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ngel 妤&搞怪威の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親子教育 文章

2005年11月10日
公開
25

多給予孩子時間、信心、陪他成長。 1.孩子出生如一張白紙般,既然給了他生命就應該給他關懷,給他愛。我們都希望孩子不但成一長而且長得比我們更好,所以若孩子有低成就這方面的問題,希望我們自己倒回原點與孩子一起成長,給他信心,因為我們給予不足的,自己也要承認。    2.利用周邊資源協助,利用輔導人員醫師。我們有位家長表示孩子功課雖頂尖,但運動細胞欠一缺,他就利用周邊環境,且父母陪孩子一起運動,提昇他運動的機能,所以孩子現在國中生一活過得很快樂。大家皆希望做父母的都能停住腳步回過頭來看看孩子,他們欠缺了些什麼。 3.用愛引導、多關懷、多關心、多輔導。不一定是孩子,大人也希望別人關懷、關心,更需要一人家輔導,中國人很吝嗇講「愛」,若對孩子說:「我愛你」,好像很丟臉,我怎麼可以愛一你,我只能指導你。我相信隨著時代進步,改良,應開口講「孩子,我愛你。」在剛開始講一時,孩子可能覺得我父母今天怎麼了,是不是有點發燒?但是多說幾次以後,相信孩子也能很快樂的告訴你:「爸爸 ,我愛你。」我曾在課堂上要求孩子回去講「媽,我愛你。」第二一天,學生對我說:「老師,我媽說我今天是不是在學校跌倒了?怎麼腦筋有點秀斗了。」一但我對學生說:「不用怕,你沒發現媽媽在笑嗎?」他說:「對啊!」我說:「這樣好了,一今天回去再說。」 4.教學方面,家長應該突破傳統。每個人都有個別差異,矮的人很羨慕高的人,可是人的生長機能本來就是如此。每人個別差異不同,所以不應用同一個標準。 5.學校需要有補救教學。 6.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應以學科為重,社會都需要每個階層的人才。 第二組「父母或學校如何面對經法院裁定保護管束的孩子或學生?」  報告人:吳沙國中輔導室陳金來主任  報告內容: 1.告訴孩子,父母已盡力在維護孩子的權利,讓孩子能了解父母在關心他。 2.讓孩子盡情訴說內心話或委屈,並且告訴孩子,父母完全了解孩子內心的難過,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站在孩子這一邊。 3.告訴孩子錯誤的地方,讓孩子能夠由衷接受他的錯誤,並知道改善、改進。 4.告訴孩子記取教訓,以後不要再犯如此之過錯。 5.勿將孩子貼上標籤,以免孩子自暴自棄。 6.多多關懷、鼓勵孩子。譬如,多跟孩子在一起,鼓勵他上進或說些曾經犯過錯 而且勇於改過並有成就的人。 補充報告: 報告人:觀護人室陳正祥主任 個案:少年在路邊拆廢棄汽車零件,他拆了一個多小時,沒有犯罪的意圖。但汽車上有牌 照,表示有所有權存在,雖然是不要的。許多少年會誤認那是別人不要,或明知那是偷來的贓一車,丟在路邊,他去拿也算偷。 建議:學校在教育時,要多加強校外實習。如舞廳、賭場或不良場所也應帶學生去看看,讓學生了解不良場所的型態,讓學生有所分辨。不要任意對孩子貼標籤,使孩子認為我壞,就一直壞下去。就個案,我們要告訴孩子,相信他不是有意要去犯罪,應站在孩子立場設想。 個案:孩子涉嫌販賣安非他命。朋友的朋友因無管道,所以透過這孩子幫忙,以同樣的價格來給他的朋友。在此情況下,以同樣價格買來,目前好像是沒有營利圖利的意思,就不算是販賣,但警方是以移送販賣,目前正在收容中,法官如何認定,不予置評。 建議:家長遇此情況,要循法律途徑,委任律師或詢問「便民服務中心」。 第三組「如何讓父母拉近與子女之間的距離?」  報告人:親親托兒所劉淑貞所長  報告內容:   要拉近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距離,這距離如何產生?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父母和問題家庭,問題孩子的產生是從父母的管教方式來發生的。父母感情如果是很好,當然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人格發展,孩子看在眼裡就學下來了,從潛移默化,模仿中就學到如何與人相處,若孩子在安定、美滿的家庭成長,他的個性一定較安定,情緒較穩定,將來他走入社會也會以較溫和的態度與人相處。   父母要有欣賞孩子獨立人格的態度,要尊重孩子,孩子的個別差異我們完全要尊重,父母不應以父母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甚至父母將自己小時候的不足加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多方面的壓力,這方面只要為人父母自己稍微反省一下,都會想到是我要從孩子身上找到我以前的影子。我以前不足的地方,我希望今天我的孩子能多得一點,這是很不公平的,所以父母與孩子間的距離,應是父母的態度引起的。   距離的引起,以一個很小的孩子,他跟你相處之間,您跟他說話時態度,說話的距離是怎樣的方式,這就很明顯具體的距離。孩子小,父母是否也跟他一樣採取低姿勢來與他說話?或是站立著?孩子小,他要抬著頭,仰望著您,他那樣的壓力,我們大人應可感受到,就如同現在我站著,你們坐著聽我說話,你們也會有個壓力。所以父母與他談話,一定要採取低姿勢與他同高,這樣是最好的,甚至拉拉他的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分享到一位觀護人的體驗,小時常會做些大人不能接受的行為、動作,甚至上課時偷吃東西。他知道不能吃東西,他為什麼要吃?他只是要引起注意。孩子的皮,不聽話,不見得其本質就是如此,他或許只想引起你的注意。父母別忘了,孩子要引起注意的動作,不是真的那麼壞,勿用大人的眼光來評價孩子的人格發展。 一、「傾聽」:孩子需要你幫助時,你如何去聽他心裡想告訴你的話?父母也許都很忙,尤其一當你忙時,孩子來打擾你,你會覺得真的很煩,可是你是否想過,孩子需要你時,就那麼一點點時間,為何不給他呢?傾聽是父母都需要學習的。 二、「接納」:孩子在與父母相處之間的情感上須學習到接納對方,如何尊重、接納對方。這不是用語言說:「我接納你」就足夠了。 三、「同理心」:孩子表達出他的需求或委屈時,父母如何了解他心裡感受?或許我們不容易把孩子心裡的話,用大人的口語來說。例如:孩子哭著過來,我們常說:「你哭什麼?為何哭?」都用問號來問孩子,為何不同理一下,「你現在很難過是不是?」