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小芷的媽

日期

#Tag

轉貼 藍莓媽媽文章

2018年10月11日
公開
41

繪本是一種育兒法寶,也是啟發我育兒思想的主要來源。在我為孩子們說日文故事的這整整十年中,繪本依然帶給我相當多的收穫與感動。 從我的兩個孩子還沒出生前,我就開始接觸繪本,尤其是日文繪本中那種溫暖精緻的線條畫風,以及讓想像力天馬行空般鋪陳開來的故事,亦或那些顛覆你我刻板印象的故事情節都讓我愛不釋手。 一雙兒女相繼出生後,陪伴他們長大的除了中川李枝子與大村百合子的《ぐりとぐら(古利和古拉)》系列、林明子的《はじめてのおつかい(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等系列外,還有近年相當火紅的吉竹伸介《りんごかもしれない(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等一系列的日文繪本。 《古利和古拉》已被翻譯成9種文字,是日本在海外最廣為人知的經典繪本之一 林明子的《はじめてのおつかい(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りんごかもしれない(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 這些都是我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共讀時不時翻閱的愛書。 我的親子共讀歷史可以遡及十二年前。那時在臺灣做完月子後,就馬上帶著女兒一起返回東京,繼續留學生的生活。一開始因為旅居東京的關係,日文繪本取得較易,我都是念日文繪本較多。不久後,我女兒一看到繪本便能馬上定格,還不到周歲的小娃每晚穩定地聽我念個十多本都沒問題。 我也因為這樣,開始去瞭解日本的繪本。 繪本與日本人的育兒 在江戶時代初期,日本就有以童話故事為內容的繪本,叫“赤本”。之後有“黒本”“青本”“黃表紙”“合巻”等其他種類的繪本出現,但已不單純以兒童為對象。在明治維新後的二十年左右期間,依然持續“赤本”的傳統,即是以和紙且木版多色印刷的方式呈現,內容主要是日本傳統的桃太郎故事等。 之後,在明治中期左右,日本開始出現叫“ちりめん本”的歐文和裝繪本。即以語言學習為目的,把和紙特殊加工後製作而成的紙,再以多色木版印刷方式出版的書籍,內容主要是以英文等歐州語言介紹桃太郎之類的日本故事。同樣在明治中期,日本也開始出現翻譯歐美童話的繪本。 桃太郎的故事 1888年《竹箆太郎》ちりめん本,英文 在明治後期,隨著以活字印刷技術的發達和幼稚園等幼稚教育制度的確立,乃至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勝利所導致的國族主義情緒的高揚和宣傳日本英雄的需要,開始出現《禦伽畫帖(童話畫帖)》這種我們所熟知以畫為主體並以幼稚教育為主的繪本系列書。 進入大正時代後,更開始有許多不是翻案自日本或世界其他地區童話的創作繪本開始出版。此外,以兒童為客群的雜誌《赤い鳥(赤鳥)》也於1918年創刊,刺激其他兒童雜誌的創刊和繪本的創作。 之後,經過戰爭言論統治的時代,到了二戰後,隨著民主自由主義等新價値觀的普及,日本也漸迎來繪本的春天。 特別是岩波書店《岩波子どもの本(岩波兒童之書)》系列的開始發行,許多內容清新開朗的外國繪本被紹介到日本,使其他出版社也開始出版翻譯繪本,同時也刺激日本自己的創作繪本的發展。特別重要的是在《岩波兒童之書》的啟發下,福音館發行月刊繪本《こどものとも(兒童之友)》,促進繪本業的興盛。前述著名的《ぐりとぐら(古利和古拉)》(1963)就是在這一系列的月刊繪本中。 其實,約莫從196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中川李枝子、神澤利子等新的繪本作家陸續創作出叫好又叫座的繪本。 在幼稚園的教育中,繪本也被認為是有助於語言、道徳情操學習的教材。 接著,從1970年代開始繪本大量出版,繪本作家也被社會認可,其讀者除兒童外,也包括大人。