒童潛在能力的遞減法則。

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2009年11月24日
公開
39

芷媽在美國月子中心待產的時候就拜讀過這本書了,書中的育兒方法看起來都很厲害,但芷媽並沒有辦法完全按表抄課,而且每個小孩子個性都不同,也不能一昧讓霓霓去Fit書中的point,這樣小孩子真的太可憐了! 霓每天的生活中充滿著無限的驚喜與刺激,因為霓也不是芷媽親自餵哺的,霓較常時間還是跟外婆在外婆家中… 芷媽和芷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帶法,其實我也不知道這樣對霓會有什麼影響,但職業婦女不是給褓姆帶就是交給托嬰中心!同事們都說有家人幫忙帶是最好不過的了,且現在霓年紀還小,還不大有記憶!當她懂事的時候,我想自然而然就會分辯出來了吧!那時候我一定要專心教育她! @ 分享文章內容; 在美國,超過一百萬個小嬰兒, 實施這套一覺到天明的好方法!   本書要傳達給大家的,是當初兩位大功臣──瑪蒂亞姑姑和丹瑪醫師,傳授給我的育兒智慧,用來訓練自己的三個寶寶,成效卓著,例如: 讓寶寶從出生後就睡自己的床,訓練自然入睡。 在寶寶六週大時,就能夠一覺到天明。 餵奶按照固定的作息時間表,切忌一哭鬧就餵。 努力遵循「餵奶-玩耍-睡覺」的模式,勿讓寶寶吃奶吃到睡著。   「妳今天不讓寶寶哭,寶寶明天就讓妳哭」──適當的哭可以訓練寶寶的心肺功能及性情。   寶寶約在三個月大以後開始流口水,這表示寶寶的消化系統準備要開始吃奶水以外的副食品。   在寶寶還沒學會說話之前,教一些簡單的肢體語言有利親子溝通。   希望提供這一套優質有效的照顧寶寶的方法,可以讓你們家中充滿安詳、輕鬆的氣氛。本書中節錄有許多家長的見證,他們都是採用這樣的育兒方法,並且得到同樣美好的成果。   願本書能夠幫助許多母親免於心力交瘁之苦,並且幫助許多人重新體會到如何為人父母。更重要的是,期盼能幫助所有做父母的享受自己的心肝寶貝。

結婚五週年紀念

2009年11月21日
公開
13

11月21日是HB & Sylvia's結婚五週年紀念日,今天我們帶著小寶貝一起到餐廳用餐,三個人溫馨地渡過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老實說帶一個不滿半歲的小孩上高級餐館的壓力真不小,剛開始霓霓一直很興奮,但卻在爸媽享用主餐時乖乖地睡著在自己的推車上,霓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爸比媽咪沒有白疼妳。 吧台區的主廚很風趣,看芷媽我對其中一道菜讚譽有加,竟大方地跟我分享起製作方法,另外餐廳的員工還送上一份小蛋糕,上面寫著 祝我倆『百年好合、白頭到老』的字樣!令人感到非常窩心。(芷爸心裡還一直惦記著要送我的紀念對錶,其實你早已經送給我世上最昂貴的禮物了!) 以下是寫給芷爸的一段感言︰ 「猶記新婚時的甜蜜時光,以及布婚時的衝突磨擦,直到皮婚時我們培養出了默契與互信,& 絲婚時遇見生命的悸動…芷爸!這五年來經歷了許許多多酸甜苦辣,無論我們之間遇到了什麼問題,你都沉著面對、認真解決,化解了我兩之間的爭執,你的真誠與努力著實讓我感動不已!…謝謝你!… 結婚五週年了,我們邁入了『木婚』的階段,此時此刻,我們人生中多了一份甜蜜的任務,接下來的日子,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努力攜手渡過,一起走到人生的盡頭!願你未來在為我們這個家庭努力打拼時,能夠感受到我在你背後支持的力量。讓我們彼此約定,一起慶祝我倆的『白金鑽婚』。 Your Love」 結婚1週年→紙婚 結婚2週年→布婚;棉布婚 結婚3週年→羊布婚;皮婚 結婚4週年→絲婚 結婚5週年→木婚 結婚6週年→鐵婚 結婚7週年→銅婚;毛婚 結婚8週年→電器婚 結婚9週年→陶器婚 結婚10週年→錫婚 結婚11週年→鋼婚 結婚12週年→麻婚 結婚13週年→花邊婚 結婚14週年→象牙婚 結婚15週年→水晶婚 結婚20週年→瓷婚 結婚25週年→銀婚 結婚30週年→珍珠婚 結婚35週年→珊瑚;碧玉婚 結婚40週年→紅寶石婚 結婚45週年→藍寶石婚 結婚50週年→金婚 結婚55週年→翠婚 結婚60週年→鑽石婚 結婚75週年→白金鑽婚