讓孩子感到我同理、接納他的想法,第一個讓孩子回答的對話是「是的」、「對的」,接著應很容易與孩子拉近距離。父母要學著如何聆聽孩子心裡的話,讓孩子感受到真的了解他心裡在想什麼。 四、愛,要告訴對方:不只用言語,肢體語言更需要。肢體語言讓孩子感受到你真正愛他,一尤其父母的眼睛,他很能接收到您給的是愛?抑或責備。 第四組「師生或親子間發生摩擦問題時,如何有效運用社會資源,尋求協助?」  報告人:復興國中輔導室游淑珣主任  報告內容:   每個人的成長是一直不斷向上的,成長過程多少都會遭受到一些問題。當他是社會可接受的範圍之內,我們需要教育單位、學校、家庭來給予支援,目標是在個人的成長或適應,將來他能追求個人最大幸福。當他的行為超出範圍之外時,我們需要社會輔導單位的支援,這就是需要支援的對象。 一、遭受到問題時,他需要社會資源一些幫助。   從近的方面,他的家庭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很好一的資源。所有學校的輔導人員常談輔導的無力感,重點就是在家庭。慈懷園能辦此活動,我們把家庭的根源找出來,可能他的親友支持系統就是一很好的資源單位。「同儕關係」, 學校常發現逃家,逃學的同學,都是從同儕關係裡找到的。個人本身即是一個資源,如何發現這樣一個資源?本身發生問題時,自己可幫自己,但如何發現、引導它? 二、社區資源方面,每一學校、單位,都有很多社會資源,將之歸類幾項:   1. 宗教,可以是一個個別式的輔導,如心靈的告解或個人的精神溝通。可以是一個團體方式的。例如:福崇寺的團體規劃營,提供予個人成長一個很大的幫助,即是資源所在。   2. 社會團體、工會可能可達到預防發展方面功能。   3. 親友鄰居系統方面,可能提供予我們許多的資訊。   4. 家長會是我們一直忽略掉的,許多都流於形式或捐錢。   其實,家長會可以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推廣方面的功能,可提供我們注意很多不應發生而發生的事情。這是家長會應加強它的功能。 三、醫療系統方面,有很多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護士、宗教人士,皆可提供個人心靈方一面的協助。 四、社會輔導單位也許有一部分是推廣預防功能,有一部分是屬於治療方面的功能。   生命線,在宜蘭縣做了很多的事:張老師也提供我們團體方式的活動:各校輔導室亦是社一會重要輔導單位的一環,很多問題出現在學校,輔導室就可以解決,不需再求助社會資源。   慈懷園也是一重要單位,提供很好的安置及輔導功能。   縣政府的社工員,幾乎是與學校協調、聯繫的一個單位,幫助學校解決很多問題。 必須思考問題:  1.編列預算適當的問題。發現整個預算可能強調某一方面,而忽略到另一方面,尤其像兒童福利、殘障這方面是一直需要加強的。     2.有效的推動運用社會資源的死角。在辦很多親子活動時,當是該來的沒來。這死角上如何推動的問題,可能必須要從個人的最現實的問題來考慮,如托兒的問題、安置的問題,交通的問題。若能從這些地方加強的話,他可能樂於接受來參加親子教育,運用社會資源時可能會比較沒有負擔。     3.社會資源利用的方式。在處理個案時,最重要目標是減低個人壓力。運用的方式可以是座談、媒體宣導的方式比較,屬於團體的宣導講座;而個別的方式,社輔的單位運用,就必須根據個別的問題解決。 五、綜合座談:   如何幫助較特定的一些孩子?這些家庭裡產生出來的孩子,充其量就是如何讓一個惡棍變英雄?這些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可能是比較不被接受的。若有機會讓孩子把他比較善於表現,體能比較強,情緒比較強,轉換成對社會有貢獻,可能是很好的。在生物學上這類型孩子在感官追尋度上是較一般孩子強的。在個別差異裡,有相當多適應不良偏差行為的孩子,本身在先天感官追尋刺激度,比一般人高一點。   舉個例子:有些孩子喜歡在響尾蛇出沒地區露營,有些孩子則為了安全寧可走在公路上健行。屬於較喜歡追尋感官刺激度高的孩子,會選擇響尾蛇出沒地區露營,或高空跳傘。若已了解孩子有這個先天的特性,特質的話,我們就應該製造這樣一個學習環境機會,滿足他先天性的這些能力。若對這孩子是用體罰、高壓的方式,讓他有機會反彈,反抗的時候,我們得到的結果是非常糟的。若給他的機會是他可以去貢獻,可以保護別人,可以去為大家服務的,學校社會給他這樣管道的話,他也許會變成一個英雄。若有概念,我們去輔導有這樣特性孩子,其實方向是很明顯的,找出他能表現出他自己的部份。   對於保護管束孩子這部份,還是要打破零分到一百分的迷思。若能打破對孩子要求一百分迷思的話,這孩子可以在學習環境內很快樂,就像「夏山學校」裡說的,允許這個學生在教室外逗留、遊玩,家長也要能接受,一直到教室裡的嘻笑聲,吸引了這個孩子,讓他走回來。所以同時我們應在這種狀況下,允許這個孩子給他一點時間讓他去反應一下,但往往我們給他的時間都太短、太急了。事實上,他在一個時間壓力下,可以慢慢的表現出我們所期待的,但我們常在他還未表現出時就把這門關上了。所以我們要能等待,要能先檢討自己能否改善我們的學習環境?我們不要只是一百分的迷思。   若要拉近親子問的距離,我們急於講很多方法技巧,其實沒有什麼用,重點在於若這些父母他們沒有察覺本身應改變的話,再多專家、輔導老師都沒有用。法律上已有規定,孩子出狀況的話,父母要接受「親職教育」講習最少四小時。這孩子是否受暴力侵害、虐待、或父母允許孩子出入不良場所。這些父母要上「親職教育」,我們沒有落實。為何沒落實?因為民間沒參與,或沒將這社會給他這樣管道的話,他也許會變成一個英雄。若有概念,我們去輔導有這樣的課程標準化。我們應有這樣的場所訓練或運用民間社團,甚至家庭教育服務中心的單位代訓。父母的確要去執行上這樣的課,我們沒有做到。利用學校也是一個很好的管道,為這些父母親在職教育,因為這些法條有了卻沒落實,我想是因為沒有這樣的課程出來。   我們要幫助這些父母,現在討論的都是我們懂的,我們的關鍵動力學,應從何著手?在座的義工有沒有真正走入到社區裡?其實可以一、二人到一個鄰、一個里,幫忙這些父母親。而該來的沒來,是因為他生活忙得要命,為了討一口飯,甚至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都不喜歡自己了,這些人更需要我們把這樣的課程開發到社區裡,甚至一對一都可以做起來。若覺得今天應該動一下的話,不只靠慈懷園,不只靠社會科來做,我們自己帶領一些義工到社區,就可以自己來做,做一些成長團體。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並不表示就沒有問題,孩子不會有問題。