而各自治體的圖書館中也開始有借閱繪本的服務,營造良好的親子共讀環境。又,1973年開始,《月刊繪本》《繪本世界》等繪本評論雜誌也開始發行。到了80年代,日本的繪本作家赤羽末吉和安野光雅甚至獲得國際肯定,得到“國際アンデルセン賞畫家賞(國際安徒生獎畫家獎)”等繪本相關獎項(以上的日本繪本史概略參閲鳥越信編,《初めて學ぶ日本の絵本史》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2)。 如上,從明治時期至今,日本繪本已有相當好的成就,非常普及且深入日本人的育兒生活中。他們讓孩子閱讀繪本的目的無非在於語言學習、良好生活習慣和道徳情操的養成。而且如後述,其實媽媽也可透過繪本的閱讀而有所收穫。 先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談一下繪本和語言學習的問題。 繪本如何説明孩子學習語言 約莫十年前我回到臺灣後,就開始推廣閱讀日文繪本的活動。我認為親子共學外語從繪本開始,而且從小培養閱讀繪本的習慣,當有助於閱讀能力的提升與對內容的理解。這也就是我為孩子念故事的最大初衷。 曾經有一位媽咪來聽故事時,問了我她苦惱已久的問題:“女兒現在快五歲了,我用仿間補習班的教材來教孩子用自然發音法記單字,孩子好像沒有甚麼興趣,我該怎麼繼續呢?” 說完故事下課回程中,我一路上開車時都在想這個問題。 我認為孩子自小可以多語並行以養成大腦的語言敏感度,但不管是第一外語和第二外語,最好是建構在精實的母語基礎之上。因此,不管是母語或非母語的學習,我的入門法一律是繪本和童謠,繪本閱讀量累積到一個程度後,孩子對於繪本裡的優美辭藻能隨口道來,出口就能成章。另一方面,原本不太明白的詞彙,透過繪本裡圖畫的呈現加上自我想像力的浮現,孩子在圖畫中及前文後句中尋找線索,並在其他繪本中得到印證。 例如: “在一個晴空萬里的星期日早晨,古力和古拉決定去草原野餐”。 這一整個完整的句子對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在理解上應該沒問題,但有的孩子對於“晴空萬里”一詞可能會因不理解而卡住。 這一詞雖然對於孩子的句子理解不構成任何障礙,孩子自己也許說不上來,無法馬上問大人這詞的意思,但下次再讀到“連日來陰雨綿綿,今天是一個萬里無雲的大晴天,包姆和凱羅準備自己製作飛機去拜訪爺爺”,孩子或許就能把“晴空萬里”=“萬里無雲”=“沒有下雨”=“晴天”這樣的語詞擴張在心中劃下連結,並且在一次又一次的親子共讀中累積豐富的詞彙。 這正是我在我的孩子學齡前最想要啟蒙並小心呵護的想像與推理能力,而這種能力的養成,從繪本入手會比從教科書下手來得快速且有趣,重點是孩子喜歡聽故事是天性,若一開始就使用教材教一些較無趣的字母/單字/發音規則的話,其實無助于培養孩子的語言興趣,更可能的是,會壞了孩子的學習胃口。 試想,一個滿月就開始聽故事的孩子,一直到六歲前每天不間斷地聽故事,小小的腦袋中不僅累積了上百上千上萬的故事豐富他的心靈,這些隨時都是他運用想像力及發揮創造力的基本能量,一直到他長大成人進入社會貢獻所長,這些能源可以供他隨時取用,加乘後再變化。人腦內建的作業系統馬上就能反應出這些從幼兒閱讀記憶中累積的有用資訊,除此之外,英文或是日文的外語學習,或其他知識的累積也是如此。 當然,另一繪本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和道德情操,並提供生命教育等。例如:談到寬容接納殘疾兒童及如何面對自閉症兒童霸淩問題的有田畑精一《さっちゃんのまほうのて》與田島征彥《ふしぎなともだち》等,而探討萬物生命與食育關係的有穀川俊太郎《しんでくれた》和內田義喜《いのちをいただく》等的繪本。另外,描述動物生命與人類共生共存關係的有森絵都《希望の牧場》及田島征彥《のら犬ボン》等等的繪本。 《さっちゃんのまほうのて》,講的是殘疾兒童的故事 田島征彥《ふしぎなともだち》,以自閉症為主題的繪本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全台的故事場中為孩子與爸爸媽媽們帶來滿滿幸福感的一本繪本故事。