研究方法期中考-重點1/2

2009年11月13日
公開
6

Q1.何謂科學研究的目的?(何謂科學研究的定義?) 答:科學研究的目的在建立理論,用以解釋、瞭解、預測及控制自然現象。 (科學研究的定義是對於自然現象作系統性、控制性、實證性、與道德無關,公開且關鍵性的調查,並受此現象所推測的假設與理論的指引。) Q2.何謂問題?何謂假設? 答:「問題」通常是對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所存在何種關係的疑問,且能以簡單、清楚、完整的方式作敘述,太過於特殊或過於一般性的問題,有時意義不大,適中的問題才有意義! 「假設」是針對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關係做推測性的陳述!在科學研究上,該變數之間關係的陳述須可被衡量與檢定,並且要能明確指出變數間的關係!通常假設必須建構在既有的知識基礎上,再針對感興趣的問題做演譯! Q3.何謂假設的一般化?何謂假設的特定化? 答:「Generality」,指研究的問題太一般化,太不明確以至無法檢定,「Specificity」指研究的問題太過窄化以致太瑣碎,太特定化比太過一般化更遭糕。 Q4.假設的作用為何? 答:a.引導研究工作。b.使研究者演譯出特定的實證方式。c.作為理論與實證的橋樑。 Q5.何謂自變數? 何謂應變數? 何謂調節變數? 答:「自變數(Independent Variables)」所謂自變數,又稱獨立變數或控制變數,是指實驗者在觀察或實驗時進行控制改變的因子。 「應變數(Dependent Variables)」所謂應變數,又稱相依變數,是實驗者在實驗時主要觀察的對象,觀察其是否會隨著自變數的改變而改變。 「調節變數(Moderator Variables)」所謂調節變數,是指會影響應變數和自變數之間關係的方向或強度的變數,它可以質性的(qualitative) (如︰性別或種族..)或量性的(quantitative) (如:薪資...) 例如:學生的智商會影響其成績表現,但是關係的強度會因為學生用功程度的不同而改變,「用功程度」就是調節變數。 Q6.模式的建構和檢定歷程。 答︰A.觀察一些事實。B.推測程序。C,推論演繹其它結果,D.測驗和修改模型的影響 檢定歷程: 假設檢定是推論統計中,除了估計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工作。我們一旦能估計未知參數,就會希望根據結果對未知的真正參數值作出適當的推論。 統計上對參數的假設,就是對一個或多個參數的論述。而其中我們欲檢驗其正確性的為需無假設(NULL HYPOTHESIS),需無假設通常由研究者決定,反應研究者對未知參數的看法。相對於虛無假設的其它有關參數之論述是對立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它通常反應了執行檢定的研究者對參數可能數值的另一種對立的看法,換句話說,對立假設通常才是研究者最想知道的。 Q7.從求「真」與求「美」的角度如何判斷模式的價值。 答︰ 從「真」的角度來看,一個好的模式是可以檢驗的。避免陷入︰A.檢驗假設的窘境,B.檢驗程序不正確,C.檢驗沒有關聯性ex:他很壞,因為隔壁小還很壞,D.套套模式(Circular model) ex:他很壞,因為他是壞人。 從「美」的角度來看,一個好的模式要具有以下四個特色。A. Simplicity B. Fertility C. Surprise D. Justice 也就是理論要簡單,有較少的假設和變數,理論具有一般性,可適用廣泛的範圍,要令人意外且驚奇,從假設中不易看出,模式要公正,結論避免危害他人。 Q8. 操作性定義。 答︰科學選擇研究項目時,所用的原則是操作型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屬於操作型定義才是科學可研究的範圍,非操作型定義則不在研究範圍之內。 所謂「操作型定義」是定義中包含有測量方法;由於概念型無法直接觀察衡量,所以須將概念「操作化」。如果定義中不含測量方法,就不是操作型定義。在操作形定義的影響之下,使得科學非常實際,遠離需無縹緲的空談。故操作型定義是把概念理論層次和實證觀察層次連接起來的橋樑。 操作性定義是詳細說明衡量或評估構念時,必須採取的行動或操作。操作性定義僅能賦予構念有限得意義,而無法完整地描述構念或變數。 Q9.機率抽樣。 答︰ A.機率抽樣不必然在所有情況都優於非機率抽樣。 B.機率抽樣也不保證在研究中比較具代表性。 C.強調的重點在於方法以及背後理論。 D,機率抽樣的四大型式︰a.簡單隨機抽樣b.分層隨機抽樣c.集群抽樣d.系統抽樣。 Q10.Maxmincon 答︰研究設計的主要技術性功能是「控制變異」,是研究者以某種方式蒐集和分析資料的一套指引。它是一種控制機制,原則是「系統變異極大化、控制外生系統變異、誤差變異極小化」。要建構一個有效的研究設計時,研究者必須試著︰ MAX:1 將變異數或研究假設變數的變異極大化。 CON:2 控制可能會影想實驗產生的外生變數。 MIN:3 將誤差變異(或隨機變異)極小化,這包括衡量的誤差。