父母天天與孩子在一起,孩子還是出問題。所以還是要回到大人本身要學習到了解自己,要與老師密切接觸,要去各方面收集孩子的資料,要了解我們的孩子,可是真正重要的是,大人要先了解自己,你的情緒到底怎麼了?有多少是因你的情緒而傷害妳的孩子?大人一定要常在時間去看自己今天對著孩子講的這些話,情緒的發動裡,自己到底怎麼了?自己有沒有問題?   偏差行為一定要立即處理。保護管束的孩子,我們如何幫助他?他自己已經知道他在接受處罰,他非常沒有信心,所以,如何讓這孩子恢復信心?通常要幫助他,在他最需要時,我們能在旁陪他。一個接受保護管束的孩子,經過觀護所時,他的頭髮可能被理平頭。我們能否去要求收容所不要把這些行為犯錯的孩子,將其頭髮理平,否則他根本不願意回學校,也很不願意再回到正常的社會團體,他只能躲到同一類的團體,因為大家都理成平頭沒有關係。所以這是不應有的,標籤的部分應要先拿掉。就藥物濫用,勒戒一樣,他要戒除的時間會經過幾個痛苦癮期,一般最少要三次以上,他的偷竊行為、使用藥物會再發生,發生時,你是否有耐心?是否願意原諒他?你願意陪伴他?經過幾次後,罪惡感漸產生,因為你總是那麼信任他,在他旁邊,你沒有因為他犯錯而馬上失望反悔,不理他了。所以對於保護管束,行為偏差的孩子,我們要隨時在他旁邊而且要接受他再犯,要有心理準備。往往輔導人員在他第一次再犯時,就已經氣餒了。對於保護管束或行為偏差的孩子來講,特別要有耐心。   至於父母與孩子間的距離,我常發現有個現象,一個家庭裡只有一個父或一個母與孩子特別親近。在比較會有問題的家庭中,通常只有一父或母專門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事,這個人就擋在另一個父或母與孩子當中。舉例,大部分家庭都是母親一直在處理孩子的事,她也害怕父親比較不接近孩子,而父親認為這歸母親管,同時等機會要來評價這位母親。所以母親剛開始常是掩飾或站在孩子那邊,或說「我處理就好」,等事情變大時便成了父親責怪的對象,同時,她會把情緒轉移,責怪這孩子,因為孩子使她的母親角色沒扮演好,讓別人把她看低。   要講求拉近與孩子距離,平衡很重要,兩個角色要同時單獨與孩子發展,不要只依賴父或母,因為分工之下,很可能會出現以上這種問題。 不要用條件來愛孩子:若要與孩子接近,不要讓孩子以為,因為我不夠好,你比較不愛我;或者是若你比較好,我比較願意愛你。通常父母會用這種條件的方式來愛孩子,孩子的挫折感特別容易變得很大。   在輔導這些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考慮到在這裡頭是否放了太多我們個人的需求?就是滿足我們自己,我們要印證我們的能力,我們太以專家的建言給他。在做這工作中有「三不」要特別注意,當我們要幫助別人時。  1.不給建議:勿用專家的口氣給建議。  2.不給予批評:不要批評「你又犯錯了」,很多父母與我們談完後,會覺得有罪惡感,         很糟糕。是因為我們批評了他們的好或壞。  3.不要探詢:不要探詢,他不想講的部分,往往這工作非常助人,不小心的話也非常傷        人。   若這「三不」能避免的話,通常我們以誠懇的態度看他們的需求是什麼,記得不要常先滿足我們輔導員自己的需求,這樣較容易讓一個個案或較有問題的家庭願意與你長期的接觸。若你輔導的個案,忽然不見了或不再找你,表示你有問題,不但沒幫上忙,反而在傷害他,所以他躲掉了。謝謝!

家可以像天堂

2005年11月10日
公開
15

女兒的同學來作客時,看到我們全家人不但同桌吃晚餐,飯後還會在客廳閒聊,很是羨慕,她對女兒說………   家是愛的窩,是風雨中的避難所;好好經營,家居樂趣多,家可以像天堂。我們家人口簡單,女兒七歲的時候,人在美國,沒有玩伴,我們給她買了一隻小鸚鵡作伴。女兒幫 小鸚鵡取名叫Birdy--寶弟,寶弟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一家三人常圍在鳥籠邊,對著牠講話。不到三個月,寶弟竟會把我們教牠的「Come on,Birdy」說得一清二楚。只可惜,通後院的門有一天開著,不小心,寶弟飛走了。   現在人在台灣,我們家還是有一隻小鸚鵡,只是牠不說話,但每當鋼琴聲響起,或我引頸高歌,牠就會點頭,並吱吱叫個不停。一隻小小的鳥兒,就給我們家帶來不少歡樂。女兒十歲時,我們家添了丁。他今年讀國三,為了學校的儀容檢查,一個月要剪髮一次。看到太太幫我理髮外,還要剪兒子的,太辛苦,於是我自告奮勇,雖然了無經驗,還是樂意擔起理髮師的工作。頭一次剪,兒子的反應還好,他的同學也說「還不錯」,後來我信心愈大,技術愈好。現在已兩年了,他要我剪什麼髮型,幾乎只要我花上半小時,都能「包君滿意」。 玩遊戲也貼心.互動帶來快樂   一家四口常找機會一起玩遊戲,遊戲都是美式的,像Connect Four, Battle Ship, Monopoly等都很有趣。我最喜歡的一種叫Trouble,四個人圍著桌子,競爭激烈,緊張刺激。最後不管誰贏,大家都會笑成一團,這也是天倫樂。女兒的同學來作客時,看到我們全家人不但同桌吃晚餐,飯後還會在客廳閒聊,很是羨慕,她對女兒說:「妳跟妳媽好像有說不完的話,我跟我媽都無話可說。 」其實大人都太忙,沒有時間給孩子,所以彼此才會溝通不良。一家人除了女兒外,都是六月出生。女兒自認「生不逢時」,以無法跟我們一起慶生為憾。但她都會為我們三個壽星畫海報、掛氣球,並寫生日卡祝賀。暑假夫妻倆偶爾出遠門一兩天,看家照顧弟弟的是她。每次我們回到家,都會因大門口貼著「Welcome Home」的大字報驚喜,而屋子裡一塵不染,餐桌上擺置鮮花,主臥房床單換新,更叫我們覺得,愛已得到了回報。兩個孩子跟媽媽的互動很多,小的常會依偎在妻的懷裡,安安靜靜地讓他媽清耳屎。女兒除了愛跟她媽媽彈琴唱歌外,也常幫她捶肩按摩,甚至她愛媽媽更年輕,也常在妻的髮堆中找白髮,細細地予以拔除。 主動親近別人.以愛拉近距離   在美國時,家裡常有客人,後院種的十棵果樹,就是幾位台灣去的新移民栽的。時隔二十多年,那些果樹依然存在,每年結果纍纍,新的屋主吃都吃不完。我們也常帶著孩子去探望教會的會友,孩子每到人家家裡,碰到有害羞的小孩不敢出來見人的,他們都會主動跑進去臥室找小朋友玩。從小他們見慣了人,就比較能拉近與人之間的距離。兒子學校的老師曾把班上一位女生交給我們輔導,要她下課跟著兒子回家,寫完作業再走。那女孩跟阿嬤一起住,阿嬤不管事又不識字,無法督導 。她寫完作業後,有時也會留下來跟我們吃晚飯,家裡多了個人,也熱鬧了許多。只是,同樣是孩子,有的有人關心,有的回家後看不到父母,真是情何以堪。 夫妻同床共眠、 有愛永不失敗   我們夫妻結婚已經二十八年,在美國的十七年期間,由於工作穩定,起居作息正常,兩人幾乎是天天一起刷牙,一起上床。現在比較忙,刷牙末必能同時,但還是睡同一張床,蓋同一條被子。同床共眠有許多好處,至少:睡前有時間談心;踢被子有人蓋回去;萬一作噩夢,也有人幫忙搖醒。   根據美國的一項家庭調查報告指出,七百五十對結婚超過二十五年的,成功秘訣有三: 一、彼此委身。 二、欣賞對方。  三、常在一起。      三點我大致做到。常在想為什會有那麼多怨偶?那底多青少年犯?有沒有解決或預防家庭出問題的方法?聖經說:「Love never fails.」--愛永不失敗。愛能遮蓋過錯,療傷止痛。為人父母的,若能彼此相愛,並多給孩子時間,陪著他們一起成長,家,都可以變得像天堂。