那就是西村敏雄的《ふくろうのダルトリー(貓頭鷹的達魯托利)》。 《ふくろうのダルトリー(貓頭鷹的達魯托利)》 該繪本內容講述的是:對於孤身一人的貓頭鷹達爾來說,唯一可以說話的朋友就是每晚高掛在天空的月亮。但月亮每個月總有幾天急遽消瘦的時候,達爾擔憂月亮的身體,特地尋遍了城市,為月亮找來了蘋果放在高塔送給他。 但隔天一早蘋果總是消失,達爾不疑有他地以為蘋果被月亮吃了,所以當看到月亮又恢復圓滿健康的模樣,他滿心歡喜。 其實,第一顆從高塔上滾落的蘋果掉入了獨居奶奶的家,奶奶考了蘋果派招待了鄰居和朋友,奶奶得到了友誼,從此再也不孤單。 第二顆掉落的蘋果滾到了精疲力盡的驢子面前,驢子以為蘋果是主人對他辛勤工作的貼心獎賞,暗暗下定決心之後更要加倍努力工作。 第三顆墜入小河的蘋果也適時救了差點溺水的小老鼠弟弟,讓老鼠們不僅一家團圓,還享受了一餐的溫飽。 第四顆被大風一吹漂落的蘋果來到了音樂家的家,音樂家拾起了蘋果想起了老家的蘋果樹,於是便啟程回鄉探望年邁的父母。 音樂家回程時除了帶了蘋果果醬外,還帶回了一隻貓頭鷹,有一天鳥籠沒關好,貓頭鷹飛了出來,遇到了孤單的達爾,從達爾再也不用形單影隻,他對月亮朋友的真心關懷與善良體貼不僅讓整個城市因此而充滿了溫暖,而且好心有好報的他最終還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伴侶。 這整個故事讀起來除了有種淡淡的蘋果香滿溢於心外,隨著蘋果從高塔上跌落滾入等上上下下脈絡起伏就好像五線譜的音高高低低,伴隨著音樂家的出場,耳邊彷佛走起了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讀完讓人久久不能自已。當然,孩子也會在讀本繪本後理解友誼、辛勤工作、孝順等正面價値的重要性。 學習當個好媽媽 事實上,繪本除了上述教育兒童的功用外,也是學習如何當個好媽媽的教材。 因為孩子和繪本的初相遇是從母親的膝蓋上開始的。母親能好好重視學齡前這段親密育兒時期的話,母親的感性就能自然而然地傳達給孩子。繪本故事的世界變成母親溫柔的話語,母親的體溫會借著手臂環繞傳遞到孩子身上,聞著孩子清爽的發香,隨著故事高潮起伏,輕擁孩子入懷,我想這是我們為人母者人生中最棒的幸福。 從母親的角度來看,許多繪本故事主角裡都有一個好媽媽,這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更能借著同為母親的視角,想想別人的故事,也看看自己的孩子,以及反省自己的育兒態度。 例如:我喜歡林明子在日文繪本中所描繪的母親形象。林明子在《はじめてのおつかい(第一次上街買東西)》、《おでかけのまえに(出門之前)》、《きょうはなんのひ? (今天是什麼日子?)》等繪本中所描繪的母親形象除了溫柔慈祥外,更多的是對孩子淘氣搗蛋的寬容。這種繪本我們在容易情緒失控的育兒生活中,提供一個如何緊急剎車緩衝的媽媽形象。 《きょうはなんのひ? (今天是什麼日子?)》 也就是說,繪本裡的世界提供一個讓我們時刻反省自己的好媽媽形象,是我們應善加利用的對照鏡。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和媽媽一起享受閱讀的愉快瞬間,是每個孩子人生最初的重要時期,也是人生一切記憶的原點。 之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生活中就會平添許多心亂如麻的雜事,但幼兒時期的幸福感越大,面對這些困難的耐力及克服挑戰的勇氣也會越強大。因為讓孩子透過繪本看看別人的故事,在別人的故事裡活一遍,無形中也增長了自己面對成長的堅毅力量。 總之,幼兒期的繪本共讀可以說是孩子一生的無形資產,也是親密育兒的記憶,更是將來所有學習的第一步。這樣的學習可以運用在母語上,當然也可以活用在外語的啟蒙學習上,也有助於良好生活習慣和道德情操的養成。而且這是一種讓孩子不會拒絕,且會漸漸愛上聽故事的方法。而且,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獲得的,可能將比我們當初所預想的還要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