寶貝親電話

2009年11月11日
公開
5

中午芷婆打電話來跟芷媽報告說,霓霓這兩天不怎麼愛喝奶,還會吐出來,很令人擔心!有時白天芷婆會為霓霓準備一些用新鮮的魚高湯熬成的稀飯糊給她吃,她就吃得下去,表現還不錯! 芷婆接著繼續說,剛才她在講電話的時候,霓霓一直要抓電話,她可能以為那是媽咪,想要聽聽看。所以芷婆就趁中午飯後、小睡前的片刻打電話給我,要我跟她說說話! 芷婆把電話聽筒湊到霓霓的耳邊後,我說︰「小霓霓!要乖乖喝ㄋㄟㄋㄟ喔!媽咪和爸比今天晚上就會回去看妳喔!乖乖喔!」 外婆說霓霓聽得很開心,好像在找東西一樣,看來看去的而且還會笑,接著我就聽見按電話的按鍵聲,我問芷婆說︰「剛是妳按的嗎?」芷婆說︰「不是我,是她按的,她現在好厲害唷!會抓著電話要親親的樣子,雖然她還分不清楚電話聽筒話筒是什麼,但她抓著聽筒要親了!」我聽見霓在旁邊發出依依阿阿的聲音,這聲音對我來說,好像是在叫媽咪一樣∼真的很美妙! 不知道是我們大人想太多,還是真如我們所想的一樣,霓霓其實是要「咬」電話卻被我們解釋為「親」電話,呵!不管是否如此,霓霓任何的小進步,都會被我們用放大鏡來看,好像挖到寶似的。 這個時期的小孩,成長的速度真是令人驚訝!難怪有人說這個時候,如果一個禮拜不見小孩的話,可能就會不認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