教育子女著力點

2005年11月10日
公開
17

  前言:   我是一個「宜蘭囝仔」,每一次回來宜蘭,都備感親切,剛好我看到我的堂兄弟在座,我們可以說自小即一起到山中討生活的,山上的人就是靠山吃山,我和父親專跑羅東線,在羅東賣水果,也許在座的羅東鄉親,你的家人就曾向我買過水果。我當過零售、中盤、大盤,也去過台北賣水果,所以說我覺得一個在困苦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一定能慢慢的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我對自己的故鄉有特別的感情,因為每個人都很「古意」、很「熱忱」;宜蘭囝仔都很「土」、很「樸實」,很肯努力奮發的,企業界裡,若要組織一個團隊,要找人時,他們喜歡找宜蘭人,因為他們對宜蘭囝仔感覺特別好,尤其在口試時,坐下來的氣質就是讓人感覺很純樸、很認真,這就是宜蘭囝仔的特質,但並不是因為純樸,就不去關心、重視子女的教育,而我今天就是來和大家討論「教育」孩子的事。   我認為時代在快速變化,所以我們對待小孩、教育子女甚至待人接物,也應要有所轉換。因為我們的子女未來所處的生活環境相較於現今社會,其變遷的速度是目前的四倍,所以若我們不教育他們如何去適應那變遷的社會,我相信有一天,他的生活會遇到一些困難,我會提出一些數據,提出一些推估,讓大家對未來有多一些了解,也去感受到社會在變,所以對孩子的教法、甚至對子女的期待,也應和過去不同。我們知道進入公元2000年,也就是所謂e世紀(Electronic age)電子(通訊)時代,社會變遷很大,所以說我從種種的學術研究和世界上的一些趨勢來和大家分享「如何教育子女」。   在我二十幾年來,從事教育、心理諮詢所遇到的孩子,如果一段時間未見面,這些孩子即產生變化而不同以往,二十幾年前,孩子所發生的事和現在孩子所發生的絕對不一樣,二十年前孩子所要打拼的重點和未來我們小孩所要打拼的重點也不一樣,所以今天我的講題是「教育子女的著力點」,也就是說我們對孩子要用心在那裡,要注意那幾點,我從這方面提出來與各位鄉親分享。過去我們只要學個識字,即能勝任社會上的工作,識字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但是現在你若不會使用電腦、上網路獲取資訊,就無法生活,就像一個不識字的人,現今每個小孩從國小就學習電腦、使用網路,但是他們是否真的在用電腦獲取知識呢?他在網路上探險,去看色情、暴力,以及你不希望他看的東西,然後在交談室中和陌生人談天,當你進入房間時,他就立即進入文書處理狀態,說他正在打字、學電腦或交作業,你不相信,但你不會電腦也只好相信。電腦很方便,但也有太多不好的東西,色情、暴力、他們任意在虛擬的網路世界探險,成天在電腦前打電玩和人聊天,把自己假設成別人:一個國中年紀的女孩在網路自稱是一個大學生,一個五十多歲中年男子在網路自稱是一個美少女……而漸漸偏離現實、逃避現實,造成「虛擬人格」。   另一方面,現代人每天接受許許多多資訊,形成「資訊焦慮」,是是而非的資訊令人目不暇給,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形成強大的壓力,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委託哈佛大學做過一個研究,後來提出一項呼籲,如果人類沒有好好注意情緒的發展、適應能力的開展的話,那麼公元2020年時,人類的第一大疾病是心臟病,第二號疾病是憂鬱症。心臟病越來越多是由於情緒生活所引發的,而憂鬱症更是受情緒跟情感問題所帶來的。這個呼籲值得我們留意,那是一個人失掉了適應環境能力的一種現象,雖然我們不希望這個推估成真。請各位仔細想想,2020年時您的子女將面臨怎樣的世界,不要等20年後再求助心理醫師、輔導人員、社工人員,現在就為子女思考未來,教育他們學習去面對應變未來的世界。接下來,為因應未來快速變遷的社會我提出以下幾個教育子女的著力點來和大家分享: (一)培養子女主動學習的習慣   一個能自動自發的人,不管社會進步得多快,都會不斷的學習,一直追上時代。一個孩子能培養出這樣的習慣、基本態度,他才能真正的適應現代社會,才能不斷的成長。期望孩子能有自動自發的精神,有幾個觀念需要注意: 第一、培養健康的自我觀念   孩子有好的自我觀念自然會比較有信心,感覺自己有價值,因此也比較能自動自發。培養孩子這方面的技巧,是你無論如何要欣賞他在生活或工作中所表現的優點,不要認為孩子幫你洗碗是應該的,他洗完碗後你應該說:「哦!你的碗洗得真乾淨,實在是很好。啊,你還懂得把流理台擦乾淨,我真欣賞。」就是這樣,你不要講聰明或能幹那些抽象的字眼,要真正講出:「你把碗洗得很乾淨。」這就夠了。適應生活的能力是一點一滴養成的,平常能欣賞孩子對的地方,指導他改正錯的地方,他就不會變成不好的自己,自我價值、信心、尊嚴也會慢慢的建立起來,對自己期許的動力更會持續增強。 第二、教導孩子能幹   越是能幹的孩子越能自動自發,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培養孩子各方面都僅一點,在他兒童、青少年時期就要求他把平常的工作做好,他就會越來越能幹,這種情況我們在心理學上說他的自我功能是好的。自我功能好有三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個因素是情緒習慣不錯;第三個因素是有毅力去完成應該完成的事。一個孩子貝備有這三個因素,就表示他的自我功能很好。 第三、主動學習的身教   美國前教育部長賴利曾經說過:「每個父母一天至少要陪孩子念幾個小時的書。且家裡應該要有足夠的讀物可以閱讀、討論。我們要給予孩子較多的陪伴跟鼓勵。」做父母的能主動學習,一有空就看書,孩子自然會吸收這種主動學習的態度,自動自發的能力當然就越來越好。告訴各位一個故事。我有一天坐計程車,看到計程車司機座位旁邊放了一些書,這些書都是一些現在暢銷的、跟得上時代的作品。我說:「司機先生,我發現你是個用功的人,你受過高等教育吧?」他說:「老實說,我只有國中畢業。很久以前,我的孩子還在讀國小時,我去聽了一場演講,那個演講者說:『只有你自己陪孩子閱讀,孩子才會閱讀;只有你自己不斷進修,孩子才會自動自發的讀書進修。陪孩子讀書並不是坐在旁邊指指點點的教地做功課,而是你要讀自己的東西,因為重要的是,你主動學習的態度可以影響孩子。』所以我就照做,買了一些書跟孩子分享,從簡單的書到引起讀書的興趣,到現在讀這麼多書。我的四個孩子每一個都讀國立大學。就是去聽了那一場演講,當時年輕的我,養成這個習慣,我的孩子也受惠無窮。我讀過的書就擺在客廳裡,孩子也會拿去讀;孩子買了書也會告訴我這本書值得看,我們就這麼不斷的學習。」 第四、主動嘗試的機會   我是很肯花工夫、也很勇敢的讓孩子去做一些嘗試的。記得孩子正要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問他:「你敢不敢自己去外婆家?」「敢啊!」我說:「好,你如果敢那就太好了,我給你銅板,你自己坐車把這個東西帶去給外婆。」那個正要升中班的弟弟說:「老爸,我也要去,我也要跟哥哥去。」我問:「哥哥,你有沒有辦法帶弟弟?」他說:「我有辦法,我敢!」於是哥哥就帶著弟弟到外婆家。從我家到木柵外婆家必須坐指南客運,大家都知道指南客運的開車速度是很快的,但是我勇敢的讓他們去嘗試。   於是兄弟倆手牽手到外婆家,我就變成偵探跟在後頭。這個哥哥帶得很好,他讓弟弟先上車後自己再上,我則叫了一部計程車在後頭跟著,看他們在政大下車後,怎麼走、怎麼過馬路、怎麼把東西送到外婆家再繞回來,總共花了一個多小時。自從讓他們這樣試過、看他們過馬路的情況後,我對他們就有信心了。你要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如果你處處害怕,怕油會噴到他的臉,怕他會迷路、出意外,等孩子長大後他也什麼都怕,什麼都要問你,你反過來覺得他沒用,那就太晚了。   教導孩子自動自發的精神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平常就要給他機會,讓他有勇氣去嘗試,但是千萬不要沒有教就讓他去嘗試。你必須教會他注意事項後,再勇敢讓他去試,而且要在旁邊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你對他信任, 孩子就會顯得不一樣,像我剛剛請到我那兩個孩子從外婆家回來時,我發覺他們的胸膛突然間長厚了,他們感覺到一份特有的自尊,覺得幫爸爸完成一件重要的事,變成一個有用的人了。   智慧其實可分為七種類型: 一、語文智慧   二、邏輯----數學智慧   三、音樂智慧 四、空間智慧   五、肢體----動覺智慧   六、人際智慧   七、內省智慧 身為父母應認真發覺子女這七類智慧最佳者,再去帶動其他智慧,而不是一味要求父母所期待發展的智慧,而研究指出:人類的學習10%來自書本、15%來自聽聞、75%來自生活體驗。所以,不要一切都幫子女安排好,更不要讓子成天補習上課,那將使子女失去主動學習的動機,讓他懂得去處理,應對變遷的社會,從生活中得到良好的體驗,而主動性是跟大人學來的,讓孩子能夠掌握自己最擅長的那部分能力,好好去開拓它,同時以此培養多元的智慧,有了多元的智慧,我們就能夠適應和應付這個自由開放不斷進步的社會。 (二)培養子女情緒管理 第一、良好情緒教育的開端   我們如果希望子女在這樣一個繁忙、高競爭的環境裡能夠適應得很好,那麼他就必須要有良好的情緒,因為情緒比較穩定的人,不只是在待人接物上表現良好,他的創意、穩定性,甚至對於某些理念跟原則的堅持,也都有比別人好的表現。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在我們的人生、事業上,IQ決定成功的機率是20%,而EQ則是80%。我非常相信這項評估,因為在我長期的諮商、觀察中發現,有很多非常聰明的人卻經常幹出傻事,只因為跟老師吵架,竟然放火燒掉資料室;因為感情發生問題,軌把情敵給殺了,因此而斷送掉自己的前途甚至生命,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情緒狀態不好,適應環境的基本態度受到很大的情緒干擾。 第二、避免不當的身教   心理學家羅傑斯Dondld,J﹒Rogers)在一篇名為《我們如何教孩子懼怕》的論文裡說,孩子的懼怕通常是透過我們的身教學來的,很少是透過語言。父母親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現出的不安全感,孩子會直接拷貝過去。近日的九二一大地震,我們就發現,災區的孩子說我聽到爸爸媽媽大叫,他們比較害怕,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懼怕大都是你在沒有覺察的情況下教給孩子的」,它會對孩子構成嚴重的壓力。我曾提過的提出多元智慧觀念的心理學家迦納,也同時提出了另一個問題,今天教育上最大的失敗是甲等主義、升學主義、功利主義,這三件事足以讓一個人在學習上產生扭曲,構成嚴重的壓力,以至於無法開闊的發展自己的潛能。你滿腦子都是功利,對孩子產生壓力,壓力引發懼怕,焦慮就隨之而來。其實人很少被他的功課或一個正當的負載給壓垮,真正會把自己壓垮的是懼怕所產生的壓力,是害怕時所增加的垃圾負載,這些垃圾負載會把人給完全淹沒。所以我們在做情緒教育時,強調必須有好的身教,即使碰到不如意的事,也可以笑笑的講出來,或先把它擺到一邊,然後高高興興談點別的,聽聽值得歡喜的事,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情緒教育的身教。 第三、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身為父母者要注意發展孩子的責任感跟信心,要容許孩子去做一些嘗試,不要批評他,越是能讓他主動去嘗試,他越不會害怕,越有成功的機會。我每次完成一件事,我的媽媽都會說:「嗯,你做得不錯。」這樣的態度好像會遺傳。其實,你只要讓孩子多去嘗試,他就會多才多藝,不過孩子做好後,要記得對他表示欣賞,他就會更勇於去嘗試更多的東西。勇於嘗試是一個人成功的基本要件。你讓孩子主動去試試看,他就會有責任感,有信心就不會害怕。 第四、教導樂觀的態度   我們要教導孩子樂觀的態度,孩子越是能樂觀的面對未來,也就越勇於嘗試和接受挑戰。樂觀與悲觀最大的不同在於,樂觀的人會鼓舞自己、激發自己,碰到失敗時很清楚的知道,失敗只是一點,大部分還是好的;悲觀的人就不懂得鼓舞、激發自己,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只要碰到失敗就一切都完了。所以我們要常常提醒、注意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態度,以便能引導孩子產生樂觀的氣質。 第五、優點教學   情緒教育的最後一項,就是要能經常欣賞孩子的優點,才有機會去糾正他的缺點,千萬不要以糾正缺點為教育孩子的重點。一個家庭裡的成員能彼此欣賞,就表示能互相支持,就能使情緒越來越穩定。如果我們在這方面做的失敗, 孩子就會退卻,情緒狀態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我常用父母親看孩子的成績單來作比喻,你是看「怎麼只有六十分,不用功」,或「不錯喔,已經六十分了,再加油一下,一定會更好」呢? (三)培養子女生活基本規範   生活規範是一個人的基本生活紀律。孩子有好的待人接物的禮貌習慣,懂得如何處理朋友間的紛爭、拿捏應有的分寸,跟人的衝突就會減少,成功的經驗相對地也會增加;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有好的作息習慣和紀律,生活適應乃至於學習適應都會比較好,信心也就能逐漸增強,這都是一些基本的生活規範。 (1.)建立延緩報償的習慣   講一個我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分享。我的孩子念幼稚園時,我總是會偶爾帶孩子逛百貨公司順便買些東西。在出發前我會先跟孩子說:「明天我們去逛百貨公司,你們想不想去?」「想去!」我說:「去的時候當然會帶你們到玩具部去盡情的把所有的玩具看個過癮再回家。可是我們今天就不買玩具了,下一次我們儘量省錢來買你想要的那個玩貝,可能要分兩次或三次的結餘才有辦法買,這樣好不好?」他說:「好。」看完後再問他:「買不買?」他說:「不買。」我覺得不好意思,就說:「那個小老鼠一隻才五塊錢,我們買一隻好不好?」他說:「好吧,也好。」就買了一隻小老鼠回家,到了百貨公司門口,我說:「你們表現得太好了,我們到地下室買根棒棒糖鼓勵自己。」就一人拿了一根棒棒糖,高高興興、浩浩蕩蕩的準備回家。「現在是坐計程車好呢?還是坐公車好?」他們說:「坐公車好。老爸,這個錢要省下來,是要買那個玩具的哦。」   平常我會跟孩子說:「爸爸跟媽媽都是上班族的,一共只有這些錢,不能超支,所以我們出去時第一要買吃的、穿的、用的和文具,這是用錢的優先順序,再來的順序就是買你們的玩具。但是如果到最後我們的錢實在買不起玩具,那就要衡量我們剩下的經費預算分幾次節餘來買,不會疏忽玩具的。」   再下一次出發到百貨公司前我還會先說:「如果想多省一點、多留一點錢買玩具,我們就不坐計程車,坐公車。」孩子想一想說:「坐公車、坐公車。」節儉的精神就出來了。到了百貨公司東西都買好了,就一起到玩具部去,快到之前我總是會蹲下來提醒他們,別忘了我現在總共只有這些錢,如果你要買的玩具超過我們的預算,我們可以把錢省下來,下次來時再累積節餘的錢來買。他們就問:「老爸,那你一共還有多少錢 ? 」我就說:「你看看,就剩這麼多。」這樣一來,他們很快就學會算術了。一進去,他們看完後說:「老爸,我要買搖控汽車,那一部車子我最喜歡。」我說:「好啊,可是我們今天的錢不夠那怎麼辦 ? 」於是小孩子從這樣的活動裡學會了如何累積、如何節省,甚至於學會了一種很重要的「延緩報償」的習慣,不會非要不可。一個人如果看上一樣東西就非要不可,那是一種很大性格學上的缺憾,台灣話叫「破格」,是很不好的。慢慢的從生活當中去培養他基本的生活習慣,他就學會負責。 (2.)嚴禁濫看電視、開夜車   看電視也是一種生活習慣。我奉勸各位不要太常看電視,選擇好的節目,千萬不要縱容孩子看太多電視,寧可跟孩子聊天、歌唱、談話、閱讀,也不要看那些沒有營養的電視節目。還要注意的是,電視常是暴力跟色情的來源。並且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電視看得比較多的孩子,他的挫折容忍力會下降,智力的發展也比較差,原因在於電視是直接引導你,使看的人無法思考、沒辦法操作,所以他失掉了思考跟操作的機會和能力。所以你要適度的選擇好的電視節目。 我們也要幫孩子建立好的基本生活作息,規定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建立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很多國、高中的學生常念書念到半夜兩、三點才睡,第二天拖著疲憊的身子到學校,根本就沒辦法集中精神,整天迷迷糊糊的,晚上再去補習,回家後又搞到三點,請問他白天的時間是不是全浪費掉了?我一向嚴禁我的孩子在國小、國中、高中這段時間做這種事,而要求他們在白天眼睛一定要是亮的、耳朵是清明的,這樣老師講的東西你就可以記上七、八成,回家後稍稍複習一下就可以記得很多了。這些都是一種生活基本規範,生活規範越健全,孩子就會適應得越好,越能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社會生存。   同時我們也需要帶孩子學習一些基本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越好,溝通能力越強,就有友誼的溫暖,這種友誼的溫暖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做父母的除了身教之外,還要能夠引導他跟別人做朋友,勇於去跟其他孩子相處,這樣交友的經驗就會慢慢的增加。所以做父母的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做一些穿針引線的工作,我知道有些家長很善於使用這種動力,會邀集幾個家長把孩子聚在一起,一同去參加一些活動,比如說夏令營、遊學活動等,這對孩子的幫助是很大的。最怕的是你都不帶他出去,他就自己偷跑出去,每天跑到漫畫書店或電動玩具店,那才是麻煩呢!   交友是從實際經驗中慢慢學習來的,我們如果勇於踏出去跟別人合作,人際關係會有很大的突破。有些人有很好的學位,可是沒有得到應有的成長;有些人有一技之長,卻連基本的人際相處都處理不好,有時候甚至保不住工作,所以人除了需要在專業領域上下工夫外,當然也必須要有處理人際的能力,這才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 (四)培養子女正當信仰   什麼是孩子的心靈生活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宗教。不過我反對一部分的宗教,尤其是迷信的、把人的腦子教成刻板思考的宗教,這種宗教我們早就應該放棄掉。我所謂的宗教是指正信的高級宗教,像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等,這些正規的宗教可以給我們心靈的啟發。 (1.)宗教旨在開啟智慧   真正的宗教在於談生命之道,我們從何處來、往何處去?在這個人生裡應該怎麼做人 ? 怎麼做才是上蒼給我們的真正啟發?怎麼做才能符合極樂世界的要求 ? 怎麼做才能跟天理吻合?這些是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要給他的。我認為宗教是開啟一個人生命的智慧,只要違反這一點就不是宗教,只能稱為迷信的東西,是一種寄託而已。一個能真正開啟人的智慧、開啟愛的心靈,它才是真正的宗教。 宗教可以使一個人變得有豐富的生命力、豐富的感情能愛物愛人,我們稱為「博愛」;讓一個人肯長進、不斷的努力累積經驗,從而開啟生命的智慧,我們稱為「寬廣的智慧」。《聖經》裡這麼說:「我們要培養博愛,同時需要寬廣的智慧。」而儒家所講的是「仁智雙修」,仁就是仁愛,智就是智慧,其實是一樣的,它是儒家的道統。再來看看佛教,佛教說「悲智雙願」,悲、智就是慈悲與智慧,也就是愛;人要打開視野才能生活得好。有慈悲心、有愛心的人,就能讓自己跟別人相銜接,所以已立立人、已達達人,這是耶穌,孔子、佛陀所共同的教化。   我們從生活中看出生命的原委、生命的意義,使自己更為豐富;我們有愛、有熱情,可是也知道生命的侷限性,還有一個更遠的未來,那個末來我必須現在負起責任,必須現在的我是快樂的,有能力快樂、能愛人,我才是上蒼的子女,才是那個極樂世界的一員。這個精神生活從有限的生命跨到無限的未來,這是我們在教育當中必須教給子女的。 (2.)每個人都該被平等看待   如果你能每天回家時內心都很平靜、歡喜,都知道我今天沒有白過,懂得感恩,也懂得發展智慧跟愛,我相信這樣的宗教、這樣的心靈生活,是在未來的世紀裡所必須開拓的宗教。其實它不是新的,只是我們把過去宗教 信仰的錯誤面紗拿開,讓我們真正得到精神上的成長;心靈上的解脫,然後看到了光彩的人生,滿足這一輩子我 們到這裡生活的喜樂跟多樣性。 這樣的人生是寬廣的,這樣的人生是不拘泥於自己將來要賺多少錢,要有多高的地位,而是每一個人都是快樂的。我覺得教育的真正宗旨,是無論一個人的職業是什麼,無論學歷、地位,都應該被平等的看待,都有一份自己的榮耀跟尊嚴,而每一個人都知道來這世上只是扮演一個不同的角色,最後都要到那美麗的未來精神世界裡頭。   如果我們能帶領孩子看到永恆的、精神生活的這一面,就不會責備他為什麼考出這樣的成績,讓我們沒有面子了,我們就不會產生這樣的錯誤,不會做出這種違背教育正則的事 。生命真正最好的饗宴就在這個地方開始 ,我們有快樂有幸福,不會在差別之中產生屈辱和不滿,心靈就能真正得到滿足。這就叫精神生活,是心靈生活 的一部分。

何必對孩子動怒

2005年10月19日
公開
16

何必對孩子動怒 新迪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本文經新迪文化有限公司授權 作者:馬修•馬偕博士、金•帕列格博士、帕特里克•菲寧,黛娜•藍迪斯 照顧子女的壓力 身為家長,你很清楚壓力來時會有多種面貌。照顧孩子不僅是令人敬佩的責任,也是一種工作,需要你全部的承諾、無限的耐心,和恆久不變的關注。下面這一段文字摘自《當憤怒傷人時》﹝When Anger Hurts, Mckay, Roger, and Mckay, 1989﹞,描述的是為人父母必備的工作條件。 時間長。每一天的每一個小時﹝包括週末和所有的假日﹞你都有責任。假使你必須外出工作,那照顧子女的工作始於早晨你離家之前,而在進家門的那一刻繼續開始。而且並不是就寢之後,你就可以休息了。嬰兒和幼兒通常會在半夜裡醒過來,你的睡眠也可能因孩子生病或做惡夢而中斷。 孩子製造髒亂的本事是驚人的。你必須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收拾、清掃房子,擦拭食物的污漬、收拾玩具、洗衣服和清理散落在屋內的塵土、污物。即使孩子會負責收拾自己的玩具,家長也必須鼓勵、監督、訓練、安排,以及肯定孩子在掃除工作上的努力。 孩子總使你不得安寧。有孩子的家庭,總是充滿笑聲、哭聲和叫聲。孩子們會不斷地發問。任何需要安靜進行的事情,如閱讀、打電話或是交談,若有孩子在場,多半不能順利進行。 照顧孩子,是一項耗時費是且重複性很高的工作。洗衣服、購物和煮飯等家務,你永遠做不完。你還要負責孩子的接送,如送孩子去運動場、舞蹈班或牙醫診所。 孩子都是自我中心的。他們很少發覺你已經精疲力竭、失去耐性或是承受了許多壓力。要再很長的時間之後,他們才能學會體貼、同情或敏銳地感受到別人的感覺。 孩子們會逼近你忍耐的極限。正常的孩子會不斷追求自主權。他們必須而且非常想要做更多的事情,但他們會向你求教,以便獲得權威的判斷。兩歲的孩子開始學習拒絕別人的要求;到了叛逆的青春期,孩子們會拋開教條,挑戰既有的規定,以便長大成人。 孩子們需要大量的關注與支持。當你注意任何人或專注於任何事時,孩子們就會想辦法吸引你的注意、要求你的陪伴。他們吸引你注意的技倆,有些是公開而明顯的﹝注意看我、探望我、注視我﹞,有些則是隱密而間接的﹝手足間的對立、破壞性的行為、學業成就低落﹞。 孩子需要你的警惕。你必須時時警惕且保護孩子,避免各種立即性、潛在性的危險。家有幼兒的父母尤須時時刻刻盯著孩子,讓他們遠離易碎的、熱燙的、尖銳的或是體積太小易於吞食的東西。有大孩子的父母經常擔心在外玩耍或旅行的孩子會不會發生車禍、遊樂場上的危險意外、陌生人所造成的危險等。不論你是多麼小心警戒,你永遠不會覺得孩子是百分之一百安全的。 既然有那麼多的責任要承擔,父母應該或免於其他的生活壓力才算公平。但實際上,為人父母只不過是你所扮演眾多角色中的一種。每天,你還必須面對成人世界裡的生活壓力。在你巧妙應付照顧子女的多樣重責的同時,你還必須精於處理重要的人際關係、孩子離不開你的分離焦慮,或是感情不夠親密等各種問題。在職場中你碰到的問題也不少,你可能會看到上司不悅的臉色,或是到了最後期限還無法交差。或許,你的身體因為承受了太大的壓力而肌肉緊繃,你會因疾病、受傷或疲累而感到痛苦。不管在生活中你面對的是什麼,身為家長和大人,你所承擔的重責大任勢必帶來龐大的壓力。所以,當你想努力突破生氣的困境時,一定要考慮如何有效地應付壓力。 點燃怒火的想法 你已知道,壓力本身並不會使你生氣﹝生氣的過程分兩個階段﹞。壓力是生氣的前身﹝第一階段﹞,但一定要有點燃怒火的想法出現﹝第二階段﹞,才會激起生氣的反應。 想想琳達的例子吧。碰到大塞車,心裡已經夠煩了,孩子們又在後座打架。琳達身體的不適──車廂悶熱、肚子餓、整天工作後的疲勞,加上車速緩慢的交通狀況,共同促成壓力增強、怒氣待發的情況。當孩子們吵嘴的噪音變大時,壓力也升高了。因此,當譚雅開始大聲哭叫時,琳達的腦際閃過三個點燃怒火的想法: 他們倆個應該知道,當我忙著應付這種交通狀況時應該保持安靜。 他們這麼做簡直是要逼我發狂。 他們不尊重彼此,也不尊重我。 當琳達緊急煞車向兒女咆哮時,三個點燃怒火的想法就在那一刻使他再也按倷不住的壓力,一下子轉化為憤怒。這時,她的情緒找到了出口,她的壓力以及高漲的緊張氣氛都得到了短暫的釋放。 在點燃怒火的想法背後,人們設想的是,錯事已經發生,孩子不乖,給他一種懲罰是合理的。即使理智告訴你某個點燃怒火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但在壓力升高、怒氣待發的狀況閃過腦際時,你會感覺它是正確的,於是觸發了生氣的反應。當保羅告訴自己:「她根本不在乎我嘛!」這暗示著,潔西卡不慌不忙的樣子,顯然是故意忽視爸爸的要求,故意在拖時間。她這麼壞,應該處罰。當琳達向自己說:「他們倆個應該知道,當我忙著應付這種交通狀況時應該保持安靜。」她認為,譚雅和德瑞克是故意忽視眾所皆知的坐車規矩。他們早就知道這些規定卻不遵守,所以應該接受處罰。點燃怒火的想法使保羅和琳達將升高的壓力轉化為憤怒,然後把氣出在孩子的身上。他們的行為反應是一個簡單公式的結果: 壓力 + 點燃怒火的想法 = 生氣

音樂洗禮

2005年10月19日
公開
15

音樂洗禮 右腦教育 Music 很多人都懷疑那些被作為幼兒音樂的古典小品,有些大人都聽不懂,對小孩到底有什麼幫助呢?其實不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除非是特別想學音樂,否則音樂的欣賞大多不是在作理性的了解。音樂的影響本質是潛移默化的,我們常稱音樂為右腦教育,又把右腦稱為音樂腦,原因便在這裡。 欣賞音樂除了能使情緒放鬆及緩和外,最主要是音樂的優美旋律及節奏,會透過右腦直接而深入潛能,這些潛能會影響我們大腦的運作,進而影響我們的行動、表情、聲音及語言的運用等等。所以常聽音樂的人,不論他的外表如何,他的動作、姿態、表情、聲調及語言,都會不自覺的流露出音樂固有的旋律及節奏,因而顯得較有氣質。也就是說音樂不但緩和人的情緒,對一個人氣質的養成也有很大的幫助。 音樂另一個更有趣的功能,是對大腦水平思考力的培養。由於作曲家用音符作思考時,不受語言邏輯的限制,也就是採非垂直式的水平思考方式,這種水平的思考會深入右腦中,影響大腦的運思方式。因此常聽音樂的人,水平思考力強,想像創造力及直覺記憶力也顯得比一般人優異。 音樂對幼兒大腦的直接影響,使音樂教育成為孩童學習生活中相當重要的課程。 成人常對應如何向幼兒及孩童呈現音樂的經驗,感到不知從何下手。其實音樂是一種純感受的教學,純屬個人經驗,很難以他人經驗為取向。從出生起,孩童便是音樂的主動探索者,尤其是牙牙學語的幼兒,對音樂特別敏感,並且常有熱切的身體反應。 初生不久,嬰幼兒最喜歡的玩具之一,便是可以弄出聲音的玩具、音樂盒、搖鈴等。約十八個月大,嬰兒便會唱歌,兩歲前後,他們是對音樂相當有反應的聽眾,反應的程度甚至超過大人,你能說他不懂音樂嗎?這時候,他們雖能唱的歌有限,而且唱得也不好,但他們的確是用自己的節奏在唱,而且很喜歡受音樂的吸引。到四、五歲時給他機會,孩童便能唱得有板有眼的,並能接受音樂基本概念的教導,並且會記住教他唱的歌,能玩簡單的樂器了。 讓孩童以音樂為樂 有很多大人認為教孩子樂理是沒有意義的,其實這只是大人的偏見。有很多東西唯有在孩童時期才能學得最快、最有效,樂理正是其中之一。音樂的成分如拍子、音調、樂句這些音樂的基本素材,都是應該教給小孩子的音樂要素。 雖然離開了主動的音樂參與,這些要素對於大人及孩童都無太大意義,但小孩子的確比大人較容易將這些音樂要素使用在音樂的感受上。例如老師教『讓我們按照這個拍子拍手』孩童很容易就抓到拍子,但大人卻很不容易正確的抓到節奏。只要我們能將這些要素放入日常的音樂經驗中,他們將會很快認識這些概念,並掌握它們在音樂上的意義。 以下是我們在進行兒童音樂教育時,所應該特別教導的要素。 1.節奏: 指音樂的旋律中與拍子有關的特徵。拍子可讓我們做出腳踏、搖晃、拍手反應的音樂動作。當我隨著一首歌的每個音符拍手,我們便是在顯示一種旋律節奏。音樂的快慢,我們稱為速度。歌曲有快有慢,孩童很容易學會以不同的速度唱歌。音樂中休息的部分稱為休止,休止很明顯時,兒童便能認出音樂的快慢,而掌握到音樂的節奏。 2.音程: 音程是將音樂符號包括音調、旋律、曲調,編成一種可奏出或唱出次序的安排。其他還包括歌唱者的特殊音色或音質,一般孩童對音程的反應相當的強烈。 3.形式: 指音樂的段落節構。兒童特別能感受的是音樂的引子,如『小星星』的第一段及最後一段,『命運交響曲』的四音符。 當然,我們也不必企圖使每位孩童都成為音樂專才,音樂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有相當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對音樂教育應抱持更積極而開放的態度。音樂課程最重要在保持並發展兒童與生俱有的音樂表現能力,參與其中並以音樂為樂。我們必須教導孩子的是: 使自己喜歡音樂,並引以為樂。 培養音樂的敏銳聽覺。 發展歌唱的技巧及創作力,能操作簡單的樂器。 認識音樂文化及其發展。 體驗更多的音樂經驗 歌唱基本上是音樂的經驗,而不必非有『教育』功能不可。最主要應該關心的是兒童表現的興趣反應,以及引導他們朝向更寬廣的音樂世界,而不應將孩子的音樂經驗侷限在淨化或我們認為可愛的歌曲上。 與孩子進行歌唱時,可以與他們一起坐在地板或矮凳子上,鼓勵他們自己選歌唱。如能有簡單的樂器伴奏,孩子的音樂經驗可以更加豐富;如果沒有伴奏,也可以用拍手或按節奏拍鼓,甚至於搖動身體亦可,儘量和兒童相處一起,表現親和力。 隨時鼓勵孩子對音樂作自然的反應,像是踏腳、點頭、搖動身體,或用手勢、指頭作創新的動作,來幫助兒童感受音樂,這些動作可幫助兒童在音樂課程上更能集中注意力。 在課程中最有趣的是莫過於孩子自發性的音樂創作力。孩童是比大人更能勝任的自發性音樂創造者。要懂得運用這種特性,必須讓他們有哼唱、隨口編歌曲、創造節奏感的機會;大人如能與他們一起作,對孩子音樂領域的開拓有非常大的幫助。 最後,再提醒一次,不要固執於傳統對兒童音樂的看法,不一定只選擇兒歌,輕古典、地方民謠、交響曲、室內樂、合唱、古典吉他、歌劇等,都可以是孩子音樂教育的題材。